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导学稿2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21: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21: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21:解决问题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思考问题,主动解决困难。

2.能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问题拆解和解决过程的展示。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解释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 学习和训练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尝试解决给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引导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

3. 教师辅导老师在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辅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

4. 拓展应用老师提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其他场景中。

五、课堂小结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培养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课后练习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思考更多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

七、教学反思老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学生的表现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加以练习和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素养。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全套)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全套)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全套)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不足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这个阶段,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好奇心和求知欲减弱,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有所降低。

此外,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公式和定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热情。

(1)课堂氛围沉闷。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过于严肃,缺乏与学生互动,使得课堂氛围紧张,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单一。

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缺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强调结果记忆,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题海战术。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生大量做题,导致学生陷入题海战术,无法真正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原理。

(2)缺乏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答案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的过程,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1)概念讲解不够清晰。

教师在讲解概念时,可能没有结合实际例子,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

(2)缺乏概念辨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辨析,导致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深。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入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空间想象等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具体措施包括:- 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将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相对应。

- 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提升核心素养。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第1篇】1、目标的定位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

在课堂设计时,我们应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对新知识掌握的情况等,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比例尺》这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知识、正反比例和图形的放缩的基础上学习的。

是比的知识、正比例和乘除法意义的综合应用。

依据教材和学生已有知识及年龄特点等来重新审视《比例尺》一课,我们不难发现,这部分内容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对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能进行转化,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值得关注的是:就数值比例尺而言,教材没有就方法比例尺专门的讲解,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是要学生在理解比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比例尺”,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上,其次才是计算比例尺,有了深刻的理解,计算自然水到渠成。

这样来把握教材,教学起来得心应手,收到良好的效果。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例尺》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于理解,而且我觉得书中的练习和情境可能不太适合我们的学生,学生不一定会十分感兴趣,可能只是为了解题而解题。

因此我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结合人教版教材,我对教材进行了取舍,创设了贴近我所教学生生活实际的题目,考虑线段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因些我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还把比例尺的相关内容拓展进来,从而拓宽和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上课,我首先设计了一个脑筋急转弯题:“老师开车从濮阳到郑州用3个小时,可是有一只蚂蚁却只用5分钟就从濮阳爬到郑州,这是为什么?”,这里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出濮阳和郑州。

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第一章分数1.1 分数的基本概念1.1.1 分数的引入•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分数概念•定义分数、真分数、假分数、中等分数1.1.2 分数的拆分与合并•学习分数的拆分与合并原理•练习拆分与合并分数的运算1.2 分数的加减1.2.1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原理•练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1.2.2 分母不同分数的加减•讲解分母不同分数的加减原理•练习分母不同分数的加减运算1.3 分数的乘除1.3.1 分数的乘法•学习分数的乘法原理•练习分数的乘法运算1.3.2 分数的除法•学习分数的除法原理•练习分数的除法运算第二章三角形2.1 三角形的分类2.1.1 三角形的定义•定义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几何名词•学习三角形的分类原理2.1.2 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学习根据三角形边长、角度、形态、高线和中线等要素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的方法•练习判断三角形属于何种分类2.2 三角形的面积2.2.1 三角形面积公式•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练习套用公式解决三角形面积问题2.2.2 特殊三角形的面积•学习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练习套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相关问题第三章图形的运动3.1 平移3.1.1 平移的定义•定义平移的含义及步骤•学习平移的性质3.1.2 平移的正方形规律•通过平移正方形研究平移的规律•学习通过平移正方形推导出平移与平行线的关系3.2 翻折3.2.1 翻折的定义•定义翻折的含义及步骤•学习翻折的性质3.2.2 翻折的正方形规律•通过翻折正方形研究翻折的规律•学习通过翻折正方形推导出翻折与垂直线的关系第四章量的初步认识4.1 体积的认识4.1.1 体积的引入•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体积概念•定义体积4.1.2 体积的计算•学习体积公式的推导•练习计算简单物体的体积4.2 周长的认识4.2.1 周长的引入•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周长概念•定义周长4.2.2 周长的计算•学习周长公式的推导•练习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分数、三角形、图形运动以及量的认识等数学概念,并具备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操作和方法。

六级数学上册全部导学稿

六级数学上册全部导学稿

六级数学上册全部导学稿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例2教学目标:1、知道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能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提高运算能力。

