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学发展历程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语言学发展历程论文
篇1
语言学发展历程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交流方式,对于语言的研究也经久不衰。

自从语言出现在地球上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经历了数以千年的演变发展,并还会继续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一直不断地为人类交流而服务着。

语言;发展;变化;社会
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就有了交流的渴望。

而语言则是交流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经过长期的发展,语言学也演变成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

每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的语言,其主要通过对语言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揭示出语言的规律。

一、语言的本质与功能
从本质上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从声音形式看,它有音素、音位等元素;从意义内容看,它有词义、句义及数、格等两大类元素。

除此之外,语言还是一种音义结合的体系。

语言作为一个整体,不仅包含了词汇,还包含了语法。

若从语言
的本质来看,语言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就是全民性与社会性。

语言的全民性体现在语言不是社会中某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它是所有社会成员创造的结果,而且语言也不是单单为某一个社会成员服务,它是为全体的社会成员服务的。

只是语言可以为不同的社会与不同的阶级所用,既可以从正面影响语言,也可能会让语言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

语言的社会性体现在语言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上。

语言是随着社会产生并随着社会发展的。

语言为社会服务,社会同时也促进语言的发展。

每一个社会都有其特定的语言,虽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变异,但是这些变异也是约定俗成,被全体社会所接受的。

而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会有语言,一个人学习与掌握的语言也跟他生活的社会息息相关。

类似狼孩的事例,是因为孩子从小生活在狼群里,而不是社会中,所以尽管是人类,但是他丧失了语言功能,只能发出类似狼的叫声用于交流。

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其最显著也是首要的功能就是交际功能。

说话者通过语言传递信息,听话者继而通过语言接收信息。

从而使对话双方达到交流思想与相互了解的目的。

虽然人类社会中,语言并不是唯一的交际工具。

但是其他非语言的交际工具都无法与语言这种简单明了的沟通方式向比较。

其次,语言交际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所以,语言的第二主要功能就是人际功能。

人们通过语言建立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例如,
人们在称呼上的不同显示出了人际关系的不同级别。

除此之外,语言还有表达感情的功能。

例如在赞美一样事物或者厌恶一样事物的时候,听者能够很轻易地从说话者的语言中体会他的好恶。

二、语言的产生与发展
众所周知,人类的祖先是类人猿。

因此人类语言的产生也和其有分不开的关系。

类人猿是群居动物,由于身体器官成长的不完整,因此他只能发出简单的声音。

在一起劳动的时候,他们之间就是靠着这样简单的声音互相交流的。

这也就是语言产生的根源。

也可以说是群体劳动提供了语言产生的条件,也推动了语言的产生。

语言产生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一直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原因,语言也不例外。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永远是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

正如马克思说过生产力在增长着,旧关系在破坏着,永恒的变化与永恒的破坏与创造,这就是生活的本质。

语言的发展也是多种原因互相作用的最终结果。

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人也是在不断进步的。

从古至今,社会的变迁与社会制度的变革都在促进着语言的发展变化。

语言词汇也因此丰富起来。

如奴隶、地主、皇帝、皇后、个体户、大包干、一国两制、申奥等词语,这些不同时代的词语都深刻地展示了社会变革下的语言的发展
变化。

而现代社会中出现的电子计算机、火车、因特网、航天飞机、手机、转基因等等,这些词语则是在奴隶社会与先秦社会不可能出现的。

不同社会之间的相互交流影响也对语言产生过一定的变化。

如汉语从佛经梵语中吸收了禅宗、菩萨、金刚、罗汉等词语,从西方社会中又吸取了经济、哲学、化学、物理等词汇,这些都是语言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事例,语言中的词汇也因此变得丰富起来。

除了社会更新换代的原因,即使在同一时代,人们在不同地区的变动也会影响到语言的发展变化。

例如,六七十年代,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的时候,人们因为离开自己的家乡,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经过长期的生活学习,原本自身自带的方言就会因为长期的生活而融入到新的地方,在这样互相接触交际的影响下,双方的语言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最显著的实例就是普通话在港澳地区的变化。

在香港和澳门回归之前,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语言,说普通话的人寥寥无几。

但是自从回归之后,随着和大陆地区的交往日渐增多,交流学习的次数也渐渐频繁,普通话在港澳地区的地位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港澳地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的热情也较之回归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普通话大大丰富了香港话的词汇,很多香港话里的词汇也慢慢进入到普通话里来,双方的语言都随着双方社会的互相接触而有了一些发展变化。

