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设计书与报告编写基本要求
勘察报告编制统一规定
勘察报告编制统一规定1总则1.1为统一基本技术要求,保证本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质量,结合本所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1.2 本规定为勘察报告编制的原则性内容,勘察报告的内容,除符合本规定外,尚必须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
2基本规定2.1 勘察报告的编制应采用计算机辅助编制;2.2报告的编制要求: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岩土工程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写,应能真实反映场地的地形地貌、构造、地下水、岩土性质、不良地质现象、环境地质问题及其他要求查明的问题,并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评价,重点突出,对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建议,满足工程建设对勘察的要求。
2.3勘察报告应附的图表1. 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及图例;3钻孔柱状图4原位测试成果图表(标贯、触探及波速、注水试验、旁压试验等);5室内试验成果图表(汇总表、固结试验成果图表、剪切试验成果图表、岩石试验成果表、水质分析报告表);6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2.4必要时应附入下列图表1.区域地质图;2颗分成果图表3.岩土工程计算简图及成果图表;4 岩土层表面等值线图;5.基坑侧壁岩土结构模型及其他需要的图表;2.5勘察报告应附入的附件:1.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2 下列情况应附相关照片资料:a高程建筑的勘察场地中的主要岩土层;b 对工程建设有影响的地质现象,复杂的环境条件;3.其他按规程规范应附入的文件。
2.6相关格式及其它要求1 无特殊要求,柱状图成图一律采用A4幅面;剖面图可视比例采用A3、A4幅面,但同一工程不宜采用不同的幅面格式。
2 报告书体例、字体大小及字型的要求按,《勘察报告统一格式要求》。
3 报告书封面、扉页等的格式应符合院技术部的规定,可不写总建筑师栏;4 勘察报告提交审核时必须附计算书,计算书的格式内容应包括:a 对于统计分析,应提供指标值、范围值、样本数、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按需要提供)等;原位测试应提供修正值指标;b对于岩土设计参数的提供,应在采用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等多种方法的基础上并结合地区经验以及建筑物特征等资料综合确定;依据试验指标提供参数时,建议采用查表法,具体应用时应提供岩土层的主要指标(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参数的取值依据(规范、手册等),特别的当采用计算法时,所利用指标的试验方法应符合有关规定;c对于现场测试的成果分析,应说明依据的规范、所采用的计算公式;计算书由项目负责人自行复核,并经审核、审定人签字认可。
DZ陕西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编制格式及资料要求
DZ陕西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编制格式
及资料要求
一、报告编制格式:
1.封面:包括项目名称、报告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时间等基本信息。
2.摘要:对项目目标、方法、结果、结论及建议进行简要概述。
4.引言:介绍项目的背景、目的、意义、范围和研究内容。
5.研究方法:介绍研究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工程勘查方法和设计原则等。
6.现状分析:对陕西省地质灾害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灾害类型、
分布特点、规模等。
7.风险评估:根据现状分析结果,评估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的风险程度。
8.工程勘查:对治理工程的勘察设计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地质勘查、灾害学调查、工程勘探等。
9.技术方案:提出具体的治理工程技术方案,包括工程设计、施工方法、材料选用等。
10.预算与工期:根据技术方案,估算工程投资和工程周期。
11.结论与建议:总结报告的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13.附录:包括详细的数据、图纸、照片等资料。
二、资料要求:
1.包括陕西省地质灾害的历史数据,如历史灾情、灾害点分布、灾害损失等。
2.包括陕西省地质环境的基础数据,如地质构造、地质地貌、岩性分布等。
3.包括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现状数据,如灾害点的空间分布、规模、频率等。
4.包括陕西省既往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相关资料,如施工方案、效果评估等。
5.其他相关资料,如地质调查报告、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等。
以上是报告编制格式及资料要求的基本内容,编制报告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对岩土工程勘察所
获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研究的结果,是勘察单位向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提供的一份重要文件。
因此,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当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
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和气候等特点,确保报告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其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应当全面、详尽。
报告中应当包括勘察范围、
勘察方法、勘察结果等内容,对于勘察中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地下水情况、地基基础条件等情况也应当进行详细描述。
只有将这些内容都充分考虑进去,才能够为后续的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此外,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表述应当清晰、简洁。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术语和
长篇大论的描述,应当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表述,确保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同时,还应当注意报告中的逻辑关系,确保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和连贯性。
最后,在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时,还应当注重报告的规范性和规范性。
报告
的格式应当符合相关规定,文字应当规范、工整,图表应当清晰、准确。
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报告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确保报告能够得到相关单位的认可和采纳。
总的来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标准对于岩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都
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编制,确保报告内容的全面、详尽、清晰、简洁,才能够提高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为岩土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依据。
