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春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复习题
单选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注意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看他们在哪些环节和问题上有困难,在哪些地方有误解。这种评价称之为()。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常模评价
答案:B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提出了“讲授—接受”教学模式。
A.赫尔巴特
B.杜威
C.皮亚杰
D.布鲁纳
答案:A
科学素养的四个维度有( )。
A.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B.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精神,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C.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D.科学探究,科学知识,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C
1982年秋,在科学启蒙教育大师()的领衔下,具有崭新教育理念的《自然》及指导《自然》课教学的《教师用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A.路培琦
B.刘默耕
C.章鼎儿
D.沈人骅
答案:B
情境学习模式中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国Vanderbilt大学认知技术课题组提出的()模式。
A.抛锚式教学
B.问题解决
C.课题研究
D.社会文化
答案:A
课题研究模式所渗透的主要教学思想是()的“从做中学”。
A.罗杰斯
B.杜威
C.皮亚杰
D.布鲁纳
答案:B
()的著名的“三个任何”教育理论——“任何学科都能够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支撑了新的科学课程设计。
A.布鲁纳
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奥苏贝尔
答案:A
在科学教育发展之初,科学教育等同于()的教育,它关注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原理的传递。
A.科学方法
B.科学技能
C.科学思维
D.科学知识
答案:D
科学探究的学习重点应当着眼于()的提高。
A.探究的操作方法
B.探究的操作技能
C.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
D.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答案:D
温州市实验小学的()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家庭为活动地点,以实验、观察、制作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A.少年科学院
B.少年科学俱乐部
C.家庭实验室
D.家庭工坊
答案:C
教学建议中指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
A.起始阶段
B.观察、实验阶段
C.结束之前
D.搜集、整理信息阶段
答案:A
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STS教育出现于()。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德国
答案:B
“斜坡高低对小球滑行距离的影响”实验中,控制变量是()。
A.(斜坡的)高度或角度
B.(滑行)距离
C.斜面质地
D.光照
答案:C
“阳光对向日葵成长高度的影响”实验中,控制变量是()。
A.水分
B.(光照)小时数
C.高度
D.向日葵长高了
答案:A
对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重点是:应抓住学生对待科学学习与探究活动中的()进行。
A.态度
B.情感
C.价值观
D.态度和情感
答案:A
人类认识事物使用的最早,也是最古老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数学方法
答案:A
自从()年以后,中国的科学教育真正走上现代科学教育的发展道路。
A.1901
B.1902
C.1903
D.1904
答案:C
“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框图”不包括()。
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表达与交流
D.大胆想象
答案:D
科学是()活动。
A.科学家从事的科学研究
B.人类探究周围世界客观规律的
C.人类创造知识的
D.人类进行创造发明的
答案:B
对待科学学习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有()。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B.珍爱生命
C.尊重证据
D.选择探究的问题
答案:C
小学科学课程的分目标包括()三个维度。
A.科学探究、科学方法、科学知识
B.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知识
C.科学探究、科学情感、科学知识
D.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答案:D
传统的知识价值观是以()为本,以传授科学知识作为主要目的。
A.学科知识
B.科学素养
C.科学思维
D.科学方法
答案:A
“引导—探究—发现”模式所渗透的教育思想是()的结构主义教学论。
A.罗杰斯
B.杜威
C.皮亚杰
D.布鲁纳
答案:D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创始人为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A.赫尔巴特
B.杜威
C.皮亚杰
D.布鲁纳
答案:D
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
A.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
B.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C.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D.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