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经典实验题带问题详解绝对.doc
初三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及答案实验操作题一:化学试剂的使用和分装题目:现有固体试剂氯化钠、氧化铁和硫酸铜,试室内有10 mL的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氧化铁溶液,请根据以下要求,进行试剂的使用和分装操作。
要求:1. 用氯化钠溶液制备100 mL浓度为0.1 mol/L的氯化钠溶液。
2. 用硫酸铜溶液制备10 mL浓度为0.2 mol/L的硫酸铜溶液。
3. 用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制备1 L的反应混合液,其中氯化钠和硫酸铜的摩尔比为2:1。
4. 用氯化钠溶液和氧化铁溶液制备100 mL浓度为0.01 mol/L的胆汁模拟液。
操作步骤及答案:1. 用氯化钠溶液制备100 mL浓度为0.1 mol/L的氯化钠溶液。
- 准备一个100 mL容量瓶。
- 用滴管或移液管分别取100 mL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加入容量瓶中。
- 摇匀,得到浓度为0.1 mol/L的氯化钠溶液。
2. 用硫酸铜溶液制备10 mL浓度为0.2 mol/L的硫酸铜溶液。
- 准备一个10 mL容量瓶。
- 用滴管或移液管取10 mL硫酸铜溶液,加入容量瓶中。
- 摇匀,得到浓度为0.2 mol/L的硫酸铜溶液。
3. 用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制备1 L的反应混合液。
- 准备一个1 L容量瓶。
- 用滴管或移液管分别取2 mol氯化钠溶液和1 mol硫酸铜溶液,加入容量瓶中。
- 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使总体积达到1 L。
- 摇匀,得到氯化钠和硫酸铜摩尔比为2:1的反应混合液。
4. 用氯化钠溶液和氧化铁溶液制备100 mL浓度为0.01 mol/L的胆汁模拟液。
- 准备一个100 mL容量瓶。
- 用滴管或移液管分别取1 mL氯化钠溶液和1 mL氧化铁溶液,加入容量瓶中。
- 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使总体积达到100 mL。
- 摇匀,得到浓度为0.01 mol/L的胆汁模拟液。
以上为初三化学实验操作题及答案,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我们可以准确地制备所需的化学试剂溶液。
中考化学实验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
中考化学实验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一、中考化学实验题1.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可除去粗盐中的______杂质。
(2)乙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试剂M应具备的条件为______。
(3)丙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向烧杯中滴入水后,试管内白磷燃烧:白磷燃烧结束,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量筒内液面下降。
试剂N可选用的一种物质是______;量筒内液面最终降至约______mL刻度线处,测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面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不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3)装置A相比其它装置的优点是______,此装置不适宜粉末状药品与液体反应的理由是______。
(4)用双氧水和MnO2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要收集一瓶氧气用于观察蜡烛燃烧实验现象,可选用______(填字母“D”或“E”或“F”),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5)有的同学完成上述实验后,提出“铁丝能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呢?”,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已知在点燃的条件下,镁带能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方案①: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方案②: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段镁带,点燃镁带,待镁带快燃尽时,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你认为方案______(填①或②)更为科学,理由是______。
3.请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图 A图 B图 C图 D(1)实验室选用图A 装置制备 CO2,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
若用图 B 装置来收集该气体,应从____________(填“a”或“b”)进入。
初中化学实验题精选含分析解答
化学实验题精选及解答(初三)1. 按下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在A、B、C、D处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你填写实验报告[ 分析] :锌跟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使氢气充满反应装置,再点燃酒精灯,防止因混有空气而引起爆炸。
氧化铜跟氢气反应生成光亮的紫红色的铜和水蒸气,水蒸气随着没有反应完的氢气经过盛有干燥剂的干燥管被吸收了,再点燃C、D 处的氢气,纯净的氢气分别在空气和氯气中安静地燃烧起来。
[ 解答] :(1) 所用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装置 C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不用 C 装置,测定出来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会 ______________ (偏高或偏低 )(3) 测量数据用 m 1、m 2、m 3、m 4 表示如下:仪器名称实验前 实验后 氧化铜和玻璃管m 1 m 3 氯化钙和 U 形管 m 2 m 4则在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______________ 。
(4) 如果在停止加热的同时, 就停止了通入氢气, 并拆开装置, 则测定结果 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____________________ 。
(偏高或偏低)[ 分析] :本实验是测定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生 成水和铜测出氧化铜中的氧和生成水的质量, 便可计算出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 质量比。
首先制取氢气, 为了防止生成的氢气中带有水蒸气, 再将氢气通过盛有 碱石灰的干燥管, 吸收其中的水蒸气, 将干燥的氢气通过受热的氧化铜, 使氧化 铜跟氢气反应生成的水再被盛有固体氯化钙的 U 形管在较低温条件下吸收, 所以 实验仪器的连接顺序应为 B 、C 、A 、D 。
生成的氢气如果不用 C 装置干燥,测出 的水的质量即 m 4-m 2的值偏高,这样测定出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会偏高, 因在生成的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来自氧化铜中的氧元素质量,即 m 1-m 3,这样便可知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即 (m 4-m 2)-(m 1-m 3) 所以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完整)初三化学实验题及参考答案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东城区)31.(8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的有关实验。
(1)甲同学将所学气体制取的知识整理如下,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
①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
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③反应结束后,欲将二氧化锰回收再利用应进行的主要操作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④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是。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右下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序号)。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②当打开K2、关闭K1,利用I、Ⅲ装置可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烧杯中应放入的试剂是。
32.(5分)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 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②。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33.(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对某生铁样品中铁的含量进行探究。
