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病害处理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路基外观质量病害及防治路基因经受各种自然因素的长期影响,承受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并且由于路基所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等条件的影响,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常产生各种病害。
主要有:路基整体或局部不均匀沉降;路基纵横向裂缝;路基滑动或者边坡滑塌。
二、路基沉陷1、路基沉陷是指路基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从而引起局部路段的破坏,影响车辆通行能力以及行车的舒适性。
2、原因分析:路基沉陷有两种:一是路堤的沉落;另一是地基的沉陷,内容如下:①路堤的沉落:因填料选择不当,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不足,在荷载和水、温度综合作用下,堤身向下沉陷。
②地基的沉陷:原地面为软弱土层,如泥沼、流沙或垃圾堆积等,填筑前未经换土或压实,发生地基下沉,侧面剪裂凸起,引起路堤下陷;软弱土层未进行预压,或预压荷载不足和预压沉降不稳定就开始卸载、路面施工,引起工后沉降。
3、防治方法:①注意选用良好的材料,分层填筑、分层夯实;严禁用腐植土或有草根的土块,并及时排除流向路基的地面水或处理好地下水。
②填石路基从下而上,应用由大到小的石块认真填筑,并用石渣或石屑填空隙。
③原地面为软弱土层时,路堤高度较低的,应挖除非适用材料换填良好的材料并用加筋体予以加固;路堤高度较高的可采用打碎石桩、水泥搅拌桩、水泥桩等复合地基的形式加固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
④应按设计要求,对软弱土层进行等载或超载预压,并直至沉降稳定后,再进行路面施工。
三、路基边坡的塌方1、路基的塌方是山区常见的路基病害,根据其形成的条件及原因,一般可分为:剥落、碎落、滑坍和崩塌等形式。
2、剥落:是指边坡表土层或风化岩表面,在湿热的作用下,表面发生涨缩的现象,从而引起零碎薄层从边坡上脱落下来。
1)防治方法:①搞好排水,不使地面或地下水浸蚀路基边坡。
②加固边坡,如种草、铺草皮或植树。
③对于风化的软质岩层,可采取TBS绿化防护,或修建干砌、浆砌片石护面墙。
④整修边坡,及时清除可能滑坍的土石方。
公路路基在施工中常见的病害及处理方法
公路路基在施工中常见的病害及处理方法路基是建于大地表面的线形建筑物,是公路线形的主体,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份,要求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足够的强度和足够的水稳定性,它贯穿公路全线并与沿线的桥梁、隧道和涵洞等构造物相连接.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受汽车荷载作用,路面靠路基来支承,路面的使用质量与路基的质量有着很大关系,有些路面上出现的病害,其产生的根源却是路基中的病害所引致,因而,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相当关键。
一、路基施工中常见的病害路基病害有很多,其成因也错综复杂,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种:1、路基不均匀沉降;2、路基起弹簧、表层蠕动、推移、松散、起皮;3、路基纵向裂缝;4、雨水作用下,路基边坡发生冲沟、坍塌、坡面变形等,这些都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通病,通常由于施工方法不当所导致.二、路基病害的成因分析及处理工艺1、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路基填料不良,填筑方法不当压实度不足以及软弱下卧层等引起地基承载力不一或不足。
路基沉降一般不能完全排除,只有尽最大的努力减小路基沉降的机率,施工中做好每道工序及关键部位的施工工艺:(1) 路基施工前准备工作。
进行基底处理,将路基填土范围内的树头、树根、地面表层的种植土、草皮、杂物等全部清理,并将挖树头的土坑填平、夯实,清表土的厚度视土质情况而定,路基填土前应将清理过的路床进行填前压实.(2) 填料选择。
路基的填料有很多,一般的土质、砂和石头均可作填料,用石料作填料时,要注意石料的级配问题,因为石与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隙,压路机很难压实,应掺入细小的填料填充空隙,分层填筑并压实,其含水量不作考虑;用土质作填料时,就要考虑土的含水量,并取土做试验,计算最佳含水量以保证填筑时达到的压实度。
路基填料最好采用水稳性好,透水能力高的土质作为填料.(3) 填筑方式。
路基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0㎝不小于10㎝,石质填料不大于45㎝,如果原地面不平,应从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压实检验符合规定要求后,再填上一层。
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检测及治理措施分析
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检测及治理措施分析1. 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概述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公路路基和路面作为道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承载车流、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任务。
长时间的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得公路路基和路面逐渐出现各种病害,如裂缝、坑洞、沉陷、龟裂等,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对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检测与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公路路基路面病害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病害和非结构性病害。
