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压强(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3 大气的压强教案(9篇)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3 大气的压强教案(9篇)

2020-2021学年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大气压强教案(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大气压强教案(第一课时)地球周围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是有压强的,这个压强我们把它叫做大气压强。

认真的做一做下面的实验,就会体验到大气压强是确实存在的。

一、倒不满水的杯子实验器材:玻璃杯1个细长颈玻璃瓶1个水实验步骤:1.将瓶子里加满水。

2.把玻璃杯倒扣在瓶口上。

3.把瓶子与玻璃杯同时倒置过来后,把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水从瓶中流入玻璃杯里了吗?水会从玻璃杯里溢出来吗?4.向上提一下瓶子,当瓶口离开玻璃杯中的水面时,瓶子中的水又会流入到杯子里一些,直到玻璃杯里的水没过瓶口时,瓶子里的水就会停止流出。

(如图1所示)实验现象:当瓶口在玻璃杯中水面的上方时,瓶子里的水就会流入到玻璃杯里,只要瓶口低于玻璃杯口边缘的高度,玻璃杯里的水就不会倒满。

现象解释:装满水的瓶子倒置时,水会从瓶子里流入到玻璃杯里,在玻璃杯里的水没过瓶口时,瓶中的水再流出,瓶内气体的压强会小于大气压强。

当瓶内气体的压强与瓶内水柱的压强和等于大气压强时,瓶内的水便不再流动;当瓶口离开玻璃杯中水面时,空气由瓶口进入瓶内,瓶子里的水又会流出来,直到瓶口再次被玻璃杯内的水没过,瓶内的水又会停止流动。

二、瓶吞鸡蛋实验器材:玻璃瓶(装酸奶用的)1个熟鸡蛋1个热水实验步骤:1.将熟鸡蛋的硬壳皮剥掉。

2.往玻璃瓶中加满热水,过几分钟后倒出玻璃瓶中的水。

3.瓶中的热水倒出后,迅速把剥了皮的鸡蛋放在玻璃瓶口上,使鸡蛋竖直,并用手稍微压一下鸡蛋,让瓶口吸住鸡蛋后松开压鸡蛋的手,这时鸡蛋就会压实在瓶口上。

(如图2(1)所示)4.一会儿鸡蛋就会挤入瓶口中,再过几分钟的时间,鸡蛋就会挤入瓶子中,落到瓶底。

(如图2(2)~(6)所示)5.换用一个大一点的鸡蛋做一做,观察一下鸡蛋哪一端在下面时实验容易成功。

实验现象:鸡蛋被瓶口吸住后,然后慢慢的挤入瓶中,落到瓶底。

《气体压强》课件

《气体压强》课件

3
液化气罐
高压气体通过压缩液化,便于运输和使用。
压强的实例分析
深海潜水
深海潜水员面临极高的水压,需要特殊装备保护身 体免受过大的压强。
火箭发射
火箭在发射过程中需要承受巨大的推力和气体压强, 确保顺利进入轨道。
总结与回顾
气体压强
定义为物体对单位面积上的力的作用。
影响因素
包括温度、体积和物质量等。
单位与测量方法
常用单位有帕斯卡(Pa)和标准大气压(atm), 也可以使用毫米汞力计,可以通过测量液体高度的变化 来确定气体的压强。
气体分子的运动与压强的关系
气体分子的运动
气体分子以高速运动,不断碰撞容器壁并产生压力。
压强的产生
气体分子的碰撞产生的力在容器壁上形成压力。
常用单位为帕斯卡(Pa),通过压力计测量气 体压强。
应用与实例
气球膨胀、轮胎填充气体、液化气罐以及深海 潜水等。
《气体压强》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气体压强的定义与公式,单位与测量方法,气体分子的运动与 压强的关系,压强的影响因素,应用以及实例分析。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 带您逐步了解气体压强的原理与应用。
压强的定义与公式
1 压强是一个物体对单位面积上的力的作用。
压强 = 力 / 面积
压强的单位与测量方法
单位
压强的影响因素
温度 体积 物质量
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运动更剧烈,碰撞频率 增加,压强增大。
当气体体积减小时,分子碰撞频率增加,压强增 大。
物质量的增加导致分子数增加,碰撞频率增加, 压强增大。
气体压强的应用
1
气球膨胀
气体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气球膨胀。
2
轮胎填充气体

