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经济学原理作业

合集下载

《经济学原理》习题(附答案)

《经济学原理》习题(附答案)

《经济学原理》习题(附答案)1、下列哪一种弹性是度量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而不是曲线本身的移动()。

A、需求的价格弹性B、需求的收入弹性C、需求的预期价格弹性D、需求的交叉弹性答案:A2、总利润达到最大是在( )。

A、TR=TC 处B、TR 曲线和 TC 曲线斜率平行C、TR 曲线和 TC 曲线斜率平行且 TC 超过 TR 处D、TR 曲线和 TC 曲线斜率平行,且 TR 超过 TC 处答案:D3、在下面各种情况下,厂商不能够实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是()。

A、在某点的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之比B、在扩展线上任何一点扩大生产时C、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等于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D、等成本线与某一条等产量线的相交点答案:D4、生产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供给会()。

A、增加B、不变C、减少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答案:A5、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项有影响。

A、国民收入NIB、国内生产总值GDPC、个人收入PID、国内生产净值NDP答案:C6、如果厂商在短期内供应量既定,则该商品的价格()。

A、仅由市场需求曲线决定B、仅由市场供给曲线决定C、由市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D、以上任一条都不能决定答案:A7、按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

A、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购买支出B、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总投资加政府购买支出C、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D、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答案:B8、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A、市场经济B、个体行为C、总体经济活动D、失业和通货膨胀等答案:B9、劳动(L)的总产量下降时()。

A、MPL为负B、APL是递增的C、APL为零D、MPL为零答案:A10、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的主要差别在于两种商品的( )。

A、边际替代率是否不变B、边际替代率是否递增C、效用是否可加D、边际替代率是否递减答案:C11、稀缺资源的含义是指()。

经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1. 引言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原理对于学习经济学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组经济学原理试题及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读者加深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需求与供给试题:请解释需求与供给的概念,并讨论它们是如何影响市场价格和数量的。

答案: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的该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均衡。

当需求增加时,消费者愿意购买更多的商品,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供给保持不变时,市场价格和数量将上升。

相反,如果需求减少,市场价格和数量将下降。

当供给增加时,生产者愿意提供更多的商品,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需求保持不变时,市场价格下降,数量增加。

相反,如果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上升,数量减少。

3. 机会成本试题:请解释机会成本的概念,并说明为什么经济决策中需要考虑机会成本。

答案:机会成本是指进行某种经济决策时,放弃的最佳替代选择的成本。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一种选择意味着放弃其他可行的选择。

经济决策需要考虑机会成本,是因为资源有限,无法同时满足所有需求。

每个经济决策都涉及到资源的配置,选择某项经济活动必然带来其他活动的放弃。

因此,理性的经济决策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选择的机会成本,以便做出最优的决策。

4. 边际效用试题:请解释边际效用的概念,并说明为什么在经济学中边际效用往往是递减的。

答案:边际效用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对总效用的变化。

它衡量了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

在经济学中,边际效用往往是递减的。

这是因为随着消费量的增加,人们的满足程度逐渐减弱。

例如,一杯水对于口渴的人来说,满足程度很高,但当人们连续喝下多杯水时,每杯水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递减的边际效用反映了人们对于多样性和变化的追求。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减少,可能促使人们寻求其他更有吸引力的选择,以获得更高的满足。

经济学原理作业

经济学原理作业

经济学原理作业一、引言经济学原理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本文将围绕经济学原理展开讨论,包括供求关系、市场均衡、边际效用等概念的解释和应用。

同时,还将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对经济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供求关系1. 供求关系的概念供求关系是指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量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量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交易量的变动。

2.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供给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通常情况下,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即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

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通常情况下,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3.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供给量和需求量达到平衡的状态。

在市场均衡下,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市场价格稳定。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市场出现需求过于供给的情况。

三、边际效用1. 边际效用的概念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时所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表明,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逐渐减小。

2. 边际效用与消费决策消费者在做出消费决策时,通常会考虑边际效用。

当边际效用大于价格时,消费者会增加消费量;当边际效用小于价格时,消费者会减少消费量。

消费者通过比较边际效用和价格来获得最大化的满足程度。

四、经济学原理的实践应用1. 供求关系的应用供求关系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于市场调节和政策制定。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补贴等手段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以实现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2. 边际效用的应用边际效用在实践中常用于产品定价和资源配置。

