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普通化学原理试卷》

合集下载

《普通化学》22010—2011学年1期末考试卷王关民大卷

《普通化学》22010—2011学年1期末考试卷王关民大卷

第一学期《普通化学》(Ⅱ)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20=20分)( c )1.下列函数中不是状态函数的是:A. 焓ﻩﻩB. 内能ﻩﻩ C. 热ﻩ D.吉布斯函数( )2. N2(g)+ 3H2(g)=2NH3(g)中N2、H2、NH3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1,3,2B.-1,-3, 2 C.1, 3,-2D.-1, -3,-2( d )3.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下列哪几个原则:A.能量最低、洪特规则、钻穿效应B.能量守恒原理、保里原理、洪特规则C.能级交错、保里原理、洪特规则D.能量最低、保里原理、洪特规则( c )4.某化学反应A(g)+ 2B(s) =2C(g)的∆rH m < 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仅在常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B.仅在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C.任何温度下,反应均可以自发进行D.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难以自发进行()5.下列哪一个反应的焓变等于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A.CO(g) + C(s)== CO2(g)∆rH m,1B.CO(g)+ 1/2O2(g) == CO2(g) ∆rHm,2C.O2(g)+C(s) == CO2(g) ∆rHm,3D.2O2(g) +2C(s) ==2CO2(g)∆r H m,4()6.根据量子力学,一个原子轨道是指:A .含义与玻尔理论中所指的原子轨道相同 B.n具有一定数值的一个波函数C .n,l ,m三个量子数都具有一定数值的一个波函数D .n,l ,m,m s 四个量子数都具有一定数值的一个波函数 ( a )7. 下列各种含氢化合物中含有氢键的是:A. HF ﻩﻩ B. HClC . CH 4ﻩ ﻩD. H2S( b )8.元反应2N O(g)+O 2(g)=2NO 2(g)在一定温度下,p (O2)不变,p(NO)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A. 2倍B. 4倍 ﻩﻩC. 9倍 ﻩﻩ D. 不变( c )9. 在某个多电子原子中,分别可用下列各组量子数表示相关电子的运动状态,其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是:A . 1,0,0,21-B. 2,1,0,21-C. 4,2,0,21-D. 4,1,0, 21+ ( d )10. . 在下列溶液中,酸度最大的是:(A )0.2m ol ·dm -3HAc 溶液(B)0.2m ol ·dm -3HA c和等体积蒸馏水的溶液(C)0.2mol ·cm -3HAc 和等体积0.2mo l·d m-3N aA c的混合溶液 (D )0.2m ol ·cm-3HC l和0.2mol ·cm -3NH 4Cl 溶液( b )11. 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A .HI B.HBr B.H F D. HCl ( a )12. 下列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表示不合理的是:A. n=3, l=2, m=0, ms =+1/2B. n =2, l=0, m =-2, m s =+1/2C . n=5, l=4, m=4, m s =-1/2D . n=6, l=4, m=4, m s =+1/2( b )13.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化学物质中既可作为酸又可以作为碱的是:A . N H3B . HCO 3- C.H 2S D. H Ac( c )14. 下列条件改变时,能影响标准平衡常数K θ改变的是:A. 总压强B. 浓度C. 温度D. 分压( )15. 反应)(2)(3)(322g NH g H g N =+,H2浓度开始为5mo l.d m-3,10秒后,H 2的浓度变为2 m ol.dm -3,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A. 3 mol .dm -3.S -1 ﻩﻩ ﻩB. 1 mo l.dm -3.S -1 C. 0.3 mol.d m-3.S-1 ﻩﻩﻩﻩD. 0.1 mol.dm -3.S -1( )16. . 难溶电解质M 2X的溶度积为KS P,它在炮和溶液中的溶解度S 等于:A. 1/3(/4)SP K ﻩﻩB. SP KC. 1/2()SP K ﻩﻩD. 1/3()SP K( b )17. 溴水中,Br 2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A. 取向力、诱导力 ﻩB. 诱导力、色散力C. 取向力、色散力 ﻩD. 诱导力 ﻩE. 色散力( c )18.下列各物质的化学键中,只存在σ键的是:A. N 2 B. 乙烯 C. 乙烷 D.O 2( )19. 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A.AlC l3B. SiCl 4 C. 金刚石 D. H 2O ( c )20. 对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r H θm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 △r G θm 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C.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D.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二、填空题 (0.5×30=15分)1.原子的波函数ψ(r ,θ,φ)可分解为R(r )Y (θ,φ)两部分,其中R(r)叫做 波函数;Y (θ,φ)叫做 波函数。

