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课标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训练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6-2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4高考语言文字应用!(2张)

2014高考语言文字应用!(2张)

2014高考语言文字应用!编制:陈玫瑰刘瑞审核:陈涛1.【2014·课标全国卷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l5个字。

(5分)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_______________。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_______________: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_______________,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2.【2014·课标全国卷1】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6分)3.【2014·课标全国卷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大家都知道,(1)倘若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结,人体通过呼吸 (2) 呼出二氧化碳.那你可知道土壌也有呼吸?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也是一个(3)的过程.4.【2014·课标全国卷2】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段话,迎求内容究犷,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6分)5.【2014·辽宁卷】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5个字(含标点符号)。

(5分)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射,届时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验证试验的发射任务。

为确保“嫦娥五号试验器”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

整体上火箭“身体长高、翅膀变长”,芯级火箭增高1.5米,两个助推器加长0.8米。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同时采用“天基测量”技术和最新的高码率传输技术,可以向地面技术人员传输火箭飞行过程的实时遥测数据,实现了“实时问诊”和“宽带传输”。

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1带标准答案

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1带标准答案

语文答案1.【B】2.【C】3.【D】4.【C】5.【D】6.【A】7.答: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

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答: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8.答: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答: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10.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威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11.(1)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2)答:①热情坦诚,乐于助人,喜欢孝顺父母的子女;②刚强不屈,不畏身心劳苦,靠自己的气力赚钱;③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

(3)答: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4)答: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12.(1)答B给3分。

答E给2分。

答A给1分。

答C、D不给分。

(2)答:①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②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③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术争鸣。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新课标卷Ⅱ)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新课标卷Ⅱ)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4年6月7日9:00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我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致,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鲠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敌“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

2014年新课标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1

2014年新课标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1

2014年新课标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1新课标模拟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文化的修心张其成我们养生也好,做企业也好,管理一个组织也好,精神文化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神”“心”。

这个“神”从哪里来?我觉得要从“轴心时代”的经典中来,养生把握住这个“神”,然后就能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生存质量,活得有尊严,有幸福感。

何谓“轴心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有的文化形态,比如说传统的宗教文化、伦理文化,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已经基本定型,那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最高峰,叫“轴心期时代”。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轴心时代”达到高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直至现在,人类还没有出现第二个“轴心期时代”。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并不是越来越进步了,整个人类文化至今没有走出第一个轴心期,即“轴心时代”的精神文化的高度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顶峰,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这些智慧,这些精神文化。

落实在每一个人的修养上(包括身体、心灵两方面的修养),我们也发现“轴心时代”所创造的文化是养神的最好工具。

就养神而言,仅仅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并不能保障人类必然享有幸福,而来自于“轴心时代”文化的智慧是解放保障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大助力。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都与人类“轴心时代”渊源有自,它们无论哪一家都非常关注修心。

修什么“心”?虽然各家说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师法”轴心时代”的文化经典。

儒家讲“正心”。

《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叫“三纲领”,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

然后逐步展开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

那怎么做呢?按照儒家的规程,那就是“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I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2014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演练及解析12Word版含解析

2014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演练及解析12Word版含解析

2014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演练及解析12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自诩.(xǔ)包扎.(zhā)矫.揉造作(jiǎo) 强.颜欢笑(qiǎnɡ)B.倾轧.(yà) 媲.美(bǐ)轻手蹑.脚(niè) 间.不容发(jiān)C.胜券.(juàn) 模.具(mú)顺心遂.意(suí) 人心惶.惶(huánɡ)D.拙.劣(zhuō) 掣肘.(zhǒu)飞来横.祸(hènɡ) 匡.正时弊(kuānɡ)解析A项,“扎”应读作zā;B项,“媲”应读作pì;C项,“券”应读作quàn,“遂”应读作suì。

