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全文及白话文翻译简单精炼
计全文及白话文翻译简单精炼
![计全文及白话文翻译简单精炼](https://img.taocdn.com/s3/m/838c629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e.png)
三十六计全文及白话文孔子曰:会用兵者,军中无粮,仅用三日,但可用十日;不会用兵者,军中有粮,仅用十日,最用2日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概述三十六计,也称三十六策,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和军事谋略学的兵书;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三十六计是依据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相关古书:孙子兵法原文为便于大家记忆,以下为三十六计各取一字组成的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翻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翻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翻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翻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第五计趁火打劫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翻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第六计声东击西原文: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翻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翻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第八计暗渡陈仓原文: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翻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第九计隔岸观火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翻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第十计笑里藏刀原文: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翻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原文: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翻译:当局势发展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得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优势;第十二计顺手牵羊原文: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翻译:微小的漏洞必须利用,微小的利益,也必须获得;变敌人小的疏忽,为我方小的胜利;第三套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原文:疑为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翻译:有怀疑的就要侦察实情,完全掌握了实情再行动;反复侦察,是发现暗藏敌人的因素;第十四计借尸还魂原文: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翻译:有用的不可以利用,怕的是我不能控制它,不能利用的却要去利用,因为我完全可以控制它,利用不能用的而控制它,这不是我受别人的支配,而是我支配别人;第十五计调虎离山原文: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翻译:等待天时对敌方不利时再去围困他,用人假象去诱骗他“往前有危险,就返身离开”;第十六计欲擒故纵原文: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翻译:逼得敌人无路可走,就会遭到坚决的反扑;让他逃走,就会消灭敌人的气势,所以要紧紧地跟踪敌人,但不要逼迫他,借以消耗他的体力,瓦解他的士气,等他的兵力分散了,再行再以捕捉;这样用兵可以避免流血,不逼迫敌人,并让他相信,这对战争是有利的;第十七计抛砖引玉原文:类以诱之,击蒙也;翻译:用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敌人遭懵上当;第十八计擒贼擒王原文: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翻译:彻底地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他的首领,借以粉碎他的战争机构,这是一场激烈的总决战;第四套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原文: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翻译:力量上不能战胜敌人,可以瓦解他的气势,这就是易经兑下乾上的履卦上所说的“柔履刚”的办法;第二十计混水摸鱼原文: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翻译:乘着敌人内部混乱,利用他还是弱小而没有主见,他随从我,像人随着天时吃饭、休息一样;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原文: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上蛊;翻译: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而我却可以隐蔽地击破另一支敌军;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原文: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翻译:对弱小的敌人,要加以包围歼灭;对垂死挣扎的敌人,如果从后面急追远赶,那是很不利的;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原文:形禁势格,利以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翻译:处于扭转不利的形势局面,要考虑阻止它发展的方向趋势,利于攻取附近的地方,就有利,不利于攻击远隔的地方,就有害;易经·聧卦说:“火苗向上冒,池水向下流,志向不同,也可以结交;”第二十四计假途代虢原文: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翻译:对处的两个强大敌人中间的国家,敌人胁迫它时,我方却作援求它,立即出兵;易经·困卦说:“对处在困迫状况下的国家,光空谈而没有行动,是不会被他信任的;”第五套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原文: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翻译:多次变动敌人的阵容,把他的兵力调开,等待他自己败阵,然后用谋进攻他,易经·既济卦说:“先拖住敌人,然后再替换他;”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