结构性病害主要包括路基土体的沉降、路基排水系统失效、路面结构的破坏等;非结构性病害主要包括路面疲劳龟裂、路面渗水、路面破损等。
这些病害不仅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为了确保公路路基路面的安全运行,需要对病害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检查、影像资料分析、实验室试验等;治理措施则包括修复、加固、更换等。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病害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治理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1.1 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路面结构性病害:包括路面裂缝、坑洞、沉陷、隆起等结构性损伤。
这些病害的成因主要有设计缺陷、施工质量问题、材料性能不佳、环境因素影响等。
路面功能性病害:包括路面疲劳裂纹、老化、反射裂缝、温度收缩裂缝等功能性损伤。
这些病害的成因主要有路面材料老化、交通荷载作用、温度变化等。
路面环境病害:包括路面水损害、冻融损害、紫外线辐射损害等环境因素引起的损伤。
这些病害的成因主要有气候变化、地下水位变化、紫外线辐射强度等。
为了有效治理公路路基路面病害,需要对各类病害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病害产生的关键因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在分析病害成因时,应综合考虑设计、施工、材料、环境等多种因素,确保治理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2 病害对公路安全的影响路面损坏和变形:路面病害如裂缝、坑洼、龟裂等,会导致路面结构破坏,降低路面承载能力,从而影响行车安全。
路基病害治理方案
路基病害治理方案
病害概述
路基病害是指由于地基土质或交通荷载等因素引起路面变形、滑动及结构受损的现象。
常见的路基病害包括路基沉降、路基失稳、路基扩散等。
路基病害会严重影响路面交通安全,给交通运输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路基病害进行治理十分必要。
治理方案
方案一:填充加固法
会发现,路基病害通常是由于路面下的土壤不够结实而导致的。
所以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方法是采用填充加固法。
这个方法就是在路基中开挖坑洞,然后填充稠密的土壤,以强化路基的承载能力。
同时,为了加强路基的强度,还可以采用钢筋网进行加固。
这种方法的效果会更加明显耐久,但是成本也相对更高。
方案二:深层加固法
深层加固法是一种针对比较严重的路基病害的治理方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将夯实的沙土或者砾石填充进路基中,然后进行加固,以
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
同时,为了加强路基的强度,还可以在路基中加入钢筋等强度较高的材料,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对于一般的路基病害,第一种方案就足够满足治理需求。
而对于比较严重的病害,第二种深层加固法则是更为有效的治理方案。
结语
以上就是治理路基病害的两种方案介绍。
不同的治理方案适用于不同的病害状况,对于比较严重的病害则需要更加耐久牢固的深层加固方法,而普通的路基病害则可以采用填充加固法进行处理。
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病害
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病害及处理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建设日益加快,公路工程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病害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针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病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路基病害1. 路基沉降:路基沉降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路面不平、车辙严重等。
原因包括:地基处理不当、填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施工工艺不合理等。
处理措施:加强地基处理,选用优质填料,合理控制填土厚度,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
2. 边坡病害:边坡病害主要包括滑坡、坍塌、崩塌等,原因有边坡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问题、水文地质条件差等。
处理措施:优化边坡设计,严格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排水设施建设,提高边坡稳定性。
3. 路基水毁:路基水毁是由于水分渗透导致路基强度降低,从而引发的路面破坏。
原因有排水设施不完善、路基填料渗透性差等。
处理措施:加强排水设施建设,提高路基填料的渗透性,避免水分对路基的侵蚀。
二、路面病害1. 沥青路面裂缝: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龟裂、块状裂缝等。
原因有沥青混合料质量问题、施工工艺不合理、路面结构设计不当等。
处理措施:选用优质沥青混合料,优化施工工艺,加强路面结构设计。
2.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裂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一种病害,原因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施工质量问题、混凝土养护不足等。
处理措施: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混凝土养护。
