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和创作目的。

2.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3.掌握古诗中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山水景色的描写,营造独特的意境。

2.古诗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方式。

难点:1.对古诗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和理解。

2.对诗人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去过的山或者看过的山的图片和景色,并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山的奇妙之处。

2. 新课讲解1.【教师进入主题】通过介绍诗人和《山行》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文化背景。

2.【古诗欣赏】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古诗《山行》,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中的感想和意境。

3.【语言特点探究】通过分析古诗中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让学生理解古诗的独特魅力。

4.【歌曲欣赏】让学生欣赏指定歌曲《登高》(根据教师的选择),并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诗意和美感。

3. 课堂练习1.【口头表达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幅山水图,引导学生自由表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创作实践】让学生结合课堂学习的内容,在小组内创作一首山水诗,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4. 作业布置1.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加深对古诗《山行》的理解和感知。

2.阅读其他相关古诗,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和诗歌欣赏水平。

四、教学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口头表达和创作实践的评估,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纠正和辅导。

2.对学生课后作业进行评分,并及时反馈,引导学生积极改进。

3.通过教学填报、观察学生课堂参与情况、测试等方式进行全面评估,并及时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指导。

五、教学收获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古诗的创作背景和表现手法,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个人素质。

4《古诗三首 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 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山行》这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山行》,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感悟、体验、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2. 诗歌内容:诗中描写了诗人行走山间,欣赏深秋山林景色的所见所感。

3. 诗歌结构:七言绝句,押韵严格,对仗工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山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山林景色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大自然中的美好体验,激发学生对《山行》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山行》,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然后学生自主朗读,感受古诗的美。

3. 解读:教师逐句解读《山行》,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意境。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山行》中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背诵:学生自主背诵《山行》,教师检查并指导。

6. 拓展: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古诗,如《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等,比较它们的异同,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三首山行》2. 诗歌背景:唐代诗人杜牧3. 诗歌内容:描写深秋山林景色4. 诗歌结构:七言绝句5.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理解6.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意境,培养审美情趣七、作业设计1. 背诵《山行》并默写。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区别“停”“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在情境中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倾听了《春晓》鸟儿清新的叫声,感受了《夏日》里唯有蜻蜓飞的静谧美景,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另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秋天。

请你看一组图片:出示枫叶、枫树、枫林的图片,你有什么感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见过真正的枫林吗?大诗人杜牧在一次旅途中就见过,那真是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如烁彩霞,他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还写了一首好听的诗,你想读读吗?请你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2、谁愿意给大家读读?指读。

3、出示画面,师说意境:诗人在深秋的一个午后出游,他来到了林木萧条的山前,看见用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山头,那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看见几户人家,诗人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

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他情不自禁地挥毫写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你听:师配乐范读课文。

4、请你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三、感悟诗意,读中体会诗情。

请你读前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1)远上寒山石径斜板:寒山石径学习“径”字。

请同学说说哪个字是小路的意思?从“寒”中你知道了什么?(深秋季节)(2)白云生处有人家板:白云人家白云漂浮的地方有人家说明山很高师引读:到底是深秋时节啊,的确有些寒意了,诗人远远望去,不仅感叹到:“远上.....白云.....”请你结合图画把这两句诗读一读。

指导朗读:自由读,指读,男生读,女生读,小组读。

(3)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构成了一幅静谧浓郁的山村秋景图,作者行至山上,忽然止住了前行的脚步,你从哪句话中知道他停下来了?“停车坐爱枫林晚。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山行》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山行》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山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寒、径、斜。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和韵律。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想象诗中描写的秋景。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课前交流生交流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词。

一:简介诗人,知晓诗题1.引入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感受秋的迷人风采。

(播放秋天PPT并板书“秋”)请欣赏——师:看到这么美的风景,你会发出什么赞叹?师:诗人杜牧也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作《山行》。

