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古诗词测试题
七年级上语文古诗文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古诗文测试题(含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七年级上语文古诗文测试题A卷(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55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项为之强(jiānɡ)庞然大物(pánɡ)B、遽契其舟(jù)遂不得履(suì)C、自度其足(duó )而忘持度(dù )D、梵天寺木塔(fén)其喙有钳(huì)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1)反归取之()(2)是吾剑之所坠()(3)徐喷以烟()(4)哀转久绝()3.刘禹锡《秋词》中“,”写出了秋天胜过春天的原因;“,”直抒赞秋胸臆。
(4分)5.中国是个诗的国度。
唐代的诗坛上更是群星闪耀,人才辈出。
从本学期的诵读材料中,我们二、诗词欣赏(共45分)(一)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4.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
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15.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3分)16.诗歌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二)水调歌头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作者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反问。
D、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之后,消极地逃避现实,想躲到天上宫阙去,不问世事的思想。
因此,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消极悲观的。
七年级上语文诗词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是:A. 白日依山尽B. 黄河入海流C. 欲穷千里目D. 一片孤城万仞山2. 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题西林壁》的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 横看成岭侧成峰D. 天涯若比邻3.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春望》的是:A.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4.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李白《静夜思》的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是:A.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B.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C.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飞来峰》的是: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 千里江陵一日还7. 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C.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D.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8.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夜泊牛渚怀古》的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C. 夜泊牛渚怀古,寂寞寒江夜泊舟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9.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的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10.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是:A. 白日依山尽B. 黄河入海流C. 欲穷千里目D. 一片孤城万仞山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静夜思》的作者是______,其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描写了______的景象。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下一句是“________”。
- 答案:疑是地上霜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下一句是“________”。
- 答案:黄河入海流3. 杜牧的《清明》中,“清明时节雨纷纷”下一句是“________”。
- 答案:路上行人欲断魂二、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是杜甫的作品?- A.《静夜思》- B.《登鹳雀楼》- C.《春望》- 答案:C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A.李白- B.王之涣- C.王维- 答案:C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A.杜甫- B.李白- C.孟浩然- 答案:C三、判断题1. 《静夜思》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
()- 答案:正确2. “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睡觉的床。
()- 答案:错误(“床”在这里指的是井边的栏杆)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
()- 答案:错误(该诗描写的是登高望远的景象,并未特指秋天)四、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的主要内容。
- 答案:《静夜思》是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通过夜晚床前明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3. 杜牧的《清明》一诗中,诗人是如何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 答案:在《清明》中,杜牧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细雨和路上行人的哀愁,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
五、翻译题1. 将《静夜思》翻译成英文。
- 答案:Before my bed, the moon is shining bright, I suspect it is frost upon the ground. I raise my head and lookat the bright moon, then lower it and think of my hometown.2. 将《登鹳雀楼》翻译成英文。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测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描写了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结合。
- C.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想象和夸张,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 D. 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宏伟壮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渴望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伟大抱负。
解析:A选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确实开篇点题,指出了诗人登上碣石山来观看大海这一行为,该选项正确;B选项,“水何澹澹”是动景,“山岛竦峙”是静景,动静结合地描写了大海和山岛的景象,该选项正确;C选项,这两句诗将日月星辰的运行与大海相联系,运用想象和夸张手法,展现大海的广阔和包容,该选项正确;D选项,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自己渴望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伟大抱负,该选项正确。
所以这题无答案(如果是出题错误的话)。
- A. 诗人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友人到夜郎西,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
- B. 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作使者,将“愁心”带给友人。
- C. 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谪的忧愁和无奈。
- D. 这两句诗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没有其他复杂的情感。
解析:A选项,诗人把自己的“愁心”托付给明月,让明月伴随友人到夜郎西,体现了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该选项正确;B选项,把明月当作能传递情感的使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该选项正确;C选项,“愁”字体现出诗人因友人被贬而产生的忧愁和无奈,奠定全诗感情基调,该选项正确;D选项,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思念之情,还有对友人被贬的同情、担忧等复杂情感,所以该选项错误。
- A.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 B. 颔联“潮平两岸阔”描写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阔”字表现出江面的开阔。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古诗三首练习题 冀教版

