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创新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途径研究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途径研究摘要:提升组织力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任务。
如何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实践的重点课题。
本文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就“提升组织力”这一实践课题,从增强组织引领力、组织执行力、组织凝聚力、组织服务力等重要环节,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路径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校党建;业务工作;创新引言高等教育是国家培养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新时代将努力实现高水平、现代化、创造型的新目标。
高校教师队伍是落实高等教育各项任务、履行各项职能的主体,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于此,如何提升基层党建的引领力,进而用基层党建引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一)党的建设为高等教育事业提供正确的办学方向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是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夯实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只有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使高校各方面的业务工作有所完善。
只有抓基层强基础,健全高校党建工作的组织制度和工作机制,才能为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思想、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在各级党组织“指挥棒”和“主力军”的带领下,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互相促进、共同提升。
以擘画“一融双高”新篇章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

以擘画“一融双高”新篇章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翁琳源【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各高校紧密围绕“确保党的领导在学校全面发挥作用”,不断聚焦中心工作,持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丰富党建活动载体,高效提升了党建工作的水平。
但是,目前高校党建“一融双高”工作开展仍然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为使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开展,文章深入探索了当前高校党建“一融双高”工作开展路径,旨在为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源动力。
【关键词】一融双高∣高校党建∣教师党支部建设∣政治功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高校发挥社会职能与教育功能的集中体现。
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作为国家战略规划与执行的人才驱动器,高校需要基于立德树人和创新驱动的时代使命,不断推动内外部各要素的建设以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1]。
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完善自我建设、校准发展方向、优化发展路径的重要措施,是推动高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1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联合颁布《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提出“新时代高校党建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推动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一融双高”强调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进而促使高校高质量发展,是对高校党建工作如何链接高校教育工作,链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的根本指导与深度阐释。
鉴于此,高校需要以“一融双高”为目标统领,探索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2]。
一、“一融双高”推动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高校兼具政治和教育的双重属性。
高校因其在办学、治校的过程中有较强的自主性,在如何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等问题上,高校教师党支部能否发挥其政治功能,直接影响着高校党建工作水平,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水平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建强基层党组织,严格教育管理党员,全面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摘要: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战斗堡垒,是全党工作和提升组织战斗力的基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是提高学校党组织效能的需要,是加快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施策略: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服务理念;创建便捷有效的载体,建立优质服务制度;开展党建课题研究,创新党建工作方法。
在学校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到把握大局、引领方向、凝心聚力的作用,促进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学校;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新形势,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无疑是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这既是党中央对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新部署、新定位、新目标、新举措,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向。
我们明确时代和社会赋予学校党建工作的要求,迎接时代和社会对学校党建工作提出的新的挑战,把握时代和社会为学校党建工作创造的机遇,使我们的党建工作做到与时俱进,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提高学校党组织效能的需要。
党员是学校党组织经营管理、技术和执行的中坚力量。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其要义就是使全体党员充分认识到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肩负的重要职责,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从的关系,紧密围绕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切实增强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基层的意识。
基层党组织有效保证党员拥有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党内民主,拓宽党内民主的渠道,加强各党员对党组织事务的参与和了解,调动党员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搞活学校基层党组织生活,确保基层党组织决策科学化以及民主化得到不断推进,增强基层党员一心谋事、扎实干事、能够成事的工作激情,促进基层党组织整体效能的充分发挥,推动基层党组织的全面发展。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7.08.01•【文号】教党〔2017〕41号•【施行日期】2017.08.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教党〔2017〕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推进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法规,结合高等学校实际,现就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
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迫切的战略意义。
长期以来,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要求,切实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教师党支部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增强,广大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取得明显成效。
但也应当看到,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仍然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党支部政治功能弱化,党的组织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党员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相对薄弱;少数教师党员党的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突出;少数党支部书记党务能力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有效调动和激励党务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机制办法不够健全,等等。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路径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路径摘要: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推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深入发展的一个重点、一道难题,党建工作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和务实探索。