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一)参考液片法
1 .计算的主要依据是液体压强知识。
① 等高度(深度)的液片压强相等(连通器原理:在
连通器中,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是相等的)。 ② 液面与外界大气相接触。则液面下h处的压强为
p= p0+ gh (gh也可以理解为高h的液体压强差)
p0 1.01105 pa 76cmhg 1atm
2、计算的方法步骤
① 选取假想的一个液体薄片(其自重不计)为研 究对象
② 分析液片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力的平衡方程, 消去横截面积,得到液片两面侧的压强平衡方 程
③ 解方程,求得气体压强
例:计算图2中各种情况下,被封闭气体的压
强。(标准大气压强p0=76cmHg,图中液体为 水银)
76cmHg
5手柄缓慢上提,设气缸足够长,不计气缸内气
体((重12和) )各缸 缸处内内摩气气擦体体试对对分缸缸析底底气的的缸压 压刚力 强被P提N==离p地0p面0时sM的g受M力/gs情况p。0s
*(3)若不考虑温度变化缸内气体体积 *(4)此时,活塞上升的距离 X= (5)此时,缸内气体对活塞压力 N=
A、B气柱压强:
P P0 h2 C气柱压强: P P0 h1 h2
如图示:一圆筒形气缸,静置于地面上,气缸筒的质量为M,活塞
(连同手柄)的质量为m,气缸内部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为P。平衡时,
气缸容积为V。
试问:
mg 1、分析活塞(连同手柄)受力情况 求出缸内气体对活塞的压力大小 N=
2、求出缸内气体的压强 P= P0 mg / s
p0
p
Mg s
G
p0
p
F
G s
p0
课堂作业
θ

第一节压强PPT课件(初中科学)

第一节压强PPT课件(初中科学)
运动快慢比较: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二、压强(Pressure) 读作“牛每平方米”
1、含义: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2、压强反应了: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力
3、公式: 压强 = 受力面积 牛/米2

p=
F S
4、单位:帕 (帕斯卡)
米2
1帕 = 1 牛/米2
一位中学生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2500帕
作出假设: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有关
验证假设:如何设计实验……
得出结论:……
参考桌上实验用具,自己设计方案,小组 讨论后动手做一做。
(提示:科学实验中常用控制变量法。)
实验器材:橡皮泥两盒、圆柱体一盒、 砝码若干,小方桌两张 。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
1) 2) 3)视察并记录现象
的关系
压力的作用效果
其意义: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2500牛
(1)、如图所示,正方体金属块重20 N,F恒为5 N, 则支承面所受到的压力分别是:
Fa=__2_0_N_,Fb=_5_N___,Fc=__1_5_N_,F d=__2_5_N___.
(2)、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也一定越大 B.受压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 C.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D.压力不变,受压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地球
施力物体施加力的 大小
垂直于受压面且指向受 压物体
正比于物体质量 总是竖直向下
作用点
受力物体表面
重心

当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时,压力大小数

值上等于重力大小
作业
• 1、完成《知识训练营》习题 • 2、“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16张)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16张)


空盒气压计 一般使用的是空盒气压计。
2 自制气压计 1. 取一个瓶子,装入适量带颜色的水。
2. 取一根玻璃管,画上刻度,通过橡皮 塞插入水中。 3. 向管中吹入少量气体,使水沿玻璃管 上升到瓶口以上。
此时,瓶内气体压强 大于 大气压。 拿着它从山下到山上,视察玻璃管水柱有什么变化?
3 大气压的变化 山下 山上
有力地证实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02
大气压的大小
1 气压计——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水银气压计,通过测量水银柱的变化可以计算得出气压,但携
带不方便。
气压变化时,金属盒厚度会产生变化,通

过传动装置将变化转变为指针的偏转,指

导出气压。单位:百帕(hPa)、毫米汞


柱(mmHg)。1毫米汞柱≈133帕。
大气压强的存在
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各个方 向也存在压强,这种压强称为 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产生原因:
空气受重力作用, 且具有流动性。
大气压能把铁桶压瘪,它到底有多大?
1654年,格里克在马德堡市公开表演了一个著名实验——马德堡半 球实验。他把两个直径为30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 气机抽出球内空气,最后用16匹马费了很大的劲才把它们拉开。
课堂小结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 气
覆杯实验

气压的大小

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标准大气压: 1.01×105帕
及时巩固
1.如图所示,小关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将一个空易拉罐 里的空气抽走后,易拉罐变扁了,压扁易拉罐的力是 (A )
A.大气压力 B.易拉罐的重力 C.易拉罐对地面的压力 D.地面对易拉罐的支持力