2、简介作者师:诗人杜牧,你了解吗?请听。

师:大家熟悉的就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揭题接下来咱们一起跟随诗人行走在山间小路上。

(板书山行)行,是什么意思?----行走。

师:请孩子们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读出诗韵1.读准字音(1)生自由读。

请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抽生读并正音。

(3)多种方法识记生字2.读出节奏师:孩子们,古诗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读出节奏。

请孩子们边听边用斜线在书上画出停顿的地方。

(1)对照一下,你画对了吗?请听老师读。

(拍手范读)(2)生自由读(3)展示读师:古人常说,歌之不足,舞之蹈之,所谓“手舞足蹈”,我们不仅可以“手舞”,还可以“足蹈”,我们一起“踏歌”体会节奏。

3.读好韵脚师:请孩子们仔细思考第2句和第4句最后一个字(家、花)字音有什么共同点?师:这就是押韵,在朗读时押韵的字音要延长。

师指导读。

师:孩子们,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好韵脚,就读出了诗的——韵律。

(师引生读山行——师做手势、踏脚)三:巧用学法,理解诗意过渡语:我们就随着诗人一起走进秋天。

1.共同学习第一句师: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师:请孩子们读第一句诗,你读懂了什么?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注释)真会学习!这就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小帮手——注释,什么是注释呢?注释是对帮助我们对某些难理解的字和词进行的解释,同时我们要把字、词的解释运用到诗句中。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与反思第1篇】山行杜牧一、教学目标:1、学习《山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古诗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

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古诗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体会诗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

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

揭题:有一位诗人,他也喜欢秋天的景物,他写了一首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山行》(板书课题:山行),这位诗人就是杜牧。

杜牧,唐朝著名诗人,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杜牧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许多诗篇。

有一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诵千古。

这首诗就是《山行》。

2、初读感知(1)“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诗人在山上行走看到了什么呢?翻开课本到45页,自由朗读《山行》,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学生自由朗读约5分钟)(2)指名朗读,请两位同学朗读。

(3)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3、精读感悟(1)诗中有哪些景物?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晚、霜叶红请同学们欣赏课件,看看图中有没有这些景物。

(2)现在让我们跟随诗人去欣赏这些美景(用一体机出示古诗)①(结合课件)诗人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他首先看到了什么?(寒山、石径)为什么诗人说这座山是“寒山”呢?若学生不能理解,则引导:深秋时节,天气渐凉,山上草木枯黄,阵阵秋风向诗人吹来,诗人会有何种感受?石径就是石头小路。

“远上寒山石径斜”,诗意:山间的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②诗人抬头看,又看到了什么?“白云生处有人家”这句诗中,有没有你们不理解的词语?请同学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

看图,有白云的地方是什么样子?(虚无缥缈,就先人间仙境)人家又在什么地方?在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说课稿第1篇】一、学习目标会认4个生字。

会写3个字。

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标)。

4、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三、四为技能目标)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方法教法:引导自学、小组合作学法:自主、小组合作讨论四、教学时间2课时,本课是第二课时五、教学流程设计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

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简介作者杜牧(著名诗人,最擅长写景。

),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明确日标,尝试学习。

明确日标三、“扶放”结合学习1.“扶”学生学习第一句。

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

注:“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

“斜”用“简笔画演示”法。

“寒山”用老师“介绍”法。

再幻灯出示训练:“一条石头小路()。

”指导学生串讲句意。

最后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 2.“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

先指导学生看教学挂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

再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3.“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浅显易懂,况且通过一、二句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大多数同学能自己学懂。

这样,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然后汇报,教师了解反馈,及时纠正。

4.让学生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

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紧扣词句”。

让学生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与反思第1篇】活动目标:1、了解古代书籍的阅读方式,对古诗诵读活动有兴趣。

2、会有表情地朗诵七言绝句,初步有顺序地摆放诗句。

活动准备:1、大图书一本,《山行》音乐磁带,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幼儿大拇指上画红娃娃(绿娃娃),大号字四份。

