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教学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句教学课件
第1篇:复句指导课教案
复句的类型及划分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掌握复句的定义和类型。
2、能够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3、能够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能够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时安排:
五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掌握复句的定义和类型。
2、能够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什么是复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上以上有一定意义关系,在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其中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说明:复句并不是几个单句简单的组合,这些单句间应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并互不作句子成分。
复句的构成可以根据句中的关联词语来分析,若无关联词语,则需从分句间的内在逻辑上入手来进行分析。
二.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分?
1、判断的标准主要有如下几条:
①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单句,否则就是复句。
例:a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b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仍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1 ②一个主语若有好几个谓语,谓语之间用顿号隔开或无标点,则为单句;若用逗号隔开,则为复句。
例:a母亲又送我一句格言,告诉了我一个真理。
b 小明在房间里又唱又跳。
③关联词语连接的若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只要有一处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若连接的全是分句,则是复句。
例:a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只有我们去实践了,才能够检验这条理论是否正确。
2、如何判断复句。
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句中的关联词语。
值得注意的是关联词语有时成对使用,有时却只用一半。
另外有的句子没有关联词语,可试着加入,再据此来作判断。
例:a 他做了,还不如不去做。
b 他学日语,学英语?
三:复句基本类型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语义和逻辑关系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复句分成以下八种类型:
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
例如:我们一边走,一边高兴地谈笑着。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
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就是)B”。
例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美不美不
光在外表,还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
3、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
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个如b”。
例如:
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4、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几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
例如。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5、因果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a所以b”、“既a就(那么)b”、”因此”。
例如:
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气馁。
6、假设复句:由两个有似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倘若)a就(那么)b”、“即使(纵然)a,也b”、“再A,也b”、“假如”、“假使”、“假若”、“要是”,例如: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怕。
要是你能刻苦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7、条件复句: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a,就b”、“只有(除非)a才b,“无论(任凭)a,都(也)b”。
例如: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兴。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无论困难多大,他都能克服。
8、解说复句:也称总分复句,由总提和分说两部分组成,总提用一个分句,分说与总提相应,用几个分句表达。
例如:
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
据说错处有三:一是态度,二是气量,三是年纪。
9、目的复句,由两个有目的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个分句表示一种行为,后一个分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为的是”、“ 以免”、“省得”、例如:
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10、承接关系的复句。
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连续的动作,或者
是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是前后相接的。
如: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瓢泼大雨。
四、巩固练习:
1、①我赞美洞庭湖的珍珠,②更赞美培殖珍珠的千千万万洞庭湖人民,③赞美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
2、①因为接连上了一个礼拜的夜班,②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几个钟头,③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3、①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②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③没法多照顾孩子。
4、①在她的女朋友的园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②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③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5、①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②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③仍然希望它倒掉。
五、总结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2、能够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略)
二、紧缩句
紧缩句是用单句形式表达复句内容的一种特殊句式,它虽属于复句范畴范畴,但又不同于复句。
紧缩句并非都可以还原为复句形式,(如:他越说越快)。
所以说,紧缩句虽然表达复句的内容,但并非一定由复句紧缩而成,它也不宜称作复句的紧缩形式或紧缩复句、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句式——紧缩句。
紧缩句常见的固定格式有:“a就b”、“一a就b”、“再A也b”、“不A也b”、“非a不b”、“越A越b”。
例如:①他一有空就看书。
②语言越精炼越好。
三、多重复句及分析
1、多重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有“||” 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以此类推。
2、分析多面复句的步骤:第一步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分句。
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4 它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再找出这些分句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第二层次:以此类推,直到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3、具体方法:分析多重复句,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
有分号,就在分号那划一层。
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
有一些人怀念他们的过去,(转折)但是过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再来(因果)因此他们感到将来的渺茫。
(因果)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陶铸《崇高的理想》)
4、了解句群
句群是由句子组合而成的。
它是汉语里最大的级语言使用单位。
组成句群的句子在语义上前后衔接连贯,从几个方面共同说明一个中心语义。
句群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方式基本和复句相同。
四:巩固训练
一、分析下列二重复句,并指明分句间的关系:
1、①我赞美洞庭湖的珍珠,②更赞美培殖珍珠的千千万万洞庭湖人民,③赞美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
2、①因为接连上了一个礼拜的夜班,②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几个钟头,③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3、①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②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③没法多照顾孩子。
4、①在她的女朋友的园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②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③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5、①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②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③仍
然希望它倒掉。
6、①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繁忙,②时间是多么宝贵,③可是他老人家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却挂念着我这样一个普通工人,④亲自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
7、①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②也不喜欢去看戏,③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④除非是要炫耀一下自己的新衣服。
8、①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②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③也和她说话,④但笑容却冷冷的了。
