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序贯疗法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序贯疗法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作者:郑晓蝶赵倩子汤慧梁育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4年第03期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序贯疗法(中药+火针)联合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2年11月笔者医院中重度痤疮患者78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6例,治疗组在不同阶段给予中医序贯疗法(自拟消痤汤+火针)联合口服异维A 酸软胶囊治疗,对照1组给予消痤汤联合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对照2组给予消痤汤+火针治疗。
治疗组火针疗法于服用异维A酸软胶囊2周后进行,每2周1次。
三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对比皮损消退时间、GAGS评分、Skindex-16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
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分别为69.23%、65.38%,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皮损消退时间、GAG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Skindex-1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复发率3.85%,低于对照组30.76%和34.61%(P<0.05)。
结论:中医序贯疗法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可明显提升疗效,降低痤疮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序贯疗法;中重度痤疮;消痤汤;异维A酸软胶囊;火针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4)03-0092-04
Efficacy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Chinese Medicine Sequenti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Isotretinoin in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and Severe Acne
ZHENG Xiaodie1,ZHAO Qianzi1,TANG Hui1,LIANG Yu2
(1.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 330000,Jiangxi,China;2.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Jiangx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 330000,Jiangxi,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hinese medicine sequential therap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fir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oral isotretinoin caps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and severe acne. Methods Seventy-eight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severe acne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22 to Nov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of 26 cases each, with the treatment group given (Xiao Cuo Decoction + isotretinoin capsule + fire needle) at different stages, control group 1 given (Xiao Cuo Decoction + isotretinoin capsule) and control group 2 given (Xiao Cuo Decoction + fire needle), with fire needl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given after taking isotretinoin capsule for 2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ire acupuncture after taking isotretinoin capsule for 2 weeks, once every 2 weeks. All three groups were treated continuously for 3 month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ach group was compared, and the time to regression of lesions, GAGS score, Skindex-16 score, adverse reactions and recurrence rate were compared. Results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15%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69.23% and 65.38%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time to regression of skin lesions and GAGS scor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Skindex-16 scor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dverse effects among the groups (P>0.05),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3.85%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30.76% and 34.61%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hinese medicine squential therapy for moderate and severe acn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icacy, promote the regression of les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equential therapy; moderate and severe acne; Xiao Cuo Decoction; isotretinoin capsule; fire needle