企业可以通过研究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曲线来确定最优价格,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完整word版)《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答案

(完整word版)《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答案

《经济学原理》总目录第一篇导论第一章导论第二篇微观经济理论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第五章产品市场理论第六章生产要素理论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第三篇宏观经济理论第八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理论第九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十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第十二章开放经济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A.互相对立的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D.部分联系的2、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是指()A.技术B.信息C.价格D.行政命令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什么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是4、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D.由于存在资源浪费而产生的稀缺5、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市场出清D.完全理性6、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失业理论B.通货膨胀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经济增长理论7、关于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并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而应当是相互补充的。

B.规范经济学是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则是以规范经济学作为指导的。

C.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的、决策性的问题,就越具有规范性。

D.以上说法都对二、多项选择1、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A.体格决定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市场理论和分配理论等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A.宏观经济政策B.经济周期与增长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下列关于资源稀缺性的正确的说法有()A.资源稀缺性是相对于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的B.地球上的资源本来就少C.资源稀缺性存在于世界各地D.资源稀缺性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三、判断题1、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经济学原理习题与答案

经济学原理习题与答案

经济学原理习题与答案经济学原理习题与答案第1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可定义为( C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D、人们靠收入生活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D )A、怎样生产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3.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B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4.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作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 B )A、选择会导致短缺B、人们在进行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C、人是自私的,所作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D、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5.下列问题( C )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翻两番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6.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B )A、通货膨胀B、失业或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水平7.下列各项中( C )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A、失业B、通货膨胀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8.下列命题中( C )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已超过30 000美元9.下列( B )是规范经济学的说法A、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B、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公平现象C、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物价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这一现象也许会保持到2005年D、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你购买了微软公司的1000股股票,现在你愿意出售的话,你肯定赚不少钱10.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B )A、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B、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实现的C、政府能够决定谁获得多少消费品D、要得到急需的物品你只能“走后门”11.西方学者认为现代美国经济是一种( C )A、完全的自由放任经济制度B、严格的计划经济制度C、混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D、自给自足制度二、判断正误1.只有落后国家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和供给的短缺现象。

经济学原理作业二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作业二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消费价格指数(CPI):消费物价指数又称零售物价指数,是衡量各个时期居民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零售价格变化的指标。

3、政府转移支付:政府或企业无偿地支付给个人或下级政府,以增加其收入和购买力的费用。

他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形式。

4、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利用的经济资源在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也就是该国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

这里的GDP就反应了在该时期内的最大产出能力。

5、GDP紧缩指数(平减指数):GDP的价格,该价格指数用于衡量GDP各组成部分相对于基年的平均价格。

6、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7、凯恩斯陷阱:是指当一段时间内即使利率降到很低水平,市场参与者对其变化不敏感,对利率下调不再做出反映。

导致货币政策失效。

8、公开市场业务水平: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实施宏观货币政策的活动。

二、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2、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NP的政府支出是指(D)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C、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之和D、以上说法均不准确3、国民收入是指(D)A、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B、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的总和C、国民生产净值减去间接税D、以上答案都正确4、下面不属于总需求的是(B)A、政府支出B、税收C、消费D、投资5、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B)A、消费+投资B、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D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出口6、开放经济中,对本国产品的总需求是(A)A、C+I+G+(X-M)B、I+G+XC、C+I+G+XD、C+I+G7、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B)A、GDP将下降,但储蓄将不变B、GDP将下降,但储蓄将上升C、GDP和储蓄都将下降D、GDP不变,但储蓄下降8、在消费曲线的收支相抵点上(A)A、收入等于消费B、收入等于储蓄C、消费等于储蓄D、消费等于投资9、下列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B)。

《经济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经济周期中的萧条阶段的特征是()。

A、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B、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等于正常水平C、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低于正常水平D、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信用扩张正确答案:C2、财政政策是指()。

A、周期性变动的预算B、为使政府收支相抵的手段C、政府管理价格的手段D、利用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等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正确答案:D3、按货币单位衡量的变量()。

