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微课版)-整体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整体设计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编码:XXXX
学时:54适用专业:计算机通信类
课程类型:□“纯理论课”(A类)
0"实践+理论课”(B类)
□“纯实践课”(C类)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程
0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
二、课程设置
1.课程性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承担着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管理领域核心职业能力的重要任务。
它的任务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基础,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或局域网的组建、企业应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相关技术和职业技能,达到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具备的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基本知识的基本应用技能,使学生理解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内涵,及时了解网络技术新的发展趋势,为就业和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以能够搭建和管理一个中小型局域网络为最终目标,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基础知识部分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在充分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学习局域网的规划、制作网线及测试分析网络连通性的基本技能,这部分的内容主要由任课教师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及学生的课堂讨论完成教学任务。
实践教学部分,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交换机配置、路由器配置、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等多个教学任务,实践部分的教学模式采用“典型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小组共同承担网络设备及服
务器的架构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最后通过一个功能全面、综合性强大型企业局域网组建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使学生具备中小型企业局域组建与管理的能力。
3.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掌握网络组网方法、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互联网服务的使用和配置等实际操作技能。
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设计和解决类似问题,能举一反三。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制定出中小型局域网组网方案、绘出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并出相应设备采购清单;
(2)能够根据给出的设计方案,正确连接一个物理局域网络;
(3)能够进行企业局域网IP地址的规划,正确配置网络中所有主机的网络设备的IP地址和各种网络协议,并进行连通性调试;
(4)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操作系统分配和管理局域网中的资源;
(5)能够对企业局域网进行管理与维护,并能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
(三)素质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敢于创新的思想;
(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协作学习,提高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4.预期学习成果
三、课程内容与安排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本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积极推行任务驱动法,以教师演示、学生操作为主体,以学生分小组实训为导向,将各
模块的学习内容融入到学生的实训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教学方法的应用
五、课程考核评价
1.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本课程大力推行课程的评价方式改革,课程整体设计中针对考核方式,要求在体现阶段性成果基础上,重视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
2.课程评价标准
学期教学评价二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课堂互动)X20%+过程考核(主要包括任务完成情况、单元测试)X20%+期末集中笔试成绩(项目或任务成果)X60%o
六、参考文献与资料
[1]谢希仁编著.计算机网络(第8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3.
[2]James,F.Kurose,Keith,W.Ross.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7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3]竹下隆史,村山公保,荒井透,莉田幸雄等著,乌尼日其其格译.图解TCP∕IP(第5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4]周舸著,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5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
[5]沈鑫刻等著,网络技术基础与计算思维实验教程:基于华为eNSP.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