推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为指导,具有改革创新的思路和敢于实践的勇气,并坚持进行不断的学习、思考、尝试、总结、探讨,才能将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做实做好,才能实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发展、新突破。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学生党支部抓好党支部建设工作,是做好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新时期,加强和推进学生党支部建设,需要具备改革创新的思路和敢于实践的勇气,不断进行观念创新和举措创新。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观念创新科学发展观是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说,推进学生党支部建设,要把发展大学生入党作为党支部建设工作的“第一要务”;要把发现、培养、考察、接收大学生先进分子入党的过程,变成为使先进分子带动周围同学进步为“核心”的、以创建有利于全班同学奋发向上、团结互助、生活愉快的先进班集体“为本”的发展过程;要把党支部建设工作逐步深入地贯穿于使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全面协调可持续”教育、考察和得到提高、发展的全过程。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概述党的建设的目的和任务时提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
这就要求要以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来抓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学生党支部建设也必须以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为指导思想,要把先进性教育、先进性考察贯穿于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始终。
党支部无论是教育广大学生正确看待党、看待党员、看待入党问题,还是教育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正确看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都要强调提高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认识,都要接受是否发挥了先进性作用的实际考察。
围绕教育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发表时间:2014-06-16T14:59:26.06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4月总第118期供稿作者:杨银梅[导读] 同时,结合学校领导的言传身教和教师的自我教育,使得良好的师德表现在校园中蔚然成风,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杨银梅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毛坝小学445422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要围绕中心工作来完成。
因此,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毛坝小学坚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方针,按照“以教育为中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以质量为生命,发挥党的堡垒作用;以发展为旋律,体现党的先进本色”的思路,不断梳理反思办学理念,端正办学思路,依据校情师情生情,确定了学校发展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抓师德,强载体,为教育发展铺路奠基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教育艺术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人格品质的具体体现,在学生心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决定着教育工作的成败,影响学校的发展。
为了适应教育在新形式下的发展需求,跟上时代的步伐,该校以党建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学校党支部始终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学校工会、少先队等组织,凝聚教职工的力量,着力解决教师队伍中的突出问题,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严格遵守师德规范,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切实提高师德素养,始终使教师以“传道、授业、奉献”为己任,视“正己、爱生、敬业”为天职。
努力造就一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教师队伍。
首先抓好党支部建设,学校党支部始终把落实“三会一课”和民主评议党员作为规范组织建设的制度保证。
创新学校党建工作 促进学校发展

创新学校党建工作促进学校发展一、背景介绍学校党建工作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党建工作的创新对于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具体举措进行详细阐述。
二、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1. 促进学校发展的动力:学校党建工作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创新党建工作,可以激发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2. 增强学校凝聚力和战斗力:创新学校党建工作可以加强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 培养学生的党性教育:创新学校党建工作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党性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学习环境。
三、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具体举措1. 加强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党组织的组织架构,完善党员发展、教育培训、考核评价等制度,确保党组织的有效运行。
2. 推进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队伍。
3. 创新党务工作模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创新党务工作模式,提高党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各项事业深度融合。
4. 加强党建文化建设:借助校园文化建设的平台,打造党建文化品牌,丰富党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5. 推进学生党建工作: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党性和社会责任感。
四、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效果评估1. 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创新学校党建工作可以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2. 教职工凝聚力的增强:创新学校党建工作可以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团结稳定的工作局面。
3.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创新学校党建工作可以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五、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展望未来,学校党建工作将面临更加复杂和严峻的形势,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加强与时俱进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和实效性,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学校党支部的工作计划

学校党支部的工作计划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在社会基层单位中发挥核心作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党支部的工作计划,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党支部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在党的十x大和十x届x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加强"双型"党组织建设,全面开展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和制度建设,提升党员修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主要工作:(一)加强思想建设,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不断加强思想建设。
按照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单元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学校要依托"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结合教育局党委党员冬训工作安排,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真正把当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二)加强组织建设,提升队伍素质1.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和落实学校党政领导责任制。
一是学校党支部必须加强对学校党政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二是要明确规定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及时发现、总结、交流典型,了解、反映和解决学校党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要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各项工作的相互协调,工作人员相互协作,打造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团结协作有奉献精的干部队伍。
