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中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策略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小衔接中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策略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01T09:08:07.565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3月总第403期作者:高婷婷[导读] 相较于幼儿园教育模式,小学教育模式与其是完全不同的,从幼儿园直接过渡到小学,中间没有衔接的话,会导致幼儿在进入小学后遇到各种问题,这问题会让他们产生较大的压力。

幼小衔接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它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校园生活,为幼儿今后进入小学学习和生活保驾护航。

山东省招远市夏甸镇中心幼儿园265418
摘要:相较于幼儿园教育模式,小学教育模式与其是完全不同的,从幼儿园直接过渡到小学,中间没有衔接的话,会导致幼儿在进入小学后遇到各种问题,这问题会让他们产生较大的压力。

幼小衔接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它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校园生活,为幼儿今后进入小学学习和生活保驾护航。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新课改背景下,幼儿教育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关注热点。

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从幼儿园直接过渡到小学,中间没有衔接的话,会导致幼儿在进入小学后遇到各种问题,这问题会让他们产生较大的压力,进而对学习丧失兴趣。

幼小衔接的出现正好能弥补这一缺点,它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校园生活。

一、幼小衔接幼儿行为习惯现状
1.家庭方面。

在家庭中,幼儿受到了来自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宠爱,虽然很多家长对教育也很重视,但是有部分家长存在着过分溺爱的情况,很多幼儿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家长没有重视行为习惯教育,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存在着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很多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小学生活,甚至有的幼儿出现了厌学的情绪。

究其原因在于家长,家长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方面重视度太低。

2.幼儿园方面。

当前的幼儿园教育将知识学习作为重点,旨在教授学生知识,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视度欠缺。

教师普遍将关注点放在课程教学上,想的是如何能更好地开展教学,让幼儿可以多学点知识,在幼儿还没有进入小学之前,在幼儿园学习中已经普遍涉及到小学知识学习,比如:小学数学中的加减乘除、语文中的拼音和汉字等。

看上去幼儿已经学会了很多知识,但是这对幼儿来说并非好事。

幼儿在学过了这部分知识后,进入小学学习的还是同样的知识,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上课听讲会不认真,觉得自己都会了不用再学了,这非常不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教师一直不重视幼儿的行为习惯,会导致其行为习惯和知识持续出现偏差,影响到幼儿的整体学习。

二、幼小衔接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策略实践研究
1.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

幼儿进入小学后,需要具备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应对此高度重视起来。

首先,教师要学会倾听幼儿的诉求,在幼儿讲述自己的诉求时不要随意将其打断,更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只有在幼儿的倾诉得到倾听后,他们才能知道倾听很重要,他们才能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游戏是幼儿园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通过它也可以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利用游戏教师可以开展有针对性地训练活动,这样可以极好地锻炼幼儿的听觉注意力。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传话游戏,轻声告诉幼儿一句话,让他再轻声将这句话传递给下一幼儿,如此传递下去,直到最后一名幼儿,然后让他说一下他听到的话,看看是否与教师所传的话一样。

或者是玩“看谁听得最多”的游戏,一分钟内教师说出众多的词汇,让幼儿倾听,听完后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听到的词语,听到的越多,说的词语越准确越好。

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来到户外,让幼儿感受和倾听大自然的声音,针对幼儿倾听能力的锻炼也非常有利。

2.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习惯。

进入小学后,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幼儿自己来完成的。

脱衣、吃饭、收拾玩具等事情可以让幼儿自己来完成,这是养成他们独立自主自主习惯的第一步。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学会独立克服困难,在幼儿遇到困难时,鼓励他们尝试自己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利于锻炼幼儿的坚强品质,能极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教师还应引导幼儿,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在幼儿遇到问题时,不要直接将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让幼儿自己思考,通过思考得出答案。

积极鼓励幼儿,让幼儿学会质疑,在扩展幼儿思维的同时,提升幼儿的独立性。

3.培养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幼儿进入小学后,首先需要学会的事情就是遵守规则,只有所有的学生都遵守规则,小学教学秩序才能得到保证。

幼儿明白了什么是规则后,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定并建立起规则。

比如:开展区域活动时,正是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最佳时机,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谈论,将符合幼儿愿望的规则制定出来,同时保证它不会影响到和小伙伴的关系。

因为幼儿是规则的制定人,他们很愿意遵守和维护规则,因此,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

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从幼儿园直接过渡到小学,中间没有衔接的话,会导致幼儿在进入小学后遇到各种问题,这问题会让他们产生较大的压力,进而对学习丧失兴趣。

幼小衔接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它可以为幼儿今后进入小学学习和生活保驾护航,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校园生活。

参考文献
[1]黄靖浅谈幼小衔接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上旬,2015,(09),6。

[2]刘雪梅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在幼小衔接中的重要作用[J].2019,(10)。

[3]毛应春幼小衔接之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探讨[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01),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