预习导学: 1、 说说51×4的意义,你能说出两种理解吗? 2、 计算。

54×2= 3×41= 5×92= 3、 分数乘整数怎样算?自学探究、合作交流:1、自学例2、回答问题。

(1)、这道题教材中采用了几种计算方法?你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吗?(2)、和例1相比你觉得分数与整数相乘时,还应该注意什么?2、小组交流汇报。

3、完成计算。

83×2= 83×2= 4、教师小结。

随堂检测:1、计算。

92×6= 12×43= 103×4= 95×6= 4×83= 9×32= 8×43= 5×101= 65×3= 6×31= 10×52= 85×16= 0×32= 1×87= 116×66= 教学反思:课题:分数乘法(3) 课型:新授教学内容:课本第3页例3、第5页课堂活动第二题。

练习一第8(1)、9题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的数量关系。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检查复习,迁移拓展1、计算 85×4 6×71 97×32、100×3表示求:100×1表示求:二、学习新知,导学达标1、出示例1(1)2、分析题意(合作探究) (1)54时对应的单位1是什么? (2) 54时行驶的千米数对应的单位1是什么? (3)你能画出线段图吗? (4) 54时行驶的路程是100千米的54,求54时行驶的路程就是求100千米的54,那么求100千米的54用什么方法呢? (5)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列出算式:(6)自己计算,写出答案(7) 100×54就是求----------------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3、出示例2,学生独立完成4、总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计算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1、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3.5×71 a ×31 2、 求x 的53是多少方程式是 求m 的n 1是多少的方程式是 3.六一班有45人,男生占53男生有多少人?4.教科书第5页 课堂活动第2题四、练习作业第6页 练习一8(1)、9课题:分数乘法(4)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例4、第5页课堂活动第3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说课稿《21: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说课稿《21: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说课稿《21:解决问题第一课时》《21:解决问题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内容:《21:解决问题第一课时》为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一部分,是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一节课。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复习四则混合运算,并且通过习题的形式,启发学生动手解决问题。

课程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四则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并应用四则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在解决问题时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说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呈现教师通过上课前的导入,介绍问题的提出背景,让学生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接下来,在板书的帮助下,教师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让学生掌握方法。

最后,学生通过解决习题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难点突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运算繁琐,逻辑性强等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讲解实例,分步解题等方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克服难点。

3. 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主动动手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多思考,多问问题。

并且,在学生解题过程中,教师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4. 实例分析在课程的最后,教师会通过实例分析来总结课程内容,展现问题解决的步骤和方法。

并让学生在实例分析的过程中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说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示范引导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课堂上以问题为导向,以启发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并且在教学中通过示范引导,逐步引领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

四、说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将通过黑板、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展示问题的解题过程。

同时,教师将组织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通过互动学习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说教学流程1.制定教学计划,准确获取教材内容。

(导学案)六年级数学全册

(导学案)六年级数学全册

第一课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学习内容:教科书第77-78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1、 理解百分数的概念,正确读、写百分数,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 培养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导学过程(一)知识链接1、回答:(1)六(1)班 女生人数占51,表示( )是( )的( )。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10081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10081。

(二) 导学1:阅读质疑 自主体验1、 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百分数?选择P77任意一幅图,说说图中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2、自学课本78页,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

3、百分数与我们学过的哪种数比较相似?百分数与分数有哪些区别与联系?4、百分数怎么写 ?5、百分数怎么读 ?(三)导学2:合作质疑 互动体验操作说明:1.学习对子交流自主体验成果,时限3分钟;2.小组成员逐一解释各小题,其他同学补充完善,时限3分钟;3、各组分工板演各小题,时限3分钟;4.各小组汇报,并答疑。

(四)导学3:变式质疑深入体验1、完成知识树;2、小结学习过程,体验学习目标。

(五)导学4:应用质疑矫正体验1、独立完成P78“做一做”1、2、3题。

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2、巩固训练:完成P79练习十八第1—4题。

3、拓展提高:练习册P7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练习题。

4我会说:百分数通常不写()形式,而是在原来分之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六)学习反思: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__,我在_________方面表现很好,在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好,今后要注意的是_________。

总体表现(☆☆☆☆☆)(七)课堂检测一、细心填写:1、表示()叫做百分数,也叫做()。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0页——比例尺【教材分析】教材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房屋平面图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尺,初步感受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平面图后,借助图形放缩的经验和其他学习经验,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化简比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不会感到陌生。

