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概况

合集下载

土耳其陶瓷生产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土耳其陶瓷生产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土耳其陶瓷生产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土耳其陶瓷生产工艺概述土耳其的陶瓷工艺源远流长,其陶瓷制品因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土耳其人民对陶瓷工艺的执着和热爱使得土耳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地之一。

土耳其陶瓷工艺的特点之一是千年的历史传承。

自古以来,土耳其陶瓷制作技术就以其高度发展而著称。

这一技术的发展始于公元7世纪,当时土耳其开始接触到波斯和阿拉伯陶瓷的影响。

之后,土耳其人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陶瓷制作方式,形成了具有鲜明风格的土耳其陶瓷。

土耳其陶瓷工艺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多样化的设计。

土耳其陶瓷的设计风格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的花纹和图案,也有现代的创新设计。

这些设计不仅体现了土耳其人民对美的追求,还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土耳其陶瓷的制作工艺也非常精细,要经历多个环节。

首先,陶瓷师傅需要准备合适的泥土,并将其制作成所需的形状。

然后,在制作陶瓷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细致的雕刻和装饰,以增加其美感和独特性。

最后,要将制作完成的陶瓷进行烧制,以使其更加坚固和耐用。

总的来说,土耳其陶瓷生产工艺是一门历史悠久且精湛的技艺,代表了土耳其人民对美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执着。

通过世代相传的工艺和不断创新的设计,土耳其陶瓷工艺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土耳其陶瓷工艺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和发展,为世界带来更多惊喜和美好。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土耳其陶瓷生产工艺。

首先,引言部分将对土耳其陶瓷生产工艺进行概述,介绍其产生的背景和发展情况。

同时,还会介绍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土耳其陶瓷生产工艺的详细探讨,揭示其独特之处和制作过程中的关键要点。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分为多个小节,以更加系统地介绍土耳其陶瓷生产工艺。