古诗三首练习题1.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jīn)呦呦(yāo)鹿鸣越陌(mài)度阡B.鼓瑟吹笙(shēng)绕树三匝(zā)暧(āi)暧远人村C.羁(jī)鸟恋旧林狗吠(fèi)深巷中久在樊(fán)笼中D.守拙(zuó)归园田周公吐哺(bú)榆柳荫(yìn)后檐2.下列词句书写错误的一组是()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颠 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譬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 D.契阔谈讌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3.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长路漫浩浩漫:广阔无尽的样子B.枉用相存存:生存C.守拙归园田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D.契阔谈讌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5.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古来名句,被誉为“神韵无伦”,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
B.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
——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排闼tà:推门而入)送青来——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初夏景色,“护田”、“排闼”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
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是一首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古文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古文测试题一、古诗词理解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C.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D.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解析:D 选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A 选项只是点明观海的地点;B 选项描写了大海的景象;C 选项描绘了岛上的草木。
A.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C.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析:C 选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残夜未尽,太阳就已经从海上升起,旧年未过,江上已呈现出春天的气息。
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A 选项交代了诗人的行程;B 选项描绘了江面的开阔;D 选项表达了思乡之情。
A.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D.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解析:B 选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将自己的忧愁之心托付给明月,让明月陪伴友人一直到夜郎以西,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A 选项点明友人被贬的消息;C 选项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未借明月;D 选项描绘了峨眉山的月色。
A.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B.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C. 元曲小令,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D. 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
解析:B 选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直接点明了游子的身份,“在天涯”写出了游子漂泊的处境,“夕阳西下”的环境渲染更烘托出思乡的愁苦,直接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A 选项通过描绘景物烘托氛围;C 选项是对整首曲的特点概括;D 选项是对曲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的分析。
A.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最新-冀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古诗词练习题 精品

连庄中学七年级古诗词练习一.《论语》: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⑧《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 , ;,。
谈学习方法的:,;,。
⑨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⑩《论语》的“论”读,它是记录的言行的书。
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和.⑾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二、诗写木兰从军的原因的是:,,,;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
,,,;《木兰诗》中的“,”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
,。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其原话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
杜甫的《望岳》: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
河北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练习新人教版

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碣.石(jié) 澹.澹(dàn)竦峙..(sǒng zhì) 萧瑟.(sè)2.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东临.碣石临:到达,登上(2)水何澹澹..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3)山岛竦峙..竦峙:耸立(4)幸甚至.哉至:达到极点(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左迁:降职(6)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柳絮3.填空。
(1)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代表诗歌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朝代)浪漫主义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被后人誉为“诗仙”。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我们学过的诗作有《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
(3)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朝代)著名边塞(诗派)诗人。
(4)《观沧海》中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对景物做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详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风直到夜郎西。
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一)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4.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详见本课“学法点津”】[示例]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借景抒情。
诗人借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三单元练习测评卷第一部份(1-3题,14分)1.依照要求填上诗词的原句(每题2分,共8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
3) 《钱塘湖春行》。
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那个地址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不由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赞扬。
4) 《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妻子团聚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一句广告语的横线上填入一家保险公司的名称,并说明它在语文表达上的特色及其含义。
(3分)平常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_______________。
语言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第二部份(4-21题,46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和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珍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易移,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之有所感也。
为我吊望诸君..乎?为我谢曰:“明...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天子在上,能够出而仕矣!”4.你能读准确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吗?(2分)燕.赵之士:__________________ 恶.知其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说明以下语句中加点词。
(2分)郁郁适.兹土:_______________ 董生勉乎哉.:_______________为我谢曰.:_______________ 能够出而仕.矣:_______________6.从文中看,“董生”什么缘故要去“游河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专项训练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专项训练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专项训练主要包括对古诗的背诵、默写、翻译、赏析等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训练题目:
一、背诵默写
1. 背诵《观沧海》全文,并默写以下句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 背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文,并默写以下句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 背诵《次北固山下》全文,并默写以下句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翻译理解
1. 翻译《观沧海》全文,并简要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翻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文,并简要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翻译《次北固山下》全文,并简要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赏析探究
1. 《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哲理?
通过以上专项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第四单元测试题孙宏丽注意事项:1.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3题 14分)1. 用古诗原句填空。
(每空1分,共2分)①,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欲为圣朝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 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每空1分,共4分)①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表达“知己朋友虽然身处天涯海角,心却是连在一起”的千古名句是:,。
②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系念家人,前途渺茫的情感,流露了英雄失路之悲的句子是:。
3. 历代文人墨客向来毫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请打开你的知识库,挑几句与大家共享。
(8分)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 )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 )第二部分(4—29题 5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6分)与朱元思书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⑤ ,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选文出自课文 ,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 (2分)5.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
(2分), 。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 负.势竞上(2) 互相轩邈..(3) 窥谷忘反.7.译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1 冀教版

第四单元练习测评卷题目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得分第一部分(1―3题,14分)1. 按要求填写诗词原文。
(每小题2分,共8分)1) _______,风烟望五律。
2) 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中写自己虽然被贬,但仍不改忠君爱国的一句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写出一句与“花”有关的完整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请写一条你知道的农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写上一段话,用上“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不少于30个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水浒》中一共刻画了______位英雄好汉,其中较著名的人物有豹子头___________,智多星__________等。
(3分)第二部分(4—题,共4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与朱元思书(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 在文中的横线上依课文写出原句。
(2分05.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互相轩邈.( ) 鸢.飞戾天者( )6.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负势竞上负._______________ 线相轩邈邈.___________________-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七上语文诗词测试题及答案

