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中学综合实践课程规划及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2023年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023年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023年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综合实践活动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养。

针对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需求的变化,我们制定了2023年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方案的目标是: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自主、主动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掌握实践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创新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团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实施方案1. 课程设置根据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我们设置了以下课程内容:(1)实践技能课程:包括实验探究、科技制作、文化艺术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创新实践课程:包括科技创新、创业实践、设计实践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社会实践课程:包括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区参与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4)团队合作课程:包括团队活动、团队项目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1)问题驱动教学:引入具体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

(2)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成长。

(3)项目制学习:通过设计和完成实际项目,让学生实践技能和应用知识。

(4)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实践环节安排为了让学生有机会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和能力,我们安排了以下实践环节:(1)实验探究:每学期安排一次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总结,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2)科技制作:每学期安排一次科技制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完成一些科技制作项目,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标准模板(4篇)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标准模板(4篇)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标准模板一、工作思路及目标本学期,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教研工作仍坚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学常规为规范,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厚德强能,用心研教”,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继续提高中学两学科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促进两学科的教研工作和课程改革的从深发展,进一步加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力度。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指导思想____-____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重点着眼于进一步彰显课程特性,以“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为主题,突出课程“开放”,关注探究“过程”,不断完善课程形态。

倡导在研究过程指导以及研究方法指导领域的纵深发展与大胆突破创新。

同时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开展课题培训,加强指导,切实提高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领域的研究水平和专业素养,在实践中继续探寻最佳的课程实施方法。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意识,提升组织和指导课程实施的水平。

三活动措施1、定期组织区级综合实践活动评比工作,不断总结、反思和交流活动的成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资源。

2、利用网络优势,形成交流的平台,建立市、区、校三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页,为学生及时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理论与动态、丰富教育资源、交流经验、解决困惑提供支持和帮助。

3、新学期将继续组织学生,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题学习或观摩研讨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继续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以促进郊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水平的提升。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标准模板(二)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计划(31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计划(31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计划(31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计划(通用31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计划篇1为了积极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一)学生层面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比较丰富经验。

2、初步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关爱和责任感。

3、初步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初步养成合作、民主、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师层面1.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学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

使教师从传统学科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主题活动中的策划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与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和价值观的确立,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使他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得到不断提升。

3.改善教师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新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形成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学校层面探索一条符合本校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综合实践活动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改进我校的课程结构,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课程文化和校园文化。

二、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组长:张如副组长:王爱东杨瑞武组员:王海成、王云杰、张军元、薛志平、贾小明、吴兴三、具体安排1.一线任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学习、学案学习等课堂研究性学习,促进教学相长局面的形成。

2.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时。

此外,每周三下午第八节课开展全校性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共设立八个兴趣活动班,学生自主选择,班主任引导调配,相关兴趣班教师认真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精选16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精选16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精选16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立足于探索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探索多种途径,努力保持学生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能与学校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结合,与学校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的发展相结合。

使学生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的体验,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服务意识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组织领导机构领导小组组成:校长是第一负责人,组长由分管年级副校长担任,小组成员由学校教科室、教务处和团委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负责校内外指导力量的组织协调和设备利用、实施计划制定、过程落实、实施指导、检查管理等工作的统筹安排,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

组长:副组长:组员:学校教科室、教务处和团委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三、实施原则1、综合性: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重视知识、经验和技能的综合运用。

2、实践性:强调体验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为终身学习,获得生存能力的综合实践能力。

3、活动性:强调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成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4、开放性:强调“开放”,努力做到教育时空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教学要求与内容的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估的开放。

5、自主性: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设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

四、实施方案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新课程实施现实的经验,依托综合实践活动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文化,打造学校素质教育新亮点。

2024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计划(三篇)

2024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计划(三篇)

2024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认真___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更有效地提升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尽早地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会在观察中思考,实践中体验,探究中创新,拓展知识和技能,锻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实践能力、正确对待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激发和养成艰苦奋斗、创新探索、勇于拼搏、不断进取、团队合作的精神,让他们有机会去探索实际问题、参与实际生活,成为一个有素养、有能力的现代中学生。

二、课程实施的原则1.主题性原则传统的课程类型既包含有知识,又包含有经验,并按照知识和经验的系统结构组织和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尽管也包含有知识和经验,但它是以知识和经验的现实主题为中心进行组织,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通过活动的方式来实施的。

