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创作现状研究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中国古典舞源远流长,经过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一、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商、周时期,当时古老的祭祀舞蹈已经风靡一时。
随着历史的发展,古典舞蹈逐渐成为宫廷文化的一部分,与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古典舞风格。
在隋唐时期,古典舞蹈达到了巅峰,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然而,在后来的宋、元、明、清等历代,中国古典舞受到了一定的压抑和限制。
直到20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古典舞才重新受到重视,并与现代舞融合形成新的艺术风格。
至此,中国古典舞步入现代,得到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二、特点与演变中国古典舞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华美、优雅、舞姿独特。
它注重动态的舞蹈姿态、手臂和手指的表达,舞者要通过身体的各个部位来展现舞姿的美感。
在动作表达上,中国古典舞注重舞台意境的诠释,以及情感的传递,给人以深远的艺术享受。
在演变方面,中国古典舞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所变化。
古典舞蹈的起源称为"散曲舞",后来逐渐发展为宫廷舞蹈,成为帝王和贵族的表演艺术。
现代中国古典舞则深受西方舞蹈的影响,舞者在古典舞蹈基础上融入现代舞和芭蕾舞的技术和风格,形成了一种新的演绎方式。
三、现状与影响当前,中国古典舞蓬勃发展,走向国际舞台,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瞩目。
中国古典舞团、舞剧院等艺术机构纷纷组织演出,推广中国古典舞的魅力。
一系列经典作品如《红楼梦》、《梁祝》等古典舞剧也在国内外取得巨大成功。
中国古典舞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演出上,还深入到文化教育领域。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古典舞感兴趣,并选择学习和研究。
一些专业的舞蹈学院也开设了古典舞专业,为培养更多的优秀古典舞人才做出了贡献。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既充满了传统文化的积淀,又与现代舞蹈的技巧相结合,呈现出多元化的魅力。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形象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貌。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发展历程中国古典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
在古代,古典舞是贵族社会的文化表达形式,用于表示尊贵与仪态。
古代中国的舞蹈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宫廷舞蹈、宗教舞蹈、民间舞蹈等。
在唐朝和宋朝时期,中国古典舞得到了蓬勃发展。
特别是唐代的舞蹈风格在当时非常独特,以其精美的动作和细腻的表情而闻名。
唐代的舞蹈形式多种多样,有宫廷舞、歌舞、宴会舞等。
同时,唐代的古典舞也受到了其他国家的影响,与周边国家的舞蹈形式相互融合,进一步丰富了古典舞的艺术表达方式。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舞的黄金时代。
在明朝,舞蹈被视为重要的礼仪和文化活动,宫廷舞蹈成为社交场合的重要表演。
随着文化的繁荣,舞蹈在明朝达到了巅峰。
清朝时期,古典舞开始向百姓中传播,民间舞蹈形式得到了更广泛的表演和发展。
清朝的古典舞动作优美,刚柔相济,形成了中国古典舞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现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化,中国古典舞作为传统文化形式正在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现代舞蹈的流行,使人们对于古典舞的关注度减弱;另一方面,商业文化的冲击,使得古典舞面临着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压力。
这些因素导致了古典舞在当代的局限和困境。
然而,中国古典舞并没有被现代化的冲击完全抹杀,相反,在一些人士的努力推动下,古典舞得到了一定的复兴和发展。
一方面,一些专业古典舞团为古典舞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进行着舞蹈创作、演出和教学;另一方面,一些古典舞爱好者积极参与舞蹈培训与表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古典舞艺术。
中国古典舞的现状也得益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推动。
中国古典舞团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进行巡回演出,与外国的古典舞团进行文化交流。
这种跨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使得中国古典舞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并为中国古典舞融入现代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传统舞蹈发展现状
传统舞蹈发展现状中国传统舞蹈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当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传统舞蹈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首先,传统舞蹈在现代社会中的受众范围相对较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舞台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年轻一代对传统舞蹈的兴趣逐渐减少,更多地被各种流行文化和娱乐方式所吸引。
这导致传统舞蹈的传承面临了困难,很多优秀的传统舞蹈作品无法被更多人所欣赏和学习。
其次,传统舞蹈艺术家和从业者的数量不足。
在中国传统舞蹈领域,缺乏专业人才的现象比较普遍。
传统舞蹈是一门需要经过长期培训与实践才能掌握的艺术,但由于传统舞蹈在就业前景和社会认可方面的不足,很多年轻人对此并不感兴趣。
这就导致了传统舞蹈艺术家的数量不断减少,也难以为传统舞蹈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传统舞蹈的创新力度相对较小。
传统舞蹈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长期以来以传承为主,对于当代社会的变化与需求的响应较为滞后。
传统舞蹈需要在保留传统风格与技巧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来吸引更多的观众。
然而,由于尊重传统和规范的原因,创新的空间和机会相对较少,限制了传统舞蹈的发展潜力。
面对传统舞蹈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推动其发展。
首先,需要加大对传统舞蹈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社会对传统舞蹈的认知度和兴趣。
其次,可以加强对传统舞蹈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激励更多年轻人从事传统舞蹈艺术,并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最后,传统舞蹈的创新应该得到鼓励与支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为传统舞蹈注入新的艺术风格和内涵。
总结而言,传统舞蹈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宣传推广、人才培养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努力来推动传统舞蹈的繁荣与发展。