9、①缺乏艺术性的文艺作品,即使政治上进步,②即使口号减得调门很高,③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10、①绝对的同甘共苦,是不能实现的,②也是不必要的;③相对的同甘共苦是必要的,④也是可能的。
五: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借助练习以巩固复句的划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反馈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略)
二、练习
1、①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②也不可以没有纪律;③不可以没有民主,④也不可以没有集中。
2、①如果出到十文钱,②就能买一样荤菜,③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④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3、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②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③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
4、①人不犯我,②我不犯人;③人若犯我,④我必犯人。
5、①他在意大利留学几年,②学习的内容很广博,③但是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天文学。
6、①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②开辟了绿洲,③而且对交通路线也起了保护作用。
7、①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②但仍不辍劳
作,③尤喜纺棉。
8、①这种书比起竹简来,轻便多了,②但它成本太高,③不容易普遍采用。
9、①他们赞成马克思主义,②但是不准备实行之,或不准完全实行之。
10、①只有孔乙已到店,②才可以笑几声,③所以至今还记得。
11、①母亲是一个平凡的,②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③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12、①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②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13、①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②防止过渡砍伐和任意放牧,③就可以固定下来。
14、①这些人的丰富经验,是很可贵的,②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③那也很危险。
15、①我赞美白杨树,②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16、①那时我祖母虽还康健,②但也分担了些家务,③所以定期便不能多日地归省了。
17、①虽然真理是杀不死,烧不毁的,②它终究要发生灿烂的光辉,③但是,中世纪的黑暗曾经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18、①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②脸是应该经常洗的,③不洗就会灰尘满面。
19、①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在原始社会交际的情况下,这方面是次要的,是可以用图形补充的。
20、①如果一篇文章所讲的道理错误,②引用的材料虚假,③即使文笔再通畅,也不会被认作好文章。
21、①我应该感谢母亲,②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③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理。
22、①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②应该主要抓烧开水这
个环节,③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
23、①敌人看来是强大的,但是决定历史命运的不是秦皇汉武,而是人民自己。
四、总结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第四、五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讲析巩固有关复句划分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指出作业中的问题
(略)
二、讲析练习
1、他还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还不能参加这样的大会。
()
2、看着这场景,将军觉得十分快意。
()
3、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
3、他急忙背上了书包,匆匆地走了。
4、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
5、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
6、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7、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
8、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
9、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了,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一身土气。
()
10、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
11、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
12、孩子飞也似地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赌玩石子。
()
13、与其说它是城市,还不如说它是渔村更合适。
()
14、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
()
15、这声音虽然极底,却很耳熟。
()
16、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
17、由于名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
18、要是有堆火烤,该多好啊!()
19、凉风,即使是一点点,也给了人们许多希望。
()
20、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
21、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
()
22、既不敢出去,又没事可作。
()
23、车夫急着上雨布,铺户忙着收幌子,小贩们慌手忙脚地收拾摊子,行路的加紧往前奔。
()
24、他一边咕哝,一边迅速穿上衣服。
()
25、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
)
26、你不仅曾经为革命建立功勋,而且现在和将来仍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 8 义大厦继续献了一切。
()
27、记者参加了这个会,并且听了著名演员梅兰芳演出的京剧。
()
28、我宁可自己多做一些,也不把工作推给别人。
()
29、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
3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31、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青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
32、湿透了的衣服又重又冷,但是人们一直干到天黑透了才离开工地。
()
33、小孩子虽然是顺口念着玩,老杨同志却听着很有意思。
()
34、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台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
()
35、因为小腿伤口发炎,他掉队了。
()
36、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
37、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
()
38、如今,你若是从井冈山许多山坳走过,便能看到一条条修长的竹滑道。
39、如果这一次落选了,也许这个人终生就和音乐分手了。
()
40、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
41、只要有水源,单新疆自治区尚有一亿亩荒地可以开垦。
()
42、只有做到了这一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
43、不论天气是好是坏,运动会都照常举行。
()
44、你端起酒碗来说几句,我放下筷子来接几声。
()
45、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
46、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
47、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
(48、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地去死。
()
49、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
50、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
()
三、总结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第2篇:复句教学案
高中语法基础知识教学案---复句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掌握复句的定义和类型
2、能够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3、能够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能够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复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上以上有一定意义关系,在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
分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其中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说明:复句并不是几个单句简单的组合,这些单句间应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并互不作句子成分。
复句的构成可以根据句中的关联词语来分析,若无关联词语,则需从分句间的内在逻辑上入手来进行分析。
二.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分?判断的标准主要有如下几条: ①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单句,否则就是复句。
例:a 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b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仍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②一个主语若有好几个谓语,谓语之间用顿号隔开或无标点,则为单句;若用逗号隔开,则为复句。
例:a 母亲又送我一句格言,告诉了我一个真理。
b 小明在房间里又唱又跳。
③关联词语连接的若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只要有一处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若连接的全是分句,则是复句。
例:a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只有我们去实践了,才能够检验这条理论是否正确。
2、如何判断复句。
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句中的关联词语。
值得注意的是关联词语有时成对使用,有时却只用一半。
另外有的句子没有关联词语,可试着加入,再据此来作判断。
例:a 他做了,还不如不去做。
b 他学日语,学英语?
