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和“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礼仪,讲文明。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礼仪素养,养成文明礼仪惯。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
运用: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教学内容1.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1)懂得自己是人生的主人,是践行道德和遵守法律的主体,理解珍惜人格、严守规矩的意义,增强主体意识和规则意识。
(2)懂得珍惜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需要塑造良好的形象。
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惯。
(3)了解交往礼节的基本要求,了解交往礼节蕴含的道德意义,体会交往礼节的亲和作用,养成遵照交往礼节的惯。
2.展示自己的职业风貌(1)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遵守职业礼仪的自觉性。
(2)理解职业礼仪的作用,践行职业礼仪,展示职业风采。
(二)知荣辱,有道德。
教学目标使学生懂得道德对于完善人格、成就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了解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增强敬业爱岗精神和诚信、公道、服务、奉献等职业道德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惯。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道德的特点和作用、百姓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了解遵照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的意义。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2008年12月9日教职成〔2008〕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现将我部组织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四门德育课必修课程教学大纲和“心理健康”选修课程教学大纲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一并执行。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是国家制定的指导德育课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材的编写与审查、教学督导与评估、学习评价与考核都必须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
附件略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2008年12月10日教职成〔200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我部在认真总结2001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新一轮德育课课程改革工作。
现就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提出如下意见: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
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法律职业伦理学教学大纲
法律职业伦理学教学大纲法律职业伦理学教学大纲导言:法律职业伦理学是法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法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法律职业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提高其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以便更好地履行法律职业的社会责任。
一、法律职业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1 法律职业伦理学的定义- 法律职业伦理学是研究法律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的学科。
- 法律职业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法律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行为规范等方面。
1.2 法律职业伦理学的意义- 培养法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提高其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 促进法律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规范,维护法律职业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
- 引导法律从业人员正确处理职业伦理问题,避免职业道德风险和职业道德纠纷。
二、法律职业伦理的基本原则2.1 诚信原则- 法律从业人员应当保持诚实守信,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故意误导他人。
- 法律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承诺,尊重合同精神,不得违背职业承诺。
2.2 公正原则- 法律从业人员应当公正无私,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 法律从业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地处理案件,不得偏袒任何一方。
2.3 保密原则- 法律从业人员应当保守客户的秘密,不得泄露客户的个人信息和商业机密。
- 法律从业人员应当妥善保管案件材料和证据,防止信息外泄。
三、法律职业伦理的案例分析3.1 代理人的职业道德问题- 代理人在代理案件时应当忠实履行委托,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 代理人应当保守客户的秘密,不得泄露客户的个人信息和商业机密。
3.2 法官的职业道德问题- 法官应当公正无私地审理案件,不得偏袒任何一方。
- 法官应当保守案件的秘密,不得泄露案件的相关信息。
3.3 律师的职业道德问题- 律师应当忠实履行职业承诺,不得故意误导他人。
- 律师应当保守客户的秘密,不得泄露客户的个人信息和商业机密。
中职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一、教学计划:《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学校学生的一门德育必修课。
为加强和改进《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大纲的有关精神和我校学生的实际,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教学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二、教学任务: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三、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四、教材简析:全书共五个单元,在内容上可分为礼仪和法律两部分。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页脚内容0难点: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关键: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六、教学原则:(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二、教师备课教案页脚内容1页脚内容2页脚内容3页脚内容4页脚内容5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教师自我介绍。
二、新课程解读页脚内容6(一)感受道德与法律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1、阅读教材王顺发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讲两则新闻谈谈你从中看到了什么?(1)2010年全国劳模代表——次阿次阿女,藏族,197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初中文化,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白马镇普嘎村妇委会副主任。
次阿同志勤学好问,敢于实践,通过参加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班,虚心学习蔬菜种植、家畜养殖技术,充分利用土地、水利资源优势,确定了“种养结合,联动发展”思路,办起了养猪(鸡)场,购买仔猪80多头,仔鸡500多只,种植大棚蔬菜20余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编码:英文名称:Basic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ethical standards &Law学时:48 其中实践学时:16 学分: 3开课学期:第一学期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一、课程性质及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本部分要求了解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意义与学习方法。
理解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掌握大学生活的特点;应对适应问题的方式、途径;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
难点:1.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本部分要求了解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理解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掌握理想、信念的涵义和特征;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难点:1.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科学性以及必要性2.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代价值3.如何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本部分要求了解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与包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
《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一、性质《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专升本)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原则、规范、范畴、主体和职业道德教育、修养、评价等。
二、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积极实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迅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三、要求本课程体现了国家、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学习本课程要联系实际,要自觉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