专题:气体压强的计算(公开课)ppt课件

专题:气体压强的计算(公开课)ppt课件
塞缓慢移动很小一段距离,忽略两活塞与圆筒之间的摩擦。 1)求加热前后封闭气体的压强
25
(3)、操刀练手
2)若气缸是竖直放置的,加热前后封闭 气体的压强?
26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缸(活塞)的气体压强计算
2、加速运动的 ( 1 )、解题的思路
当封闭气体的所在的系统处于力学非平衡状态时, 欲求封闭气体压强,首先要选择 恰当的 对象(如与 气体相关的液体、活塞等)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受力分 析(特别注意分析内外的压力)然后应用 牛顿第二 定律 列方程求解。
你在处理选修3-3习题作 业时,困难最大的是什么?
1
专题: 气体压强的计算
5
一、液柱(液体)的气体压强计算
1、压强的计算公式 液面下h 处,液体产生的压强为
P=gh
Ph0
液面与外界大气相接触,
液面下 h 处的压强为 h
P= P0+ gh
6
一、液柱(液体)的气体压强计算
1、压强计算公式 2、应用到的定律、原理 帕斯卡定律 加在密闭静液体(或气体)上的压 强能够大小不变的由液体(或气体)向各个方向 传递(注意:适用于密闭静止的液体或气体)
36
课下作业
如图4所示,在一端封闭 的U形管内,三段水银柱 将空气柱A、B、C封在管 中,在竖直放置时,AB两 气柱的下表面在同一水平 面上,另两端的水银柱长 度分别是h1和h2,外界大 气的压强为p0,则A、B、C 三段气体的压强分别是多 少?
37
课下作业 如右图所示,试管由水银封闭有一定质量的气
24
(3)、操刀练手
如图,有一个在水平面上固定放置的气缸,由a、b、c三个粗 细不同的同轴绝热圆筒组成,a、b、c的横截面积分别为3S、S和 2S。已知大气压强为p0,两质量为mA ,mB的绝热活塞A和B用一个 长为4l的轻杆相连,两活塞之间密封有温度为T0的空气,开始时, 两活塞静止在图示位置。现对气体加热,使其温度缓慢上升,两活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 ① 大气压的存在 ② 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真空
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 通过实验得出来的。
水银柱高度
为760毫米
说成:大气压为 760毫米汞柱
也可记作:760mmHg厘空 盒 气米 汞 柱


千帕
已经水银密度为13.6×103千克/立方米
P=ρgh=13.6×103千克/立方米×9.8 牛/千克×0.76米=1.01×105帕斯卡
2、口服液是如何进入口中的?
吸口服液,使管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外界 大气压把口服液压入口中。
用空塑料瓶能取出蛋黄吗?
挤压空瓶,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 大气压把蛋黄压入瓶内。
早在 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格里克就在 马德堡市公开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将两个直径为30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 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让马向相反 的方向拉两个半球。直到两边的马各增加到8匹时, 才把半球拉开。
(A)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被 倒出来
(B)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
(C)用抽气机抽出灯泡中的空气
(D)医生提起针管里的活塞,使药液通过针头进 入针管
2.某教室面积为60m2,在标准大气压下 ,气体对地面的压力有多大?
相当于多少头大象站在上面产生的压 力?(已知一头成年的大象的质量约 为8000Kg,g取10N/Kg)
这么大的大气压力,楼板怎么承受的住 呢?(教室楼板的承重标准2500N/m2)
第一课时 大气压的存在与大小
1.往直玻璃管里加红墨 水,红墨水会流下吗?
2.用手指堵住装有红墨 水的直玻璃管的下端, 红墨水会流下来吗?
请按要求开展小组合作, 完成“覆杯”实验,仔细视 察现象并回答问题: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气体的压强》课件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气体的压强》课件

实验步骤:
1.把注射器活塞推至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并 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2.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然后水平 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 时, 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用这个 长度去除它的容积V,得活塞的横截面积 S:
A 纸片太轻了 B 大气压作用 C 水把纸片粘住了 D 水由于惯性处于静止状态
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气泡内
气C体的压强变化情况是(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6.大气压很大,但没有把屋面压坏,为什么?