当代中国古典舞剧目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当代中国古典舞剧目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舞蹈创作逐渐走向多元化,古典舞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然而,古典舞的创作和表演形式仍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通过更深入的研究来探索其发展方向和未来展望。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代中国古典舞剧目的发展研究,探究古典舞的当代表现方式及其表现效果,为中国古典舞的创作和发展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
本文将从以下角度进行研究:
1.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历史背景、发展经过和现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瓶颈,为后续研究做铺垫。
2.古典舞作品的审美特点和表现形式。
分析古典舞作品在审美、舞蹈形式等方面的特点,探讨其表现形式及其在当代舞蹈领域中的意义。
3.当代中国古典舞剧目的创作和表演实践。
通过收集现有古典舞作品的相关信息和相关人员访谈,梳理当代中国古典舞剧目的创作和表演实践,探究古典舞在当代的创作和表演方式及其表现效果。
4.当代中国古典舞的未来发展方向。
分析古典舞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未来古典舞的创作和表演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建议。
四、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主要包括对古典舞相关资料的搜集、分析和整理,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和调查,了解其对古典舞的看法和观点。
五、研究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研究,系统地总结当前古典舞的创作和表演现状,并提出面向未来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对于推动中国古典舞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其国际影响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浅谈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
浅谈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当代中国古典舞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近几十年中得到了迅猛发展。
这种舞蹈形式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舞蹈艺术,同时也吸收了现代舞蹈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本文将浅谈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
首先,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中国政府在文化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支持了古典舞的发展。
例如,举办国际舞蹈节、舞蹈比赛等活动,为古典舞的宣传和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其次,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得益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
中国的舞团和舞者有机会参加国际舞蹈节、舞蹈比赛等活动,与国际顶级的舞者交流学习,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艺术水平。
同时,国际艺术家也纷纷来华进行演出和交流,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另外,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得益于人才的培养。
中国拥有众多优秀的舞蹈学院和舞蹈培训机构,为年轻人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这些学院和机构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舞蹈技巧、舞台表演能力、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培养。
同时,他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鼓励他们探索和创新,从而为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还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爱和支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认识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欣赏古典舞。
观众的热情和支持促使古典舞在中国的舞台上愈发辉煌。
同时,中国的舞团也积极与观众互动,通过举办公演、巡回演出等形式,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进一步促进了古典舞的发展。
然而,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古典舞曲目的更新和创新。
虽然中国古典舞有着深厚的传统,但如果一味固守传统,不进行创新和更新,就难以吸引和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
因此,舞者和编导需要积极探索和尝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作出富有现代感的作品。
其次是舞者的培养和选拔机制。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本次分享的是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舞,是我们各民族代代流传至今的古代具有典范意义的舞蹈,是历代舞人经过不断实践演化和提升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
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称它为戏曲,它已去掉了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说它是舞蹈,它还大量保持着戏曲的原态。
戏曲中的歌也好,舞也好,是为了读故事服务的。
即便是不唱不白的武戏也还是戏,其舞对角色行当的从属性也是十分鲜明的。
古典舞从其源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
十分明显,它的审美原则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流传和延续,是用一根长线从古串到今的,这些原则非但在戏曲中可见,在唐宋乐舞中,在汉魏“舞戏“中,甚至在商周礼乐中,都能见其蛛丝马迹它的文化特征,就其流来讲,它是在原生物上生成的一个崭新的艺术品类,这是一个可以和芭蕾舞、现代舞相媲美的新的舞蹈种类,这个衍舞种是地道的中国货。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现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
专家、学者们的研究也进人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势。
中国古典舞走入了一个多元发展的阶段。
人们在追求创新的角度上都会对某一事物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切入点。
我们知道宋明清以前歌舞结构之丰富,留给研究者们的是多视角的着眼点。
因此,中国古典舞也应该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只要是有利于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发展的'元素,我们便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拿来。
这里的“拿来”并非原封不动的硬搬。