因此,它既不是单纯的学科课程,也不是活动课程,而是综合了各种课程优点达到了优势互补的,以主题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

2.生活性原则长期以来,受理想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教育将人类迫切要求解决的现实问题与人类生活的课题置之度外,结果导致学生缺乏起码的社会生活常识。

正因为如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着力解决这一问题,促使学校教育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未来与现实的统一。

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避免学术性、学问化,多选取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家庭、环境、健康、交通、文化、城市建设等问题。

3.开放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综合,决定了其教学组织形式在时间、空间上应该是开放的,而非限制于教室和课堂____分钟,教师应让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引导他们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4.全面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系统,也要内化个体的心理因素,发展他们的非认知系统。

2024年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2024年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2024年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背景介绍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为中学生提供一系列有趣、实用、有挑战性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2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考改革的推进,中学生面临着课堂教学与实践体验之间的差距。

为了满足学生对实践活动的需求,我们制定了这个全面、系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第二部分:活动计划2.1 器乐与音乐表演活动通过学习一种乐器并进行音乐表演,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2.2 社区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如志愿者活动、义卖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2.3 科技创新与编程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编程活动,如机器人制作、APP开发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技能力。

2.4 运动与体育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运动与体育竞赛,如篮球比赛、跑步比赛等,培养学生的体质和竞技能力。

2.5 摄影与影视制作活动组织学生学习摄影与影视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作能力,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2.6 文化交流与旅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文化交流和旅行,如参观博物馆、参加海外交流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

2.7 创业与市场营销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和市场营销实践,如小商品创意设计、市场调研等,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市场意识。

2.8 农村实践与农业技术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农村实践和农业技术活动,如田间劳动、农业科技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农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实施与评估3.1 课程实施:每个活动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通常会在课余时间、寒暑假期间进行。

我们将邀请专业老师和专家参与指导和评估活动的实施。

3.2 课程评估:每个活动结束后,将进行学生的个人评估和团队评估。

通过课程评估,评估学生在各个活动中的表现与收获,以及对于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3.3 课程总结:根据学生评估和课程实施情况,我们将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和改进,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中学 综合实践实施方案

中学 综合实践实施方案

中学综合实践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中学综合实践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技能实践、科技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实施目标。

1.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2.促进学生创新思维。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实施步骤。

1.确定实践活动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确定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内容,包括社会实践、技能实践、科技实践等。

2.组织实践活动。

学校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包括参观企业、参与志愿活动、开展科技创新实验等。

3.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指导,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总结实践经验。

学校要及时总结实践活动的经验,分享成功的实践案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四、实施保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2.建立实践基地。

学校要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场地和设备,保障学生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3.加强与社会资源对接。

学校要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寻找合作伙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五、实施效果。

通过中学综合实践实施方案的落实,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创新思维得到了激发,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结语。

中学综合实践实施方案的落实,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要加强对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全面发展。

中学实践课教学计划(3篇)

中学实践课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实践课程类型:手工制作、实验探究、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

2. 实践课程内容:(1)手工制作:剪纸、编织、陶艺、木工等。

(2)实验探究: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实验。

(3)社会调查:社区调查、环保调查、文化调查等。

(4)志愿服务:支教、敬老、助残等。

三、教学过程1. 前期准备(1)确定实践课程主题,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组。

(2)制定实践课程方案,包括时间安排、场地布置、材料准备等。

(3)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老师进行指导。

2. 实践课程实施(1)手工制作:讲解制作方法,示范操作步骤,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作品。

(2)实验探究:讲解实验原理,指导实验操作,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报告。

(3)社会调查:讲解调查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4)志愿服务:讲解志愿服务精神,指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记录活动过程。

3. 总结与评价(1)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成果展示,分享实践心得。

(2)教师对学生实践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实践态度、实践技能、团队合作等方面。

(3)邀请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表现。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根据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表现,包括实践态度、实践技能、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2. 教师评价:根据实践课程实施情况,评价实践课程的设计、组织、实施等方面。

3. 家长评价: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表现,评价实践课程的效果。

五、教学资源1. 实践场地:学校实验室、教室、多功能厅等。

2. 实践材料:手工制作材料、实验器材、调查问卷等。

3. 专家资源: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老师进行指导。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实践课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范本(二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范本(二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范本一、实施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新设置的、必修的、独立的课程领域,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构成,占___个必修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___个学分,社区服务___个学分,社会实践___个学分。