巩固练习
7 .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然后用手握住
筒底向上提,在管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
▪ 探究活低。
小结
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 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3、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约为105帕
巩固练习
4 .盛满水的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封严,小心地 将杯口朝下,纸片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B )

(C )
A 是空的 B 有水,但不满
C 充满水 D 无法判断
固体能对支撑物产生压强
如下图所示,芭蕾舞演员和大象分别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5×105Pa
2.5×105Pa
液体内部有压强
猜想:气体是否也能产生压强呢?
马德堡半球实验(德国 奥托 • 格里克)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大气压强的例子
托里拆利(1608—1647)
托里拆利是意大利的物 理学家和数学家。他的一位 老师是伽利略的学生。有一 次这位老师把托里拆利的一 篇力学论文拿给伽利略看, 伽利略看后非常欣赏托里拆 利的卓越见解,邀请托里拆 利作自己的助手。在伽利略 生命的最后3个月中,虽已双 目失明,但仍未放弃科学工 作。托里拆利担任了伽利略 口述的笔记者,成了伽利略 的最后一位学生。

气体的压强

气体的压强

巩固练习
6、用自来水钢笔吸墨水时,只要把弹簧片按几下松开, 、用自来水钢笔吸墨水时,只要把弹簧片按几下松开, 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这是因为( 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这是因为( ) A 橡皮管有吸力 B 弹簧片有吸力 C 大气压的作用 D 橡皮管里真空有吸力
巩固练习
7、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液柱的高度取决于 、托里拆利实验中, ( A 外界大气压强 B 外界大气压强和管的粗细 C 外界大气压强和液体密度 D 外界大气压强和玻璃管的倾斜程度 )
(一) 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体验1:从塞紧橡皮塞的瓶中 吸饮料 • 体验2:演示课本图9-18实验. • 思考:平时饮料是怎样进入口中 的? • 易拉罐为什么被压扁?
•马德堡半球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
一个热爱科学的市长——格里克 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呢? 大气压真大!
•马德堡半球实验
–一个热爱科学的市长:奥 托.格里克 奥托.格里克肖 像.jpg –马德堡半球实验马德堡 半球实验.swf
巩固练习
1、由于空气也受_____力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 、由于空气也受 重 力的作用 而且能流动, 力的作用, 各个 方向都有压强 方向都有压强。 向_______方向都有压强。 2、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___________,简称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 大气压强 简称 大气压 __________. 3、著名的____________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著名的 马德堡半球 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这个实验是由________________主持的。 这个实验是由 奥托 · 格里克 主持的。 主持的
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①开始水银为什么下降?

气体的压强PPT课件

气体的压强PPT课件
3.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
硬纸片仍没有掉下来
第4页/共50页
第5页/共50页
2、试管运动实验
大试管中装 满水,将小 试管插入, 正放和倒置 过来,会怎 样?
第6页/共50页
3、易拉罐“变形”实验
第7页/共50页
4、瓶子“吃”鸡蛋实验
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放入瓶中, 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 会怎样?
6、假如用水来做托里拆利实验,管内上方为真空, 大气压可支持约____1_0____米高的水柱。
第41页/共50页
巩 固 练 习(选择题)
1、马德堡半球实验的设计者是( A )
A 、 奥托 • 格里克
C、 托里拆利
B 、 马德堡
D 、 伽利略
第42页/共50页
2、在广口瓶底铺层沙子,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投 入瓶中,过一会把剥了皮的熟鸡蛋放在瓶口,则
第48页/共50页
谢谢!
第49页/共50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50页/共50页
第39页/共50页
巩 固 练 习(填空题)
1、由于空气也受__重___力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 而空气内部 向___各__个__方向都有压强。
2、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__大__气__压__强___, 简称__大__气__压____。
3、著名的__马__德__堡__半__球__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 强的存在。
大气压表达式: 评估交流:测量结果往往比大气压的真实值偏小,原因 是吸盘内空气排不干净。
第32页/共50页பைடு நூலகம்
方法锦集
粗略测量大气压强
(方法4:利用注射器测大气压)
具体操作: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筒的底端,然后用橡

八年级物理-气体的压强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气体的压强ppt课件
一、大气压的存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请你思考:
生活在水中的鱼受到水的压强,如果把笼罩着地球
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
部,大气是否对我们也产生压强?
一、大气压的存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 3.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B ) A.用吸管吸饮料 B.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 C.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D.墨水被吸进钢笔
§10.3 气体的压强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请你思考:
3.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一、大气压的存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小组交流: 你能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一下生活中的一 些现象吗? 1.吸盘挂钩为什么能吸在墙上?
2.钢笔为什么能吸墨水?
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4)计算大气压强的数值p=FL/V
二、估测大气压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观察与思考:
4.实验数据:
6.3
2
3.2 6.25×10-5 1.008×10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结果分析:
(1)橡皮帽漏气;筒内空气没有完全排尽;活塞

