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奇数和偶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教学设计
《奇数和偶数》教学设计后塘中心小学舒青华一、设计理念:目前“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偏重于就题讲题,学生的自主探索浮于表层,实际缺少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也就是缺少侧重于探索、发现性的数学思考的机会。
本节课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开放的氛围中,让学生主动从事观察、猜测、实验、归纳等探索、发现性的思维活动,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使学生充分感受与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页。
三、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倍数和因数,学习了 2、3、5的倍数的特征后安排的一个专题活动——数的奇偶性(活动2),主要是要通过探索活动,让学生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并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这一单元的知识较具抽象性与严谨性,前后联系紧密,因此安排这一专题探究活动既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研究态度和学习方法,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乐趣。
但本次教学的对象是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第二单元第2小节中,已经认识并了解了什么是奇数、偶数,奇、偶数的特征。
学生数学思想正在逐步建立,具有一定的分析交流能力,但归纳能力上可能还比较欠缺。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想、分析、讨论、归纳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体验“发现问题——初步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游戏及探究过程中,感受生活中存在数学规律,体会数学规律发现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了解奇数和偶数对于约数和倍数的影响: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了解奇数和偶数对于约数和倍数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奇数和偶数的规律以及其对于约数和倍数的影响;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理解数学运算的本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例题的演示以及练习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奇数和偶数的定义及其规律;2.奇数和偶数的约数和倍数的规律;3.奇数和偶数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1.奇数和偶数约数的规律及其应用;2.奇数和偶数倍数的规律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举例分析奇数和偶数的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对奇偶概念有初步认识。
2.巩固法:注重例题演示、练习巩固,并加强奇偶数应用为例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归纳法:通过归纳奇奇、偶偶、奇偶的约数和倍数规律,使学生理解更深入。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游戏环节:“奇偶数猜谜”:让学生每人选一个自然数,自己心里先标记一下这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然后把这个数告诉同桌,让同桌猜这个数字的奇偶性。
同桌猜对的人得到相应的分数,最后分数最高的人胜利。
2.讲解奇偶数的定义:奇数是指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偶数是指能被2整除的整数。
3.找规律:类比现实生活中的奇偶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奇偶数的规律。
二、奇偶数的约数和倍数1.奇奇数:奇数只能被奇数整除,所以它的约数只能是奇数,而奇数的倍数也只能是奇数。
2.偶偶数:偶数能被偶数整除,所以它的约数可以是奇数和偶数两者之一,而偶数的倍数也只能是偶数。
3.奇偶数:奇数可以被偶数整除,偶数可以被奇数整除。
所以奇偶数的约数可以同时是奇数和偶数,而奇偶数的倍数可以是奇数或偶数,而不是仅仅奇或偶。
三、例题分析例1:2为偶数,问10是奇数还是偶数,以及10的约数和倍数有哪些?解析:2能够整除10,所以10是偶数。
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偶数有2、10,奇数有1和5;10的倍数有:10、20、30、40、……,其中偶数和10相同,奇数是20、30、40等等。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优秀教案第【1】篇〗《奇数和偶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2、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课前准备:数星星课件,电影院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出示谜面。
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挂银灯。
不知银灯有多少,数来数去数不清。
让说一说是怎样猜的。
2、学生猜中后揭示谜底,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交流图中的信息。
二、认识自然数。