在2.1 小节中,将对土耳其陶瓷生产工艺进行总体概述,包括其特点、历史渊源和分类等内容。

从整体上把握土耳其陶瓷生产工艺的基本情况。

紧接着,2.2 小节将重点探讨土耳其陶瓷生产工艺中的要点1。

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工艺方案

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工艺方案

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工艺方案第1章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概述 (3)1.1 智能化生产的背景与意义 (3)1.1.1 背景分析 (3)1.1.2 意义 (3)1.2 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现状分析 (4)1.2.1 智能化设备的应用 (4)1.2.2 信息化管理 (4)1.3 智能化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 (4)第2章智能化生产线规划与设计 (5)2.1 生产线布局设计原则 (5)2.2 陶瓷生产设备选型与配置 (5)2.3 智能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6)第3章原料处理工艺智能化 (6)3.1 原料处理工艺流程优化 (6)3.1.1 工艺流程概述 (6)3.1.2 工艺流程优化措施 (6)3.2 自动配料系统 (7)3.2.1 系统构成 (7)3.2.2 配料精度控制 (7)3.2.3 系统优势 (7)3.3 原料混合与均化 (7)3.3.1 混合设备选择 (7)3.3.2 混合工艺参数优化 (7)3.3.3 均化工艺 (7)第4章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化 (8)4.1 模具设计与分析 (8)4.2 智能化模具加工技术 (8)4.3 模具在线检测与调整 (8)第5章成型工艺智能化 (9)5.1 成型工艺流程优化 (9)5.1.1 优化目标 (9)5.1.2 优化方法 (9)5.1.3 优化效果 (9)5.2 自动化成型技术 (9)5.2.1 技术概述 (9)5.2.2 技术特点 (9)5.2.3 应用案例 (9)5.3 在线检测与质量控制 (9)5.3.1 技术原理 (9)5.3.2 技术优势 (10)5.3.3 应用实践 (10)第6章干燥工艺智能化 (10)6.1 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10)6.1.1 干燥工艺概述 (10)6.1.2 参数优化方法 (10)6.2 智能化干燥设备选型与应用 (10)6.2.1 智能化干燥设备类型 (10)6.2.2 设备选型依据 (11)6.3 干燥过程监控与调节 (11)6.3.1 监控系统设计 (11)6.3.2 调节策略 (11)第7章窑炉烧成工艺智能化 (11)7.1 窑炉烧成工艺优化 (11)7.1.1 窑炉结构优化 (11)7.1.2 烧成曲线优化 (11)7.1.3 窑炉操作参数优化 (12)7.2 智能化窑炉控制系统 (12)7.2.1 系统架构 (12)7.2.2 烧成参数在线检测 (12)7.2.3 控制策略与算法 (12)7.2.4 人机交互界面 (12)7.3 烧成过程在线监测与调整 (12)7.3.1 在线监测技术 (12)7.3.2 数据分析处理 (12)7.3.3 工艺参数调整 (12)7.3.4 智能优化与决策 (12)第8章釉料制备与施釉工艺智能化 (13)8.1 釉料制备工艺优化 (13)8.1.1 釉料配比优化 (13)8.1.2 釉料制备过程控制 (13)8.1.3 釉料制备设备智能化升级 (13)8.2 智能化施釉设备与技术 (13)8.2.1 智能化施釉设备 (13)8.2.2 施釉技术 (13)8.2.3 智能化施釉参数控制 (13)8.3 釉料质量在线检测 (13)8.3.1 在线检测系统构成 (13)8.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13)8.3.3 智能预警与故障诊断 (14)8.3.4 检测结果反馈与优化 (14)第9章质量检测与控制智能化 (14)9.1 成品质量检测方法与指标 (14)9.1.1 检测方法 (14)9.1.2 检测指标 (14)9.2 智能化检测设备选型与应用 (14)9.2.1 智能化检测设备选型 (14)9.2.2 智能化检测设备应用 (15)9.3 质量数据分析与追溯 (15)9.3.1 质量数据分析 (15)9.3.2 质量追溯 (15)第10章生产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15)10.1 生产数据采集与处理 (15)10.1.1 生产数据采集 (15)10.1.2 生产数据处理 (16)10.2 生产过程智能监控与调度 (16)10.2.1 生产过程监控 (16)10.2.2 生产调度 (16)10.3 基于大数据的生产决策支持系统 (16)10.3.1 大数据平台构建 (16)10.3.2 决策支持应用 (17)第1章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概述1.1 智能化生产的背景与意义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生产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途径。

精选陶瓷的生产工艺原理与加工技术

精选陶瓷的生产工艺原理与加工技术
B、热压铸成型:利用压缩空气使加热熔化的含蜡配料(铸浆)充满模 具,冷却后凝固成所要形状坯件的成型方法。
浆料的性能要求:稳定性要好,在长时间加热而不搅拌的条件下不分 层与沉淀;可铸性要好,浆料铸满模腔并保持要求形状的能力;收缩率 要小,蜡浆由熔化的液体状态冷却凝固成固态时,会有体积收缩。
热压铸的工作原理:将配制成的料浆蜡板放置在热压铸机筒内,加热 至一定的温度熔化,在压缩空气的驱动下(或手动),将筒内的料浆通 过吸铸口压入模腔,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一定的时间后,去掉压 力,料浆在模腔中冷却成型,然后脱模,取出坯体,有的还可进行加工 处理,或车削,或打孔等。 高温排蜡:坯体在烧成之前,先要经排蜡处理,否则由于石蜡在高温熔 化、流失、挥发、燃烧,坯体将失去粘结而解体。
300-800
氧化铝
400000
1500
碳化钛
390000
3000
金刚石
1171000
6000-10000
陶瓷的硬度为1000-5000HV
C、强度:陶瓷的强度不高,因为其晶界上存在有晶粒间的局部分离 或空隙,如空位、气孔、析出物,晶界上原子间键被拉长,键强度 被削弱,同时相同的电荷离子的靠近产生斥力,可能造成裂纹,所 以,消除晶界上不良作用,是提高陶瓷强度的基本途径。
陶瓷材料一般可分为普通陶瓷、特殊陶瓷与金属陶瓷三类 1、普通陶瓷:以天然硅酸盐矿物(粘土、长石、石英)经粉碎、压 制成型 、烧结而成的制品,如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电绝缘陶瓷等。 2、特殊陶瓷:采用高纯度的人工合成材料烧结而成,具有特殊力学、 物理、化学性能的陶瓷。如高温陶瓷、磁性陶瓷、压电陶瓷等。
3、金属陶瓷: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成,是金属与陶瓷组成的非均匀 复合材料制品。如金属陶瓷硬质合金等。

