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卷地理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8年地理真题及解析_2018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2018年地理真题及解析_2018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2018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4.00分)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如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如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2.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如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1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4.00分)如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如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如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琼B.新C.苏D.赣(4.00分)如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5~6题。

5.如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5~6题。

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A.B.C.D.6.如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题(江苏卷,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题(江苏卷,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题(江苏卷)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印度河上游谷地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1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琼B.新C.苏D.赣图3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5~6题。

5.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6.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图4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7.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A.台风预警B.森林火灾预警C.寒潮预警D.滑坡、泥石流预警8.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9~10题。

9.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10.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带图6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

【高考】2018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高考】2018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2018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4.00分)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如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如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2.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如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1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4.00分)如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如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如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琼B.新C.苏D.赣(4.00分)如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5~6题。

5.如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5~6题。

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A.B.C.D.6.如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word完整版)2018江苏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2018江苏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推荐文档

地理 2018年高三试卷地理考试时间:____分钟题型简答题总分得分简答题(综合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 印度河上游谷地B. 帕米尔高原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 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 1月~5月B. 5月~9月C. 9月~12月D. 11月~次年3月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4.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 琼B. 新C. 苏D. 赣图3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5~6题。

5.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6.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 志留系B. 石炭系C. 二叠系D. 第四系图4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7.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A. 台风预警B. 森林火灾预警C. 寒潮预警D. 滑坡、泥石流预警8.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 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 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 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 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2018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Word版含答案(精校版)

2018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Word版含答案(精校版)

2018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印度河上游谷地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1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春分B.夏至 C.秋分 D.冬至4.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琼B.新C.苏D.赣图3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5~6题。

#网5.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6.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图4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7.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A.台风预警B.森林火灾预警C.寒潮预警D.滑坡、泥石流预警8.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9~10题。

9.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10.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图6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

2018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高考】

2018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高考】

2018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4.00分)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如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如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2.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如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1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4.00分)如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如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如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琼B.新C.苏D.赣(4.00分)如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5~6题。

5.如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5~6题。

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A.B.C.D.6.如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2018年江苏高考卷地理精彩试题(解析汇报版)

2018年江苏高考卷地理精彩试题(解析汇报版)

2018年高考卷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 印度河上游谷地B. 帕米尔高原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 塔里木盆地2.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 1月~5月B. 5月~9月C. 9月~12月D. 11月~次年3月【答案】1. C 2. B【解析】1. 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

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

2. 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4. 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 琼B. 新C.D. 赣【答案】3. D 4. B【解析】3. 根据太阳视运动图,二分二至,太阳高度角最高的时候,太阳方位都位于该地的正南方向,所以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①所示节气,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其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的节气为冬至。

2018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

2018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印度河上游谷地B.帕米尔高原 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1月~5月B.5月~9月 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春分B.夏至 C.秋分 D.冬至4.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琼B.新C.苏D.赣图3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5~6题。

#网5.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6.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图4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7.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A.台风预警B.森林火灾预警C.寒潮预警D.滑坡、泥石流预警8.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9~10题。

9.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10.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图6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

2018年高考江苏卷地理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江苏卷地理答案解析

2018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答案解析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印度河上游谷地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1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答案】1.C 2.B【解析】1.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

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

2.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琼B.新C.苏D.赣【答案】3.D 4.B【解析】3.根据太阳视运动图,二分二至,太阳高度角最高的时候,太阳方位都位于该地的正南方向,所以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①所示节气,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其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的节气为冬至。

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4.根据①所示太阳视运动图和第1问可知,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23°,又因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可以假设当地纬度为α,则冬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为:23°=90°-(α+23.5°),该地纬度约为43.5°N,琼、新、苏、赣四个省级行政区,琼、苏、赣三省的纬度均低于40°N,43.5°N横穿新。

2018年江苏地理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2018年江苏地理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2018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帕米尔高原.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1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 .春分.春分B .夏至.夏至C .秋分.秋分D .冬至.冬至4.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 .琼.琼B .新.新C .苏.苏D .赣.赣图3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 、P 、C 、D 、S 2、S 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5~6题。

学科#网5.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6.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 .志留系.志留系B .石炭系.石炭系C .二叠系.二叠系D .第四系.第四系图4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7.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A.台风预警B.森林火灾预警C.寒潮预警.寒潮预警 D.滑坡、泥石流预警.滑坡、泥石流预警8.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2018江苏地理高考真题

2018江苏地理高考真题

2018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J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J2题。