1、介绍自然数的概念,并通过一个星星也看不见,可以用0表示,说明0也是自然数。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教师说明:自然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接着画出数轴,边画边介绍用数轴表示数的方法。
3、让学生观察画出的数轴,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结合学生的交流,使学生了解直线上的箭头表示的意思,知道: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差都是1等自然数的基本特征。
三、认识奇数、偶数。
1、播放电影院座位排列的资料片和两个小朋友的对话,让学生讨论、交流从中获取的信息,了解电影院座位排列特点,讨论两个小朋友能否坐在一起。
2、让学生说一说单数有哪些,双数有哪些,在交流的基础上说明平时说的单数又叫奇数,双数又叫偶数。
0也是偶数。
四、尝试应用。
1、教师指出生活中经常用到奇数、偶数。
接着师生进行报数、分队等活动。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奇数和偶数。
2、提出教材83页试一试的写数要求,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写出的数列。
教师板书出来。
3、观察两组数列,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了解1~30之间的连续奇数、偶数各有15个,相邻两个数都相差2。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案第【1】篇〗《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猜想的研究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发现数的奇偶性。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过程,在活动重视学生体验探究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教法:情境教学法学法:小组合作观察探究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纸杯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游戏1:翻手腕活动。
游戏2:以开火车,各大组报数,记好各自的序号,以游戏的形式复述奇数和偶数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教学做铺垫。
上课一、创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的奇偶性1.谈话引入。
同学们,从开学那天起,我们每天都要在家到学校的路上来回走动,可就在来回走的过程中,只要你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跟奇偶数相关的知识。
2.请一位同学来演示。
从讲台一端走(家)到另一端(学校),再按原路返回。
问:走5次后,这位同学在哪里?猜想:走12次后,这位同学会在哪里?师:光有猜想是不够的,我们还得想办法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尝试解答。
你是怎样想的?先各自在草稿上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
教师指导:用列表或画图的方法进行。
4.同桌交流。
5.全班反馈。
结论:走奇数次后,同学在(学校),走偶数次后,同学在(家里)。
二、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奇偶性问题1.同桌翻纸杯游戏:游戏规则:(1)同桌合翻一个纸杯,第一位同学翻1次杯口朝下,第二位同学2次杯口朝上,这样轮流翻下去。
(2)每完成一个任务前,可先猜想一下纸杯可能在谁的手中,然后再动手验证。
(3)讨论时,同桌的交流不得让别的小组听到。
问题:翻动10后,杯口朝(),翻动19次后杯口朝()。
2.阅读课本上主题图。
快速作答:摆渡100次后,船在()岸。
摆渡133次后,船在()岸。
3.你能联系生活提出类似的问题吗?(上下楼梯、开关电灯、翻硬币、开关门、钓鱼、拉抽屉等)4.从刚才的几个活动中,你能解决类似的生活问题了吗?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什么?(奇数次时是什么状况,偶数次时又是什么状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奇数与偶数》教案教学设计
第6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奇数与偶数的特征。
2、在学习中,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去验证理论的思维。
3、经历奇数与奇数、偶数与偶数、奇数与偶数的和的探究过程,归纳总结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理解奇数与偶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理解奇数与偶数的特征。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学习流程】
备注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第15页的例2及其解答过程,完成下列各题。
1、猜想: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下勇铅笔画横线。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
偶数+偶数=(奇数 偶数)
2、举例验证猜想
请学生小组内交流合作,举例验证猜想。
3、自主探究
奇数除以2余( ),偶数除以2( ),奇数加偶数的和除以2还余( ),所以奇数+偶数=( )
2、完成一课一案达标训练第3题
(抽取部分小组演练并进行讲解)
总结收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需要注意的是:。
(举些例子验证一下)
■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探究:
奇数与奇数的和是偶数,偶数和偶数的和是偶数。
2、奇数与奇数的积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与偶数的积呢?偶数与偶数的积呢?