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概况

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概况

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概况陶瓷是指用粘土等原料经过成型、干燥和煅烧工序后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

陶瓷制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建筑陶瓷、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等多个领域。

陶瓷的生产工艺技术是指将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在适当的工艺参数下,通过烧制而得到具有一定形状、结构和性能的陶瓷制品。

陶瓷生产工艺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料处理: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等。

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对于制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原料需要经过物理分离、筛分、磨细等工序,以获得适合成型和烧结的原料。

2. 成型:陶瓷制品一般经过成型工艺得到所需的形状和结构。

成型方式主要有手工成型、模压成型、注塑成型、挤压成型等。

不同的成型方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陶瓷制品,具体选择要根据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来确定。

3. 粘结和干燥: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通过粘结或干燥工艺使其固化和稳定。

粘结一般可以通过加热和压力来实现,例如采用胶结剂或烧结剂将陶瓷颗粒粘结在一起。

干燥则是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使陶瓷制品逐渐失去水分达到固化的目的。

4. 烧结:烧结是陶瓷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一环。

烧结是指将干燥后的陶瓷制品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颗粒相互结合形成致密的整体。

烧结的目的是提高陶瓷制品的硬度、强度和致密度,同时改善其物理和化学性能。

烧结方式包括电热烧结、气氛烧结、真空烧结等,选用不同的烧结方式取决于材料和产品的要求。

5. 表面处理:陶瓷制品经过烧结后,还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外观和性能。

表面处理可以包括抛光、涂装、釉料涂覆等工艺。

这些工艺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光滑度和美观度,还能起到防腐、防水、耐磨等功能。

6. 检测和质量控制:陶瓷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

合格的产品需要进行标识和包装,以便于销售和交付给客户。

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工艺学科,需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经验。

陶瓷工厂工艺设计概论

陶瓷工厂工艺设计概论

陶瓷工厂工艺设计概论陶瓷工厂工艺设计概论1.引言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又广泛应用的材料,它具有优良的特性,如高温稳定性、耐腐蚀性、良好的机械性能等。

在现代工业中,陶瓷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陶瓷工厂的工艺设计是确保陶瓷制造流程高效、稳定和质量合格的关键环节。

2.陶瓷工厂工艺设计的目标陶瓷工厂工艺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确保生产出符合规格要求、质量稳定可靠的陶瓷产品。

同时,还要考虑生产效率、能耗、环保等因素,以提高工厂的整体竞争力。

3.陶瓷工厂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陶瓷工厂工艺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合理利用原材料资源:通过科学的配比和原材料处理,确保尽量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还要考虑到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2)工艺流程合理化: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设计出合理的工艺流程,确保能够高效、稳定地生产出可靠的产品。

(3)设备配置合理化:选择适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确保设备的效率和性能能满足工艺要求。

同时,还要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对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和配置,以提高生产效率。

(4)质量控制严格化: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检测、测试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5)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在工艺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合理设置工艺过程控制和环保设施,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陶瓷工艺设计的具体内容陶瓷工厂工艺设计包括原料处理、成型、烧结、加工和检测等环节。

