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课件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修辞》借代修辞课件-称此言彼PPT语体与修辞

《现代汉语修辞》借代修辞课件-称此言彼PPT语体与修辞

借代产生的 文化基础
语言是一定民族的文化载体,修辞格作为一种言 语方式,其形成也必定有一定的民族文化作为积 淀,其存在与发展,也正是这种文化支撑与延续 的结果。
社会文化积淀,创造了人类语言的深层模式,及 其所体现的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它以符号系统 为核心,形成一种文化关联域,束着各种具体的 文化形式。
借代
称此言彼
什么是借代
桃李 婵娟 社稷 茅台 红富士 白领
“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 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 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事物。”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不直说事物的正式名称或全部名称,而用与 之相关的名称或特征、特点等代替的方法,叫借 代辞格。”
——《当代汉语修辞学》陈汝东
这种特定效果的修辞文本模式就叫借代
特 点 :不直接说出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事物和事物的特征或标记相代
“银发族” 老人的特征就是一头 白发,因此银发族借代的就是老 年人
事物所在地或所属
邓丽君《美酒加咖啡》歌 词:“美酒加咖啡,我只 要喝一杯”
当本体是抽象事物,借体往往是有形可感的具体事 物,这不但摆脱了表达者对抽象事物难以摹状的尴 尬,同时将无形托以具体,让解读者对本体有了感 性的认识,更有利于文本的解读。
当本体是具体事物的时候,借体往往是本体最明显 的特征或标志,这种特征或标志往往就是表达者要 表达的语义重点,也应该是接受者解读的重点,在 这里将特征和标志代替事物的名称,形象更加鲜明 生动,给接受者以审美体验的同时,有利于接受者 的解读。
茶的种类繁多,各类名茶都有自已独特的产地,如杭州龙井、 苏州碧螺春、武夷岩茶、是否是政治性人物,只要是所谓的 丑闻一律冠之以门。

《广告修辞7借代》课件

《广告修辞7借代》课件

专有名词代泛指
借代类型:使用特定的名词来代替某一类事物或概念
应用:在广告中,使用特定的品牌、产品或服务名称来代替整个行业 或市场
例子:“可口可乐”代指所有碳酸饮料
优点:简洁明了,易于理解,便于记忆
注意事项:避免使用过于生僻或难以理解的名词,以免影响广告效果
间接代直接
借代类型:用间接的事物代替 直接的事物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说明
借代可能引起 误解,需要确
保受众理解
借代可能缺乏 创意,需要不
断创新
借代可能过于 抽象,需要结
合具体情境
借代可能过于 复杂,需要简
化表达
借代可能过于 依赖文化背景, 需要考虑受众
的文化背景
总结与展望
总结广告修辞中借代的重要性和应用技巧
借代是广告修辞的重要手段,可以增强广告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借代可以使广告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广告的表现力 借代可以避免直接提及敏感话题,降低广告的风险 借代可以增强广告的创意性和创新性,提高广告的竞争力 借代可以增强广告的情感表达,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借代可以增强广告的文化内涵,提升广告的品味和档次
借代:通过替代物来指代本体,使表达更加简洁、生动、形象 比喻:通过比喻词或比喻句来描述本体,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具体 借代:强调本体与替代物之间的联系,使表达更加紧密、连贯 比喻:强调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具体Βιβλιοθήκη 借代在广告中的应用案 例分析
广告中借代的优点
简洁明了:借代可以使广告语更加 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应用:在广告中,可以用抽象 的概念代替具体的事物,如用 “阳光”代替“快乐”
借代效果:使广告更加生动、 形象,易于理解

