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安全防护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1、工程建设概况 (2)
2、建筑设计概况 (2)
3、结构设计概况 (2)
二、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
三、安全防护用品及施工电气产品的购买、使用、检查、验收、维修、保养 (3)
四、“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使用要求 (3)
1、安全帽 (3)
2安全带 (3)
3、安全网 (4)
五、“四口”(安全通道口、楼梯口、预留洞口、电梯口)的安全防护 (4)
六、“五临边”的安全防护 (5)
七、高处作业防护措施 (5)
八、临时施工用电安全防护 (6)
九、标准工具化图样 (7)
1、基坑周边防护 (7)
2、安全通道防护棚 (7)
3、电梯门、电梯井门和井道防护 (8)
4、楼梯防护 (8)
5、外架防护 (9)
6、施工用电防护 (10)
7、楼层临边防护 (12)
8、施工电梯防护 (12)
9、预留洞口防护 (13)
十、后浇带防护 (14)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建设概况
XXXX。
2、建筑设计概况
3、结构设计概况
二、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制定施工现场各部门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例行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2、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十项安全管理措施”、“十大禁令”、“施工现场十不准”、“十不烧”、“十不吊”、“防火须知”等规定,杜绝“三违”现象
3、凡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实行验收或准用证制度,未领取验收合格通知书或准用证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4、各项工程在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好各项工程安全技术专项方案,并向各作业班组长做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在由主管工长和作业班组长向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并做好交底记录入档。
5、所有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和特种工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
6、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
凡非本单位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进行登记批准,严禁将小孩带入施工现场。
7、施工现场不准赤脚,不准穿托鞋、高跟鞋,不准穿裙子,不准光膀子,女职工作业要将长发绑扎好后戴好安全帽。
8、工作期间不准嬉笑打闹,不准在脚手架上看书、睡觉,不准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不准乘提拦上下,不准动用非本工种的机具设备,不准由高处向下抛扔物品,不准任意拆除安全防护设施,不准随意在施工场所吸烟,不准洒后上岗。
9、工地办公室、库房、食堂、警卫室、职工宿舍等临时设施严禁使用电炉子、碘钨灯和取暖设备,宿舍不准随意安装插座。
10、本工程塔吊安拆、人货电梯安拆、施工用电、施工机具安拆、土方工程施工方案、脚手架搭拆、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砼施工方案等,在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专项的安全技术交底,以上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见各专项方案;项目部将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进行专项施工方案论证。
三、安全防护用品及施工电气产品的购买、使用、检查、验收、维修、保养
1、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品及施工电气产品(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漏电保护器、电闸箱、电器元件)等,必须持有产品生产许可证、出厂产品合格证和省安监总站颁发的产品准用证,无产品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和产品准用证的安全防护用品及施工电器产品不得使用。
2、对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及施工电器产品,每周进行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安全生产,并做好检查、维修记录入档。