A、名义GDPB、名义汇率C、名义利率D、名义变量正确答案:D4、按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

A、真实GDPB、真实利率C、真实汇率D、真实变量正确答案:D5、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

A、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B、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后又下降了C、物价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D、物价总水平下降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正确答案:C6、当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MUx为()。

A、正值B、不确定C、零D、负值正确答案:C7、要缓和结构性失业,应该实行()。

A、人力政策B、财政政策C、收入政策D、货币政策正确答案:A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A、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B、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C、通过买卖债券获得差价利益D、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正确答案:D9、公共产品具有以下哪个特征()。

A、排他性B、竞争性C、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D、以上全对正确答案:C10、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 ( )。

A、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正确答案:D11、投资乘数等于()。

A、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B、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C、MPC的倒数D、1-MPS的倒数正确答案:D12、下面哪一项不是政府职能()A、在市场上决定产品的价格B、提供公共物品C、用行政与法律手段解决市场失灵D、对自然垄断实行价格管制正确答案:A13、货币数量论认为,可得到的()决定物价水平。

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经济学原理课是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培养经济分析和决策能力。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老师通常会布置一些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下面是一些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的示例。

1. 供给和需求习题:假设某种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为Qs = 100 + 2P,市场需求曲线为Qd = 200 - P,求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答案: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可以通过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点来确定。

将供给和需求方程联立,得到100 + 2P = 200 - P,解得P = 33.33。

将P代入供给或需求方程中,得到Qs = 100 + 2 * 33.33 = 166.67,Qd = 200 - 33.33 = 166.67。

因此,市场均衡价格为33.33,市场均衡数量为166.67。

2. 边际效用习题:某人消费3个苹果的总效用为20,消费4个苹果的总效用为25,求第4个苹果的边际效用。

答案:边际效用是指消费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效用。

根据题意,当消费3个苹果时,总效用为20;当消费4个苹果时,总效用为25。

因此,第4个苹果带来的额外效用为25 - 20 = 5。

3. 机会成本习题:某人有两个选择:A和B。

选择A可以获得100元,但放弃选择B可以获得200元。

求选择A的机会成本。

答案:机会成本是指选择某个方案所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方案。

在这个例子中,选择A可以获得100元,但放弃选择B可以获得200元。

因此,选择A的机会成本为200元。

4. 生产可能性边界习题:某国家只生产两种商品:A和B。

生产一个单位的A需要消耗2个单位的劳动力,生产一个单位的B需要消耗3个单位的劳动力。

该国家有100个单位的劳动力。

画出该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案: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企业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组合。

经济学原理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及答案厦门⼤学⽹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学期《经济学原理》课程复习题⼀、选择题1、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D)A、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C、西⽅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D、理论经济学和应⽤经济学2、下列因素除哪⼀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外移(B)A、购买者(消费者)收⼊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3、如果收⼊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同⽐例上升,则消费可能线( B)A、向右上⽅平⾏移动B、向左下⽅平⾏移动C、不发⽣变动D、向左下⽅⾮平⾏移动4、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种外均保持为常数?(D)A、个⼈收⼊B、其余商品的价格C、个⼈偏好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5、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D)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6、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 A)的商品A、需求⽆弹性B、单位需求弹性C、需求富有弹性D、需求缺乏弹性7、若某⾏业中许多⽣产者⽣产⼀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个⽣产者的产品的需求将是(D)A、毫⽆弹性B、有单元弹性C、缺乏弹性或者说弹性较⼩D、富有弹性或者说弹性很⼤8、⼀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9、如果要使总产量达到最⼤,则⼀种⽣产要素的投⼊应该使( A)A、边际产量为零B、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C、边际产量为正数D、边际产量为负数10、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果某⾏业的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 C)A、原有企业退出该⾏业B、新的企业进⼊该⾏业C、既⽆企业进⼊该⾏业也⽆企业退出该⾏业D、既有企业进⼊该⾏业也有企业退出该⾏业11、假设经济起初处于长期均衡,再假设发⽣了摧毁了⼤部分⼩麦的⼲旱。

