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耐受优秀课件
第十五章 免疫耐受_PPT
免疫耐受和免疫应答均是免疫系统的重要 功能,二者之间的平衡对于保持免疫系统和机 体的自身(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在一定条 件下免疫耐受的诱导、维持或打破是免疫学研 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一节 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
免疫耐受的形成
胚胎期或新生期
表位特点
有些表位(耐受原表位)易诱导耐受。 鸡卵溶菌酶N端的3个氨基酸(耐受原表位)→Treg↑ 抗原变异 HIV等病原体变异产生的模拟抗原→与抗原特异性T/B的受体结 合,不产生活化的第一信号→可致耐受
2. 机体因素
➢ 免疫系统状态
机体在胚胎期最易诱导耐受,新生期次之,成年期较难。 免疫抑制状态易诱导耐受。
后天
不成熟T/B细胞自身抗原或外抗原免疫耐受成熟T/B细胞
多种因素诱导
免疫耐受
特点:易建立,长期持续,不 易打破。
特点:可随诱导因素的消失 而解除,重新恢复对相应抗 原的免疫应答能力
一、天然免疫耐受
Owen的观察:
Owen于1945年首先报道 了在胚胎期接触同种异型Ag 所致的免疫耐受现象----胚 胎期嵌合体形成耐受。
第十五章
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提要
●免疫耐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记忆性、诱 导性。 ●免疫耐受按其形成时期不同,分为中枢免疫耐受和外周免疫耐受, 其形成机制不同。 ●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包括抗原、宿主和免疫方法等。 ●免疫耐受异常可导致多种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诱导和维持免 疫耐受可防治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解 除免疫耐受状态,激发免疫应答可促进机体对病原体和肿瘤的清除。
第十一章免疫耐受PPT课件
免疫耐受与免疫缺陷的区别
直接原因 诱生机制 特异性
免疫耐受
免疫缺陷
特异性免疫细胞被
免疫细胞发育缺
排除或不能被活化
损或增殖分化障碍
自身抗原—天然耐受 先天免疫缺损,X射
外来抗原—获得性耐受
线、免疫抑制药物, 抗淋巴细胞抗体等
针对特异抗原
无
第一节 免疫耐受的发现和诱导
形成机制
中枢耐受: 指在胚胎期及在T与B细胞发育过程中,
遇自身抗原所形成的耐受。
外周耐受: 指成熟T、B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遇到
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不产生免疫应答。
一、中枢耐受
• 指在胚胎期及T、B细胞发育过程中遇自 身抗原所形成的耐受。
• 机制:阴性选择 克隆清除 • 意义:T、B细胞阴性选择使正常机体得
二、机体因素与免疫耐受
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程度
年龄(免疫系统成熟性) (胚胎期最易、新生期次之、成年期最难)
动物种属、遗传背景
遗传(动物种系)
免疫抑制措施
机体免疫抑制状态
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是:
1、抗原因素 抗原性质、抗原剂量、抗原免疫途径、抗原表位 的特点等。
2、机体因素:免疫系统成熟性、动物种系 3、免疫抑制措施的应用
一、天然免疫耐受现象的发 现
Owen于1945年首先报道 了在胚胎期接触同种 异型Ag所致的免疫耐 受现象
血型嵌合体
异卵双生的牛
免疫耐受 有特异性
血型嵌合体小牛体内同时存在两种不同 血型抗原的红细胞,还能接受对方的皮肤移 植物,但不能接受其他无关小牛的皮肤移植
一、天然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
胚胎期 自身或外来的抗原刺激
医学免疫学课件免疫耐受
天然免疫耐受
01
指机体在接触某种抗原后,对该抗原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反应
状态。
获得性免疫耐受
02
指机体在接触某种抗原后,对该抗原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反应
状态,但同时对其它抗原仍可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耐受
03
指机体通过主动接触某种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对该抗原的免疫
无反应状态,而对其它抗原仍可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
02
免疫耐受的机制
固有免疫耐受
组织屏障
阻止病原体入侵,起关键作用 的是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物。
固有免疫细胞
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NK 细胞等,在免疫应答早期发挥重 要作用。
固有免疫分子
如补体、细胞因子等,参与抗感染 和炎症反应。
适应性免疫耐受
T细胞耐受
指T细胞对自身抗原或非己抗原的耐受,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因素。