答案 D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谥.号(shì) 休憩.(xī)杯盘狼藉.(jí) 风驰电掣.(chè)B.整饬.(chì) 堤.坝(dī)含英咀.华(jǔ) 垂涎.三尺(yán)C.鞭挞.(tà) 广袤.(mào)并行不悖.(bèi) 集腋.成裘(yè)D.鳜.鱼(ɡuì) 绯.闻(fěi)称.心如意(chèn) 一蹴.而就(cù)解析A项,“憩”应读qì;B项,“涎”读xián;D项,“绯”应读fēi。

答案 C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椽.子(chuán) 氛.围(fēn)泥.古不化(nì) 言简意赅.(ɡāi)B.登载.(zǎi) 应.届(yìnɡ)棱.角分明(lénɡ) 数.见不鲜(shù)C.慰藉.(jiè) 铜臭.(chòu)戮.力同心(lù) 少不更.事(ɡēnɡ)D.戕.害(qiānɡ) 煊.赫(xuān)踽.踽独行(yǔ) 悄.然无声(qiǎo)解析B项,“应”应读作yīnɡ;“数”应读作shuò;C项,“臭”应读作xiù;D项,“踽”应读作jǔ。

2014高考语文新课标1部分

2014高考语文新课标1部分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D】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 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 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 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 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 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 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 /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 不介意/
答: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2分)。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 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 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结合内容分析3分)。
阮 郎 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 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 沉吟应劫迟。
【B】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 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③⑥④⑤① C.⑤①②⑥③④ B.②④⑥③①⑤ D.⑤②③⑥④①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 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l5个字。(5分)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 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 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沿海城市, 。然而,也有 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 研究指出, :比如增 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 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 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染, ,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 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语文试题word精校版(含参考答案)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语文试题word精校版(含参考答案)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语文试题word精校版(含参考答案)试卷类型:B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本试题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2014届高考语文针对训练之语言文字运用

2014届高考语文针对训练之语言文字运用

2014届高考语文针对训练之语言文字运用连贯、得体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是()①搜集材料,进行研究,解决某种问题,这才是它的目的。

②像这样出于某种既定目的,有一定计划的阅读,就是专题阅读。

③专题阅读是一种为了研究或解决某个专门问题而有计划进行的阅读。

④这种阅读和一般的精读、略读、速读不同,它的目的通常不一定是去原原本本地了解读物的整个内容。

⑤吕叔湘先生由于对报刊上太多的错别字十分不满,希望编辑校对人员的水平提高一些,避免错别字。

⑥比如,高二有一篇课文《错字小议》。

⑦他就围绕这个问题读一些报刊,搜集材料,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写成此文。

A.③⑥⑤⑦②④①B.⑥⑤③⑦④①②C.⑤③⑦⑥④①②D.④③⑥⑤⑦②①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句是()失去理性的人是盲目的,失去情感的人是没有了心肺的,前者很危险,后者很可怕。

①而,历史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打着历史理性旗号的偏见煽动起狂热的情感,使人民甘愿献祭,使生命横遭荼毒。

②有人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理性的发展史,对此我有点怀疑:在奥斯维辛事件以后,我们还能如此乐观么?③情感则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不仅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时代的;失去它,任何个人和时代都无力前进。

④理性是构筑合理现实的基石,在今天这个社会中尤其需要理性力量的引导与仲裁。

A.③④②①B.②④③①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②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四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柔石故居门前原来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上有一条石板铺成的桥,桥上镂着“金桥柔石”四字,。

①者,温顺也;石者,刚硬固执也。

②石正是从这座小桥走向了刑场,也走向了不朽。

③“柔石”这个笔名即缘于此。

④令人叫绝的是,柔石的性格也暗合这两字。

A.①④③②B.①③④②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4、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当今时代,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必须。

②力促进科技成果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③快形成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④③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⑤④真正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A.④③①②B.③④②①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003年9月揭晓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的正式名称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2014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演练及解析1含解析