痤疮是一种主要累及面部的毛囊皮脂腺单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影响全球约9%的人群[1]。
中重度痤疮若处理不当,易导致色素沉着、瘢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形象产生负
面影响[2]。
维A酸类药物是中重度痤疮的一线治疗药物[3]。
火针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治疗中重度痤疮有“以热引热,火郁发之”之意,又可散结排脓、祛腐生新[4]。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3]指出中重度痤疮考虑药物与物理化学治疗方法的联合使用,本研究在传统中医辨证基础上,在不同阶段给予消痤汤、火针联合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中重度痤疮,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2年9月-2022年11月笔者医院皮肤科门诊和痤疮专病门诊诊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78例,按就诊次序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每组26例。
告知患者本次实验的目的、计划、具体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本研究经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临床皮肤性病学》[5],根据Pillsbury分类法及国际改良分类法属重度(Ⅳ级)痤疮、结节、囊肿性或聚合性痤疮伴疼痛并形成囊肿,总病灶数>100个,结节或囊肿≥3个。
1.2.2 中医诊断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辨证属痰湿瘀滞型,皮损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瘢痕为主,或见窦道,经久难愈;伴纳呆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16~35岁;③知晓并同意接受试验。
1.4 排除标准:①职业性或药物性痤疮患者;②面部伴有如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等其他皮肤病的患者;③近3个月内接受过和痤疮相关的治疗,如维A酸类、抗生素、激素、过氧苯甲酰等口服或外用药物,以及相关物理化学治疗等;④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⑤患肝肾疾病、精神疾患等。
1.5 方法
1.5.1 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中药与异维A酸同时口服治疗,并于治疗2周后开始行火针治疗,总疗程共3~4个月。
①中药口服:自拟消痤汤,药物组成为枇杷叶15 g,金银花12 g,茯苓15 g,白术10 g,薏苡仁30 g,夏枯草15 g,丹参15 g,赤芍12 g,皂角刺12 g,白芷10 g,山楂15 g,决明子10 g,甘草6 g,随证加减,如囊肿量较多,加桃仁10 g,红花10 g;炎性丘疹较多,加紫草10 g;兼有情志不畅,加郁金10 g,玫瑰花10 g。
每日1剂,早晚
饭后30 min各温服1次,服用3个月。
②异维A酸软胶囊(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60;10 mg)口服,每天10 mg,2次/天,中、晚餐随餐服,服用3个月。
③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2周后,行火针治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用碘伏常规消毒,医者左手持酒精灯,右手持盘龙火针(0.5 mm×0.5 mm)针柄,将针头置于酒精灯的外部火焰中,等待针体前2/3燃烧,直到变为通红发白,垂直并迅速刺入结节、囊肿部位,刺破囊壁并感到落空感,做到疾入疾出。
用棉签挤出皮脂栓、脓液、瘀血,尽可能排尽内容物,用碘伏消毒,嘱患者术后24 h不要沾水。
每2周治疗1次,直至无明显囊肿、粉刺、脓疱。
1.5.2 对照组:对照1组采用自拟消痤汤内服联合异维A酸口服,对照2组采用自拟消痤汤内服联合火针治疗,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1.6 观察指标
1.6.1 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评估痤疮疗效,根据患者皮肤病变的数量、大小、质地和颜色(包括治疗后的红斑评分)计算治疗前后的总值,并制定评分表。
临床疗效评估。
疗效指数=(治疗前-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痊愈:所有皮肤病变均已消退,无明显变色或瘢痕形成,疗效指数>95%。
显效:大多数皮肤病变已经消退,疗效指数为70%~94%。
好转:皮肤病变部分消失,偶尔有少量新的皮肤病变,疗效指数从30%~69%。
无效:皮肤病变没有改善,但仍有新的皮肤病变,疗效指数低于30%。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2 治疗后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及皮损消退时间:记录两组皮损消退时间,通过GAGS评定患者皮损严重程度,因素分值:鼻部、下颌部为1分,额头、左颊、右颊、下巴为2分,胸及上背为3分。
每个区域皮损分值:无皮损记0分,发现粉刺记1分,发现丘疹记2分,发现脓疱记3分,发现囊肿或结节记4分。
该区分值=因素分值×皮损分值,各不同分區总分之和为总分值,总分值1~18分为轻度,19~30分为中度,31~38分为重度,≥39分为极重度。
1.6.3 生活质量评估:治疗前后采用皮肤敏感值-16(Skindex-16)量表评估,共16个问题,包含症状、情感及社会3方面,采用7点积分法(0~6分),评分范围(0~96分),评分越低,生活质量越高。
1.6.4 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对比三组不良反应(肝功能、血脂及皮肤黏膜干燥情况)发生率及复发率。
评定复发标准:临床治疗治愈和显效的患者在停止治疗3个月后痤疮皮损积分与治疗结束时相比升高>50%。