语言的发展变化不仅仅是社会变革在起着作用,此外,语言发展也有着自己的内部原因。

社会在发展变化着,对语言也会有新的要求,而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最显著的作用就是交际,它的交际能力也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如果社会的要求与语言自身的交际能力产生冲突,那么语言就不要进行内部调整来适应社会的需要,否则就会产生失衡的现象。

例如,社会中产生了一种新的现象或者一种新的事物,语言中就必然会给它相应地用一个词来代替。

这就是语言内部原因促进语言发展的状况,但是,相对来说,语言也有不发展的情况,甚至消亡的情况。

例如,我国历史上曾经真实存在的契丹、匈奴、鲜卑等民族,我们现在只能从历史文献中看到他们的文字,语言也已经早就不存在了。

这就是语言消亡的情况。

三、语言的发展规律
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语言也不例外。

语言经过了长期发展演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渐变的。

这个变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社会与人们约定俗成的结果。

语言排除了一定的外界干扰,这样才能保证来自同一个社会群体不同的人们能够有效地相互交流。

如果随意的变化语言,这样迅速的转变就会让人们对彼此的语言不明了,沟通起来也会障碍颇多。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在到
民主社会,语言的每一次蜕变都经历了上百甚至更长时间的渐变才最终完成变化。

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渐变性的规律,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也是其特点之一。

具体来说,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就是在语言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语言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词汇发展的最快,而语音和语法相对来说发展的比较缓慢。

这是由于语音与语法相对来说更加稳定,不易变化,而词汇则是一直在不停地变化中。

因为在这三要素中,只有词汇可以随时随地密切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变化,如果将从古至今的词汇排列出来,那也就是一张社会生活的时代变迁图。

语音与语法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则变化很少,好多东西也一直沿用至今。

四、语言学的现状
在语言的长期发展中,理论语言学是一直被学者忽略的边缘地带。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的氛围较之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活跃。

国外的很多语言学的理论与专著也不断地介绍到国内,从而掀起了对理论语言学的研究热潮。

外来的语言学理论来到中国之后,中国的学者将其与中国的语言学结合起来,研究出了我们自己的语言学的特点。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学科也在国内相继成立,并结合了汉语自身的特点,例如心理语言
学、计算语言学等等。

这些都是我国的语言学正在发展中的历程,也是较之以前的语言学取得更大进步的成果。

篇2
基于科技的语言学习发展历程概述
摘要:科技与语言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历史角度出发,人们不难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往往有利于语言的传播和学习。

20世纪以来,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互联网的开发推广和移动终端的发展成为人们语言学习发展历程中的三大里程碑,它们对人们语言学习的效率和方式有着前所未有的影响。

本文通过记叙三次重要的科技成果向人们展示了基于科技的语言学习发展历程。

科技;语言学习;发展历程;
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
20世纪60年代,以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标志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对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了广阔而深远的影响。

计算机最早以辅助教学设备的形式进入XX语言教育领域。

1960年XX伊利诺斯大学研制出了著名的PLATO教学系统。

1963年,XX斯坦福大学开始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并以小学生为早期对象制订开发计划。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指的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如以对话方式
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

与此同时,一些亚欧国家也逐渐开始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功能。

法国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实验始于60年代中期。

日本在1968年开始研制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系统。

中国则于1984年在上海成立第一个电脑辅助语言学习的研究机构。

1997年,Levy在学术著作CALL: context and conceptualisation 中正式将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写为CALL) 界定为:在语言教育与学习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进行研究或学习的行为。

CALL在CAI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到语言教育领域。

CAI和CALL不仅是基于科技的语言学习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利用科技辅助语言学习研究领域的开端。

二、互联网的开发推广
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的开放和普及大大促进了计算机在语言学习领域的应用。

基于网络的语言学习是一种利用连接局域网或全球网的计算机展开学习活动的新模式。

(WarsehauerKern,2000)计算机和网络的结合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真实,自然,鲜活的语言材料,营造了一个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和交际环境。

(穆静,20__)这种模式除了能为学习者提供教育资源,了解目的语文化之外,还能促进学习者在网上探讨语言学习问题和交流学习
心得。

另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语言基础控制学习进度。

除了早期的有线互联网之外,后期在中国城市中具有高覆盖率的无线网是人们使用移动终端或者说智能终端的重要前提。

而目前人们耳熟能详的移动互联网指的是智能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

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

应用层包括教育学习类、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等应用与服务。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__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444.9亿元。