针对免疫耐受的药物和治疗策略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开发新的药物和 治疗策略有助于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指导个体化治疗
随着对免疫耐受机制的深入了解,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优化现有治疗方法
对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优化现有的治疗方法,例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和肿瘤 治疗中,可以通过调整治疗方案和策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2023
医学免疫学课件:免疫耐 受
目 录
• 免疫耐受简介 • 免疫耐受的机制 • 免疫耐受的调控 • 免疫耐受与疾病 • 免疫耐受的治疗策略 • 研究展望
01
免疫耐受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免疫耐受是指在抗原的刺激下,特异性的T、B细胞不能够被 激活,不能产生特异的免疫效应细胞及特异性抗体。
医学免疫学课件-免疫耐受
2023医学免疫学课件-免疫耐受contents •免疫耐受简介•免疫耐受与免疫应答•免疫耐受的诱导与维持•免疫耐受异常•医学免疫学在免疫耐受中的应用目录01免疫耐受简介免疫耐受是指在抗原的刺激下,特异性的T、B细胞不能够被激活,不能产生特异的免疫效应细胞及特异性抗体。
定义在免疫耐受状态下,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和清除能力降低,表现为免疫无应答或低应答状态。
特点定义与特点原因免疫耐受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机体接触到了抗原,但这种抗原通常为内源性抗原,如自身抗原或微生物抗原。
机制免疫耐受的机制主要包括调节性T细胞(Treg)介导的免疫抑制、抗原清除、T细胞克隆无能等。
产生原因及机制类型免疫耐受包括天然免疫耐受和获得性免疫耐受。
天然免疫耐受是在个体未接触相关抗原的情况下形成的,具有遗传性和先天性;获得性免疫耐受是在机体接触抗原后形成的,具有抗原特异性。
表现免疫耐受的表现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免疫逃逸、移植排斥反应等。
在这些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对特定抗原的应答减弱或缺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或移植排斥反应的出现。
类型与表现02免疫耐受与免疫应答1免疫应答的概述23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针对抗原物质产生一系列的防御反应: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是机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产生,需经历致敏和效应两个阶段。
免疫耐受是指在抗原刺激下,特异性的T、B细胞克隆被负向选择清除或是被抑制,机体不产生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应答。
免疫耐受与免疫应答相互关联,在免疫系统针对抗原物质发生免疫应答的过程中,同样可以诱导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与免疫应答的关系影响免疫应答的因素抗原性质往往影响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强度。
抗原的性质和感染剂量机体状态抗原进入途径疫苗接种方式机体处于不同的生理、病理状态对免疫应答有很大影响。
抗原进入机体途径不同,可影响免疫应答强度和类型。
免疫耐受 PPT课件
免疫耐受的研究热点
一. 有关免疫耐受的各种理论 1. 克隆选择学说 2. 危险信号假说---免疫系统并不能区分
“自我”与“非自我”成分,而只是区分 危险信号 3. DNA全息识别假说---攻击还是耐受 则由多因素决定
二. Fas/FasL在免疫耐受建 立中的作用
三 HLA --G与妊娠耐受 四 CD4+Th2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五 临床应用免疫耐受的诱导
(3)抑制性T细胞的主动抑制作用及Th1/ Th2的平衡倾斜也起到一定作用。
口服耐受的机理及应用进展
OT的形成机制 : 1.克隆清除(凋亡 ) 2.克隆无反应性 3.主动抑制 4.旁观者抑制 影响OT形成的因素 :
IL12可阻止OT的形成, IL 4则可促进诱 导OT
OT在治疗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打破免疫耐受
一.免疫原及免疫应答分子用于治疗肿 瘤如肿瘤多肽疫苗、B7基因转入肿 瘤细胞
二. 细胞因子及其抗体 IFN-γ、GM-CSF、抗TGF-β抗体
三.抗感染防止病原体产生抗原拮抗 分子
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
一. 理论方面 为阐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的机制提 供依据
二. 医学上的应用 (一) I 超敏反应 1. 使用细胞因子调节Th1、Th2 细胞的
3. 抑制细胞的作用 Ts细胞产生TGF-β ,抑制Th细胞及CTL功能。
4. 免疫隔离部位抗原在生理条件下不致 免疫应答机制:
1. 生理屏障 2.抑制性细胞因子的作用,如 TGF-β、IL-4、IL-10