活动过程:1、小朋友,这儿有本有趣的书。

我们一起来看!你觉得什么地方有趣呢?教师小结:古时候的书就是封面在下面,封底在上面,看书时从后面一页页往前翻。

2、告诉你们,这本书里还藏了一首古诗呢!我们再来看一遍。

教师翻书并念古诗《山行》。

这首古诗的名字叫什么?是哪一个大诗人写的?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3、你们想来学这首古诗吗?出示大号字《山行》。

小朋友,跟我念。

教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

(第一遍)用好听的声音来念。

(第二遍)我们连起来念,会念的小朋友声音响亮一点。

(第三遍)我们再来一遍。

4、这张纸上还有几幅图画。

你们猜猜看,这些图画里藏的是哪个字宝宝?[屈。

老师。

教案网出处](认识“山、石、白云、车、花”)5、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看颜色标记念。

我是黄娃娃,黄颜色画的字宝宝我来念。

那红颜色的字宝宝谁来念?绿颜色画的字宝宝呢?(四张纸)6、红娃娃、绿娃娃真能干!这儿还有字卡,你们会把这些字卡排成一首古诗吗?那请你来排一排,念一念。

可以去念给后面的老师听。

摆对了,念得好,老师还会奖你一个五角星。

7、念好的小朋友可以将字卡收起来,坐在椅子上,跟着录音机一起唱《山行》这首诗。

(放音乐磁带)附:古诗《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点】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学设计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学设计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学设计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学设计第1篇】《山行》教案教学设计精品教学目标:1. 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4.学习写诗,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此环节检查上节课所学古诗背诵情况。

2.忆学习古诗的方法“读、悟、想、品、诵”读----诗文思—诗意想---画面诵-- --全诗表扬大家学习古诗的热情,今天在来学习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山行》。

二、出示《山行》。

1.交流作者杜牧。

资料准备:(杜牧是唐朝诗人,擅长写景,人称“小李杜”。

)(杜牧:(803~约852年)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其诗继承了盛唐许多优点,溶前贤阔大仆茂的精神,创与之个性相适应的新风格。

在晚唐诗歌绮丽的倾向中,显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

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

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解题:山行,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诗。

三、学习诗文。

1.初读古诗,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初步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杜不准的地方。

(2)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通过学法自学古诗。

(通过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1)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坐”、“于”、“霜”、“寒”、“斜”等词语,用查字典、查找资料理解。

(2)逐句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提出来小组共同解决。

3.总结学习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1)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交流讨论。

师重点准备指导:坐是“因为”的意思。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行》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山行》这首诗的意境描绘、情感表达和韵律美。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诗歌的奥秘。如果对诗歌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山行》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有着不同的层次。有的孩子能够很快地把握住诗句的意境,而有的则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这让我意识到,在教授古诗时,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山行》相关的诗句,分享自己对这些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歌的集体朗读。通过朗读,体验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对诗句的理解和朗读的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
《山行》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通过学习本诗,使学生能够:感受并理解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掌握并运用诗歌中的丰富词汇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诗的特点,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分析诗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对自然景观的探究兴趣,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符合新教材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果我是诗人,我会如何描绘山行”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诗意、分析诗句并尝试创作自己的诗句。

4古诗三首《山行》(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山行》(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山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山行》,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够感知古诗的韵律美,培养朗读能力。

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诗意,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时所见的景色,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并背诵《山行》,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感悟古诗的意境,培养朗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山林秋色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景色,引出《山行》这首诗的主题。

2. 朗读诗文:教师示范朗读《山行》,学生跟读,注意停顿、语气、语调,初步感知诗意。

3. 理解诗意: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读诗句,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进一步理解诗意。

4. 感悟意境: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述诗中的画面,感受诗人的情感。

学生通过绘画、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5. 朗读与背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齐读、分组读、个人读等,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山行》。

6. 总结全诗: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全诗,总结诗中的景色、情感和意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山行》。