具体内容如下:(1)原料处理:对于陶瓷制造来说,原材料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在工艺设计中要合理选择、配比和处理原材料,以确保产品的符合规格要求。

(2)成型:成型是将原材料经过加工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陶瓷坯体的过程。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挤压、注塑、压片和模压等。

在工艺设计中要考虑到成型方法的适用性和成型工艺的稳定性。

陶瓷的生产工艺原理与加工技术

陶瓷的生产工艺原理与加工技术

陶瓷的生产工艺原理与加工技术陶瓷是一种使用矿物质和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工艺品和装饰品,具有耐磨、耐化学性能和高温稳定性。

它的生产工艺原理和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成型、干燥、烧结和表面处理等环节。

首先,原料准备是制作陶瓷的首要步骤。

陶瓷的原料通常包括黏土、瓷石和助熔剂等。

黏土是主要成分,提供了陶瓷的粘结性和可塑性。

瓷石是陶瓷的骨料,提供了陶瓷的强度和稳定性。

助熔剂用于降低烧结温度和增加陶瓷的致密性。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粉碎、混合均匀等处理,以获得质量稳定、颗粒均匀的陶瓷原料。

其次,成型是陶瓷加工的关键步骤。

成型方式有多种,包括手工造型、注塑成型、压力成型等。

手工造型是传统的方式,需要高度的技巧和经验。

注塑成型是一种现代化的方式,将糊状原料注入模具中,通过挤压得到所需形状。

压力成型是利用机械力量对原料施加压力,使其变形成所需形状。

成型后的陶瓷需要进行形态修整和表面处理,以确保其外观和质量的一致性。

然后,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经过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去除陶瓷中的水分,防止在烧结过程中发生开裂和爆炸。

干燥的方式有自然干燥和强制干燥两种。

自然干燥是将陶瓷制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利用自然的空气和温度,使水分逐渐蒸发。

强制干燥是利用热风或微波等方式,加速水分的挥发,缩短干燥时间。

接下来是烧结过程。

烧结是指将干燥后的陶瓷制品进行高温加热,使其颗粒间发生化学反应和晶粒生长,从而形成致密的陶瓷体。

烧结温度和时间的选择对于陶瓷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烧结温度越高,陶瓷的致密性和强度越高,烧结时间越长,陶瓷的晶粒尺寸越大。

最后是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为了改善陶瓷制品的外观和性能,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上釉、装饰、烧绘等。

上釉是在陶瓷制品表面涂覆一层液体玻璃,经过高温烧结,形成光滑、耐磨的表面。

装饰是利用绘画、雕刻等方式,在陶瓷表面进行艺术处理,增加其艺术价值和装饰效果。

烧绘是在陶瓷制品上施加特殊的颜料,经过烧结使其与基材相融合,形成持久的图案和花纹。

陶瓷生产技术及设备概述

陶瓷生产技术及设备概述

陶瓷生产技术及设备概述引言陶瓷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医疗、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陶瓷制品具有高温稳定性、机械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陶瓷生产技术及设备进行概述,包括陶瓷生产工艺、陶瓷生产设备以及陶瓷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陶瓷生产工艺陶瓷生产工艺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将陶瓷原料转变为成品的过程。

一般来说,陶瓷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制备、成型、干燥、烧结和加工等步骤。

1.原料制备:陶瓷原料的制备是陶瓷生产的第一步。

常见的陶瓷原料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等。

原料制备包括原料选择、原料混合、研磨等工艺。

2.成型:成型是将陶瓷原料按照一定的形状进行造型的过程。

常见的成型方法包括注塑成型、压制成型、挤出成型等。

成型后的陶瓷坯体需经过一定的干燥过程。

3.干燥:干燥是将成型后的陶瓷坯体中的水分蒸发掉的过程。

常见的干燥方法包括自然干燥、强制干燥等。

4.烧结:烧结是将干燥后的陶瓷坯体在高温下进行加热,使其变得致密并获得一定的力学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的过程。

