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清黔诗中的北盘江意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明清黔诗中的北盘江意象

摘要:北盘江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区域代表,而且还有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涵。许多关于北盘江意境的诗出现在明清时期。本文就是通过对这些诗的梳理,对北盘江意象进行透视分析,进而归纳出北盘江五个方面的地方意象,即漫天瘴气、地势险阻、荒凉僻远、羁旅客愁和边塞寒苦,由此来认识北盘江在明清时期的微妙地位和有关对北盘江富于时代特色的地理感知。

关键词:北盘江地域形态黔诗诗歌意象文化感知

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曾说过:“诗是人生世相的反照”,诗歌里面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真意。一个个特定的诗歌意象就象是一面面镜子,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理想、文化心理以及文化发展历程等方方面的信息。近几年来,有关诗歌意象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单以地域诗歌意象为对象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大量的都是以盛行的唐代诗歌为出发点,且以某一具体的物为对象,如月亮、风、兰花、鹤等等。而以某一地域为研究对象的不是很多,在这些地域意象的研究当中,大多是以某个比较大的区域,如江南、岭南、萧关、边塞等区域。如左鹏的《论唐诗中的江南意象》、罗媛元的《唐人在岭南诗歌意象中的书写》、安正发在《唐诗中的萧关及其文化意蕴》以及李智君的《诗性空间:唐代西北边塞诗意象地理研究》等。而单单以一个比较具体的地方为研究对象的少有人提及,且只在探讨明清诗歌意象方面研究论的著相对来说就更少了,尤其是边疆与民族地区,作为汉族文化精英想象中的“异域”与有待教化之区,更是少有相关的研究涉及了。本文试图以范围较小且较具体的贵州西南部的北盘江为特定对象,只归纳明清黔诗中所描绘提及的北盘江,从而来探讨明清诗人笔

下的北盘江景观以及其蕴含的历史意蕴。虽然有些观点我们无法超越,但地方诗歌意象的研究还是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的。

一、有关明清史志对于北盘江的记载

北盘江,古称牂牁江,地处中国贵州省西南地区,其发源于云南省宣威马雄山西北麓,流经云南的东部、贵州的西南部,在贵州省望谟县蔗香双江口与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在明清历史上,北盘江位于湖广入滇的重要交通要道上。它地处高山峡谷,地势险恶,沿河以峡谷为主,险滩多且流水湍急,到处可见峰丛洼谷地。它的上游流经滇东的喀斯特高原地区,中游坡度较大。在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嘉靖贵州通志.贵州地理志卷八.五十六.普安厅中有记载:“北盘江出威宁州西山中南流为可渡河折东流至大山而伏又东南二十余里出山经天生桥至安南县(即今天的晴隆一带)境内”。《云南志.卷九.曲靖军民府.山川》亦记:“盘江,在沾益州,有二源:一曰盘江衰,蛮云男水,即今之北盘江,由周之北流,可过渡至普定。”《普安直隶厅志卷之二.地理》记载:“北盘江源出威宁州西界山,东南流经毕节为七星关河(地处黔西山地北部),又南绕云南沾益州,复流入贵州水城厅,经厅境罗磨塔山,又东南流,经安南县东北界拖长江,自西来注之,下流为毛口河,河之东为郎岱厅(今位于六枝特区南部)境也”。

可以肯定的说,本文所指的北盘江并不单单仅指一条河流,也并非一个区划的概念,它所代表的是整个北盘江一带,包括北盘江的水、北盘江的山、北盘江的种种,都以意象的形式出现在诗人们的笔下,这些都成为了过往诗人所描绘和情感寄托的对象。

