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五册(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9193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师生准备图片一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导入:前段时间,老师在批改数学周记时,看到一篇有趣的周记,题目是“分月饼”。

小作者写了3个分月饼的问题,非常有意思,值得研究,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仲秋节的晚上,小明一家4口人,爸爸、妈妈、哥哥、小明坐在阳台赏月、吃月饼,桌上摆了8个月饼,他们一家4口人,每人几个月饼,该怎么分?你们分一分!小作者也是这么分的,继续往下看第二个问题:这8个月饼中有一个是果酱的,哥哥、小明都喜欢吃,这个月饼该怎么分?(生答)老师这儿有一个月饼图片,用它当月饼谁来分一分?生上台分(说分法),为什么对折?(分得同样多——也就是“平均分”)板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学习1/21、用1/2表示。

想不想看看老师怎么帮他们分月饼的?(课件展示)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了几份?哥哥和小明都分得其中的几份?像这样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了2份,这样的一份是多少呢?引出1/2。

指出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

(全班齐读)2、写1/2。

怎么写呢?指月饼图,解释:先分开就要先写“——”,平均分了两份就在下面写“2”,每份就是1/2,写“1”,书空一遍。

3、折1/2用圆片代替月饼你也来分一分,折出1/2,并涂1个1/2(生动手折,举起来,引导学生说二分之一)4、判断。

人教版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112—113页的内容,认识几分之几中的几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

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材例1——例5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初步基矗教学大纲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确定本节课教学目的如下:(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二、说教法根据直观性原则,运用演示法,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实物、模型教具等通过演示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认识几分之一。

积极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讲扶放的形式,逐步完成5个例题的教学。

三、说学法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共有5个例题,根据学生指导的自主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教师在讲解例1之后,扶着学生认识13,独立让学生认识14,即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实现其学生的“学”,体现出教师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即教师教学既教知识、又教方法。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的全部知识点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研究动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数课时目标- 了解数的定义和数的分类;- 学会数的读法和写法;- 掌握数的顺序关系。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认识不同的数字;2. 介绍数的定义和分类,并与具体例子进行对比说明;3. 教授数的读法和写法,练在黑板上写出指定的数字;4.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数的顺序关系,比较不同数的大小;5. 练题: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数的排序练。

教学资源- 数字卡片- 黑板- 实物物品第二课:加法的应用课时目标- 掌握用加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加法运算;-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入加法的概念;2. 让学生观察实物并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3. 教授加法的符号和运算规则;4. 练加法计算,包括口算和书写;5. 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加法解决问题;6. 练题: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实物物品- 图片- 加法表第三课:减法的应用课时目标- 掌握用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减法运算;- 练运用减法解决问题和进行思维训练。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入减法的概念;2. 让学生观察实物并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3. 教授减法的符号和运算规则;4. 练减法计算,包括口算和书写;5. 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减法解决问题;6. 练题: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实物物品- 图片- 减法表教学评价- 布置作业:将上课研究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复和巩固;- 进行小组活动和互动探讨,让学生互相评价与帮助;- 设置小测验或考试,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老师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情况。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
教案
教学目标
此教案的教学目标是帮助五年级学生掌握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
教案中包含了本册数学教材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知
识点:
- 数字的认识和运算
- 分数和小数
- 长度、时间、质量和容量的单位换算
- 二维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 数据的收集和统计
教学方法
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和探究等。

教师会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他们的研
究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活动
教案中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游戏和实践等。

这些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并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
教案中包含了各单元的教学评估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评估活动来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研究效果。

总结
本教案为五年级学生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教学指南,内容包含了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全部内容。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使用本教案中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公式汇总(附应用题)

【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公式汇总(附应用题)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2×5表示5个1.2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如:1.2×0.5表示求1.2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率;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

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补足。

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6、A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7、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五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验算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五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验算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五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验算》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二单元)作者及工作单位钟玲柳州市融安县雅瑶乡黄金小学教材分析《加减法的验算》这一课教学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部份内容,是在学习了三位数加减法,三位数持续进位加法和三位数持续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理的。