2010-普化试卷B(含答案)终

2010-普化试卷B(含答案)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普通化学考试试卷(B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对于功和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都是途径函数,无确定的变化途径就无确定的数值;B 都是途径函数,对应于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C 都是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无关;D 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值也确定。

2. 在恒温恒压下,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方向所用的热力学函数是( )A △HB △GC △G°D △H°3. 某温度下 1 mol·dm-3 糖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p1,1 mol·dm-3的盐水的饱和蒸气压为p2,则( )(A) p2>p1 (B) p2<p1 (C) p2=p1 (D) 无法判断4. 可使任何反应达到平衡时增加产率的措施是( )(A) 升温 (B) 加压 (C) 增加反应物浓度(D) 加催化剂5. 对一特定反应,化学反应速度越快是由于该反应的( )(A) 活化能越小 (B) 活化能越大 (C) ΔG越负 (D)ΔH越负6.欲配置pH = 4.7的缓冲溶液,首选的缓冲对是( )A. HAc-NaAcB. NaHCO3-Na2CO3C. NH3·H2O-NH4ClD. Na2HPO4-Na3PO47. 下列既是质子酸又是质子碱的一组物质是( )A、 NH3,NH2-B、 NH3,NH4+C、HCO3-,H2PO4-D、 H2O,OH -8. 质量作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 )A 复杂反应B 气相反应C 基元反应D 一切反应都适用9. 若构成电极的电极电势增加,则可能是电极的( )(A) 氧化态物质浓度增加 (B) 氧化态物质浓度减小 (C) 还原态物质浓度增加 (D) 还原态物质浓度和氧化态物质浓度均不变10. 在下列两反应中, Zn + 2Ag+ = Zn2+ + 2Ag ,1/2 Zn + Ag+ =1/2Zn2+ +Ag的E°和 △G°是( )(A) 分别相等; ( B) E°不等,△G°相等;(C) E°相等, △G°不等; ( D )分别都不相等。

中南大学普通化学2010-2011上期末考试A卷及答案(2010级土建类)

中南大学普通化学2010-2011上期末考试A卷及答案(2010级土建类)

中南大学考试A试卷2010--2011学年1 学期时间100分钟《普通化学》课程32 学时2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2010级土建类1001-1021、土木试验1001班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特征电子构型为3d74s2的元素属于区,周期,族,原子序数为。

2、在共价化合物中,键的极性大小与成键原子的差值有关;分子是否为极性由和决定。

3、60ml 0.10mol•dm-3 H3PO4与40ml 0.20 mol•dm-3 NaOH混合配制缓冲溶液(H3PO4的pKa1=2.12、pKa2=7.21 、pKa3=12.67),所配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为,抗酸成分是。

欲使缓冲能力最大,应在60ml 0.10mol•dm-3 H3PO4中加入0.20 mol•dm-3 NaOH溶液ml。

4、某系统由A态沿途径Ⅰ到B态吸热20J,同时对环境做功50J;当系统由A态沿途径Ⅱ到B态对环境做功80J时,Q为J。

5、温室气体主要是指;酸雨中的酸主要是和。

6、pH=3 的HAc(Ka = 1.8×10-5 )溶液,其浓度为________ mol•dm-3 ,加水稀释一倍,则其解离度a (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解离常数Ka ,pH 。

7、根据溶度积规则,沉淀溶解的必备条件是;PbI2的溶度积Ks与溶解度S之间的关系为。

二、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1、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键都是离子键。

()2、同一原子内,任意s轨道和p轨道在成键时可以杂化。

()3、PbI2和CaCO3的溶度积均近似为10-9,从而可知在他们的饱和溶液中,前者的Pb2+浓度与后者的Ca2+浓度近似相等。

()4、电子在发生跃迁运动时吸收或放出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5、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稀溶液凝固点降低,沸点上升都与蒸汽压下降有关。