原文: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翻译:强大的慑服弱小的,要用警戒的方法来诱导它;易经·师卦说:适当的强硬,可以得到拥护;施用险诈,可以得到顺从;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原文: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翻译:宁可假装不知道的,不行动,不可假装知道而轻举妄动;要沉着,不要泄露一点机密,就像迅猛激烈的云雷,在冬季藏入地下般的平静;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原文: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翻译:故意露出破绽,引诱敌人深入我方,然后选择有利时机,断绝敌人的前应和后援,使它完全处于死地;敌人这样的下场易经·嗑上说的好:抢吃腊肉的嗑掉了牙,怪自己的动作不当;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原文: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翻译:借别人的局面布成阵势,兵力弱小的看来阵容也显得强大;易经·渐卦说:鸿雁飞向大陆,全凭它的羽毛丰满助长气势;第三十计反客为主原文: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翻译:有空子就要插脚进去,扼住他的主脑机关;易经·渐卦说:“循序而进”就是这个意思;第六套败战计第三十一计美人计原文: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翻译:兵力强大的,就要攻打他的将帅;将帅明智的,就打击他的情绪;将帅斗志衰弱、部队士气消沉,他的气势必定自行萎缩;易经·渐卦说:利用敌人内部的严重弱点来控制敌人,可以有把握地保存自己的实力;第三十二计空城计原文: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翻译: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人更加难以揣测;在进攻和防御中运用空虚的战术来隐蔽自己的空虚,越发显得用兵出奇;第三十三计反间计原文:疑中之疑,比之向内,不自失也;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置一层疑阵;易经·比卦说:来自敌方内部的援助,自己不会受到损失;第三十四计苦肉计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翻译:人不自己迫害自己,受迫害必然是真的;真的变假,间谍便乘机活动;易经·蒙卦说:把他骗得乖乖的,顺着他活动;第三十五计连环计原文: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翻译:敌方兵力强大,不能硬打,应当运用谋略,使仓储自相牵制,借以削弱他的力量;易经·师卦说:将帅靠指军不偏不倚,惯打胜仗的就是用兵如神;第三十六计走为上原文:全师避敌,在次无咎,未失常也;翻译:全军退却,甩开敌人,以退为进,待机破败,这是不违背正常的法则的;。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和解释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和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73c5d1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7.png)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和解释1.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第二计:围魏救赵,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第三计: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
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第六计: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
2.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
现形容凭空捏造。
第八计:暗渡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第九计:隔岸观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第十计: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3.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4.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
比喻用计脱身。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
5.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
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87bb12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d.png)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总说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翻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翻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翻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翻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第五计趁火打劫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翻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第六计声东击西原文: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翻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翻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第八计暗渡陈仓原文: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翻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第九计隔岸观火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翻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第十计笑里藏刀原文: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翻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原文: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翻译:当局势发展