3. 路面车辙:车辙是路面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路面凹陷、车辙严重等。
原因有沥青混合料质量问题、施工工艺不合理、路面结构设计不当等。
处理措施:选用优质沥青混合料,优化施工工艺,加强路面结构设计。
三、桥梁病害1. 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原因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施工质量问题、混凝土养护不足等。
处理措施: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混凝土养护。
路基病害整治和流程图
本标段路基病害整治总计2830延长米,土质均为膨胀土,具有不同程度的裂隙性、膨胀性和超固结性。
主要病害为翻浆冒泥,采用换填透水填料加复合土工膜或土工格室的办法彻底整治既有路基病害。
路基病害的整治是一项比较繁琐工程,在不间断行车的前提下,破底清筛,挖除基床膨胀土,存在着准备工作量大、作业时间长、即不能大面积施工、又不能机械化作业等因素,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
根据以上特点,以集中突破、分段解决的原则,拟定以下实施方案:一、施工方法:1、准备工作:⑴施工作业前必须加固线路,以保证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
线路加固采用扣轨方式,加固的形式根据既有线路而定:在无缝线路地段,必须先应力放散,稳定后施工;在曲线地段,外侧扣轨数量比内侧扣轨数量增加两根,以增加横向稳定性;在直线地段,内外侧扣轨数量相等。
⑵所需整治病害的各种材料,必须提前、足量集结在线路两旁,材料的堆放要根据作业的层次、顺序而定,避免运距过大,延误作业时间。
2、线路加固:⑴施工期间,将施工区段限速45Km/h,两端必须派专职人员防护,并设防护设施,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⑵扣轨轨束布置:扣轨采用长度12.5m、50Kg/m的旧钢轨,组合形式为底四上三颠倒组在一起。
扣轨轨束每隔1.5m,用U型螺栓与∟63mm×63mm×6mm角钢将轨束夹紧。
轨束分开布置在路轨轨枕底部,用U型螺栓和扁铁扣件与轨束连成一体。
轨束纵向每隔4.81m(计算而得)设一道横梁,横梁为C40型I字钢,长度6.5m,两端用60cm ×60cm的枕木垛做支撑,横梁与轨束用U型螺栓和扁铁扣件相互联结,使之成为整体。
轨束接头处用两根C40型I字钢,先将C40型I字钢联结,再与轨束联结。
⑶扣轨轨束安装:在路轨上排好位置,利用列车间隔时间,插入I字钢横梁,将横梁按计算好的标高大致调平,在横梁上组装扣轨轨束,再利用列车间隔时间,要点扒除但侧路轨底部道碴插入轨束,调整位置,用1cm厚钢板将轨束在横梁垫上起,控制好横梁标高,1—1断面稳固、加强枕木垛基础,单侧轨束组装完毕。
路基常见病害案例分析及防护方法解析
路基常见病害案例分析及防护方法解析路基常见病害是指出现在道路基层上的各种缺陷或损坏现象,主要包括坑洞、龟裂、抬边、塌陷、积水等。
这些常见病害对道路使用安全和舒适性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和预防。
以下是对常见病害案例分析及防护方法的解析。
1.坑洞病害造成坑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地基不坚实、材料缺陷、车流量大等。
坑洞的形成会导致过往车辆行驶不平稳,对车辆及驾驶员造成安全隐患。
防护方法:及时检查和维修道路,进行补充加固地基和修复沉陷,选择质量好的路面材料,加强施工质量监管,定期巡查道路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龟裂病害龟裂是指道路表面出现的细小或宽大的裂缝,主要原因是路面强度不足、变形或温度变化等。
龟裂不仅影响驾驶舒适性,还会进一步扩大,导致水分渗入路基,加速道路病害发展。
防护方法:增加路面强度,合理选择路面材料,增设加强层或改善路基土质条件,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及时进行路面补强和修复,加强路面维护养护工作。
3.抬边病害抬边是指道路两侧边沿出现隆起的现象,主要是受到车辆荷载、路面水分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以及施工缺陷等因素。
抬边的存在会影响车辆行驶平稳性和安全性。
防护方法:加强边沿设计和施工工艺,提高边沿稳定性;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减少水分渗入路基;及时进行边沿的修复和维护。
4.塌陷病害塌陷是指路面发生局部或大面积下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基土质条件差、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问题。
塌陷会导致车辆行驶不稳定,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交通事故。
防护方法:选择坚固的地基,增加地基强度;按照地基设计要求施工,控制施工质量;定期进行地基巡查和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积水病害积水是指道路出现无法排水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排水系统不完善、路面不平整等。
积水会造成路面湿滑,影响车辆行驶安全。
防护方法: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确保排水畅通;及时清理道路积水,维护路面平整性;加强路面防滑处理,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综上所述,路基常见病害的防护方法主要包括增加路面强度、选择质量好的材料、加固地基、改善排水系统、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定期巡查和维修等。
路基病害处置方案
路基病害处置方案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道路的建设逐渐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
然而,道路的使用和维护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路基病害是一项常见的道路问题。