()6、0.10mol•dm-3 NaCN溶液的pH比相同浓度的NaF溶液的pH要大,这表明CN-的Kb值比F-的Kb值要大。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日本核电厂爆炸释放出放射性13153I,该原子内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A.131 B.78 C.53 D.252.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氢气是未来的理想燃料B.食用加碘盐可有效地抗核辐射C.利用高纯硅将光能转化为电能D.引导人们对废旧电池进行分类回收处理3.“白水仙瀑”景区被称为天然氧吧,其空气负离子最高达11.25万个/cm3。

下列有关O-2的说法正确的是A.O-2和O2属于两种核素B.O-2和O2互为同素异形体C.1molO-2含电子17mol D.O-2的摩尔质量为32g4.下列有关酸雨的描述,正确的是A.pH<6.5的雨水都属于酸雨B.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C.硫酸型酸雨放置一段时间后pH会增大D.生铁、大理石和玻璃材料中遇酸雨不易腐蚀的是玻璃5.在微电子工业中,氨水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产物不污染环境。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2M+H2O(未配平),则M的化学式为A.N2O4B.NO2C.NO D.N26.下列元素的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A.B.C.D.7.a、b、c都是金属,b中混有c时,只有c能被稀硫酸溶解;a、c用导线连接后一同放入稀硫酸中,c上有气泡产生。

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a>b>c B.a>c>b C.c>b>a D.b>c>a8.X、Y两种短周期元素,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XY2。

则X、Y的原子序数是A.12和9 B.1和8 C.6和8 D.11和169.结合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失电子能力:Li>Na B.碱性:Mg(OH)2>Al(OH)3 C.酸性:HNO3>H3PO4D.稳定性:HF>H2O 10.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H+、Cl-、NO-3、SiO-23B.K+、SO-24、Cu2+、NO-3C.Ag+、Fe3+、Cl-、SO-24D.NH4+、OH-、Cl-、HCO-311.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2SO2+O22SO3,其正反应速率v(正)和逆反应速率v(逆)随时间的变化见右图。

2010普化试卷A(含答案)终

2010普化试卷A(含答案)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普通化学考试试卷(A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根据热力学知识,下列定义中不正确的是()(A) H2(g) 的Δf Hm°= 0 (B) C(石墨) 的Δf Hm° = 0(C) H(g) 的Δf Hm° = 0 (D) N2(g) 的Δf Hm°= 02. 某温度下 1 mol·dm-3糖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p1,1 mol·dm-3的盐水的饱和蒸气压为p2,则()(A) p2>p1 (B) p2<p1 (C) p2=p1 (D) 无法判断3. 可使任何反应达到平衡时增加产率的措施是()(A) 升温 (B) 加压 (C) 增加反应物浓度 (D) 加催化剂4. 对一特定反应,化学反应速度越快是由于该反应的()(A)活化能越小(B)活化能越大(C)ΔG越负(D)ΔH越负5. 在恒温恒压下,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方向所用的热力学函数是()(A)△H (B)△G (C)△G°(D)△H°6. 已知 2NO + O2 = 2NO2,v == k [NO]2[O2],则该反应是()(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7. 达到化学反应平衡的条件是()(A)反应物浓度和产物浓度一定要相等时才行;(B)反应停止吸收热量:(C)正向反应速率等于逆向反应速率;(D)要视反应级数而定。

8. 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主要因为()(A )增加了分子总数;(B)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C)降低了反应活化能;(D)促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9. 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下列那种物质可以被认为是碱()(A) H3PO4(B) H2SO4(C)NH4+(D) HCO3-10. 0.1 mol/ dm3的醋酸(醋酸的PKa=4.74)水溶液的PH值为()(A)7.00;(B) 8.87;(C)2.37;( D) 2.8711. 在下列两反应中, Zn + 2Ag+= Zn2+ + 2Ag ,1/2 Zn + Ag+= 1/2Zn2+ +Ag的E°和△G°是()(A)分别相等;( B) E°不等,△G°相等;(C) E°相等,△G°不等;( D )分别都不相等。

