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概念与方法的探讨(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电企业处在电力生产与使用的中间环节,对于电力生产与使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对于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要搞好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首先必须理顺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关系,明确相关的概念,掌握相应的方法,并将这些概念和方法运用于生产和管理实践当中。

一、有关安全生产的一些基本概念
安全一词有着广泛的含义,绝对的安全是指没有伤害、没有危险、也没有威胁的状态。

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各种危险因数的存在,因此,绝对的安全是无法实现的。

广义的安全包含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等等,而劳动生产领域中的安全有其专门的含义,是指人们在劳动或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状态或条件,称为职业安全与卫生。

按照国际劳工局的解释,安全(safety)是指免遭不可接受的危险的伤害,或人员没有受伤或死亡,财物未受到损失的状态或条件。

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我们最频繁接触的概念就是职业安全与卫生,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在这里,安全问题从危害发生的后果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事故伤害,如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电击伤亡等,属于职业安全问题;二是作业环境伤害,如噪声、粉尘、辐射等,属于职业卫生问题。

在提到安全问题时候,会难以避免地涉及到事故概念。

那麽,什麽是事故呢?到目前为止,除了重、特大事故以外,定量的事故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是在一些特殊的行业(如电力、交通、矿山等)内部有比较明确的规定。

定性地讲,事故是指突然发生的,使系统或人的有目的的行动发生阻碍,致使暂时停止或永久性停止的、违背人的意志的事件,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资财产的损失。

事故的概念其实也很广泛,广义的事故可以包含任何一次违背人的意志的事件,包括生产的停顿、服务的中断、决策的失误等。

由于现实生活中生产事故较为频发,人们更加注重研究生产事故的防范。

生产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或破坏财物资产、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其三个后果同时存在,而最关键的后果是“伤害人体或破坏财物资产”。

实际上,安全的反面不仅仅是事故,更重要的是风险,事故只是风险没有受到有效控制而产生的一种后果。

与管理概念一样,关于安全管理的概念,目前尚无完全统一的认识,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

由于安全的概念十分广泛,因而安全管理也可以是全方位的。

但对于企业而言,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生产事故和风险的防范,是为实现安全生产而组织各种资源所进行的计
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通常括劳动保护、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三个方面。

企业的安全管理就是要防止和消除生产过程中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各种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制度,预防事故,控制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的发生,以达到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目的。

由此可见,安全管理所“管”的,实际上是风险。

由于风险无处不在,因此安全管理也应该有“度”。

这个“度”,就是接受程度。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人们对于风险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例如对于供电可靠性,城市和农村、过去和现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要求也就不同。

安全管理就是要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是一项动态的工作。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有时候安全生产和生产的概念比较容易被混淆。

按照现代管理理论,生产活动是社会组织通过获取和利用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

包含生产与运作两个方面,有形产品的变换过程通常称为生产过程,无形产品的变换过程通常称为运作过程。

而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以防止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以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活动。

因此,安全生产是为保障生产过程能够满足安全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并不能等同于生产。

我们在研究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和生产运作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其中的区别与联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实际工作。

二、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内容与范畴
由于电力存在特殊的自然属性,供电安全也就具有其特殊的含义。

电力的产生和运行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具有高度的自动化过程;发电、供电和用电几乎同时完成。

因此,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不仅要保证企业自身免遭损害,还应该把对公众的危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同时,电力企业应该逐步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程度,避免因停电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但是,受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电力系统的设备危险性还很大,本身对公众就是一种威胁;电网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单一线路供电的情况还普遍存在,抵御环境因素破坏的能力还很低,供电可靠性还不是很高。

由于现代社会对于电力的依赖程度很高,供电安全管理必须努力避免电网事故造成的大面积停电。

因此,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概念也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供电安全应该包含供电可靠性管理,狭义的供电安全只针对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安全。

由此可见,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主要集中在人身安全、电网安全和设备安全三个方面。

同时,
供电企业的生产场所点多面广,发生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的几率也很大。

因此,供电企业可以将安全管理工作细分为人身安全、设备与电网安全、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四个部分。

关于电网事故,现行的《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虽然明确了其概念,但从目前电网和设备的状况来看,电网事故往往是由于设备事故引发的,可以按照社会认同的标准列入设备事故范畴。

而且,设备事故也应该根据设备损坏的程度来衡量。

现行的《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虽然明确其“不作为处理和判定民事责任的依据”,但作为行业标准,按照我国的立法原则,又不能不被法院采信为证据。

因而其届定的电网和一部分设备事故对于供电企业将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现阶段,供电企业应该把电网事故进行细分,把可靠性管理纳入安全管理的范畴,统一管理,区别对待。

同时,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应该更加注重防范社会普遍关心的人身触电伤害和家用电器损坏问题,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作为事故进行处理。

[page]
三、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相互关系
供电企业的目标,是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电力体制改革的今天,供电企业都将面临竞争。

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可以降低企业风险,改善与政府、员工、社区的关系,提高企业声誉,克服产品及服务在贸易活动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取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提高金融信贷的信用等级,降低保险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是电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和基础,也是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供电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进一步增供扩销,而增供扩销的基础就是安全生产。

因此,安全生产对于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意义上的电力安全管理包含了发电和供电的两个环节,而且使用同一个标准,运用同一个方法。

在实践过程中,电力安全管理深入到设备的环节,强调保证体系与监督体系的运行,在电力安全生产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但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监督没有隔级,会造成监督乏力。

同时,由于安监部门的管理幅度很大,管理过于宏观,对事故预防管理很难到位。

从整个企业管理的角度看,安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而安全管理又必须对安全生产进行宏观控制,管理矛盾比较突出。

一方面管得过细会造成企业整体管理流程的复杂化,降低效率;另一方面,管得过粗又会造成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消除,形成规章制度难以落实的局面。

按照目前比较通行的做法,安全监督一是要形成隔级监督,二是要开展过程监督。

目前电力系统
中,安全监督部门多为监督与管理的双重职能。

如果一味强调其纯监督职能,其工作就会显得空洞,而且缺乏力度,造成事前控制工作的缺位。

实际上,很多单位的安全监督部门在企业内部只是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生产法》所规定的业主的六项责任也主要是由安全监督部门牵头进行落实。

因此,供电企业作为纯企业运作以后,应该把安全管理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之中,制定新的企业管理流程,使安全监督部门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些重要环节上能够实施监督。

同时,上一级安全监督部门对下一级企业实施监督,国家监督部门实施总体监管与指导,实现《安全生产法》所要求的五方运行机制在供电企业的有效运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