异地商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 | 中国商人 CBMAG 异地商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异地商会是相对于当地商会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具有相同籍贯的商家和企业家由于企业发展需要,自愿在另一地区发起成立的民间商会组织。

近年来,异地商会的发展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异地商会已经超过一万家,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民间经济和社会力量。

它不仅能够发挥民间商会在沟通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沟通政府与企业关系、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积极重要作用,而且在促进两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此,结合本人在异地商会五年的工作经历以及所见所闻,谈谈对异地商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一些粗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异地商会发展的机遇
第一,民营经济的内在需求。

随着我国三十多年市场经济的发展,直接催生和发展了巨量的民营经济,并且成为了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民营经济由于具有民间性和分散性特点,在一定范围内需要有一种机制和平台,进一步整合推动,并且为其发展代言。

异地商会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了来自某一地区的民营企业,形成了某种经济影响力,为其集体对话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第二,民营企业“抱团”的需要。

“抱团”意义在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整合有效资源,形成企业发展合力,共同面对困难与危机。

异地商会由于具有地缘优势,具有浓厚的乡情,相互之间的信任度会大大加强,能够更加迅速“抱团”。

遍布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温州商会之所以声名显赫,就在于他们不管走到哪里,都十分“抱团”,想方设法联合在一起,集合各种经济力量,到处“攻城略地”,拿下一个又一个地方经
济项目。

不仅仅是企业的“抱团”,目前很多异地商会之间也进行“抱团”,比如所在地的来自各地区的异地商会的“抱团”和某一个地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商会的“抱团”,使异地商会的“抱团”具有无限扩展性,从而形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异地商会网络,其最终形成的企业力量和经济力量是无穷的。

第三,地方经济的发展推动。

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招商引资”往往成为很多地方尤其是西部落后省份的“头号工程”和首要政绩。

异地商会由于凝聚和整合了大量的企业资源和经济资源,并且与原籍地政府社会各方面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沟通,所以地方政府都会自然而然地把异地商会做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和工具,来推动项目落地和地方经济发展。

第四,政商沟通的有效通道。

各级政府掌握着经济发展的各种地方政策制定和行政审批权力,如何迅速获取企业发展信息,以及缩短企业发展的行政成本,是企业千方百计思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异地商会能够建立起企业与政府进行对话和沟通的有效通道,让企业的声音和需求能够迅速传达。

在北京的各省商会能够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内迅速崛起,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与各省驻京办等政府部门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满足了很多企业发展的需求。

第五,两地交流的桥梁纽带。

异地商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与原籍地保持着各种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方面与所在地政府社会各方面都密切接触与往来,属于两面都熟悉。

出于各种需要,异地商会往往乐于牵线搭桥,让两地政府和社会建立起某种密切联系,进行某项交流合作。

在北京就有不少商会促成了一些县区与原籍省份的县市结成
友好单位,并经常进行各种交流互动。

第六,社会管理的创新途径。

社会管理创新是目前国家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而社会协同和充分发挥社会各种力量参与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方式。

异地商会是一个凝聚了一大批来自某一地区的企业界、经济界人士的经济型社会组织,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并发挥其积极作用,在社会管理中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北京市政府现在每年财政拨款几亿元,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民生行动,让异地商会等社会组织真正参与到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就是典型例子。

第七,异地发展的情感港湾。

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家往往不辞千里万里到外地奔波劳碌,由于身在外地,语言不通,饮食和生活都极不方便,“独在异乡为异客”,奋斗工作之余,难免倍感孤独和孤单。

异地商会某种程度上也是“同乡会",是来自某一地区的从事企业和商业的同乡聚集组织,在这里可以寻找到乡音乡情,寻找到别的地方无法提供的一种来自家乡的快乐与情谊,同时也是在外奋斗的游子受到挫折和伤害时寻求精神的慰藉情感港湾。

所以,除了“商情”,“乡情”是贯穿异地商会的主线之一,也是异地商会发展的生命与核心。

第八,社会公益的平台。

企业发展壮大源于社会支持,承担社会公益责任也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很多企业自身也经常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但由于异地商会巨大的积聚作用和扩散作用,通过商会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往往具有更佳的社会效果和更好的社会影响力。

被视为北京省级商会发展榜样和标杆的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为了满足会员企业回报社会和慈善公益等需求,成立了京华公益基金,并组建了十多人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手记
SHOUJI
C
BUSINESSMAN HAMBER
文/卢爱任 北京广西企业商会秘书长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的服务工作团队,经常组织会员企业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成为在京异地商会界的一大亮点。

第九,法律维权的依托。

异地商会企业一方面在自身的发展中难免会遇到诸如合同纠纷、项目摩擦、员工薪酬纠纷等事情,另一方面在当地投资或者回原籍地区投资过程中也会经常遇到某些不诚信、违背合同约定的事情,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需要建立自身的法律维权平台,为会员企业“保驾护航”。

企业在涉及到侵权和纠纷的时候,除了运用正式的法律武器外,利用异地商会具有乡情的特点,还可以充分运用调解的方式解决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往往也更具效果和作用。