■展示交流: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奇数
■总结提升:
1、完成一课一案达标训练第1、2题
(抽取部分小组演练并进行讲解)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案模板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案模板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案模板第【1】篇〗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学导航:【教学内容】数的奇偶性(教材第15页例2,以及第16~17页练习四第4~7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的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2.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1.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
2.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师:在学习2、5的倍数特征时,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那么谁能回答一下,什么叫做奇数?什么叫做偶数?(生回答后)那么,奇数和偶数又有那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奇数和偶数。
板书课题《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新课讲授】1.游戏:换座位首先将全班30个学生分成5组,人数分别为4、5、6、7、8。
我们大家来做个换位置的游戏:要求是只能在本组内交换,而且每人只能与任意一个人交换一次座位。
(游戏后学生发现4人、6人、8人一组的均能按要求换座位,而5人、7人一组的却有一人无法跟别人换座位)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学生能很直观的找出原因,并说清这是由于4、6、8恰好是双数,都是2的倍数;而5、7是单数,不是2的倍数。
2.猜想验证, 认识奇偶性(1)设置悬念、激发思维现在我们继续来考虑五组人数:4人、5人、6人、7人、8人,那么猜猜那些组合起来能够刚好换完?那些不能?(2)探索奇数与偶数相加时存在的关系学生独立猜想,小组内汇报交流,然后统一意见进行验证(要求:验证时多选择几组进行证明)。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总结方法如下:方法一:利用奇数和偶数的意义,奇数除以2都余1,而偶数除以2没有余数,奇数加偶数的和除以2还余1。
所以: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方法二:利用算式寻找规律例如: 5+8=13, 7+8=15…… 5+7=12,7+9=16…… 8+12=20,12+24=36……通过上面的算式发现: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奇数与奇数的和是偶数,偶数与偶数的和是偶数。
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学导航:【教学内容】数的奇偶性(教材第15页例2,以及第16~17页练习四第4~7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的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2.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1.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
2.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师:在学习2、5的倍数特征时,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那么谁能回答一下,什么叫做奇数?什么叫做偶数?(生回答后)那么,奇数和偶数又有那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奇数和偶数。
板书课题《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新课讲授】1.游戏:换座位首先将全班30个学生分成5组,人数分别为4、5、6、7、8。
我们大家来做个换位置的游戏:要求是只能在本组内交换,而且每人只能与任意一个人交换一次座位。
(游戏后学生发现4人、6人、8人一组的均能按要求换座位,而5人、7人一组的却有一人无法跟别人换座位)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学生能很直观的找出原因,并说清这是由于4、6、8恰好是双数,都是2的倍数;而5、7是单数,不是2的倍数。
2.猜想验证, 认识奇偶性(1)设置悬念、激发思维现在我们继续来考虑五组人数:4人、5人、6人、7人、8人,那么猜猜那些组合起来能够刚好换完?那些不能?(2)探索奇数与偶数相加时存在的关系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学生独立猜想,小组内汇报交流,然后统一意见进行验证(要求:验证时多选择几组进行证明)。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总结方法如下:方法一:利用奇数和偶数的意义,奇数除以2都余1,而偶数除以2没有余数,奇数加偶数的和除以2还余1。
所以: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方法二:利用算式寻找规律例如:5+8=13, 7+8=15…… 5+7=12,7+9=16…… 8+12=20,12+24=36……通过上面的算式发现: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奇数与奇数的和是偶数,偶数与偶数的和是偶数。
五年级数学《奇数和偶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奇数和偶数》教案(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五年级数学《奇数和偶数》教案五年级数学《奇数和偶数》教案教学目的:1、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规定范围内的倍数。
2、能正确区别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
教学重点: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规定范围内的倍数;能正确区别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找一找1、找出15的全部因数和100以内15的全部倍数。
15的全部因数:1、15、3、5100以内15的全部倍数:15、30、45、60、75、902、哪个数既是15的倍数,有是15的因数(15)你用什么方法找出来还有好方法吗3、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二)活动二:分一分把1、10、12、25、37、54、102、417、23、398分成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四类。
1、先让孩子独立分类2、同桌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全班交流。
(1、37、23既是质数,又是奇数;10、12、54、102、398既是合数,又是偶数;25、417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三)活动三:猜一猜利用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或比大、比小说一句话,让其他同学猜。
1、同桌做猜数的游戏2、一人利用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或比大、比小说一句话,另一同学猜。
然后再交换。
(四)活动四:解决问题选哪种包装盒能正好把90瓶饮料装完还有其它的包装方式吗1、同学讨论还有其它的包装方式吗?2、你是怎样想的(90的因数)(五)活动五:动脑筋123,234,345,456,567,......它们都是3的倍数。