2014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演练及解析1含解析

2014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演练及解析1板块一多音字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龟.裂(jūn)劲.敌(jìnɡ) 汗涔.涔(cén) 强.弩之末(qiánɡ)B.狙.击(jū)屏.息(bǐnɡ)难为.情(wèi)曲高和.寡(hè) C.隽.永(jùn)角.色(jué)一抔.土(póu)一暴.十寒(pù)D.咽.喉(yān)炽.热(chì)国子监.(jiàn) 少不更.事(ɡènɡ)解析B项,“难为情"中的“为”应读wéi;C项,“隽永”中的“隽”应读juàn;D项,“少不更事”中的“更”应读ɡēnɡ。

答案A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贝壳./金蝉脱壳.铜臭./遗臭.万年攒.射/人头攒.动B.创.伤/予以重创.伺.候/窥伺.时机数.落/数.见不鲜C.偏裨./大有裨.益呜咽./狼吞虎咽.吭.声/引吭.高歌D.沉疴./百舸.争流饶.恕/骁.勇善战伛偻./衣衫褴褛.解析A项,ké/qiào;xiù/chòu;cuán/cuán;B项,chuāng;cì/sì;shǔ/shuò;C项,pí/bì;yè/yàn;kēng/háng;D项,kē/ɡě;ráo/xiāo;lǚ.答案C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着.陆/着.手成春提.防/提.纲挈领效率./马虎草率.B.没.收/没.完没了发行./高山景行.传.记/传.奇人生C.埋.怨/埋.头苦干暖和./随声附和.艾.草/自怨自艾.D.澄.清/澄.清是非疲沓./纷至沓.来省.悟/不省.人事解析A项,zhuó,dī/tí,lǜ/shuài;B项,mò/méi,xíng,zhuàn/chuán;C项,mán/mái,huo/hè,ài/yì;D项,dèng(chéng)/chéng,ta/tà,xǐng。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汇编.doc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汇编.doc

2014 年全国高考文真文学文本(十五)文学文本(新卷Ⅰ)11 .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 。

(25 分)古渡叶紫太阳地没到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映到茫无涯的淡的湖上,出各种各的色彩来。

微波着似的浪,地吻着沙岸。

破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的下面。

渡夫戴着一尖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我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来,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道:“ 湖,小伙子?”“唔,”我放下包袱,“是的。

”“那么,要等到明天。

”他又弯腰做事去了。

“ 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你些不能?”“ ?你有多少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似的。

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出了白雪般的,“年,开口就是‘ ’,有就命都不要了?” 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他从里拿出一根烟管,地吸足了一口,接着:“看你的子也不是一个老出的。

哪里来的呀?”“从里回来。

” “ 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什么又跑开来呢 ?” “我是假的。

我病了。

”“唔!⋯⋯””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茫地侵着我的周,浪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

我的心里地急,不知道老子到底要玩什么花。

于是,我:“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 “店家”,老子用鼻子哼着,“年人到底不知事。

回到岸上去不同湖一的危?到去要退回七里路。

唉!年人⋯⋯就在我船中一宵吧。

” 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了我一个两尺多的地方。

好在天气和暖,不至于十分受。

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姻的候,他的声音已和多了。

我躺着,一面地听着孤雁唳寂静的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人的秘。

“⋯⋯就算你有吧,小伙子,你也不当出来的。

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喜你的孝孩子。

是的,你的一定比我喜你,要是在病中看你跑回去。

只是,我呢?⋯⋯我,我有一个桂儿。

你知道?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他吧?外人⋯⋯那个候,我儿同着条船。

2007-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Ⅰ)之语言文字运用

2007-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Ⅰ)之语言文字运用

2007-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Ⅰ)之语言文字运用2007年第II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

B.为了让人们体验与世界短跑冠军比赛的感受,这家科技馆独出心裁地设置了与冠军赛跑的模拟互动平台,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