二、实施内容1.研究性学习。

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两类。

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

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

2.社区服务。

参加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其内容包括社区文化活动(如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科普活动、电脑培训、助学帮困、拥军拥属、文娱活动)、社区环境建设(如环保卫生、绿地领养、社区学校辅导、板报橱窗制作、交通秩序维护及其他志愿活动)和其他志愿者活动。

3.社会实践。

内容包括军训、社会回乡调查、素质教育基地实践、值周班管理实践、社会考察、社团活动等。

三、实施方式(一)研究性学习活动1.___形式。

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一般每生三年参加并完成___个课题研究(含项目设计,下同),其中高一完成的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每个课题___个学分,高二为5学分。

2.时间安排。

每个课题研究时间总量___课时,课题研究开始和结束阶段集中进行;中间研究过程分散落实,高一第一学期每周安排___课时,以后减少课时。

3.课题研究:可以学生自行申报课题,组成6—___名学生的课题研究小组,实行分工合作制,自行聘任教师;也可由学校推荐,填写申报表,由教务处和年级组负责协调。

课题研究一般应经确定课题—制订方案—搜集材料—整理分析—总结报告—交流评价。

每一步骤工作情况必须记录,以备学分认定。

中学综合实践课活动方案(3篇)

中学综合实践课活动方案(3篇)

中学综合实践课活动方案一、实践内容:高一级新生军训二、实践时间:安排在____年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之初,时间___周。

三、实践地点:紫金县武装部国防军训基地四、社会实践的目的1、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6、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

五、组织管理形式社会实践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德育处统一负责实施。

年级组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老师对所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

社会实践活动一般以班级形成的小组为单位开展,每个组推举小组长一名,根据活动项目聘请指导老师___名,根据活动项目的需要可聘请校外人士充当指导老师。

六、活动实施的过程1、活动前教育。

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

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规,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总结交流。

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

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

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

每班推荐最好的一个活动小组参加级组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

3、评价考核。

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然后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进行终评。

2024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024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024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背景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激发学生对实践的兴趣和热情。

三、课程内容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本课程将设计多个实践活动项目,涵盖科学实践、社会实践、艺术实践等方面,具体内容如下:1. 科学实践:通过开展科学实验、科学观察和调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具体活动包括制作电子小车、研究植物生长规律、实地考察动物行为等。

2. 社会实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具体活动包括参观社区服务中心、参与环境保护行动、进行志愿者服务等。

3. 艺术实践:通过进行艺术创作和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具体活动包括创作绘画作品、编排舞蹈表演、演绎戏剧作品等。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通过提供开放性问题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

3. 问题导向学习:通过给学生提出实践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情境教学:将实践活动与生活实际情境相结合,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增强实践活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五、评价方式1. 个人成绩评价:根据学生的实践表现和成果评价,包括实践报告、作品展示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

2. 小组合作评价:根据小组合作的效果和表现评价,包括合作成果、合作沟通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3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3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背景.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教学范式,它适合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

目前在我国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程价值取向已由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上,强调学生多样化的发展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密切联系,强调加强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基于以上认识,再纵观我校学生的发展现状,我们发现学生对社会缺乏认识,对家乡缺少了解,对处理问题缺少责任感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这一理念及创建一流中学的信念,本学期将积极投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与实践中去,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他们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使学生___自然、体验生活、走向社会,促进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思维能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我校课程结构,结合本地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

.2、建立实践第一的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我们要大胆放手地让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探究课题,各年级可让学生畅谈自己最常做的事与自己最想做的事,由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入手,自主开展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考察、访问、宣传、调查、收集材料等活动,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生成研究的课题,寻找研究的方法,自主进行总结,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感受探究的乐趣。

2024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

2024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

2024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一、活动目标1. 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提供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5. 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体验,增进社会责任感。

二、实施活动1. 活动时间:2024年3月至5月2. 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比如科技制作、机器人竞赛等。

(2) 艺术实践活动:组织文艺演出、美术创作、音乐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

(3) 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区义工活动、参观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增加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责任感。

(4) 体育实践活动: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户外拓展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身体素质。