3、按规定对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及施工电器产品定期进行检验和试验,对检验、试验不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及施工电器产品要坚决报废,不得使用,并做好检验、试验记录入档。
四、“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使用要求
1、安全帽
1.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安全帽不准斜歪倒戴,帽代要系紧。
1.2、安全帽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并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损伤、裂痕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更换。
2安全带
2.1、凡在2米以上高处作业(无防护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防止操作碰撞,使用3米以上绳时要加缓冲器。
2.2、安全带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并要定期进行检测试验,对检测试验不合格的安全带要坚决报废,不准使用。
2.3、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和随意更换。
3、安全网
3.1、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网的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并要定期进行抽样检测试验,对检测试验不合格的安全网要坚决报废,不得使用。
3.2、安全网的设置:本工程主体工程、及临边防护均采用2000目/100平方厘米绿色密目网全封闭防护。
密目网要挂设在外脚架内侧横挂,临边支撑杆内侧,密目网的每个环扣用14#铅丝与支撑杆绑扎牢固,密目网上下两网之间要拼接严密,并与施工作业面贴紧。
本工程主体在进入二层时,在距地3米处设一道兜网(脚手架内侧),当主体进入到3层时,在2层顶处在设兜网一道。
兜网挂设要外高里低,并有适应垂度,兜网的每个系点要与架体绑扎牢固。
五、“四口”(安全通道口、楼梯口、预留洞口、电梯口)的安全防护
1、安全通道口、楼梯口:为了满足施工现场安全要求,本工程设X个安全通道口,通道口防护棚采用直径48MM、壁厚3.5MM钢管和直角扣件组合,搭设高度3.5M,宽4M,棚顶采用木模板满铺,铺严、铺平、铺稳,棚的两侧挂设密目安全网防护,防护棚上做好门楼并有安全通道标识和标语。
2、楼梯安全防护:本工程施工作业人员上下楼层作业由楼内楼梯通行,为了保证行人安全,延楼梯踏步采用直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和旋转扣件组合成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度1.2M。
3、电梯口防护采用固定式钢筋格栅防护栏杆,钢筋大小在14MM-16MM,采用预埋或者用膨胀螺栓固定,下面做0.25M档脚板,并用安全油漆标示;电梯井内应每隔两层(最多隔10m)设一道安全网或进行硬隔离。
4、预留洞口防护:本工程楼板为现浇砼结构,楼层预留洞口防护待模板拆除后根据预留口的尺寸,根据《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和我司《安全防护工具标准化管理》实施,用木模板钉矩形木盖(木盖周边比预留口大50MM,木盖上钉的木楞正好与预留口卡牢),将预留口盖严、盖牢,不得有松动现象。
5、不同尺寸的洞口防护:①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的短边尺寸小于25cm 但大于2.5cm的空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没,盖板应能防止挪动移位;②楼板
面等处边长为25~50cm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可用木模等作盖板,盖住洞口。
盖板须能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③边长50~150cm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并在其上满铺竹笆和脚手板。
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 cm。
④边长在150cm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设安全网。
六、“五临边”的安全防护
本工程主要是基坑周边、楼层、屋面的临边防护,楼层临边用脚手管进行防护,防护栏杆总高度1.5—1.8M,下面安装0.25M档脚板,搭设时要上下对正,用安全油漆进行标示,做到美观大方。
1、基坑周边采用防护栏杆总高度1.2M,下面安装0.25M档脚板,搭设时立杆间距1.8M,用安全油漆进行标示,做到美观大方。
(或者采用工具式定型栏杆)