2010-2011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化学反应原理)试题

2010-2011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化学反应原理)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高二化学考生须知: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第I卷后的“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Fe 56 Cu 64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道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30分)1.按照生活经验,判断下列物质:①苏打水②鲜橙汁③食醋④肥皂液,其中呈酸性的是A. ②③B.①④C. ②③④D.①③④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过程的限度取决于该过程可逆性的大小B. 水的离子积只适用于纯水,但不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C. 化学电池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等几大类D. 难溶电解质可能是强电解质,也可能是弱电解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某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B. 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C. 绝对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D. 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4.一定条件下的反应N 2(g)+3H2(g)2NH3(g)达到化学平衡的本质原因是A. 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不为0B. 反应体系中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C. 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C.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相等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物质或能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B. 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只能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或热能C. 电解质导电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电解的过程,此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 将NaHCO3溶液蒸干后并加热至质量不发生变化,最终所得固体仍为NaHCO36.下列叙述是某同学利用教材中的一些数据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 利用焓变或熵变的数据一定都能单独判断反应的自发性B. 利用沸点数据推测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C. 利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D. 利用溶液的pH与7的大小关系来判断任何温度下溶液的酸碱性7.向醋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则A. 醋酸的浓度减小B. 溶液的pH减小C. 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小8.常温下,下列物质投(通)入水中,最终所得溶液中水电离的c(H+)>10-7 mol·L-1的是A. NaOHB. NH4ClC. HClD. Na2SO49.人们常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应用盐的水解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普通化学原理试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一分,共30分)
1、热力学第一定律△U=Q+W适用条件是——,Q p=△H的成立条件是——,Q v=△U的成立条件是——。

2、恒定温度下,将1.0L 204kPa氮气与2.0L 303kPa氧气充入容积为
3.0L真空容器中,则P(N2)=——kPa,P(O2)=——kPa,容器内总压力=——。

3、反应进度ξ的单位是——,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化学计量数νB——0,生成物νB——0,ξ=1mol表示——。

4、基元反应是指——,若aA+bB→xX+yY是基元反应,则速率方程为——,A物质的反应级数为——。

5、2H2(g)+O2(g)=2H2O(g),△r H mθ=-483.64KJ●mol,则H2O(g)
△f H mθ=——KJ/mol。

6、已知Ag2CrO4的K sp=9.0×10-12,则其溶解度为——,饱和溶液中Ag+的浓度为——。

7、当n=4时,该电子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为——个,某元素原子在n=4的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在次外层l=2的轨道中有6个电子,该元素符号是——,位于周期表第——周期,第——族,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8、OF2分子的中心原子是采用——杂化轨道成健的。

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9、
分子轨道表示
式价健结构

健级磁性
O2+
10、配合物[CoCl2(NH3)4]Cl的中文命名为——,其配离子空间构型为——,实验测得此配合物为反磁性(μ=0),其中心钴离子成健所用杂化轨道为——。

二、选择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1、对反应N2H4(g)+O2(g)=N2(g)+2H2O(l)来说,△r H m与△r U m的关系
是()。

(A) △r H m=△r U m (B) △r H m=△r U m +2RT(C) △r H m=△r U m -RT (D)无法确定
12、某温度下,容器中含有1.0 mol O2,2.0 mol N2及3.0 mol H2。

如果混合气体的总压为p kPa,则氧气的分压P(O2)=()
(A)p/3 kPa (B) p/6 kPa (C) p/4 kPa (D) p/5 kPa
13、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能常数:H2(g)+S(s)=H2S(g),K1θ
O2(g)+S(s)=SO2(g),K2θ
则反应:H2(g)+ SO2(g) = O2(g)+H2S(g)的平衡常数为()。

(A) K1θ- K2θ (B) K1θ●K2θ (C) K2θ/ K1θ (D) K1θ/ K2θ
14、下列函数均为状态函数的是()。

(A)H、G、W (B)U、S、Q (C)T、p、U (D)G、S、W
15、已知某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欲使此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和标准平衡常数Kθ都增加,则反应的条件是()。

(A)恒温下,增加反应物浓度 (B)升高温度
(C)恒温下,加催化剂 (D)恒温下,改变总压力
1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都属于“两性物质”的是()。