(5) 实验科研活动:开展实验研究、科学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

(6) 社团活动:组建各类社团,如文学社、摄影社、音乐社等,提供学生自由选择参与的平台。

3. 活动计划及组织方式:(1) 确定活动类型和时间安排: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种活动选择,并根据学生的时间表安排活动时间。

(2) 活动组织与指导:各活动组织设立相应的指导教师,负责活动组织和指导学生,确保活动的有效进行。

(3) 活动宣传和报名:在学校官网、校园广播等媒体上宣传活动内容和时间,并设立报名通道,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报名参与。

(4) 活动成果展示:每个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通过学生演示、作品展览、实验展示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5)活动评价和总结:每个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评价和总结,了解学生对活动的反馈和意见,并及时进行改进。

4. 资源准备:(1) 建立实践基地:为各类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并建立与社区、企业等合作联系,提供合适的实践场所。

2024年中学综合实践课活动方案范文

2024年中学综合实践课活动方案范文

2024年中学综合实践课活动方案范文一、综合实践课活动概述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课逐渐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我校将开展一系列综合实践课活动。

二、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成绩;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4.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主题讲座组织专业人士开展主题讲座,邀请各行业的专家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和行业,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参观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博物馆等。

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场景,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

3.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环境保护活动等。

此类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也能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创新思维。

4.科技创新实践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学校将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资金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5.文化艺术体验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音乐厅等,开展文化艺术体验活动。

通过观摩和体验,培养学生对文化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在文化艺术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活动安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活动安排如下:1.主题讲座:每学期组织2次,每次讲座时间为2小时;2.实地考察:每学期组织2次,每次考察时间为1天;3.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组织1次,活动时间为1周;4.科技创新实践:每学期组织1次,活动时间为1个月;5.文化艺术体验:每学期组织2次,每次活动时间为半天。

五、活动评价为了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将对活动进行评价。

中学社会实践课工作计划(5篇)

中学社会实践课工作计划(5篇)

中学社会实践课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继续____新课程改革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

围绕“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的教育理念,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

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目的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融入社会大环境去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生产和大自然,通过参观、考察、实践、采访、调查、搜集资料,制作标本等教学形式,促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活动相结合,理论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知识、锻炼意志、提高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目的,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合作的快乐,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三、参加人员:4-____年级学生四、领导小组:组长:____(总指挥)副组长:____组员:____照相:____保安:____五、安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及搭班老师六、领队:总领队:各班领队:各班班主任七、活动要求1、广泛动员,精心组织。

各班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广泛动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要精心设计实践活动的内容、方式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予以落实,使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各班也可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

3、点面结合,注重实效。

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原则,重点做好社会实践活动,兼顾面上的工作,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全面参与。

2023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023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023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一、引言: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实施方案旨在全面推进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对实践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熟悉程度,为未来的就业和创业做好准备;3. 培养学生实践观念和实践道德,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4.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意识;5.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拓视野,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实践操作、科技创新、文化体验、团队协作等多个模块,具体内容如下:1. 实践操作: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际的实践操作活动,如农业生产、工程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等。

通过实践,了解实际操作的流程和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2. 科技创新:学生将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学习科学实验方法和科技创新的思维方式。

通过科技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文化体验:学生将参观各类文化场馆和展览,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国际文化的发展。

通过文化体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

4. 团队协作:学生将组队完成各类任务,如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等。

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四、课程组织与实施:1. 课程时间安排:每周安排4个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中包括2个课时的理论学习和2个课时的实践操作。

2. 课程教材教具:根据不同模块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教材和教具。

教材应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具应符合实践操作和科技创新的需求。

3. 阶段评价与考核: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设置阶段性的评价和考核,包括实践操作的成果、创新项目的成果、团队协作的表现等。

4. 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建立师资队伍,培养和选拔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辅导。

2024年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计划(三篇)

2024年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计划(三篇)

2024年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计划一、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2、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提高通过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态度,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习惯。

二、活动内容:1、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组织开展以“实验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及技能活动。

2、利用课间操、升旗仪式、重大节日、法制报告等方面的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遵守学生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1、认真组织教学,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2024年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计划(二)一、活动指导思想:以____为指导,以“环境保护、名人风学习、家乡支柱经济、自然实践操作”为主题,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我校办学特色。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一种主动探求、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现代学习方式,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升综合素质,自觉推进素质教育。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XX中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XX中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XX中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高中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贯彻实施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依据普通高中学生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培育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XX素养,形成综合化的课程体系,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品牌。

