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玄机《狱中作》别有深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玄机《狱中作》别有深意
关于晚唐女诗人鱼玄机,野史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鱼玄机出门赴友人之约,交代婢女绿翘不可外出,要在家中等待她的情人陈韪,并代为转告自己的去向,但鱼玄机很晚才回来,发现陈韪并未像往常一样耐心等着自己,而是早早离开了道观,当鱼玄机质问婢女时,发现婢女绿翘眉眼含春,面露娇羞,表现得与往常大不同。
鱼玄机怀疑她勾引了陈韪,就让她脱衣检验,发现问题后,鱼玄机怒不可遏,失手将她打死了。
鱼玄机因此下狱。
在狱中,鱼玄机写下了这首诗:
狱中作
焚香登玉坛,端简礼金阙。
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
也许,野史中这个“妒杀”故事不完全靠谱,但鱼玄机错手杀人是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封建男权时代,作为一名女子,被投入监狱,本应慌乱不知所措,哀戚而难自持,但鱼玄机却在狱中能够保持清晰的思维,写下了这首《狱中作》。
狱中之诗,最能见出真意,毕竟“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鱼玄机虽然此时并未完全确信自己即将赴死,但艰难危殆的处境,离辞世也不远了。
所以这首《狱中作》必不简单。
鱼玄机为什么会在狱中作诗?她作这首诗有何目的?难道仅仅是诗兴即起,难以抑制?其实不然,以人情实势度之,这首《狱中作》或许有比较深的玄机。
描写道家庄肃的敬道姿态,增添自己正面形象,以赢得好感。
诗的一二两句,刻画了自己点燃贡香之后,缓步登上道坛,两手平举着手板,法相庄严地向仙人躬身行礼的场景。
鱼玄机写平日自己在道观的常态,以塑造“女修士”的正面形象,为自己洗一洗久负的秽名。
暗示了鱼玄机对自身处境的洞察与担忧。
自己毕竟是个女子,蹲在污秽的监狱里,更糟糕的是,当时负责审判案件的是著名酷吏温璋,他也曾仰慕鱼玄机,但鱼玄机并未看上他,如若他是心胸狭窄之人,此番会不会公报私仇?
命运握在他人之手,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怎样的结局,所以,为了平复内心的煎熬,鱼玄机在诗中“端简礼金阙”,诚心向道仙敬拜,祈求仙人保佑。
表明鱼玄机仍旧满怀希望。
这从诗的三、四两句可以看出来。
“幽隙”暗指自己在狱中的苦境,虽身处幽隙,但有明月皎洁之光照进来,黑暗并未完全遮蔽双眼;除了“明月”相照,还有“清风”送爽开怀,吹散阴郁。
“明月”、“清风”这两个意象透露出对审判结果怀有乐观期望。
鱼玄机对未来仍怀有希望,源于她对现实的了解与把握。
鱼玄机与绿翘是主仆关系。
唐朝法律规定,所有奴婢谋杀主人者都要处死。
而主人杀死奴仆
只“杖一百”或者“徒一年”。
所以按照唐律,鱼玄机顶多坐一年牢。
另外,鱼玄机在晚唐以诗会友,交际广泛,具有一定的名声与地位,而她杀死的只是自己的婢女,身份地位的悬殊,让她以为自己不会遭到重责。
激将判案之人心怀清明,秉公处理
三四两句的“明月”之皎光照亮“幽隙”,“清风”吹入怀,鱼玄机以“明月清风”喻官员人臣明镜高悬,清廉办案,激将曾被自己拒绝过的温漳秉公处理。
表达最后的相思与清雅志趣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王维)
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
(《南史·谢譓传》)
阴森牢房,脏浊囹圄,鱼玄机置身其中,触景生情,难免回顾自己颠簸多舛的一生,在最孤寂处必是对最留恋之人的缱绻缅怀,清风明月苦相思。
周遭虽是污浊,但鱼玄机看到的却是明月之隙照,清风之入室,骨子里的高洁是赃污环境抹不去的。
尽管世人骂自己是淫道,但内心的清高却一分没减。
抛却野史的杜撰,后世之人谁也不知道鱼玄机为什么杀绿翘。
但在封建时代,鱼玄机作为一名女子,杀人、下狱,面对这样惊天动地的人生劫难,她不似小女儿一样哭哭啼啼,哀痛欲绝,反而如男子一般,心思洞明,冷静自持,还能赋诗抒怀。
当真如唐人评价那样,“她若为男子,必有用之才”。
鱼玄机曾经目睹进士题名,赋诗道:
云峰满目放春情,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若不是女儿身的禁锢,自己也能如这榜中名士一样,尽情施展才华与抱负。
而不似今朝这样,坠入风尘,堕入监狱。
只是,狱中的鱼玄机怎么也没料到,等待她的结局不是杖一百,也不是囚牢一年,而是死刑。
26岁的女诗人鱼玄机就这样终结了她短暂而任性的一生。
说不清是时代的残酷所致,还是她情绪失控的后果,怎能让人不胜唏嘘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