(A)H2O、HPO42-、H2PO4- (B)HF、F-、HSO4-
(C)HCO3-、CO32-、HS- (D)OH-、HAc、NH4+
17、恒温下,某种溶液的一级电离常数约为1.7×10-5,并有1.3%电离成离子,该溶液的浓度约为()mol●dm-3。

(A)0.01 (B)0.10 (C)1.0 (D)2.0
18、对于一个指定的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判断合理的一组是()。

(A) △r G mθ>0, Eθ<0, Kθ<1 (B) △r G mθ>0, Eθ<0, Kθ>1
(C) △r G mθ<0, Eθ<0, Kθ>1 (D) △r G mθ<0, Eθ>0, Kθ<1
19、电极反应ClO3-+6H++6e=Cl-+3H2O的△r G mθ=-839.6 KJ●mol,则Eθ(ClO3-/ Cl-)为()。

(A)1.45V (B)0.73V (C)2.90V (D)1.55V
20、描述一确定的原子轨道(即一个空间运动状态),需用以下参数()。

(A) n,l (B) n,l,m (C) n,l,m,m s (D) 只需n
21、对于原子中的电子,量子数正确的一组是()。

(A) n=3,l=1,m=-1 (B) n=3,l=1,m=2
(C) n=2,l=2,m=-1 (D) n=6,l=-1,m=0
22、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为零的是()。

(A)CO2 (B)SO2 (C)H2O (D)NH3
23、下列分子中存在单电子π键的是()。

(A)CO (B)NO (C)B2 (D)NO+
24、在K[Co(NH3)2Cl4]中,Co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

(A) +2和4 (B) +4和6 (C) +3和6 (D) +3和4
25、[Ni(CN)4]2-是平面四方形构型,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d电子数分别是()。

(A) sp2,d7 (B) sp3,d8 (C) d2sp3,d6 (D) dsp2,d8
三、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对的题后写√,错的题后写×)
26、由于CaCO3分解反应吸热,故它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负值。

()
27、尽管Q和W都是途经函数,但(Q+W)的数值与途经无关。

()
28、混合气体中,i组分的分压力为P i=n i RT/V i。

()
29、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而不能改变△r H mθ。

()
30、焓、熵、自由能均为状态函数,它们的绝对数值大小均不可知。

()
31、冰在室温下自动溶化成水,是熵增起了主要作用。

()
32、K sp Ag2CrO4=1.12×10-12,K sp AgCl=1.77×10-10,所以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的溶解度。

()
33、电极电势值越大,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

()
34、│ψ│2图形与ψ图形相比,形状相同,但│ψ│2图略“瘦”些。

()
35、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不仅与n有关,还与l,m有关。

()
四、计算题(4小题,共30分。

请根据题意保留有效数字)
36、(5分)计算0.1molL-1 NH4Cl溶液的pH值,已知NH3●H2O的
K aθ=1.8×10-5。

37、(5分)已知:Eθ(HCN/H2)=-0.545V,Eθ(H+/H2)=0.000V,求
K aθ(HCN)。

38、(10分)已知Ag2CO3的热分解在298.15K的热力学数据如下:
Ag2CO3 (s) = Ag2O(s) + CO2(g)
△f H mθ(KJ●mol-1) -508.8 -30.05 -393.509
S mθ(J●mol-1K-1) 167.4 121.3 213.74如果空气压力p=101.325kPa,其中所含CO2的体积分数
ψ(CO2)=0.030% 。

试计算此条件下将潮湿的Ag2CO3固体在110℃的烘箱中烘干时热分解反应的摩尔吉布斯(Gibbs)自由能变。

问此条件下
Ag2CO3(s)的热分解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何办法阻止Ag2CO3的热分解?
39、(10分)已知:φθ(Ag+/Ag)=0.7991V,φθ(AgBr/Ag)
=0.071V,φθ(Zn2+/ Zn)=-0.763V,φθ(Ag(S2O3)23-/Ag)=0.010V
求:(1)将50cm3 0.15 mol●dm-3 AgNO3与100cm3 0.30 mol●dm-3 Na2S2O3混合,混合液中Ag+浓度;
(2)确定0.0010 mol AgBr能否溶于100cm3 0.025 mol●dm-3的Na2S2O3溶液中(生成Br-和Ag(S2O3)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