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题型专项训练三 表格分析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专项训练三表格分析类
1.(2015浙江慈溪期中)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推论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1 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光照强度为2 klx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不为零
C.光照强度由5 klx增强到7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而由7 klx增强到8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减小
D.光照强度为9 klx时,叶绿体色素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之一
2.(2015北京十二校期末综测)某动物毛色的黄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已知在含有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上,有一条染色体带有致死基因,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性激素的影响。
请根据下列杂交组合及杂交结果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杂
交组合亲本类型
子代
雌雄
A.毛色的黄色与黑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是显性性状
B.丙组子代的雌雄黄色个体全部携带致死基因
C.致死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D.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雄性激素促使其表达
3.(2015山东烟台诊断测试)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Y。
下表显示了与酶X相比,酶Y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状况①一定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
B.状况②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50%
C.状况③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位置变化
D.状况④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tRNA的种类增加
4.(2015宁夏银川期末)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群的生物没有发生进化
B.该种群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很高
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D.若该种群在第2、3年连续自交,则A的基因频率会增加
5.(2015山东滕州期末)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同等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大试管中进行培养(见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
根据表中实验设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管Ⅳ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Ⅰ相同
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
C.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D.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Ⅲ开始下降
6.(2015安徽宿州一检)下表为三个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草甸草原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7.(2015山东淄博一模)某科研小组对种植在智能(电脑控制)密闭温室内的某植物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出数据见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02468111
注:光照强度单位是klx;净光合速率单位是CO2 mg·100 (cm2·h)-1
(1)从表中看出温度为℃时,该植物呼吸作用最强。
此时叶肉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
(2)25 ℃和30 ℃条件下,光照强度分别为klx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照强度为 klx时制造的有机物相等。
(3)在25 ℃条件下,光照强度小于8 klx时,光反应提供的不足,影响有机物的生成;光照强度大于10 klx 时,限制光合作用的自身因素主要是。
(4)为了提高该植物的产量,在水肥适宜的条件下,智能温室的环境条件应设定为。
(5)大田中,检测到土壤轻度缺镁,适量追施镁肥一段时间后,植物的光合速率将。
若同时增施农家肥,既可防止土壤板结,又可增加空气中的
浓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答案:1.C解析:表格中测得的CO2变化量表示净光合量,只要有光照,植物就进行光合作用,光照强度为1 klx时,容器内CO2增多是因为呼吸作用大
于光合作用,A项正确;光照强度为2 klx时,二氧化碳变化量为0,即净光合速率为0,B项正确;光照强度由5 klx增强为7 klx时,由7 klx增强到8 klx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加,因此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C项错误;光照强度超过8 klx,光合速率不变,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有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等,D项正确。
2.C解析:根据丙组结果,黄色F1自交,子代出现的黑色为隐性性状,A项正确;乙组为Aaaa,子代为1aa∶1Aa,Aa自交,子代为1AA∶2Aa∶1aa,黄∶黑=3∶1,丙组雌性为黄∶黑=3∶1,而雄性为黄∶黑=2∶1,推断雄性AA致死,因为只有AA致死而Aa和aa正常,说明致死基因为隐性基因纯合致死,且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项正确,C项错误;雄性AA致死,雌性AA正常,说明雄性激素促使与A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隐性致死基因纯合时表达,D项正确。
3.C解析:酶活性与蛋白质的结构密切相关,所以状况①可能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A项错误;状况②可能是因为氨基酸种类发生了变化,B项错误;状况③中酶Y的氨基酸数目小于酶X的氨基酸数目,原因可能是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位置变化,C项正确;状况④中酶Y的氨基酸数目大于酶X 的氨基酸数目,原因可能是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位置变化,D项错误。
4.A解析:第一年A基因频率为50%,a基因频率为50%;第二年A基因频率为50%,a基因频率为50%,所以该种群基因频率不变,生物没有进化,A项
正确。
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判断该种群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B项错误。
由于种群基因频率不变,处于遗传平衡中,没有自然选择,环境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C项错误。
由于第二年A的基因频率与a相等,则种群连续自交,A的基因频率不变,D项错误。
5.A解析:由表格分析,试管Ⅳ内培养液体积小于试管Ⅰ,而两试管的起始酵母菌数相同,所以试管Ⅳ内种群的K值应小于试管Ⅰ,A项错误;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B项正确;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然后变成“S”型,C项正确;试管Ⅱ、Ⅲ的起始酵母菌数相同,但是培养液体积前者少于后者,所以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Ⅲ开始下降,D项正确。
6.D解析: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要注意随机取样,而不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A项错误;表中数据不能说明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B项错误;流经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不清楚消费者的能量情况,则不能说明草甸草原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大于典型草原,C项错误;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占植物总种数的比例为78%,其旱生植物种数大于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D项正确。
7.答案:(1)30线粒体(2)2、46(3)[H]和ATP光合色素的量、酶的
活性(数量)、C5的量(答出一条即可)(4)温度为25 ℃,光照为10 klx(两者
缺一不可)(5)增大CO2
解析:(1)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光照强度为0时,光合速率=0,表
中所对应的数据代表呼吸作用强度(呼吸速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温度为30 ℃时,该植物呼吸作用最强。
此时叶肉细胞中的CO2是通过有氧呼吸产
生的,其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2)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等于零时,光合速率等
于呼吸速率。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25 ℃和30 ℃条件下,光照强度分别为2、
4 klx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光照强度为6 klx时,该植物2
5 ℃条件下的光合速率=5+2=7 CO2mg/(100 cm2·h),30 ℃条件下的光合速率=3+4=7 CO2mg/(100 cm2·h),即在25 ℃和30 ℃条件下,光照强度为
6 klx 时制造的有机物相等。
(3)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有有机物的生成,暗反应的顺利进行,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所以在25 ℃条件下,光照强度小于8 klx,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不足,影响有机物生成。
表中数据显示,当光照强度大于10 klx时,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
而增加,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自身因素主要是光合色素的量、酶的活性(数量)、C5的量等。
(4)表中数据显示,该植物的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
条件是25 ℃,最小的光照强度为10 klx,因此为了提高该植物的产量,在水肥
适宜的条件下,温室的环境条件应设定为温度为25 ℃,光照为10 klx。
(5)镁
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元素,土壤轻度缺镁会导致叶绿素的含量降低,吸收的光能减少,进而使光合速率减弱,所以适量追施镁肥一段时间后,会提高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含量,植物的光合速率将增强;若同时增施农家肥,因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者)能将农家肥中的有机物分解成CO2等无机物,所以既可防止土壤板结,又可增加空气中的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