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要求
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要求深基坑支护工程地质勘察所提供的报告及资料,是做好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的重要依据。
在一般情况下,深基坑支护勘察应与主体工程的勘察同步进行。
制定勘察任务书或本级勘察纲要时,应考虑到深基坑支护概念设计工程的设计、施工的特点与内容,有专门章节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地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提出要求。
在勘察任务书中,应具备下列资料∶1)建筑场地的地形、管线及拟建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图∶2)拟建建筑物的上部结构类型、荷载以及可能采用的坚实基础类型;3)基坑开挖深度、坑底标高、平面尺寸及可能采用的基坑支护子类;4)场地及附近区域的环境条件等。
勘探工作勘察纲要根据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搜集场地范围附近的已有地质、水文、气象及该地历练的建筑经验等资料,编写勘察纲要,基本内容包括∶1)工程名称和推进单位;2)勘察目的、任务;3)勘察在工作中的方法和原理工作量布置∶包括测绘、调查、勘探、测试等内容、方法、数量,以及对各项教育工作的要求;4)年内工作进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5)资料整理和编辑出版报告书编写的内容和应附的图表。
现场勘探现场勘探包括掘探、钻探、触探、物探等四大类。
在工程大地测量中,钻探是目前十分常用、最广泛、最有效的一种手段。
它利用钻探设备和工具,从钻孔中取出土石试样,以测定岩土物理力学性质,鉴别和划分地层。
触探和物探既是勘探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测试手法。
触探可以确定地基土理论物理的物理力学性质,土石方选择桩基持力层和确定桩的承载力。
物探如地质火控可以探明古河道或暗浜的界面以及地下障碍物等。
深基坑支护工程勘探点的湿处布置∶采矿范围为支护结构范围可能设置的地段,在开挖边界外的1~2倍基坑修筑深度范围内,布置勘探点。
对于软土,勘察范围应适当扩充。
勘探点应布置在基坑周围,间距视地层复杂程度而定,一般为20~30m左右。
勘察孔的深度应满足整体稳定性等的验算要求,一般应不小于基坑取土深度的2~2.5倍。
勘察文件编制标准
1 总则1.0.1为统一我省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的格式和深度,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的质量,促使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的标准化、规范化、电子化,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除水利工程、铁道工程、公路工程及电力工程以外工程建设的甲、乙级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其他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的编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1.0.3 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1.0.4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环境条件和有关规范等具体情况认真编制。
1.0.5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的编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0.6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应采用计算机辅助编制。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岩土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2.1.2岩土工程勘探 geotechnical exploration岩土工程勘察的一种手段,包括钻探、井探、洞探及物探、触探等。
2.1.3原位测试 in-situ tests在岩土体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岩土原来的结构、湿度和应力状态,对岩土体进行的测试。
2.1.4岩土工程勘察文件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documents是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资料的总称,包括勘察纲要、原始资料、文字报告、成果图表等。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应做到资料完整、真实准确、数据无误、图表清晰、评价有据、结论可靠、建议合理、宜于保存,并应根据工程特点,重点突出,有明确的针对性。
2.1.5原始资料 original material勘察过程中形成和搜集的各种记录、观测数据、试验测试数据、像片、录像以及计算书、各种草图、报告书原稿等,是编写勘察报告的依据。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编制格式及资料要求(试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编制格式及资料要求(试行)为规范管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成果报告的编制,保证技术报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特制定本要求。
一、勘查/设计技术报告提交1.勘查/设计技术报告做到内容完整、真实准确、数据无误、图表清晰、重点突出、结论正确,建议合理、可行。
2.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的编制章节和内容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
3、勘查/设计技术报告格式:正文、表格的幅面采用国际标准A4规格(个别表格也可采用A3规格,但应折叠成A4大小);封面应包括报告名称、建设(委托)单位、提交单位和日期(送审稿应在封皮的报告名称下方注明“送审稿”字样);扉页除有封面部分内容外,还需有报告编制单位、项目负责、报告编写人、审核人、总工程师和单位负责人签字栏;目录应包括正文目录、附图目录、附件目录及相应的页码;附图件大小依据项目的规模而定,比例尺应满足其精度的要求,一律按A4规格折成手风琴式,图面朝里,图签向外;附图册和附表册幅面可为A3幅面(其格式要求详见本要求附件)。
4.勘查/设计技术报告中的文字、术语、标点、代号、符号、数字、图例、图式、单位等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规程的规定。
5.勘查/设计技术报告中的插图应注明图号、图名、图例、比例尺(图号、图名采用黑体置于图下部);插表应注明表号、表名(表号、表名采用黑体置于表上部)。
6. 勘查/设计技术报告附图、附件应按顺序排列,附于文字报告后;附图中应有责任栏(右下角)。
7、勘查/设计技术报告内容装订顺序:封面、扉页(责任栏)、单位资质、专家评审意见、评审专家组名单、报告目录、正文、报告附图、报告附件。
8.勘查/设计技术报告最终稿应沿左侧胶装成册。
二、技术成果格式1、勘查成果报告格式(详见本规定附件1-1~1-9):附件1-1:封面格式附件1-2:扉页格式附件1-3:单位资质附件1-4:专家评审意见附件1-5:评审专家组名单附件1-6:报告目录格式附件1-7:正文格式附件1-8:报告附图(包括工程地质平面图、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等)附件1-9:报告附件(包括委托书、土工试验成果、钻孔记录照片等)2. 设计成果报告格式要求(详见本规定附件2-1~2-9)设计成果由设计总说明(或设计报告)、图纸、工程投资估(或概)算书、设计计算书(另册装订)等四部分内容组成。
陕西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编制格式及资料要求(试行)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编制格式及资料要求(试行)为规范管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成果报告的编制,保证技术报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特制定本要求。