三:复句基本类型
(一)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语义和逻辑关系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复句分成以下八种类
型:
⒈并列关系的复句。
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意义相关的情况,或者是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都是并列地组合在一起。
如:我们一边走,一
边高兴地谈笑着。
⒉承接关系的复句。
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连续的动作,或者是先后发生的几
种情况,它们之间是前后相接的。
如: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瓢泼大
雨。
⒊选择关系的复句。
它的各个分句表示事物存在着多种可能的情况,其中至少
有一种情况存在,或者需要选择或取舍。
如:星期天,我们是去郊游呢,还是去图书馆?⒋递进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在意义上程度一个比一个深。
如:美不美不
光在外表,还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
⒌转折关系的复句,它的两个分句表示两个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
们在意义上是相对或相反的,如:虽然他个儿长得矮小,但是力气可大着呢!⒍因果关系的复句,它的两个分句这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有时前一分句说因,后一分句说果;有时前一分句说根据,后一分句说结论。
如:困为雷锋叔叔为人民做许多好事,所以人民永远怀念他。
⒎假设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假设因果关系。
前一分句提出一个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后一分句说由于这个假设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
如:要是你能刻苦
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⒏条件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条件因果关系。
前一部分提出一个条件,后一部分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无论困难多大,他都能克服。
(二)紧缩句
紧缩句是用单句形式表达复句内容的一种特殊句式,它虽属于复句范畴范畴,但又不同于复句。
紧缩句并非都可以还原为复句形式,(如:他越说越快)。
所以说,紧缩句虽然表达复句的内容,但并非一定由复句紧缩而成,它也不宜称作复句的紧缩形式或紧缩复句、它
只是一种特殊的句式——紧缩句。
紧缩句常见的固定格式有:“a就b”、“一a就b”、“再A也b”、“不A也b”、“非a不b”、“越A越b”。
例如:
①他一有空就看书。
②语言越精炼越好。
(三)多重复句及分析多重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有“||” 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以此类推。
分析多面复句的步骤:第一步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分句。
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再找出这些分句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第二层次:以此类推,直到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分析多重复句,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
有分号,就在分号那划一层。
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有一些人怀念他们的过去,(转折)但是过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再来(因果)因此他们感到将来的渺茫。
(因果)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陶铸《崇高的理想》)句群是由句子组合而成的。
它是汉语里最大的级语言使用单位。
组成句群的句子在语义上前后衔接连贯,从几个方面共同说明一个中心语义。
句群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方式基本和复句相同。
四:课堂小结
五:巩固训练
一、分析下列二重复句,并指明分句间的关系:
1、①我赞美洞庭湖的珍珠,②更赞美培殖珍珠的千千万万洞庭湖人民,③赞美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
2、①因为接连上了一个礼拜的夜班,②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几个钟头,③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3、①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②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③没法多照顾孩子。
4、①在她的女朋友的园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②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③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5、①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②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③仍然希望它倒掉。
6、①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繁忙,②时间是多么宝贵,③可是他老人家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却挂念着我这样一个普通工人,④亲自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
7、①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②也不喜欢去看戏,③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④除非是要炫耀一下自己的新衣服。
8、①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②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③也和她说话,④但笑容却冷冷的了。
9、①缺乏艺术性的文艺作品,即使政治上进步,②即使口号减得调门很高,③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10、①绝对的同甘共苦,是不能实现的,②也是不必要的;③相对的同甘共苦是必要的,④也是可能的。
11、①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②也不可以没有纪律;③不可以没有民主,④也不可以没有集中。
12、①如果出到十文钱,②就能买一样荤菜,③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④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13、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②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③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
14、①人不犯我,②我不犯人;③人若犯我,④我必犯人。
15、①他在意大利留学几年,②学习的内容很广博,③但是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天文学。
16、①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②开辟了绿洲,③而且对交通路线也起了保护作用。
17、①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②但仍不辍劳作,③尤喜纺棉。
18、①这种书比起竹简来,轻便多了,②但它成本太高,③不容易普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