路基病害通常指路基基础发生的各种破坏和变形,会对道路的平整性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因此,科学合理地处置路基病害是保障道路畅通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措施。
1. 路基病害形成原因路基病害是由于路基地基土的固结、沉降、抗剪强度差、土壤湿度变化大、水分运移、环境荷载等因素所造成的。
路基的一些设计和施工问题也会导致路基病害的发生。
常见的路基病害有松动、疏松、塌陷、变形、环境荷载破坏、边坡塌方等。
2. 路基病害的分类根据路基病害的分布特征,可以将其分为全宽病害和局部病害两类。
全宽病害是指路基上全面发生的病害,如路基沉降、路基变形等。
局部病害是指路基上局部区域发生的病害,如路基边坡滑动、路面沉降等。
根据病害类型,路基病害可分为塌陷病害、自然变形病害、软弱地基病害等。
3. 路基病害的处理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路基病害,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路基病害处理方法。
3.1 塌陷病害的处理塌陷病害是指路基地基土出现大范围的塌陷,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
对于塌陷病害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加固处理: 对于较小的塌陷病害可以采取加固措施进行修复,比如注浆加固、钢筋加固等。
2.开挖处理: 对于比较严重的塌陷病害,需要进行开挖处理,修复受损的路基地基土。
一般采用临时网撑或者拱形支护进行开挖。
3.2 自然变形病害的处理自然变形病害是指由于路基基础土松软,长期承受荷载后形成的路基自然变形。
处理方法如下:1.充填: 对于自然变形较轻的区域,可以采用道路修复设备进行充填处理。
在原有路基上进行适量补填土壤,恢复路面平整度。
2.反挖重新填筑: 对于自然变形严重的路段需要采取反挖重新填筑的方法。
即通过从路面边缘或《盘旋》部分进行削方,将原有的路面基础土和填方土清理干净,重新加固处理。
既有线路基常见病害及处理方法浅析
既有线路基常见病害及处理方法浅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不断发展,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方式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特别是铁路交通,由于其运输效率高、安全性强等特点,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然而,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设备老化或本身设施质量等问题,既有线路一直是维护铁路运营的难点,常见病害包括曲线塌陷、道床沉降、平面损伤等,今天本着政府提高铁路安全性的目标来探讨既有线路基常见病害及其处理方法。
一、曲线塌陷的处理方法曲线塌陷:在铁路路基中沿弯曲处出现填方土体沉降的现象,塌陷部分通常呈现椭圆形,曲线上行车时会产生车体横向震动、轮对滑移,甚至导致铁路事故发生。
处理方法:1、砀山处理法在塌陷区域外面架起支撑,然后在塌陷区域内通过水泥搅拌桩进行耐久性的根治,最后卸除外部支撑以恢复原状。
2、超宽铺设法对于曲线处发现的病害部分,采取超宽铺设技术,设置一定的梯度和超高铺装,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小病害的出现,提高铁路行车的安全性。
二、道床沉降的处理方法道床沉降:全称叫做路基和道床沉降,导致的原因主要包括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包括水土流失、下切河谷等,对铁路设施的破坏和病害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处理方法:1、搭建搅拌桩法直接钻向地层,同时再钻孔中钻孔来进行搅拌,在发生病害部位套管并进行灌浆使其产生固化效果,以提高道床的稳定性。
2、高压注浆法使用高压注浆的方式针对病害进行现场处理,具体包括固化地基和道床底面,在纵切带的地方进行加固,最终实现道床病害的处理和修复。
三、平面损伤的处理方法平面损伤:指在面层病害处理中经常提到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形式为路面出现裂缝和坑洼,明显影响铁路的行车安全。
处理方法:1、混凝土涂层法利用混凝土涂层广泛应用于铁路加固处理方面,不仅可以提高铁路面层的透水性,还可以填平面损伤的痕迹,对于铁路的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有一定的提升。
2、冻胶处理法通过铁路路面形成的裂缝使其滲透到路面下面的土壤中冷却成为胶状物,接下来用改良路面进行修复处理,处理后的效果至少可以维持3年以上。
铁路路基病害及整治防护措施
铁路路基病害及整治防护措施
铁路路基病害是指铁路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病害问题,主要包括塌陷、沉陷、胀起、侧移、龟裂、裂缝等。
这些病害会影响铁路线的安全运营,降低铁路线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整治和防护措施。
1. 加固路基:对于出现塌陷、沉陷等问题较严重的路基,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加固
方式包括开挖支护、加铺加厚等方法,以增强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排水排浮:土路基在长期湿润的条件下容易产生沉陷和胀起等问题,因此需要进
行排水和排浮处理。
通过设置合理的排水设施,如排水沟、管道等,将积水及时排除,减
少土体渗透和浸润造成的病害。
3. 路基加固层:在设计和建设铁路路基时,可以考虑设置加固层,如碎石铺盖层、
砂砾垫层等,以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加固层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少路基病害的出现。
4. 植物种植:在路基两侧可以进行植物种植,如草坪、绿化带等,以增加路基的抗
冲击和稳定能力。
植物的根系可以加固土体,减少病害的发生。
5. 病害监测与维护:对已经出现的路基病害,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和维护。
通过专业
的监测设备,对路基进行变形、沉陷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问题。