2. 将《山行》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在日记本上。

3. 画一画《山行》中的景色,用彩笔描绘出诗中的意境。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山行》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山行》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山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生字词“霜、径”,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理解诗歌的大意,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说出现在的季节,并说一说当前季节的特点,顺势引出课题《山行》。

四、初读1、播放范读,学生跟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呈现本课生字词,请学生认读。

对“径、霜”进行强调,巩固字形,交流霜和雪的区别。

3、全班齐读,指导节奏。

4、男女生赛读。

五、析读鼓励学生将自己看到的美景画下来。

1、曲路寒山(1)此诗描绘了什么季节?怎么看出来的?(深秋,通过霜叶和寒山)(2)还有什么美景?(石径、云、人家等)(3)小路什么样子的?(弯弯曲曲)(4)“寒山”是一座山吗?(不是)为什么要这样称?(深秋时节的山)(5)你感觉此时的寒山是怎样的风采?2、白云人家(1)“生”什么意思?白云深处又有怎样的场景?(2)诗人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人家)(3)你从这三个字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小屋傍晚时分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一家正在做晚饭)(4)你能读出这种生机吗?3、饱霜枫叶(1)真正最吸引作者的是什么?(霜叶红于二月花)(2)你们知道什么是霜叶吗?(被霜打过的枫叶)(3)你们打算用什么颜色来画枫叶呢?(大红色)为什么?(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4)出示枫林图,假如你是诗人,也会驻足欣赏吗?你会想些什么呢?六、品读对比其他描写秋天的诗歌,配乐朗读七、小结作业发挥想象将本诗改写成现代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山行》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十版块的第三篇文章。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意,体会古诗所描写的景色,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识两个生字:径、斜;学会5个生字:远、亭、停、车、霜,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能区别亭、停,正确书写。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4、培养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在读中理解古诗中字词的意思。

感悟诗意教学过程一、看图片,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片枫叶,请学生说出它的名字并看图一句说话。

看谁说得好。

2、教师小结过渡:你们见过真正的枫林吗?大诗人杜牧在一次旅途中就见过,那真是漫山红遍,层林尽染,他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还写下了一首非常好听的诗《山行》,你们想读一读吗?二.初步感知古诗1、学生多种形式反复读诗,体会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色。

2、教师配乐读,学生闭眼想象画面。

3、请学生说一说画面中有什么,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来,组成一幅画。

4、诗人杜牧只用了28个字,就把我们刚才看到的美丽景色全写下来了,景美,诗更美!你们还想读一读吗?跟着老师一行一行来读,注意要读准字音。

三、以趣为导,学习生字1、字理识字,学习行、径。

在课题中读准字音。

组词,理解字义。

(行:走的意思)课件演示字理图,使学生把字义和字形联系起来。

书空,认识双人旁,在诗中找出径,理解他的意思。

指导书写行。

理解诗题。

2、做反义词游戏,学习远。

师出示近、上、暖、白、有,让学生在诗的前两行中找他们的反义词。

(远、下、寒、黑、无)说近引出远,并认读,说识记方法,扩词说话。

3、游戏区别学习。

停、亭。

读后两行诗,出示停认读。

做动作理解字义。

去掉单人旁再认读。

做看图举卡片游戏(课前准备一幅亭子卡片和一幅红灯图片)A、分别出示一座小凉亭的图片,播放一段汽车遇到红灯停车的动画片,请学生看图举不同的卡片,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4《山行》(说课稿)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4《山行》(说课稿)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山行》(说课稿)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山行》,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感受作者对山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山间行走时所见所感。

全诗共四句,分别描绘了远山、石径、白云和人家,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感受作者对山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深入体会诗中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指名读,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指导学生朗读。

3. 理解诗意: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4. 感受意境: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山间美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诗中的意境。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和想象。