而应有一定的原则。
这原则应当是、立足于本民族和舞蹈本体的基础上,以“我”为主的进行借鉴和吸收,强调“我”化“它”的原则。
浅谈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
浅谈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古典舞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之一,在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化和发展后,如今正迎来一次全新的崛起。
本文将浅谈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一、古典舞的历史渊源古典舞起源于中国的宫廷舞蹈,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而成。
最早记载于《诗经》中的《六佾舞》可谓古代舞蹈的鼻祖。
在唐朝时期,舞蹈艺术达到了巅峰,出现了许多传世经典作品。
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岁月中,古典舞逐渐式微,几乎走到了濒临失传的边缘。
二、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复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中国古典舞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得到了重新关注和发展的机会。
以“桃李芬芳中国舞”为代表的古典舞剧团相继成立,为古典舞的推广与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代中国古典舞艺术在技艺、编创和形式创新上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对于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复兴可以归功于多个原因。
首先,中国政府对于文化艺术的扶持和重视为古典舞的复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其次,中国舞蹈艺术家的不断努力和创新推动了古典舞的发展。
他们在学习传统古典舞技巧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舞蹈技法,创造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舞作品。
此外,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也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三、当代中国古典舞的特点与风格当代中国古典舞在保留传统古典舞基础上,加入了现代舞蹈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舞蹈形式上,古典舞加入了更多的动态、舞蹈技巧和肢体表现力,使得古典舞更具现代感。
在音乐选择上,传统和现代的音乐元素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古典舞作品具备了时代感和魅力。
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古典舞作品的编创更重视表达情感与内涵,给观众带来更加深入的体验。
其次,古典舞技巧的运用更加精准、流畅,舞姿更加优雅,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另外,中国古典舞的题材内容也更加多元化,不仅有经典传统的神话故事,还有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主题。
四、当代中国古典舞的重要意义当代中国古典舞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表达方式。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古典舞以其独特的形式、优雅的动作和富有内涵的表达而著称,代表着中国人的智慧和美学追求。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古典舞在中国的现状。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宫廷舞蹈。
在古代,舞蹈是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国家权力和文化的象征。
古代宫廷舞蹈以其精致的动作、严谨的规则和华丽的服饰而闻名,常常被用于祭祀、宴会和节日等重要场合。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百花仙子》、《汉宫秋月》等作品,它们表达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典舞开始吸收其他舞蹈形式的元素,并逐渐发展出独特的风格。
在唐朝时期,中国古典舞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此时的古典舞更加注重表达情感和人物性格,舞者的表演技巧也得到了提升。
唐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杨贵妃》。
它以杨贵妃的悲剧故事为背景,舞蹈中充满了悲伤和婉约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女性的美丽和坚强。
宋朝时期,中国古典舞进一步发展,舞蹈技巧更加细腻,舞台表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宋代最著名的舞蹈作品是《洞房春晓》,它以婚礼为背景,描绘了新婚夫妇的喜悦和幸福。
这一时期的古典舞注重形体的表达和动作的精准,舞蹈呈现出一种高度的和谐和协调。
中国古典舞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
在这一时期,古典舞得到了宫廷舞者和大众舞者的广泛传承和演绎。
大量的舞蹈作品涌现出来,其中最著名的有《牡丹亭》和《红楼梦》。
这些作品以其复杂的编排、华美的服饰和精妙的舞蹈技巧而广受赞誉,至今仍为人们所喜欢和推崇。
然而,中国古典舞在近现代时期遭受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冲击。
受到西方文化和舞蹈形式的影响,古典舞在中国逐渐式微。
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古典舞才开始得到重新关注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古典舞的复兴和发展,成立了中国舞蹈家协会,组建了专业的古典舞团体。
古典舞成为国家级的艺术形式,并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
传统舞蹈发展现状
传统舞蹈发展现状传统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历史遗产的重要体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传统舞蹈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传统舞蹈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节奏、繁忙,他们的消费观念和审美趋向也发生了变化。
有些人对传统舞蹈的兴趣减少,更倾向于追求时尚的现代舞蹈,这给传统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传统舞蹈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观众收益的问题。
由于传统舞蹈的表现形式和观赏方式与大众的审美感受有一定的差异,很多观众对于传统舞蹈的欣赏不是很容易。
与此同时,现代舞蹈、流行舞蹈等在媒体和市场的宣传下更加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传统舞蹈的观众群体逐渐减少,导致传统舞蹈的演出面临着观众收益的问题。
最后,传统舞蹈在保护和传承方面仍面临一些困难。
传统舞蹈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和技巧要求,传承和保护传统舞蹈需要专业的教师和演员进行传授和练习。
然而,由于社会的变革,传统舞蹈教育的资源和机会减少,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从事传统舞蹈的传承工作,导致一些传统舞蹈技艺日渐失传。
尽管传统舞蹈面临着一些困境,但也不能忽视传统舞蹈在发展中的积极变化和突破。