二、实施思路综合实践活动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以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及个人需要为基础,以注重学生的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为重点,以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为评价标准,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四、课程实施的组织形式和策略(一)组织形式校区政教处为主负责总体筹划,各年级负责组织实施。

年级根据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班级或活动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二)组织策略1.主体性。

在全部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生活上自理、行为上自律、意志上自强,引导学生做到自我管理、自我展示、自我评价。

2.体验式。

活动开展中要营造有利于学生体验情感的教育氛围,搭建起外部世界与学生自我专长的桥梁,助推学生品德的提高、人格的完善、境界的升华。

3.活动化。

活动设计要目标多样、内容丰富、情景特定、形式生动、评价完善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投入、亲自实践、动手动脑,在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4.研究型。

课题研究活动由学生自主确定课题,独立开展资料搜集、走访调查、报告撰写等,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生成。

五、课程实施评价(一)对指导教师的评价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策划者、组织与管理者、指导与参与者,是对课程资源进行鉴别、开发、利用的主要载体,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开展的根本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akdka中学综合实践课程规划及实施方案2017年10月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前提,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目的,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突破口,以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为原则,积极探索,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认知自我。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该课程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

为了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课程目标,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1.遵循《初中课程方案》的精神及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标准的原则和要求,体现内容上的联系性和实施上的独立性。

2.课程编排应立足于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3.课程编排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等。

4.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5.课程编排应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

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爱好、兴趣和需要所选择的内容和活动方式。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使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走向社会,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

(一)学生层面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比较丰富经验。

2.初步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关爱和责任感。

3.初步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初步养成合作、民主、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师层面1.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学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

使教师从传统学科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主题活动中的策划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与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和价值观的确立,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使他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得到不断提升。

3.改善教师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新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形成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学校层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

这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并非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

在实践中,可以以综合主题或项目将四大指定领域进行有机融合,彼此渗透。

探索一条符合本校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综合实践活动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改进教学观念,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改进我校的课程结构,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课程文化和校园文化并逐步呈现特色。

三、课程资源的挖掘(1)立足校园生活,挖掘实践资源多年来,学校组织了许多活动,如春(秋)运动会、科技节活动、读书周活动、艺术节活动以及各种内容的班团主题活动等,这些传统的活动长期根植于学校,我们可以从这些活动内容上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颢。

也可直接将学校的各类活动作为主题。

如学校的毕业典礼活动、春(秋)季运动会,3月的学校安全教育周活动等。

可以开展“我是小编辑”的综合实践活动。

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合,进行办报合作实践。

办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手抄报。

例如,办“环保知识小报”,“数学知识报”,“语文学习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如开展《亲近校园植物》、《文化上墙我出力》、《我为环保校园献一计》等。

(2)立足学生生活,丰富实践资源学生的生活充实而精彩,他们中有许多资源待我们去开发。

广泛借力,可以“淘”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深受学生欢迎的课题。

在学科学习中引导学生的发现主题。

学习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科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同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英语中有些单词是缩写,衣服标牌上的S、M、L、XL是不是英语的缩写呢?是哪些单词的缩写?”等,这些问题是学科学习的延伸与拓展点。

在各类活动中,引导学生生成主题。

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是学生产生问题的沃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各类传统活动,发现其中的问题。

如在体检活动中,高年级视力有所下降,问题出在哪儿?我们是不是近视了?什么是假性近视等。

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开展自己感兴趣的调查活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比如,“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调查。

”什么样的节目对中学生的成长有利?每天看多长时间的电视最好等。

增强学科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结合生活现象,如风力发电、河矿资源利用、冷库保鲜等也可延伸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给学生提供一个时空,让他们研究。

(3)关注社会生活,生成实践资源随着近年来“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现代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发展迅猛,渔业、种植业、养殖业发达,农业科技含量高,因此,要十分注重开发和利用这独特而又丰富的地理资源和环境资源,立足地区的经济特色开发活动主题。

◆引导学生从社会现象角度去发现问题。

农村学生并非生活的真空之中,社会上的赌博、迷信时时可见。

而对这些社会不良现象,辅导老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思考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从环境保护角度去发现问题农村学生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对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只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门前的小河怎么变黑了?果树为什么要定期打药?养猪大户把猪粪排泄到河道好不好?所有这些问题略作修改,就可以认为活动的主题。