6. 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在铁路路基的设计和建设中,可以采用一些新材料和新技术,如加入聚合物改性土工材料、使用地基加固机械等,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抗病害能力。
对于铁路路基病害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整治和防护措施。
通过加固路基、排水排浮、设置加固层、植物种植、病害监测与维护以及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
和解决铁路路基病害问题,保障铁路线的安全运营和使用寿命。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解析总结计划处理措施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解析总结计划处理措施公路路基是指公路工程中的路面部分,承载车辆的重量和通行功能。
在运营过程中,路基常会出现各种病害,如裂缝、坑洞等,严重影响了道路的运行安全。
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常见的路基病害进行解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本文将对公路路基常见病害进行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路基裂缝1.病害描述:裂缝是最常见的路基病害之一,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交叉裂缝等。
裂缝的出现会导致路基的变形和塌陷,严重影响了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处理措施:对于裂缝病害,应根据其类型和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填充、封闭、切割等方法进行修复。
对于深度较大的裂缝,可以采取注浆、搅拌土等加固方法。
二、路基坑洞1.病害描述:坑洞是路基病害中较为严重的一种,会导致车辆行驶不稳,甚至造成交通事故。
坑洞的产生通常是由于雨水侵蚀、路基材料质量差等原因引起的。
2.处理措施:对于坑洞病害,应先清理坑洞内的杂物,并填充合适的路基材料进行修复。
对于较大的坑洞,可以采用灌浆、砌石等方法进行加固,以保证修复效果。
三、路基塌陷1.病害描述:路基塌陷指路基地基层发生沉降或塌陷,导致路面下陷。
这种病害会使路面形成凹陷或坑洞,严重威胁车辆行驶的安全。
2.处理措施:对于路基塌陷病害,应先进行地基处理,比如加固地基、填充砂土等。
随后,可以采取填充、振动压实等方法进行修复。
重要的是要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四、边沟冲淤1.病害描述:边沟是用于排水的重要部分,但由于水流冲刷、泥沙淤积等原因,边沟会出现冲淤现象,导致水流无法顺利排出。
2.处理措施:对于边沟冲淤病害,应及时清理边沟内的杂物和淤泥。
可以采用挖掘机、清淤机等工具进行清理,并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如加装塑料排水管等。
五、软基处理1.病害描述:软基是指地基土质较松软、易挤压变形的地区,容易导致路基下沉和变形。
软基病害的出现会对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造成很大影响。
2.处理措施:对于软基病害,应采取加固措施,如进行地基加固、碾压加固等。
路基的常见病害及维修方法
路基的常见病害及维修方法路基是承载交通负荷的重要部分,常常会受到各种病害的影响。
这些病害不仅会影响路面的平稳性和舒适性,还会加速路面破损的发展,对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构成威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路基病害和相应的维修方法。
1.路基沉降:路基沉降是指路基土体由于压实不良或者地下水位变化等原因导致的均匀或局部沉降。
这种病害会导致路面凹陷,降低车辆的行驶平稳性和舒适性。
维修方法一般是通过回填均质土或者加固处理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
2.路基冲刷:路基冲刷是指降雨、暴雪等天气条件下,水流冲刷路桥的地基土层,使路基土体流失,导致路基的下沉或者侧边的溜坡。
维修方法主要是通过修复路基的护坡、排水系统和增加抗冲刷能力的土工材料等措施来解决。
3.路基塌方:路基塌方是指由于路基土体层理破裂、地下水位下降等原因导致路基坡面坍塌。
这种病害不仅会导致路面崩塌,还会阻断交通,严重影响交通安全。
维修方法一般是通过加固处理、修复土石坡、加装护坡等方法进行。
4.路基边沉:路基边沉是指路基边沿沉降,造成路基的不平整和侧边塌方。
这种病害一般是由于土质不良、土层湿度变化大和工程施工不规范等原因引起的。
维修方法主要是通过加固处理、修复路基边沿附近的土体和添加加固材料来解决。
5.路基软弱:路基软弱是指路基土体的承载力低于设计要求,容易出现变形和下沉。
这种病害一般是由于土质不良、地下水位变动、季节性变化等原因引起的。
维修方法主要是通过土质改良、土工合成材料加固和施工工艺控制等方式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路基病害及其维修方法。
在实际维修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维修方法,并且结合路基的使用状况和交通安全的要求,合理进行维修,以确保路基的稳定和安全。
铁路路基病害及整治防护措施
铁路路基病害及整治防护措施铁路路基病害是指铁路路基在运行中因地质、气候等因素而出现的不良状况,对铁路运行安全和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铁路路基病害及其整治防护措施:1. 坡面病害:坡面病害主要指路堑和路堤的坡面出现破裂、滑动或塌方等现象。
其整治措施包括:1)采用护坡工程,增加坡面的稳定性,如使用土工合成材料加固,进行石方护面等;2)加强排水工程,及时排除地下水,减少软土的润湿;3)加强监测和预警,关注坡体变形情况,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2. 输水病害:输水病害主要指路堑、路基或路基下方的地下水流向路基,形成泥沙流的现象。
其整治措施包括:1)清理路堑、路基和排水沟,加强通水管道的维护;2)修建充分排水的泄洪沟,使地下水流通,防止积水;3)增加防止泥沙流入的设施,如加装挡泥板等。
