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影视艺术概论期末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完整word版)影视艺术概论期末复习资料(自己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4ab7a0b770bf78a6429547a.png)
论述1:电影的综合属性:艺术性、商业性、科技性、意识形态性艺术性:电影的艺术审美特性:1、高度逼真性:2、假定性:以二维平面空间表现三维立体空间艺术取舍加工后的影像艺术真实3、综合性:多种艺术有机融合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性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性电影中的艺术性多体现在镜头对人物或风景的处理上以及服装造型等方面,如《黄土地》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
影片表现的是翠巧的悲剧,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的贫困落后状态与精神的麻木愚昧。
作为中国电影艺术性的代表,给观众心灵的触动和启迪。
商业性电影具有浓郁的商业性:1、从世界电影诞生时开始切入——公开售票卢米埃尔梅里爱电影的拍摄制作,商品发行放映,后产品开发2、电影由浩大的社会群体创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3、电影生产在现代工业生产的背景下,具有现代企业的特征,并且快速完善的进入电影文化产业的阶段电影的消费和需求、供需和价格体系、运作模式和分配比例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运行机制和经济规律电影的商业性体现在制作上及目的。
一般商业片制片商为挣钱所以会请时下受欢迎的明星,拍大家喜欢看的,拥有大场面,即使剧情老掉牙。
近年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几部弘扬国家主旋律的影片,充分利用了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模式,这主要包括覆盖式的集中宣传、全明星阵容、视觉奇观的追求与营造等。
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关系:1、电影本身是具有艺术性的产品2、电影的生产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3、电影的艺术性需要通过其商业性得以实现4、电影的商业性又需要艺术性的保障电影事实上是一个商业与艺术的辩证统一体,商业性与艺术性两者在电影这个母体里相互交融,互为依托,因此任何对电影商业性或是艺术性的压制都是对电影本性的扭曲.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商业性和艺术性在电影中是能够和谐相处的。
电影既然作为商品,就避免不了被资本所掌控,不过我们也不必为这种状况而感到悲观。
因为电影生产虽然是一种商品生产,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它同时还是一种艺术生产。
影视语言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影视语言分析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946b7e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3.png)
影视语言分析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影中的“蒙太奇”技术是由哪位导演首次系统化使用的?A. 爱森斯坦B. 希区柯克C. 奥逊·威尔斯D. 斯皮尔伯格2. 下列哪部电影不属于“新好莱坞”时期的代表作品?A. 《教父》B. 《现代启示录》C. 《泰坦尼克号》D. 《毕业生》3. 在电影中,色彩的运用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以下哪种色彩通常与悲伤、忧郁相关联?A. 蓝色B. 红色C. 黄色D. 绿色4.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影片中角色通过对话来推动剧情发展?A. 视觉叙事B. 内心独白C. 对话驱动D. 非线性叙事5. 电影中的“长镜头”通常用于表达什么?A. 紧张感B. 空间的连续性C. 快速切换场景D. 时间的流逝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电影中“声音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在电影叙事中的作用。
7. 解释“景深”在电影摄影中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电影中的运用。
8. 描述“剪辑”在电影制作中的作用,并简述不同类型的剪辑手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电影中的“类型电影”概念,并分析其在电影产业发展中的影响。
10. 选择一部你熟悉的电影,分析其叙事结构,并讨论这种结构如何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选取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电影,分析其在视觉、听觉以及叙事技巧上的运用,并讨论这些元素是如何共同作用以增强电影主题的表达。
五、开放性问题(共30分)12.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影制作和观影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请讨论这些变化对电影语言和叙事方式的影响,并预测未来电影可能的发展趋势。
影视鉴赏复习 Microsoft Word 文档
![影视鉴赏复习 Microsoft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2953c43fe4733687e21aa92.png)
一填空题1.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
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
2.1832年普拉多根据视觉滞留原理发明了“诡盘”。
“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
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
也称“走马盘”。
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的发明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3.1889年,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
他的电影视镜传到我国后被称之为“西洋镜”。
4.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卢米埃尔兄弟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
因此,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
5.类型电影:就是按照不同类型或样式的规定,创作出来的影片,是由于不同的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
6.景别指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范围。
景别的划分一般分为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7.电影色彩的配置是指影视作品画面中不同比例、位置和面积的各种色彩进行搭配组合。
产生各种如明与暗、浓与淡、冷与暖、丰富与单纯等的视觉效果,从而起到造型作用。
8.电影的声音包括人声、音响、音乐。
其中音乐的形式分为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9.蒙太奇是指电影语言符号系统的修辞手法或技巧。
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述方式,它包括了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进而包括电影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
10.蒙太奇大体可分为: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