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长期中的物价和产量会发⽣什么变动?(B)A、物价上升,产量仍是初始值不变B、产量和物价都仍然是其初始值不变C、产量增加,物价仍是初始值不变D、物价下降,产量增加12、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于其均衡价格的⽀持价格。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经济学原理》总目录第一篇导论第一章导论第二篇微观经济理论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第五章产品市场理论第六章生产要素理论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第三篇宏观经济理论第八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理论第九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十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第十二章开放经济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A.互相对立的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D.部分联系的2、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是指()A.技术B.信息C.价格D.行政命令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什么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是4、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D.由于存在资源浪费而产生的稀缺5、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市场出清D.完全理性6、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失业理论B.通货膨胀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经济增长理论7、关于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并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而应当是相互补充的。

B.规范经济学是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则是以规范经济学作为指导的。

C.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的、决策性的问题,就越具有规范性。

D.以上说法都对二、多项选择1、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A.体格决定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市场理论和分配理论等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A.宏观经济政策B.经济周期与增长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下列关于资源稀缺性的正确的说法有()A.资源稀缺性是相对于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的B.地球上的资源本来就少C.资源稀缺性存在于世界各地D.资源稀缺性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三、判断题1、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经济学原理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习题及答案(总127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经济学原理习题及答案1 引论一、选择正确答案1.经济学可定义为()。

A.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B.研究人们如何依靠收入生活的问题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D.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2.“资源是稀缺”指的是()。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被消耗尽B.资源是不可再生的C.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3.一个经济体系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 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4.下列属于规范分析表述的是()。

A.鼓励私人购买汽车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B.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汽车的人会越来越多C.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低,大多数人还买不起汽车D.个人汽车拥有量的增多,给我国居民的出行带来交通隐患5.下列属于实证分析表述的是()。

A.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重要B.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C.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D.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答案:;;;;。

二、分析讨论1.如何理解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考察稀缺的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

答:西方经济学认为,人类的欲望和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无限多样的,可是用来满足这些无限需要的手段即用来提供这些物品和劳务的生产资源是稀缺的。

这样,就产生了如何分配使用这些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需要的问题,这就是“选择”,也就是“配置”资源的问题。

人类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就是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和有效率地分配使用于各种途径以满足人类无限多样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实现的。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都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

假若人类能无限量地生产出各种物品,或者人类的欲望能够完全得到满足,即在这样一个丰裕的伊甸园里,不存在稀缺物品,所有的物品都是免费的,像沙漠中的沙和海岸边的海水,价格和市场互不相关,那么经济学就无须存在了。

经济学原理习题答案 (2)

经济学原理习题答案 (2)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复习题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舍的例子。

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②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

3.水是生活必需的。

一杯水的边际利益是大还是小呢?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4.为什么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像竞赛一样有赢家和输家呢?答:因为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从中享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通过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状况变得更好。

因此,各个贸易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经济合作伙伴。

在公平的贸易中是“双赢”或者“多赢”的结果。

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

因此,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

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千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

(完整版)经济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完整版)经济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部分”,由20个选择题组成,每题0.5分,共10分。

第二部分为“填空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最正确的,10分,每题0.5分)( D )1.人类社会面临的基本矛盾是A.生产力和先进技术之间的矛盾B.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C.人口众多与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A )2.石油、天然气、矿藏、森林、海水等资源在经济学分析中都用A.自然作代表B.土地作代表C.资本作代表D.管理作代表( C )3.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包括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等B.投入与产出C.资源配置D.经济增长( C )4.提出“看不见的手”的人是A.凯恩斯B.马歇尔C.亚当·斯密D.萨缪尔森( B )5.资源稀缺是指A、世界上大多数人处于贫困之中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是不足的C、资源要保留给我们的未来D、资源最终会被耗光( C )6.低挡物品是收入增加引起哪一种变动的物品A、供给增加B、供给减少C、需求增加D、需求减少( D )7.下面哪一种关于约束性价格上限的表述是正确的A、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过剩在短期中大于在长期中B、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过剩在长期中大于在短期中C、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短缺在短期中大于在长期中D、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短缺在长期中大于在短期中( B )8.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C )9.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A、单位弹性B、无限弹性C、富有弹性D、缺乏弹性( C )10.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会A、大大增加B、稍有增加C、下降D、不变( A )11.如果牛仔裤价格上升引起网球鞋需求增加,那么,牛仔裤和网球鞋是A、替代品B、互补品C、正常物品D、抵挡物品( D )12.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一种物品的需求曲线是价格缺乏弹性的A、该物品有大量替代品B、该物品是抵挡物品C、该物品是奢侈品D、该物品是必需品( C )13.市场的哪一方更可能为价格下限而游说政府A、想要价格下限的既不是买者也不是卖者B、卖者与买者都想要价格下限C、卖者D、买者( A )14.假如厂商生产的产量从1000单位增加到1002单位,总成本从2000美元上升2020美元,那么它的边际成本等于A、10美元B、20美元C、2020美元D、2美元( A )15.已知产量为500时,平均成本为2元,当产量增加到550时,平均总成本等于2.5元。