二、北盘江的意象形态构成

所谓意象,简单点说,就是用客观之“象”言主观之“意”,当然这仅仅

是我的理解。现在对意象普片一致的概念是指诗歌中糅杂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与客观外在的物象的统一。它是浸透了诗人主观体验的物象,是诗人情感寄托的载体。比如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一起出现在诗歌中,就形成了一个苍凉、伤感、凄清的意境。意象是具体的物象组成的客观环境和内在感情的结合,情依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中映景,情景交融。再来说地方意象,它是指人们亲历过接触有关体系而形成的对于某个地方的心象,因亲身经历而感怀形成的地方意象它是来自于诗者直接的经验。了解了这个概念对于本文在探讨北盘江意象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北盘江是许多诗人游历、过往之地。诗人们或曾在北盘江羁旅,仕宦或者感慨赠诗,因此也留下了极为丰富的诗歌作品,这些诗歌不仅多方面反映出了北盘江地区的经济、军事、社会、风俗等面貌,而且也留下了有关对北盘江地域富于时代特色的地理观念。归纳探讨明清黔诗中的北盘江意象,以求得对北盘江景观及其文化的认识。其出发点不是在于如何去鉴赏诗歌,如何去考察诗歌意象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规律,而主要是阐释诗歌里的意象所表达以及反映的东西。诗歌中的地方意象,它不仅表达了诗人们自己的地理观念和地理知觉,而且反映出了他们对自身所居处的地方及其景观的评价态度。

本文的研究就是以明清黔诗作者杜拯、杨慎、田雯、程封、杭淮等人为代表的论述作为起点,希冀从黔诗关于北盘江的阅读中,理解诗人们是如何勾勒和构建北盘江的景观,从而制造出北盘江相关的地方意象的,这些意象又是如何传达和影响其他人对这一区域的态度等相关问题的。

1、漫天瘴气

瘴气,是山林里面的恶浊之气,发于春初,敛于秋末,是中国南方荒野山林里特有病邪的统称,它是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产生的毒气,主要原因就是荒野无人的地带动物死后的尸体和热带过高的气温为瘴气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瘴会致病,容易危及生命。北盘江的瘴无处不在,时时使人害怕。诗人们经常把北盘江的各种具体物象都与瘴联系起来,如瘴烟、瘴云、瘴江、瘴毒、瘴雨等等。隆庆巡抚、都御史杜拯在《过盘江》中写道:“泛泛盘江三月天,一蓬瘴雨夜郎船。”杨慎的《盘江行》中又有:“可怜盘江河,年年瘴疠多。”。“一蓬”表现出了瘴雨盛行,“可怜”一词的使用正反映出了作者面对北盘江如此盛行的瘴气的恐惧厌恶之感。“涌雾迷漫千瘴合,穿云缭绕一龙廻”出自于张境心的《盘江桥》。里面也介绍了瘴气的弥漫。杭淮在《经盘江》又说了:“瘴水已知多客泪,穷山只是有人行。”《题铁索桥》中:“瘴水青犹早,炎方日未齐。”此处北盘江的水都被瘴气所弥漫也都称之为“瘴水”了。徐中行在《盘江驿阻雨寄门人汪维》中又写“已怜道远妻孥累,更恐年衰瘴疠侵”。关于瘴气的描写不仅仅是在这几首诗当中提到,在其他关于北盘江的黔诗中也频繁的出现了这个意象。炎方万里,毒瘴充塞,这样恶劣艰险的自然环境不仅直接给诗人以肉体的伤害,还给诗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恐惧。北盘江瘴气意象的反复应用不仅说明了在北盘江一带瘴气的盛行,而且还从这些诗里面看出了诗人们忧瘴俱瘴之心。

2、地势险阻

从自然环境上面来讲,北盘江位于贵州西南部,由于地势的间隙、抬升和南北盘江支流的强烈冲击,从而形成了山峦叠嶂,陡坡谷深、谷岭相间,地面破碎的地貌景观。所以这一带地势陡峭,地形起伏很大,河谷深达三百米以上。所以才会有杭淮的《经盘江》:“逾岗陟岭兼多病,腊尽春来不记程。”和杨彝《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