11、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照相技师刘仲伦拍摄了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写下了中国电影史的第一页。
1913年,张石川创办了“新民公司”,并与郑正秋拍摄了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影视制作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影视制作基础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aad6a0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6.png)
影视制作基础期末复习资料影视制作是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包括了电影、电视剧、动画等众多的影视作品制作。
在影视制作的每个环节中都涉及到不同的知识体系,如编剧、导演、摄影、后期制作等。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影视制作人员,必须掌握影视制作的基础知识。
下面是影视制作基础期末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础概念1. 影视作品的定义及分类。
2. 影视剧本的写作格式和注意事项。
3. 影视作品中的基本构图和画面语言。
二、影视制作流程1. 影视制作的基本流程和各个环节的职责。
2. 影视制作中的预算和资金筹备。
3. 角色构建和演员选拔。
三、电影制作1.电影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电影制作的流程和技术。
3.电影剪辑和后期制作。
四、电视剧制作1. 电视剧的特点和制作流程。
2. 电视剧导演的职责和技能要求。
3. 电视剧编剧的写作技巧和要点。
五、动画制作1. 动画的定义和分类。
2. 动画制作的流程和技术。
3. 动画片的声音制作和配音技巧。
六、影视技术1. 摄影技术和用光方法。
2. 影视特效技术和制作方法。
3. 影视音效技术和录音技巧。
七、市场营销1. 影视作品的市场分析和排片调度。
2. 影视推广的策略和渠道。
3. 影视作品的票房和收视率的计算方法和行情分析。
以上内容仅是影视制作基础期末复习资料的一部分,对于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影视制作人员的学生来说,必须认真复习这些知识点,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实际影视制作过程中。
同时,也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累积经验,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相信通过认真复习以上内容,大家一定能够更快更好的掌握影视制作的基础知识。
影视艺术鉴赏 期末复习重点
![影视艺术鉴赏 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d9fe247cd184254b3535fd.png)
填空题1、五大导演2000年以前的电影作品陈凯歌:《黄土地》《霸王别姬》《荆轲刺秦》张艺谋:《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李安:《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王家卫:《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冯小刚:《甲方乙方》《北京人在纽约》《编辑部的故事》2、电影诞生日: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火车进站》第一次商业性电影放映(P6)3、三次技术革命:无声→有声黑白→彩色数字技术的视听时代(P6)①1927年,美国的华纳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标志着音乐片的诞生(P36)②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在美国首映。
③20世纪80年代,电影开始引进数字技术,创造了崭新的视听时代,如《玩具总动员》。
4、1903年,埃德温·鲍特导演了美国第一部西部片《火车大劫案》(P17)5、第一部家庭伦理片《克雷默夫妇》(P94)中国第一部家庭伦理片《渴望》,也是中国第一部室内剧(P138)6、第一部电视剧《花言巧语的人》1903年英国(P134)7、1958年,北京电视台直播了“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P135)8、乔治·梅里爱最早把戏剧、魔术、特技引入电影,第一次发现了电影的幻想功能,第一次系统地把绝大部分舞台剧的要素运用到电影里。
梅里爱是最早的电影剧本作者之一,他把纸媒体传播的小说拍摄成科幻片《月球旅行记》(1902),让观众在想象的时空里自由翱翔。
(P17)9、电影史家萨杜尔认为,1915年《一个国家的诞生》首次在美国上映的日子,“是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同时也是至少在以后几年间好莱坞艺术称霸世界的开端。
(P18)10、最早的电影流派公认为1900年左右在英国出现的“布列顿学派”。
(P88)11、《北京人在纽约》第一部走出国门到国外实地拍摄的连续剧,第一部采用贷款方式融资并成功收回成本的长篇连续剧。
12、中国第一部连续剧《敌后八年》13、中国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14、中国第一部穿越剧《神话》(2009)15、中国第一部全部采用实地录制的电视剧《三家亲》16、中国第一部自己拍摄成功的电影《定军山》(1905)17、电影中的声音包括音响、音乐、话语。
影视艺术鉴赏复习资料
![影视艺术鉴赏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17da7e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2.png)
1、电影发展史上电影艺术在声音;画面;剪接山最显着的变化特点填空题从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无剪辑到有剪辑2、电影镜头的概念;镜头在焦距上得分类及各自的表现力..答:电影摄影机在一次开机到停机之间所拍摄的连续画面片断;电影构成的基本单位..简称镜头..3、镜头景别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表现意图远景大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1、远景大远景:指远距离拍摄所形成的视野开阔的画面;人物只是宽阔的环境中一个小小的点;它可以是空镜头也可以有人..大远景:视距比远景更远的镜头;可以摄入更大的景物范围和更广阔的场面..常规电影:电影的开头起始于远景;结尾收结于远景..特点:画面开阔;景深悠远..全景2、全景:处在某种环境中被摄体的整体画面;如人物的全貌..其取景范围除人的全身外;还包括主体周围的背景;但背景在画面上所占比例较小;并不能完全说明环境..全景镜头的功能:主要用来展示一个特定的叙事空间;可以用来表现人与特定环境的关系;表现人或物体的运动和行为..在有的全景中;人物只是“沧海一粟”;可以渺小到一个点..因此有的人也称这种全景为“大全景”..展示出一个院落、一条街景的画面也可以称为大全景..大全景的作用:常被用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或是表现人物所在的大环境..在风光片中;它也表现宏观的自然景色..3、中景:被摄体的主要部分构成的画面;一般以展示画面中人物膝盖以上的部位为标准..由于人的全身约7/10在景框中;所以也称七分身景..中景镜头的美学功能明显趋向表现人物..被摄体成为画面构图的中心;环境成为一种背景;常用来表现被摄体的状态..4、近景:被摄体的局部所构成的画面;如人物胸部以上的镜头;环境变得零碎而模糊;人物的面部表情则看得相当清晰..近景具有一种与人物面对面交谈的视觉效果..被称为“双人镜头”;非常广泛的运用于两人对话和情感交流的场景之中..作用:主要展示并强调人物的表情;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状况及特征..5、特写:被摄体的某个特定的不完整局部构成的画面..特写可以写人;也可以写物..影片中的第一个特写;一般应用在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与作品的主题思想密切相关的某一物体上..特写还可以成为以物状人;或借物写人的强有力手段..