而验算的熟练程度和良好的验算适应和验算的灵活运用,在学生尔后学习中,还会阻碍到计算的准确率及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因此,要让学生感受验算的意义,而且让学生体会到验算的作用,养成查验的良好适应。

学情分析一、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验算方式,通过作业检测发觉我班的学生大体已经把握。

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验算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都是依照加减法各部份之间的关系来学习的,本节课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时刻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讨三位数加、减法算式的各部份关系,经历发觉验算方式的进程,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迁移规律探讨和学习新知识。

二、本班多数学生思维活跃,上课时能够专心听讲,踊跃主动的发言,擅长提问,能较快地同意新事物。

但学生在计算大体功方面有所欠缺,学习这节内容,提示学生细心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一、便学生学会加减法的运算方式,培育学生认真计算和验算的适应,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二、通过加减法的验算,增强加减法互逆关系的熟悉。

3、通过加减法的验算,渗透加法互换律和加减法各部份之间的关系。

进程与方式一、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际引用处景引入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加减法验算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在讨论中发觉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通过实际问题引入验算,使学生明白做事必需认真谨慎。

二、培育学生的自主探讨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会加减法验算的方式。

难点:体会加减法的验算方式的多样化。

最新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这是一份最新版本的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涵盖了全册内容,适用于最新最新版本的人教版教材。

本教案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是教学设计,其中包含了数学下册各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

对于每一章节,教案
都列举了详细的教学步骤和相关教学素材,并提供了重点难点的解
题方法和题讲解,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和上课。

第二部分:教学反思
第二部分是教学反思,其中包含了对每节课的实施情况的总结
和反思,包括教学效果评价、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一部分的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进行反思和
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教案中还包含了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例如小组合作、问答游戏、听写等,旨在帮助教师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并更好地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

总之,本教案是一份实用性很强、
结构清晰、内容详尽的教学指导资料,对于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时间的简单计算PPT课件

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时间的简单计算PPT课件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 的数学信息?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你是怎样算的?(独立完成 后与小组 内的同学交流)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方法一:直接数一数,7:30到7:45分针走了15 分。 方法二: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 钟。 方法三:都是7时多,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 分。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例1 2时=( )分
你是怎么想的?请同桌之间交流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例1 2时=( )分
想: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 分,也就是120分
1时是60分,所以2时是60加 60,也就是120分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④试一试 60秒=( 1 )分 3分=( 180 )秒 1分40秒=( 100 )秒
时间 的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
一、 自主预习、复习旧知
1. 钟面上有( 60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 5 )个小格. 2.时钟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1时 ).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分 ). 秒针走一圈是( 1 )分.
一、 自主预习、复习旧知
3. 1时=( 60 )分 1分=( 60 )秒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 3时=( )分 5分=( 240秒=( )分 150秒=( )分( )秒
)秒
三、巩固练习
(2)
你能帮助小红计算一下,还要 等多久呢?
为更好满足学习和使用需求,课件在下载 后自由编辑,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Thank you for watching and listening. I hope you can make great progress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5.4.13 最小公倍数(一)(精品)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5.4.13 最小公倍数(一)(精品)

一、在活动中建立概念
12. 把3和6的倍数、公倍数填在相应的位置,并圈出它们的最小 公倍数。 9 3的倍数 15 6的倍数 12 24 …… 21 27 18
3 ……
6
3和6的公倍数
二、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1. 如果给你两个数你能想办法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吗?
2. 怎么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3. ①请你自己找一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 ②把你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4. 展示学习成果: ①排列法: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 8的倍数:8,16,24,32,40,48 „„ 6和8的公倍数:24,48 „„ 最小公倍数是24。 ②筛选法: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 其中24,48也是8的因数,其中24最小。
9.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还可以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请大家看教材
第69页“你知道吗?”自学一下。 自学提示: ①每次用什么做除数去除。 ②除到什么时候为止。 ③怎样求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用你喜欢的方法求8和10的最小公倍数。 2. 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3和 6 2和8 5和 6 4和 9 3和9 5和10
一、在活动中建立概念
7. 你还能说出既是4又是6的倍数的数吗?(48,60 „„)
找得完吗?找不完我们用什么表示呢?(用省略号表示。) 8. 明确:12,24,36,48,60 „„这些数就叫做4和6的公倍数。 9. 你能找到4和6的最大公倍数吗? 如果找不到最大的,我们可以找到它们最小的公倍数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总结提升规律:如果两个数互质,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 第2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2)》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 第2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2)》教案