气体的压强(PPT课件(初中科学)16张)

气体的压强(PPT课件(初中科学)16张)
第4章 物质的粒子模型
4.3 气压
气体的压强
想一想
为什么体积减 小后,推动活塞便 的困难了?
• 封闭容器中的气体粒子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粒子会撞击容器壁
体积减小,粒子数不变
粒子数对容器壁的撞击 增加,感觉到压力
气体的压强
想一想
为什么体积减 小后,推动活塞便 的困难了?
• 封闭容器中的气体粒子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减小/增大)瓶内的压强。
大气压强
活动4.14 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2.把一个小气球放入密封的罐子内,然后开动抽 气机,小气球产生了什么变化?
开动抽气机后,气球___胀__大_____(形状不变/胀大/ 缩小)。抽气机的作用是__减__少___(减少/增加)罐子 内空气粒子的数量,使罐子内的空气压强__减___小__, 使气球___胀__大___。
大气压强
活动4.14 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3.把一对马德堡半球结合起来,抽出球内空气, 需要动用16匹马才能把两个半球分开呢!
大气压强
活动4.14 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在活动中,塑料瓶为抽气前,瓶内外气压相等。 抽气后,瓶内空气粒子数量减少,气压随之降落, 外面的大气压便可把瓶子挤扁。
大气压强
活动4.14 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 粒子会撞击容器壁
体积减小,粒子数不变
单位面积气体粒子对容 器壁产生的压力称为
——气压。
粒子数对容器壁的撞击 增加,感觉到压力
气压增强!
气体的压强
活动4.13 气压的改变
类似的例子还 有那些?
1.给足球打气,足球体积几乎不变,由于球内__
__气__体__粒___子__增多所以足球内的气压就_增___大__

气体压强

气体压强
学生观察实验,讨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学生总结。
讲述历史上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式挂钩相互压紧,再将它们沿轴的方向拉开
师:大气压的值有多大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来估测一下。
出示实验器材
1.把注射器活塞推至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并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2.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理解
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课前准备
玻璃杯,水,硬纸片,矿泉水瓶,易拉罐,铁架台,橡皮泥,塑料吸盘挂钩,弹簧测力计,注射器,金属盒气压计
教学难点
液化实验及现象分析。




三.气体的压强
1.大气有压强吗?
2.大气压的值:相当与76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大气压会随着高度的变化和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学生实验:两个学生拉衣钩,体验用力的大小
感觉到大气压力比较大
学生思考要测大气压的值,根据压强公式P=F÷S,可先测出大气压力和受压面积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并计算大气压强的值。
学生:不是
学生讨论什么情况下能感受到大气压发生变化
学生实验:1.从两张纸条中间向下方吹气,两张纸条会合起来
2.从漏斗口中间向下方吹气,乒乓球会掉下来吗?
说明:这种方法测出的大气压值不精确,第一个精确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托里拆利。
大气压的值是否永远相当于76厘米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呢?
讲述:大气压的值回随着高度的变化以及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在海拔2000米范围内,高度每增加12米,大气压下降1毫米水银柱。

气体的压强(一)课件最新版22页PPT

气体的压强(一)课件最新版22页PPT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气体的压强(一)课件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版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压强
[课标解读]
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大气压的存在,了解大气压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通过探究活动感知气体、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学情分析]
虽然我们生活在大气中,但却很难感受大气的存在,因此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体验到大气压的存在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对于气体、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做好探究实验引导学生体会是关键。

学好本节知识,有利于加深对已学的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理解,还能加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对大气压的测定只介绍空盒气压计的刻度,水银气压计的主要部件和读数单位。

通过探究实验感知气体、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定性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 能例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实例,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 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和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3) 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并能用这一关系解释有关现象。

2、过程和方法:
(1) 观察跟大气压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是一种客观存在。

(2) 观察演示,感知大气压的大小。

(3) 观察和实验探究,感知气体、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确认大气压的存在,感知气体、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能用大气压强、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解释现象。

[教学难点]
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变化及气体、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