但学生对比例尺的意义可能不好理解,这部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在具体计算上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中国地图【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起兴趣1、如果要绘制我们教室的平面图,需要多大的纸?如果要绘制中国地图呢?(学生自由回答。

得出结论。

)2、聪明的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把物体实际的长度按一定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先抓住学生急于认知的心理,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真切感受到在绘制平面图的时候,不可能按照实际的长度来操作,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方法,从而引入本节课内容。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活动一:(课件出示)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学校要举办一个大型的篝火晚会,想让同学们设计一个舞台。

在平面图上如果用10厘米表示地面上10米的距离,那么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多少呢?【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引起浓厚的兴趣,用亲身经验走近数学,探索其中的奥秘。

】(1)读懂题目中的信息。

(学生汇报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根据题目的要求,引导学生得出10厘米:10米,并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化简比。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3篇2024〖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比例尺(3)(教材第56~58页第3~10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对比例尺的认识。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把比例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仪。

【复习导入】1.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1∶1000表示什么?2.说说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

【新课讲授】1.教授例3。

(1)教师用投影出示教材55页的例3。

(2)组织学生讨论:画出三家和学校的平面图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使学生明确: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长和宽的图上距离。

(3)学生分组求出各图上距离,教师订正。

(4)组织学生画出平面图,并在全班交流。

2.巩固应用:完成教材第55页“做一做”。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相互检查。

【练习讲授】1.出示习题:小明家要搬新家了,他特别高兴。

可是,他很担心新家离学校太远。

小明的爸爸按比例为他画了一幅图,并且告诉他旧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900m。

小明量得新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7cm,旧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cm。

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明算算新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吗?(1)学生根据手中的图纸,分小组研究用什么知识来解答,然后合作计算出结果。

(2)学生汇报所在小组是怎样想的及利用了什么知识。

教师要求学生每说出一步算式要说出理由,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求。

方法一:运用比例尺。

900m=90000cm3∶90000=1∶300007×30000=210000(cm)=2100(m)方法二:运用倍比关系。

7÷3=900×=2100(m)2.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计算,我们知道了小明的新家距学校比旧家远了不少,但小明还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小明的新家比旧家宽敞。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稿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稿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稿课题:位置时间:年月日主编:何周昌审核人:莫启纺学生__________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P2-P3页。

思考:(1)、行与列的意义。

(2)、数对的意义。

(3)、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4)、数对的书写方法。

二、合作探究:1、学习教材P2例1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汇报交流、我知道了:1)、行与列的意义:通常我们把竖排叫做(),横排叫做()。

2)、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确定第几列一般是()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数。

按照此方法可以数出张亮在第()行,第()列。

3)、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先数出物体所在(),再数出物体所在()4)、数对的书写方法:用()把代表列数和行数的数或字母括起来,用逗号把代表列数、行数的数或字母隔开。

如:张亮的位置是2、学习教材P3页例21)、用数对表示图上已有场馆所在位置。

数一数:数出图上各场馆在第几列,第几行的交点上。

写一写:写出表示各场馆位置的数对,先写列,后写行。

猴山: 大象馆: 熊猫馆: 海洋馆:比一比:比较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位置的数对特点。

大象馆()海洋馆()看一看:看图,两个场馆在同一横线上,即同一行上。

比较小结:在同一平面图上,两个数对的后一个数对相同,表明这两个数对表示的位置在(),如果两个数对的前一个数对相同,表明这两个数对表示的位置在()。

2)、根据所给数对,在平面图上标出相应场馆的位置。

找一找:找出所给场馆的数对在平面图哪一列,哪一行。

飞禽馆(1,1):在第()列、第()行交点处;猩猩馆(0,3):在第()列、第()行交点处;狮虎上(4,3):在第()列、第()行交点处;画一画:依据上面找出的位置,在平面示意图上画出它们的位置。

最新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讲课稿

最新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讲课稿
2 、拓展提高: P12 练习二第 4 题。 五、总结梳理 :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 __________( a. 我很棒,成功了; b. 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
3、结合自己所画的线段图,用多种方法列式计算,并思考分数乘整数应该如何计算?
4 、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
______________作分子,分母 ________。
(三)、用你自己总结的方法,尝试计算 P9 例 2,看一看你乘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想一想
课型: 新授
使用者:
班级:六年级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2、我会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学习重难点】 1 、重点是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难点是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学习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如何确定第几列、第几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用( 2, 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书本第 8 页例题 1,再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 2
1、说一说“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是什么意思? 11
☆友情小提示: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
1 ”。 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1描述位置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1描述位置