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2)【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例3和练习十二的第5-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简写和略写乘号。

2.使学生能够语言表达运算定律和字母公式,能够将数字代入字母公式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的简单美。

【重点难点】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根据字母公式求值。

2.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乘号的简写和略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情景导入】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根据什么。

(投影出示)18+34=34+()(加法交换律)(357+55)+45=357+(+)(加法结合律)35×()=59×()(乘法交换律)(1.2×2.5)×4=1.2×(×)(乘法结合律)(4+8)×3.5=()×3.5+()×()(乘法分配律)2.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吗?还记得这些运算定律的文字叙述吗?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3.讨论交流:我们用文字描述了这些运算定律,但是文字很多,有什么办法更简便呢?学生汇报交流:用字母来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运算定律更简便。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新课讲授】1.教学例3中的第(1)题。

小学数学目录(部编人教版).doc

小学数学目录(部编人教版).doc

精品文档一年级(上)一.准备课1.数一数2.比多少二.位置1.上、下、前、后2.左、右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5的认识2.比多少3.第几4.分和合5.加法6.减法7.0四.认识图形(一)认识图形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6和72.8和93.10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六.11—20各数的认识1.11—20各数的认识2.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七.认识钟表认识钟表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9加几2.8、7、9加几3.5、4、3、2加几4.解决问题一年级(下)一.认识图形(二)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十几减92.十几减8、7、63.十几减5、4、3、24.解决问题三.分类与整理分类与整理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数数、数的组成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3.解决问题4.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五.认识人民币1.认识人民币2.简单的计算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4.解决问题七.找规律1.找规律(一)2.找规律(二)二年级(上)一.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2.线段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2.减法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三.角的初步认识1.认识角2.认识直角3.认识钝角和锐角四.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2.5的乘法口诀3.2、3、4的乘法口诀4.6的乘法口诀五.观察物体(一)观察物体(一)六.表内乘法(二)7、8、9的乘法口诀七.认识时间认识时间八.数学广角—搭配(一)数学广角—搭配(一)二年级(下)一.数据收集整理数据收集整理二.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解决问题三.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2.平移和旋转四.表内除法(二)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解决问题五.混合运算混合运算六.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2.解决问题七.万以内数的认识1.1000以内数的识2 .10000以内数的认识3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八.克和千克克和千克九.数学广角—推理生活中的推理三年级(上)一.时、分、秒1.秒的认识2.时间的计算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3.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三.测量1.毫米、分米的认识2.千米的认识3.吨的认识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2.减法五.倍的认识倍的认识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3.含0的乘法4.估算与解决问题七.长方形和正方形1.四边形2.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八.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的初步认识(一)2.分数的初步认识(二)3.分数的简单计算4.分数的简单应用九.数学广角——集合集合思想精品文档三年级(下)一位置与方向(一)1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 口算除法2 一位数出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3 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4 用估算解决问题三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四两位数乘两位数1 口算乘法2 笔算乘法五面积1 面积和面积单位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3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六.