C.看完电影《虎口脱险》后,大家给小王对号入座,说他就像影片中的那个有才能的音乐指挥,常常因粗心做出一些有惊无险的事。

D.在丛飞病重期间,受过他资助的人没有一个来探望他,但他虚怀若谷,毫不介意,还劝大家不要责怪这些人,这种胸怀令人钦佩。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本次展览征集了近千幅家庭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瞬间定格,却无不刻有时代的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B.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C.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D.为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21.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

(3分)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

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

①他执著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④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22.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

要求所写句子都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并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

(6分)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

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

2014新课标语文卷(精选多篇)

2014新课标语文卷(精选多篇)

2014新课标语文卷(精选多篇)2014高考新课标语文卷作文材料简析作文材料: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

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

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

简析:这个材料里面有一个明显的比较,用老工匠的谨小慎微不敢尝试,和年轻工匠抛却顾虑的勇气进行了对比。

有这个说明意向:面对很多难题时,过往的丰富经验和教训固然是一笔难得的财富,但是,如果囿于这些经验和教训所带来的风险,而不敢尝试,就无法取得我们所谓的成功;另一方面,如果一味强调勇气与果敢,也是有失偏颇的,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外行人,没有任何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只凭着一股勇气,也是很难切割成功的。

所以说,经验与教训是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临难敢决的勇气与果敢,也是难以成就大事的。

联系到社会层面,如今政府的各项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阶段,某些领域甚至面临着非改不可,非改无以为继的局面,那么面对这些改革攻坚战,以前的经验和教训无疑是无比宝贵的,但是在这种时候,那些建立在经验与教训基础之上的勇气与果敢,会尤其显得可贵可敬!具体到题目,建议题目里带“勇气”两字,我估计当然也会有很多同学这样做,这样做是保险的,呵呵。

但想让题目既能够让改卷老师眼睛一亮,又不偏离题意,这样做又显然是不够的。

说这么多吧,仅是个人见解,如果和您的见解相近,不胜荣幸;如果您有不同见解,还请您原谅在下意见的偏颇之处。

南充市二0一四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4.填空题、解答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o.5毫米黑色字迹笔书写。

第1卷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牟取叱咤匀称忍俊不禁b.禁锢瓦砾追溯义愤填鹰c.侧隐狼藉蓦然惟妙惟肖d.阔绰琐屑殷红鳞次栉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沉湎幅射出风头语无伦次b.震撼荫庇座右铭厉行节约c.馈赠文彩文绉绉物竞天择d.踌躇娴熟养植业月明风清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家庭的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新课标i)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新课标i)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新课标i)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新课标I)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章文章内容:(此处省略文章内容,假设为一篇关于时间价值和人生感悟的散文)1. 文章中“时间的重量”一词主要指的是什么?(3分)参考答案:时间的重量主要指的是时间对人生的影响和价值,以及人们对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和认识。

2.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关于时间的感悟?(3分)参考答案:作者提到了时间的宝贵,时间的不可逆性,以及时间在人生中的不可替代性等感悟。

3. 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时间的重量”,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是什么?(3分)参考答案: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是,我们应该珍惜时间,认识到时间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并且在生活中合理利用时间,让时间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文言文阅读材料:(此处省略文言文材料,假设为一篇古代人物传记)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参考答案:(正确的断句选项)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参考答案:(不正确的解说选项)6. 根据文中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参考答案:(不正确的理解和分析选项)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参考答案:(翻译内容)(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诗歌阅读材料:(此处省略诗歌材料,假设为一首古代诗歌)8. 诗歌中“______”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参考答案:(诗人情感的表达)9. 诗歌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修辞手法的分析)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参考答案:(没有语病的句子)11. 根据题目要求,将下列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句。

(5分)参考答案:(改写后的长句)12. 根据题目要求,将下列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

2014年新课标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训练-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5-2-]

2014年新课标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训练-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5-2-]

[筛选概括型]1.概括下面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48个字)钛合金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能好,适用于船只、汽车、航空航天工业,被人们视为未来材料。