2.扎实有效地抓好党员教师的教育管理。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认真落实"三会一课"、*评议党员等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学习,开展集体活动,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党员意识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
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研究与实践摘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在高等学校的重要组织基础,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高等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
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合理的创新,是党在新时代环境下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发展建设、提升高校学生素养的必然要求。
本文简要分析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和相关原则,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工作意见。
关键词:高校;创新;党建工作;双覆盖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的意义与原则1.高校基层党组织创新建设是促进高校科学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党的政策方针的指导下,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整体性水平在稳步的提升,党组织有效发挥了其作用和意义,党员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为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建设发展给予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对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工作进行更深入的改进,是高等学校党委员会组织加强执政能力的重要主题,是促进高等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高校基层党组织创新建设是强化党对高等学校领导的必然要求党在高等学校的基层组织处于学校工作的最前线,是学校建设和所有工作的重要基础。
高等学校院级单位的党组织在学校党组织结构中起着衔接上下的作用,是教育教职工和学生的政治核心。
高等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发展与建设,促进基层党组织发展与建设工作的科学创新,推进高等院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与建设。
3.高校基层党组织创新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部分,是传播与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
高等院校基层党组织是植根于校园建设的最前线,是高校思想建设与传播的组织者,是建设和谐高校的重要基础。
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要提高对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引领高等院校先进文化的前进道路,培养高校全体教师和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使高等学校继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先进文化,为国家的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浅谈关于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建议与思考

浅谈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建议与思考姓名(学院班级学号)摘要:高校中党的基层支部是党在高校的组织基础,是党的各项工作在高校的落脚点,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最基本单元,也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本文就新形势下针对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作出了一些思考,在此仅以浅见求教同仁。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建设;问题思考一、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内涵及重要性大学生党支部是我党在高等学校学生中最基层的组织,是高校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和主力军,担负着在学生群体中宣传、解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政策和方针的重要使命,承担着发展党员、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高校学生中发挥着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工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我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维护高校稳定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关系到我党的生命力和持续性发展,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意义重大。
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则担负着培养能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贡献的各类人才的重大责任。
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充分发挥党的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对于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政党,对于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高校党支部建设方案模板(三篇)

高校党支部建设方案模板1.总论。
介绍学校文化的内涵与内容,总结概括本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元素、核心文化精神及其特质与功能,以及全书的主要内容及篇章结构。
2.校史之源。
收录描述自学校肇始至今不同历史时期学校的发展变迁,或不同发展阶段学校的发展轨迹的文章,介绍校史源流脉络,描述____程。
3.大学之魂。
收录介绍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校风、校庆等文化符号的文章,总结提炼学校的核心精神。
4.言论之声。
收录介绍对学校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校长/书记的传记或其关于办学理念思路的有代表性的文章。
____名家之风。
收录介绍本校享有盛誉的大师名家主要事迹和学术成就的文章,传承学术道统、彰显人文气质。
6.园林之美。
收录介绍学校的地标性建筑和重要人文景观,包括有特色、有故事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礼堂、图书馆、体育馆、花园、雕塑、道路、林木等等的文章。
7.德育之花。
收录介绍学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工作、网络阵地建设管理及文明上网教育等方面进行实践创新的文章。
8.青年之声。
收录介绍学校依托共青团____和学生____平台,在开展党团学____建设、学生骨干培养及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实践创新的文章。
9.社团之林。
收录介绍学校各级各类学生社团,特别是一些有传统、有特色、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社团及其活动的文章。
10.活动之音。
收录介绍学校文化团体、具有标志性的校园文体活动及开展校风、学风和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方面的文章。
11.志愿之星。
收录介绍学校学生志愿者____在为国家和地方大型赛会服务、开展社区服务和“三下乡”、扶贫、支教活动的文章。
12.军营之歌。
收录介绍学校在学生____训练、____课教学及日常国防教育等方面进行实践创新的文章。
13.创新之路。
收录介绍学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下,就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实践创新的文章。
高校党支部建设方案模板(二)近年来,各高校紧紧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紧密结合学校文化建设发展的实际,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文化育人专题活动,取得了显著而积极的成效,形成了一系列好经验、好成果。
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浙江省委员会•【公布日期】2010.04.19•【字号】浙教工委[2010]7号•【施行日期】2010.04.19•【效力等级】•【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浙教工委〔2010〕7号)各高等学校党委,各设区市教育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和教育部党组、省委关于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要求,巩固和发展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夯实高校党组织建设基础,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政治保障。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提高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二级学院(系)日益成为承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办学职能的主体。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二级学院(系)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事关党对高等教育的坚强领导,事关高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2.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近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
