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心亭看雪》教学案例
作者:杨霞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26期
本文的教学设计我以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为依据,注重文言文的词汇理解和积累,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注重通过朗读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根据这一原则,我把本文的教学过程分为“白文断句——整体感知”和“赏读文章——体会情感”两部分。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一定的文言词汇积累,这时可以考虑让学生不借助任何材料给白文断句(在初始阶段可以提示难点),也就是根据学生自己的积累和经验给白文断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经过看书下注释,同学互相探究讨论、老师点拨理解文章意思。

通过给白文断句这一训练,我们希望能使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有所进步。

赏读环节注重通过品读来理解文本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

在上课文之前,为了扫清文字障碍,我对学生的预习做了一个调查。

原本只想让学生提出字词方面的疑问,上课着重讲学生提出的字词。

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居然对文本提出了质疑,张岱为什么要晚上去湖心亭看雪?文章哪里用了白描手法?舟子为什么要说他“痴”?文章为什么要以舟子的话结尾?……看来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自己的阅读体验。

我在设计的时候,首先找到了是文章的切入点“痴”,想通过一个主问题“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张岱的‘痴’?”运用学生的疑问把文章串联成三个环节。

我的设想是学生最先能找到体现张岱“痴”的就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当学生找到这句话的时候,通过品味“俱绝”“独”体会张岱的心境。

由于我的不敢放手,又在此处设计了一个问题,张岱驾一叶扁舟,独自一人夜访西湖,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学生自然找到了“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通过对比阅读,品味三个“与”,四个量词以及语气词“而已”,体会作者用人的渺小来衬托西湖乃至天地之大的情感。

此时此刻,学生能够理解张岱对这种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的痴迷。

回到学生提出的问题,张岱为什么要夜晚去湖心亭看雪呢?是啊,“痴”字背后藏着一个怎样的张岱呢?再出示背景资料,让学生走进张岱的内心,原来是一种故国之思。

那么这种故国之思在文中有无体现呢?学生能够找到“崇祯”“金陵”等字眼。

天涯遇知音,应该是给张岱的独行增添了一份暖色。

但是张岱有没有因此而清醒呢?还是更加忧愁了?让学生各抒己见。

此时此刻,张岱的“痴心”已经跃然纸上。

上完了《湖心亭看雪》,我深深地被张岱那颗孤寂与落寞的心打动,依然沉浸在那篇仅160余字的小品文带给我的震撼之中。

集中议课时郑老师的一句“不用‘痴’教,你会用哪个字教?”更是引起了我进一步的深思。

在又一个班,围绕着“痴”把握课文内容之后,临下课,我突发奇想,问:“同学们,本文除了这个’痴’,你觉得还有那一字你难以理解呢? ”片刻的安静过后,有曰“独”,并伴随着一连串的质疑:真的是独行吗?明明有舟子,这样不是前后矛盾了吗?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此时抓
住这一契机,我进行了二次备课:是不是像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呢?……当脑海中出现这一连串的问题后,“独”字便成了我的入手点。

该如何进行设计呢?这是一个困惑。

反反复复地阅读文章,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那个在“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独往湖心亭看雪”的人,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西湖一年四季,美景到处都是,为什么独独选雪景呢?细品写景句子,蓦然发现,只有在这天地混沌一片的时候,更能感觉到人之渺小。

天云山水(“一白“)之大与影子(“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之小形成鲜明的对比,茫茫天地间,人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这真是独一无二的景;写这样的独一无二的景色,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是简单朴实的描写,那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写法——白描;能写出这样景色的人会有一颗怎么样的心呢?结合张岱生平,走入张岱的内心世界,一个孤傲清高的人,一个具有闲情逸致的人,一个不忘故国之人……总之,这个孤独之人用独特的写法展示了独特的美景,透露一颗独一无二的心。

备课的同时,我又独辟蹊径,是不是也可以用“奇”字切入,文曰“大雪三日”,为什么这么说呢?古人喜欢用“三”字表示多,比如“吾日三省吾身”。

杭州,作为一个江南城市,下雪多日,应该是一种不常见的现象,所以我觉得这雪下得非常奇异;当然,张岱描绘出的雪景也非常奇特(前文已有很多叙述,在此就不一一多说了),描写奇景的手法(白描)更是奇;在这样的夜晚外出看雪,本已是奇人所为,居然还能遇到两个“铺毡对坐”的金陵人,那更是一种奇遇;能写出这样文字的必定是为奇人。

基于以上的分析,结合张岱生平,再让学生说张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张岱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就不难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