演示文稿高三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借代课件

演示文稿高三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借代课件
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 叶的形态,“斜”写出花的多姿,“叠” 写出了枝叶的繁密。四个字,生动形象 地写尽了诗人对生机盎然的无限春光的赞
美留恋之情。
第十四页,共17页。
知识回顾之借代比喻综合运用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赤壁怀古》
第十一页,共17页。
考察示例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 ,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 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天聊。白鸟飘飘,绿 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 无个人瞧。
请指出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09年重庆高考)
第十二页,共17页。
第七页,共17页。
借代的作用
1.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 代情。 2.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 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 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3.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表
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 效果。
第八页,共17页。
回归教材
(优选)高三专题复习诗歌鉴 赏之借代课件
第一页,共17页。
第二页,共17页。
(1)概念: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人或事物的
本来名字或名称,而借用和与人或事物密切 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2)种类:特征代本体 专名代本体 具 体代抽象 局部代整体
第三页,共17页。
特征代本体
概念: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 体事物的名称。
概念: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 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借代ppt课件

借代ppt课件
11
赤壁(杜) 折戟沉砂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问: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效果? 析: “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周瑜的妻子,她们的命运 代表了东吴国家的命运。 “锁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被曹操虏去,意味 着东吴的败亡。以“锁二乔”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 ,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
“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
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
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
10
试举古诗中用到借代的例子:
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 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 两种状态的对比。 ②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3
七绝·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七绝·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七绝·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七绝·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七绝·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6
• 我为了明天的“面包”和昨日的债务辛勤地工作。⇒物资(存在主义)
• 悄悄离别的“笙萧”。⇒音乐 (徐志摩:再别康桥) • 把酒话"桑麻"(杜甫 过故人庄)----代指农作物 • 强饮"三大白"(张岱 湖心亭看雪)-----指三大杯 • "巾帼"不让"须眉"---巾帼表女子,须眉表男子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 如梦令)--绿指海棠叶,红指海棠花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指酒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水调歌头)--指月亮

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之借代借喻课件21张

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之借代借喻课件21张

判断二:看能否转 换成明喻。能转换 成明喻的是借喻, 本能转换成明喻的 是借代。
问题探究
改成明喻,教师培育着像 祖国花朵一样的儿童。句 子通顺,故本句是借喻
1.教师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改成明喻,一群像红领巾一样的 少先队员向公园走去。句子不通 顺,故本句不是借喻 2.一群红领巾向公园走去。
问题探究
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 体生动的效果。
1、用事物的部 分代事物的全部
沙鸥翔集,锦 鳞游泳。

借代的种类
2、用事物的整体 代部分。
孤帆远影碧空尽
以面带点
3、特征代具体事 物。
将军身披坚执锐
借代的种类
4用具体代抽象。 干戈寥落四周星
5用工具代事物。 无丝竹之乱耳
6用事物材料代事物 同舍生皆披绮绣
(借“红领巾”代“少先队员”)
3.工具或材料代替本体。 例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借“管弦”代“音乐”) 例如:阿Q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满把是银的 和铜的。
( 借“银的和铜的”代“银元和铜钱”)
4.部分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借“眉”代“头”) 5.具体代抽象。 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借“枪杆子”代“武装斗争”)
6.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借“雷锋”代“爱做好事的人”) 7.人名代著作。 例如:我们要多点读鲁迅。
(借“鲁迅”代“鲁迅的作品”) 8 .结果代原因。 例如:大家都为你捏着一把汗。
(借“捏着一把汗”代“紧张、担心”)
(三)借代的作用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
考一考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 里笙歌作。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 锦丧胡尘。

《古诗文中的借代》课件

《古诗文中的借代》课件
《古诗文中的借代》PPT 课件
古诗文中的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常用于增强文学意境和情感表达,提高作 品的艺术价值。
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用本义相近而意义差别的词语替代原词,以达到一定的修辞目的。
古诗文中的借代
以意借形
清夜扫花,香风袭袂,突如其来,如有来者。
以物借景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以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意
扶摇直上,鸟从天飞。
以景借物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结语
借代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让文学作品更加有趣和丰富,也体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