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们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 生铁是纯铁吗?若不是纯铁则该生铁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查阅资料] ⑴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等元素。
C等);硅、⑵碳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另一种是化合碳(如Fe3锰等存在形式较为复杂。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2和HCl的方法是什么?2)将气体通入A后,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可能含有哪些成分?3)将气体通入B后,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气体中可能含有哪些成分?4)将气体通入C后,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气体中可能含有哪些成分?5)将气体通入D后,观察到火焰变绿,说明气体中可能含有哪些成分。
1.实验室使用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浓硫酸,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氢气中的氯化氢和水。
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石灰水,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
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氢氯酸溶液。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加热氧化铜②检验氢气纯度③停止加热④通入氢气⑤停止通入氢气。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加热氧化铜②检验氢气纯度③通入氢气④停止加热⑤停止通入氢气。
实验过程中,通入D装置的氢气如果不纯(混有空气)就可能发生事故。
2.为验证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HCl组成,请从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
选用的装置连接顺序为1-2-3-4-5-6.选用的第一个装置的作用是制备氢气,选用的第二个装置的作用是使气体干燥。
3.某同学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因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还要防止反应后多余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他准备了甲、乙、丙、丁四个装置。
装置丙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实验进行时,各装置口的连接顺序为:甲接A,乙接B,丙接C,丁接G。
C处放出的气体为CO2,应处理。
装置丁中反应管内的现象是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物质。
装置乙中的现象是无明显变化。
4.一种气体可能含有N2、H2O(气)、CO2、H2和CO 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研究该气体的组成。
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为:A、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浓H2SO4无明显变化,D中氧化铜转化为一种红色物质。
(完整版)初三化学实验题有关.氢氧化钠的性质docx
1。
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改良酸性土壤,治疗胃酸过多等。
小明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盐酸一会,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明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放在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振荡,观察到酚酞试剂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他得出的结论(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2)下图是小明同学绘制出的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请你另设计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2。
(6分)某同学对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按下图所示过程进行探究:(1)填充实验过程空格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①取适量NaOH溶液放入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步骤②用胶头滴管将稀盐酸慢慢逐滴滴入到步骤①所得的溶液中,。
溶液颜色逐渐变浅直至到无色。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
步骤③当滴加稀盐酸至发生上述现象出现,立即停止。
步骤④将③所得溶液移入广口瓶,并与盛有浓硫酸的广口瓶用导管连接导通,放置一段时间。
..(2)模型探究:对上述过程采用微观模型加以认识,如下图:A B C D①.。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反应中消失的离子有:①。
上图微观模型所反映的NaCl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3. (2010西城区一模)有的化学反应伴随明显现象,有的化学反应则没有明显现象。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溶液的pH,若测得溶液的pH (填序号),则证明NaOH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a.逐渐增大并≥7 b.逐渐减小并≤7 c.始终不变并等于7方案二: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反应。
初三化学实验题精选及分析
初三化学实验题精选及分析1.按下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在A、B、C、D处发生了化学反应。
请你填写实验报告2.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套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
A.B.C.D.(1)所用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用C装置,测定出来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会___________(偏高或偏低)(3)测量数据用m1、m2、m3、m4表示如下:则在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
(4)如果在停止加热的同时,就停止了通入氢气,并拆开装置,则测定结果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
(偏高或偏低)3.双氧水常用于消毒、漂白等,它是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
含过氧化氢30%的溶液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可以迅速分解放出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现欲制得干燥而又纯净的氧气,可采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其中装置Ⅰ中,锥形瓶内盛的是二氧化锰,分液漏斗内盛的是30%的过氧化氢溶液。
请回答:(1)装置Ⅱ中的化学药品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
(2)装置Ⅲ可用来检验氧气是否干燥,其中盛放的化学药品是________,证明所得氧气已经干燥了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Ⅳ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是用测定氧化铁试样的纯度,并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T1(1)B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2)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3)D 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装置中的反应完成后,应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关闭活塞K,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5)若氧化铁试样(所含杂质不参加化学反应)为10克,完全反应后,称量玻璃管中剩余的物6.下列装置是一种改进的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初三化学经典实验题带答案(绝对原创)