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得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优势;第十二计顺手牵羊原文: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翻译:微小的漏洞必须利用,微小的利益,也必须获得;变敌人小的疏忽,为我方小的胜利;第三套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原文:疑为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翻译:有怀疑的就要侦察实情,完全掌握了实情再行动;反复侦察,是发现暗藏敌人的因素;第十四计借尸还魂原文: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翻译:有用的不可以利用,怕的是我不能控制它,不能利用的却要去利用,因为我完全可以控制它,利用不能用的而控制它,这不是我受别人的支配,而是我支配别人;第十五计调虎离山原文: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翻译:等待天时对敌方不利时再去围困他,用人假象去诱骗他“往前有危险,就返身离开”;第十六计欲擒故纵原文: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翻译:逼得敌人无路可走,就会遭到坚决的反扑;让他逃走,就会消灭敌人的气势,所以要紧紧地跟踪敌人,但不要逼迫他,借以消耗他的体力,瓦解他的士气,等他的兵力分散了,再行再以捕捉;这样用兵可以避免流血,不逼迫敌人,并让他相信,这对战争是有利的;第十七计抛砖引玉原文:类以诱之,击蒙也;翻译:用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敌人遭懵上当;第十八计擒贼擒王原文: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翻译:彻底地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他的首领,借以粉碎他的战争机构,这是一场激烈的总决战;第四套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原文: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翻译:力量上不能战胜敌人,可以瓦解他的气势,这就是易经兑下乾上的履卦上所说的“柔履刚”的办法;第二十计混水摸鱼原文: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翻译:乘着敌人内部混乱,利用他还是弱小而没有主见,他随从我,像人随着天时吃饭、休息一样;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原文: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上蛊;翻译: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而我却可以隐蔽地击破另一支敌军;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原文: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翻译:对弱小的敌人,要加以包围歼灭;对垂死挣扎的敌人,如果从后面急追远赶,那是很不利的;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原文:形禁势格,利以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翻译:处于扭转不利的形势局面,要考虑阻止它发展的方向趋势,利于攻取附近的地方,就有利,不利于攻击远隔的地方,就有害;易经·聧卦说:“火苗向上冒,池水向下流,志向不同,也可以结交;”第二十四计假途代虢原文: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翻译:对处的两个强大敌人中间的国家,敌人胁迫它时,我方却作援求它,立即出兵;易经·困卦说:“对处在困迫状况下的国家,光空谈而没有行动,是不会被他信任的;”第五套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原文: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翻译:多次变动敌人的阵容,把他的兵力调开,等待他自己败阵,然后用谋进攻他,易经·既济卦说:“先拖住敌人,然后再替换他;”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原文: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翻译:强大的慑服弱小的,要用警戒的方法来诱导它;易经·师卦说:适当的强硬,可以得到拥护;施用险诈,可以得到顺从;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原文: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翻译:宁可假装不知道的,不行动,不可假装知道而轻举妄动;要沉着,不要泄露一点机密,就像迅猛激烈的云雷,在冬季藏入地下般的平静;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原文: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翻译:故意露出破绽,引诱敌人深入我方,然后选择有利时机,断绝敌人的前应和后援,使它完全处于死地;敌人这样的下场易经·嗑上说的好:抢吃腊肉的嗑掉了牙,怪自己的动作不当;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原文: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翻译:借别人的局面布成阵势,兵力弱小的看来阵容也显得强大;易经·渐卦说:鸿雁飞向大陆,全凭它的羽毛丰满助长气势;第三十计反客为主原文: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翻译:有空子就要插脚进去,扼住他的主脑机关;易经·渐卦说:“循序而进”就是这个意思;第六套败战计第三十一计美人计原文: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翻译:兵力强大的,就要攻打他的将帅;将帅明智的,就打击他的情绪;将帅斗志衰弱、部队士气消沉,他的气势必定自行萎缩;易经·渐卦说:利用敌人内部的严重弱点来控制敌人,可以有把握地保存自己的实力;第三十二计空城计原文: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翻译: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人更加难以揣测;在进攻和防御中运用空虚的战术来隐蔽自己的空虚,越发显得用兵出奇;第三十三计反间计原文:疑中之疑,比之向内,不自失也;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置一层疑阵;易经·比卦说:来自敌方内部的援助,自己不会受到损失;第三十四计苦肉计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翻译:人不自己迫害自己,受迫害必然是真的;真的变假,间谍便乘机活动;易经·蒙卦说:把他骗得乖乖的,顺着他活动;第三十五计连环计原文: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翻译:敌方兵力强大,不能硬打,应当运用谋略,使仓储自相牵制,借以削弱他的力量;易经·师卦说:将帅靠指军不偏不倚,惯打胜仗的就是用兵如神;第三十六计走为上原文:全师避敌,在次无咎,未失常也;翻译:全军退却,甩开敌人,以退为进,待机破败,这是不违背正常的法则的;。
三十六计(原文+翻译)建议收藏!