经济学原理作业

经济学原理作业

经济学原理作业
在经济学原理课程中,经济学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
完成经济学作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学原理,提高自
己的经济学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经济学作业,确保自己
能够准确理解并正确完成作业内容。

首先,对于经济学作业,我们需要充分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经
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的基础,包括供求关系、边际效用、成本收益分析等内容。

只有对这些原理有深刻的理解,我们才能够
在做作业时游刃有余,不至于一知半解。

其次,我们需要认真分析作业题目,确保理解题目要求。

有时
候经济学作业的题目会比较复杂,需要我们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灵活运用知识,找出问题的关键点,然后有条不紊地解决问题。

另外,在完成经济学作业时,我们需要注重数据和事实的支撑。

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科学,数据和事实是支撑理论的重要基础。

因此,在做作业时,我们要善于查找和运用相关的数据和案例,以此来支
持我们的论点和结论。

最后,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

经济学作业不仅仅是简单的答题,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需要清晰地陈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确保整个作业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总之,经济学原理作业是我们提高经济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认真对待经济学作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学原理,提高自己的经济学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完成经济学作业时,认真对待,勤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学水平。

《经济学原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是研究()的学科。

A. 如何分配稀缺资源B. 如何生产商品和服务C.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D. A和B答案:D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A. 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B. 政府不干预市场C. 企业自主经营D. 政府拥有全部生产资料答案:D3.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A. 消费者收入增加B. 替代品价格上升C. 互补品价格上升D. 消费者偏好增加答案:C4.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左移动?()A. 生产成本上升B. 生产技术进步C. 政府对生产商征税D. 政府补贴生产商答案:B5. 市场均衡状态下,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B. 供给量大于需求量C. 需求量大于供给量D. 无法确定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属于财政政策?()A. 调整利率B. 调整税收C. 调整汇率D. A和C答案:B7. 以下哪个选项属于货币政策?()A. 调整税收B. 调整利率C. 调整政府支出D. A和C答案:B8.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因?()A. 供给不足B. 需求过多C. 生产成本上升D. 政府干预市场答案:D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失业的原因?()A. 技术进步B. 经济增长放缓C. 政府干预市场D. 劳动力供给过剩答案:C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国际贸易的好处?()A. 资源配置优化B. 产品多样化C. 提高生产效率D. 减少国内就业机会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答案: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

2. 简述供求法则。

答案:供求法则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当求大于供时,价格上升。

3. 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

答案: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政府支出等手段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货币供应量等手段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南开24秋学期《经济学原理(二)》作业参考二

南开24秋学期《经济学原理(二)》作业参考二

24秋学期《经济学原理(二)》作业参考1.当经济中的物价总水平上升,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正在经历()。

选项A:经济增长选项B:滞涨选项C:通货膨胀选项D:通货紧缩参考答案:C2.如果α为正数,那么短期总供给理论可以用下式表示()。

选项A:产量的供给量=自然产出水平+α(实际物价水平-预期物价水平)选项B:产量的供给量=自然产出水平+α(预期物价水平-实际物价水平)选项C:产量的供给量=α(实际物价水平-预期物价水平)-自然产出水平选项D:产量的供给量=α(预期物价水平-实际物价水平)-自然产出水平参考答案:A3.如果政府想要紧缩总需求,那么,它应该()政府购买或()税收。