烧结温度及时间取决于陶瓷材料的种类和要求。

5.加工:加工是将烧结后的陶瓷制品进行后续处理的过程。

常见的加工方法包括切割、打磨、抛光等,以获得所需的形状和表面光洁度。

陶瓷生产设备陶瓷生产设备是实现陶瓷生产工艺的工具和设备。

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陶瓷制品的要求,陶瓷生产设备可以分为原料制备设备、成型设备、干燥设备、烧结设备和加工设备等。

1.原料制备设备:原料制备设备包括搅拌机、研磨机等。

搅拌机可用于将陶瓷原料进行混合,研磨机可用于将原料进行细磨,以提高陶瓷制品的质量。

2.成型设备:成型设备根据陶瓷制品的形状和规格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成型方法和设备。

常见的成型设备包括注塑机、压力机、挤出机等。

3.干燥设备:干燥设备主要用于将成型后的陶瓷坯体中的水分蒸发掉,常用的干燥设备有烘箱、干燥室等。

4.烧结设备:烧结设备是实现陶瓷烧结过程的关键设备。

卫生陶瓷生产工艺

卫生陶瓷生产工艺

卫生陶瓷生产工艺卫生陶瓷生产工艺是指生产卫生陶瓷产品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下面是对卫生陶瓷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1. 原料配料:卫生陶瓷的主要原料包括瓷土、石英砂、长石等,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进行配比。

原料经过筛选、清洗、干燥等处理后,按配方比例进行混合。

2. 粉碎和细磨:将原料中的粗颗粒进行粉碎,得到细粉。

常用的方法包括球磨和湿法研磨。

细磨后的粉末尺寸一般在百米或微米级别。

3. 料浆制备:将细粉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稠度适宜的料浆。

料浆调配过程中还可以加入一些助剂,如增黏剂、分散剂等,以提高料浆的稳定性和粘结性。

4. 成型:采用压制或注塑等方式对料浆进行成型。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干压、半干压、湿压等,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选择不同的成型方式。

5. 干燥:成型后的坯体通常含有大量水分,需要经过一定的干燥处理。

干燥可以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类型。

自然干燥需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时间较长;人工干燥则采用烘干室、烘干窑等设备进行,时间较短。

6. 烧成:干燥后的坯体需要进行高温烧成,以使其产生化学变化,形成致密的瓷质结构。

烧成温度一般在1200~1400摄氏度之间,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来确定具体的烧成温度。

7. 上釉和装饰:部分卫生陶瓷产品需要进行上釉和装饰处理。

上釉可以增加产品的光洁度和美观度,装饰可以使产品具有特定的图案和色彩。

8. 检验和包装:对烧成后的陶瓷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尺寸、外观、强度等方面的检测。

合格的产品经过包装后可以出厂销售。

以上是卫生陶瓷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不断改进,卫生陶瓷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优化,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概况第一节陶瓷生产及原料概况陶瓷是指用粘土、石英等天然硅酸盐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强度的制品。

主要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日用陶瓷和建筑陶瓷、电瓷等。

陶瓷的生产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传统的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电瓷发展到今天的氧化物陶瓷、压电陶瓷、金属陶瓷等特种陶瓷,虽然所采用的原料不同,但其基本生产过程都遵循着原料处理一成型一煅烧”这种传统方式,因此,陶瓷可以认为是用传统的陶瓷生产方法制成的无机多晶产品。

陶瓷制品的品种繁多,它们之间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理性质、以及制造方法,常常互相接近交错,无明显的界限,而在应用上却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很难硬性地归纳为几个系统,详细的分类法各家说法不一,到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

整理汇编如下:一、根据陶瓷原料杂质的含量、和结构紧密程度把陶瓷制品分为陶质、瓷质和炻质三类1、陶质制品为多孔结构,吸水率大(低的为9%—12%,高的可达18%—22%)、表面粗糙。