传统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艺术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传统舞蹈成为各地旅游景点不可或缺的文化表演形式,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传统舞蹈积极参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和演出,通过传统舞蹈的表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保护传统舞蹈方面,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也加强了对传统舞蹈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通过开展传统舞蹈的培训、展演和比赛等活动,鼓励广大群众学习和传承传统舞蹈艺术。
同时,加大对传统舞蹈艺术机构的支持力度,为传统舞蹈的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和平台。
总之,传统舞蹈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但也有很多积极的变化和突破。
寻根再续与重构:当代语境下中国古典舞复兴探索
寻根再续与重构:当代语境下中国古典舞复兴探索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在当代社会语境中,中国古典舞面临着种种挑战与困境,如何在当代语境下寻根再续与重构,成为了中国古典舞复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探讨,分析中国古典舞复兴的现状、难题及可能的发展路径。
现状与难题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曾经在历史上有着辉煌的发展历程。
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中国古典舞逐渐失去了其昔日的辉煌,艺术创作与传承面临着诸多的困难。
受到西方现代舞蹈的冲击,中国古典舞在当代舞台上显得有些局促,难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中国古典舞的传承面临着困难,古典舞的学习和培养需要艰苦的苦练和长期的训练,如今许多舞者更倾向于选择现代舞蹈,导致中国古典舞的传承渐行渐远。
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创作面临着困难,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如何寻找适合现代观众的表达方式,都是中国古典舞所面临的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古典舞的复兴变得尤为迫切。
如何在当代语境下进行寻根再续与重构,成为了中国古典舞艺术家和研究者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寻根再续: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在当代舞蹈艺术中,中国古典舞应该如何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是中国古典舞复兴的关键问题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为中国古典舞赋予了独特的魅力与内涵,如何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挖掘其中的精髓,将是中国古典舞复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古典舞需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吸取其中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些都是中国古典舞可以借鉴和吸取的宝贵资源。
中国古典舞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灵感,将其中的哲学思想、审美观念融入到舞蹈创作之中,使之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中国古典舞需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学、戏曲、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吸取其中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将之运用到舞蹈创作之中。
这样不仅可以使中国古典舞更加丰富多彩,也可以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更好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与未来中国古典舞蹈作为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表演风格,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热爱和追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舞蹈形式的多样化,中国古典舞蹈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对策略。
中国古典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
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其独特的姿态、优雅的动作和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而闻名于世。
然而,尽管中国古典舞蹈的魅力与日俱增,但在现代社会,它面临着挑战。
首先,受到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网络时代的崛起,年轻一代更倾向于追求新潮和新奇的表演形式,导致对中国古典舞蹈的兴趣逐渐减少。
其次,舞蹈教育的不足和培训资源的匮乏,限制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发展。
加之,传统舞蹈的高技术门槛和身体要求,对舞者的体能和技巧有着极高的要求,这也使得更多人望而却步。
然而,中国古典舞蹈在现代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古典舞蹈表演市场逐渐增长。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演出和比赛为古典舞蹈家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此外,随着舞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学习中国古典舞蹈。
国家对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视也为古典舞蹈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在未来,中国古典舞蹈需要应对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改进古典舞蹈的教育体系,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加强对古典舞蹈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更多具有高水平的舞蹈专业人才。
其次,加强对古典舞蹈作品的创作和演出策划,推出更多有创新意义、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保护和传承中国古典舞蹈的传统艺术形式,同时也要开拓创新,注入新的元素和表现手法,使其与现代社会和观众需求相结合。
此外,扩大中国古典舞蹈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与国际舞蹈界的交流与合作,使中国古典舞蹈走向世界,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浅论中国古典舞剑舞在当代的发展现状
浅论中国古典舞剑舞在当代的发展现状一、目的意义:中国古典舞剑舞发展历史悠久,但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断代现象,现代古典舞剑舞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重构,通过吸收戏曲舞蹈中的“剑舞”和学习借鉴中国传统剑术而发展建立起来的,笔者认为传统文化不应被放弃,反而应在不断的发展中传承下去。