选项A:增加,增加选项B:增加,减少选项C:减少,增加选项D:减少,减少参考答案:C4.如果MPC=3/5,那么政府购买乘数为()。

选项A:5/3选项B:5/2选项C:5选项D:15参考答案:B5.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国民储蓄等于国内投资()。

选项A:加资本净流出选项B:减物品与服务净出口选项C:加政府预算赤字选项D:减外国有价证券投资参考答案:A6.根据货币数量方程,如果M=150,V=4,Y=200,那么P为()。

选项A:1/3选项B:1/2选项C:2选项D:3参考答案:D7.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中存在着()两者的权衡取舍。

选项A:通货膨胀与失业选项B:实际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选项C:物价与产量选项D:工资与物价参考答案:A8.假设成年人口为400万,失业者数量是25万,劳动力参工率为75%,失业率是()。

选项A:6.25%选项B:8.3%选项C:9.1%选项D:18.75%参考答案:B9.假设一个封闭经济中,消费是6500,税收是1500,政府购买是2000,如果国民储蓄是1000,则GDP是()。

选项A:9500选项B:10000选项C:10500。

经济学原理 答案

经济学原理 答案

经济学原理答案1. 稀缺性:经济学原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稀缺性。

它指的是资源有限,而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

这种稀缺性导致了经济问题的存在。

2.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追求某种利益而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在做出经济决策时,我们需要权衡各种选择,同时考虑到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可能性。

3. 供求关系:经济学原理中的供求关系是指在市场中,商品或服务的供应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通常会下降。

相反,当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价格通常会上涨。

4. 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个体在进行某项活动时,每一单位增加或减少所带来的额外效果。

例如,在消费行为中,边际效应指的是每一单位额外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减少。

5. 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指某个个体或地区在某种经济活动中相对于其他个体或地区具有更低的机会成本。

通过比较优势,个体或地区可以专门从事他们擅长的活动,从而最大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6.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的结果对除买方和卖方之外的第三方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可以是正面的,如技术进步对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也可以是负面的,如工业污染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7. 弹性:弹性是指需求或供应对价格或其他因素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指的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而供应弹性则指的是供应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8. 货币供应:货币供应是指经济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的增加通常会导致通货膨胀,而货币供应的减少则可能导致通货紧缩。

9.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

通货膨胀通常是由货币供应过度增加所导致的,这会导致购买力下降。

10.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总值(GDP)持续增长的过程。

经济增长通常是通过提高生产力、增加劳动力和技术革新来实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请论述一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答: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2、请论述一下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3、中国近年来的房价为何上涨?请用供求定理及影响供求的诸多因素来分析
答: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房价上涨从供给方而言,是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建筑成本提高;同时由于受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土地价格上涨,从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同时,房地产上的炒房行为,也是推动房价上涨的一个主要动力;此外,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政府政策鼓励投资建设,也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从需求方而言,我国人口多,房屋本身有刚性需求的存在,同时消费者对房价的未来预期也推动房价的上升;此外,中国的消费着将买房视为一种投资行为,这种消费心理也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4、请论述一下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答: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下列方面:
一、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这是因为市场机制遵循的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

资本与效率的原则又存在着“马太效应”。

从市场机制自身作用看,这是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资本拥有越多在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

这种拉大又会由于影响到消费水平而使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二、外部负效应问题外部负效应是指某一主体在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过程中,对其它主体造成的损害。

外部负效应实际上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成本外部化,但生产或消费单位为追求更多利润或利差,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漫延。

如化工厂,它的内在动因是赚钱,为了赚钱对企业来讲最好是让工厂排出的废水不加处理而进入下水道、河流、江湖等,这样就可减少治污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从而对环境保护、其它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带来危害。

社会若要治理,就会增加负担。

三、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

竞争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竞争是在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

但一方面,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减弱了竞争的程度,使竞争的作用下降。

造成市场垄断的主要因素。

①技术进步;
②市场扩大;③企业为获得规模效应而进行的兼并。

一当企业获利依赖于垄断地位,竞争与技术进步就会受到抑制。

四、失业问题失业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主要后果,一方面从微观看,当资本为追求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时,劳动力被机器排斥。

另一方面从宏观看,市场经济运行的周期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不稳定性,也需要有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以满足生产高涨时对新增劳动力的需要。