一、勘查/设计技术报告提交1.勘查/设计技术报告做到内容完整、真实准确、数据无误、图表清晰、重点突出、结论正确,建议合理、可行。
2.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的编制章节和内容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
3、勘查/设计技术报告格式:正文、表格的幅面采用国际标准A4规格(个别表格也可采用A3规格,但应折叠成A4大小);封面应包括报告名称、建设(委托)单位、提交单位和日期(送审稿应在封皮的报告名称下方注明“送审稿”字样);扉页除有封面部分内容外,还需有报告编制单位、项目负责、报告编写人、审核人、总工程师和单位负责人签字栏;目录应包括正文目录、附图目录、附件目录及相应的页码;附图件大小依据项目的规模而定,比例尺应满足其精度的要求,一律按A4规格折成手风琴式,图面朝里,图签向外;附图册和附表册幅面可为A3幅面(其格式要求详见本要求附件)。
4.勘查/设计技术报告中的文字、术语、标点、代号、符号、数字、图例、图式、单位等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规程的规定。
5.勘查/设计技术报告中的插图应注明图号、图名、图例、比例尺(图号、图名采用黑体置于图下部);插表应注明表号、表名(表号、表名采用黑体置于表上部)。
6. 勘查/设计技术报告附图、附件应按顺序排列,附于文字报告后;附图中应有责任栏(右下角)。
7、勘查/设计技术报告内容装订顺序:封面、扉页(责任栏)、单位资质、专家评审意见、评审专家组名单、报告目录、正文、报告附图、报告附件。
8.勘查/设计技术报告最终稿应沿左侧胶装成册。
二、技术成果格式1、勘查成果报告格式(详见本规定附件1-1~1-9):附件1-1:封面格式附件1-2:扉页格式附件1-3:单位资质附件1-4:专家评审意见附件1-5:评审专家组名单附件1-6:报告目录格式附件1-7:正文格式附件1-8:报告附图(包括工程地质平面图、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等)附件1-9:报告附件(包括委托书、土工试验成果、钻孔记录照片等)2. 设计成果报告格式要求(详见本规定附件2-1~2-9)设计成果由设计总说明(或设计报告)、图纸、工程投资估(或概)算书、设计计算书(另册装订)等四部分内容组成。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及报告编写
地质勘察报告步骤
地质勘察报告步骤1. 引言在进行土地开发、建筑施工、工程规划等项目之前,地质勘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地质勘察报告是地质勘察工作的成果之一,它对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评估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质勘察报告的步骤,以帮助读者了解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过程。
2. 收集资料在开始地质勘察工作之前,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
这些资料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地形图、地质图、历史地震数据、气象数据等。
这些资料可以为后续的地质勘察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 勘察设计在收集完资料后,需要根据项目的需求进行勘察设计。
勘察设计包括确定勘察区域、勘察的深度和范围、勘察方法和仪器的选择等。
勘察设计的目的是确保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4. 野外勘察野外勘察是地质勘察的核心环节。
在野外勘察中,勘察人员需要进行地表和地下的勘察工作。
地表勘察可包括地貌和地貌灾害的调查,地下勘察可包括钻孔、取样等活动。
野外勘察的目的是获取地质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评估工作。
5. 数据分析在野外勘察结束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包括地质资料的解释、岩土力学参数的计算、地下水位的测算等。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为后续的地质模型建立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6. 风险评估在完成数据分析后,需要对勘察区域的地质风险进行评估。
地质风险评估是确定地质灾害潜在风险的过程。
通过对勘察区域的地质条件、地震活动、降雨等因素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出可能存在的地质风险。
7. 编写报告在完成风险评估后,需要将所有的勘察成果整理为地质勘察报告。
地质勘察报告应包括项目的背景、勘察设计、野外勘察的结果、数据分析、风险评估等内容。
报告的编写应该清晰、准确、易于理解,方便相关人员进行项目的决策和规划。
8. 报告审核和修改编写完地质勘察报告后,需要进行报告的审核和修改。
报告的审核应由专业的人员进行,以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
在审核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这些修改应根据审核人员的意见进行调整。
勘察报告及编写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要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
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
下面着重谈一谈有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且侧重于详细勘察阶段。
1 报告的编制程序一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
不然的话,常会出现现场编录与实验资料的矛盾、图表间的矛盾、文图间的矛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影响质量。
通常的编制程序是: (1)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
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
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
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矛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相矛盾。
例如:野外定名为粘土的,实验出来的塑性指数却<17;野外定名为细砂的,实验资料为中砂,其0.25~0.5mm颗粒含量百分比达50%以上;野外定为可塑状态粘性土的,实验出来的液性指数却<0;野外定为稍密状态的砂性土,标准贯入击数却<10击;野外定为淤泥或淤泥质土的,实验出的孔隙比却<1;野外定为硬塑粘性土的,标贯击数却<18击……产生诸如此类的矛盾,或由于野外分层深度和定名不准确,或试验资料不准确,应找出原因,并修改校正,使野外对岩土的定名与状态鉴定与实验资料和原位测试数据相吻合。
(3)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是对勘察工作成果的
总结和分析,也是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资料的重要文件。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和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当包括项目概况、勘察范围、勘察方法、勘察成果、分析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和勘察成果的应用等内容。
在编制报告时,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进行,确保报告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其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当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勘察过程中获取
的各项数据应当经过严格的检验和分析,排除虚假和错误的数据,确保报告中所呈现的数据真实可靠。
另外,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还应当注重对勘察成果的科学分析和评价。
对