3. 路基沉降:路基沉降主要是指路基上部土体的压缩或沉降造成的路基下沉问题。
其整治措施包括:1)地基加固,采取加筋土工合成材料等措施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2)进行软土地基的预压加固,通过施加荷载使地基沉降前消除;3)采取沉降补偿措施,例如使用沉降调整梁等。
4. 空心病害:空心病害主要是指路基土体内部发生塌陷或空洞的情况。
其整治措施包括:1)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空心情况,进行修复;2)采用灌浆技术,注入固结材料填充空隙,增加路基的密实度;3)加强维护,及时清理排水沟,防止地下水流到路基土体内部。
对于铁路路基病害的整治防护措施,可以通过加强监测,做好预防工作,采取合适的修复方法来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
也需要加大维护工作力度,保持路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路基常见病害及其治理措施
路基常见病害及其治理措施以路基常见病害及其治理措施为标题,本文将介绍路基常见病害的种类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
路基是道路的基础部分,它承受着车辆和人流的荷载,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病害。
了解这些病害及其治理措施对于保障道路的安全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一、路基常见病害种类1. 翻浆:翻浆是指路基表面出现的凹凸不平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路基土质过于松散或者受水分侵蚀,导致土壤流失和沉降。
翻浆会严重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
2. 塌陷:塌陷是指路基土层由于承载能力不够而发生沉降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路基土质不均匀或者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处理。
塌陷会导致路面凹陷,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
3. 软弱地基:软弱地基是指路基土层由于土质松软或者含水量过高而导致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
主要原因是土壤的物理性质不稳定或者施工过程中未进行合理的地基处理。
软弱地基会导致路基沉降和变形,影响道路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4. 路基滑动:路基滑动是指路基土层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滑动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路基土质的稳定性不足,或者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路基的排水和加固工作。
路基滑动会导致路面的断裂和变形,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
二、路基常见病害治理措施1. 加固填筑:对于翻浆和塌陷等病害,可以采取加固填筑的方法。
首先需要清理病害部位,然后进行土壤加固和填筑工作。
加固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如石块、混凝土等,以增强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排水改造:对于软弱地基和路基滑动等病害,需要进行排水改造。
通过修建排水沟、设置护坡和排水管道等措施,将水分迅速排除,以减少土壤的湿度和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3. 土壤加固:对于软弱地基,可以采用土壤加固的方法。
通过注浆、灌浆、碎石加固等方式,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使路基更加稳定。
4. 路基加固:对于路基滑动,可以进行路基加固。
采用加固网格、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加固路基,增强路基的抗滑能力,预防路基滑动的发生。
5. 定期检查维护:为了保障路基的正常使用,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路基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路基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常见的路基病害主要有路基沉陷、坡面塌方、冻融破坏、应力疲劳、渗透变形等。
这些病害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和安全,因此需要及时进行防治。
下面将对常见的路基病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路基沉陷路基沉陷是指路面下部分或全部沉降,导致路面不平整或整体塌陷的现象。
沉陷主要是由于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
路基沉陷的主要原因有老化、腐蚀、松软、水分过多等。
为了防治路基沉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固基础:对于老化、腐蚀导致的路基沉陷,可以通过加固基础的方式来修复和预防。
可以采用灌注桩等技术进行加固,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2. 排除积水:对于水分过多导致的路基沉陷,应该及时进行排水处理,确保路基的干燥。
3. 软土加固:对于松软的路基,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如加设加固层、挤密等,增强土壤的承载能力。
二、坡面塌方坡面塌方是指路堤或坡面因土体的失稳而引起的塌陷,严重影响路堤的稳定性和安全。
坡面塌方的主要原因有土质松散、分层不平衡、降雨等。
为了防治坡面塌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增加坡面抗滑能力:可以在坡面上设置防滑网、挡土墙等结构,增加坡面的抗滑能力,减少塌方的风险。