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党内民主稳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改进,一支专兼结合、敬业高效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比较好的发挥。
3.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还存在不少不适应。
随着我国和我省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研究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研究作者:石红英来源:《理论观察》2020年第06期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创新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6 — 0057 — 03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政治保证,是高校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高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意义重大〔1〕。
研究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为对象,阐述了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详细分析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路径,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参考,对高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意义重大〔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以下简称“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领导核心、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通过“三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促进高校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水平〔3〕。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科学化水平的现实需要。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是高校各项工作科学发展的核心。
新形势下,高校通过建设“三型”党组织,促进高校基层党建的科学发展。
通过将党的理论与高校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
通过“三型”党组织建设,掌握和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律,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促进高校事业的发展,满足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建设各类人才的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促使高校“三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更科学、更实效和更具针对性。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够高效正确的执行和落实,实现理论学习同实践相结合,保证路线政策的执行,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高校党支部建设方案范文(三篇)

高校党支部建设方案范文1.理论探索篇。
校园文化是大学之魂和育人之纲,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实践。
本篇可从文化建设发展的角度,收录本校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领域围绕高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范畴、地位和意义、本质和功能、主体和对象、内容和途径、体系和机制、环境和成效等基本问题进行的富有新意的论述和研究成果。
本篇还可以收录先进文化和主旋律文化建设方面的文章。
2.实践育人篇。
高校文化建设贯穿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始终引领校风学风建设的正确方向,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战略选择。
本篇旨在对高校文化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进行系统总结和理论提升,收录学校学校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关于实践育人的理论内涵、历史源流、功能价值、模式构建、载体建设、路径选择、评价标准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和思考文章。
介绍学校自建校以来各个时期关于实践育人工作的具体做法,可重点梳理近年来特别是教育部等七部____文件颁布以来学校关于实践育人工作的总体设计、重大举措及实践基地建设情况。
选编本校教师、学生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形成的代表性作品,包括教学实践总结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创新创业大赛参赛作品,心得体会文章等内容。
3.校史校训篇。
每一所高校在文化育人和文化建设方面都有自成体系的探索与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
本篇主要收录描述自学校肇始至今不同历史时期学校的发展变迁,或不同发展阶段学校的发展轨迹的文章,介绍校史源流脉络,描述____程。
以及介绍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校风、校庆等文化符号的文章,总结提炼学校的核心精神。
4.经验成果篇。
校园文化是具有很强渗透性和感染性的德育途径。
本篇收录学校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文化活动,如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以及学校的文化传统等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方面的文章;各部门、各院系在推进文化建设创新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总结文章;学校发挥传统、地域、学科等优势,在文化育人品牌项目建设、内容方法途径建设、队伍和载体建设、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特色成果。
学校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实施方案

学校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实施方案创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实施方案为了贯彻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更好地发展,我们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要求我们的党建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着眼于保持和发挥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力争在今年内把学校党支部建设成为桔山街道办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实现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创建标准1、领导班子好。
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要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廉洁勤政,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党员队伍好。
党员要爱岗敬业,先进性意识强,能够团结凝聚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工作机制好。
党组织工作制度要健全,运行规范,党建工作充满生机活力。
4、工作业绩好。
党组织要正常开展活动和充分发挥作用,有效服务和促进中心工作。
5、群众反映好。
工作措施符合群众意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得到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三、具体措施及内容一)、进一步加强学校党支部自身建设1、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
学校继续发挥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校长为副组长的党风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作用,加强与工会、团委、教代会、团代会的沟通协调,认真制定并落实好学校支部的党风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做到学校党风建设领导到位,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2、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与教育。
加强党员、教职工的党性意识,创新支部、民主评议;要加强对教师的爱国、法制、廉政的教育工作,提高教师素质,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创先争优”“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为了扩大支部队伍并发展新党员,学校将首先做好师党组织的转接工作。
学校将以青年骨干教师为发展党员的重点,引导积极分子及团员青年加入党组织,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奠定坚实基础。
学院党支部工作计划五篇