于勘察中发现的地质问题和工程隐患,应当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还应当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和简洁。
在
报告中应当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避免使用模糊和歧义的词语,确保报告的表达清晰明了。
最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还应当注重报告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在报告的
编制过程中,应当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报告的各个部分之间有机地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
总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和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
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报告的编制,才能够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规范要求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为了保证地质勘察工程的质量和准确性,相关的规范要求也得到了广泛制定和遵循。
本文将介绍地质勘察工程中的一些常见规范要求。
1. 地质勘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地质勘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进行地质勘察前必须编制的文件,其中包含了对勘察项目的背景、目的、设计及实施方案等详细信息。
该报告的编写应该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如《地质勘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规范》等,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地质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地质勘察设计文件是地质勘察工程实施的重要依据,其编制应符合国家的标准和规范要求,例如《地质勘查设计文件编制规范》等。
设计文件中应包含地质勘察的范围、方法、仪器设备等信息,以及对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的预测和评估。
3. 地质勘察报告的撰写地质勘察报告是地质勘察工程的结果呈现,它记录了地质调查的全过程和具体的地质情况。
撰写地质勘察报告应该遵循统一的格式和要求,包括项目背景介绍、调查方法和技术、地质数据分析和处理等。
此外,还应该加入地质地图、剖面图等图件,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4. 地勘工程的质量控制为了确保地质勘察工程的质量,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在地质勘察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取样、试验和数据处理等工作,并对勘察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此外,还应进行监督和验收,确保地质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地质勘察工程往往涉及到的场地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在勘察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的规范要求。
对于有潜在污染风险的场地,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勘察工作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同时,还要保证勘察人员的人身安全,如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和设施等。
6. 资料归档与管理地质勘察工程完成后,相关的勘察数据和资料应进行合理的归档和管理。
地质勘察工程中常见的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常见的规范要求地质勘察工程是建设工程的前期重要环节,通过对工程区域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为确保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相关部门和标准制定了一系列规范要求,本文将介绍地质勘察工程中常见的规范要求,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一、地质调查要求1. 勘察范围的确定地质勘察工程需要明确勘察的区域范围,包括拟建工程的整体范围以及周边可能影响工程的地质因素的范围。
同时,需要考虑到勘察的深度和范围,以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需求。
2. 资料收集和整理地质调查需要搜集和整理相关地质资料,包括地质地图、地下水位、地下水化学成分、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分布等。
这些资料对于分析地下水情况、岩土工程性质等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准确评估地质风险。
二、勘察工作要求1. 野外勘察地质勘察需要进行野外实地勘察,包括清理工地、测量、取样等工作。
同时,还需根据勘察区域的特点确定合适的勘察方法和技术,以确保采集到准确、完整的地质数据,并进行必要的现场测试与分析。
2. 试验室分析地质勘察工作还需将野外取样带回试验室进行进一步分析,包括土壤样品、岩石样本等。
通过试验室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样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力学性质等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
三、报告编写要求1. 报告结构地质勘察的报告需要以规范的结构进行编写,包括封面、目录、摘要、引言、地质背景、勘察方法和结果、地质评价、风险评估、结论与建议等部分。
报告的结构和内容要合理有序,便于读者查阅和理解。
2. 数据展示在报告中,需要采用图表等方式展示采集到的地质数据,通过图表的直观呈现,可以更好地说明地质情况和分析结果。
同时,还需要标注清楚各个数据的来源和解释,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 结论与建议地质勘察报告需要总结分析结果,明确工程项目的地质情况和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建议要具体明确,包括合理的设计方案、施工注意事项等,以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地勘工程是指为了获取地下地质信息、地下水文信息以及地下资源信息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地勘工程的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勘察数据,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地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勘工程的作业指导,包括前期准备、工程施工、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前期准备1. 项目立项:确定地勘工程的目标、范围、工作内容和时间计划,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2. 资料调查:收集相关地质地貌图、地下水文资料、历史地质灾害资料等,对工程区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3. 地质勘察设计: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地质勘察方案,明确勘察方法、勘察点位、勘察深度等。
三、工程施工1. 勘察点位布设:根据地质勘察设计要求,在工程区域内合理布设勘察点位,保证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 钻探工作:采用钻探设备进行钻孔勘探,获取地下地质信息。