自古以来,剑在中国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因其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作为兵器,虽然剑的军事价值仅存在于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初期,但剑却伴随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开拓从未退出过历史的舞台,后来与侠文化结合及文人对剑的喜爱和情环,中国的剑文化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内容。
中国古典舞剑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富特点和代表性的舞蹈艺术形式,是涵盖内在文化气度、精神体验、审美特色的一种文化形态。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国古典舞剑舞在当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国古典舞剑舞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在理论意义上,完善古典舞剑舞的相关理论研究,并为古典舞剑舞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在实践意义上,提高各地区体育部门对古典舞剑舞项目的重视,促进各地区古典舞剑舞活动的开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通过在中国知网等学术网站检索,国内关于中国古典舞剑舞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刘学刚的《现代古典舞剑舞对中国古代剑舞的传承探究》一文,中国古代剑舞发展历史悠久,但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断代现象,则现代古典舞剑舞是在戏曲舞蹈剑舞和剑术的基础之上从新建构而成,为了更好的继承和传承古代剑舞,文中从两个途径来完善剑舞的发展建构,一是探寻古代剑舞溯源之本;二是化武为舞(从剑术到剑舞),两个方法途径为传承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张涛的《中国剑舞及其文化研究》,剑舞是我国舞蹈史上的一颗明珠,自古以来从剑舞中所体现的剑舞文化更是渊源流传,对后世舞蹈文化也有着相当的影响。
剑舞从最早的持干戚之舞到成为一种专门的舞蹈形式,一直是与古代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形成了其本身特有的剑舞文化。
开题报告:新时期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缘起及意义(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的舞蹈文化自古有之,古典舞的影子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原始舞蹈。
在我国的内蒙阴山、乌兰察布等崖画中,保留了最早的舞蹈的起源。
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至今,中国古典舞是现代人在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在吸收了其精髓韵味和独特的风格特征之后,创建出的一种具有中华民族审美意韵的,并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舞蹈。
中国古典舞虽然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来自自身和自身以外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境。
发展至当下中国古典舞又有了新时期的特征,而且产生出了新的问题。
例如:新时期的中国古典舞在创作方面缺乏新意,有的作品甚至直接“生搬硬套”各类的技法性语言,从而导致了剧目的大量雷同性;有的古典舞过分追求技法、技巧,而忽略了其艺术表达,使得表现形式与主题并不相符;还有作品一味追求高难度的动作,比如控腿、搬腿、旋转、跳跃等等,而忽略了古典美本身的艺术美、舞蹈美和意境美;更有作品盲目赶潮流,过多运用现代的编舞技法,而忽略了对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体现……诸如此类现象的存在,使得新时期古典舞的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颈,为此,深入研究新时期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困境,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就显得十分迫切了。
(二)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对于中国古典舞方面的研究,相关的专家学者已经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给予了大量的科学理论阐释和分析总结,形成了珍贵的教学成果和学术理念,为我们继续深入的了解中国古典舞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财富。
然而,中国古典舞的理论研究和它的实践教学成果相比,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大多数学者是对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与研究,而对于新时期背景下的中国古典舞的研究相对较少。
同时,中国古典舞早已成为我国专业舞蹈艺术类院校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新时期中国古典舞的研究,有利于丰厚这一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对该学科未来的发展也有重大的探索意义。
论中国古典舞创作在当代的创新
论中国古典舞创作在当代的创新篇一:中国古典舞创作在当代的创新之路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然而,在当代社会中,古典舞如何实现创新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创作角度探讨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创新之路。
一、古典舞创作的挑战古典舞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其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古典舞的创作需要充分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对舞者和编舞者都提出了高要求。
其次,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舞蹈形式的需求和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古典舞形式难以完全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
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为了实现古典舞创作的创新,必须寻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
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古典舞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元素,使之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例如,通过引入现代音乐、服装、道具等,使古典舞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增添时代感。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新的元素,以创造更具创新性的古典舞作品。
通过对传统故事、人物的重新演绎、再创造,使其具有现代时代的内涵和表达。
三、舞蹈编排的创新在古典舞创作中,舞蹈编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创新,舞者和编舞者可以借鉴其他舞蹈形式或者艺术表现形式的编排方法,将其融入古典舞作品中。
例如,可以融入现代舞技术的特点,使古典舞的动作更加灵活多样;可以借用戏剧的手法,加入情节性、角色性等元素,使古典舞更富有戏剧性。
此外,舞者和编舞者还可以充分利用空间、音乐、灯光等元素,使舞蹈的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化,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赏体验。