学院党支部工作计划范文一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十x大精神为动力,以创建四川省校园文化典范学校为抓手,以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为核心,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重点,以规范管理、提高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教育创新、内涵发展这一主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新思路,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建设和谐校园服务,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服务,为学校中心工作及建设和发展服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服务。
为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和思想保证。
二、工作目标1、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思想和专业素质;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认真扎实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活动,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3、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小组,加强入积极分子的培养考查和新党员发展工作;4、加强行风建设,注重廉洁自律教育。
开展“五好”创建活动,加强队伍建设,有力推进党的建设;5、创建孝泉镇和旌阳区先进党组织。
三、工作重点1、将十x大精神学习进一步引向深入。
要落实理论学习制度,提高学习效果。
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重点,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x大精神,联系学校实际,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争先创优,使学校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2、努力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的工作效率。
根据学校干部队伍的特点,要进一步强化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进一步强化干部责任制,使每一名干部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
提高所有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专业性,形成一支思想作风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队伍。
有的做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3、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使干部队伍做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讲发展的模范;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共同决定”的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学校重大工作,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加民主和公开,科学和规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强化《两个条例》的学习,严格执行中纪委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及有关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以保持持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
基层学校党建实施方案

基层学校党建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基层学校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基层学校是教育事业的基石,党建工作的开展对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基层学校党建实施方案,对于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
基层学校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具体措施。
1. 加强党组织建设。
(1)建立健全学校党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党组织的职责和权利,确保党的政治路线得到贯彻执行。
(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
2. 强化党建文化建设。
(1)开展党建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参加各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2)丰富学校党建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日、主题党日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
3. 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师岗位责任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 深化家校合作。
(1)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加强家校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开展家长学校活动,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促进家校共育。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机制,确保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凝聚全校师生的共识和力量。
3.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严格落实党建工作各项措施,确保工作的有效落实。
五、结语。
基层学校党建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党建工作,才能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希望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落实党建工作的各项措施,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创新党建工作助推学校转型发展

摘要:作为潞安一所职业学校,我校肩负着为能化大集团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校党支部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立足学校转型发展的实际,运用“一个机制,四个载体”的潞安党建工作新模式,主动融入学校改革发展大局,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创环境,实现了党政工作的无缝对接,提升了党建工作绩效和工作执行力。
下面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党建创新1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必须理顺三个关系学校党建工作不是孤立的,必须结合学校中心工作的特点,结合教职工的思想实际,结合新形势下培养高技能人才对师生的总体要求,要搞好我校党建工作,必须理顺三个关系。
1.1党建与教学的关系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党建工作应当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必须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立足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
党员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争做学科带头人、拔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勇挑重担,在教研中要敢为人先,这正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具体工作中的体现。
学校党组织要为提高教学质量出主意、想办法。
在教师中发展党员和考评党员时要重视业务水平。
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德育工作融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1.2党建与行政工作的关系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党建工作肩负着促进学校转型跨越发展稳定的现实任务,两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
“一个机制、四个载体”党建工作新模式是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的最有效的载体和途径。
校党支部制定了学校绩效管理运行配套制度,根据制度确定了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通过制度的运行实现了党政工作使命的深层次融合。
为强化学校管理,落实岗位职责,为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和谐稳步发展,根据学校构建以安全绩效为中心的管理体制的要求,制定出台了安全绩效抵押实施办法,激发了全校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体现责任与权力、利益与风险的统一性。
1.3党建与群众的关系勿庸置疑,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就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目标和计划

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目标和计划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
基层教学组织是指学校中由教育工作者组成的小团体,其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目标和计划两个方面探讨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