钻探过程中,应注意钻孔位置、孔深、钻探方法、钻孔直径等参数的记录。
3. 取样工作:在钻孔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取样工作,包括岩土样品、水样等。
取样时应注意取样位置、取样深度、取样方法等的记录。
4. 岩土工程测试:根据项目要求,进行岩土工程测试,包括土壤密度、含水率、抗压强度等测试。
测试过程中应注意测试位置、测试方法、测试结果等的记录。
四、数据处理1. 数据整理:对勘察过程中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勘察点位坐标、钻孔数据、取样数据、测试数据等。
整理后的数据应进行编号和归档,便于后续使用。
2. 数据分析: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地下地质信息、地下水文信息以及地下资源信息。
分析结果应进行图表展示,便于工程设计和决策。
3. 报告撰写:根据项目要求,编写地质勘察报告,包括项目背景、勘察方法、勘察结果、分析结论等内容。
报告应具备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读性。
五、质量控制1. 现场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作业,确保钻孔、取样、测试等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工程地质勘察规范1. 引言工程地质勘察是为了保证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性,以及减少工程风险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的目的是通过对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为工程提供必要的地质数据和信息。
本文将阐述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要求。
2. 勘察范围与目标(1)勘察范围工程地质勘察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土壤、岩石、地下水等地质要素的调查与分析,以及地震、地下水位、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因素的评估。
(2)勘察目标工程地质勘察的目标是全面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判断与评价工程地质风险,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方案,确保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
3. 勘察方法(1)采样与测试采样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根据实地情况合理选择采样点,并进行合适的采样方式。
采样后还需要通过合适的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以获取准确的地质参数。
(2)勘探手段工程地质勘察中通常采用钻探、测量和地球物理勘探等手段。
钻探是获取地下地质信息的重要手段,可以用旋转式钻孔或冲击式钻孔等方法。
测量包括地下水位、地形、地下管线等数据的测定。
地球物理勘探可以通过地震、电磁、重力等方法获取地下的物理性质。
4. 地质调查与评价(1)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根据地质地貌、地质构造等地质特征进行野外考察与观测,以获取地理、地貌、地质、地震等信息的过程。
常见的地质调查方法包括沉积学调查、岩石学调查、构造地质调查等。
(2)地质评价地质评价是根据地质调查的结果,结合工程的特点与要求,对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风险等进行评价和分析,以确定工程的适宜性和风险程度。
5. 勘察报告与建议(1)勘察报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结合勘察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和分析结果,按照规范要求编写的文书。
它应概述勘察目的、范围、方法和结果,并分析地质条件对工程带来的影响。
(2)建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应给出相应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地质改善措施、工程设计要求、地质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建议,以引导工程的顺利进行。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震勘察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震勘察规范要求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震勘察是为了评价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为此,地震勘察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要求,以确保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对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震勘察规范要求进行探讨。
一、勘察设计要求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震勘察需要遵循相应的勘察设计要求。
首先,勘察设计应该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地震勘察的规定和标准。
其次,根据工程的性质和规模,勘察设计应该包括适当的地震动参数选取、勘察方法与技术选择、勘察区域的范围确定等内容。
此外,勘察设计还应考虑到勘察成本、勘察时间和勘察结果的可靠性等因素。
二、地震勘察方法与技术在地震勘察中,选择适当的勘察方法与技术对于获得准确的勘察数据至关重要。
常用的地震勘察方法包括地震观测、地震勘探和地震地质调查等。
地震观测方法主要通过设置地震台站记录地震波来获取地震参数。
地震勘探方法则利用地震波反射、折射和透射的特点,来获取地下构造和地震参数。
地震地质调查方法则结合地震地质和地震地貌特征,确定地震活动性和地震作用强度。
在选择勘察方法与技术时,应根据工程的性质和勘察要求,综合考虑勘察区域的地质、地形和工程条件等因素。
三、勘察区域范围确定地震勘察需要确定勘察的区域范围,以确保勘察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勘察区域范围的确定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和地质条件进行评估,并结合相关的地震历史和地震活动性资料进行分析。
尤其是对于中大型工程,其勘察区域范围应相对较大,以准确评估地震的影响。
同时,也需要结合工程的布置和地质条件,确定特殊区域的勘察范围,确保勘察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地震动参数选取地震动参数的选取对于地震勘察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
选取地震动参数需要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地震历史数据、地形和地质条件等因素。
通常,地震动参数选取应包括地面加速度、速度、位移和频谱等指标。