年、月、日1 年、月、日2 24时计时法七小数的初步认识1 认识小数2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八数学广角——搭配(二)数学广角——搭配(二)四年级(上)一大数的认识1 亿以内数的认识(一)2 亿以内数的认识(二)3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和亿以上数的认识4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5 1亿有多大二公顷和平方千米1 认识公顷2 认识平方千米三角的度量1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2 角的度量3 角的分类4 画角四三位数乘两位数1 笔算乘法(一)2 笔算乘法(二)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 平行与垂直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 口算除法2 笔算除法(一)3 笔算除法(二)4 笔算除法(三)5 笔算除法(四)6 商的变化规律七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八数学广角——优化数学广角——优化四年级(下)一四则运算1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3 括号二观察物体(二)观察物体(二)三运算定律1 加法运算定律2 乘法运算定律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2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4 小数与单位换算5 小数的近似数五三角形1 三角形的特性2 三角形的分类3 三角形的内角和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小数加减法2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3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七图形的运动(二)1 轴对称2 平移八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1 平均数2 复式条形统计图九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五年级(上)一小数乘法1 小数乘整数2 小数乘小数3 积的近似数4 整数乘法二位置位置三小数除法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 一个数除以小数3 商的近似数4 循环小数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6 解决问题四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五简易方程1 用字母表示数2 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性质3 解方程4 实际问题与方法六多边形的面积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三角形的面积3 梯形的面积4 组合图形的面积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五年级(下)一观察物体(三)观察物体(三)二因数与倍数1 因数和倍数2 2、5、3的倍数的特征3 质数和合数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4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5 容积和容积单位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 分数的意义2 真分数和假分数3 分数的基本性质4 约分5 通分6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五图形的运动(三)图形的运动(三)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七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八数学广角——找次品数学广角——找次品精品文档六年级(上)一分数乘法1 分数乘法2 小数乘分数与分数混合运算3 解决问题二位置与方向(二)位置与方向三分数除法1 倒数的认识2 分数除法3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4 分数应用题四比1 比的意义2 比的基本性质3 比的应用五圆1 圆的认识2 圆的周长3 圆的面积4 扇形六百分数(一)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 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3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七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八数学广角——数与形六年级(下)一负数负数二百分数(二)1 折扣2 成数3 税率4 利率三圆柱与圆锥1 圆柱2 圆锥四比例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3 比例的应用五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小学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竞赛练习题【人教版新课标】+附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竞赛练习题【人教版新课标】+附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第五册应用题练习卷 班别 姓名 座号1、朝阳小学有学生807人,如果每人每月节约用水5千克,全校学生每月大约节水多少千克?合多少吨?(8分)2、一条公路已修好58 ,没修的比修好的多几分之几?(8分)3、学校图书馆一共有这两种书多少本?(8分)4、王阿姨沿着一条河用篱笆围一个长27米,宽9米的长方形菜地,最少需要准备多长的篱笆?(8分)故事书比科技书多146本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756本5、商店买来4箱苹果,每箱53千克,买来的雪梨正好是苹果的6倍,买来雪梨多少千克?(8分)6、阳光小学450个同学乘4辆汽车去效游,前3辆各坐92个同学。

(8分)7、人民公园上午有游客742人,中午有357人离去,下午又来了248人。

这时公园内有游客多少人?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8分)8、三(1)班4个小组的同学收集旧罐子,每个小组有12人,平均每人收集8个。

一共收集了多少个?(8分)9需要多少个这样的盒子?(8分)10、张叔叔一个星期最少要画20张作品才可以办画展,他每天要画多少张作品才可以如期举行画展呢?(8分)11、一条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19厘米,宽13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8分)12、小明和爸爸、妈妈准备春节去旅游(14分)(1)如果小明全家坐火车去,大约需要多少钱?交通工具票价 飞机1600元/张 火车 918元/张 妈妈买来45个苹果,吃了7个。

剩下的每8个装一盒,(2)为了节省时间,爸爸决定全家坐飞机去旅游,来回一共需要多少钱?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数量关系计算公式1、单价×数量=总价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3、速度×时间=路程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5、加数+加数=和6、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8、减数=被减数-差9、被减数=减数+差10、因数×因数=积11、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12、被除数÷除数=商13、除数=被除数÷商14、被除数=商×除数15、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精选教例】倍的认识(人教版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精选教例】倍的认识(人教版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北京市六年制教材第五册第一单元第6页。

