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一线城市名单官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新一线城市名单官宣
2023新一线城市名单官宣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也已经连续发布到第8年。
通过近200个品牌、17家互联网公司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围绕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一级维度来评估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2023年这份榜单里的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东莞、青岛、昆明、宁波、合肥。
受数据时效的影响,《2023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各项指标主要采用的是2022年全年或者截至2023年年初的数据,其中的非常态和不确定性因素有较多干扰。
结果依然显示出了新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在分界线上的竞争焦灼。
相比上一年,昆明重新回归新一线,替代了此前攀升较快的佛山;此外,二线城市的头部还包括沈阳、无锡等曾经的新一线城市。
“未来几年,中国若干个‘二线’城市的多个指标将达到目前一线城市的水准。
大公司正寻找并促成这些城市的升级。
我们把这些城市命名为‘新一线’。
”20XX年8月5日,我们将这段话写在当期《第一财经周刊》的封面,首次提出了“新一线城市”的概念。
10年前,我们挑选出的明星城市包括杭州、天津、成都、苏州、武汉、重庆、青岛、南京、沈阳、大连等。
当下来看,其中不少新一线城市的综合魅力一定超越了10年前的一线城市水平,甚至它们之中已在一些领域追上了当前的一线城市;但也有几座城市,不再出现在新一线城市的名单里。
10年的时间,我们
见证了成渝“第四极”的崛起,中部地区出现多座超过预期的新兴城市,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批北方城市的失速与没落。
这10年时间里,不同城市间的商业语境正在被拉齐,商业空间激增且进化出各种形态;新生代的消费群体掌握了需求端的话语权,他们迫使品牌、甚至城市从不同向度上提供更多层次的选择;一线城市不再具备绝对吸引力,更多城市的产业繁荣与就业岗位提升能为年轻人提供近在眼前的工作和理想收入。
新一线城市最新排名
5月30日,CNMO注意到,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
这份榜单已经连续发布到第8年,通过近200个品牌、17家互联网公司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围绕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一级维度来评估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
从最新的排行榜来看,成都、重庆、杭州是排名前三的新一线城市。
2023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显示:共有4座一线城市,它们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共有15座新一线城市,它们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东莞、青岛、昆明、宁波、合肥。
新一线城市和一线城市有什么区别吗?
1、性质不同:新一线城市是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依据品牌商业数据、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排名而出。
一线城市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
2、城市不同: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通常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
3、标准不同:一线城市的常见标准包括:房价、城市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等。
新一线城市根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综合评比后划分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