![三十六计(原文+翻译)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89f0736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d.png)
NO.1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七计无中生有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译:当局势发展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得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优势。
《三十六计》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译文
![《三十六计》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839365b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e.png)
《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三十六计简介《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
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胜战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胜战计·瞒天过海》译文防备得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
秘密常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
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胜战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胜战计·围魏救赵》译文攻击团结强大的敌人,不如瓦解敌人分而击之。
攻击敌军的强硬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位来得有效。
《胜战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胜战计·借刀杀人》译文敌人的情况已经明了,盟友的态度还在犹豫,这时应极力设法诱使盟友去攻打敌人,来保存自己的实力。
这是从《周易·损》卦推演出的计策。
《胜战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
损刚益柔。
《胜战计·以逸待劳》译文要迫使敌人处于困顿的局面,不一定要直接出兵攻打,而是采取疲惫、消耗敌人的手段。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夬柔也。
《胜战计·趁火打劫》译文敌人的处境艰难,就要趁机进攻夺取胜利。
这是强大者利用优势,抓住战机,制服弱敌的策略。
这是从《周易》夬卦“刚决柔也”一语悟出的道理。
《胜战计·声东击西》原文敌志乱萃,不虞。
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胜战计·声东击西》译文敌人乱撞瞎碰,不能正确预料和应付事变和复杂局面,正如坤下兑上的萃卦受到扰乱一样,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给以消灭。
《敌战计·无中生有》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三十六计原文及白话文解释
![三十六计原文及白话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9ec6be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7.png)
第一计瞒天过海【原典】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
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典】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
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典】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典】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原典】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
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第六计声东击西【原典】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
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第七计无中生有【原典】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
现形容凭空捏造。
第八计暗度陈仓【原典】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达)。
第九计隔岸观火【原典】阳乖序乱,阴以待逆。
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隔着河看对岸的火。
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第十计笑里藏刀【原典】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
刚中柔外也。
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原典】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原指桃、李共患难。
比喻兄弟相爱相助。
后用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原典】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顺手就牵了羊。
比喻不费劲,乘机便得到的。
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原典】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
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df60be202d276a201292e2d.png)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创作者:别如克*《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总说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翻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翻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翻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翻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翻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原文: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翻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翻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原文: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翻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翻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
![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070283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4.png)
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三十六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下面小编为你分享一下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吧,欢迎阅读!原文:第一套〖胜战计〗第01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第02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
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
损刚益柔。
第05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第06计声东击西敌志乱萃,不虞。
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敌战计〗第07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第08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第09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
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第10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
备而后动,勿使有变。
刚中柔外也。