2、作业层临边防护:作业人员以架子工施工为主,在梁(柱子)钢筋绑扎及支模前先搭设外脚手架,施工层脚手板满铺,外侧设1.8M高防护栏杆及挡脚板,施工层脚手板下挂设安全网全封闭防护,确保施工层临边安全防护达到效果。
3楼层临边防护:本工程为砼框架结构,该工程在砌筑外墙之前,楼层临边采用直径48MM壁厚、3.5MM钢管和直角扣件组合,与楼外边缘砼柱内侧连接进行防护,防护总高度1.5—1.8M,下面安装0.25M档脚板,搭设时要上下对正,用安全油漆进行标示,做到美观大方。
4所有防护栏杆用安全油漆标示,并且与外架所用钢管颜色要区别分开。
七、高处作业防护措施
1、“三宝”防护:进入施工现场的任何人员必须按标准佩戴好安全帽;凡在高处作业或悬空作业,必须系挂好符合标准和作业要求的安全带;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挂安全网,凡无外脚手架做为防护的施工,必须在第一层或离地高度4m处设一道固定安全网。
2、预留口防护:较大的预留口,应在口的边缘处设防护围栏,高度1.2m,并将预留口用大网封严;一般1m见方或直径在1m以下的预留口,可用钢筋焊接钢筋网固定在预留口上,网目边长以10cm这宜,也可以在口的上面满铺木方或
用有安全标志的盖板盖严。
3、“临边”防护:在基坑开挖、卸料平台搭设中,临边的一面要有防护措施,须设置围栏或搭设安全网。
4、攀登作业的防护:在施工中,随着架体的上升,攀登作业容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因此在整个施工工期内,所有各类人员的上下都必须在规定的通道行走,不允许利用臂架或脚手架杆件与施工设备进行攀登。
不管使用哪一类和形式的梯子,都应事先按有关标准加以检查和验收。
5、悬空作业的防护:进行构件吊装、钢筋绑扎及砼浇筑等悬空作业时,所用的索悬脚手板、吊盘、吊笼、平台等设备及工具,应为经过试验鉴定的合格品。
6、交叉作业的防护:施工现场支模、拆模、拆脚手架上下不同层次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交叉作业,上下立体式交叉作业极易造成物体打击伤人,因此,上下不同层次之间,首先在前后、左右方向必须有一段横向的安全隔离距离,此距离应该大于可能的坠落半径。
如果不能达到此安全隔离距离,就应该设备能防止坠落物伤害下方人员的防护层,即主要张拉安全网,要根据负载高度来选择平网的宽度,安全网上所有的绳节或节点,必须固定。
7、作业警示、监护:在高处作业范围以及高处落物的伤害范围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设专人进行安全监护,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范围和落物伤人。
八、临时施工用电安全防护
1、施工现场使用的电器配件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并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2、本工程施工用电采用TN-S三相五线制供电,本工程保护零线由施工现场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
引出重复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姆。
3、施工现场所有的电气设备均做保护接零,保护零线要单独敷设不作它用,保护零线采用黄绿双色线,与电器设备相接的保护零线采用2.5平方毫米的绝缘多股铜线。
4、本工程施工配电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及总箱和开关箱保护。
照明和动力分开设置,开关箱内安装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5、配电箱内各回路与其控制的电器设备要用文字标明、对号入座,防止误操作造成事故。
保护零线、工作零线要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
6、电缆接头应绑扎牢固,并做好绝缘,保证其绝缘强度,并不得承受张力。
7、施工现场照明应单设,照明开关箱设漏电保护器,箱体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要做保护接零,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米,室内灯具不低于2.4米,灯头距临建顶棚大于300毫米,开关控制火线。
潮湿环境、地下室照灯电压不得大于36V。
8、各类电器开关应和其控制的电动机、电焊机等设备的额定容量相匹配,电焊机必须配置二次降压保护卫器,5.5KW以上的电器设备不得使用手动开关控制(使用自动开关),对于11KW以上的用电设备则应用降压起动装置控制。
保险丝、保险片的容量,按其控制设备的容量额定电流的1.5-2倍选用,严禁使用其它金属代替。
九、标准工具化图样
1、基坑周边防护
1.1、临边防护采用钢管搭设,采用三道水平杆防护栏形式,中间离地50cm,上道栏杆离地115cm,立杆地面高度120cm,立杆按1.8m间距设置,立杆与基坑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1.2、栏杆刷黄黑色警示油漆,防护内侧满挂密目安全网,防护外侧设置25cm 高踢脚板,并张挂“当心坠落”安全警示标志。
1.3、排水措施:在围墙侧设置排水沟30X20CM,采取有组织排水。
2、安全通道防护棚