第十,企业传播的便捷途径。

传播学中最重要而且也是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之一是“口碑相传”,异地商会企业家几乎都是同乡,如果某个企业的产品服务好,就会在会员群体中迅速传播出去,形成强大的群体传播效应,极大推动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自然,这种传播也是“双刃剑”,如果企业违背诚信和诺言,产品和服务质量出现问题,同样会“坏事传千里”,让个人和企业都臭名远扬,甚至在同乡圈子里面几无立足之地,所以异地商会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约束力和震慑力,让会员企业“不敢轻易做坏事”。

异地商会发展的挑战
其一,法律法规缺失。

尽管目前异地商会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得如火如荼,但由于立法相对滞后,目前各级政府缺乏从法律层面立法给予规范化和制度化,进行明确的引导和监管。

法律的缺失,导致了很多异地商会在发展中迷失方向,找不着北,摸不到出路,乱象众生,极端事情层出不穷 。

据本人了解到的,就有好几个异地商会因为缺乏监管,在关键阶段和环节,出现不少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甚至有个别异地商会为了在换届选举中争取有利的条件,不惜使用动武动粗等极端手段和方式。

可喜的是,很多商会界同仁们和政府部门
都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
严峻性,并多次呼吁相关部门出台具有
直接指导意义的相关法律法规。

其二,发展模式缺乏。

尽管自国内
第一家异地商会——昆明温州商会于1995
年成立至今已有近二十年历史,但异地商
会的大规模发展起来也只是近五六年内的
事。

异地商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很多
事情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真正成熟的发
展模式远远没有建立起来,特别是商会的
内部治理结构、运营流程和服务手段方式
等。

虽然各家异地商会各有所长,各有特
点,但是还缺乏公认的可直接借鉴的发展
模式。

商会发展模式的成熟,能够使刚成
立的异地商会少走很多弯路,使其迅速成
长起来。

其三,人才团队匮乏。

人才匮乏是
目前制约异地商会发展的普遍性问题。

由于异地商会发展时间比较短暂,人才
远远跟不上商会自身的发展需求。

由于
异地商会工作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办公室
服务工作,经常涉及企业与企业之间、
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协调,要求工作
中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具备高度的灵
活性,如何把握好尺度与火候,对于工
作人员的智商和情商要求都比较高;又
由于异地商会是相对比较新鲜的事物,
很多工作内容和方法需要不断摸索并创
新,故还要求工作人员善于总结归纳和
创新。

目前异地商会在人才使用往往存
在两种误区:使用刚毕业大学生或退休
的老干部,前者缺乏阅历和见识,后者
由于思想僵化、精力有限,都无法胜任
商会工作。

其四,发展经费短缺。

目前,异地
商会发展经费大部分都是靠会费维持。

个别发展特别好的异地商会一年能收取
几百万会费,基本不存在费用紧张问
题。

但是,很多异地商会由于成立时间
不长,会员凝聚力远远不够,加上会
员数量少、基础差,一年会费也就几
十万,加上一些会员经常拖欠会费,经
费就更加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了。

不少
商会就是因为缺乏费用处于半死不活,
或者是有名无实的状态。

在我们北京广
西企业商会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未
来商会经费是“三三制”:三分之一是
会费,三分之一来自企业的赞助,三分
之一则来自与政府、社会机构的合作,
这样就能避免商会发展经费的单一性,
保证经费充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五,政府定位不明确。

政府应该
在异地商会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管理
者、参与者还是引导者?由于缺乏明确
的法规和文件,各地的做法大相径庭。

在广东,民政部门严格践行国家相关文
件规定,要求政府和公务员一律都不允
许直接参与异地商会的管理工作,如果
存在这种现象是无法通过他们审核的。

北京情况就比较复杂,由于北京民政部
门规定在京各省商会业务主管部门是各
省驻京办,有的省驻京办对商会比较宽
松,商会秘书长等管理人员都是独立聘
用的,有的还是省驻京办干部直接兼任
的。

由于这种不明确,很多商会在发展
中都很迷茫:与政府关系过密,容易丧
失独立性;相互距离太远,又担心得不
到政府的相关支持。

其六,社会认识不够。

目前社会对
异地商会普遍存在两种误解,一是认为异
地商会只是简单联谊感情,交交朋友,没
有太多实质意义;二是认为异地商会像工
商联一样,是政府组成部门,完全代表官
方,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前者把异地商会
看成同乡会,只看到异地商会联谊功能,
忽略了企业发展合作的平台功能;后者把
异地商会过于官方化,没看到异地商会民
间性和自主性的特点。

准确地说,异地商
会不仅仅是在同一地区发展的某地域企业
的大家庭,更是企业实现联合发展和资源
整合的大平台,还是联系政府以及社会各
界的大桥梁。

综上所述,目前异地商会发展可谓
喜忧参半。

异地商会由于自身的发展需
求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未来几年将会迎
来新的发展春天。

然而,由于各种问题
的存在和解决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
程,异地商会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依
然是任重而道远。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CBMAG 中国商人 |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