教学目的:1.通过实物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为学习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做准备。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蝴蝶图片、圆片、三角形、动物园图;学生准备印泥、刻有红花的橡皮章、纸。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校园里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开了,招来了许多蝴蝶。

(出示蝴蝶图)有几只白蝴蝶?有几只花蝴蝶?花蝴蝶比白蝴蝶多几只?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回答得都对。

不过,花蝴蝶和白蝴蝶比,除了相差关系外,还有一种新的关系--倍数关系。

今天学习倍的认识。

(板书:倍)2.建立倍的概念(l)建立概念:①谈话:我把2只白蝴蝶看成一份。

(板书1个圈,把2只白蝴蝶圈上)花蝴蝶有几个2只呢?(板书3个圈,每2只花蝴蝶圈一个圈)花蝴蝶的只数和白蝴蝶比,白蝴蝶有2只,板书2只。

花蝴蝶有3个2只。

(板书3个2只。

)当花蝴蝶的只数有3份白蝴蝶那么多时,我们就说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板书的只数是的3倍。

②讨论: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你怎样知道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因为花蝴蝶的只数和白蝴蝶比,白蝴蝶有2只,花蝴蝶有3个2只,所以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2)变式:①又飞来2只花蝴蝶,现在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呢?为什么?②又飞来1只白蝴蝶和1只花蝴蝶,现在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呢?为什么?(3)小结:要回答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就要先看白蝴蝶有几只,把它看成一份,再看花蝴蝶的只数有几份白蝴蝶那么多,花蝴蝶的只数就是白蝴蝶的几倍。

3.巩固倍的概念(1)集体练习:①_△的个数是○的几倍?为什么?②老师摆_△的个数是○的2倍,谁会摆?③绿圆:_红圆:_蓝圆:○○○○左边的绿圆、红圆和蓝圆,分别和右边的△比,谁能说出倍数关系的话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全册课件(第一单元全部)最终版.pptx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全册课件(第一单元全部)最终版.pptx

为什么要商0呢 ?
0. 8 7 5. 6
5. 6
0
怎样验算呢? 自己试一试!
课件
做一做
(2)7.83÷9 =0.87
0.54÷6 =0.09
6.3÷14=0.45
=5.375
=0.045
=0.013
(3)86÷16
1.26÷28
课件
0.416÷32
课件
第3单元 小数除法
课题3 练习课
课件
一、复习回顾
你还发现了 什么规律?
5÷11=2循30循.674环5环45节节…是是5环43环21环÷÷÷小小小111数数11数1,,,,,,商商商循循循是是是环环环循循循节节节
45
是是是4321056789,,,432195678是是是被被被除除除
数数数54321的的的999倍倍倍。。。
课件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
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像上面的5.333… 和7.14545…都是循环小数。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 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 5.333…的循环节是3。 7.14545…的循环节是45。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 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例如:
课题6 循环小数
课件
探究新知
7. 哇!王鹏400m 只跑了75秒!
平均每秒跑多少呢?
课件
观察这个式, 400÷75=5.333…
你发现了么?
5.3 3 3
75 4 0 0 375
继续除下去,可 能永远也除不完 。
250 225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第一单元课时安排: 7课时(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言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估计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数学书的宽数学书的厚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七、巩固发展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并且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还知道1厘米=10毫米。