特写元素在电影中的作用:1特写能够有力地表现被摄主体的细部和人物细微的情感变化;是电影通过细节刻划人物;表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示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2特写能够帮助观众更直接、更迅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加深观众对事物和对生活的认识..6、大特写:一般指人脸上的某个局部或某件特殊的物件道具;用得极少;但一用则让人过目难忘的一种镜头..4、固定镜头的含义与画面定格的区别固定镜头是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影机机位、镜头光轴和焦距都固定不变;而被摄对象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它的核心一点就是画面所依附的框架不动..固定镜头是拍下了的;定格是所有画面不动;不是拍的;是特技..5、四种运动镜头的类型及各自特点运动镜头包括镜头的推、拉、摇、跟及机位的升降和移动推镜头形成视觉前移效果、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使被摄主体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拉镜头形成视觉后移效果;使被摄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摇镜头犹如人们转动头部环顾四周或将视线由一点移向另一点的视觉效果..一个摇镜头从起幅到落幅的运动过程;迫使观众不断调整自己的视觉注意力..跟镜头画面始终跟随一个运动的主体、被摄对象在画框中的位置相对稳定;跟镜头不同于摄像机位置向前推进的推镜头;也不同于摄像机位置向前运动的前移动镜头6、拍摄构图中透视构图的要素和各自的特点构图、用光、影调或色调、曝光构图是画面形的处理和安排;就其实质来说;是解决画面上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空间关系;把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画面上;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7、拍摄的方向的类型及各自特点拍摄方向通常分为:正面角度、斜侧角度、侧面角度..反侧角度、背面角度..正面角度是指与被摄对象正面成垂直角度的拍摄位置;主要表现某对象的正面具有典型性的形象..例如建筑;无论古今在设计上都注重正面的样式与装修;如北京的天安门以及各展览馆、博物馆等..正面角度能够表现对像的本色..人物相貌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正面形象更具有人物相貌的特点..正面角度的构图;主要是表现对象多处在画面的垂直中心分割线上;常是对称的结构形式;一般说来正面的构图形象比较端庄..稳重..斜侧角度是指偏离正面角度;或左、或右环绕对象移动到侧面角度之间的拍摄位置..偏离正、侧面角度较小时;往往对正侧面的形象变化不大;可在正、侧角度范围内选择适当的拍摄位置;使之既能表现对象正或侧面的形象特征;且物体形象又有丰富多样的变化;往往能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侧面角度一般是指与被摄对象侧面成垂直角度的拍摄位置;主要表现某些对象的侧面具有典型的形象..例如在人像摄影中;侧面角度能看清人物相貌的外部轮廓特征;使人像形式多样变化..在客观对象中;有许多物体是只有从侧面才能看清它的相貌的;例如人走动时的身影;各种车辆的外贸以及某些用具都有这样的性质;在这种条件下侧面角度就能更好地表现对象的特色了..侧面角度较之正面角度有较大的灵活性;在侧面垂直角度左右可有一些变化;以获得最能表现好对象侧面形象的拍摄位置..反侧角度是指由侧面角度环绕被摄对象向背面角度移动的拍摄位置..它有反常的意识..往往能将对象的一种特有精神表现出来;在与常用的正面、侧面、斜侧面角度的对比下;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往往能获得很生动的形象..当然对于某些对象来说有如斜侧的形象相似..因此反侧角度对摄影对象是有要求的;或者说是只有适当的对象才可选择反侧的方向..8、拍摄的角度的类型及各自特点1、正面角度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正面特征;用正面角度拍摄人物中近景称为肖像..正面角度能表达人物的本来面貌..正面角度有利于表现景物的横线条;可以营造庄重、稳定、严肃的气氛..其缺点是缺乏立体感和空间透视感;若用的不当容易形成无主次之分;呆板无生气的画面效果..2、侧面角度有利于表现运动对象的方向性;线条富于变化;多用于对话、交流、会谈、接见场合;有平等的含义..其缺点是不利于立体、空间感的表现..3、斜侧角度斜侧角度包括前侧和后侧;是一种最常用的角度..在拍摄两个人时能分清主次..比如采访摄像;以记者的后侧为前景;拍摄被采访者的前侧面;并使其位于画面中间;把视觉重点置于被采访者身上;主体突出并且有深度感;画面有变化..采用这种角度拍摄的镜头画面;叫做过肩镜头..4、背面角度用背面角度拍人物;被摄人物所看到的空间和景物也是观众看到的;所以这种角度拍的画面有把观众带到场面的纪实效果;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比如背跟拍摄记者的镜头;就有这种效果..垂直角度分平摄、俯摄和仰摄三种..1、平摄角度平摄的造型特点及功用平摄角度指机器的高度位置与被摄对象同等高度;对人物来讲摄像机高度位于肩部称为平摄角度;简称平角度..平角度具有以下造型特点:①由于机位处于人眼高度;画面具有平视、平稳效果;是一种纪实角度..②垂直形态的对象能得到正常再现;水平线条则容易重叠..③透视关系正常不变形用中焦镜头④适合拍摄图案、照片..⑤平摄;前后景物容易重叠而看不出前后景及背景的景次关系;故不利于空间层次、空间深度的表现..平角度适合拍摄人物近景特写不变形..如果追求构图平稳;不要大的透视关系;用平角度拍摄最为合适..2、俯角度俯摄的造型效果及功用1有利于表现对象的立体感..2俯角可以增强平面景物的线条透视..俯角度离镜头近的景物降底;远处景物升高;从而展示了视野;增加了空间深度..3俯角可以渲染情绪..造成压抑的气氛..根据规定情景和人物的情绪;采用俯角处理 ;能使地面扩大;人物变小;还可以使人物压缩变形;产生萎缩、矮低的视觉效果;造成一种情绪上的压迫感..4俯角度用于拍摄人物;可以美化人物面部特征;也可以丑化人物的形象..如果标准镜头 ;稍俯的角度;可使圆脸;高颧骨;胖脸型;得到适当拉长和校正;在肖像摄像中经常用这种角度稍许改变人物的脸型..5俯角度俯摄经常用于交待地理位置..在拍摄战斗场面第一个镜头常常是用大俯角拍摄远景画面;用来确定敌我双方地理位置及双方的运动方向..3. 仰角度仰摄的造型效果及其功用摄像机高度处于人眼以下位置或低于被摄对象的位置进行拍摄称为仰摄;仰摄的镜头称为仰视镜头..大俯大仰角度表现的是人眼不常见的视点;其影像往往是变形的;故称大俯、大仰角度为两个特殊角度..稍俯、稍仰角度则是常用角度..大俯、大仰角度如果和镜头的焦距、拍摄距离结合起来;变形效果将更加明显..叙事角度也称为心理角度:角度作为叙事元素时;存在三种形态:主观角度、客观角度和主客观角度..先讲主观角度..1.主观角度主观角度是代表剧中人物视线的拍摄角度..摄像角度就是观众的视点;如果有意从剧中人物的视线角度拍摄;意味着让观众从剧中人物的视线看发生的事情;这时拍摄角度称为主观角度..用这种角度拍摄的镜头叫主观镜头..和客观角度相比;主观角度着重表现主体人物的视觉心理;往往出现不寻常的视觉印象..主观角度是体现作者丰富想像的创造性角度..主观角度也可代表动物或其它任何物体的“视线”2.客观角度客观角度不代表任何人的主观视线;是代表客观纪实的角度..客观角度依据生活中观察习惯而进行客观表现..它的原则是在哪里拍摄能简练地、明确表达对象就在哪里拍..客观角度是影视作品中最常用的角度..3.主客观角度在一个镜头里;角度的主客观性质有时是可以改变的..比如拍摄一个人在看画展;通过他的后背拍摄;这显然是客观角度;如果镜头随着观者的视线摇向另一幅画;人物出画;这时客观角度就变成了主观角度..相反由一幅画拉出来;一人进画面;这时主观角度又变成了客观角度..9、简述:影视艺术在光影手法的两大风格及特点列举魂断蓝桥10、主观镜头的含义表示片中角色观点的镜头..当角色扫视一场面;或在一场面中走动时;摄影机代表角色的双眼;显示角色所看到的景象..从镜头给观众的印象而言;又有客观镜头和主观镜头两种..从导演也是观众的视角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客观镜头..从剧中人物的视点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主观镜头..主观镜头把摄影机的镜头当作剧中人的眼睛;直接“目击”生活其他人、事、物的情景..它因代表了剧中人物对人或物的主观印象;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可能使我们观众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进而使观众和人物进行情绪交流;获得共同的感受..11、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的各自特点叙事蒙太奇这种蒙太奇由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创;是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这种蒙太奇组接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白易懂..