为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是3的倍数)(六)活动六:你知道吗?介绍书第13页“你知道吗”(学生介绍歌德巴赫猜想课外资料。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 第6课时 奇偶性》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第6课时奇偶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学习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奇数和偶数的区分方法。
2.难点:通过实际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奇偶数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学生教辅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入奇偶性的概念,让学生预习。
2.复习前几课的知识,为奇偶性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步:讲解1.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及判断方法。
2.通过实例讲解奇偶性的判断过程,并巩固学生的理解。
第三步:练习1.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练习。
2.分组讨论并展示答案,加深学生对奇偶性的理解。
第四步:巩固1.以游戏形式进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对奇偶数的识别速度。
2.老师对学生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课堂小结1.总结奇偶性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2.复习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奇偶数的知识解题。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册上关于奇偶性的练习题目。
2.拓展思维:请学生寻找身边的数字,判断其奇偶性并记录下来。
本节课教学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理论讲解、实例演练和游戏练习相结合,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奇偶性的概念。
希望学生在课后能够巩固所学知识,丰富数学思维,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解决问题(探索和的奇偶性)-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探索和的奇偶性)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奇数加奇数等于偶数,偶数加偶数等于偶数;
2.能够运用这个规律快速判断奇偶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的奇偶性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应用奇偶性规律快速计算。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桌面上的两堆石子或者图片或者文字。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5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两堆石子的数量,让他们说出数量是奇数还是偶数,并把它标记在黑板上。
2. 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10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思考:如果两堆石子合在一起,数量是奇数还是偶数?
2.让学生通过观察已标记的数字,判断两数相加后的和的奇偶性,并解释为什么。
3. 案例演示(15分钟)
1.教师设置若干问题,让学生快速解答。
2.随后,将问题以及其解答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记忆答案。
3.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问题,并与同桌分享。
4. 巩固与拓展(15分钟)
1.将问题发到课堂软件群组,让学生在家里练习。
2.订做练习册,让学生自行独立完成。
5. 总结(5分钟)
回顾课上学到的知识点,总结奇偶性规律,并鼓励学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的奇偶性规律,并且通过练习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各异,也出现了一些困难。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数的奇、偶性》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数的奇、偶性》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奇数和偶数的定义,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能够利用奇偶性质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奇数加偶数、奇数减奇数等。
3.能够通过练习掌握奇偶性质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培养他们对解决数学问题的毅力和信心。
2.培养合作精神,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团结集体。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潜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2.通过实例练习,巩固奇偶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奇偶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奇偶性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实例、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课前作业、课内互动参与。
3.教学环境:保持课堂安静整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或引入一个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对奇偶性质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
二、学习1.教师讲解奇数和偶数的定义,并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2.学生互动讨论,共同分析并判断给定数字的奇偶性质。
3.带领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奇偶性质的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三、拓展让学生通过组合数字,求解奇数、偶数相加、相减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
四、运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奇偶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尝试用奇偶性质解决问题。
五、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奇偶性质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奇偶性质的应用。
2.思考奇偶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下自己的体会。