B细胞中枢耐受机制
1. B细胞与自身细胞膜抗原交联导 致"克隆排除"
2. B细胞与可溶性自身抗原结合导 致细胞“无能” IgM停滞在胞内, 而不表达于膜表面。
免疫耐受-医学免疫学-课件
周围免疫耐受的机制
详细讨论周围免疫耐受的机制,例如免疫耐受的细胞相互作用以及调节因子 的影响。
免疫耐受的临床应用
探索免疫耐受在医学临床中的应用,包括器官移植、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结论和未来展望
总结对免疫耐受的研究和理解,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以进一步提高免疫 治疗的效果。
免疫耐受-医学免疫学-课 件
欢迎来到本次课程的免疫耐受课件!我们将深入研究免疫系统的精彩世界, 并探讨从自身免疫到免疫耐受的转变。
免疫耐受概述
我们将首先介绍免疫耐受的基本概念,探讨免疫系统是如何接受外界刺激并作出适当反应的。
从自身免疫到免疫耐受的转变
1
自身免疫
探索免疫系统如何在自身免疫疾病中
免疫耐受
2
出现过度反应。
解释免疫系统如何学会识别自身组织
并保持平衡。
3
转变的机制
了解免疫系统如何从自身免疫转变为 免疫耐受的过程。
免疫耐受的种类
中央免疫耐受
深入研究中枢免疫耐受的机制和作用。
周围免疫耐受
探索周围免疫耐受的多种机制和生理功能。
自适应免疫耐受
讨论自适应免疫耐受在特定情况下的重要性。
中枢免疫耐受的机制
精品医学课件-- 免疫耐受
•
属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
• 识别的抗原多肽分子是由HLA-E递呈。
• 如此类受体过度激活可致病毒感染细胞不被杀 伤。
• 在妊娠状态下,如胎盘滋养层细胞HLA-G/HLAE表达不高,可致流产或早产。
免疫细胞的激活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
免疫细胞 激活性受体
抑制性受体
B细胞
BCR
FcγRⅡ-B
T细胞
TCR
CTLA-4,KIR
• (二)编码调控免疫应答分子的基因
• 存在于MHC基因群中 。
• 主要包括控制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基因
•
控制发生免疫应答的基因(Ir基因)
• 小鼠的Ir基因
H-2 基因I区
• 人类的Ir基因
HLA-Ⅱ类基因区
• 具有不同MHCⅡ类等位基因的个体,对特定抗原 的免疫应答能力各不相同。
•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MHC限制性普遍存在于T-Mφ、 T-B、TH-TS、TC-靶细胞之间。
• 实验:
注射多聚HGG
• 活试管 细胞组合 抗多聚HGG
• 1 Tt +Bt
-
• 2 Tt +Bn
-
• 3 Tn +Bt
- (短)
• 4 Tn +Bn
+
注射多聚TGG 抗多聚TGG + + + +
• 注解: • 1.大剂量单体HGG致高区带耐受小鼠处死后的胸腺细胞(Tt)和
骨髓细胞(Bt)。 • 2.同系正常小鼠的胸腺小鼠(Tn)和骨髓细胞(Bn)。 • 3.TGG为火鸡丙种球蛋白。
免疫耐受
• 免疫耐受: • 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形成的特异性无
应答状态。 • 免疫耐受也称为负免疫应答。 • 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抗原称为耐受原。 • 免疫缺陷:遗传或疾病等因素 非特异性 • 免疫抑制:使用免疫抑制剂 非特异性
医学免疫学15章免疫耐受精品PPT课件
11
2、抗原类型
蛋白单体
不易被APC细胞提呈
T细胞不被活化
蛋白聚体
易被APC细胞提呈
T、B细胞活化
12
3、抗原免疫途径 • 口服>静脉>腹腔>皮下>皮内 • 口服抗原易导致全身耐受,但可形成黏膜免疫
应答,------耐受分离现象(机制未明)
31
(四)细胞因子的作用 (五)信号转导:负调控信号
32
(六)免疫隔离部位的抗原在生理条件下不致免疫应答
13
4、抗原表位特点
不同部位的表位,或诱导Th或诱导Tr(耐受原表 位),可诱导或抑制免疫应答
5.抗原变异
产生模拟表位,结合TCR/BCR ,不能产生第一信号
14
(二)宿主因素与免疫ຫໍສະໝຸດ 受1.遗传因素MHC相关
2.年龄
胚胎期>新生儿期>成年期
3.免疫抑制措施 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等
15
第二节 免疫耐受机制
Self-reactive T cell clones
Corresponding tissue specific
Ags
Too low
No response No clonal deletion No clonal anergy
26
Self-reactive T cell clones
Corresponding tissue specific
抗原特异性T/B克隆 后天 形成免疫耐受 对相同抗原不引起应答
4
一、胚胎期及新生期接触抗原所致免疫耐受 Owen的观察 于1945年首先报道了在胚胎期
免疫耐受精PPT课件
编辑版ppt
11
编辑版ppt
12
第二节 外周耐受的机制
• 外周耐受:
成熟的T、B细胞遇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 不产生免疫应答,而显示免疫耐受。
编辑版ppt
13
(一)克隆清除(clone deletion)
自身反应性T细胞遇到自身抗原并与之高亲和力结合, 导致此类T细胞克隆清除。
(二)免疫忽视(immunological ignorance)
编辑版ppt
8
编辑版ppt
9
自身抗原:
1)普遍存在的自身抗原:存在于体内各组织细胞上。 也表达在胸腺基质细胞,诱导克隆消除。
2)组织特异性抗原:存在于特定组织细胞上。如胰岛 素,甲状腺蛋白,腮腺蛋白。
• 如何表达在胸腺内?