表现蒙太奇表现蒙太奇是以镜头对列为基础;通过相连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单个镜头本身所不具有的丰富涵义;以表达某种情绪或思想..其目的在于激发现众的联想;启迪观众的思考12、简述影视剧中声音与画面如今电影中的声音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已经有着和画面同等重要的地位了;有时甚至还会超过画面的重要性成为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电影声、画之关系;越来越出现变化无穷的境界;新的声画语言组合方式也因而不断被电影艺术家们推出..影视艺术作品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主要有三种:1画面占主要地位;声音烘托画面..2声音占主要地位;画面烘托声音音乐电视、音乐题材的影片..3声音与画面同样重要;谁也离不开谁..影视艺术作品制作时赋予画面与声音的关系大致也分三种:1声画同步..2声画对位..3声画分立..曾经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画面与声音基本处于同步状态;画面要表达的主题、基调正是声音表达的主题、基调;声音所展现的情绪、情调也与画面要展示的情绪、情调如出一辙..声画同步的处理手段是影视艺术作品中最常用的处理手段之一..声音在其中产生的效果多半是一种烘托的效果..在故事性较强的影视艺术作品中它可以强化艺术效果;帮助画面来共同烘托、渲染主题13、请阐述影视剧按剧作方式的不同的可划分的类型及各自简要特点..答:按场景划分;历史篇;科幻片;体育片;战争片14、请分析长镜头理论和蒙太奇理论各自主张的特点..答:长镜头运用演员的调度;运动镜头的推拉摇移;特点是客观;缺点是没有艺术的再现..蒙太奇运用镜头的剪接组装;优点是又艺术创作;缺点是假..。
影视艺术鉴赏期末复习重点
![影视艺术鉴赏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9a7a4b03d8ce2f00662359.png)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填空题1、五大导演2000年以前的电影作品陈凯歌:《黄土地》《霸王别姬》《荆轲刺秦》张艺谋:《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李安:《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王家卫:《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冯小刚:《甲方乙方》《北京人在纽约》《编辑部的故事》2、电影诞生日: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火车进站》第一次商业性电影放映(P6)3、三次技术革命:无声→有声黑白→彩色数字技术的视听时代(P6)①1927年,美国的华纳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标志着音乐片的诞生(P36)②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在美国首映。
③20世纪80年代,电影开始引进数字技术,创造了崭新的视听时代,如《玩具总动员》。
4、1903年,埃德温·鲍特导演了美国第一部西部片《火车大劫案》(P17)5、第一部家庭伦理片《克雷默夫妇》(P94)中国第一部家庭伦理片《渴望》,也是中国第一部室内剧(P138)6、第一部电视剧《花言巧语的人》1903年英国(P134)7、1958年,北京电视台直播了“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P135)8、乔治·梅里爱最早把戏剧、魔术、特技引入电影,第一次发现了电影的幻想功能,第一次系统地把绝大部分舞台剧的要素运用到电影里。
梅里爱是最早的电影剧本作者之一,他把纸媒体传播的小说拍摄成科幻片《月球旅行记》(1902),让观众在想象的时空里自由翱翔。
(P17)9、电影史家萨杜尔认为,1915年《一个国家的诞生》首次在美国上映的日子,“是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同时也是至少在以后几年间好莱坞艺术称霸世界的开端。
(P18)10、最早的电影流派公认为1900年左右在英国出现的“布列顿学派”。
(P88)11、《北京人在纽约》第一部走出国门到国外实地拍摄的连续剧,第一部采用贷款方式融资并成功收回成本的长篇连续剧。
12、中国第一部连续剧《敌后八年》13、中国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14、中国第一部穿越剧《神话》(2009)15、中国第一部全部采用实地录制的电视剧《三家亲》16、中国第一部自己拍摄成功的电影《定军山》(1905)17、电影中的声音包括音响、音乐、话语。
影视作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资料
![影视作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8f803c6172ded630b1cb668.png)
1、影视作品:是以动态的画面作为存在和传播的基础,作者是借助画面来表情达意的,一切意义和情感都在“真实”的具有动感的画面之中。
所以,影视作品又被称为“形象记号”,它是一种诉诸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形象符号,是观众可以直接感知的实在的物质形态。
电视散文:是运用电视艺术手段把文学散文视像化的一种方式。
它特别重视人物内心情感,作者的艺术激情与丰富想象的表达、自然风物与民族风俗习惯的描写,具体事件过程的主观化叙述,既强调文学品格,又强调声画特征,是传统文学作品与现代声画艺术相结合的影视艺术品种。
时空艺术: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杂技正剧:影视戏剧文学的一种,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主张那个对现实和历史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既表现社会生活中令人轻松鼓舞的一面,又表现生活中否定的、令人悲痛的和深思的一面,能够较为全面地表现社会历史生活。
在电视剧中,多表现为革命历史与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
三位一体:演员一方面运用自身形体、表情、声音作为电视剧的创作材料去创作角色,因而他本人既是创作者,有事创作的工具材料,又是完成了的创作对象。
三位一体,构成了表演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
电视剧:是电视文艺的主要品种。
它是电视艺术和电视技术相结合,用电视文学创作和电视技术制作问手段,靠电视屏幕播放,以镜头语言为主要表现方法,以演员动作、语言表达来表述一定故事情节的视听艺术作品。
悲剧:影视戏剧文学的一种,渊源于古希腊艺术,描写英雄人物与命运、神力的斗争。
在悲剧中,主人公为自己的命运、理想、事业不屑抗争,但仍然遭受来自敌对势力或者不幸命运的打击,最终抗争失败,形成了悲惨的结局。
鲁迅对之概括为: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喜剧:影视戏剧文学的一种。
喜剧的本质在于其可笑性,内容多为以幽默、诙谐、讽刺的艺术手法,肯定、发扬生活中美好、进步的东西,但更侧重于讥讽嘲笑落后与丑恶的事物与现象。
鲁迅对之概括为:喜剧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展示给人看”。
影视鉴赏 复习资料
![影视鉴赏 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035e244fe4733687e21aa30.png)
16.蒙太奇:前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蒙太奇作为电影代名词,即为”剪辑”.原为建筑学术语,构造,装配.后来被早期电影创作家和电影理论家借用,特制件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不同距离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拍摄的镜头组合起来,得以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效果的叙事方法. 蒙太奇有三层面的意思:叙事蒙太奇,艺术蒙太奇,思维蒙太奇.17.蒙太奇效应;库里肖夫效应。
为了弄清楚蒙太奇的并列作用,给俄国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并见这个镜头分别和一碗汤,游戏的孩子和老妇的尸体接在一起,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认为莫兹尤辛的演技非常好,分别表现出了饥饿、愉悦及悲伤的感情,因此库里肖夫认识到造成观众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的并列:单个镜头只是电影的素材,蒙太奇的创作才是电影的艺术。