六、板书设计奇数:被2整除余数为1的数,偶数:被2整除余数为0的数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奇偶性质展开,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例和解决问题,让他们理解奇偶性质的重要性。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2单元 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第课时两数之和的奇偶性1.理解和掌握奇数与偶数的特征。
2.通过探究知道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3.能借助直观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4.培养探究能力,积累观察、猜想、归纳等思维活动的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点】在探索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过程中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教师准备】PPT课件,两种颜色的正方形教具。
【学生准备】大小相等的正方形学具(两种颜色)。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关偶数和奇数的知识。
老师用PPT出示下面的问题:1.什么样的数是偶数?什么样的数是奇数?2.偶数是2的倍数,那么偶数除以2,余数是几?奇数除以2,余数又是几?3.如果用n表示自然数,那么偶数可以用2n表示,奇数该怎样表示呢?4.偶数、奇数在日常生活中又叫什么数?学生读题思考,在小组里议一议,然后指名回答。
预设生1: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生2:偶数除以2,余数是0(或回答没有余数);奇数除以2,余数是1。
生3:用2n+1(或2n-1)表示。
生4:偶数又叫做双数,奇数又叫做单数。
师:对于上面的问题,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老师还有1个问题:如果用1个正方形表示1,一个接一个摆成两行,偶数总能摆成什么图形?奇数呢?小组里一部分同学用5个正方形摆一摆,另一部分同学用6个正方形摆一摆。
学生用正方形摆图形,老师巡视,把学生摆的图形进行展示。
用5个正方形摆的:用6个正方形摆的: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掷骰子的游戏,骰子上有1~6六个数字,有奇数也有偶数。
(1)游戏规则:一个同学掷,掷出的是数字几,就再加上这个数字。
如果和是奇数,就有奖;如果和是偶数,没有奖,小组里每人掷一次,组长记录下同学们算出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2)学生分小组进行游戏活动,活动结束,组长交上记录单。
师:老师看了组长的记录单,一个得大奖的都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有的同学已经有了猜想,那就是奇数+奇数、偶数+偶数的和不可能是奇数。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课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课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课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并利用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知两数之积的奇偶性。
(二)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验证寻求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判断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尝试、验证”的过程,体会用“数形结合”解释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方法,并验证自己的结论。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阅读与理解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2。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是要求我们对哪些方面作一些探索?2、想一想,题目中的问题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整理和改编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经历将较复杂的数学问题用简洁的方式表达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简洁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探究“奇数+偶数”的和的奇偶性(1)我们先来探究“奇数+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你有什么办法?(2)独立思考,展开交流。
方法一:列举法。
我们可以随意找几个奇数和偶数,加起来看一看,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5,7,9,11,…偶数:8,12,20,24,…奇数+偶数:5+8=13,7+12=19,9+20=29,11+24=35,…和都是奇数,所以奇数+偶数=奇数。
这个结论正确吗?不能确定怎么办?我们能不能尝试其他方法呢?方法二:图示法(用奇数和偶数的特征来判断)。
因为奇数除以2余1,偶数除以2没有余数,所以奇数加偶数的和除以2仍余1,所以奇数+偶数=奇数。
大家如果理解有困难的话,我们不妨用画图来表示:【设计意图】列举法是同学们较容易想到的方法,但这样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图示表示奇数和偶数相加的特征,利用直观来推断出结论,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学小学数与代数教案:认识奇数和偶数的性质及应用
数学小学数与代数教案:认识奇数和偶数的性质及应用认识奇数和偶数的性质及应用一、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及特性在数学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奇数和偶数这两个概念。
奇数是指不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它们的末尾数字只能是1、3、5、7、9。
而偶数则是能够被2整除的自然数,它们的末尾数字只能是0、2、4、6、8。
1.1 奇数的性质奇数与偶数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奇数和任何整数相加的结果都是奇数。
例如,3 + 5 = 8,13 + 2 = 15都是奇数。
其次,奇数和奇数相乘的结果也是奇数。
比如,3 × 3 = 9,5 × 11 = 55都是奇数。
此外,奇数和偶数相乘的结果是偶数。
例如,3 × 2 = 6,7 × 8 = 56都是偶数。
1.2 偶数的性质相对于奇数,偶数有一些不同的性质。
首先,偶数和任何整数相加的结果都是偶数。
例如,4 + 6 = 10,18 + 2 = 20都是偶数。
其次,偶数和奇数相乘的结果是偶数。
比如,2 × 5 = 10,4 × 11 = 44都是偶数。
另外,偶数和偶数相乘的结果也是偶数。
例如,4 × 2 = 8,6 × 8 = 48都是偶数。
二、奇数和偶数的应用奇数和偶数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概念,它们同时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下面我将介绍其中的一些应用。
2.1 奇数和偶数的判断通过对奇数和偶数的性质的了解,我们可以轻松地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只需要将该数的个位数字取出来,如果是0、2、4、6、8,则该数为偶数;如果是1、3、5、7、9,则该数为奇数。
这种判断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比如在分组时,我们可以根据人数的奇偶性来安排每个组的成员。