四、当代社会背景的反映古典舞作为艺术形式,也可以通过创作反映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主题。
例如,可以通过古典舞表现当代人的生活状态、情感体验等;可以借用古典舞的形式,关注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环境问题等。
通过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使古典舞的创作更具时代性和社会性,与观众进行更直接的沟通和交流。
五、培养年轻舞者的创新意识要推动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创新发展,也需要注重培养年轻舞者的创新意识。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与未来中国古典舞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华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民族特征与个性,以下是搜集的一篇关于中国古典舞蹈历史发展探究的,供大家阅读查看。
“中国古典舞”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对于“中国古典舞”的解释,比较众多说法,比较完整的论述是指古代中国舞蹈文化中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舞蹈和现代人以全新的视角与观念创造的具有古典风格韵味及审美意向的舞蹈。
“中国古典舞”具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特指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舞蹈,是从古代舞蹈中选出来的、提升上来而又流传下去的,古代舞蹈是“中国古典舞”的母体;另一个是特指当今中国发展的有古典韵味的舞蹈,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必然的联系。
“中国古典舞”概念产生是在建国初期一门全新的舞蹈学科。
中国古典舞首先要具有本民族精粹文化的持久性与独一性的特质,提取传统舞蹈中长期积累典型性的舞蹈美学,结合当代审美特征和技术特点,又经过现代人的发展创造,收集多种文化,这种舞蹈是借助中华文化母体孕育而生,表达了当代人对传统的一种重新诠释与审美追求,也体现了当代人的创造精神。
1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有一个漫长的演变,并且在戏剧的基础上形成戏剧舞蹈,之后又经历了中国古典舞和学院派古典舞三个阶段。
古典舞继承了戏剧舞蹈的动作,经过演变形成自己独特个性,又给学院派古典舞提供了发展基础。
戏曲舞蹈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形式与中国古典舞之间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中国古典舞初建阶段,吸收了戏剧舞蹈的精髓,承接戏剧舞蹈的文化精神和舞蹈动作,加快了古典舞的发展步伐,为其建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950 年中国古典舞正式命名,并且脱离了戏剧舞蹈的称谓,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性向前发展,也为学院派古典舞发展打下基础。
学院派古典舞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发展,也赋予了其新的内容,产生了比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作品。
回顾中国古典舞的历史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观念不断变化。
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它独特的风格、典雅的动作以及丰富的源流使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然而,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
中国古典舞的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首先,古典舞的基础功夫对舞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长时间专注地训练。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舞者的职业选择,许多年轻的舞者缺乏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传承中国古典舞。
此外,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也导致了对中国古典舞的冷落。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倾向于接触和学习西方舞蹈形式,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相对较低。
为了传承中国古典舞,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应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学校应该增加对中国古典舞的宣传和推广,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其次,政府应该制定更加积极的政策来支持和保护古典舞艺术。
鼓励专业舞蹈团体和机构培训更多的古典舞人才,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场地资源。
此外,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也是必要的。
通过电视、网络和其他媒体平台向公众传播中国古典舞的美丽和魅力,增加受众的参与和关注度。
与传承相比,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古典舞作为一门艺术形式,需要与时俱进,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
传统的古典舞剧演出通常较长,情节较为缓慢,可能不太适合年轻观众的口味。
因此,舞蹈创作者应该创新舞蹈形式,结合时下的音乐、潮流和艺术元素,使古典舞更加现代化和有吸引力。
其次,与国外古典舞的交流与学习也是推动中国古典舞发展的重要途径。
国际间的舞蹈交流可以促进创新和艺术的繁荣,有助于中国古典舞的发展。
为了发展中国古典舞,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举措。
首先,加强国内舞蹈学术研究,培养更多的舞蹈学者。
舞蹈学者可以对古典舞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内涵和技巧,并为古典舞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舞蹈公司和团体应该鼓励舞蹈创作者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将其融入到古典舞的创作中。
中国古典舞创作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考——以“桃李杯”舞蹈比赛为研究个案
被逼夜上梁山的复杂心情 , 其中有对亲人 的不舍 以 及对朝廷 的愤慨等 ; 《日出》 表现了陈 白露对现 实生
活 的 厌 恶 、 奈 与 逃 避 ; 在 淡 雅 中 透 出 飘 逸 之 态 无 而
但题材 、 表现形式还是感觉较 为匮乏 。大部分节 目
在 编创 上 缺 乏 古 典 文 化 的 韵 律 , 有 达 到 一 定 的 深 没 度 , 境 和 内涵 以 及 表 现 手 法 不 尽 如 人 意 , 多 作 意 很
实, 渐渐体现 出 “ 李杯” 桃 舞蹈大赛 以人为本 、 以教
学为特色 、 以交 流为 目的的宗 旨。20 0 9年 8月 , 笔 者有幸随队到沈阳观摩 了这 项赛事 。在整个“ 桃李
女的艺术形象 , 淋漓尽致地展 现老宫女“ 深宫哀怨 ”
的情绪 , 把普通深 宫女人 的生存 状态 呈现 出来 , 整 个舞蹈承载了很多值得深思的内容。
的武学精髓 的《 问道武 当》还有活泼生 动 以形象模 , 仿为主的《 鱼儿》 又有如诗如 画以写意和想象立 意 ,
的《 吟 春 语 》 另 外 还 有 取 材 “ 公 移 山” 事 , 且 , 愚 故 歌
吣
“ 古典非古代” 已成 为大 家 的共 识 。中国古典 舞蹈
主要来 自古代宫廷乐舞 , 由于历 史原因致使 宫廷乐 舞独立 的舞蹈 形式 逐渐没 落 与失传 。经 历历 史 的
演 变 , 元 之 后 , 国戏 曲 成 为 了 中 国古 典 舞 的 主 宋 中
流。