• 通过胸腺髓质上皮细胞内表达的自身免疫调节因
子(autoimmune regulator, AIRE) 驱使胸腺 上皮细胞表达组织特异性抗原。
• AIRE基因突变: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病-白色念
珠菌病-外胚层营养不良症。
编辑版ppt
10
(二)B细胞中枢耐受的建立
1.自身反应性B细胞在骨髓中的阴性选择导致 克隆清除。
2.自身反应性B细胞在骨髓中识别自身抗原后, 重排轻链的VJ基因( receptor editing, 受体编辑),产生新的BCR,不再对自身 抗原产生应答。
自身抗原亲和力低或浓度低,不足以活化自身反应性 T、B细胞。这种免疫忽视可以被打破。
• 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
间的共同抗原。溶血性链球菌的表面抗原成分与人肾 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存在共同抗原。链球菌感染引 发心肌炎或肾小球肾炎。
编辑版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带耐受
抗原剂 量过高
诱导抑制细胞活化
抑制免疫应答
T ,B 细胞的免疫耐受
HGG(人丙种球蛋白)
低带与高带免疫耐受特征比较
参与细胞 产生速度 持续时间 抗原
低带耐受 高带耐受
T细胞 T、B细胞
快
慢
长
短
TD 任何抗原
2、抗原类型 3、抗原免疫途径 4、抗原表位特点 (二)抗原变异与免疫耐受
7、免疫抑制性细胞的作用
第三节 免疫耐受与医学
一.建立耐受 口服免疫原,建立全身耐受 静脉注射抗原,建立全身耐受性 移植骨髓及胸腺,建立或恢复免
疫耐受 脱敏治疗导产生特异拮抗性免疫 细胞,抑制效应免疫细胞 对靶细胞的攻击
自身抗原肽拮抗剂的使用
二.打破免疫耐受
4.细胞因子的作用
低IL-7 BAFF
自身应答 (SLE,RA)
T,B细胞
高IL-7 BAFF
存活
5.信号转导障碍与免疫耐受
ITAM P PTK
Lyn ITIM
缺陷
PTP
P酶
活化信号
P酶
抑制
6.免疫隔离
免疫隔离部位:脑,眼,脑,睾丸
生理屏障
抑制性CKs
免疫豁免部位
(immune privileged site)
Owen的观察 于1945年首先 报道了在胚胎 期接触同种异 型Ag所致的免 疫耐受现象
(一)异卵双生牛的先天耐受
(二)免疫耐受实验的诱导
淋巴 细胞
嵌合体(chimaeric)小鼠
二、后天接触抗原导致的免疫耐受
(一)抗原因素与免疫耐受
1.抗原剂量
抗原剂量 抗原剂量 过低,不足以激活T及 B细胞
免疫耐受
Introduction
免疫耐受是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 为“免疫不应答”的现象
免疫耐受具有特异性 自身耐受可以避免自身免疫病的
发生
§1.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
胚胎期 自身或外来的抗原刺激 不成熟的T、B细胞
形成免疫耐受 出生后
对相同抗原不引起应答
一、胚胎期及新生期接触抗原所 致免疫耐受
组织特异性抗原
APC
T
杀伤
deletion
2.免疫忽视:
体内某些组织特异性抗原浓度 低或TCR对其亲和力低,经APC提呈 不足以活化T细胞,不引起自身免疫 病,这种自身反应答性T细胞克隆与 相应组织抗原并存的状态称免疫忽 视(immunological ignorance)
APC
低剂量Ag
无应答
第二节 免疫耐受机制
免疫耐受 中枢耐受
外周耐受
第二节 免疫耐受机制 一、中枢耐受
T细胞及B细胞分别在胸腺及骨髓微 环境中发育,此间进行阴性选择
启动细胞凋亡,致克隆消除
减少生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Negative selection of B cells in bone marrow
二、外周耐受 1.克隆清除(clone deletion)
高剂量Ag
APC
应答,致 AIDs
T细胞对自身Ag的免疫忽视
3.克隆无能
自身反应性T细胞与组织细胞 MHC-I和自身Ag复合物接触,产生 第一信号,但组织细胞不表达协同 刺激分子,无第二信号,导致克隆 无能状态(clonal anergy)→凋亡
Clonal anergy in T cells
Clonal anergy in B cells
免疫原及免疫应答分子用于肿瘤 患者的治疗
细胞因子及其抗体的合理使用
多重抗感染措施,防止病原体产 生抗原拮抗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