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金银器》评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金银
器》评课稿
一、教材背景
本文档是对浙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材中的《热爱
祖国优秀传统艺术金银器》一课进行评课。

该教材是根据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旨在通过学习优秀的传统艺术金银器,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艺术金银器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掌握金银器制作的基本工艺和技巧;
•学会欣赏和分析金银器作品的审美价值。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三、教学内容
1. 教材内容概述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金银器。

通过学习不
同类型的金银器,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所在。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金银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审美价值。

2.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了解金银器的种类和特点; - 学习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和技巧; - 分析金银器作品的审美价值。

3. 教学难点
在本课中,教学难点主要包括: -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金银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金银器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水平。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1. 教学方法
由于该课程内容较为抽象,教学中应结合以下教学方法:- 示范法:展示金银器的图像或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艺术品的美; - 解说法:通过口头讲解,使学生了解金银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分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互动和表达能力。

2. 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本课的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1) 引入通过引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金银器的兴趣,可以使用以下引导问题: - 你们知道什么是金银器吗?- 你们见过哪些金银器? - 金银器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2) 学习金银器的种类和特点
介绍不同种类的金银器,如金佛像、银器餐具等,并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或实物。

在展示过程中,解说其特点和用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培养学生的美学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 了解金银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通过文字和图像的介绍,讲解金银器的历史发展背景、文化内涵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金银器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4) 学习金银器制作工艺和技巧
介绍金银器的制作过程和工艺技巧,比如金银器的打制、刻画、镶嵌等基本工艺。

通过文字和图像的呈现,让学生了解金银器制作背后的艺术技巧和工艺要点。

(5) 分析金银器作品的审美价值
通过展示一些著名金银器作品,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金银器作品的审美价值。

可以提问以下问题: - 你们觉得这些金银器作品有什么特点? - 你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理解力。

(6) 总结与展望
在教学结束前,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概括金银器的种类、制作工艺和审美价值。

展望下一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衡量和总结。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评价手段: - 学生观察记录:老师观察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发言; - 课堂测验: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测验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 学生作品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作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对美学表现力、创造力等方面的评价。

综合以上评价手段,形成评价报告,对本次教学进行全面评估。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教材的选材和设计相对合理,能够使学生了解和体验到中国传统艺术金银器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互动环节的设计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改进。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艺术创作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以上就是我对浙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金银器》评课的总结和反思,希望对教学改进和教师教学有所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