2.1、安全通道搭设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安全通道防护棚采用钢管扣件搭设。
2.2、通道防护棚长度根据建筑物坠落半径确定,确定为8m,并满足宽于建筑物进出口两侧各0.5m的要求;通道棚高度为4.5m。
2.3、通道棚采用双层顶棚形式,顶铺满铺竹笆,两侧板间距保持60—80cm 距离。
安全通道两侧搭设剪刀撑并满挂密目安全网封闭。
2.4、通道棚进口两侧搭设钢管立柱(长x宽=60cmx60cm),在进口处张挂安全警示标志牌和安全宣传标语。
2.5、通道棚立杆高出顶棚至少70cm,在顶棚超高部分两侧张挂密目安全网和25cm高踢脚板,安全网和踢脚板设置在立杆内侧。
2.6、汽车通过的安全通道,宽x高应大于4000x4000。
2.7、通道最小宽度为建筑物洞口两边各加500。
3、电梯门、电梯井门和井道防护
3.1、梯井洞口安装1.8m高立开式钢筋防护门,防护门底部安装25CM高模板制作的踢脚板。
3.2、护栏外侧张挂“当心坠落”安全警示标志。
3.3、井防护门制作尺寸如图。
3.4、井内水平防护采用在井洞内用钢管搭设防护平台,上面满模板进行硬隔离,或兜挂安全平网进行防护。
水平防护的位置根据楼层高度设置,层高≥6m 每层电梯井设置水平防护,层高<6m每隔三层电梯井设置一道水平防护。
3.5、平台搭设方法:在电梯井砼模板支设时,在井的四角预埋∮60PVC管,模板拆除后,将钢管插入预埋的PVC管里面,然后搭设防护平台。
4、楼梯防护
4.1、楼梯及休息平台临边处搭设防护栏杆;
4.2、防护采用钢管扣件搭设;
4.3、防护采用双道栏杆形式,栏杆间距如图;
4.4、防护栏杆刷黄黑色警示油漆;
4.5、楼梯口处设照明设施,确保通行所需的
光线照度;
4.6、部分使用定型工具化的楼梯,如图;
4.7、楼梯防护高度为1.2m,材质为通用的钢
管扣件,转角一根立杆作为支点,采用定型化转角设计;
4.8、防护栏杆刷黄黑色警示油漆。
5、外架防护
5.1、在24m以下外脚手架,项目采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15m 。
5.2、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150mm。
5.3、架外排立杆表面刷黄色油漆,剪刀撑和防护栏杆刷黄黑油漆进行标示。
5.4、外架的钢管应横平竖直,转角位置的大横杆不能超过转角20cm,小横杆外露部分应长短均匀不少于10CM 。
9.5.5、架立杆应分布均匀,一般为1.5m,大横杆应保持水平,一般为1.8m,每步脚手架应设置腰杆,一般为90cm高。
5.6、外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
网体竖向连接时采取网眼连接方式,横向连接时采取搭接方式,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
架体转角部分应设置木枋条,保证架体转角安全网线条美观。
5.7、外架剪刀撑必须按规范设置,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不得超过7根(6跨),剪刀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且不小于3只扣件紧固。
脚手架外排立杆表面刷黄色油漆,剪刀撑刷黄黑油漆。
5.8、施工阶段,脚手架满铺竹笆,竹笆铺至建筑物结构。
施工层以下每层须满兜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必须兜挂至建筑物结构。
5.9、装修施工阶段,脚手架竖向每层必须满铺一层竹笆,并中间满兜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必须兜挂至建筑物结构。
5.10、落地式外脚手架防护搭设
5.11、落地式外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
5.12、落地式外脚手架地基部分应垫平夯实,并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基
础被水浸泡。
5.13、24m以下落地式外脚手架,在地基上沿外脚手架长度方向铺设木枋;
5.14、落地式外脚手架必须设置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就采用直角扣件固定于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5.15、悬挑脚手架防护搭设
5.16、悬挑式外脚手架必须采用工字钢悬挑形式,工字钢型号和位置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宜采用16#18#,长度宜为3m/4.5m/6m。
5.17、脚手架基础应按规范要求沿纵横方向设置扫地杆,在横杆上方沿脚手架长度方向铺设木枋,并满铺模板进行防护。
5.18、脚手架底座外立杆内侧应设置25cm高踢脚板。
6、施工用电防护
6.1、分配电箱及移动箱
6.1.1、配电箱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
6.1.2、配电箱周围应有足够2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6.1.3、配电箱箱体底部设置30厘米高的基础,配电箱中心距离到地大于1.4米。
6.1.4、配电箱支架应采用L40x40x4角钢焊接。
6.1.5、配电箱体颜色为中黄色。