根据其原料杂质含量的不同及施釉状况,可将陶质制品分为粗陶和细陶,又可分为有釉和无釉。

粗陶一般不施釉,建筑上常用的烧结粘土砖、瓦均为粗陶制品。

细陶一般要经素烧、施釉和釉烧工艺,根据施釉状况呈白、乳白、浅绿等颜色。

建筑上所用的釉面砖(内墙砖)即为此类。

2、炻质制品介于瓷质制品和陶质制品之间,结构较陶质制品紧密,吸水率较小。

炻器按其坯体的结构紧密程度,又可分为粗炻器和细炻器两种,粗炻器吸水率一般为4-/ 0 —8 %,细炻器吸水率小于2%,建筑饰面用的外墙面砖、地砖和陶瓷锦砖(马赛克)等均属粗炻器。

3、瓷质制品煅烧温度较高、结构紧密,基本上不吸水,其表面均施有釉层。

瓷质制品多为日用制品、美术用品等。

瓷器是陶瓷器发展的更高阶段。

它的特征是坯体已完全烧结,完全玻化,因此很致密,对液体和气体都无渗透性,胎薄处星半透明,断面呈贝壳状,以舌头去舔,感到光滑而不被粘住。

二、陶瓷可简单分为硬质瓷,软质瓷、特种瓷三大类1、硬质瓷(hard porcetain)具有陶瓷器中最好的性能。

用以制造高级日用器皿,电瓷、化学瓷等。

我国所产的瓷器以硬质瓷为主。

硬质瓷器,坯体组成熔剂量少,烧成温度高,在1360 C以上色白质坚,呈半透明状,有好的强度,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又是电气的不良传导体,如电瓷、高级餐具瓷,化学用瓷,普通日用瓷等均属此类,也可叫长石釉瓷。

2、软质瓷(soft porcelain)与硬质瓷不同点是坯体内含的熔剂较多,烧成温度稍低,在1300 C 以下,因此它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介电强度均低,一般工业瓷中不用软质瓷,其特点是半透明度高,多制美术瓷、卫生用瓷、瓷砖及各种装饰瓷等。

这两类瓷器由于生产中的难度较大(坯体的可塑性和干燥强度都很差,烧成时变形严重),成本较高,生产并不普遍。

至于熔块瓷(Fritted porcelain)与骨灰磁(bone china),它们的烧成温度与软质瓷相近,其优缺点也与软质瓷相似,应同属软质瓷的范围。

英国是骨灰瓷的著名产地,我国唐山也有骨灰瓷生产。

3、特种陶瓷是随着现代电器,无线电、航空、原子能、冶金、机械、化学等工业以及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新能源开发等尖端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这些陶瓷所用的主要原料不再是粘土,长石,石英,有的坯体也使用一些粘土或长石,然而更多的是采用纯粹的氧化物和具有特殊性能的原料,多以各种氧化物为主体,如高铝质瓷,它是以氧化铝为主,镁质瓷,以氧化镁为主;滑石质瓷,以滑石为主;铍质瓷,以氧化铍或绿柱石为主;锆质瓷,以氧化锆为主;钛质瓷,以氧化钛为主。

制造工艺与性能要求也各不相同。

上述特种瓷的特点多是,由不含粘土或含极少量的粘土的制品,成型多用干压、高压方法,在国防工业,重工业中多用此类瓷,如火箭,导弹上的挡板,飞机、汽车上用的火花塞,收音机,内用的半导体,快速切削用的瓷刀等等。

三、按陶瓷是否施釉来分可分为有釉陶瓷和无釉陶瓷两类。

四、按陶瓷的性能分类人们为了生产、研究和学习上的方便,有时不按化学组成,而根据陶瓷的性能,把它们分为:高强度陶瓷,铁电陶瓷、耐酸陶瓷,高温陶瓷,压电陶瓷,高韧性陶瓷,电解质陶瓷、光学陶瓷(即透明陶瓷),磁性陶瓷,电介质陶瓷,磁性陶瓷和生物陶瓷等等。