七上语文诗词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静夜思》?A. 床前明月光B. 举头望明月C. 低头思故乡D. 月落乌啼霜满天答案:A、B、C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D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A. 思乡之情B. 爱国之情C. 友情D. 爱情答案:A二、填空题1. “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 这是《枫桥夜泊》中的名句,诗人张继描绘了夜晚江边的景色。
答案:月落乌啼霜满天2. “________,悠然见南山。
” 这是《饮酒》中的诗句,出自陶渊明之手,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情怀。
答案:采菊东篱下3. “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 这是《赠卫八处士》中的诗句,诗人杜甫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三、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答案:《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月光和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2. 《春夜喜雨》是杜甫的一首描写春雨的诗,请分析诗中对春雨的描写和诗人的情感。
答案:《春夜喜雨》通过对春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诗人通过春雨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农民耕作的关心和喜悦。
四、默写题1. 请默写《静夜思》全诗。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请默写《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五、翻译题1. 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翻译成英文。
答案:Alone in a foreign land as a guest, I miss my family even more during festivals.2. 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翻译成英文。
答案: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I suspect it is frost on the ground.六、综合分析题1. 请分析《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诗的意境和情感。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测试题七年级语文古诗词以其精炼丰富的语言、朗朗上口的节奏和意蕴深远的内涵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测试题,仅供参考。
七年级语文上古诗词测试题填出诗句1《观沧海》中抒发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描写大海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山岛耸峙;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知道抒发壮志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唐诗人的《次北固山下》描写江河之景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时光匆匆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思乡之愁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再写出两句表达乡愁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白居易的写出了一幅西湖春景图,你认为其中最能表现初春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描绘农村夏夜清新景色、晴朗夏夜的句子是:;写丰收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在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绘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作品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属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是: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哪首诗的开篇?A. 《静夜思》B. 《望庐山瀑布》C. 《将进酒》D. 《赠汪伦》3. 以下哪句诗不是杜甫的《春望》中的?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二、填空题1. “______,江春入旧年。
”这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2. “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
”出自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3. “______,对海而唱。
”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诗句。
三、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的主要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2. 请分析《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的含义。
四、默写题1. 默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2. 默写李白的《静夜思》。
五、赏析题1. 赏析《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
六、作文题1. 以“古诗中的自然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描述你在古诗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
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D二、填空题1. 海日生残夜2. 故人西辞黄鹤楼3. 京口瓜洲一水间三、简答题1. 《静夜思》是李白的一首思乡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静思时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之情。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四、默写题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五、赏析题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塘湖春行》课堂检测
1、几处早莺争暖树,。
2、,浅草才能没马蹄。
3、诗中借助动物来表现春天生机盎然的句子是,。
4、诗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的角度描写景物的句子是,
5、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优美的句子是,。
6、写诗人被美丽的景色所陶醉,流连忘返,不想离去的句子是,
7、诗中描写莺燕报春的句子是,。
8、诗中通过对植物的描写,表现出早春蓬勃生机的句子是,。
9、诗中用,的诗句,描绘了春意从秋冬中苏醒,早春充满活力的画面。
10、这首诗描写了西湖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11、诗人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非常精美,请你任选角度(或内容,或炼字,或修辞,或情感)对此联进行赏析。
12、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的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当堂检测
1、诗人闻布谷鸟的叫声抒发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
2、诗中寄托对友人关切与牵挂之情的名句是,。
3、诗中用拟人手法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4、诗中“,”想象奇特,赋予月亮浓浓的感情色彩。
5、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8、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夜雨寄北》课堂检测:
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
二、理解填空
1、《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不得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2、《夜雨寄北》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句子是,。
3、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成重聚希冀的名句是,。
4、诗中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宽慰妻子宽慰自己,反衬今夜愁苦的名句是,。
三、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浣溪沙》?当堂检测
二、文学常识填空。
1.《浣溪沙》选自(),()名。
(曲牌、词牌)
2、苏轼,字(),号(),眉州眉山人。
北宋()家,()派词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
3.以文学名世的“三苏”指()、()、()。
4.唐宋八大家指()、()、()、()、()、()、()、()。
三、理解内涵。
1.上阕三句话描绘了三个画面,描绘出一幅饶有情趣的()图景,流露出作者()之情。
2.下阙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
“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无穷想象空间的一句是()。
1、《归园田居》中描写诗人不辞辛苦劳动的句子,。
2、《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愿望的句子,。
3、《望岳》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
4、《望岳》中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
5、《望岳》中花用孟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诗句,。
6、《望岳》中用“,。
”来抒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7、《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农耕生活的句子是,。
8、《望岳》中用夸张手法描写望岳感受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