(2)分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5.2.3解方程第2课时例2、例3课件(19张ppt)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5.2.3解方程第2课时例2、例3课件(19张ppt)
方程两边先同时( 加上 X ),得到20 = 9+X,接下来把 20 和
9+x 的位置( 交换 ),变成 9+x = 20,方程两边再同时(减去 9),
这样刚好把左边变成1个( X ),最后得到方程的解 x=11。
◇ 2、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方程。
被减数 - 减数 = 差 减数 = 被减数 - 差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等 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x xx
3x=18 解:3x÷3=18÷3
x=6
(三)反思检验
•3x=18 • 方程左边=3x
=3×6 =18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1. 解方程。 x÷7=0.3
•解:x÷7×7=0.3×7

x=2.1
2. 小诊所。

x÷1.5=1.5
解方程 20-x=9 解: x=20-9 x=11
解方程:15-x = 2
◇ 1、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解:15-x+x = 2+x 15 =2+x
2+x =15 2+x-2 = 15-2
x =13
◇ 2、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 系解方程。
解: x = 15-2 x = 13
解方程。 18÷x=12
解: x=1.5÷1.5
• x÷1.5=1.5 解: x=1.5×1.5
x=1
x=2.25
3.解方程:
1.6 x =6.4
x-20 = 9
x ÷7=0.3
x ÷2.1 = 3

例3 解方程 20-x=9
问题:1. 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解这个方程。 2. 你遇到了什么困难?请你和同学讨论一下。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电子版)范文.doc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电子版)范文.doc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一.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

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

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教学反思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教学反思说课稿

《掷一掷》学情分析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以知识学习为载体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更重要。

这节课的内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内容是在学习了可能的基础上,利用组合来探讨可能性的大小。

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些数学方法主要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进行渗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这主要靠老师合理利用教学的资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抽象的知识变为学生可接受的有趣的知识。

《掷一掷》教学反思“掷一掷”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学完了“可能性”及“数学广角”内容之后安排的, 它是一节活动性很强的课,同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引起更深层次的思索,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属于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部分的内容,是本学段的最后一节活动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可能性、组合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以游戏形式探讨可能性、不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实践活动。

而且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等统计与概率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扎实其统计与概率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

因此,本课设计主要以游戏的形式探讨掷两颗骰子和是几的可能性大小,可以使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想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以学生介绍他们熟悉的骰子导入,让学生有种亲切的感觉也为探究两个骰子打好铺垫。

在掷骰子的环节,让学生代表自己猜想的组进行比赛,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小组游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防止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和混淆。

活动的表格设计,我之所以先用统计表的形式,再用统计图的形式,一是想让学生经历从抽象到直观的认识;二是想在这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中让学生感悟统计与概率知识学习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在试教是我也感到活动二与活动三有重复,我也考虑了很久才决定保留,设计了四个活动:猜想——质疑——活动明理——研究证明,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掷骰子,完成统计表、统计图、表格等活动,学生通过对数据、图表的分析后,发现了一种普遍现象,然后引发学生去思考其中的原因,引导他们去探索每个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和什么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第五册(人教版)
长方形的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你能算出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吗?
5厘米
3厘米 4厘米
3+4+5=12(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2厘米。
小白兔来到一个长6米、宽4米大的长方形草坪旁。
我围草坪走 了一圈是多 少米呢?
要怎 么算 呢?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6+4)×2=20(米) 答:这个长方形草坪的周长是20米。
做一做:
3、你能算出数学课本的周长吗? 你是怎样想的呢?
我先量长和宽再计算!
(21+15)×2=72(厘米)
答:数学课本的周长是72厘米。
说一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做一做:
1、判断: 一个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它的周长 是多少米? ① √② 26+14×2=54(米) 26 ×2 +14 ×2 =80(米) (26+14)×2=80(米)
√③
做一做:
2、一块长50米,宽30米的花园在四周围上铁 丝,要多少米铁丝才够用?
(50+30)×2=160(米) 答:要160米铁丝才够用。

宽 长

6+4+6+4=20(米)

宽 长

6×2=12(米) 4×2=8(米) 12+8=20(米)

宽 长

(6+4)×2=20(米)
(6+4)×2=20(米) 6×2=12(米) 4×2=8(米) 12+8=20(米) 6+4+6+4=20(米)
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
பைடு நூலகம்

宽 长

( 6 + 4 )×2=20(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