对于不同级别的工程,地震动参数的要求和选取方法也有所不同。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岩土试验项目不良地质条件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调查和预测的内容场地稳定性分类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分类城市规划勘察报告编制提纲勘察报告正文编写提纲工程地质图系编制提纲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条文说明总则尚应符合国一般规定分为料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为主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内容按下列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各场地应根据其场地条件和地基的复杂程度按表场地分类表依次类推详细规划勘察阶段工程等级表发展规模总体规划勘察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划区应建立地下水长期观测网岩土性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宜为总体规划勘察搜集资料应符合下列要求规划区及其邻近地区的航天和航空遥感影像及其判降水量湿度地震地质资料图上的误差不应超过观测点的密度取决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以能控制重要的地质观测点的间距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并结合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适当在地质构造线标准可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定数量的钻探土接触面及软弱夹层的特性等埋藏深度地震液地裂缝以及人类工程活动而引起的场地稳定性问题和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措施和经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铲孔和原位测试孔按表布置勘探孔时并符合本节条和中城市的市区点的间距可按表控制勘探孔应占勘探孔总数的厚的均匀分布的主要的总体规划勘察的取试样和原位测试工作应符合下列要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应在平面上均岩土试验项目在规划区内应根据地下水埋藏特征采取有代表性取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划总体规划勘察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类别应按本规范附为确定规划区内近期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公用事业以及拟建的重详细规划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搜集总体规划区内各项工程建设的勘察资料和勘察进一步分析研究规划区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并对在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详细规划勘察前必须取得下列文件和图件其比例尺可为并应符合下因类型地层在相应比例尺图上的误差不应超过工程地质测绘所用地形图的比例尺宜大于编制成观测点数量应能满足控距离宜控制在可布置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内容应根据任务要求和规划勘探点应按建筑物平面形状的纵表注勘察点包括钻孔探井铲孔及原位测试孔按表布置勘探点时应充分利用已有勘探资料当已有并符合本节条和应根线地带详细规划勘察的勘探线在干道每侧不应少于其勘探线中规勘探孔深度的增减原则可按本规范详细规划勘察取试样和原位测试工作应符合下列要其数量宜占勘探孔总数的取土试样和原位测试的竖向间距应按地层特点和土的均匀规划区内拟建重大建筑物的地段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不得少于均应当详细规划区的建筑地段存在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条及本章规定的要求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查明建筑地段以及勘探整理应分别按统一的坐标系统岩石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勘察报告编制包括勘察报告正文和工程地质图系两个部选岩土试验项目任务要求选做一些岩石物理性质如重土试验项目进行土的动力性质试验注可按其场地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比照推定符合各项划分条件中的一项条件即勘察报告正文编写提纲编制总体规划的城市类别或编制近期建设区详细规划的以及拟建重要工程建筑物位置以及规划勘察方法和工作量布置以及勘探规划区的地理和地质环境特征概述城市沿革和城址变迁如排水系分布最高和最大风区域地质简况软如断层的位置类型地下水的类型发展规模依据由于地质条件的自然改详细规划勘察报告应编写下列内容结语和使用勘察报告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下一阶段勘察工程地质图系编制提纲专题图应根据勘察阶段任务要求规划区的地理地质特征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和工程建设的特点等具体情况选定或予以适当增减本规范用词说明严禁不应或不得宜或不宜写法为或。
地质勘察要求及审查地质资料注意事项
地质勘察要求及审查地质资料注意事项第一篇:地质勘察要求及审查地质资料注意事项地质勘察要求及审查地质资料注意事项一、初步勘察1、目的: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出评价,并为确定建筑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方案及对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方案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2、要求:2.1根据拟建建筑的高度,结合当地情况确定控制孔深,初步查明该深度范围地层、构造、岩石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土的冰冻深度。
2.2查明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分布范围、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和发展趋势。
2.3对设防烈度6度及6度以上的地区应判断场地类别和岩土地震稳定性。
2.4初步查明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应调查地下水的类型、补给和排泄条件,实测地下水位,初步判定其变化幅度及对基础的侵蚀性。
2.5提供勘察工作范围地下已有埋藏物的资料(如电力、电讯电缆、各种管道、人防设施、洞室等),此项工作由勘察人收集,费用另计。
也可由甲方收集,并入初勘资料,以利布置建筑物时回避。
2.6锁定初勘孔位坐标,如详勘时能利用可节省钻探。
二、详细勘察:1、目的:对建筑地基做出工程地质评价,并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2、给勘察人提供的资料:2.1附有坐标及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布置图。
2.2各个建筑物的地面整平标高、上部结构特点及地下设施情况等。
2.3可能采取的基础形式、尺寸、埋置深度、总荷载或基础底面应力,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方案。
2.4勘探点的布置(注意数量多少、孔深影响勘探费用)。
以上4条,应由设计单位结构专业设计人与公司共同协商提供,有些地方设计院要求又是必备条件。
3、详勘要求:3.1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地层结构、岩石和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3.2对地基的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做出评价。
3.3提供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所需要的指标及资料。
3.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侵蚀性。
必要时,尚应查明地层的渗透性、地下水的变化幅度及规律。
勘察设计报告的编写与审查
格式不规范
报告的排版、图表、字体等不 符合标准规范。
逻辑不清晰
报告结构混乱,前后内容矛盾 或重复。
问题原因分析
01
人员素质不高
编写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导 致报告质量不高。
沟通不畅
勘察设计与施工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
03
02
时间紧迫
由于工期紧张,编写人员没有足够 时间仔细核对报告内容。
专家评审法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勘察设计报告进行评审,提出意见和建议 。
模拟分析法
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勘察设计报告进行模拟分析,以评估结构 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4
勘察设计报告的常见 问题与改进
常见问题
内容不完整
报告中缺少关键信息,如工程 地质条件、设计方案比选等。
数据不准确
勘察数据存在误差,导致设计 依据不充分。
图表丰富直观