◆引导学生从经济效益角度去发现问题家住农村的孩子对自家种养业情况比较了解,一亩田种植什么?经济效益高不高,不仅仅是大人们时常思索的问题,也是孩子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如:种苹果和种葡萄哪项获利高?同样的蔬菜为什么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价格?等等。

◆引导学生从农业技术角度去发现让学生联系自家种养业,可以产生许许多多的技术问题,如:“为什么我家桃树只开花不结果?”“我家庭院里栽种的葡萄怎么不甜?”等。

这都可以成为学生有兴趣的研究课题。

◆引导学生从农具改革角度去发现问题。

农业生产工具已沿习了几千年的历史,只要在这方面多观察,多动脑,也不难能发现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怎么提高挖沟效率?(对铁锹的改进)怎样使除草剂喷洒不损害植物?(对喷雾药机喷头的改进)怎样提高套袋的效率?结合学生家庭特点,在自家劳动中学生学会了给植物、蔬菜松土、除草、施肥,及时施药防治病虫害等。

(四)校内依托1.金梦想校外实践基地。

2.乡村学校少年宫(各种社团活动)。

3.开学迎新典礼、毕业典礼、心理健康教育、远足拉练、安全演练、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

四、课程管理成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从整体上布置、协调、管理、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工作。

专设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

设立家长委员会,本着家校联系的思路,拟聘请教研室教研员、学生家长、社会中知名度较高的人为校外辅导员。

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有效实施,我们构建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以“参与、体验、分享、快乐”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运行机制。

1.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组长:张体永许东颖副组长:张慧、朱艳君、孙娜职责如下:(1)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时、师资配备和教学(或活动)场所。

(3)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指导。

(4)建立学生综合活动实践课学习档案袋。

(5)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进行评价、考核。

(6)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课题成果进行评价。

2.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落实工作小组成员:组长:陈明霞、罗性华、徐凤英春组员:各班班主任、课程教师、指导教师职责如下:(1)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日常管理,确保每位学生参与课程。

(2)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

(3)协助教研中心建立“综合活动实践活动档案管理”。

(4)审定课题或活动计划。

(5)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6)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定。

五、课程实施(一)研究性学习1.课程安排按照学校的要求,三年内学生须完成3个课题的研究,其中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完成1个课题。

2.组织形式(1)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课程的实施,在课程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每组5—10人组成每班组成5—6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

(2)根据实情小组确定课题,班主任老师进行指导。

(3)每位指导老师一般指导1—2个研究性学习小组。

(4)小组推荐小组长一名,组长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安排具体分工,明确任务。

3.实施步骤(1)理论指导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

所以刚开始我们并不急于让学生直接研究,而给他们提供一些当前学科知识的背景和教会他们如何进行科研的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初始阶段先上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基础):研究性学习意义和如何选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开题报告、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课题的结题与展示。

(2)发动全校教师为“研究性学习”出课题,以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根据教材的内容,帮助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教师提出的课题,也可自己确定研究课题。

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3)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方案。

指导教师及时指出研究方案中的问题。

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展板,实物投影,多媒体展示软件,录像,实物,照片)来阐述自己研究设想和方案。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创造,创新的思维方向引导,鼓励学生多突破,多创新。

(4)学生实施研究,教师指导研究。

对于研究阶段,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地从事研究,教师角色必须转变,不再是学生研究的指挥者,而是学生研究的督促者、服务者,指引者。

学生实施研究过程中,学生每次活动都必须认真填写《记录表》,并定期与指导老师见面,指导老师通过学生介绍和小组活动记录,随时了解他们的研究进展,并相应提出针对性指导。

对于学生外出调查,指导教师还要做好道德品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

(5)成果展示,综合评价学生完成研究成果后,教师要及时总结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快乐币)。

对过程性的材料要及时存档,将学生的成果在班内或校内进行展示,以此增强学生的荣誉成就感,也以此鼓励其他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二)社区服务1.课程安排社区服务学习活动分别安排在初一、初二两个学年进行,每个学年分别完成3个工作日活动时间,社区服务的形式与内容可以灵活多样,如校内外志愿者活动、新农村建设活动、宣传教育、帮贫助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