库里肖夫借此实验证明:有目的的将不同镜头加以并列,便可获得一种新的涵义,一种新的艺术的质。
18.纪实电影的特点:纪实电影就是真实的、客观的记录生活,保持客观生活的完整性,再现生活的本来面貌。
由于导演要有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魄力,并赋予现实故事以哲理性。
所以,纪实电影更像生活的“苦咖啡’:一提起纪实风格的电影,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新闻纪实。
纪实是”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讲故事。
长镜头就是纪实风格电影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纪实风格电影的主要手法之一。
长镜头,是指电影在’不间断地表现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物的行动时’时,其长度在30秒以上,甚至可以达到10分钟左右的镜头。
19.对中国特色电影的理解;从美学观念上来看,中国传统美学的儒家、道家和禅学,但在封建社会结构中,以儒家为主导,建立在理性基础上,重视伦理教化,近代美学倡导美和艺术的创造,同社会改革、国民性改造密切相连。
这是中国影视(尤其电影)美学的渊源。
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就具有强烈的封建礼教的社会性主题。
30年代,注重民族精神和抗日爱国,《松花江上》、《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80年代《青春之歌.》、《董存瑞》、《白求恩大夫》。
影视鉴赏复习资料
![影视鉴赏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b968dc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9.png)
影视鉴赏复习资料影视鉴赏复习资料影视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形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能够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影视鉴赏作为一门学科,旨在培养人们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在复习影视鉴赏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资料整理和学习。
第一部分:影视史了解影视史是进行影视鉴赏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影视史,了解电影和电视剧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和导演。
同时,还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视文化,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视作品特点和风格。
在复习影视史时,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等方式进行学习。
第二部分:影视理论影视理论是影视鉴赏的理论基础。
学习影视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的创作和表达方式。
在复习影视理论时,可以学习不同的理论流派和观点,如实用主义、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
同时,还可以学习一些常见的影视理论概念,如镜头、剪辑、音效等,以及它们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影视分析影视分析是影视鉴赏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影视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其主题、结构、风格等方面。
在复习影视分析时,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进行详细的剧情分析和形式分析。
同时,还可以学习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如情感分析、符号分析、叙事分析等,以及它们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影视评论影视评论是对影视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的一种方式。
通过学习影视评论,我们可以了解不同人对同一部影视作品的不同观点和解读。
在复习影视评论时,可以选择一些知名的影视评论家,阅读他们的评论文章,了解他们的观点和分析方法。
同时,还可以自己撰写影视评论,对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影视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
第五部分:影视欣赏影视欣赏是影视鉴赏的最终目的。
通过欣赏影视作品,我们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思考上的启发。
在复习影视欣赏时,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进行深入的观看和体验。
同时,还可以参加影视展览、影视节等相关活动,与其他影视爱好者交流和分享观影心得。
影视作品分析鉴赏复习题
![影视作品分析鉴赏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dcc6d1efc4ffe473368abac.png)
一.运动性的概念:影视造型手段二.运动的分类:1.客体运动及其功能:增强视觉效果;表达特殊含义;象征意义;打破呆板的画面构图;为了强调某个细节。
2.主体运动及其功能:就是指摄影机镜头的运动,焦距变化机位变化造成的运动。
营造意境;抒发情感;制造悬念(具有重要而丰富的造型意义)3.主客体复合运动:(体育报道)动感最强烈客观镜头——镜头是旁观者主观镜头——镜头充当剧中人的眼睛(主观色彩更加浓重) 4.蒙太奇运动:运用蒙太奇手法画面的衔接,转换所产生的运动。
静态画面衔接;动态画面衔接(在运动中找准剪辑点)三.运动的方式及其效果1.运动方式A一般意义上的运动——物理运动——外部运动(空间状态的变化)这样的运动方式包括了大场面的运动和调度,突出了人物的运动性和物体的运动性(以动写动)B特殊意义的运动——心理运动(直接作用于心理)——内部运动特点:以静写动《唐山大地震》物理运动在于强调画面的动感和方式,而心理运动则在于激发观众的情绪和态度。
四.运动节奏节奏概念:是对比因素有规律的交替出现,音乐不能脱离时间而存在,节奏就是音乐的时间形式。
有规律的循环运动(影片的时间形式)对于一部影片来说,构成它的节奏的交替出现的对比因素,就是一个个的镜头和由一系列镜头组成的一个个的段落,一系列连接在一起的单个的镜头构成了段落,而连接这些镜头的蒙太奇规律决定着这一段落的节奏形式——这里所谓的蒙太奇规律主要是指这一段落中每一个镜头各自持续的长度。
当然,镜头的样式,镜头间的连接方式,以及景别,色彩等其它各种因素也会对影片的节奏产生各种程度不同的影响。
而这些各不相同的段落之间的连接形式以及所有的段落在影片中的排列方式则构成了整部影片的整体节奏形式。
节奏是构成一部影片的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2.影视节奏的分类按节奏形式划分:外部节奏,内部节奏。
外:镜头组接,转换产生的节奏(蒙太奇节奏)在单位时间内,镜头短,组接快,转换频繁,画面信息强,节奏就快,动感就强,反之则节奏慢,动感弱。
《影视鉴赏》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影视鉴赏》期末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b5df8c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8.png)
《影视鉴赏》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影视鉴赏》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重庆森林》由两个基本不相⼲的故事构成。
两个不同个性警察的感情⽣活对⽐,⼀个多情缠绵、偏偏在被⼥友甩掉后,遇到⼀个不能与⼈发⽣任何关系的⼥杀⼿。
另⼀个散漫⽆⼼,完全落⼊暗恋者布下的⽹罗。