6.1.6、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
6.1.7、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6.1.8、开关箱箱体中心距离地面为1.5m。
6.1.9、潜水泵等设备开关箱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
6.2、楼层配电
6.2.1、楼层分配电中电缆垂直敷设应利用工程中的竖井、垂直空洞,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
6.2.2、垂直布置的电缆每楼层固定点不得少于一处。
6.2.3、电缆固定宜采用角钢做支架、瓷瓶做绝缘子固定。
6.2.4、每层分配电箱电源电缆应从下一层分配电箱中总隔离开关上端子引出。
6.2.5、楼层电缆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
6.3、过道架空
6.3.1、架空线路最大弧垂与地面垂直距离不得小于6m。
6.3.2、电杆的埋设深度宜为0.6m+杆长的1/10。
6.3.3、电杆的拉线宜采用不少于3根D4mm的镀锌钢丝。
6.3.4、电杆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应在30~45度之间。
6.3.5、电杆拉线紧固宜采用花兰螺栓,拉线预埋体埋设深度不得小于1m。
6.4、埋地电缆
6.4.1、电缆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m。
6.4.2、紧邻电缆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沙。
6.4.3、埋地电缆应覆盖砖或混凝土板。
6.4.4、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6.5、建筑物首层电缆架空
6.5.1、楼层内电缆必须按图样要求进行覆盖或架空。
6.5.2、所有盖板或架空板上均涂刷黄黑警示色油漆,并用红色油漆进行标识。
6.6、重复接地
6.6.1、接地应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
6.6.2、接地体上的接线端子宜采用螺栓焊接。
6.6.3、接地线与接地端子的连接处宜采用铜鼻压接,不得直接缠绕。
6.6.4、保护零线必须采用绿黄色双色线,不得采用其他线色取代。
7、楼层临边防护
7.1、楼层临边防护(临街面)
7.1.1、防护采用钢管扣件搭设。
7.1.2、防护采用三道栏杆形式,栏杆高度1800mm,栏杆间距如图。
7.1.3、防护栏杆刷黄黑色警示油漆,防护内侧满挂密目安全网,并张挂“当心坠落”安全警示标志。
7.2、楼层临边防护(非临街面)
7.2.1、当临边窗台高度低于0.8m,外侧高差大于2m时,应按该要求搭设。
7.2.2、防护采用钢管扣件搭设。
7.2.3、防护采用双道栏杆形式,栏杆间距如图。
7.2.4、防护栏杆刷黄黑色警示油漆,防护内侧满挂密目安全网,并张挂“当心坠落”安全警示标志。
8、施工电梯防护
8.1、施工电梯的临边防护
8.1.1、施工电梯平台出口安装185cm高立开式金属防护门,采用工具式防护门,安装在施工电梯平台出口处。
8.1.2、平台两侧设置双道防护栏,并张挂密目安全网封闭,平台外侧设置踢脚板,并张挂楼层标识牌。
8.1.3、防护栏杆刷黄黑色警示油漆,防护门刷蓝色油漆
8.2、入楼层防护
8.2.1、施工电梯平台脚手架两侧设置斜撑及临边防护栏杆,每层应设置连墙件和八字撑,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采取卸荷措施;
8.2.2、施工电梯平台脚手架内侧张挂密目安全网封闭,平台外侧设置踢脚
板。
8.2.3、钢管表面刷黄色油漆。
8.3、工电梯平台安全防护门
8.3.1、安全防护门高度1850mm,宽度1300mm(或1500mm)。
骨架为方管焊接制作。
门扇面板,下部为∮2钢板,上部为40x40钢板网,具体尺寸见下图。
8.3.2、安全防护门表面刷蓝色油漆。
8.3.3、安全防护门的开关插销设计在外面一侧,从里面一侧无法开关。
9、预留洞口防护
9.1、一般洞口(≤500mm)
采用洞口内楔紧木枋,上面铺钉模板形式进行防护;盖板上刷黄黑警示色油漆。
9.2、特殊洞口
混凝土泵管口防护,在洞口内楔紧木枋,上面铺钉模板形成木盒的形式进行防护;盖板上刷黄黑警示色油漆,并用红色油漆标识“禁止拆移”。
9.3、测量观测洞口防护,可在洞口边缘安装铰链,上面固定模板形成可开启盖板的形式进行防护。
盖板上刷黄黑警示色油漆,并用红色油漆标识“禁止拆移”。
9.4、预留洞口防护(500~1200mm)
9 .4.1、利用钢管扣件在洞口上紧靠洞口边搭设井字形平台,平台上每隔
250mm铺绑木枋,在木枋上铺钉模板形式进行防护;盖板上刷黄黑警示色油漆,并用红色油漆标识“禁止拆移”。
9. 4.2、预留洞口防护(≥1200mm)
主体结构施工时,利用钢管扣件在洞口上搭设井字形平台,平台上铺设模板或竹笆进行防护,洞口四周搭设防护栏杆(采用双道防护栏,搭设要求如图),在栏杆外侧张挂“当心坠落”安全警示标志。
安装及装修施工时,洞口四周搭设防护栏(采用三道防护栏,搭设规格如图)在栏杆外侧张挂“当心坠落”安全警示标志。
防护栏杆距离洞口边不得小于200mm。
防护栏杆刷黄黑色警示油漆,并挂设密目网。
十、后浇带防护
结构施工的后浇带处必须采用内楔紧木枋,上面铺钉模板形式进行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