一、目标1. 提高教学质量:基层教学组织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及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层教学组织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通过制定科学的教育教学计划,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品德等多方面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3. 构建和谐教育环境:基层教学组织应努力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计划1. 完善组织结构:基层教学组织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
通过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和工作流程,实现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组织效能。
2. 加强教师培训:基层教学组织应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通过开展定期的教师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使教师能够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 完善课程设置:基层教学组织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合理安排课程设置。
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4. 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基层教学组织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
通过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为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提供依据。
5. 加强家校合作:基层教学组织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实施“双创”孵化计划 激发党建创新活力

实施“双创”孵化计划激发党建创新活力作者:陈漫欣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22年第08期摘要: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围绕“强基础、抓规范、有特色、出实效”的定位,实施新时代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孵化计划,培育校级“双创”项目、打造“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推广党支部工作法、探索教师党支部分类建设等举措,先行先试、示范引领,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党建活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坚持把基层党组织活力作为生命力,作为激发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2022年初,学校党委提出了“党建活力年”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党建“双创”项目孵化计划,以项目制、清单制为抓手,对照“五个到位”“七个有力”的标准,立标杆、亮样板,使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
厘清“抓什么”,明确“双创”孵化思路开展新时代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坚持党对高校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水平,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党建促教风、学风、考风的重要抓手。
学校党委创新实施新时代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孵化计划,坚持以“大抓基层、抓好基层”为核心,以“清单制、项目制”为两翼,推出“对标争先项目、党支部工作法、教师党支部分类建设”等一揽子落地举措,突出政治功能,抓好基层基础,凝练特色做法,强化组织领导、业务指导和日常督导,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怎么抓”,“三抓”赋能激发党建创新活力1.抓标准化建设,打铁必须自身硬。
第一,健全制度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学校“三重一大”等43项重要制度及45个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修订调整,修订完善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对议事范围进行再明确、再细化、再分类,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制度执行,压实制度监督,夯实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责任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战斗堡垒。
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的新要求,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意义重大。
本文紧紧围绕高校发展战略,客观地分析了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思想理念、工作方法和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创新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促进高校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教育发展战略;高校基层党支部;创新机制[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11)01-0074-04围绕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创新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山岚吴海燕滕建(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29)2011年第1期总第73期No.1.2011Total No.73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收稿日期]2011-02-26[作者简介]山岚(1963-),女,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党委书记,教育管理研究员。
吴海燕(1980-),女,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党总支书记,讲师。
滕建(1979-)男,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务干事,讲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
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作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主力军的高等学校必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教师党员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因此,不断加强、改进和创新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切实发挥高校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教职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科学和快速发展,满足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实现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1]。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通过基层党支部团结、教育和组织全体教职工积极投身到高校的教育改革和育人工作之中,切实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一)从高等学校面临的形势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
在高等教育内部,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利益实现途径以及招生就业形式等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些变革不仅造成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也使得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滋生蔓延,正在浸染和改变着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取向。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西方的科学技术和优秀文化不断被引进和传播到我国的高等学校,随之而来的是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文化垃圾也不断涌入,影响和冲击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这种错综复杂和高度开放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基层党支部必须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和思想主导作用,帮助广大教师和学生党员正确认识市场经济规律,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让广大师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矛盾和所面临的思想冲突中自觉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真正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堡垒。
(二)从高等学校肩负的任务分析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是弘扬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随之而来的教学条件与学生数量、学生素质与成才质量的矛盾凸显。
面对新时期遇到的新问题,高校基层党支部不仅要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坚持人才培养的政治标准,而且还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教职工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创造条件,构建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人才培养的业务标准。