劳动者的失业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满足了市场机制运行的需要,但失业的存在不仅对社会与经济的稳定不利,而且也不符合资本追求日益扩张的市场与消费的需要。

五、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市场机制的作用只会扩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一些经济条件优越,发展起点较高的地区,发展也越有利。

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也会相对较高,可以支付给被利用的资源要素的价格也高,也就越能吸引优质的各种资源,以发展当地经济。

那些落后地区也会因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优质要素资源的流失而越发落后,区域经济差距会拉大。

再是因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利益,在不同地区使用自然资源过程中也会出相互损害的问题,可以称之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负外部效应:江河上游地区林木的过量开采,可能影响的是下游地区居民的安全和经济的发展。

这种现象造成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与危害。

六、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产品是指消费过程中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所谓非排它性也就是一当这类产品被生产出来,生产者不能排除别人不支
付价格的消费。

因为这种排它,一方面在技术上做不到,另一方面却使技术上能做到,但排它成本高于排它收益。

所谓非竞争性是因为对生产者来说,多一个消费者,少一个消费者不会影响生产成本,即边际消费成本为零。

而对正在消费的消费者来说,只要不产生拥挤也就不会影响自己的消费水平。

这类产品如国防、公安、航标灯、路灯、电视信号接收等。

所以这类产品又叫非盈利产品。

从本质上讲,生产公共产品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是矛盾的,生产者是不会主动生产公共产品的。

而公共产品是全社会成员所必须消费的产品,它的满足状况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

这样一来公共产品生产的滞后与社会成员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就十分尖锐。

七、公共资源的过渡使用有些生产主要依赖于公共资源,如渔民捕鱼、牧民放牧。

他们使用的就是以江湖河流这些公共资源为主要对象,这类资源既在技术上难以划分归属,又在使用中不宜明晰归属。

正因为这样,由于生产者受市场机制追求最大化利润的驱使,往往会对这些公共资源出现掠夺式使用,而不能给资源以休养生息。

有时仅管使用者明白长远利益的保障需要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但因市场机制自身不能提供制度规范,又担心其他使用者的过度使用,出现使用上的盲目竞争。

市场失灵的表现还有许多,它要求人们科学地认识市场机制的作用。

5、请论述一下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政府应如何稳定物价?
答:一、在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必将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

如果社会的通货膨胀率是稳定的,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很小。

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如名义工资、名义利息率等)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如实际工资、实际利息率等)不变。

这时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的唯一影响,是人们将减少他们所持有的现金量。

但是,在通货膨胀率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会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

因为这时人们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他们应采取的经济行为。

1、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在通常情况下,借贷的债务契约都是根据签约时的通货膨胀率来确定名义利息率,所以当发生了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之后,债务契约无法更改,从而就使实际利息率下降,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

其结果是对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债权人不愿意发放贷款。

贷款的减少会影响投资,最后使投资减少。

2、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这是因为,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工资增长率不能迅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从而即使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使实际工资下降。

实际工资下降会使利润增加。

利润的增加有利于刺激投资,这正是一些经济学家主张以温和的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发展的理由。

3、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由于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名义工资总会有所增加(尽管并不一定能保持原有的实际工资水平),随着名义工资的提高,达到纳税起征点的人增加了,有许多人进入了更
高的纳税等级,这样就使得政府的税收增加。

但公众纳税数额增加,实际收入却减少了。

政府由这种通货膨胀中所得到的税收称为“通货膨胀税”。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实际上是政府对公众的掠夺。

这种通货膨胀税的存在,既不利于储蓄的增加,也影响了私人与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二、稳物价之首当稳定人心,稳人心首要明罚慎赏,老百姓得好处太过泛滥,人心浮躁,普遍工资预期高,政令推行困难,要稳定粮食,电力等战略资源生产付出的成本就高,这个成本有一个限度,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物价将陷入越维稳越不稳的状况,有些自称另类的经济学家最近很不安分,妖言惑众。

但他们提到的问题是值得总理警惕的,虽无其实,但足为忧。

我国粮食安全我主观以为是能够保障未来一段时期价格稳定的,就怕有些人自己把自己吓到,乱撞一通,反而乱了阵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