报告中应使用图表、图片等直观方式 展示数据和设计成果,提高报告的可 读性和易理解性。
02
勘察设计报告的编写
勘察阶段
现场踏勘
对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 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 为后续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资料收集
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类似工程案例等资料,为设计提 供参考和依据。
审查要点
工程地质条件
审查勘察报告中工程地质条件的描述是否准 确、全面,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设计方案
审查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是否符合相 关规范和标准。
结构安全
审查结构设计是否安全、可靠,是否满足抗 震、抗风等要求。
经济性
审查勘察设计报告的经济性,包括投资估算 、工程概算等方面。
审查方法
对比法
勘察设计报告撰写
技术标准
列出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要 求,包括材料、设备、工艺等方 面的标准。
勘察设计方法
勘察方法
说明项目的勘察方法和手段,包括现场勘查 、测量、试验等。
设计方法
说明项目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包括方案设计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计算和分析方法
说明项目的计算和分析方法,包括结构、水 暖电、环保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
提交方式
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方式同时提交,确保信 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提交时间
在项目结束后或阶段性结束后的一周内完成 ,并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或客户。
存档要求与格式
存档要求
勘察设计报告需按照公司或客户的要求进行分类、编号、装订,以便于后续的查阅和使 用。
存档格式
电子版需保存为PDF或Word格式,确保文档的兼容性和可编辑性。
勘察设计成果
设计成果
包括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图纸、施工图图纸 等。
勘察成果
包括勘察报告、地质报告、测量报告等。
其他成果
包括工程量清单、材料清单等。
结论与建议
要点一
结论
对项目的勘察设计进行总结和评价,包括设计的可行性和 优缺点。
要点二
建议
提出对项目勘察设计的改进和优化建议,包括技术和管理 方面的建议。
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确定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确保报告能够全面反映项目的实际情况。
收集资料与现场勘查
收集相关资料
收集与项目相关的资料,包括项目合 同、技术规范、地质勘察资料等。
现场勘查
对项目现场进行实地勘查,了解现场 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编写报告。
报告的编制与修订
编制报告初稿
根据收集的资料和现场勘查结果,编写报告初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书编写基本要求设计书编写应严格按各类地质勘查项目主管单位(部门)下发的管理制度或文件要求格式进行编写。
没有相关要求的参照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调查项目要求执行。
设计的工作方案应充分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加强技术方法的有效性试验,实现勘查手段的优化组合,力争用最经济的工作量实现最佳的工作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设计书要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要求内容完整、文字简炼、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附录1:立项申请书编写格式封面“项目类别”立项申请书(或续作项目论证报告)(小一号、黑体、居中)项目名称:(三号、仿宋、加粗)项目负责人:(三号、仿宋、加粗)单位名称:(三号、仿宋、加粗)提交日期:(三号、仿宋、加粗)新开项目立项申请书编写提纲一、概况1、项目名称、承担单位、项目起止时间2、项目工作区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工作范围(地理坐标)及面积二、工作区地质背景及立项地质依据三、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及综合分析四、目标、任务及实现的可行性论述五、技术路线、技术方法、工作标准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六、预期成果与效益分析七、主要实物工作量八、质量保证九、组织管理十、经费预算十一、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十二、附图、附件续作项目论证报告编写提纲一、项目执行情况1、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2、工作进展与取得的主要成果3、质量评述二、年度安排方案1、项目续作的必要性2、技术路线或方案的可行性3、实物工作量安排及合理性4、年度经费预算5、预期成果三、结论附录2:设计书格式封面格式设计书(工作方案)名称(宋体、二号、粗体、居中)承担单位名称(仿宋、三号、粗体、居中)年月日(仿宋、小三号、居中)扉页格式设计书(工作方案)名称(仿宋、二号、粗体、居中)任务书(计划文件)编号:(仿宋、四号)项目编号(仿宋、四号):编写单位:(仿宋、四号)项目负责人:(仿宋、四号)编写人:(仿宋、四号)单位负责人:(仿宋、四号)总工程师:(仿宋、四号)提交单位:(仿宋、四号)(盖章)提交时间:(仿宋、四号)矿产资源普查评价项目设计书编写提纲第一章前言1、目的任务:主要包括任务来源、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工作周期及提交成果时间等。
2、工作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条件:主要包括工作区的地理位置、坐标范围、涉及图幅及编号、行政区划、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概况、社会经济概况等。
3、矿权登记情况:包括工作内探矿权登记范围、面积等,并附勘查登记复印件。
第二章以往地质工作程度1、以往区域地质工作,按年度先后叙述,主要是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扫面、区域物探及遥感地质调查,并对其成果做简要叙述。
2、以往矿产地质工作:主要说明矿产勘查工作性质、工作程度、已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与本次矿产资源普查评价有关的矿区应附已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表及主要工程分布图。
对已提交的成果应确切地予以表达。
对存在问题应予以详述。
3、对已涉及本次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科研工作要重点说明其工作成果和重要结论(如对成因认识的改变并涉及对矿床远景评价的应扼要地予以叙述)。
4、对上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找矿突破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应结合本次工作目的任务加以详述。
第三章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主要从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说明工作部署的依据。
1、区域成矿条件:重点阐明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地质特征、区域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
2、矿区地质特征:重点放在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特征上。
