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急性呼吸道感染护理课件,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教师:
科室:
联系: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tracheo-bronchitis)是以气管为主并 可累及支气管的急性自限性炎症(1~3周)。根据2011年欧洲呼吸学 会定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无慢性肺部疾病者出现以咳嗽为主的急 性症状,可以伴有咳痰或其他提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征象(气急、 喘息、胸部不适/疼痛),而不能以其他原因来解释(如鼻窦炎或支气 管哮喘)。
2.体征
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啰音部位常不固定,咳嗽 后可减少或消失。支气管痉挛时可闻及哮鸣音。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毒感染时,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正常;细菌感染较重时,白细胞 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痰涂片或培养可发现致病菌。X线胸片多无 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紊乱。
【诊断要点】
【病因与发病机制】
感染是最主要病因,非感染因素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过度劳 累和受凉是常见诱因。
1.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
均可导致本病,一般认为以病毒最为常见。可由病毒、细菌直接感 染,或急性上呼吸道病毒、细菌感染迁延而来,也可在病毒感染后继 发细菌感染。常见的病毒有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 细菌以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常见。近年来支 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有所上升。
2.疾病知识指导
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本病传播,防止交叉感染。患病期间注意休息, 多饮水并遵医嘱用药。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就诊: ①经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 ②出现耳鸣、耳痛、外耳道流脓等中耳炎症状; ③恢复期出现胸闷、心悸人预后良好,极少数年老体弱和有严重并发症 的病人预后不良。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感染、痰液黏稠有关。 护理措施详见本章第二节中“咳嗽与咳痰”的护理。
【其他护理诊断/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过敏、炎症引起支气管痉挛有关。 2.疼痛:胸痛与咳嗽、气管炎症有关。
【健康指导】
1.疾病预防指导戒烟,冬季注意防寒,避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诱 发因素。增强体质,可选择合适的体育活动,如健身操、太极拳、跑 步等,可进行耐寒训练,如冷水洗脸、冬泳等。 2.疾病知识指导患病期间增加休息时间,避免劳累;饮食宜清淡、 富含营养;按医嘱用药,如2周后症状仍持续应及时就诊。
【临床表现】
1.普通感冒(commoncold)
俗称“伤风”,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又称急性鼻炎 或上呼吸道卡他。成人多为鼻病毒所致,好发于冬春季节。
2.以咽喉炎为主要表现的上呼吸道感染
(1)急性病毒性咽炎:常由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 合胞病毒等引起,多发于冬春季节。临床表现为咽部发痒和烧灼感, 咽痛不明显;腺病毒感染时可伴有眼结膜炎。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 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可有触痛。
根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体检肺部 有散在干、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紊乱可作 出临床诊断。进行病原学检查可明确病因。
【治疗要点】
1.病因治疗
避免吸入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及时应用药物控制气管-支气管炎症。 细菌感染可给予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等,或根据细菌培 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给药以口服为主,必要 时可经注射给药。
【诊断要点】
根据鼻咽部的症状和体征,结合血常规结果以及胸部X线检查阴性可 作出临床诊断。必要时可借助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和细菌培养等明 确病原体。
【治疗要点】
对于呼吸道病毒感染,尚无特异的治疗药物。一般以对症处理为主, 辅以中医治疗,并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1.病因治疗
普通感冒和单纯的病毒感染不必应用抗菌药物,如并发细菌感染, 可尝试经验用药,常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口服,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和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存在免疫缺陷 的病毒感染者,可考虑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广谱抗病毒药利巴韦林 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急性呼吸道感染
教师:
科室:
联系: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教师:
科室:
联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简 称上感,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 数由细菌引起。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引起 严重并发症。
1.症状
起病较急,常先有鼻塞、流涕、咽痛、声音嘶哑等急性上呼吸道感 染症状,继之出现咳嗽、咳痰,开始为频繁干咳或少量黏液痰,2~3 天后痰由黏液性转为黏液脓性,痰量亦增多,偶有痰中带血。全身症 状一般较轻,可有低热或中等程度发热伴乏力等,多3~5天后恢复正 常。累及气管可在深呼吸和咳嗽时感胸骨后疼痛;伴支气管痉挛时, 可有胸闷和气促。咳嗽、咳痰可延续2~3周,吸烟者则更长,少数可 演变为慢性支气管炎。
(4)急性咽结膜炎:常为腺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引起。常发生于夏 季,由游泳传播,儿童多见,病程4~6天。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 畏光、流泪等。体检可见咽部及结膜明显充血。
