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讲练:第33课时物质的除杂与推断【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课时物质的除杂与推断
命题点1物质的除杂
1.(2019常州16题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使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MnO2(KCl):加水过滤
B.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C.CaO(CaCO3):高温煅烧
D.NH3(H2O):用浓硫酸洗气
2.(2019盐城13题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A,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CaO,Ca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KCl溶液,CuCl2,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
3.(2019盐城11题2分)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4.(2019淮安10题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5.(2019盐城10题2分)要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
6.(2019泰州13题2分,多选)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命题点2物质的推断(2019年1次,2019年1次)
1.(2019淮安15题4分)A~F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如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
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全部标出。

已知: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在常温下为液态,F 是黑色粉末。

第1题图
(1)B→D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C→E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3)写出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物质的另一种用途:__________。

第2题图
2.(2019泰州18题7分)已知A、B、C、D、X、Y、Z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相互关系如
右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其中,X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Y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的溶液呈蓝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B、D所属物质类别相同,D俗称烧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是________;D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反应①属于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若Z为CO2,则反应②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与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与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与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9连云港38题10分)A~Ⅰ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只
略去反应①的部分产物)。

其中B是紫红色金属,D、F为黑色固体,H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

请回答: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图中可用作该反应的发生装置的是________(填字母);若A在常温下为液体,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B位于铁的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

若要证明,所需试剂有:B的单质、铁的单质和________(只填一种)。

(3)G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不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填字母)。

A.酸性
B.还原性
C.毒性
D.助燃性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
命题点1
1.D【解析】MnO2不溶于水,KCl溶于水,将混合物加水过滤即可除去KCl;加热条件下,氧气能与铜反应,而氮气不反应,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即可除去氧气;CaCO3高温煅烧生成CaO和CO2,将混合物高温煅烧即可除去CaCO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水蒸气,但浓硫酸也能与NH3反应,不符合除杂要求。

2.C
3.D【解析】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4.D【解析】
5.C【解析】除杂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A正确;炭粉能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从而能从二氧化锰固体中分离,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B正确;BaCl2能与适量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C错误;CuSO4能与足量铁屑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D正确。

6.BC【解析】除杂的要求:①不能除掉要保留的物质;②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
⎭⎪⎬⎪⎫Zn Cu ――→AgNO 3溶液⎩⎨⎧⎭
⎬⎫Zn +2AgNO 3=== 2Ag +Zn (NO 3)2Cu +2AgNO 3=== 2Ag +Cu (NO 3)2二者均能与AgNO 3溶液反应,不能
达到除杂的目的
B.
⎭⎪⎬⎪⎫CO 2气体HCl 气体――→饱和NaHCO 3溶液⎩⎪
⎨⎪⎧⎭
⎪⎬⎪
⎫CO 2气体与其不反应HCl +NaHCO 3===
NaCl +H 2O +CO 2↑
――→浓H 2SO 4⎩
⎪⎨⎪⎧
CO 2与其不反应浓H 2SO 4吸收H 2O ―→CO 2气体,能达到除杂目的
C.
⎭⎪⎬⎪⎫Na 2SO 4溶液CuSO 4――→适量NaOH 溶液⎩⎪
⎨⎪
⎧⎭
⎪⎬⎪
⎫Na 2SO 4与其不反应
CuSO 4+2NaOH=== Cu (OH )2↓+Na 2SO 4
――→过滤
Na 2SO 4溶液―→没有引入新杂质,能达到除杂目的
D.
⎭⎪⎬⎪
⎫KCl 溶液K 2CO 3――→滴加过量Ba (NO 3)2溶液⎩⎪⎨⎪⎧⎭
⎪⎬⎪⎫KCl 与其不反应K 2CO 3+Ba (NO 3)2=== BaCO 3↓+2KNO 3 ――→过滤
⎩⎪⎨⎪⎧KCl 溶液KNO 3溶液Ba (NO 3)2溶液―→引入KNO 3和Ba(NO 3)2杂质,不能达到除杂目的
命题点2
1.(1)放热(1分)(2)化合(1分)(3)Fe 2O 3+3CO=====高温
2Fe +3CO 2(1分)(4)作燃料(1分)
【题眼定位】
【解析】(1)B→D 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2)C 是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

(3)E 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4)E 物质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2.(1)Fe(1分)NaOH(1分)(2)放热(1分)有白色沉淀生成(1分)
(3)Fe +CuSO 4===FeSO 4+Cu(1分)H 2SO 4+Ca(OH)2===CaSO 4+2H 2O(1分)CuSO 4+
2NaOH===Cu(OH)2↓+Na 2SO 4(1分)
【解析】X 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因此X 是铁,Y 可作食品干燥剂,故Y 是氧化钙,C 是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故C 是硫酸铜;氢氧化钠俗称烧碱,B 和氢氧化钠类别相同,可由氧化钙转化而成,B 是氢氧化钙,A 和铁反应,能转化成硫酸铜,A 是硫酸;若Z 是二氧化碳,则②是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3.(1)2KClO 3=====MnO 2
△2KCl +3O 2↑(1分)C(1分)H 2O 2(1分)分解反应(1分)(2)后面(1分)盐酸(或稀硫酸、可溶性铜盐、亚铁盐等)(1分)(3)CO(1分)AD(1分)(4)H 2+CuO=====△
Cu +H 2O(2分)
【解析】(1)本题的突破口在B 物质,紫红色固体为铜,联想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与氧气的反应,与酸的反应,与盐的反应,结合A 反应中有二氧化锰,初中有二氧化锰参与的反应的有两个,都是制取氧气,若A 为固体则A 为KClO 3、若A 为液体则A 为H 2O 2,前者制氧需加热,后者则不需加热,固体反应加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

(2)由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B(铜)的金属活动性位于铁的后面,验证铜、铁金属活动顺序可由金属铜、铁与盐酸、稀硫酸或与可溶性铜盐、亚铁盐反应来判断。

(3)由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F 为氧化铜。

又D 为黑色固体,它与氧气反应产物有两种,产物中能与氧化铜反应的是(G)CO ,故G 为CO ,CO 具有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4)CuO 与CO 反应的产物为B(铜)和I(CO 2),由H 为实验室最常见液体,可猜测为H 2O ,结合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可知E 为H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