和风格 , 并有许 多不 同题材 的作 品闻名 于世 ,O世 2 纪9 O年代 中后 期之前 的古 典舞 剧 目像《 江花月 春
目, 却常 因为舞种界定等问题 而屡受争议。以典 舞
中国古典舞创作现状研究
中国古典舞创作现状研究目录一、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1)(一)流派 (1)(二)流派的划分 (1)(三)中国古典舞创作“流派” (1)二、汉唐古典舞 (2)(一)“汉唐古典舞”名称的由来 (2)(二)汉唐古典舞整体基调的确立 (2)(三)寻求理论依据 (3)(四)创作实践 (3)三、中国古典舞创作“流派”之现状与特征 (4)(一)传统文化现状 (4)(二)形态 (4)(1)中国古典舞形态构成的基本动律元素 (5)(2)中国古典舞形态特征的提取 (6)四、创作“流派”对中国古典舞作品的影响和意义 (7)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一、研究内容及其意义(一)流派创作“流派”,《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指学术思想或文艺创作方面的派别”,而《辞海》则释义:“1.水的支流。
2.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
”万事万物,有源就有流,有流就有可能见出分支和派别。
自然如此,社会如此文化、艺术、学术,莫不如是。
当然,本文的视角在艺术。
有了框定,才有言说的理性前提。
创作“流派”研究,对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来说,至关重要。
因为在某一历史时期,“流派”的出现往往是其领域繁荣与发达的重要标志。
“流派,贵乎流”,先有“流”而后成“派”。
以京剧表演流派为例,任何流派只能是某一表演风格的总结,是众多表演形式中的一个侧面。
流派不能滞流,它只有在长流不息的过程中才会走向成熟。
(二)流派的划分艺术流派的形成,融合了多种因素,它们都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思潮、哲学观念、审美意象有密切联系,体现在人的主体思维、事物的客体存在以及艺术的表现方式等方面的独特主张。
这些因素在创作与实践中,形成某些鲜明的风格特点,构成了流派形成的基本条件。
构成艺术风格特征的形成要素有很多种,所以,即便是以风格特征来划分流派,也存在多种范式。
(三)中国古典舞创作“流派”创作“流派”之于中国古典舞,似乎从未发生过。
但从前文对艺术流派的阐释来看,中国古典舞已然是置身于这一生态之中了。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与未来中国古典舞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华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民族特征与个性,以下是搜集的一篇关于中国古典舞蹈历史发展探究的,供大家阅读查看。
“中国古典舞”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对于“中国古典舞”的解释,比较众多说法,比较完整的论述是指古代中国舞蹈文化中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舞蹈和现代人以全新的视角与观念创造的具有古典风格韵味及审美意向的舞蹈。
“中国古典舞”具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特指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舞蹈,是从古代舞蹈中选出来的、提升上来而又流传下去的,古代舞蹈是“中国古典舞”的母体;另一个是特指当今中国发展的有古典韵味的舞蹈,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必然的联系。
“中国古典舞”概念产生是在建国初期一门全新的舞蹈学科。
中国古典舞首先要具有本民族精粹文化的持久性与独一性的特质,提取传统舞蹈中长期积累典型性的舞蹈美学,结合当代审美特征和技术特点,又经过现代人的发展创造,收集多种文化,这种舞蹈是借助中华文化母体孕育而生,表达了当代人对传统的一种重新诠释与审美追求,也体现了当代人的创造精神。
1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有一个漫长的演变,并且在戏剧的基础上形成戏剧舞蹈,之后又经历了中国古典舞和学院派古典舞三个阶段。
古典舞继承了戏剧舞蹈的动作,经过演变形成自己独特个性,又给学院派古典舞提供了发展基础。
戏曲舞蹈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形式与中国古典舞之间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中国古典舞初建阶段,吸收了戏剧舞蹈的精髓,承接戏剧舞蹈的文化精神和舞蹈动作,加快了古典舞的发展步伐,为其建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950 年中国古典舞正式命名,并且脱离了戏剧舞蹈的称谓,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性向前发展,也为学院派古典舞发展打下基础。
学院派古典舞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发展,也赋予了其新的内容,产生了比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作品。
回顾中国古典舞的历史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观念不断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舞创作现状研究目录一、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1)(一)流派 (1)(二)流派的划分 (1)(三)中国古典舞创作“流派” (1)二、汉唐古典舞 (2)(一)“汉唐古典舞”名称的由来 (2)(二)汉唐古典舞整体基调的确立 (2)(三)寻求理论依据 (3)(四)创作实践 (3)三、中国古典舞创作“流派”之现状与特征 (4)(一)传统文化现状 (4)(二)形态 (4)(1)中国古典舞形态构成的基本动律元素 (5)(2)中国古典舞形态特征的提取 (6)四、创作“流派”对中国古典舞作品的影响和意义 (7)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一、研究内容及其意义(一)流派创作“流派”,《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指学术思想或文艺创作方面的派别”,而《辞海》则释义:“1.水的支流。
2.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
”万事万物,有源就有流,有流就有可能见出分支和派别。
自然如此,社会如此文化、艺术、学术,莫不如是。
当然,本文的视角在艺术。
有了框定,才有言说的理性前提。
创作“流派”研究,对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来说,至关重要。
因为在某一历史时期,“流派”的出现往往是其领域繁荣与发达的重要标志。
“流派,贵乎流”,先有“流”而后成“派”。
以京剧表演流派为例,任何流派只能是某一表演风格的总结,是众多表演形式中的一个侧面。
流派不能滞流,它只有在长流不息的过程中才会走向成熟。
(二)流派的划分艺术流派的形成,融合了多种因素,它们都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思潮、哲学观念、审美意象有密切联系,体现在人的主体思维、事物的客体存在以及艺术的表现方式等方面的独特主张。
这些因素在创作与实践中,形成某些鲜明的风格特点,构成了流派形成的基本条件。
构成艺术风格特征的形成要素有很多种,所以,即便是以风格特征来划分流派,也存在多种范式。
(三)中国古典舞创作“流派”创作“流派”之于中国古典舞,似乎从未发生过。
但从前文对艺术流派的阐释来看,中国古典舞已然是置身于这一生态之中了。
艺术家因为有群众的喝彩才称其为伟大;流派艺术也是因为有广大观众的拥戴才能够风靡一时。
观众的支持意味着对这一群体成就的相对肯定,以及对其艺术风格的赞赏。
中国古典舞的当代发展在社会上已经有很大影响,“戏曲”、“汉唐”、“敦煌”三大支流的风格、作品与代表人物也早己得到同业的赞赏和专家的肯定。
但业内的赞赏与肯定,也许至多是“沙中宝塔”,只有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才是创作“流派”得以延续的关键。
二、汉唐古典舞从流派构成的角度看,“汉唐古典舞”能够称为流派,是在有了教学基地以后,因为“师承自有”和“后续有人”是流派构成的基本条件之一。
严格说起来,“汉唐古典舞”的出现不过六、七年时间,不同于“戏曲”与“敦煌”流派的发展脉络,“汉唐古典舞”与其他两个流派比较,虽然相差了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取得的成果却是十分惊人的。