(5)急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次由流感嗜血 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有明显咽痛、畏寒、发 热,体温可达39℃以上。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 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伴压痛。
(1)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及主要症状,尤其是体温、咽痛、咳嗽等的变化。
(2)环境与休息:
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和空气流通,症状较轻者应适当休息,病 情较重或年老者卧床休息为主。
(3)饮食护理:
选择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并保证足够热量。发热者 应适当增加饮水量。
(4)口腔护理:
进食后漱口或按时给予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2.对症治疗
①止咳、祛痰:剧烈干咳者,可选用喷托维林、氢溴酸右美沙芬等 止咳药,有痰病人则不宜给予可待因等强力镇咳药;痰液不易咳出者, 可用溴己新、复方氯化铵合剂或盐酸氨溴索,也可给予雾化治疗帮助 祛痰,还可选用兼有镇咳和祛痰作用的复方甘草合剂。 ②平喘:喘息时加用氨茶碱、β2受体激动药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③休息:以全身不适及发热为主要症状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多饮水,必要时服用退热药。
【其他护理诊断/问题】
体温过高与呼吸道病毒、细菌感染有关。
【健康指导】
1.疾病预防指导
指导病人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坚持规律且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 强体质,提高抗寒能力和机体的抵抗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 凉、过度疲劳等感染的诱发因素。在上呼吸道感染高发的冬春季节少 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2)急性病毒性喉炎: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 等所致,以声音嘶哑、讲话困难、咳嗽伴咽喉疼痛为特征,常有发热。 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伴触痛,有时可闻及 喉部喘息声。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所致,夏季好发,多 见于儿童。临床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1周。体检时可见 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溃疡,周 围有红晕。
【预后】
预后良好,多数病人在1周内恢复,有少数病人因延误治疗或治疗不 当反复发作,演变为慢性支气管炎。
感谢观看
教师:
科室:
联系: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 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在气候突然变化时可引起局部小规模 的流行。由于病毒表面抗原易发生变异,产生新的亚型,不同亚型之 间无交叉免疫,因此同一个人1年内可多次发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 细菌感染占20%~30%。 接触病原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当机体或 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原已存在 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
3.并发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未予及时恰当的治疗,部分病人可并发急性鼻 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以咽炎为表现的上呼吸道感染中,部 分病人可继发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肾小球肾炎,少数病 人可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应予以警惕。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常规检查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 例升高。细菌感染时,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并有核左 移现象。 2.病原学检查主要采用咽拭子进行微生物检测。细菌培养可判断细 菌类型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病毒分离、病毒抗原的血清学检查等有 利于判断病毒类型。
(5)防止交叉感染:
注意隔离病人,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指导病人咳嗽或打喷嚏 时应避免对着他人,并用双层纸巾捂住口鼻。病人使用的餐具、痰盂 等用品应按规定及时消毒。
(6)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且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减轻马来酸氯苯 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的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宜指导病人在 临睡前服用,并告知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应避免使用。
2.对症治疗
头痛、发热、全身肌肉酸痛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鼻塞可用1%麻黄 碱滴鼻;频繁喷嚏、流涕给予抗过敏药;咽痛时口含清咽滴丸等药或 做咽喉药物雾化治疗;对干咳明显者可用喷托维林等镇咳药。
3.中医治疗
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如正柴胡饮、小柴胡冲 剂和板蓝根等。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
2.理化因素
过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氨气、氯气、二氧化硫、二 氧化氮等),可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而引起本病。
3.过敏反应
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的吸入,寄生虫(如钩虫、蛔虫的幼 虫)移行至肺,或对细菌蛋白质过敏等,均可引起本病。
【临床表现】
好发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和咳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