第11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第12计顺手牵羊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第三套〖攻战计〗第13计打草惊蛇疑以叩实,察而后动。
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借尸还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
借不能用者而用之。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调虎离山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16计欲擒姑纵逼则反兵,走则减势。
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
需,有孚,光。
第17计抛砖引玉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擒贼擒王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四套〖混战计〗第19计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20计混水摸鱼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
随,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计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
巽而止蛊。
第22计关门捉贼小敌困之。
剥,不利有攸往。
第23计远交近攻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
上火下泽。
第24计假道伐虢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
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并战计〗第25计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
三十六计文言原文与白话解释
![三十六计文言原文与白话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8bf27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0.png)
三十六计文言原文与白话解释
《三十六计》是一部中国古代兵书,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战争策
略和智慧。
以下是《三十六计》的文言原文及白话解释:
1. 瞒天过海(文言原文),敌人未悟,我出奇制胜。
(白话解释),利用隐蔽和欺骗的手段,以出其不意,取得胜利。
2. 围魏救赵(文言原文),明正典刑,暗中救援。
(白话解释),表面上采取正面手段,实际上暗中采取救援行动。
3. 借刀杀人(文言原文),借势力以加害敌人。
(白话解释),利用他人的力量来打击敌人。
4. 以逸待劳(文言原文),坚守优势地形,等待敌人疲惫。
(白话解释),在有利地形上坚守,等待敌人疲惫后再出击。
5. 趁火打劫(文言原文),趁敌人困境时加以掠夺。
(白话解释),在敌人陷入困境时加以进攻或掠夺。
6. 打草惊蛇(文言原文),利用小动作引起敌人警惕。
(白话
解释),采取小规模行动,使敌人产生警惕。
7. 借尸还魂(文言原文),利用他人名义行事,使敌人产生疑虑。
(白话解释),借用他人的名义或身份行事,制造敌人的疑虑。
8. 调虎离山(文言原文),以诱敌之物引诱敌人离开有利地形。
(白话解释),利用诱敌之物引诱敌人离开有利地形。
9.欲擒故纵(文言原文),假意示弱,引敌人深入陷阱。
(白
话解释),假装软弱,引诱敌人深入陷阱。
10.抛砖引玉(文言原文),用一点利益引出更大的利益。
(白
话解释),用一点小利来引出更大的利益。
以上是《三十六计》的部分内容,这些计策都是在战争中运用
的智慧和策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ddb2594aaea998fcc220eb8.png)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总说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翻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翻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翻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翻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翻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原文: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翻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翻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原文: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翻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翻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c67e71869eae009581becce.png)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总说ﻫ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翻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ﻫ翻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ﻫ翻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ﻫ翻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ﻫ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ﻫ翻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ﻫ原文: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ﻫ翻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ﻫ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ﻫ翻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原文: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翻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翻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ﻫ原文: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三十六计原文-解释
![三十六计原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1731131c1c708a1284a44fe.png)
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注】太:大。
阳:公开的。
阴:秘密的。
译:防备周到就容易放松警惕,看惯了的就不再怀疑。
秘计隐藏在暴露的行动中,而不和暴露的行动相抵触。
非常公开的事物,往往蕴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注】阳:正。
阴:奇。
敌阳:正面击敌。
敌阴:奇兵制胜。
译:与其攻击兵力集中之强敌,不如设计分割敌方兵力,避实就虚,各个击破。
堂堂正正之阵,不如出奇制胜之兵。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攻击的目标已经确定,而友军犹豫不定,设计诱导友军攻击敌人,保存我方实力,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这个道理可以用损卦来推演。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设计迫使敌之兵势处于困顿无为之地,把握战局而不急于出击,坚壁清野,不给敌人反扑之机,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以柔克刚。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注】刚:强势。
决:击。
柔:弱势。
译:敌人内忧外患、处境艰难,我方应抓住时机,乘机出击,以优势力量战胜弱势之敌。
第六计声东击西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注】萃cuì:古同“悴”,憔悴。
不虞:没有预料。
译:敌人惊惶失措、斗志萎靡,无法应付和抵挡预料不到的攻击,这是《易经·萃卦》“坤下兑上”之卦象,有利于我方趁敌人不能自控之机,消灭它!第七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注】诳kuáng :欺骗,假的。
少阴:部分隐蔽,虚实之间。
太阴:非常隐蔽。
太阳:非常公开。
译:假象,未必就是假的,其实,那是利用假象掩盖着的真实的军事行动。
虚实莫测的军事行为蕴藏着非常隐秘的军事意图,非常隐蔽的军事行动悄悄进行着即将发起的公开的军事打击。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注】主:主见,主观。
益动:适时而动。
三十六计全文及白话文--翻译简单精炼
![三十六计全文及白话文--翻译简单精炼](https://img.taocdn.com/s3/m/c84c5a9633d4b14e8424680d.png)
三十六计全文及白话文孔子曰:会用兵者,军中无粮,仅用三日,但可用十日。