两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就象擦⾝⽽过的⾦城武和王靖雯,⽆限趋近,却⽆缘相交,“只有0.01公分的距离”。
整部影⽚在整体的结构安排和⼈物的塑造两⽅⾯都堪称⼀绝。
在叙事结构上虽然常常是断裂、靠旁⽩补⾜贯穿,但这并不影响结构的完整性,因为在断裂中处处是因段落间对⽐⽽来的冲突张⼒,或因模拟⽽强化的主题。
影⽚在⼈物的塑造⽅⾯⼗分出⾊,⾓⾊往往出场不久,就树⽴鲜明的性格和特征。
痴情警察⾦城武;天天为⼥友买宵夜,却不知⼥友真正喜欢吃什么的警察梁朝伟、和古灵精怪的王靖雯。
不难发现影⽚中⾓⾊⼏乎都是个体户,家庭的从缺、个⼈主义的突显,强调了影⽚统⼀的⽆根感,由⽆根感流露出⼀种对⽣命苍凉短促的感受,对应于⾹港在九七⼤限下,⾃由、社会和⼆⼗世纪双重末世的不安,转⽽为在情感上近乎贪婪、偏执的专注,和对于时间流逝⽆尽的焦虑。
他们以杀⼿、警察、空中⼩姐,店员等固定的⾝份出现。
这些本质上透露着荒谬感的⾝份,表现出王家卫对⼈⽣活在社会层级中的基本看法。
尽管王家卫在时空处理及故事情节的设计上,充满着压抑与悲观,可是王家卫的⼈物们却常在不可思议的⾏径中,让⼈感受到他们对⾃⼰「活在这个时刻」的热爱。
虽然对未来茫然,但对当下这⼀分钟都是以全⼼去感受;这⼀分钟的空⽓,这⼀分钟的城市,⼀分钟奔驰的快感,这⼀分钟的热烈拥吻...对⽣命悲观却对⽣活充满激情与渴求。
《阿⽢正传》真不愧是超经典的电影,导演⽤⼀个先天性弱智的阿⽢,以⼀种反智的题材,揭露了亲情、友情、爱情,⼈类值得唤回的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的尊重,⼈的良知,社会的动荡、⼈们对战争的愚昧(可以说是⽆知的群众对利欲熏⼼的政府的盲从),对⽀持和平反感战争的体现,⼈⽣的价值、⼈的智慧、⼈的追求,执着、乐观、坦诚、希望、命运等等都包罗在了这样⼀部电影⾥!表现了各式各样的⼈!随阿⽢的缓缓叙述⼀路看来,我就好像⾛近阿⽢的那个世界,在震撼,⾟酸,感动中陪他⾛过了他的旅程。
影视鉴赏复习资料
![影视鉴赏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a6bab6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6.png)
影视鉴赏复习资料一、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等,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
期待视域的两种基本形态,(1)在以往的审美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较为狭窄文学的期待视域(2)在以往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更为广阔的生活期待视域3.读者在理解作品的过程中通常出现的几种情况A、期待视域和作品内容顺向相应B、期待视域和作品内容顺逆结合C、期待视域和作品内容完全相逆二、镜头的类型及艺术效果(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类型及其艺术效果都要复习)镜头的类型(-)按照镜头的景别不同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拍摄对象间距离的运近和摄影镜头焦距的变动而造成画面上的形象的大小。
1、运景镜头:摄影机运距离拍摄景物,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而产生的一种镜头效果,其画面开阔,景深悠远,能充分展示活动空间,可以用来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造意境。
2、全景镜头:主要展现人物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动作的一种镜头效果,是塑造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
3、中景镜头:中景镜头是影视作品中使用较多的基本景别,它主要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和人物的一定活动范围,观众能够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人物的神态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绪,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4、近景镜头:近景镜头表现的是人物腰部或胸部以上形象的镜头,它能够通过人物的肖像和面部表情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心理活动,可以突出重要的神情、动作以及景物。
5、特写镜头:特写镜头是通过表现人物或景物的细微特征的镜头,把表现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强调、突出出来,使观众去注意关键性细节,造成强烈而清晰的视觉形象。
(二)按照拍摄时镜头和摄影机自身运动方式的不同1.推镜头:在被拍摄对象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摄影机的镜头向前缙慢移动或急速推进的拍摄手法。
它能使银幕的取景范围由大到小,画面里的次要部分逐渐被推移到画面之外,主体部分或局部细节逐渐放大,占满银幕,它能够突出主体,使观众的视觉注意力相对集中,视觉感受得到加强。
影视制作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影视制作基础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daa58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8.png)
影视制作基础期末复习资料影视制作基础期末复习资料影视制作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各种形式的影像作品的创作和制作过程。
在影视制作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技巧,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影视制作的理论和实践。
下面是一些影视制作基础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期末复习有所帮助。
一、电影叙事结构电影的叙事结构是指电影故事的组织方式和呈现方式。
常见的电影叙事结构有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和环状结构等。
线性结构是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结构,故事情节呈现的是一个连贯的时间线。
非线性结构则是以非线性的方式进行叙述,通过倒叙、闪回等手法来呈现故事情节。
环状结构则是以一个循环的方式进行叙述,故事情节呈现的是一个闭环。
二、电影剪辑技巧电影剪辑是指将拍摄好的各个画面进行组合和处理,形成完整的电影作品的过程。
在电影剪辑中,有一些常用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故事情节和情感。
比如,跳切剪辑是指在两个画面之间进行剪辑,通过剪辑的方式来跳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交叉剪辑则是指在两个或多个画面之间进行剪辑,通过交叉剪辑的方式来展现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的情节。
还有一些其他的剪辑技巧,如跟随剪辑、对比剪辑等,都可以根据需要来灵活运用。
三、摄影构图摄影构图是指在拍摄过程中,通过选择和安排画面元素,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有组织、有层次、有美感的方式。
常见的摄影构图技巧有对称构图、三分法构图、对角线构图等。
对称构图是指将画面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平衡和稳定感。
三分法构图则是将画面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层次感。
对角线构图则是通过将画面分为对角线来安排画面元素,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动感和紧张感。
四、音效设计音效是电影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它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情感。
音效设计包括音乐、声音效果和对白等方面。
音乐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的音乐来营造氛围和情感,使观众更好地融入到电影中。
声音效果则是通过录制和处理声音来创造出一些特殊的效果,如爆炸声、雨声等。
《影视作品分析》复习笔记