(三)从高等学校自身发展要求分析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升核心竞争力、谋求高校又好又快的发展已经成为各高校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共识。
《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成果。
这一发展战略是指导我们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我国各高校的奋斗目标,也是国家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
高校基层党支部作为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的战斗堡垒,面临着破解高校发展难题的繁重任务,要组织和带领广大师生员工深入研究事关高校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通过集思广益和改革创新,形成建设一流大学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加以实施。
同时,高校基层党支部还要凝聚人心,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在推进高校事业科学快速发展中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资源、优势和活力转化为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动力,为建设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提供组织保证。
二、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多年来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组织和带领广大教职工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了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尽管如此,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面对新形势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新要求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
(一)高校基层党支部主动应对新挑战的认识和准备不足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高校基层党支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未来十年国家教育的发展战略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高校基层党支部对如何积极主动应对这种新挑战的认识和准备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些基层党务干部将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组织发展、党员教育等比较单纯的党务工作上,就党建抓党建,而不能从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从而推动学校中心工作迈上新台阶。
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分党委这个层面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但在一些基层党支部出现弱化现象。
特别是对如何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引导党员教师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不够,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
(二)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创新性和实效性不够作为党在高校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的高校基层党支部,其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必须与时俱进,符合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而目前高校一些基层党支部还在沿袭传统的模式开展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党支部在组织形式、教育方式、管理方法、活动内容等方面相对滞后。
面对高文化层次的群体,党支部的思想教育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广大师生党员的思想政治需求,因而不能有效地通过组织活动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增强党员意识,党组织失去了应有的生机、活力和感召力。
此外,由于许多高校多址办学以及居高不下的生师比,使得高校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造成组织活动与业务工作时有冲突,党员正常的组织生活无法保证。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不到位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是高校基层党支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因此,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支部书记队伍,但是一些高校对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其一,教职工党支部书记中学术骨干少,党支部书记整体业务能力不强,难以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业务领域并取得成效;其二,高校绝大多数党支部书记既要组织和管理党支部,又要开展自己的业务工作,工作头绪多,投入到基层党支部建设中的精力不够;其三,职称晋升和聘任考核等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只与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的业绩相关,而党务工作很少被纳入到工作考核范围,这种评价导向使很多支部书记不安心自己的工作,极大地影响着这支队伍的稳定性和战斗力。
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削弱了党的基层组织在团结广大党员、凝聚广大群众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中的作用。
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解决好上述问题,必须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使高校基层党支部真正发挥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构建适应教育发展战略目标要求的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创新机制创新是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希望所在,也是党支部建设的活力所在。
构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创新机制是解决高校党建工作深层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教育发展战略目标要求把党支部建设工作落在实处的有效途径。
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创新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思想理念创新高等学校各级党的组织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和实现高等教育战略目标的需要上来正确认识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找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和师生利益新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2]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具体工作的需要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不断探索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的规律,把完成中心工作的实绩作为考核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实效的依据,让教职工在高校事业发展中感受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教职工党支部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和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把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放到凝聚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奋斗上面,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化解在高校改革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党支部委员会要配合上级党组织研究新形势下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需求和思想动态,以党的先进性的理念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切实帮助师生员工解决思想困惑,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使党的基层组织充满生机与活力,真正成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二)工作方法创新高校基层党支部要适应高校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的变化,改进党组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生活的方式,保证党支部的职能能够有效地发挥。
在学习方面,要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充分考虑高校师生长于理性思考、学习能力强的特点,把自学、集体学习和交流讨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习讨论和参加各种报告会、讲座和知识竞赛等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北京高校教师党员学习在线”等形式,改进传统的学习和考核办法,增强师生党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