2. 加固土质:可以采用加固土质的方法,如灌浆、爆破、挤密等,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3. 排水处理:对于降雨导致的坡面塌方,应该及时进行排水处理,减少土体的饱和度,提高坡面的稳定性。
三、冻融破坏冻融破坏是指土体在冻结和解冻循环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和破坏现象。
冻融破坏主要是由于土体吸水膨胀和排水收缩引起的。
为了防治冻融破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设防护层:可以在路基表面加设防护层,如新型防冻剂和保温层等,减少土体的吸水膨胀,提高路基的抗冻性。
2. 排水措施:对于土壤吸水膨胀引起的冻融破坏,应该进行排水处理,减少土体的吸水量,降低土壤的膨胀程度。
3. 施工工艺措施:在修筑路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如预埋管道、减少土体渗透等,提高路基的抗冻性能。
路基病害治理方案
路基病害治理方案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发展,公路建设也得到了较大地改善。
由于气候、地形等原因,公路的路基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病害,如松软路基、沉降、渗漏、龟裂、漏砂等。
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正常通行和使用寿命,因此治理路基病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松软路基治理方案1. 加固路基基础松软路基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稳定性不好,所以其治理方法应当注重提升土体的稳定性。
可以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扩大基础面积、减小基础处的应力等方式来增强路基抗渗能力,从而减小路基松软程度。
2. 采用较好的填充材料在填土的选择上,可以优先选择一些孔隙率小、密度较大的材料,以增强路基的承载力和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建议采用砾石、碎石、较大的粘土等材料。
3. 树立防渗墙针对某些区域湿度大、土壤较软(如河流、沼泽附近)的路段,在修路之前可以施行防渗墙的布局,阻止地下水向路基渗透,有助于提升路基的承载力。
4. 采用加筋土工格栅技术加筋土工格栅是一种地面工程材料制品,主要通过加固土壤构造,从而增强土壤承载力。
这种技术可以显著提升路基的弹性模量和抗剪强度,并可以减少路面变形。
二、沉降路基的治理方案1. 充填沉降路基是由于土壤下沉和沉积缩小导致路面出现下降。
解决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路基加厚法、充填法等,填入较多土壤和砾石,使路基整体上抬高,从而补充路基的缺陷,使路基恢复原有的标高。
2. 密封常水位沉降车道边缘的土壤,往往会下沉,从而导致路面沉降。
为防止此类问题,需要对常水位线进行密封处理,保持路基的相对稳定性。
3. 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预拌商用混凝土的好处在于成本低、施工简单、快速,且有很好的承载力和抗压能力。
对于沉降明显的路段,可以采用此方法进行施工。
三、路基漏砂治理方案1. 上加路面结构沙漏状的漏沙路面一般是由于地下水冲刷造成的,因此也同样需要加强路基抗渗能力。
首先采用防水材料覆盖路基或者在原有路面之上加层新的路面,以阻止地下水进入路基,从而减少漏砂现象。
公路工程施工病害
公路工程施工病害及其处理技术探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逐渐提高,为了方便出行,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多,货运车辆、客车、汽车等也在逐渐增多。
交通运输中的公路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而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病害及其处理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公路工程施工常见病害1. 路基病害路基病害主要包括路基沉降、路基开裂、边坡坍塌等。
其主要原因是路基施工质量不达标,如路基压实度不足、排水设施不完善、地基处理不当等。
2. 路面病害路面病害主要包括坑槽、车辙、纵裂、横裂、唧浆等。
其主要原因是路面施工质量问题,如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施工工艺不规范、养护不到位等。
3. 桥梁病害桥梁病害主要包括桥梁结构开裂、钢筋锈蚀、支座损坏等。
其主要原因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如材料不合格、施工工艺不规范、养护不到位等。
二、公路工程施工病害处理技术1. 路基病害处理技术对于路基沉降,可以采用堆载预压、地基处理、加强路基排水等措施进行处理。
对于路基开裂,可以采用灌缝、补强、更换路基材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对于边坡坍塌,可以采用加固边坡、设置排水设施、优化施工工艺等措施进行处理。
2. 路面病害处理技术对于坑槽,可以采用铣刨路面结构层、重新铺设沥青混凝土等措施进行处理。
对于车辙,可以采用热SBS改性沥青灌注、铣刨路面结构层等措施进行处理。
对于纵裂、横裂,可以采用切割、灌缝、补强等措施进行处理。
对于唧浆,可以采用喷洒沥青封层、铣刨路面结构层等措施进行处理。
3. 桥梁病害处理技术对于桥梁结构开裂,可以采用喷射混凝土、粘贴碳纤维布等措施进行处理。
对于钢筋锈蚀,可以采用涂刷防锈漆、设置防护层等措施进行处理。
对于支座损坏,可以采用更换支座、加强支座养护等措施进行处理。
总之,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病害及其处理技术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针对不同病害采用合理的处理技术,才能保证公路工程的安全、舒适和耐久性,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路基施工主要病害及预防和处理措施
路基施工主要病害及预防和处理措施(现场施工经验)
1.弹簧
弹簧现象可分为两种:干弹和湿弹.