![《影视作品分析》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6b7475dc8d376eeafaa3127.png)
影片分析的写作方法与格式1.对影片的整体风格及要重点分析哪一方面的内容进行概括和综述。
(Eg.可以对电影中描述的社会环境、描述了怎样的人、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影片的整体风格进行概括。
)2.简单陈述影片故事的内容。
(Ps.对故事梗概的叙述不要过多,应大概控制在三百字左右。
)3.找一到两个合适的点展开分析。
(Eg.影片的主题如何展开、影片的叙事方法,在对这个点展开细致分析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视听语言的分析。
在展开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泛泛而谈,要深入地分析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情节、人物的言行特点、人物的心理转变,为了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创作者设置了哪些细节,这些细节都对刻画人物起了怎样的作用;影片的故事怎样展开,怎样转折,怎样冲突,怎样达到高潮,最后怎样结尾,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
影片是如何在一些关键的情节点上运用音乐来渲染情绪、营造氛围的等等。
)4.要对影片及自己对该片的分析进行总结。
首先,可以对影片作社会学分析,即作品如何反映时代的某个社会问题,作品所包含的社会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作品是如何展开这一社会主题的。
(Eg.《秋菊打官司》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影片给观众展示了一幅中国普通农村的真实生活画卷,通过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卑微的小人物执著的要用法律武器为自己讨个说法的故事,揭开了一个关于法律观念的主题:每个人都有用法律保护尊严的权力,中国的法制观念彻底普及还需要很长的路。
)其次,也可以影片作叙事分析,也就是影片剧作技巧的分析,分析一部影片如何建立一种叙事关系,也就是如何讲故事,影片的创作者如何通过情节的铺排、细节的设置、人物形象地塑造来一步一步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
再次,可以从技术的层面对影片的导演手法、视听语言的技巧进行分析,分析作品如何建立时空关系、影片叙事的镜头体系、导演如何进行场面调度等。
(Eg.侯孝贤的影片中视听语言突出的特色就是长镜头的运用,那么考生就可以深入地去分析在侯孝贤的影片中,长镜头是如何具体运用的,长镜头给观众的视觉和心理感觉是怎样的,长镜头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民族审美心理。
影视鉴赏期末考试复习题
![影视鉴赏期末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01b24ea8956bec0875e300.png)
影视鉴赏期末考试复习题一、简答题(40分)1、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路易.卢米埃兄弟在白色幕布上放映了自己摄制的《火车进站》等几部影片,这一天被电影史学家们定为电影诞生的日子。
它标志着无声电影时代的开始。
2、中国的皮影戏从汉代流传到宋代,已成为民间有相当规模的一项娱乐活动。
清代乾隆年间,中国的灯影戏传入欧洲,电影史学家将这类灯影戏称为“电影的前身”。
中国也被称为“影戏的故乡”。
3、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影片---有京剧泰斗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由此奠定了中国电影的起始点。
4、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市郊开始定期播出黑白电视节目。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正式播出电视节目,人们普遍把这一天作为电视事业的开端。
5、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6月15日播放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中国电视艺术也从此诞生。
6、1954年,美国正式开办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7、最初的电影都是无声电影,被称为“默片”。
有声电影的标志是1927年美国摄制并公映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这部影片其实只是在无声片中加进四首歌曲,一些台词和音乐伴奏。
它标志这电影由纯视觉艺术成为视听综合艺术,音乐、音响和语言都成为电影的艺术元素。
8、《歌女红牡丹》是一部有声、黑白故事片。
1931年由明星公司与百代公司合作摄制。
它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影片,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9、1935年,使用彩色胶片拍摄的彩色影片《浮华世界》终于诞生了,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
直到60年代初期,彩色胶片才在世界各国普遍使用,色彩也逐渐成为电影的又一个重要的艺术元素。
10、影视作品创作形成的全过程一般要经历前期筹备、正式拍摄、后期制作等三个大的阶段。
11、分镜头剧本主要特点有以下五点:1、将文学剧本中叙述的故事情节分成许多不同的镜头,并且把每个镜头的内容进一步视觉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心理批评方法:
就是从具体作品出发,分析作者或者导演、作品中的某位人物、观众等写作、拍摄、欣赏某部作品的心理状态或者审美心理结构;
3.结构批评方法:
就是从作品形式本身去分析作品的叙事、拍摄、表演、镜头等的作用与意义。“结构批评方法”也称“文本分析法”
D表现情节的进展,是情节发展的组成部分
(二)声。影视作品中所指的“声”,包括以下三个元素:
1.音响:
指人物活动的声音和运动中的其他声音,包括人的活动和自然界发出的
所有声音;
2.音乐:
指影视中的音乐伴奏和歌曲演唱;
3.话语:
指人物的对话、内心独白、旁白、画外音等
3、影视作品的分析方法有哪几种?
1.社会批评方法:
电影与电视剧相比较,电影重视的是情节、场面和奇观性,而电视剧重视的是剧中的人物对话和细节;电影更体现流行文化的矛盾和差异,电视剧则体现价值整合的主流性。电视剧作为当代中国“第一”叙事艺术体现了家庭通俗艺术的基本传统:
以家庭故事为主要题材,以生活化戏剧为叙事特征,以主流意识为价值观念。
电视剧在结构上一般不采用套层结构等复杂的叙述方式,而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线性结构,叙事热衷于发展多条情节线索;电影一般只有两三个主要人物,其余都是配角,很少有机会讲述自己的故事。电影是导演的艺术,而电视剧是演员的艺术和编剧的艺术。
第一种是机位固定,对象运动;第二种是对象固定,摄影机运动;第三种是摄像机与对象互动。在结构画面时,一方面要考虑形式美感,另一方面可挖掘相应的思想内涵。
12.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艺术特点:
A革命的叙事话语形态。B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以“史”带“人”,以“人”写“史”。C具有宏大的史诗性叙事风格。
13公安侦破剧的艺术特点:
电视短剧拥有比较完整的情节,注重用戏剧元素展开叙事;而电视小品以小见大,意味隽永,给人以“四两拨千斤”之感
2.电视单本剧(短篇电视剧)
电视单本剧能比较充分地完成人物塑造,结构的短小精悍使它避免了操作长篇连续剧的商业功利,有利于艺术的精雕细琢。
3.电视连续剧
能最大限度地适应观众的观赏心理,具有以下3个主要特征:
11、影视作品的摄影艺术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影视摄影艺术是一种具有时空性质的、由运动着的光与色构成的造型艺术。
1.摄影师的创作职责
摄影起初仅被视为一种记录工具,后来又被视作为影片内容服务的造型手段;在现代电影理论,摄影造型不单纯是一种形式,摄影造型有时能转化为内容本身,起到文字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充分显示画面造型在叙事方面的能力,这也意味着摄影师对自身职责的重新认识。
时间跨度长、叙事容量大、“强制性”的收视行为
4.电视系列剧
剧中主要人物是xx的,故事情节却不xx
10、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几个阶段和它们的特点?