不会用兵者,军中有粮,仅用十日,最用2日《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概述】三十六计,也称三十六策,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和军事谋略学的兵书。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三十六计是依据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
-----相关古书:《孙子兵法》原文为便于大家记忆,以下为三十六计各取一字组成的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翻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翻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翻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翻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三十六计白话翻译
![三十六计白话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e6e27e8bb4cf7ec4afed08f.png)
攻战计
13、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制造假象来打探真实的敌情,了解清楚然后行动。这样多来几次,敌人的诡计因此而被揭露。
14、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看起来有用的东西,却不可以给自己用;看起来不能用的东西,我要来自己用。把不能用的东西要来使用,不是我有求于无知者,而是无知者有求于我。
宁可装作糊涂不做事,也不冒充假聪明胡乱做事,暗中谋划而不露声色,就像天空积聚乌云一样。
28、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用假的对于敌人的有利条件,挑唆敌人来我方的陷阱,切断敌人的前应、后援,使敌人陷入绝境。遭遇祸害,为了去贪求不应得的利益。
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破釜沉舟,决一死战。
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
09、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敌方,有人公开违难上前作乱。我方,暗中等待敌方发生祸乱。众人背离,自取灭亡。预计情况发生了,我方就顺势灭了敌方。
敌人内部恶变,自残自杀,我方坐收渔利,一举成功。并非全然坐观,而是寻机出动。
把敌人逼得太紧,他就会反过来攻击你;让他逃跑,就可以削减他的气势。追踪敌人不要逼迫得太厉害,消耗他的体力,瓦解他的斗志,溃不成军的时候,再抓住他,避免了不必要的杀戮。要善于等待,要有诚心,这样才能真正胜利。
擒是目的,纵是手段,瓦解敌人的士气。
17、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对同种类型的敌人都进行一样的诱骗,打击无知而上当的敌人。
杀鸡儆猴,敲山震虎,以此来严肃军纪。对待部下将士,必须恩威并重,刚柔相济。并非一味地严厉,要让将士们心服。
全文《三十六计》全文及解释
![全文《三十六计》全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9e863d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8.png)
全文《三十六计》全文及解释【始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
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
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
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芑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最全系列)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最全系列)](https://img.taocdn.com/s3/m/a90e352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f.png)
《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文:防备非常严密时,更容易麻痹大意,对于习以为常的事,就会失去警戒。
秘密常常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
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易形成最隐秘的潜藏。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使这样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
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分最有效。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
以《损》推演。
译文:敌人的情况已明,友方的态度未定,利用友人的力量去灭敌,不必自己付出代价。
这是从《损》卦义推演出的计谋。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
损刚益柔。
译文:耗损敌人的力量,可以采用静守不战的战略。
因为这自然是减弱强势而增强了弱势。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
刚决柔也。
译文:敌方内部矛盾越尖锐,越是有利于我方乘机用兵。
因为事物从来都是刚强存在于柔弱中。
第六计声东击西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攻之。
译文:敌人混乱时,必然会出现意料不到的空隙,就像处于高山地面的沼泽,溃决之势已成,应利用其混乱无主这一点战胜它。
第七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译文:人为地制造假象,并非完全是虚假的,而是以假为手段,由虚假开始,并把虚假态势发展至极端,最终转化为真实。
第八计暗度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文:公开显示假动作,有利于暗中进行的真正行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无尽的。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
暴良态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以顺动。
译文:违逆正常越发展越乱,阴阳变化有序,才稳定大局。
残暴凶恶,反目成仇,必然自取灭亡。
顺其自然,当有所得,阴阳顺理,不能强求。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
刚中柔外也。
译文:让敌人相信我,没有任何防备,就可以暗中图谋他;事情准备好而后行动,不要使敌人早知有变。
36计及白话文解释
![36计及白话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6ce28f8770bf78a652954e8.png)
36计及白话文解释◎第一计-瞒天过海◎是使用伪装的手段,利用机会,趁对方不注意的时候,出其不意的行动,让人措手不及。
古时有名的有:薛仁贵瞒天过海、太史慈奇谋突围楚、楚庄王示弱灭敌、贺若弼施计渡江等。
◎第二计-围魏救赵◎利用敌人的精锐去攻打别的国家,当二军相持不下时,趁隙攻占敌方的本土,待敌回国的时候,在途中予以迎头痛击,并把他们消灭掉,这是孙膑的做法。
古时有名的有:孙膑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杀人◎利用矛盾、反间、离间等谋略,巧妙的借用别国的力量,来击败敌人,并能保存自己的实力。
古时有名的有:曹操借孙权杀关羽、郑桓公借刀诛敌。
◎第四计-以逸待劳◎乃占有利的形势,一面防止敌人的功击,一面养精蓄锐,等到敌人士气低落的时候,再采取主动攻击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孙膑再败魏军於马陵、陆逊以逸待刘备。
◎第五计-趁火打劫◎趁著人家的家里失火时,闯入屋内掠夺财物,也就,是说趁著敌人处於危险混乱的时候加以攻击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刘邦毁约灭项羽、齐国趁虚攻燕、宋襄之仁。
◎第六计-声东击西◎利用巧妙的方法诱敌,使敌人产生错觉,再乘机消灭敌人。
古时有名的有:官渡之战、周亚夫敉平七国之乱。
◎第七计-无中生有◎所谓无中生有是将没有假装成有,使出虚虚实实的手段,以混淆对方判断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张巡以稻草人借箭、淝水之战、张仪无中生有。
◎第八计-暗渡陈仓◎此计和声东击西有异曲同工之妙,亦即假装要出兵攻击,诱使敌方注意,集中兵力防备,我方却从另一个方向予以突击。
这即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吕蒙巧夺荆州、邓文识破敌计。
◎第九计-隔岸观火◎静观对岸火势,按兵不动,不论遇到任何事,就静静的观察变化。
古时有名的有:曹操隔岸观火。
◎第十计-笑里藏刀◎表面上露出笑容,态度和善,使人疏於防备,而自己却秘密策划,准备充份后,一举打败对方,这是表面柔和,却暗藏杀机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曹操机智除患、荆轲示好刺秦王、关羽大意失荆州。
三十六计完整解释
![三十六计完整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b50ed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6.png)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
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