比拟,借代,反衬修辞手法PPT课件

比拟,借代,反衬修辞手法PPT课件

最新课件
15
• 晓至湖上⑴
•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 影。”进行赏析5分)
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 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亦可)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 州”。
•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答:韦诗: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时鸣春涧中。 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
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
日是归年?
乐景衬哀情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
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
酒杯。
哀景衬哀情
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
暖睡鸳鸯。
乐景衬乐情
最新课件
月亮的皎洁。
赵诗:借代,借“晕”代月,运用拟人,冷冷的月光,
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写出了环境的凄冷。
最新课件
8
• 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 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 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 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 来代替。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课件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课件
20
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 (手法效果)
六、小结:
• 一、什么是借代?
• 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 关的名称去代替。
• 二、借代种类: • 1、部分代整体
2、特征代本体
• 3、具体代抽象
4、以颜色代本体
• 5、以工具代本体 6、以专名代本体
• 7、以官职代本体的 8、以实数代虚数
• (三)具体代抽象 • 具体指客观存在着,可见可感。抽象是指不
能被人们的感官所直接把握的东西,也就是 通常所说的"看不见,摸不着"。
9
• 例如: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 “黄”,指代黄狗; “苍”,指代苍鹰。(四 ) 、以颜色代本体
10
• 例如: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 重数。(秦观《踏莎行》)
的运用。
. 二、评讲重难点: . 判断并鉴赏借代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 三、评讲设计: . 由练习进行相关拓展。
2
二、试题整合回顾:
3
• (一)下列各句中, 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 ·赤 壁怀古》)
• 2、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 ·赤壁 怀古》)
• 答案: 7,借喻。
4
• 分析: 1、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 2、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3、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 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修辞手法之借代 教学PPT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修辞手法之借代 教学PPT课件
结构上的“本体”(所指事物)和“借体”(借用事 物),一般只出现借体,不出现本体。
借代:做代表
3.种类
(1)特征代本体:用事物的特征、标识、牌号、商标以及有象征 意义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一般要求选取最鲜明突出、最有代表 性的特征来做借体。
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然是那么穷。(用“红 眼睛”代指“阿义”,特征代本体。)
作者用鲁迅代指鲁迅重铸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精神,用周作人代 指在内忧外患的年代周作人式的消磨人的壮志的生活方式。运用 借代,可以让语言更具体形象,更含蓄耐人回味。
第四周周测“借代”题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颗颗螺钉”和“小小按钮”代指与航天有关的每一个部件和工 作细节;突出航天人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和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态 度。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指出借代的内容和表达效果。(4分)
第四周周测
做过的关于“借代”的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11分)
赏圆月之美,听探月之事。漫步在航天公园之中,随处可见蕴含着丰富航天历史知识的创新设计。塔高取自西
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高度44.86米,形似火箭腾飞形成的一团態熊火焰的城市新地标腾飞塔象征着大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②化干戈为玉帛。 ③枪杆子里出政权。 ④南国烽烟正十年。
3.种类 (6)结果代原因
例如:大家都为你捏着一把汗。(“捏着一把汗”是“紧张、担 心”的结果。)
①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 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③几年不见,他的肩上又多了一颗星,人也越发威武挺拔了。 ④好吧,我们多勒勒裤腰带吧。 ⑤令人捧腹。