一.戏剧模式阶段(1958-1966)直播电视剧遵循古典戏剧时间、地点、情节同一的“三一律”,以戏剧矛盾冲突为基础,本质上接近于在电视上播放的戏剧。二.复苏阶段(1976-1980)1978年摄制的《三家亲》是中国第一部采用实景录制的电视剧,摆脱了“电视小戏”的假定性场景,实现了真实空间的还原。三.繁荣阶段(1981-1989)电视单本剧创作进入了黄金时期。四.成熟阶段(1990以来)本阶段中国电视剧生产的特点是创作规模大,产量激增;电视剧品种、类型更加丰富,风格多样化,艺术水平大大提高。
4.突出影像的时尚元素。
5.音乐大量运用流行音乐元素,优美自然,容易传唱。
15历史题材电视剧(正剧)的艺术特点:
1.遵循历史事实,再加以艺术化的描写,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结合。
2.多侧面、立体地展现重大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对历史人物进行整体刻画。
3.情节发展采用块状结构。
4.强烈的视听效果,多侧面渲染历史氛围。
2.摄影创作基本手段
摄影师的创作手段丰富多样,概括来说可分为光影与构图两个基本方面。
在影视摄影理论中,光与影密不可分,在不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明暗对比、影调变化是摄影师创作的重要元素。影视摄像的主要对象是人物,剧中人的情绪、性格及命运变化都可以通过光影变幻来加以表现。影视摄影的另一个基本手段是构图,在影视剧中,画面构图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情节:
指人物的行动和人物所处的环境的变化过程,是人物性格和命运发展的历史,也是一系列事件展开、发展、结束的历史。
场面:
是指构成电视剧情节过程的基本单位,场面的划分一般以时间或者地点的转换为标准,一个场面是指在同一时间或者同一地点发生的一个统一的动作,通常由一组镜头组成,随着时间、地点的变换以及人物性格和情节的发展,场面也在不断转换.
影视构图:
指被拍摄对象在一定的画面里所表现出来的美的结构,它使主体形象不论在哪个位置上都形成观众视觉的焦点。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特指反映中国革命发展史的电视剧,它的主要内容是,表现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领袖人物的事迹、革命斗争中的大事件的历史进程和历
xx作用。
漫画剧:
指的是以改编漫画故事而来的电视剧。这类剧的特点是,按照漫画的夸张、变形的风格来定位,无论从故事情节结构、人物表演、语言表达、声音音响等方面,都充满了漫画效果,符合漫画造型的主视点突出、其余忽略的要求。
⒈人物的动作⒉道具⒊化妆⒋布景场景⒌烟火⒍视角⒎后期配音
7、电视剧传播形式的几个特点。
1.在传播工具上,电视剧并无独立的传播工具,它必须依附于电视台这个综合传媒机构,必须与电视新闻节目、综合节目、专题节目相伴而生。
2.在传播方式上,电视剧靠家庭传播,追求“个人娱乐”,与现代的时尚趣味和休闲过程非常一致。
4、电视剧的艺术属性是什么?
1.电视剧是综合艺术
2.电视剧是视听艺术。从艺术的属性来看,艺术作品一般分为三类:
一类是时间艺术,如音乐与文学作品;二类是空间艺术,如绘画和雕塑作品;三类是时空艺术,如舞蹈、戏剧、影视作品。
5、什么是影视剧的社会性?民族性?商品性?
1.社会性:
电视剧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它必然要满足人类关注自身发展、自身建设、关注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9、电视剧分为哪些类型,每种类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种是按照题材进行划分,如现实题材、历史题材、战争题材、爱情题材、儿童题材等;另一种是按照戏剧美学分类法,划分为正剧、悲剧、喜剧和悲喜剧;第三种是按体裁和容量进行划分,分为电视小品、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短篇电视剧)、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
1.电视小品和电视短剧
2、影视作品的视听特点。
从影视作品的表意特点来看,可以把影视画面分为“景”和“声”两大部分:
(一)景
1.景是影视画面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其主要的造型手段。影视中的景,是指人物活动的空间,它包括人物和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影视作品中的景分为四个部分:
前景、后景、背景、空镜头
A前景:
指位于主体(人物)前面或者靠近摄影机的位置的景物,是大环境的组成部分
1
是以动态的画面作为存在和传播的基础,作者是借助画面来表情达意的,一切意义和情感都在“真实”的具有动感的画面之中。所以,影视作品又被称为“形象记号”,它是一种诉诸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形象符号,是观众可以直接感知的实在的物质形态。
电视散文:
是运用电视艺术手段把文学散文视像化的一种方式。它特别重视人物内心情感,作者的艺术激情与丰富想象的表达、自然风物与民族风俗习惯的描写,具体事件过程的主观化叙述,既强调文学品格,又强调声画特征,是传统文学作品与现代声画艺术相结合的影视艺术品种。
题材:
一种是指电视剧本的作者从所接触的大量生活与社会素材中提炼出来的并在作品中具体所描写的事件与生活现象;另一种是指电视剧表现的生活所属的范围或者性质。
主题:
就是电视剧作者通过剧中的艺术形象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剧作家或者编导经过对题材的发掘,提炼而得出的思想性;也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观的集中体现。
3.在传播心理上,参考观众的心理,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心理。
4.在传播买卖关系上,电视剧具有多次买卖关系,这样的关系,决定了电视剧比电影具有更强的商品性质。所以,电视剧非常强调收视率,获得更多的商品利润,电视剧可以变化播放时间、播放轮次、播放频率,以适应广告商投放商品广告的需要。
8、电视剧和电影在叙事上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说明了什么?
电视剧:
是电视文艺的主要品种。它是电视艺术和电视技术相结合,用电视文学创作和电视技术制作问手段,靠电视屏幕播放,以镜头语言为主要表现方法,以演员动作、语言表达来表述一定故事情节的视听艺术作品。
悲剧:
影视戏剧文学的一种,渊源于古希腊艺术,描写英雄人物与命运、神力的斗争。在悲剧中,主人公为自己的命运、理想、事业不屑抗争,但仍然遭受来自敌对势力或者不幸命运的打击,最终抗争失败,形成了悲惨的结局。鲁迅对之概括为:
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的叙事策略,是当前公安侦破剧的普遍叙事形态。
2.情节安排悬念丛生,故事发展错综复杂。
3.“案件+言情”的叙事模式。4.加强动作场面的视听表现,发挥镜头视觉和音响听觉的震撼力。
14xx言情剧的艺术特点:
1.充满了浪漫与梦想的叙事形态。
2.体现出东方文化的叙事情调。
3.善于用镜头刻画人物的内心情感,用景物表现人物的情绪变化。
时空艺术:
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杂技
正剧:
影视戏剧文学的一种,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主张那个对现实和历史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既表现社会生活中令人轻松鼓舞的一面,又表现生活中否定的、令人悲痛的和深思的一面,能够较为全面地表现社会历史生活。在电视剧中,多表现为革命历史与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
三位一体:
演员一方面运用自身形体、表情、声音作为电视剧的创作材料去创作角色,因而他本人既是创作者,有事创作的工具材料,又是完成了的创作对象。三位一体,构成了表演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