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部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仅供参考,后果自负,祝大家考试顺利

名词解释

比较优势: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

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在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下,要素的密集度就是指生产一单位该产品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

出口税:出口国海关根据关税税则对出口商品所征课的关税。

国别配额:是进口国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商品,规定不同的进口限额。

歧视性公共采购:是一国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制度,给予国内供应商优先获得政府采购订单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J曲线:一国货币贬值或升值时,该国贸易收支及经常帐户收支状况一般并不能立即改善或恶化,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由于这种经常帐户收支变动的轨迹成英文字母J的形状,所以被称为J曲线。

铸币平价理论:实际交易汇率是受外汇供求关系的影响并围绕着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是这种波动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以黄金输送点作为其波动界限,这样就使金本位制下的汇率自发维持在一个较固定的水平。

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之下,“自愿”地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

全球配额:规定该国对某种商品在一定时间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它适用于来自任何一国的商品进口。

进口税: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要素禀赋:要素禀赋也称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绝对优势: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

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

出口补贴:是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进口,对该商品的出口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

罗布津斯基定理:

里昂惕夫之谜:在1947年美国向其他国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相对资本密集型产品,关键比率(K/L)X/(K/L)M 只有0.77,而根据H-O理论它应远大于1。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

抛补利率平价:套利者在套利的时候,可以在期汇市场上签订与套利方向相反的远期外汇合同(掉期交易),确定在到期日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水平。

米德冲突:

支出转移政策:指运用不改变社会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而改变其需求或支出方向的政策来抵销那些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内在原因。

支出变更政策:指运用改变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的政策来削除或减轻那些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内在原因。

国际收支吸收分析理论: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理论:

汇率超调:由于商品价格具有粘性,汇率对外部冲击作出了过度调整,即资产市场的迅速

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

关税的无谓损失:

雷布津斯基定理:在要素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而另一种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其结果是密集地使用前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将增加,而密集使用后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将绝对减少。

问答题

1、在资本完全流动、不完全流动和资本完全流动三种情况下,试比较:(1)扩张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效果(2)扩张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长期内对国内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效果

2、何为出口倾销?出口倾销成功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倾销: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是指出口商以低于国内价格或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1)低于相同产品在出口国正常情况下用于国内消费时的可比价格;或

(2)如果没有这种国内价格,则低于

a)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或:

b)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管理费、销售费、运输费等费用和利润。

3、试解释J曲线的成因和政策含义,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4、铸币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内容及简要评价。

5、有效保护率和名义保护率

名义保护率:对最终产品征收关税所产生的保护效

果是名义上的,称为名义保护率。

有效保护:指某一行业生产或加工中增加的那部

分产品价值(即附加价值)受保护的情况。

有效保护率:关税或其他贸易措施所引起的国内生

产附加值的变动率。

6、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的异同

共同点:

A:无论是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比较优势理论都属于技术差异论的范畴。技术差异论,是指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不同所造成的国际分工。

B:都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来阐述原因。

C:都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劳动生产率的引进使国际贸易的原因从自然要素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如果没有差异,则没有比较,因此差异是基础。

D: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不同点:

A:假定条件不同:绝对差异论的假定条件是全世界只有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一国在一样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另一国,另一国在另一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此国;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一国两件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在此基础上两种理论对国际分工进行解释。

B:比较内容与方法不同:绝对差异论比较是直接在二者中选出谁好谁劣,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C:适用范围不同:绝对差异论只能说明各国分别在某一种或某几中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较优势理论还可以解释当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他国时国际贸易得以成立的原因,即考虑到相对技术优势,但同时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为这种理论在假定时只考虑生产力的投入,并认为劳动力的转移劳动生产率不变,以及从静态角度考虑国际分工。

D:有绝对优势一定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同一产品一国对另一国的优势,是内生的,而比较优势理论是同一国一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优势,是外生性的。

7、进口配额与关税的比较

(1)实施机制不同:关税主要是通过扭曲国内价格,抑制进口需求限制进口的;进口配额则是直接通过控制进口数量达到限制进口。

(2)进口配额将进口数量直接规定或限定在一个确定的水平上,关税效应相对不确定。(3)当需求增加时,进口配额对进口国福利造成的损失要大于关税。

(4)进口配额涉及进口许可证的发放,而关税则没有。

8、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产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此变化加以解释。

前面的练习有

9、假设只有劳动和土地两种投入品。A国是一个劳动丰裕的国家,在这里种植咖啡和小麦。咖啡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小麦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劳动在咖啡和小麦部门都可以工作,而且可以轻易地在两个部门间流动。但是土地是特定的:平原上的土地适于种植小麦,而山地的土地适于种植咖啡,“小麦地”对于生产咖啡是无效的,“咖啡地”对于生产小麦也无效的。如果A国与一个偏好相同的国家开展贸易,短期对下列对象发生什么?

(1)对于该国的小麦和咖啡的价格生产?

(2)对于该国小麦和咖啡的价格?

(3)对于该国的工资情况?

(4)对于该国小麦地的价格?

(5)对于该国咖啡地的价格?

(6)对于工人、小麦地所有者和咖啡地所有者的福利或购买力?

前面的练习有

10、近年来,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的企业越来越关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盗版”和“伪造”行为:这些国家成功研发的产品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后被当地企业复制,但这些企业未向拥有专利的公司支付专利使用费。请分析这种现象将怎样影响产品周期和发达国家对新产品的研制?

前面的练习有

11、许多拉丁美洲国家采用的是进口替代政策,同时这些国家也经历了长期的高通货膨胀。试解释进口替代政策和高通货膨胀之间可能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