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用户主要使用历史时长均在1-2年,占比分别是28.6%和28.0%;67%的手机用户表示每天使用多次,在不同场景中使用平板电脑的用户均超过30%。

(顾嘉,20__)同样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到了20__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761.6亿元,同比增速111.8%。

根据去年全国最大的互联网学习平台沪江网与百度教育联合发布《20__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学习用户研究报告》显示,就移动用户的学习内容而言,外语类内容的广普性使其以89.3%的绝对优势领先于其他生活兴趣类,技能类等学习内容。

由此可见,人们借助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进行外语学习具有一定普遍性。

三、移动终端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左右,微电子技术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使移动通讯设备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

其便携性,低功耗性和多媒体功能使人们突破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地取各种信息,参加网络社交活动。

随着移动通讯设备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也开始摸索借助移动设备辅助学习(M-learning)的可能性。

目前,M-learning还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欧洲和XX一般以M-learning或M-education来指称,而我国一般表述为移动学习或移动教育。

(周海琪,20__)。

Klopfer等(20__)曾指出移动技术的五种支持教育功能的特征分别是由移动设备自身体积小、重量轻而形成的便携性特征,数据交换和协作学习的社会交互性特征,对具体时间、地点和环境做出真实或模拟反应的情境敏感性特征,与其他设备相连且共享网络的连接性特征和为不同个体提供不同帮助的个性化特征。

Willis (1996)指出语言学习需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学习者与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大量接触;第二,学习者在比较真实的环境下使用目的语;第三,学习者需要使用目的语的充分动机。

因此,移动技术支持教育的便携性和连接性有助于学习者接触目的语,而社会交互性和情境敏感性可使学习者在较真实环境下使用目的语而个性化的特征有助于激发实践动机。

Chinnery(20__)把移动辅助语言学习(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MALL)定义为借助可手持的移动设备来辅助语言学习和提高语言的方法。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MALL)继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之后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

Richard Kern(20__)曾根据计算机在语言教学中发挥的功能,分别将计算机比作导师、工具和媒介。

导师的比喻暗示计算机在某种程度上充当着教师的角色,比如一些安装有写作批改软件的计算机就可以分析学习者写作水平并且提供反馈信息。

工具的比喻意味着计算机通过互联网向学习者提供获取大量关于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的渠道。

把计算机比作中介强调的是语言学习者是通过计算机这一中介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且学习者能够利用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媒介在非教学环境中的语言交际练习。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面积覆盖和作为基本载体的移动终端的多功能化,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移动设备上利用零碎时间进行语言学习。

人们学习语言的工具逐渐由计算机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转移。

移动客户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用户安装的语言学习软件正在发挥导师、工具和媒介的作用。

一些广受欢迎的外语学习应用有英语流利说,Talk To Me 有道词典,扇贝单词等。

有的应用单一的发挥着工具作用如有道词典。


像英语流利说则同时具备导师、工具和媒介作用。

自 20__年2月发布以来,该软件迅速跃居Apple Store教育类App排行榜第一,且截止20__年6月,流利说的用户突破了1000万,由此可见英语流利说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

该款语言学习软件的三大模块分别是流利说,流利吧和流利小组。

用户在注册账号或用第三方账号如微信、QQ等登录之后,即可使用该软件。

在流利说模板,用户可根据自身学习水平下载难度级别不同、主题各异的语音学习材料,如日常用语、商务英语、旅行英语等。

语音识别技术和智能识别作为口语学习应用的核心技术可以纠正用户发音错误,体现了导师的功能。

而在碰到生单词时,用户只需通过长按该词即可查询到该词的发音攻略,体现了工具的功能。

当发音攻略解决不了用户发音问题时,还可以使用应用中的提问功能,向经验丰富的外语达人求教。

在流利吧模块中,用户可以交流互动,在线分享学习经验。

而流利小组模板则是组织线下英语角活动的平台,流利吧和流利小组模块都很好地实现了媒介功能。

英语流利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关键还是在于掌握了语音识别和语音评估的核心技术,且将创新口语教学理念融入其中。

四、结语
基于科技的语言学习不仅高效的推动着人们学习语言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掌握始终处在第一位。

与此同时,专家学者对外语本质的认识和外语教育观也影响着科技教育类产品的开发。

在未来,综合性的语言学习应用和网站将逐渐取代功能,形式单一的语言学习产品。

而基于科技的语言学习类产品必将是由语言学家和技术专家组成的团队研发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