0-。

竭叉(喀什)/龟兹\俨帕米尔惠原/。

、。

气木盆地。

.--......一o'o 于阅。

勹厂(和田)、`图例回起讫城市长安古代地名O 主要城镇(西安)现代地名-陆硌交通线一会尸诲上交通线郗善\ (若羌)。

图l1.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 印度河上游谷地B. 帕米尔高原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 .塔里木盆地2.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 1月�.5月 B.5月�9月C. 9月�12月D. 11月~次年3月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_,4题。

sEw,-一、太阳视运动轨迹图23. 线心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 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 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 琼B.新C.苏D.赣图3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 、P 、C 、D 、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s�6题。

QQ第四系P二叠系C石炭系D泥盆系s,志留系上段S志留系下段三·83高程点—等高线等高距为50米一地层界线5. 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甲�乙、、、__<; __ ,,,',,,'乡A乙甲�勹沁�气、、、p ,/ / ,,、、、--夕,,- C / \, c',, ',,,_�_,..,, .,,/ p、.、cD6 .• 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 . 志留系B. 石炭系C. 二叠系D. 第四系图4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州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解析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江苏卷原卷版

解析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江苏卷原卷版

2018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99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公元年~1“”。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科学学科科学1. “”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佛国记》中有A. B. 帕米尔高原印度河上游谷地C. D. 塔里木盆地斯里兰卡沿海平原2.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 15B. 59月月~月月~C. 912D. 113月月~次年月~月2“”。

为。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图3. 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4. 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 琼B. 新C. 苏D. 赣3“”Q、P、C、D、S、S,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下列小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为图12。

题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5.ABCDD. A. C. B.6. 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 志留系B. 石炭系C. 二叠系D. 第四系4“20185102”。

图为年月日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7. 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A. 台风预警B. 森林火灾预警C. 寒潮预警D. 滑坡、泥石流预警8. 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 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 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 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 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5“”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

据该山地海拔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图460mm28%2%,不产生地表径流。

2018年高考江苏卷地理(含参考答案)

2018年高考江苏卷地理(含参考答案)

2018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印度河上游谷地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1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琼B.新C.苏D.赣图3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5~6题。

5.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6.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图4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7.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A.台风预警B.森林火灾预警C.寒潮预警D.滑坡、泥石流预警8.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着升高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 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9~10题。

学&科网9.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10.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带图6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

2018年地理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

2018年地理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江苏

2018年高考真题—地理学科(江苏卷)解析版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3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图 1 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1~2 题。

1. 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A. 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 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 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 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答案:C解析:依据图形中雪线高度等值线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西南地区纬度较低,雪线高度分布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东北最低。

2. 梅里雪山位②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 米左右。

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 地形抬升,降水丰富B. 纬度低,气温比较高C. 距海远,降水比较少D. 山坡陡,冰雪下移快答案:A解析:根据高中地理所学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低的原因是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再依据梅里雪山的实际状况可以推断出雪线低是因为地形原因导致降水丰富。

北京时间2018 年11 月3 日1 时36 分6 秒,“天宫一号冶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冶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图2 是“神舟八号冶与“天宫一号冶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3 ~4 题。

3. 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A. ①线B. ②线C. ③线D. ④线答案:A解析:晨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北京时间(东经120度)为1时36分6秒则6时,当天6时所在经线位于180度附近,所以A选项最合理。

4.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A. 云雾B. 流星C. 太阳活动D. 太阳辐射答案:C解析:航天器和地面指挥系统联系主要靠无线短波进行,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干扰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图3 是2018 年4 月18 日8 时~4 月19 日8 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江苏卷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
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答案】 1. C 2. B
【解析】
1. 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
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

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
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

2. 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
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4. 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 琼
B. 新
C. 苏
D. 赣
【答案】 3. D 4. B
【解析】
3. 根据太阳视运动图,二分二至,太阳高度角最高的时候,太阳方位都位于该地的正南方向,所以该地区
位于北回归线以北,①所示节气,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其太阳视运
动轨迹出现的节气为冬至。

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4. 根据①所示太阳视运动图和第1问可知,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23°,又因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可以假设当地纬度为α,则冬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为:23°=90°-(α+23.5°),该地纬度约为43.5°N,琼、新、苏、赣四个省级行政区,琼、苏、赣三省的纬度均低于40°N,43.5°N横穿新。

故B选项正确,A、C、D项错误。

【点睛】不同季节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
1.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极昼地区日出正北。

2.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极昼地区日出正南。

3.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图3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5. 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A. A
B. B
C. C
D. D
6. 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 志留系
B. 石炭系
C. 二叠系
D. 第四系
【答案】 5. A 6. A
【解析】
5. 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变化可知,由甲到乙,海拔先升高,再下降,排除C、D 项。

其次,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变化为C—P—C,新老变化为老—新—老,即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

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6. 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不断变老,丙所在地层为D地层。

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以发现D地层、S2地层、S1地层,即泥盆纪、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三个地层。

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点睛】地质构造的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