六、板书设计《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山行》。

2. 结合诗意,发挥想象,为《山行》配一幅插图。

3. 搜集其他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2.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时,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3.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作业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山行》这首古诗,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说课稿第1篇】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讲的课文是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山行》一、说教材:《山行》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篇。

诗里写了石径、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统一的画面,诗人没有像一般文人那样悲秋伤时,而是通过一片红*展现出秋天枫林热烈蓬勃的景象赞美枫叶的顽强,从而表现自己学习枫叶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决心。

教材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正是让学生在读诗中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从而学习这首诗中所赞叹的枫叶的不屈不挠的顽强的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及要求学生在阅读诗歌时,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理想的课标要求,结合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2、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歌意境。

过程方法目标:1、通过让学生朗读,能自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2、通过了解诗意及我的补充材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价值观目标:体会诗的意境美,理解诗人的情感,感悟枫叶的精神,从而学习枫叶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诗意,想象诗的意境美,理解诗人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难点在于让学理解诗人的情感及枫叶的精神。

四、说教法和学法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这堂课中,我主要是采用反复诵读法、想象体验法、品评赏析法,此外,我还通过适时的为学生补充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能对古诗有更深的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这首古诗我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分五个环节)(一)介绍诗人,导入诗文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说出他们对诗人的认识,我再进行补充小结,以便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紧接着就可以导出诗文: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诗人杜牧,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山行》,接着就可以解题:行是什么意思?那山行呢?(二)初读古诗,学会吟诵在古诗学习中,吟诵是一个重点,而且五年级学生也已经有一定的学能力,所以这一环节的初读我的要求是学生能读准字音,有一定的节奏。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山行》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山行》部编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图片展示、情境模拟、互动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上述重点和难点内容。同时,通过个别指导、小组合作、全班分享等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学习。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三首-山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旅途中是否曾经被某个美丽的景色所吸引?”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古诗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山水景色的魅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可以是诗句创作或对自然美的感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领略了《山行》中的山水美景,学习了如何通过古诗来感受和表达自然美。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尝试了自己创作和表达。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种美的感悟和表达方式带入日常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山行》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古诗三首-山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学习并理解古诗《山行》的作者、背景及诗歌大意;
2.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如“远、上、寒、石、径、斜”等;
3.领悟诗中描绘的深秋山林景色,体会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4.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培养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5.通过朗读、背诵,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增强语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山行》,让学生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2.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能力,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4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山行》这首古诗,理解诗中的基本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山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古诗背景介绍:介绍《山行》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

2. 诗歌解析:详细解析《山行》中的每一个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3.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山行》。

4.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山行》,如诗歌的韵律、意境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山行》,理解诗中的基本意思。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山行》的相关背景资料和插图。

2. 学具:学生自备《山行》的文本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山行》中景色的图画,引发学生对《山行》的好奇心。

2. 古诗背景介绍:简要介绍《山行》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

3. 诗歌解析:详细解析《山行》中的每一个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4.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山行》。

5.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山行》,如诗歌的韵律、意境等。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强调《山行》的艺术价值。

板书设计1. 《山行》2. 作者:杜甫3. 背景:唐代4. 主要内容:描绘山中的景色和行走的感受5. 韵律:五言绝句6. 意境:宁静、深远作业设计1. 朗读与背诵:要求学生课后朗读并背诵《山行》。

2. 诗歌解析: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山行》中的每一个词句。

3. 诗歌欣赏:要求学生写一段关于《山行》的欣赏文字。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山行》,是否能够理解诗中的基本意思。

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背景本教案所选取的古诗为《山行》,是中国唐代诗人杜甫所作。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让学生通过《山行》这首诗,感受大自然的雄伟,美丽和神秘,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山行》,感受大自然的神秘和美丽;2.了解杜甫这位唐代诗人;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能够理解《山行》这首古诗所表达的意境;2.让学生了解古代诗人杜甫;3.让学生能够通过古诗欣赏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ppt教学课件2.教学录音和乐曲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音乐《山水画卷》将学生带入大自然的美丽世界。