干弹是由于局部含水量过低,在施工过程中,反复碾压,导致含水量进一步降低,无法达到压实效果,表观现象为:表面粗糙,干裂,碾压后出现隆包;湿弹现象是由于局部含水量过大,碾压过程形成水囊,无法密实.弹簧现象是影响路基质量的主要病害,必须消除.可挖除弹簧部分,换填,重新碾压.
2.起皮
起皮是路基施工过程中常见现象,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含水量.当碾压前含水量偏低时,在碾压过程中,表面失水严重,表面结合能力降低,碾压起皮,这种起皮比较薄.当碾压前含水量过高时,碾压过程,表面失水,导致含水量差异大,容易起皮.
另外一种起皮是由于在碾压前,平地机刮平不好,由于驾驶员技术或是由于平地机刀片原因,使表面浮土堆积,碾压造成起皮,这种起皮比较厚,影响形象.
对于这种情况,必须改进平地机施工精细度,另外一种方法比较可行:在平整后,碾压前,用小宝马在表面粉碎4~5cm,然后直接碾压,成型后基本可以消除起皮现象.。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随着经济的进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大路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这不仅便利了交通运输行业进展,也是对于经济进展有所保障。
所以在大路工程施工中对于路基路面的质量要求相应提高,在提升经济投入的同时在管理方面也加大对于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要求,制定严格的施工标准,切实避开常见问题的发生。
一、大路路基路面的病害类型1、边坡滑塌边坡滑塌是最常见的路基病害,依据边坡土质、破坏缘由和规模不同可分为塌方和滑坡。
塌方是由于土质边坡向下移动造成的。
主要是由水损坏和施工不当引起的。
滑坡使一部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滑动面滑动。
主要缘由是由于不良地质条件造成的破环。
岩(土)体的力学性质打算了边坡稳定性的丢失方式,如坚硬岩石边坡失稳以倒塌和结构面掌握型失稳为主,而脆弱岩石则以应力掌握型失稳为主。
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能越好,边坡稳定性越高。
边坡太陡、选用不正确的倾斜层次填筑、土太湿、坡脚被水冲刷淘空。
2、路基变形深填、高填和半填半挖填方,往往在通车一段时间后消失下沉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缘由。
一方面由于施工时压实掌握不好、分层过厚、施工措施不当以及含水量等缘由,使路基由于密实度不够而简单变形。
另一方面往往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量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纳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
消失这种问题,会使路面变形、开裂和下陷,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进展,大型超重车辆和超载车辆的增多造成现有大路等级过低无法满意超重车辆的要求而受重压而变形。
3、路基沉陷在软土地基上修建的路基是最简单沉陷的,软土含水量大、抗碱强度低、承载力量低,由于路基底部患病水侵蚀,会在路面底下形成大面积空间,坡脚又不能进行支撑,在路基自重的作用下,路面就会消失沉降、塌陷等现象。
整个问题的造成,有一部分是自然缘由,但也有人为缘由,在大路当时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完整考虑施工的路面状况以及一些问题的预防措施,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没有保证软土地基路段预压时间,结果造成大路路基沉陷现象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路基病害的成因与处理方法 教学目的:掌握路基常见病害的防治与处理方法
路基病害处理
第一节 路基病害的成因
二、滑 坡
残积层
堆积层 滑坡
破碎岩体
黄土
粘性土
路基病害处理
第二节 路基病害的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
二、滑坡防治
1.排水
处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 2.减重
3.支挡措施
路基病害处理
路基病害处理
2.支补构造物
路基病害处理
1.流域丰富的 松散固体物
四、泥石流
泥石流形成条件
2.地形陡峻, 沟槽纵坡大
3.流域上游有大量 降雨或水库溃决
路基病害处理
泥 石 流 图 片
路基病害处理
第二节 路基病害的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
四、泥石流防治
处治方法
1.水土保持措施
2.跨越措施
路基病害处理
五、高填路堤下沉
高填路堤下沉
1.堤身自身压缩变形
2.地基沉陷
成因: 1.工程地质与地形 2.水文与气候 3.路堤填料不符合要求 4.设计中存在缺陷 5.施工不到位
路基病害处理
路基病害处理
第二节 路基病害的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
五、路基下沉处治
处治方法
1.换土
2.固化处理
3.强夯
路基病害处理
第一节 路基病害的成因
三、崩 塌
在陡峻的斜坡上,岩体或 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崩落而 损坏路基的现象。
主要原因: 1.地形陡峻; 2.节理发育的岩性; 3.暴雨或持久降水; 4.地震或人为开挖。
路基病害处理
崩塌图片
路基病害处理
第二节 路基病害的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
三、崩塌防治
处治方法
1.拦截构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