复发率=复发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²检验,三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照1组、对照2组与治疗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Key words: sequential therapy; moderate and severe acne; Xiao Cuo Decoction; isotretinoin capsule; fire needle
痤疮是一种主要累及面部的毛囊皮脂腺单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影响全球约9%的人群[1]。
中重度痤疮若处理不当,易导致色素沉着、瘢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形象产生负面影响[2]。
维A酸类药物是中重度痤疮的一线治疗药物[3]。
火针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治疗中重度痤疮有“以热引热,火郁发之”之意,又可散结排脓、祛腐生新[4]。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3]指出中重度痤疮考虑药物与物理化学治疗方法的联合使用,本研究在传统中医辨证基础上,在不同阶段给予消痤汤、火针联合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中重度痤疮,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2年9月-2022年11月笔者医院皮肤科门诊和痤疮专病门诊诊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78例,按就诊次序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每组26例。
告知患者本次实验的目的、计划、具体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本研究经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临床皮肤性病学》[5],根据Pillsbury分类法及国际改良分类法属重度(Ⅳ级)痤疮、结节、囊肿性或聚合性痤疮伴疼痛并形成囊肿,总病灶数>100个,结节或囊肿≥3个。
1.2.2 中医诊断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辨证属痰湿瘀滞型,皮损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瘢痕为主,或见窦道,经久难愈;伴纳呆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16~35岁;③知晓并同意接受试验。
1.4 排除标准:①职业性或药物性痤疮患者;②面部伴有如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等其他皮肤病的患者;③近3个月内接受过和痤疮相关的治疗,如维A酸类、抗生素、激素、过氧苯甲酰等口服或外用药物,以及相关物理化学治疗等;④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⑤患肝肾疾病、精神疾患等。
1.5 方法
1.5.1 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中药与异维A酸同时口服治疗,并于治疗2周后開始行火针治疗,总疗程共3~4个月。
①中药口服:自拟消痤汤,药物组成为枇杷叶15 g,金银花12 g,茯苓15 g,白术10 g,薏苡仁30 g,夏枯草15 g,丹参15 g,赤芍12 g,皂角刺12 g,白芷10 g,山楂15 g,决明子10 g,甘草6 g,随证加减,如囊肿量较多,加桃仁10 g,红花10 g;炎性丘疹较多,加紫草10 g;兼有情志不畅,加郁金10 g,玫瑰花10 g。
每日1剂,早晚饭后30 min各温服1次,服用3个月。
②异维A酸软胶囊(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60;10 mg)口服,每天10 mg,2次/天,中、晚餐随餐服,服用3个月。
③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2周后,行火针治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用碘伏常规消毒,医者左手持酒精灯,右手持盘龙火针(0.5 mm×0.5 mm)针柄,将针头置于酒精灯的外部火焰中,等待针体前2/3燃烧,直到变为通红发白,垂直并迅速刺入结节、囊肿部位,刺破囊壁并感到落空感,做到疾入疾出。
用棉签挤出皮脂栓、脓液、瘀血,尽可能排尽内容物,用碘伏消毒,嘱患者术后24 h不要沾水。
每2周治疗1次,直至无明显囊肿、粉刺、脓疱。
1.5.2 对照组:对照1组采用自拟消痤汤内服联合异维A酸口服,对照2组采用自拟消痤汤内服联合火针治疗,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1.6 观察指标
1.6.1 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评估痤疮疗效,根据患者皮肤病变的数量、大小、质地和颜色(包括治疗后的红斑评分)计算治疗前后的总值,并制定评分表。
临床疗效评估。
疗效指数=(治疗前-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痊愈:所有皮肤病变均已消退,无明显变色或瘢痕形成,疗效指数>95%。
显效:大多数皮肤病变已经消退,疗效指数为70%~94%。
好转:皮肤病变部分消失,偶尔有少量新的皮肤病变,疗效指数从30%~69%。
无效:皮肤病变没有改善,但仍有新的皮肤病变,疗效指数低于30%。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2 治疗后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及皮损消退时间:记录两组皮损消退时间,通过GAGS评定患者皮损严重程度,因素分值:鼻部、下颌部为1分,额头、左颊、右颊、下巴为2分,胸及上背为3分。
每个区域皮损分值:无皮损记0分,发现粉刺记1分,发现丘疹记2分,发现脓疱记3分,发现囊肿或结节记4分。
该区分值=因素分值×皮损分值,各不同分区总分之和为总分值,总分值1~18分为轻度,19~30分为中度,31~38分为重度,≥39分为极重度。
1.6.3 生活质量评估:治疗前后采用皮肤敏感值-16(Skindex-16)量表评估,共16个问题,包含症状、情感及社会3方面,采用7点积分法(0~6分),评分范围(0~96分),评分越低,生活质量越高。
1.6.4 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对比三组不良反应(肝功能、血脂及皮肤黏膜干燥情况)发生率及复发率。
评定复发标准:临床治疗治愈和显效的患者在停止治疗3个月后痤疮皮损积分与治疗结束时相比升高>50%。
复发率=复发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²检验,三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照1组、对照2组与治疗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