新型波音777客机采用了约9%的钛合金材料。

然而,钛合金的加工难度极大,如加工一个钛合金船用涡轮压缩机轮需要50个小时,而加工一个铝合金的同样部件仅需5个小时。

德国布伦瑞克大学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专门热处理方法,将氢原子渗入材料,掺氢的钛合金相对软化,对软化的钛合金进行切削加工,加工设备所承受的机械和热负载明显降低,切削力仅需过去的50%,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

加工完毕后,再经专门的热处理工序,材料的特性则回到原先状态。

科学家称,该方法非常适用于大批量的钛合金铸件加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一步,数句号,共有六句话。

第二步,从每句话中提要点词。

第一句提取“未来材料”,第二句提取“钛合金材料”,第三句提取“加工难度极大”,第四句提取“专门热处理方法”及“降低成本”。

第五句仍属于“热处理方法”,可不提取。

末句可提取“大批量”。

第一句中,有的同学也可能提取“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能好”,但这些特点最终还是证明“未来材料”。

第三步,把词整合成句子,如果受字数限制,可考虑淘汰一些次要信息。

如本语段中的末句就可不要。

答案:钛合金被视为未来材料,加工难度大,德国科学家采用专门热处理方法降低其加工难度及成本。

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

不得多于18个字。

(含标点符号)曹雪芹如一个丹青妙手,同施耐庵在《水浒传》中重点塑造了宋江、林冲、武松和李逵等108个好汉的形象一样,在《红楼梦》中重点描写了400多个人物。

2014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演练及解析12含解析

2014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演练及解析12含解析

2014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演练及解析12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自诩.(xǔ)包扎.(zhā)矫.揉造作(jiǎo) 强.颜欢笑(qiǎnɡ)B.倾轧.(yà)媲.美(bǐ)轻手蹑.脚(niè)间.不容发(jiān)C.胜券.(juàn) 模.具(mú)顺心遂.意(suí) 人心惶.惶(huánɡ)D.拙.劣(zhuō) 掣肘.(zhǒu)飞来横.祸(hènɡ)匡.正时弊(kuānɡ)解析A项,“扎”应读作zā;B项,“媲"应读作pì;C项,“券”应读作quàn,“遂”应读作suì.答案D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谥.号(shì)休憩.(xī)杯盘狼藉.(jí)风驰电掣.(chè)B.整饬.(chì) 堤.坝(dī)含英咀.华(jǔ)垂涎.三尺(yán)C.鞭挞.(tà) 广袤.(mào)并行不悖.(bèi)集腋.成裘(yè)D.鳜.鱼(ɡuì)绯.闻(fěi)称.心如意(chèn)一蹴.而就(cù)解析A项,“憩”应读qì;B项,“涎”读xián;D项,“绯"应读fēi.答案C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椽.子(chuán)氛.围(fēn)泥.古不化(nì) 言简意赅.(ɡāi)B.登载.(zǎi) 应.届(yìnɡ)棱.角分明(lénɡ)数.见不鲜(shù)C.慰藉.(jiè) 铜臭.(chòu)戮.力同心(lù) 少不更.事(ɡēnɡ)D.戕.害(qiānɡ) 煊.赫(xuān)踽.踽独行(yǔ) 悄.然无声(qiǎo)解析B项,“应”应读作yīnɡ;“数”应读作shuò;C项,“臭”应读作xiù;D项,“踽"应读作jǔ。

2014新课标语言文字运用(第一轮复习)

2014新课标语言文字运用(第一轮复习)