同时阐述普查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3、矿体地质特征:包括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分布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矿石品位、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围岩蚀变等特征。
4、矿石的选冶情况及经济技术评价。
第四章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1、测量工作2、地质填图3、槽井探工作4、钻探工作5、坑探工作6、物化探工作7、采样与测试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9、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10、矿床可行性评价11、编录、室内整理工作12、专题研究第五章工作部署1、工作部署原则根据项目任务书要求,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
2、总体工作部署根据项目的要求和上述部署原则,对不同层次及各类工作地区作出总体部署,并视具体情况分年度作出各工作阶段的主要任务安排,附相应的工作部署图。
3、年度工作安排第六章实物工作量附实物工作量表。
第七章预期提交成果1、普查工作报告及相应的附图、附表等提交时间。
2、预计提交的新发现矿产地和资源量。
第八章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1、组织管理。
2、列表说明项目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称、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
第九章经费预算包括编制说明和设计预算表。
第十章质量保障和安全措施1、保障任务完成,提高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
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取的技术培训措施等。
2、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3、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
附图:1、交通位置图(可采用插图)2、工作区以往工作程度图3、区域地质矿产图4、区域物化探异常图5、中大例尺矿区地质图6、大比例尺典型剖面图7、总体工作部署图及其分图报告编制要求固体矿产预查、普查阶段地质报告编写内容要求第一部分、正文内容要求第一章绪论(或绪言、前言)第一节工作目的和任务一、说明预查、普查工作的目的和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具体任务与要求。
二、预查、普查评价的实际工作时间,完成的各项工作量(附工作量统计表、分年度列出设计和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获得的预期重要地质成果及在勘查评价中解决的重要问题。
勘查费投入的经济效果。
第二节地理及经济条件一、预查、普查区位置、范围、面积、地理坐标,主要交通情况(一般附交通位置图)二、简要说明工作区(预查、普查)地形特征(包括地形、地貌、水系、切割程度、覆盖程度、相对和绝对高程)、地震及气候条件等。
三、简述工作区(预查、普查)经济条件:人口、民族、动力电、资源、劳动力、厂矿企业分布(布局)、供水条件及粮食供给等情况。
第三节以往地质工作评述一、按时间次序简述以往所进行的各种地质工作和矿山开采(民采)情况及取得的重要地质成果。
二、综合评述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的质量与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区域地质特征(背景)第一节地质特征预查和普查阶段一定要搜集和反映最新的区域调查成果和新的认识,较详细阐明区域地层、岩浆岩、构造、变质作用等,同时说明与矿产的关系。
一、地层:地层的时代、各时代的地层分布情况,在区域分布范围,在区域中出露程度,地层的划分、岩性、厚度等,地层与矿产的关系。
二、岩浆岩:这里包括火山岩和侵入岩。
阐明侵入岩的时代、种类、产出形态、产状、分布(发展)范围,岩性特征与矿的关系。
火山岩阐述时除说明上述要求之外,阐述火山岩形成的时代、喷发岩石类型、形态、产状、喷发旋回等特征,及其与矿产的关系等。
三、构造:阐明工作区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区域的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如有资料时要说明断裂构造属壳层、岩石圈或深层断裂,韧性剪切构造的变质变形特征等,同时说明与矿产的关系。
四、变质作用:说明区域的变质时代,变质岩石、岩相基本特征,原岩的建造恢复、变质作用(高级变质—低级变质、退变质)等,同时说明与矿产的关系。
第二节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一、区域地球物理特征阐述区域地质体的物性参数,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区域物探异常分布,异常性质,范围特征,异常检查结果等。
二、地球化学特征阐述区域各种化探异常背景值,异常的分布特征,结合地质、物探、重砂资料对异常进行综合评价。
第三节区域矿产叙述区域矿产分布规律、规模、开采和利用情况及各种矿产的找矿标志等。
第四节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如果工作区为普查阶段时按此节要求编写,其内容是对区域内与成矿有关的地质条件(地、物、化、遥等)进行综合分析叙述,总结成矿规律,控矿特征,提出成矿远景区,指明找矿方向。
如果工作区为单一的预查工作阶段,该节应为“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内容要求建议如下:一、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二、区域成矿规律及典型矿床特征三、成矿区带及矿床成矿系列或区域成矿规模四、成矿预测远景评价第三章预查、普查区地质特征第一节地质特征着重阐明与矿有关的地层、岩浆岩和构造、蚀变、变质作用及水文地质条件(重点为普查阶段的内容)等特征。
第二节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重点阐述异常数量、异常特征及查证的找矿效果等。
第三节矿产(床)特征(成矿远景矿产资源评价)普查阶段主要是叙述已稀疏控制的大致查明的矿化带(点)、矿体、矿石、矿石可选性特征等。
单一工作程度的预查阶段主要是对评价区的成矿远景进行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应叙述成矿远景区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控矿和赋矿规律。
初步了解矿化体(点)或矿体的特征,预测矿产规模及远景,为进一步普查评价提供依据。
第四节含矿性总体特征(普查阶段)重点阐述普查区通过地质填图和物探、化探及遥感的综合分析研究,矿化(体)大致的分布特征、范围,控矿地质条件,控制矿化带(体)的富集规律,矿化强弱(含矿性)与蚀变、构造及有关地质体等的关系及变化特征,矿化成因类型。
从而预测找矿前景及可能寻找的矿化规模,为进一步勘查评价提供依据。
第四章工作方法与质量评述第一节预查、普查工作方法、手段的选择依据和工作部署、工程布置的原则及合理性一、工作方法、手段的选择依据以据预查、普查区所评价矿产的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为前提,说明所选择地质、物探、化探或遥感等方法的依据,工作手段所采用槽探(地表)、井深、钻探等手段的依据。
二、工作部署、工程布置原则及合理化。
1、工作部署说明在预、普查阶段工作部署是怎样部署安排的。
对合理性作出评价。
2、工程布置原则及合理性评述。
第二节预查、普查工作质量评述一、地形、工程测量工作工作区地形图的精度(地形实测或放大),不是实测和放大时,说明地形图的来源。
工程的布设、定测的质量精度、方法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用什么仪器和方法)。
二、地质填图工作:说明各种填图比例尺、范围、填图方法、精度要求,技术方法和地形底图的质量情况,是否满足填图的地质成果质量要求。
三、钻探、坑探工程质量1、钻探:说明完成钻孔数、工作量,钻探方法(岩心钻探)、口径,质量情况(岩矿心采取率、钻孔弯曲测量,简易水文测量、原始班报表记录、孔深丈量、封孔),可利用的程度与地质效果的影响等(一般列出钻孔工程质量一览表)。
说明岩矿心的存放与保存情况。
2、坑探(井深、槽探):说明各类坑探工程完成的数量、工作量及工程质量和地质效果。
四、物化探工作说明采用的各种方法完成工作量,工作方法的质量情况。
五、采样工作、加工工作、化验工作、测试工作、岩矿及重砂鉴定工作等方法的工作量和质量情况评述。
六、资料编录对资料编录的方法和手段,说明其使用和质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