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2.1 描述位置【教学内容】描述位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方法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导学过程】【知识回顾】【自主预习】(1)自学教材第19页例1。

(2)东偏南30°是什么意识?你是怎样理解的?(3)如果只有这一个条件,你你能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新知探究】1.(1)从这幅图上,你又可以看到一些什么?启发学生认识到:灯塔1在轮船北偏东30°方向;灯塔2在轮船北偏西55°方向等等。

(2)追问:这样来描述物体的方向有什么好处?为了更加精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仅有方向还不够。

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还需要什么?(物体之间的距离)(3)追问:灯塔1到轮船的实际距离你能算出来吗?说说你打算怎样计算?独立计算小组交流集体交流计算结果。

让学生完整地说出“灯塔1在轮船北偏东30°方向的6千米处。

思考: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你觉得应该采用一个什么样的办法?2、书写格式:引导学生归纳:知道了方向和距离,就能更加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知识梳理】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随堂练习】1、完成“做一做”,说说你亲身体验到的确定位置的例子。

1.完成“练习五第1、2、3、4题”第1题可以让学生口答。

第2题让学生先独立测量计算,再组织交流。

最后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灯塔2在轮船北偏西55°方向的8千米处。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说课稿《21: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说课稿《21: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说课稿《21:解决问题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21: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经历探索、交流、合作的过程,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经验。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着分析问题不全面、思路不清晰、方法不灵活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交流、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与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3.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并进行适当的拓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应用与实践:布置具有实际意义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采用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形式,帮助学生清晰地掌握教学内容。

1.2整数乘分数(导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2整数乘分数(导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2整数乘分数(导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教授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整数乘分数》这一节内容。

我会带领同学们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知识,比如分数的乘法和除法,以及整数和分数的关系。

然后,我会引入今天的主题,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个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同学们对于整数乘以分数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重点则是同学们能够理解并记住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计算中。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会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比如黑板、粉笔、计算器等。

同时,我也会准备一些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这样可以让同学们直观地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概念。

然后,我会通过一些例题的讲解,让同学们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我会给同学们一些随堂练习,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计算,巩固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把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写在黑板上,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的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同学们回家后进行练习。

比如,计算2乘以3/4的结果,以及3乘以5/6的结果。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今天教学的效果,看看同学们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在练习中的表现。

同时,我也会给他们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比如,如果小明有5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这样可以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知识。

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是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1.2整数乘分数。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概念,掌握整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整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题来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21导学稿
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
课型新授课执笔人
审核人级部审核讲学时间
教师寄语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学习目标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掌握百分数和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进行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熟练进行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学生自主活动材料
一、自学
自学课本77页,80,81页。

同桌相互交换自己的收获。

二、研学
1.小组讨论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0.45: 1.2: 0.367:
三、导学
1像18%、50%、64.2%...........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表示(),也叫做()或()。

2百分数的写法:
()注意百分号的两个小圆圈要写得小一些。

3百分数的读法:
()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几”而读成“百分之几”。

4.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是:
5.百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是:
四、活学
1.一条路修好了85%,这句话中()是单位“1”,()是()的85%。

2.今年小麦总产量比去年增产8%,今年小麦总产量是去年总产量的()%。

3.梨树比杏树少10%,梨树是杏树的()%。

4.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有错,并把错的改正过来。

○1.3.2%=32()○2.2=200%()
○3.0.8%=80()○4.55%=55()
五、测学
1.写出下面各百分数。

百分之二:百分之零点四五:
百分之五十点三:百分之三百:
2.计算并把所得的商化成百分数。

27.9÷39= 12.21÷1.5= 3.把下面的小数化成百分数。

0.09= 0.025= 1.2= 0.37= 3.4363= 4.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

32%= 1%= 10.5%= 0.6%= 1.5%=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8=0.375=( )÷( )=( )%
51=0.2=20% 54=( )=( ) 141
=( )÷( )≈( )=( )
6.小组合作讨论,分数化百分数的方法。

把下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独立完成。

41= 81= 61= 53=
7.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57=40% ( ) 31≈33.3%( ) 201
=50%( )
8.填表。

小数 0.75
分数 54
83
百分数
36%
35%
9.把下面各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1.0.63 2516
64.6%
○2.0.85 87 85.1% 65
教学(学习)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