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莱芜市钢城区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莱芜市钢城区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1.把一张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纸对折成两个长方形再剪开,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2.这袋奶糖重100克。
⑴(_______)袋这样的奶糖重1千克。
⑵每袋糖售价3元,买1千克这样的糖要(_______)元。
3.出租车司机李叔叔,早上上班时车的里程表数是145千米,晚上下班时里程表数是498千米,他这天驾车行驶了________千米。
4.2016年的二月份有(_________)天,这年的上半年共有(_________)天.
5.0.6读作:(________)十二点八三写作:(________)
2.91读作:(________)九点零三写作:(________)
6.一盒彩笔18元,王老师买了9盒,大约需要(________)元。
7.有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都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与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厘米。
8.估算212×9时,可将212看作(______),9看作(______),积大约是(_______)。
9.塔山小学四年级一班的同学参加社区实践活动,捡垃圾的有19人,打扫卫生的有25人,两项活动都参加的有10人,参加社区实践活动的一共有人.
10.爷爷绕着正方形草坪走一圈是80米,这块草坪的边长是(________)米。
11.刘大伯要用篱笆围成一个长25米,宽18米的长方形菜园。
如果一边靠墙,最多要用篱笆(________)米,最少要用篱笆(________)米。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2.一条线段长1厘米,另一条线段比它短7毫米.另一条线段长3毫米.(______)
13.一个数减去230得330,这个数是500。
(________)
14.3千克的棉花比3千克的铁轻. (____)
15.6分钟等于600秒。
(______)
16.秒表可以记录赛跑的时间。
(_______)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7.1和5都是10的( )
A .因数
B .质因数
C .公因数
D .互质数
18.2016年是闰年,下面年份中序号是( )的是闰年.
A .1986
B .2020
C .2014
19.小红今年12岁,爸爸的年龄比她的3倍大,比她的4倍小,爸爸今年最大是( )岁。
A .36
B .47
C .48
D .50
20.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占全长的( )
A .34
B .43
C .14
D .13 21.在1分钟之内,豆豆不可能完成下面哪件事?( ) A .做口算题10道
B .跳绳40次
C .步行500米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
2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500×8 = 48÷3 = 35÷5 = 5×12 =
65÷5 = 0×16 = 60÷4= 84÷6 = 1355+= 8499
-= 90÷3+20= 81÷(72÷8)= 23.用递等式计算.
880÷8-106 12×4×5 100-720÷8 (57+46)×4
24.先算一算,再照样子写一组算式。
⨯⨯=
10524
⨯=
1058
_________
_________
五、操作题
25.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26.小猴子回家.
六、解决问题
27.一个边长为400的正方形操场,郭老师每天绕着它跑5圈,她一天跑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28.从一张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余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9.把一个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两个相同的小长方形。
小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厘米?
30.同学们去采集标本,每组18人,可以分成3组。
如果每组9人,可以分成几组?
31.四年级的同学以70米/分的速度从学校步行到公园春游.走了25分钟,离全程的一半还差210米,他们还要走几分钟才能到达目的地?(可以画图试一试哟!)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1、30
【分析】剪成的长方形的长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计算即可。
【详解】10÷2=5(厘米)
(10+5)×2
=15×2
=30(厘米)
【点睛】
考查学生对于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10 30
【详解】略
3、353
【详解】略
4、29 182
【解析】略
5、零点六12.83 二点九一9.03
【详解】略
6、180
【分析】一盒彩笔18元,要买9盒,需要9个18元,即18×9,把18看作2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18×9
≈20×9
=180(元)
【点睛】
解答此题明确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也考查了乘法估算的方法。
7、24 6
【分析】三角形的周长就是它的三边之和,正方形的周长除以4等于正方形的边长;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8×3=24(厘米)
24÷4=6(厘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周长定义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8、210 10 2100
【详解】略
9、
34
【详解】19﹣10=9(人)
25﹣10=15(人)
9+15+10=34(人)
10、20
【分析】爷爷绕着正方形草坪走一圈是80米,即这个正方形草坪的周长是80米。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据此求出这块草坪的边长。
【详解】80÷4=20(米)
则这块草坪的边长是20米。
【点睛】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灵活运用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11、68 61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可知,当长方形的宽边靠墙时,篱笆最长,为2×长+宽。
当长方形的长边靠墙时,篱笆最短,为长+2×宽。
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25×2+18
=50+18
=68(米)
25+18×2
=25+36
=61(米)
如果一边靠墙,最多要用篱笆68米,最少要用篱笆61米。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当长方形的宽边靠墙时,篱笆最长;而当长方形的长边靠墙时,篱笆最短。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2、√
【详解】略
13、×
【分析】一个数减去230得330,要求这个数,应用330加上230解答。
【详解】330+230=560
则这个数是560。
故答案为:×。
【点睛】
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14、错误
【详解】略
15、×
【详解】6分=360秒。
而不是600秒。
故答案为:×。
16、√
【详解】根据对秒表作用的了解,秒表可以记录赛跑的时间。
故答案为:正确。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7、A
【详解】因为10的因数有1和5,而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所以1和5都是10的因数,而不是质因数;
公因数只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数,互质数指的是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所以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
18、B
【详解】略
【详解】略20、C
【详解】1÷4=1 4
答:每段占全长的1
4
.
故选C.【点睛】
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段,每段占全长的1
4
.
21、C
【详解】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时间概念的感知。
结合生活实际即可知道1分钟可以完成哪些事。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
22、4000,16,7,60
13,0,15,14
4 5,
4
9
,50,9
【详解】略
23、4;240;10;412
【详解】略
24、144;
144;
840;
840;
50×3×4=600;
50×12=600;
【分析】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观察前两组算式可以发现,每组第二个算式的第二个因数等于第一个算式的后两个因数的乘积,即第一个算式在运用了乘法结合律后得到了第二个算式。
据此规律可以写出第三组算式。
【详解】(1)24×3×2
=24×(3×2)
=24×6
24×6=144;
(2)105×2×4
=105×(2×4)
=105×8
=840
105×8=840;
(3)50×3×4
=50×(3×4)
=50×12
=600
50×12=600;(答案不唯一)
五、操作题
25、
【详解】略
26、
【详解】略
六、解决问题
27、8000米,8千米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先求出操场的周长,再乘5就是郭老师一天跑的米数,再除以进率1000,换算成千米即可。
【详解】400×4×5=8000(米)
8000米=8千米
答:她一天跑8000米,合8千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
28、96平方厘米
【详解】(20-12)×12=96(平方厘米)
答:剩余的面积是96平方厘米.
29、28厘米或32厘米
【解析】12÷2=6(厘米) 8+6=14(厘米) 14×2=28(厘米)
8÷2=4(厘米) 12+4=16(厘米) 16×2=32(厘米)
30、6组
【分析】用每组人数乘组数,求出同学们的总人数。
再除以9,求出可以分成的组数。
【详解】18×3÷9
=54÷9
=6(组)
答:可以分成6组。
【点睛】
本题考查归总问题,先求总量,再求单一量。
31、31分钟
【详解】(70×25+210+210)÷70
=2170÷70
=31(分钟)
答:他们还要31分钟才能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