语 言 文 字 运 用 熟 语 辨 析
·
考点讲解
一、成语辨析误区 7、轻重失当 有些成语语义较轻,有的较重,要注意辨析是否符 合语境。 [例题] ① 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 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 平的发挥。 ② 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 的时间。
语 言 文 字 运 用
熟 语 辨 请判断下列成语是谦辞还是敬辞: 高朋满座、敝帚自珍、大材小用、鼎力相助、贻笑大方、 析 忝列门墙、聊表寸心
·
考点讲解
一、成语辨析误区 5、功能混乱 成语的使用要符合语法规则,若是不符合,则为误 用。这一误区常见有三类:
①语义重复:所使用的成语与前后文存在语义重复。 [例]中国近代历史上经历过许多天灾人祸,导致人民生灵 涂炭,后人翻阅这一段历史时,总是忍不住唏嘘不已。 ②不合习惯:有些成语在汉语表达的习惯中只能用在否定 疑问反问句中,有些只能用于肯定,等等。 [例]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 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 背。 ③不合语法:有些成语不能带宾语、不能当定语、不能当 谓语。 [例]但历史依然对命途坎坷的人儿不弃不离,似乎乐此不 疲这份伤感。
熟 语 辨 析
·
技巧点拨
二、成语辨析技巧 1、勤做积累,牢记词义。 每日积累不间断,看书阅读顺手抄。 2、巧用排除,避生就熟 3、看是否符合语境: (1)感情色彩是否符合语境 (2)谦敬运用是否符合语境 (3)词义轻重是否符合语境 (4)使用对象是否符合语境 4、看是否符合语法规则 有无重复、语法位置、特定用法 5、文言推断,落实词义 利用文言知识推断词义,细察每一个词,以免 误读
语 言 文 字 运 用 熟 语 辨 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仿用句式][命题式]1.在“生活/事业”“友谊/信任”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例句: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个人眼光的长短;追求是一杆秤,称出一个人灵魂的轻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仿写时,先确定喻体,并赋予一定内涵,然后具体阐述。

答案:(示例一)生活是一杯酒,品出人生滋味的酸甜苦辣;事业是一面镜子,照出生命价值的大小高低。

(示例二)友谊是一帘瀑布,飞溅着真诚的水花;信任是一缕阳光,驱散了怀疑的迷雾。

2.对“幸福”的理解因人而异。

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幸福”的理解。

要求:①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30字。

示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说:我的幸福就是金子,守住金库的钥匙,就守住了我的幸福。

(1)《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荷花淀》中的水生说:我的幸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很有高度的语言运用题。

它一方面考查了考生的仿句能力,另一方面也考查了考生对高中教材中名著的了解情况,可谓一箭双雕。

考生在解题时,首先,应该分析例句的句子结构,“就是”的后面是一个两个字的名词“金子”,与葛朗台这个人物嗜钱如命的性格相关联,“守住”这个动词在句子中重复出现;其次,就是结合玛蒂尔德和水生这两个人物的性格以及小说中的情节进行仿写,同时还应注意字数也要符合“不超过30字”的要求。

答案:(1)(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钻石项链,拥有了钻石项链,就拥有了我的幸福。

(2)(水生说:我的幸福就是)家乡白洋淀,保卫了白洋淀,就保卫了我的幸福。

[嵌入式]3.根据下面的材料,分别仿照前一句,在横线上填写出恰当的语句。

黄匡宇,中共党员,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南方传媒研究所所长。

黄匡宇和电视新闻打了一辈子交道。

13载一线传媒从业经验,28载电视新闻语言探索,45年杏坛执著坚守。

他的身份多元,有记者、教师、电视主编、节目主播、学者等。

新闻战线上,您孜孜以求;________(1)________。

您的一生是书,每一页都是精彩的述说;________(2)________。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的能力。

题目要求赞美黄匡宇教授,因此,考生在仿写时必须吻合这一特定的情境。

同时,题目对话题对象也有严格的限制,就是“您”,即黄匡宇教授。

考生还应注意句式和修辞手法方面的要求。

答案:(示例)(1)三尺讲台上,您执著坚守(2)您的一生是琴,每一曲都是激情的弹奏4.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比语段。

雪中送炭总能给人以心灵的温暖;为受窘的人说一句解围的话,让他走出尴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无助的人说一句支持的话,让他看到希望。