第二部分教学(面授)时数教学内容学时绪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课题 1第一章教师与教师职业道德 2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第三章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2第四章注重礼仪遵守公德 2第五章尊重家长团结协作 2第六章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2第七章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第八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2第九章教师的心理品质 1第十章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2第十一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第十二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1总计24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课题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时代背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整体要求,了解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觉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性。
二、教学要点第一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背景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特征(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推行素质教育是应付各种挑战的需要)二、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决定于教育的性质和根本任务;适应于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借鉴于国外教育改革的共同做法;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核心、灵魂与重点。
第二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一、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二、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
中职学生德育课程教学、考试大纲
中职学生德育课程、健康与安全常识考试大纲总体说明1、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
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三、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与职业理想的关系,明确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的内涵。
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
运用:区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其他人群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培养自信、自强的心态。
教学内容1. 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1)职业与职业生涯。
(2)职业生涯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
(3)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2. 职业理想的作用(1)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2)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
(二)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个人特点、了解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立足本人实际,把个人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热爱专业,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自信心。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所学专业及其对应职业群和相关行业,了解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个性要求和自己的个性特点。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二章第二节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职业道德的基础——爱岗敬业
古代的老中医在弟子 满师时总要赠送两件礼物, 一把雨伞和一盏油灯,意 思是训诫弟子为患者治病 要不分昼夜、风雨无阻、 一心赴救。
——爱岗敬业
2012年5月8日晚,在黑龙江省 佳木斯市,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 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 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 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 客车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 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 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 己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 高位截肢。张丽莉的事迹迅速传遍 佳木斯市、黑龙江省、全国各地, 她的伤情也牵动着人们的心,人们 通过各种方式为这位“最美女教师”
启发:职业道德不同于规章制度,虽然职业道德往往通 过规章制度表现出来,但二者是有区别的。职业道德主 要靠内心信念约束,而规章制度具有强制约束力。
2.职业道德的作用
1. 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 的关系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2. 保证了产品的服务质量,维护和提高企业的信誉,促进行业的发 展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道德规范
互动在线:辨析以下命题
辩题一、“重技术、轻道德,认为技术决定一切,成功与否仅仅取 决于是否有熟练和精湛的技术”.
启发:技术对与成功固然重要,但道德对成功而言更加必 不可少。如果一个人或是一个企业只有技术而没有道德, 那他们的成功带给社会的只是危害而不是进步。
辩题二、遵守职业道德就是遵守规章制度。
五、恪守职业道德的核心——我服务
1、服务群众的内涵。
为人民服务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更高要求。
2、服务群众的道德要求。 3、如何高质量地服务群众。
六、恪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 我奉献
1、奉献社会的内涵。
《职业道德与伦理》-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与伦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7005001课程名称:职业道德与伦理英文名称:Professional ethics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学时:16学时学分:1学分适用对象:佛山校区金融学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促进了金融业的技术革新与飞速发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赋予了金融业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内涵,金融创新、人民币国际化、金融风险防范、金融业改革与开放等,为金融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课程从伦理与职业道德、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生态金融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金融知识体系、创新金融知识内涵,体现了金融行业发展的趋势,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提供知识保障。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课程要使学生了解金融知识体系、内涵以及金融制度,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对金融学基本原理、方法、体系的介绍以及基本能力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系统掌握金融学基础知识、分析方法和运用能力;有关资产管理、审慎监管、风险管理、危机预警、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大数据征信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深化了金融学科内涵,加强了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增强了家国情怀,体现课程育人、思想育人、文化育人的本质。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伦理与职业道德概述(一)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伦理与职业道德内涵与特征,掌握研究金融理论与职业道德的方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伦理与职业道德概念与特征1.主要内容伦理与职业道德概念与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2.1伦理与职业道德的概念2.2伦理与职业道德的特点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伦理与职业道德的概念,理解伦理与职业道德的特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内涵1.主要内容学习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大纲是教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育领域的法规政策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本文将从教育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内容。
一、教育政策法规1. 教育政策的内涵和目标教育政策是指国家、地方在教育领域内制定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其内涵包括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保障等方面。
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教育法规的体系和内容教育法规是国家在教育领域内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其体系包括教育法、教师法、学校条例等,内容涉及教育管理、学校经营、教师权益等方面。
教育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职业道德1.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精神规范,其内涵包括教育责任、师德师风、教书育人等方面。
教师作为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其职业道德的高下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2. 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途径和方法教育学专业的学生通过《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教育学院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升。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对《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了解到教育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育政策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而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尚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质量。