2.2 奇数和偶数的排列问题奇数和偶数在排列问题中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我们要将10个人排成一排,要求奇数位上的人都是男性,偶数位上的人都是女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先将所有的男性排在一起,然后将所有的女性排在一起。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奇数和偶数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奇数和偶数【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奇数和偶数【一、教学目标】1. 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 能够辨别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 能够按照给定的规则判断数的奇偶性。
4. 能够完成简单的奇偶数的运算。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奇数和偶数?2. 如何判断一个数的奇偶性?3. 奇数与奇数、偶数与偶数的运算规则。
4. 奇数与偶数之间的运算规则。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展示数字图片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引出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Step 2 引入概念1. 奇数的定义: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字叫做奇数。
2. 偶数的定义:能够被2整除的数字叫做偶数。
Step 3 判断奇偶性1.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跟随思考和判断,进一步理解奇数和偶数的特点。
2. 提供一些简单的规则和方法,帮助学生判断一个数的奇偶性。
例如:个位数为0、2、4、6、8的数是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等。
Step 4 奇偶数的运算规则1. 奇数与奇数相加,结果仍为偶数;奇数与偶数相加,结果仍为奇数。
2. 偶数与偶数相加,结果仍为偶数;偶数与奇数相加,结果仍为奇数。
3. 提供一些案例或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奇偶数的运算规则。
Step 5 总结归纳1. 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判断方法和运算规则。
2.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学生演示,检查学生对奇数和偶数的掌握程度。
【四、课堂练习】1.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奇偶数的判断和运算练习。
2.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奇偶数相关的作业题目,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难度和方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工具和游戏等方式,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及时纠正他们可能存在的错误,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数的奇偶性》数学教案设计
《数的奇偶性》數學教案設計
主题:《数的奇偶性》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质。
2. 学生能够运用奇偶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2. 奇偶性的基本性质:
- 两个奇数的和或差是偶数;
- 两个偶数的和或差是偶数;
- 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和或差是奇数。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如排队、分苹果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出奇偶性的概念。
2. 新知学习:教师讲解奇偶性的定义和性质,并举例说明。
然后,让学生自己找一些数字进行验证。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如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奇数或偶数,计算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奇偶性等,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实践:设计一些应用题目,如在一次比赛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相等,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伙伴,那么所有的伙伴关系都是男女生配对吗?为什么?
四、教学评价:
1. 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奇偶性的理解程度。
2. 对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方法和步骤进行评价,鼓励他们使用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
1.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学结束后,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于改进以后的教学。
以上就是《数的奇偶性》的数学教案设计,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和的奇偶性》名师教案
《和的奇偶性》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5页的例2。
例2是以探索两数之和的奇偶性为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核心能力在探究和的奇偶性的过程中,获得举例、说理、图示等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探究过程中积累分类、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解决问题经验。
(三)学习目标1.借助格表,通过举例验证,总结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2.在老师的引导下,会用分类的思想思考问题,能把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规律推广到多数之和。
3.会从简单问题入手,通过猜想、验证、推理、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
(四)学习重点在探索两数之和奇偶性的过程中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学习难点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要性。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和的奇偶性》名师教学课件、学习单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课前复习(1)偶数是2的倍数,也就是除以2余几?奇数呢?(2)偶数可以用字母表示为2n(n是自然数),奇数呢?(3)用1个小正方形表示1,一个接一个摆成两行,偶数总能摆成一个什么图形?奇数呢?请你试着画一画。