2. 学习古诗《山行》首先,介绍古诗《山行》的出处、作者和背景,和学生一起感受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其次,学生可以先朗读诗歌,然后老师进行解读,让学生理解每一个字句、每一个词语,通过互动和讨论,使学生理解到杜甫的人生观和人生哲学。

最后,老师可以进行诗歌唱和赏析的活动,让学生对古诗有更深的了解和感悟。

3. 古诗鉴赏通过图片、视频和文字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杜甫的生平和地理背景,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杜甫诗歌的深奥和内涵。

同时,鉴赏其他喜欢的中国古诗,通过古诗的欣赏和解读,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审美情趣。

4. 教学结束对本节课的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六、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了解他们是否理解了古诗《山行》以及感受到了古诗表达的情感和意境;2.通过试题考核,测试学生的对于古诗《山行》的理解和鉴赏水平;3.观察学生在欣赏古诗中的情感变化和动态评价,考察学生在诗歌欣赏中表现自己的思想和审美情趣。

七、教学拓展通过学习和欣赏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

可以展开学习其他中国古代文化的活动,如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探索等。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山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的自然风景,感受山的神奇之处;
2.读懂并背诵古诗《山行》;
3.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语感。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古诗《山行》;
2.理解诗歌中的意境;
3.背诵诗歌。

三、教学难点
1.意境的理解;
2.语感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5分钟)
通过图片和诗句展示山的自然风景,引导学生感受山的神奇之处。

2. 诗歌欣赏(10分钟)
指导学生朗读《山行》诗歌,并通过引导询问,了解大自然中的山的特点,以及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诗歌鉴赏(20分钟)
通过诗歌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山行》诗歌,并从中感受到诗歌的美感和音韵之美。

分析诗歌中的重点词汇,并询问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如“远眺”、“壮观”、“神奇”、“秀丽”、“岩石”,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4. 诗歌背诵(20分钟)
指导学生跟读并背诵《山行》诗歌,并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

5. 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问答方式,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课铺垫。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古诗《山行》为主要内容,通过诗歌分析和背诵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音韵之美,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观察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紧密,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山行》优质教案

部编版《山行》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4 古诗三首山行《山行》说课稿汉中市陕飞一小皇甫莉一、说教材:杜牧的《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赏析诗画艺术,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巧妙构思构图,体现古诗意境。

2.激发学生参与背诵古诗、了解古诗,更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促进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想象绘画能力,体现诗情画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从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

3.通过古诗配画,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说教法、学法:1.话激趣,营造气氛。

2.握方法,主动学习。

3.味想象,欣赏意境。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香山枫叶的录像)师:你们欣赏完有什么感受?用学过的词语来形容枫林的美。

这么美的景色,若是让画家看到了他会怎么做?让诗人看到了——(生:作一首非常有诗意的诗。

)师:对,唐代就有一位叫杜牧的著名诗人,他在上中行走的时候,被那美景所吸引,触景生情,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诗——山行。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2.板书:山行。

你们想读一读吗?引导学生自读。

3.读完古诗把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第二步: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组词认读。

3.课件出示生字果树一棵,测试认读情况。

第三步、指导学法。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一些诗词,你认为应该怎样学习古诗比较好?(自由说)2、出示学习指导:①读一读:读准诗中的多音字或古今音义字。

②动一动:运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③想一想:诗人在山上行走看到了哪些景物?请画出这些景物。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坐”的意思。

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并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读古诗,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课解题,介绍作者1.介绍岳麓山。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地方——湖南长沙的岳麓山。

岳麓山是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

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

在岳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有一座爱晚亭。

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高大挺拔的枫树。

每逢深秋时节,枫叶似火。

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提问学生这个地方怎么样?)就是这样的美景把唐代大诗人杜牧深深地吸引住了,不仅沉醉其中,还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去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观赏红叶似火的枫叶吧!2.板书课题:《山行》3.解题:在山上行走4.简介作者: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