我们应当重视教育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时,我深切感受到了教育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深刻影响。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教案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教案教案名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教材的第四章,重点讨论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与教育政策法规。
具体内容包括:1. 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定义与内涵。
2.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3. 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内容。
4. 幼儿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遵循的政策法规。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与内涵,明确自身职业责任。
2. 培养学生遵守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良好习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提升学生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增强其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2. 幼儿教育政策法规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
2. 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教材。
3. 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与内涵,以及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具体内容。
3. 例题解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职业道德规范与政策法规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答有关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的问题。
5.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定义与内涵。
2.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3. 幼儿教育政策法规基本内容。
4. 实际教学中遵循的政策法规。
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的心得体会。
2. 请列举出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应遵循的政策法规,并说明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幼儿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教材的第四章,重点讨论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与教育政策法规。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六课__弘扬法治精神_建设法治国家(第一课时)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3.运用要求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他们往往对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难以抵制,以致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影响其自身的发展,既要让学生认识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又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导,而遵纪守法教育的最终成果将落实在学生的实践行为方面,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把树立和弘扬“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抵制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实现教学目标。
因此,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为本课重点。
三、学情分析中职生求知欲强,对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充满好奇,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生活经验缺乏,难以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分辨是非善恶、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因此,很容易被不良诱惑迷惑,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中职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他们的以后的成长。
加强法制教育,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尤为重要。
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行为导向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1.在公交车上、考试的时候需要我们遵守什么纪律?除此以外纪律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学生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乘坐公交车要遵守相应的交通法规,外出游玩也要遵守相应的纪律。
引导学生明白,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体活动,而有集体活动就需要有纪律约束。
(一)纪律的定义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家政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教学大纲
家政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该课程主要介绍家政服务行业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保守雇主秘密、不拿雇主财物,不侵犯展主隐私等,以及家政服务行业适用的基本法律和法规。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家政职业道德有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
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
•基本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
•家政职业涉及的人身保护
•家政职业中的财产保护
•家政职业的劳动保障
•家政职业与刑法
•家政职业与民事诉讼法
课程目标学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
•深入了解家政服务相关的职业道德及法规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
•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网络学习规则请仔细阅读并遵守以下规则。
•学习周期:本门课程学习周期为十八周,自开课日期开始计算。
•学习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以在线学习为主,包含学习课程材料、参与学习活动、完成作业(或者在线测试)等。
•考勤规则:学生每周至少一天登录平台学习且完成至少一个考勤活动并有实质内容。
如果有一周不满足此要求视为缺勤一次,教学周期内有二分之一及以上周次缺勤,视为自动退课,退课的学生不计成绩。
•作业提交(或在线测试):每周的作业在第七天的北京时间午夜12点截止。
截止日期之后提交的作业将不予接收。
•学习评价:在符合考勤规则的前提下,学习成绩按照课程大纲中的学习考核计划确定。
•作弊处理规则:学生应本人自主参与学习,在讨论、作业等活动中存在抄袭时,不能得分。
•考核方式:课程采用“形考+终考”的方式,形考为平台考勤活动,占50%,终考为集中考核,占50%。
学习考核计划
作业类型:客观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中建科技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习礼仪,讲文明。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礼仪素养,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
运用: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教学内容1.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1)懂得自己是人生的主人,是践行道德和遵守法律的主体,理解珍惜人格、严守规矩的意义,增强主体意识和规则意识。
(2)懂得珍惜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需要塑造良好的形象。
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习惯。
(3)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
2.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1)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遵守职业礼仪的自觉性。
(2)理解职业礼仪的作用,践行职业礼仪,展示职业风采。
(二)知荣辱,有道德。
教学目标使学生懂得道德对于完善人格、成就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了解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增强敬业爱岗精神和诚信、公道、服务、奉献等职业道德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道德的特点和作用、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理解遵守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认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崇尚职业道德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
运用: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
教学内容1.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1)了解道德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2)理解道德的作用,感受道德的力量,懂得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良好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2.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1)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增强遵守职业道德的情感。
(2)懂得爱岗敬业的意义,理解乐业、勤业、精业的具体要求,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理念。
(3)了解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理解诚信和公道的意义,培养诚实、守信、公道的品质。