《修辞借代和借喻》课件

《修辞借代和借喻》课件

借喻的案例分析
总结词:生动形象
详细描述:借喻还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通过比喻来 形象地描述事物的特点或状态。例如,“火上浇油”中的 “火”和“油”的搭配,形象地描述了加剧矛盾或危机的 情况,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这种行为的不明智或危险。
借代与借喻的综合案例分析
总结词:丰富多样
详细描述:在实际运用中,借代和借喻常常 会结合使用,形成一种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 方式。例如,“江山如画”中的“江山”代 指国家或国土,“画”比喻美丽的景象,综 合运用了借代和借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的情感和思想。
借代
借代是比喻的一种形式,通过借 用与本体事物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本体事物,从而形象地表达出作
者的情感和思想。
借喻的运用
借喻在文学中的运用
在文学作品中,借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借用与 本体事物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从而形象地表达出 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借喻在演讲中的运用
在演讲中,借喻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法,通过借用与主题 相关的事物来形象地表达出演讲者的观点和思想。
创造新词汇
借代修辞有时会创造出一些新 的词汇。
03
借喻修辞
借喻的定义
借喻的定义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形式,通过借 用与本体事物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本体事物,从而形象地表达出作
者的情感和思想。
借喻的构成
借喻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 构成,比喻词通常为“像”、“好 似”、“如”等。
借喻的特点
借喻的特点是比喻词前后的两个词 语在意义上存在相似之处,通过这 种相似之处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 想。
借喻的分类
明喻
明喻是比喻的一种形式,通过比 喻词将本体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 行比较,从而形象地表达出作者

古诗文中的借代PPT课件

古诗文中的借代PPT课件
•2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樯橹灰飞烟灭。
•3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二、特征代本体 :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 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 旌旗十万斩阎罗。(标志代本体,借“旌
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4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三、具体代抽象 :
例如: 1.南国烽烟正十年。 2.干戈寥落四周星。 3、举酒欲饮无管弦。
•5
借代的定义
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 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 物来代替。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 "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1
借代的作用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突出事物的本质特 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笔简 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 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比喻、借代修辞手法课件

比喻、借代修辞手法课件
常见修辞
手法

(一)什么叫比喻? ——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 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 理。(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二)比喻的四个构成要素:
A、本体:表达对象 B、喻体:用来作比的事物 C、喻词:表示“相似”的词语 D、喻解:即“相似点”
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 行。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 片雪帘雾障里。 A项是借代,“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 子”,所以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 喻中的借喻。
下面是表现一定生活观的句子,从修辞 手法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 文学似海乐无边,官爵如花期有限。 B.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C. 宁为八方苦水流浪鱼,不作一棵树上吊死 鬼。 D. 谈笑有布衣,往来无缙绅。
改写下面这句话 , 要求运用借代的修 辞方式,字数不超过8个字。 拿起武器来保卫祖国。
改写: 执干戈以卫社稷。
“社”指土地神,“稷”指农作 物之神后稷。古代国家的国君都祭社 稷,后来就用“社稷”代指“国家”。
试举古诗中用到借代的例子:
1、“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琵琶 行》
2、“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 行》)
3、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用“诸葛亮”代具有聪明才智的人)
⑤材料代本体。 1、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
2、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 起一块斑驳的洋布。
(用旗帜的制作材料代五色旗) 3、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

借代双关修辞手法课件

借代双关修辞手法课件
(用旗帜的制作材料代五色旗) 3、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
是银的和铜的。
⑥形象代本体。 1、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 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2、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 过来。 ⑦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 我买了一台“康佳”。
⑧借作者代著作。 我建议大家多读点鲁迅。
⑨结果代原因。 1、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捧腹”是“笑”的结果。) 2、于是大家替他们兄弟捏把汗。 (代担心) ⑩用学派创始人代该学派 西洋某些学者对儒学感兴趣,
自有他们的道理与自由,但想用
孔夫子治爱滋病恐怕不能奏效。
借代的作用
①以简代繁;②以实代虚;
③以奇代凡;④以事代情。 运用借代的注意点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
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
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相同点 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 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 借代只代不喻;借喻喻中有代。 借喻具有相似性,借代具有相关性。 借喻可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 世界有一半浸在银子里,另一半浸在墨汁里。 世界一半银子一半墨汁,黑白分明。
2.运用双关可以使语言诙谐幽默,在谈笑中露出 战斗的锋芒。例如抗战时期有一首四川歌谣是这样 写的。 ①从政不如从良,从良不如当娼,当娼不如下堂, 下堂不如下乡。 这段歌谣中的“从良”谐指当管粮食的官,“当娼 ”谐指当管理仓库的官,即管物资的官,“下堂” 指官糖料的官,“下乡”谐指下乡当乡长,直接勒 索人民。这段歌谣由于采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 ,非常幽默,在幽默中无情地揭露和讽刺了国民党 制下的贪官污吏鱼肉人民的丑恶行径。又如: ②两猿伐木深山中,小猴子岂敢对锯; 一马馅足污泥里,老畜生怎能出蹄。