二、初读指导,读准,读通,读出节奏1、自由朗读古诗三遍,注意,要响亮地读、读准、读通。

2、指名读,检查读书效果,及时纠正读音。

3、先范读,后指导学生继续朗读古诗,注意,要读出节奏。

4、指名朗读,感受诗歌节奏。

三、再读指导,读出画面,读出想象,读出情感1.品读古诗,读出画面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寒山、霜叶)每一句诗就是一幅画,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一幅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一边读一边试着把你读到的文字变成美丽的画面。

(山林秋色图,在深秋时节的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在那白云飘浮的地方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行》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材简介:
杜牧的《山行》是部编版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
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
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
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所以这是
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目标预设: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2、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设计理念: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

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教给学生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在课外迁移运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各种形式的朗读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导航策略:
一、背诵古诗,激发兴趣。

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诗一般的境界。

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
(师根据学生背诵情况及时鼓励,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2、(多媒体出示: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名句。

(屏幕画面出示一首正楷的《山行》,把学生带入了如梦如诗的境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山行》,从诗中去领略一番秋天山林的美景。

二、读诗题,知诗人
1、出示《山行》。

读读课题,想一想题目是什么意思?(在山间行走)
介绍作者杜牧:唐朝晚期着名诗人,和杜甫合称大小杜。

(让学生交流,教师适当补充)
杜牧在山间行走,会看到些什么呢?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诗吧。

二、初读诗歌,落实读通。

1、师范读。

2、指名读,结合读指导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3、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板书到黑板上。

4、结合画面,讨论交流疑难字词。

三、精读诗歌,体会意境。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角色转换——孩子成为诗人,完成情感体验。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诗中哪些地方告诉我们是深秋呢?
(“霜叶”“寒”“晚”表示季节)
1、创设情境:深秋,天气已经很冷。

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那是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此时此刻,诗人看到些什么呢?
2、出示彩图,观察:说说看到哪些景物?结合观察,引导认识景物,并感受景物特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上寒山”
(一个“远上”再现了“山”的绵延起伏;一个“寒”传神地刻画了“山”的凄清寒冷,让人产生一种悲秋之情。

)(1)引导观察:你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是一座吗?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体会“山”之连绵起伏。

(2)阵阵秋风裹挟着片片黄叶向诗人吹来。

此时,站在山坡上的诗人会有何感受?从哪个字能读出诗人这种感受?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之“寒”。

“石径斜”
(一个“斜”字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飘逸的远山之中。

)(1)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就的小路。

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借助简笔画理解“斜”字。

感情诵读“石径斜”体会石径的弯弯曲曲。

“白云生处有人家”
(1)看图体会:有白云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感情诵读体会“白云生处”的虚无飘渺。

(2)看图体会:人家在什么地方?感情诵读“白云生处有人家”,感受虚实结合的诗意画面。

(3)感情诵读一句,加深体会。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过渡:诗人坐在马车上,忽然叫道:“停!停!停!”这是因为什么呢?
(2)生先自由读2句说说原因。

结合孩子的说,引导感悟:“枫林晚”
(1)看图想象:夕阳照耀在枫林上,是怎样的景象?感情诵读体会
(2)理解“坐”字,想象此时诗人看到此景会怎样说?(3)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如何?
“霜叶红于二月花”
(1)生看图说说枫叶是什么样子的,想象二月开的红花是什么样子的?
(2)感情诵读体会霜叶之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致作为名句千古流传。

)四、感情朗读,学会背诵
1.想象着诗歌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指名朗读
3.听录音朗诵后再次练习美读古诗,体会情感。

4.现在你就是诗人,请你来到画面前高声吟诵。

五、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径、枫”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霜”是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是上宽而扁,下长而宽。

4.学生练习。

5.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作业设计
★美美地背诵古诗,说说意思
★★请你画一幅秋景图,然后配上这首古诗,并把古诗美美地背诵给父母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