五、按陶瓷的用途分类1.日用陶瓷:如餐具、茶具、缸,坛、盆。

罐等。

2.艺术陶瓷:如花瓶、雕塑品.陈设品等。

3.工业陶瓷:指应用于各种工业的陶瓷制品。

又分以下6各方面:(1)、建筑/卫生陶瓷:如砖瓦,排水管、面砖,外墙砖,卫生洁其等;(2)、化工陶瓷:用于各种化学工业的耐酸容器、管道,塔、泵、阀以及搪砌反应锅的耐酸砖、灰等;(3)、化学瓷:用于化学实验室的瓷坩埚、蒸发皿,燃烧舟,研体等;(4)、电瓷:用于电力工业高低压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

电机用套管,支柱绝缘于、低压电器和照明用绝缘子,以及电讯用绝缘子,无线电用绝缘子等;(5)、耐火材科:用于各种高温工业窑炉的耐火材料;(6)、特种陶瓷:甩于各种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的特种陶瓷制品,有高铝氧质瓷、镁石质瓷、钛镁石质瓷、锆英石质瓷、锂质瓷、以及磁性瓷、金属陶瓷等。

第二节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陶瓷原料及特点包括高岭土、粘土、瓷石、瓷土、着色剂、青花料、石灰釉、石灰碱釉等。

高岭土陶瓷原料,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粘土。

因首先发现于江西省景德镇东北的高岭村而得名。

它的化学实验式为:AI2O3 2SiO2 2H2O,重量的百分比依次为:39.50%、46.54%、13.96%。

纯净高岭土为致密或松疏的块状,外观呈白色、浅灰色。

被其他杂质污染时,可呈黑褐、粉红、米黄色等,具有滑腻感,易用手捏成粉末,煅烧后颜色洁白,耐火度高,是一种优良的制瓷原料。

粘土陶瓷原料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由长石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与地质作用而生成。

它是多种微细矿物的混合体,主要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结晶水,同时含有少量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和着色氧化物等。

粘土具有独特的可塑性和结合性,其加水膨润后可捏练成泥团,塑造所需要的形状,经焙烧后变得坚硬致密。

这种性能,构成了陶瓷制作的工艺基础。

粘土是陶瓷生产的基础原料,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蕴藏量大,种类繁多,是一种宝贵的天然资源。

瓷石也是制作瓷器的原料,是一种由石英、绢云母组成,并有若干长石,高岭土等的岩石状矿物。

呈致密块状,外观为白色、灰白色、黄白色、和灰绿色,有的呈玻璃光泽,有的呈土状光泽,断面常呈贝壳状,无明显纹理。

瓷石本身含有构成瓷的多种成分,并具有制瓷工艺与烧成所需要的性能。

我国很早就利用瓷石来制作瓷器,尢其是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的传统细瓷生产中,均以瓷石作为主要原料。

瓷土由高岭土、长石、石英等组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并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和氧化钠等。

它的可塑性能和结合性能均较高,耐火度高,是被普遍使用的制瓷原料。

着色剂存在于陶瓷器的胎、釉之中,起呈色作用。

陶瓷中常见的着色剂有计三氧化二铁、氧化铜、氧化钻、氧化锰、二氧化钛等,分别呈现红、绿、蓝、紫、黄等色。

青花料是绘制青花瓷纹饰的原料,即钻土矿物。

我国青花料蕴藏较为丰富,江西的乐平、上高、上饶、丰城、赣州,浙江的江山,云南的宜良,会泽、榕峰、宣威、嵩明以及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均有钻土矿蕴藏。

我国古代青花瓷使用的青花料一部分来自国外,大部分属国产。

进口料中有苏麻离青、回青;常用的国产料有石子青、平等青,浙料、珠明料等。

石灰釉主要物质是氧化钙(CaO),起助熔作用,特点是高温粘度小,易于流釉,釉的玻璃质感强,透明度高,一般釉层较薄,釉面光泽较强,能清晰地刻划纹饰,南宋以前瓷器大多使用石灰釉。