(4)了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懂得服务、奉献的意义,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理解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的严重危害性和反腐倡廉的意义,增强廉洁意识。
3.遵守行业道德规范了解相关行业特有的道德要求,理解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和意义,自觉践行行业道德规范。
(具体教学内容由各校根据相关行业特点自行确定。
)4.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1)了解职业道德养成的作用,理解慎独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意义,运用内省的方法,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2)学习职业道德榜样,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在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三)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依法治国方略,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学会用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作用,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拥护依法治国方略,增强法治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崇尚民主、公正、平等。
运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履行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的公民职责,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内容1.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2)明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增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平等观念,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
2.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1)了解增强公民意识的重要性,理解我国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和保障人权原则,涵养爱国情感,增强权利意识、义务观念。
(2)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履行保障宪法实施的公民职责。
3.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1)理解法律程序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增强程序正义观念。
(2)了解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增强证据意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有关治安管理处罚、犯罪和刑罚等方面的法律常识,增强守法意识,提高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有关违法行为的危害和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犯罪的危害以及对犯罪的惩罚,理解守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认同法律、自觉守法,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
运用:自觉依法律己,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内容1.预防一般违法行为(1)了解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认识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等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懂得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传播淫秽音像制品、吸食注射毒品、参与赌博等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2.避免误入犯罪歧途(1)了解犯罪的主要特征,理解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
(2)了解导致犯罪的主观原因,自觉预防犯罪;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与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公共利益及贪污腐败行为犯罪作斗争。
(3)懂得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可能构成犯罪,树立自觉防范的意识。
(五)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事的、经济的法律常识,树立依法从事民事活动和经济活动的信念,提高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经济活动的能力。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相关的民事、经济法律常识,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情感态度观念:尊重法律规则,履行法律义务,崇尚公平正义。
运用:在民事和经济活动中按照法律规范做事,依法维护权益、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教学内容1.公正处理民事关系(1)了解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明确民事主体的资格,增强依法处理民事关系的意识。
(2)了解民法通则有关保护人身权的规定,懂得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3)了解法律保护财产权的有关规定,懂得侵害财产权要承担法律责任,依法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尊重他人的合法财产权。
(4)了解合同订立的程序,学会辨别合同是否有效,理解履行合同的原则,提高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的能力。
(5)了解婚姻法规定的结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增强热爱家庭的情感,承担对家庭、对家人的责任。
2.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1)学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增强劳动者权利和义务意识,提高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
(2)了解设立企业的有关条件,理解企业应该合法经营、公平竞争,树立依法经营的观念,追求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
(3)了解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有关法律规定,理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3.遵守行业法律法规了解规范相关行业的主要法律,树立遵守相关行业法律法规的观念,提高依法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由各校根据相关行业特点自行确定。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1.教学原则。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思想理论观点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引发学生的兴趣,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提高教育的实效。
(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
淡化传统的学科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教授必要的知识;帮助学生认同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且付诸实际行动。
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
(4)加强实践环节。
转变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的机会。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2.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
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所学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综合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的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尽量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注重运用“在做中学”的实践方法。
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3.活动建议。
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的德育资源,用课堂教学时间或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旁听审判、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
开展实践活动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追求实效、确保安全。
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对学生活动的全过程给予认真、及时的指导。
要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总结等方式,整理学生的收获,交流学生的体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顶岗实习阶段,要注重引导学生将职业道德和法律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指导自己的行为。
4.教学资源。
(1)教学用具。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并恰当使用挂图、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教学软件及校园网等辅助教学,尤其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2)教学资源的开发。
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投影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包括道德楷模、法律专家和德育基地等社会德育资源。
各地职业教育研究部门、学校、教师和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
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重质量,做到科学准确、生动实用;社会德育资源的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有效利用。
5.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为32-36学时,每周2学时。
教学时间为32学时,复习考试2学时,机动2学时。
五、评价和考核1.评价目的。
通过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反思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以便发扬成绩、找到差距、明确方向;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由此产生成就感,激励自己更好地学习、更快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