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应注意几个问题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化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深化素质教育呢?
一、注重人文教育,塑造学生人格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所谓传道,用现代教育的观点来看,我认为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

而在理科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往往都只重视传授专业知识、解题技巧,忽视教材中蕴含的人文教育素材及其相互的德育教育,这实在是教育的一大误区。

其实,在化学工艺和冶炼技术上,我国古代有许多发明和发现都走在世界前列,如造纸术、烧制陶器、火药等,教师可利用这些与课文相关的化学知识,适时讲解,这样,既增加了理科教材的人文色彩,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例如,课文中介绍了侯德榜为发展祖国的化工事业,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侯氏制碱法的事例,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素材。

而居里夫人发现镭的事例、拉瓦锡提出空气组成的结论的事实、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的事实,无一不启迪学生:科学需要艰苦卓绝地努力、大胆创新的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永不言败的精神……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潜心研究,充分挖掘教材,才能让学生透过事例,领悟每一位科学家身上具备的良好素材,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养成良好的思想素质。

二、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化学实验之所以愈来愈重要,是因为它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摆正实验教学的位置,不能为实验而实验,为应付检查而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既要强调实验在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更要注重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智能等方面的能力。

为此,能由学生动手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能由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的结论,教师不要急于先下结论,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判断是非,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其潜能和创造性。

否则实验过后,学生在脑海里只能留下一点点表象,没有领会其实质,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根本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起不到提高学生总统和素质的作用。

三、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和应用,标志着现代教育的又一次飞跃。

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微观的内容宏观化。

因此,把计算机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上,帮助学生理解疑难问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电子云”的概念很抽象,教师用语言难于表述清楚,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电子云,很直观的向学生展示了电子云出现的机率的大小,也就好理解这个概念;一些有毒、易爆实验采用多媒体教学既安全,又形象;若用计算机来模拟电镀实验,那么,关于阴阳极发生的变化以及电镀液中离子的运动便一目了然;而一些工业流程如石油的炼制、反应需要时间长的实验如钢铁的腐蚀,通过媒体播
放与照本宣科的干讲所收到的效果,显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四、关注社会与自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许多社会和环境问题。

如“赤潮现象”对生物造成的危害;“ddt农药的兴起与禁用”;“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升高、陆地面积减少;“酸雨”的形成,使土壤酸化、破坏农田、损害农作物、腐蚀建筑物;“臭养空洞”的形成,导致人类疾病的发生;“空气污染、水污染”使得“天上无飞鸟,水中无鱼虾”;酒后驾车更是导致国家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教师如能在课堂上恰如其分的予以阐述,引发学生对上述问题的沉思,便可唤起学生对社会、对环境的关注,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愈来愈高,这就要求老师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手段,真正让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