(二)课堂设计1.复习引入(1)小竞赛:①快速判断下面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26 580 3471 531894(明确判断一个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只用看个位上的数)②快速判断下面算式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31+32+33+34+35+……+49+50师:像这样判一个算式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叫做和的奇偶性。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和的奇偶性”。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引入,从简单到复杂,引出探究和的奇偶性的必要性。
】2.问题探究(1)分类思考,理解题意师:你认为要从几个数的和开始研究?师:从最简单的两数之和开始研究,是数学中常常用到的思路。
为了方便,需要先分一分类。
师:两个数相加,如果按奇数偶数可以分成哪几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小结。
师:根据大家的回答,也就是我们要探求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与奇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偶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师:这些问题还可以怎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数的奇偶性》说课数学教案设计
《数的奇偶性》说课數學教案設計《数的奇偶性》说课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研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奇偶性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数出一些实物的数量,然后观察这些数量的特点,引出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二)新课讲授1. 定义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2. 判断奇偶性的方法:将一个数除以2,如果余数为0,那么这个数就是偶数;如果余数不为0,那么这个数就是奇数。
3. 讲解奇偶性的性质:两个奇数相加或相减的结果一定是偶数,两个偶数相加或相减的结果也一定是偶数,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相加或相减的结果一定是奇数。
(三)课堂练习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判断给出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或者计算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还是偶数,以此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四)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以及判断奇偶性的方法和奇偶性的性质。
(五)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奇数和偶数的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此来巩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课《奇数与偶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课《奇数与偶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例2,以及第16~17页练习四第4~7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学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体验观察探究、归纳总结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概括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难点:学会找3的倍数的方法。
教法:引导探究。
学法:自主探究、观察讨论。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做抽奖游戏。
其实在抽奖游戏中蕴含着许多数学规律,今天老师就看谁细心观察,在抽奖游戏中获得数学规律。
同学们想要奖品吗?那就要看你们的运气了。
二、探究新知1.探索规律游戏一:出示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偶数。
游戏规则如下: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两张卡片,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奇数就可以领到精美礼品一份。
(1)如果继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什么原因拿不到礼物呢?(2)总结规律:偶数+偶数=偶数(3)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偶数除以2余0,两个偶数相加的和除以2还是余0。
所以:偶数+偶数=偶数)游戏二:出示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奇数游戏规则如下: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两张卡片,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奇数就可以领到精美礼品一份。
(1)如果继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什么原因拿不到礼物呢?(2)总结规律:奇数+奇数=偶数(3)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奇数除以2余1,两个奇数相加的和除以2正好余2。
也就是没有余数了,所以:奇数+奇数=偶数)游戏三:怎样修改游戏规则能得到奖品呢?(1)两个盒子里各抽出一张卡片,就会中奖。
(2)总结规律:偶数+奇数=奇数(3)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奇数除以2余1,偶数除以2余0,一个奇数加一个偶数的和除以2还余1.所以:偶数+奇数=奇数)2.验证规律这些卡片都是老师设计好的,仅仅靠卡片上的数,我们就下定论似乎还早了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数和偶数
活动课上,黑熊老师笑着对大家说:“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好!”小动物们齐声回答。
“请你们每位准备两张小纸条。
”黑熊老师清了清嗓子说。
小动物们不知道黑熊老师要他们做什么游戏,一个个兴奋的眼睛发亮,很快都把小纸条准备好了。
黑熊老师环视一下全班同学,说:“请你们在两张小纸条上分别写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写好后,两手各握一张。
不要给我也不要给你身边的同学看。
”
小动物们不久前刚学过关于奇数和偶数的知识,不一会儿,大家都完成了黑熊老师提出的要求。
“听着,”黑熊老师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你们各位都请将右手中的数乘2,左手中的数乘3,再把乘
积相加。
不要算出声音来。
”
等小动物们一个个都算好了,黑熊老师又叫算出得数是奇数的小动物们排成一队;得数是偶数的排成一队。
小动物们都站好了,一个个感兴趣地看着黑熊老师,猜测着它下一步要它们做什么。
“好了!”黑熊老师指着得数是奇数的那排小动物说:“你们左手握的都是奇数。
”
它又指着另一排小动物说:“你们左手握的都是偶数。
”
两排小动物们摊开手掌一看,可不是,黑熊老师猜得完全正确。
小动物们惊奇极了,忍不住纷纷问道:“老师,您是怎么知道的?”
黑熊老师于是分析道:
“ 奇数×2=偶数
奇数×3=奇数
偶数×2=偶数
偶数×3=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左手是奇数时,奇数×3是奇数,奇数+偶数(右手中的偶数×2),结果是奇数。
而如右手是奇数时,奇数×2是偶数,偶数+偶数(左手中的偶数×3),结果是偶数。
这就是最后结果与左手中数字奇偶相同的原因,也即我这个猜法的根据。
”
小动物们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