借代手法ppt课件

借代手法ppt课件

注意借代的一致性
总结词
借代的一致性是使用借代手法的基本要求, 能够确保表达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详细描述
在运用借代手法时,应注意保持借代的一致 性,即所选择的借代方式应始终与被借代的 对象保持关联,避免中途更换或混淆。同时 ,要注意借代的范围和程度,避免过度借代
导致表达模糊或失真。
避免使用生僻的借代方式
借代手法能够将复杂的情感或思想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使读 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使的语言形 式,避免了冗长、繁琐的表达, 使语言更加简洁精炼。
02
借代手法能够以简短的语言形式 表达出丰富的意义,提高了语言 的效率,使表达更加有力。
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借代手法通过特定的语言形式,激发 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能够更好 地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意义。
详细描述
专名代本体是指用具有代表性的专有名词来代替本体的一种修辞手法。这种手法 能够突出事物的代表性特征,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例如,“金鸡奖”代指中国 电影最高奖项,“黄浦江”代指上海市。
色彩代本体
总结词
利用色彩的象征意义代替本体。
详细描述
色彩代本体是指利用色彩的象征意义来代替本体的一种修辞手法。这种手法能够突出色彩的象征意义,使语言更 加富有情感和表现力。例如,“白色恐怖”代指恐怖统治,“绿色食品”代指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06
借代手法与其他修辞手法的结合运用
借代与比喻的结合运用
总结词
比喻和借代都是通过相似性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 ,比喻强调相似性,而借代强调相关性。
详细描述
比喻是通过打比方的方式来描述事物,而借代则是用事 物的部分或特征来代替整个事物。比喻和借代结合运用 ,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借代)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借代)课件

【答案】①句中用“烽烟”代指战争、战乱,用“庙堂”代指 朝廷。(2 分)②“烽烟不断”是指唐朝末年,战乱频发,社 会动荡,“从庙堂走入寻常百姓家”意为本是宫廷贡品的狮子 逐渐被民间大众所熟知。借代的使用让句子表达更形象具体、 更简洁生动。(3 分)
3.下列各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答案】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可以引人联想,使“大食物观”拥有形象 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B.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D.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考点阐释: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对修辞手法的考查有两个层面:一 是辨别、判断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二是在具体语境中 分析修辞手法的构成和表达效果。近几年,修辞手法有 与“连贯”“仿写”等考点融合考查的趋势。备考时, 我们不仅要牢牢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一般作用等 知识,还要能在具体语境中迁移运用。
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 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D 【解析】比喻,其他均为借代。
狮子在西方文化里是凶残暴躁的,代表强权和威严,来到中国后,起初也 被奉为权威、庄严的代表。唐朝末年,烽烟不断,狮子慢慢地像“王谢堂 前燕”一样从庙堂走入寻常百姓家。久而久之,再加上儒家文化的引导, 人们对狮子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民间把想象中的祥瑞加之其身,使狮子 乖巧祥和,最终成为中华瑞兽。狮子跃舞在佳节吉时之际、雄踞于高阁贵 府门前,寄托着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看似入侵了中华文化的 西方狮子早就实际上被中华文化融合、吸收和改造,并被引进了全新的文 化内涵。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指出借代内容并简要分析其 表达效果。(5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