“汉唐古典舞”的理论与实践早于教学,对教学有着指导作用。
可以说,“汉唐古典舞”的“崇古倾向”从确立至今,已有近三十年。
(一)“汉唐古典舞”名称的由来北京舞蹈学院采用孙颖的古典舞教材以后,为了避免专业设置的不便,最终将其定名“汉唐古典舞”。
在孙颖看来,他的“古典舞”道路,虽然以汉唐舞蹈文化为起点,但视野却涵盖整个古代舞蹈文化。
这样的命名,听起来似乎是以汉、唐为文化基础进行的一种断代研究的古典舞,实在不是他的初衷。
然而,“汉唐古典舞”的称谓已经广泛传开,颖也只能被动接受。
名称上的限定,并不影响“汉唐古典舞”对民族文化品格的追求。
在学科建设的道路“汉唐古典舞”仍然以“文化”做基础,解决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二)汉唐古典舞整体基调的确立孙颖对中国古典舞的认识,构成了汉唐古典舞所有观点的整体基调。
尽管这时他还没明确表达汉唐古典舞的表现形式,但是“复古”、“崇古”等倾向,在其表述中己然十分明显。
为何将“汉唐”作为古典舞的整体基调?孙颖认为“汉代舞蹈由于江淮流域楚文化和河流域周文化的合流,形成了历史上俗乐舞的发展高潮。
是为后世舞蹈的艺术风格、美传统奠定基础的时期。
”“唐则是在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状上,二次南北文化合流和中原(广义的)文化与西域文化的沟通所形成的第二次发展高潮,成为全盛时代。
”在古代舞蹈史上,前者是“奠基时期”,后者为“总其成时代”,这两个时期最能够代表中国古代舞蹈的整体风貌。
“如能追索到这两代的风范和成就,就完全可能形成风格浓郁、民族特色鲜明的古典舞蹈体系。
”基于以上的认识,孙颖将古典舞文化视野向前追溯到汉、唐,并以此为支点,广泛搜寻古代舞蹈资讯,探索历史上存在的任何一种舞蹈形式,力图还原古代舞蹈的真实风貌,为当代创建的中国古典舞寻找出路。
(三)寻求理论依据第一:从概念上分析,“中国古典舞”是一种历史文化形态,是形成于古代的,具有范性与代表性的舞蹈。
第二:艺术史与文化史、通史一样,不能将末代作为历史的缩影。
因此,戏曲舞蹈只是中国古典舞传统资料的来源之一,不能作为创建中国古典舞的基础。
第三:寻找中国古典舞的资源,必须要了解中国历史,了解古代文化。
指导古典舞的资源开发,要从文、史、哲等方面入手,不能脱离开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第四:艺术是上层建筑,是一种意识形态,既然中国古典舞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就要符合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
因此,无论在创建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从中国的本土源中去寻找解决办法,万不可走捷径,以芭蕾舞之长,补古典舞之短。
孙颖对“中国古典舞”的总体感悟,就是其后来创建“汉唐古典舞”的理论基础。
无他提出的理论在当时多么让人难以接受,时下又是多么让人无法忽视,这一切,概源于此。
(四)创作实践“汉唐古典舞”的理论基础完全是孙颖在夹缝中孤军奋战的成果。
在当时,没有政府支持,没有同行的肯定,更不可能成为一个研究项目、在他人看来,孙颖的这套理论几没有实践的可能性。
然而,八十年代初,事情出现了转机。
(一)《铜雀伎》的启蒙1983年,孙颖创作的舞剧《铜雀伎》台本以及多年来搜集的资料得到了中国歌剧舞剧的重视。
从那以后,他的创作设想与意向开始进入实践过程。
从理论到实践的道路不可是平坦的,孙颖对当时的古典舞创作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构成作品的骨架大多仍技术趣味,缺少艺术表现的现实主义品格—真实性,并因此而显得立意的文化基础淡。
因此,在《铜雀伎》的创作上,如何提高文化韵味成为突出作品艺术水平的重要环。
孙颖指出,《铜雀伎》要在两方面作些尝试:一是研究课题,即能否实现“开拓中国古典舞领域”的理论设想,充分利用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在文化母体内创造、翻新,在“结合”风格、戏曲风格、“丝路”风格之外,再形成一种汉代舞蹈风格,进而印证一下“文化、社会基础不同,必然存在审美观点不同”的舞蹈理论观点;二是艺术创作方向的实践,追求结构、人物、语言的文化气息和文化深度,追求艺术韵味,追求个性和特色,不走大路踏生荒。
三、中国古典舞创作“流派”之现状与特征(一)传统文化现状谈到中国古典舞创作“流派”,不得不宽泛地谈谈广义的创作“流派”。
古今中外艺术门类创作“流派”的生成虽然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但却存在一定的共性。
艺术领域中,创作“流派”的划分大致按照三个原则,即风格、地域、个人。
从中国古典舞当代建构的整体来看,风格无疑是划分创作“流派”的主要因素;也可以说,创作“流派”的产生是以文化为依托的。
中国古典舞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启发下重新创造的体系,其根性,就是传统文化。
也以说,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遗存。
目前存在于中国古典舞文化圈内的各“流”的生成,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无论是在文学、还是美学上,与中国文化都是一脉相的关系。
(二)形态形态,又称形状、神态、姿态,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
形态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如果没有形态来表现艺术,艺术的审美性就不可能存在。
中国古典舞的风格同样依存于外在形态的变化。
对中国古典舞外部形态进行剖析,整理各流派的形态特征,旨在更清晰地看见中国古典舞各创作“流派”的风格属性。
(1)中国古典舞形态构成的基本动律元素舞蹈动作是经过艺术加工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它是舞蹈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构成舞蹈的基本单位。
狭义的舞蹈动作是指舞蹈运动过程中的动态性动作,包括单一动作和过程性动作,如提、沉、冲、拧、倾、云手、穿掌等等。
最初,中国古典舞从戏曲、武术等传统艺术和身体文化中提取动作素材,根据自身的运动规律提炼出适合古典舞的动律,构成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律元素。
在今天看来,这些“元素”仍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它们包括:1.提:这是中国古典舞“身韵”课首先要接触的“气息”训练之一。
它是由呼吸带动躯干直线向上的动律,是被加工后的气息。
其动作流程为:躯体保持垂直站或坐的体态,通过呼吸(吐气)使气息下沉至丹田;在此基础上,由体内的深呼吸(吸气)使气息从丹田提到胸腔,进而带动腰椎、胸椎、颈椎和头顶,由身体的微弯状一节一节变成“提”的直立状,感觉气息向上延伸,头顶虚空。
同时,眼皮由微松状逐渐张开,瞳孔以气之力“放神”。
2.沉:“沉”与“提”是一对相互对应、不可分割的元素,也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动律元素中的核心元素。
“提”、“沉”同时构成中国古典舞课必须要接触的气息训练。
它由体内的深呼吸带动身体与头部,形成-----上,“提”不止;下,“沉”不完的动律。
其动作流程为:躯体保持垂直站或坐的体态,呼吸(吐气)使气息下沉至丹田,在这个过程中,用气息带动腰椎、胸椎、颈椎、头顶,由身体直立状一节一节下沉而形成胸部微含、身体微弯的体态,同时,眼皮随沉气而徐徐放松。
3.冲:“冲”是在“提”、“沉”的基础上,躯干“斜前移”的动律。
其动作流程为:身体在“沉”的过程中,肩部外侧和胸大肌向8点或2点水平冲出,双肩与地面保持平行线,腰侧肌向斜前方拉长。
“冲”的头部配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头与肩方向相反,如肩向左冲时,头部略向右偏,眼神与冲的方向一致;另一种是在肩向左冲的过程中,头向右转成后看状。
4.靠:“靠”与“冲”是一对相反的、不可分割的动律元素。
“靠”是在“提”、“沉”的基础之上,躯干“斜后移”的动律。
其动作流程为:在“沉”的过程中,用后肩部及后侧肋带动上身向4点或6点靠出,前肋内收,后背侧肌拉长,双肩与地面保持平行线。
5.含:“含”是指上身在垂直线以胸腔为动力,由呼吸带动腰、背、肩、颈、头的“前”向下的动律。
“含”的动律是“沉”的动势的延续和幅度的加大,其动作流程与“沉”本一致,但在动作幅度上强化胸腔的含收,形成呕胸、裹肩、阔背、颈部下压的体态。
6.腆:“腆”是与“含”相反的运动,是离开身体的垂直线,以胸部和肩部为推力的前外开的动律。
其动作流程为:在“提”的过程中,胸部尽量前探,头微仰,双肩向后,肩、胸、完全舒展。
7.移:“移”是在髓关节相对固定的状况下,腰肩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的水平运动,横向的动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