解析:仿写的句子应满足中心句所暗示的两个意思:一是“雪中送炭”,二是给人以温暖。

同时应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为……,让……”。

答案:为沮丧的人说一句鼓励的话让他鼓起勇气为疑惑的人说一句点醒的话让他找到出路[自由式]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工作是等不来的,有无机会,看你怎么争取;业绩是要不来的,有无成效,看你怎么努力;前途是盼不来的,有无出路,看你怎么奋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仿用句式和语言表达连贯,以及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通过审题可发现以下要点:①三个句子,每个均用“……是……的,有无……,看你怎么……”的形式;②三个句子构成排比句,语意、语气一致;③内容上有选择的表达意味,“工作”“业绩”“前途”有递进意思。

答案:(示例一)技艺是捡不来的,有无水平,看你怎么锻炼;成就是抢不来的,有无功业,看你怎么勤奋;荣耀是哭不来的,有无地位,看你怎么拼搏。

(示例二)爱情是买不来的,有无真心,看你怎么呵护;幸福是购不到的,可否如意,看你怎么浇灌;永恒是唤不出的,能否长久,看你如何存贮。

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我喜欢聆听,因为聆听像春雨给花朵带来美丽,像清风给小树带来风姿,像阳光给禾苗带来欢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及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供仿句的特征,即供仿句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然后,要确定仿写的对象;最后,要使所选对象和所表达的主题积极健康。

答案:我喜欢行走,因为行走像星光给黑夜带来点缀,像溪水给河流带来欢歌,像浪花给大海带来奔腾。

[续写式]7.祖国的名山胜水,一直是哲人、诗人歌咏的对象。

阅读例句,根据情境,仿写两个含有描写名山胜水的诗句的句子。

搏击长江,毛泽东挥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搏击风浪的伟大气魄和襟怀。

面对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临黄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只要符合所给的情境,引用的诗句及其作者不限,但分析要与诗句一致。

此题仿写与背诵相结合,有新意。

答案:(面对泰山)杜甫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登临黄山)江泽民大书“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抒写了中国人民走向新时代的豪情和壮志。

8.根据语意仿写。

要求比喻恰当,句式相近。

我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安详,安详就像夕阳下散步的老人,就像林荫里静静反刍的卧牛;我憧憬一种生活状态,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

仿句形式与前面句子要相似,内容方面选择的对象与后面的喻体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答案:潇洒潇洒就似明月下舞剑的侠客就似天空中舒卷自如的云朵[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9.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

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康桥边城雨巷蜀道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仿写句子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本题暗含了一个排比句,题目中又明确提出要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内容上要体现景点或意象的特征,这就是考查我们对教材内容的熟知程度。

答案:(示例一)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示例二)雨巷,你的悠长寂寥,你的哀怨彷徨,你的凄清惆怅,不正好氤氲出我心中的伤感吗?10.按要求在下文中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语句。

盛名冠中外,高格赛真金。

2010年6月25日,91岁的美术大师吴冠中在众人的依依不舍中______(1)______。

据悉,大师对身后事极尽淡泊平静,要求不设灵堂,不挂挽联,不摆花圈,不开追悼会……吴冠中虽然淡泊名利,但对关乎艺术的问题,却一点都不随和。

近年来,他激烈地批评中国的美术水平和体制弊端,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是“虚假的繁荣”,实际美术水准“落后于非洲”,对文化课要求不高的大学艺术类专业只能培养工匠,培养不了艺术家,还极其尖刻地嘲讽了各级画院,“从中央到地方,养了______(2)______”,建议取消各级美协和画院。

吴冠中终生献身于美术,却对美术的价值和意义有着近乎苛刻的评价,比如他曾经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强调,“______(3)______”。

绘画和杂文的社会功用是不好类比的,此论未必确然。

但相比于某些人的夸张和膨胀,吴冠中对自己的终生职业肯于如此保守地定位,这种内敛和自省的意识,弥足珍贵。

(1)用比喻的手法,表达“逝世”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许多画不出画的画家”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