[教学关键]
做好演示和分组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信息。

[学法点拔]
1、注意发挥每个实验环节在探究活动中的效能。

2、问题的生活化和实验的拓展。

[方法选择]
实验探究、讨论、启发、归纳。

[教学准备]
玻璃杯、硬纸片、水、注射器、饮料瓶、吸盘挂衣钩、钩码、玻璃片、水槽、吸管、胶塞、气压计、抽气机及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情景设置
1、多媒体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2、演示:在空玻璃杯口覆盖一张稍厚的纸,用手按住,将杯子倒转过来,先让学生猜测放手后纸片会不会掉下来,然后移开手后观察纸片会不会掉下来。

在玻璃杯里盛满水,在杯口覆盖一张硬纸,用手按住,将杯子倒转过来,先让学生猜测放手后纸片会不会掉下来,然后移开手,学生观察水有没有流出来,纸片有没有掉下来。

引导讨论:
1、是什么原因使两个半球紧贴在一起而拉不开呢?
2、是什么原因使硬纸片不会掉下来呢?
交流讨论结果。

(认识到空气对半球、硬纸片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一) 大气压强的存在
1、什么是大气压强
指导学生阅读P61一段有关内容。

讲述: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厚度有几千千米,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又叫大气层,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

上述实验表明:大气对浸在它里的物体产生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学生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分组实验:明确目标,介绍器材,学生实验发现大气压,体验大气压存在。

[设计实验]
目的: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器材:塑料杯、塑料片、2个吸盘、针筒、钩码、吸管、水槽、水
要求:(1) 自主设计多种实验
(2) 尽可能充分利用实验器材
(3) 用简要的语言解释现象
讨论、交流、展示学生的实验及解释现象
3、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大气压的方向
利用前面的设计实验,引导学生感受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生活中的大气压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大气压:(1) 喝饮料依靠大气压 (2)塑料吸盘挂衣钩 (3) 茶壶倒水 (4) 注射器吸药水 (5) 抽水机抽水
(二) 大气压的大小
1、由马德堡半球实验,引起学生的测量意识。

2、教师出示实物并配合多媒体展示介绍:水银气压计,空盒气压计及其刻度单位。

3、练习读数,培养能力。

注意单位及换算。

1毫米汞柱=1.33百帕
(mmhg) (hpa)
4、由氢气球升空后的变化情况,发现大气压随高度变化,得出结论。

(1) 提问:节目里我们放飞的氢气球升入高空后会去哪里?
(2) 学生讨论、回答。

(3) 教师启发、点拔,配合多媒体展示解释。

(4) 归纳得出结论: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

气球体积膨胀,撑破了掉下来。

5、介绍标准大气压的值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105帕
6、形象化1.01×105帕的值
[计算与讨论]
(1) 一块砖平放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帕,则1标准大气压相对于叠多少块砖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2) 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
(三) 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1、实验探究:由纸条的运动,学生分析得出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科学探究]
用双手分别捏着两张纸条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前。

沿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并用简要文字解释现象。

(1) 先让学生猜一猜纸片会怎样。

(2)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3) 学生分组实验情况展示,交流、讨论。

(4) 教师启发、点拔,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结论: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气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2、(课件展示)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候车线、飞机的升力。

[多媒体展示]火车进站、出站的情景。

想一想:为什么火车站站台上的旅客要站在标志线以外等候?否则会怎样?
由学生讨论并解释,火车站的标志线。

思考:飞机为什么能够飞上天空?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教师配合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总结:飞机飞行时,机翼的形状决定了机翼上下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是不同的,如图表示机翼周围空气的流向,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可知,其上方弯曲,下方近似于直线。

飞机飞行时,空气和飞机相对运动,由于上方的空气比下方的空气走的距离要长,所以机翼上方空气流动比下方要快,压强变小。

与其相对,机翼下方空气流动较慢,压强较小,上下的压强差造成了对飞机一个向上的升力,当飞机速度增大,升力也增大,当升力大于飞机自重时,飞机便起飞了。

3(课件展示)拓展: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实验:在水面上放两只纸船,用水管向船中间的水域冲水,可看到分开的小船靠在了一起。

引导学生分析冲水后,两船之间的液体流速快,压强小,两船外侧流速慢,压强大,造成了压力差,将两船挤在一起,说明液体压强也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

介绍历史上两船相撞的事故,通过这次事故,人们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为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人们对航行中的船速和船之间的间距都做了严格的规定。

(三) 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认识
2、教师补充概括。

(四) 巩固练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1、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______,而且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

2、1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_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等于____帕。

3、抽水机是利用____来工作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抽水机能把水抽到的最大高度的是____米。

4、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原因是高度越高,空气越___,空气密度____。

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____。

5、为什么狂风常常掀起屋顶?
(五) 布置作业
P66练习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