第四计: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
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相,大小假象,掩护真相。
第八计: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生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第十计: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全文《三十六计》全文及解释
![全文《三十六计》全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bce6d3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9.png)
【始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
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
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
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芑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计全文及白话文 翻译简单精炼
![计全文及白话文 翻译简单精炼](https://img.taocdn.com/s3/m/40aa45a10975f46527d3e188.png)
三十六计全文及白话文孔子曰:会用兵者,军中无粮,仅用三日,但可用十日。
不会用兵者,军中有粮,仅用十日,最用2日《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概述】三十六计,也称三十六策,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和军事谋略学的兵书。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三十六计是依据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
-----相关古书:《孙子兵法》原文为便于大家记忆,以下为三十六计各取一字组成的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翻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翻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翻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翻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翻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原文: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翻译:当局势发展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得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优势。
翻译: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而我却可以隐蔽地击破另一支敌军。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原文: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翻译:对弱小的敌人,要加以包围歼灭;对垂死挣扎的敌人,如果从后面急追远赶,那是很不利的。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原文:形禁势格,利以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第八计 暗渡陈仓
原文: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翻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 隔岸观火
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翻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翻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 以逸待劳
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翻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 趁火打劫
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翻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翻译:等待天时对敌方不利时再去围困他,用人假象去诱骗他“往前有危险,就返身离开”。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原文: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翻译:逼得敌人无路可走,就会遭到坚决的反扑;让他逃走,就会消灭敌人的气势,所以要紧紧地跟踪敌人,但不要逼迫他,借以消耗他的体力,瓦解他的士气,等他的兵力分散了,再行再以捕捉。这样用兵可以避免流血,不逼迫敌人,并让他相信,这对战争是有利的。
【概述】三十六计,也称三十六策,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和军事谋略学的兵书。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三十六计是依据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相关古书:《孙子兵法》原文
翻译:处于(扭转)不利的形势(局面),要考虑(阻止)它发展的方向(趋势),(利于)攻取附近的地方,就有利,(不利于)攻击远隔的地方,就有害。《易经·聧》卦说:“火苗向上冒,池水向下流,志向不同,也可以结交。”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原文: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翻译:微小的漏洞必须利用,微小的利益,也必须获得。变敌人小的疏忽,为我方小的胜利。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原文:疑为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翻译:有怀疑的就要侦察实情,完全掌握了实情再行动。反复侦察,是发现暗藏敌人的因素。
第六计 声东击西
原文: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翻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翻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原文:类以诱之,击蒙也。
翻译:用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敌人遭懵上当。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原文: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翻译:彻底地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他的首领,借以粉碎他的战争机构,这是一场激烈的总决战。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原文: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为便于大家记忆,以下为三十六计各取一字组成的一首诗:
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原文: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翻译:力量上不能战胜敌人,可以瓦解他的气势,这就是《易经》兑下乾上的《履卦》上所说的“柔履刚”的办法。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原文: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翻译:乘着敌人内部混乱,利用他还是弱小而没有主见,他随从我,像人随着天时吃饭、休息一样。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原文: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翻译:有用的不可以利用,怕的是我不能控制它,不能利用的却要去利用,因为我完全可以控制它,利用不能用的而控制它,这不是我受别人的支配,而是我支配别人。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原文: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三十六计全文及白话文--翻译简单精炼
———————————————————————————————— 作者:
———————————————————————————————— 日期:
三十六计全文及白话文
孔子曰:会用兵者,军中无粮,仅用三日,但可用十日。不会用兵者,军中有粮,仅用十日,最用2日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翻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翻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 借刀杀人
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