石灰碱釉主要成分为助熔物质氧化钙以及氧化钾(K2O)、氧化钠(N&O)等碱性金属氧化物。

特点是高温粘度大,不易流釉,可以施厚釉。

在高温焙烧过程中,釉中的空气不能浮出釉面而在釉中形成许多小气泡,使釉中残存一定数量的未溶石英颗粒,并形成大量的钙长石析晶。

这些小气泡、石英颗粒和钙长石析晶使进入釉层的光线发生散射,因而使釉层变得乳浊而不透明,产生一种温润如玉的视觉效果。

石灰碱釉的发明与运用,是传统青瓷工艺的巨大进步。

石灰碱釉出现于北宋汝窑青瓷中。

南宋龙泉窑瓷器大量采用石灰碱釉,使釉色呈现出如青玉般的质感,如粉青、梅子青。

可以说南宋龙泉青瓷已达到中国陶瓷史上单色釉器的顶峰。

二、陶瓷的原料与作用陶瓷工业中使用的原料品种很多,从它们的来源来分,一种是天然矿物原料,一种是通过化学方法加工处理的化工原料。

天然矿物原料通常可分为可塑性物料、瘠性物料、助熔物料和有机物料等四类。

下面介绍天然原料主要品种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在陶瓷工业中的主要用途。

1 .可塑性物料一一粘土粘土主要是由铝硅酸盐岩石(火成的、高质的、沉积的)如长石岩、伟晶花岗岩、斑岩、片麻岩等长期风化而成,是多种微细矿物的混和体。

粘土通常分为:(1)高岭土一一也称瓷土,为高纯度粘土,烧成后呈白色,主要用于制造瓷器。

(2)陶土一一也称微晶高岭土,较纯净,烧成后略呈浅灰色,主要用于制造陶器。

(3)砂质粘土一一含有多量细砂、尘土、有机物、铁化物等,是制造普通砖瓦的原料。

也称耐火泥,此种粘土含杂质较少,熔剂大多少于10 %,在自然条件下(4)耐火粘土其颜色甚多,但经熔烧后多为白色、灰色或淡黄色。

耐火粘土的耐火度在1580 C以上,为制造耐火制品、陶瓷制品及耐酸制品的主要原料。

2 .瘠性物料揉成可塑泥料的粘土,在干燥的过程中,由于水分排出,粒子互相靠拢而发生收缩。

烧制过程中的一系列变化,也会引起收缩。

为了防止坯体收缩所产生的缺陷,常掺有无可塑性而在焙烧范围内不与可塑性物料起化学作用、并在坯体和制品中起骨架作用的物料,称为瘠性物料或非可塑性物料,如石英等。

3.助熔物料助熔物料亦称熔剂,在焙烧过程中能降低可塑性物料的烧结温度,同时增加制品的密实性和强度,但会降低制品的耐火度、体积稳定性和高温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常用的助熔剂有长石一类的自熔性助熔剂和铁化物、碳酸盐一类的化合性助熔剂。

4 .有机物料有机物料主要包括天然腐植物或由人工加入的锯末、糠皮、煤粉等,它们能提高物料的可塑性。

在焙烧过程中,还能碳化成强还原剂,使氧化铁还原成氧化亚铁,并与二氧化硅生成硅酸亚铁,起辅助助熔剂的作用。

若其含量过多,会使制品产生黑色熔洞。

三、陶瓷原料详解陶瓷原料主要来自岩石,而岩石大体都是由硅和铝构成的。

陶瓷也是用这类岩石作原料,经过人工加热使之坚固,很类似火成岩的生成。

因此从化学上来说,陶瓷的成分与岩石的成分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如果是硅和铝所构成的陶瓷,其主要原料有以下几种:1、石英——化学成分是纯粹的二氧化硅(SiO2),又名硅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