(图 1 中的A) ,为了弄清它的成分,进行了有关1 、小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气池中气体实验。
请你与他【对气体猜想】猜想I :全部是CH4;猜想Ⅱ:全部是CO;猜想Ⅲ: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猜想Ⅳ: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A 中的气体依次通入B、C 中,在D 处点燃。
A B C D ①②③ 图1 图2(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 2 中的(填序号) “注水装置”。
(2)若B 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的气体中含有气体。
(3)装置C作用是。
(4)若D 处倒扣的是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且 B 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可能成立;若D 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 、Ⅳ”可能成立,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5)采取(4) 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 D 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涂石灰水的烧杯,分别出现水雾和浑浊,且B 中也出现浑浊,则证明“猜想”成立。
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
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b。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 ,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 1、关闭K2时,利用I 、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 。
a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 .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②当打开K2、关闭K1 时,可以利用工、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3、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应用研究】(1)汽车经撞击后,30 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为_____________ N a、N2,反应方程式为。
九年级初三化学 - 实验题 (含答案)
九年级初三化学- 实验题1.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操作A干燥CO2气体将气体通过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B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向NaCl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a(NO3)2溶液,过滤C鉴别NH4Cl和KCl两种化肥取两种化肥,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D配制5%的KNO3溶液向盛有5g KN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C 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除去碳酸钠带入硝酸钠,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是因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C能够达到实验目的;向盛有5g KN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4.8%,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下列有关物质的除杂、鉴别所用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操作方法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除去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C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D鉴别氮肥(NH4Cl)和钾肥(KCl)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A 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利用的原理是: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不用洗涤、干燥,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A符合题意;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因此,用于除去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将燃烧的小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明显,选项鉴别方案可行,C不符合题意;NH4Cl 加熟石灰研磨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KCl加熟石灰研磨后无明显气味,用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D不符合题意。
中考化学实验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
中考化学实验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一、中考化学实验题1.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
主要操作有: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然后按图连好仪器,再往下伸入热的玻璃棒,白磷即被点燃。
(1)写出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2)该实验中白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
(3)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过程是______;若实验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_mL。
(4)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5)若将白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并请说明理由______。
(6)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______(填字母)。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2.现有两组实验小组的同学参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
(1)甲组同学采用课本实验装置(图2)。
他们先用图1的组合装置在空气中点燃红磷,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然后慢慢地将燃烧匙从上到下插入广口瓶中,目的使上、下层空气中的氧气都能得到充分消耗,直到橡皮塞塞紧瓶口,红磷在瓶中维持燃烧直到熄灭,等广口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但这样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大于1/5,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
(2)图1、图2装置是课本实验装置,本身在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请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这种缺陷是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先查阅资料(如下表),然后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3所示的改进,右玻璃管上端开口(其它仪器忽略)。
颜色、状态熔点/℃燃烧所需最低温度/℃密度(g/cm3)红磷暗红色固体590240 2.34白磷白色或黄白色固体44.140 1.82管冷却、管内白色的烟幕消失时,左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了一段距离,此时他们应该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两边的高度使容器左右中的液面___________才能读取左管液面的刻度。
初三化学化学实验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实验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预设应用方案中,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研制新型的催化剂,可使水变成油B.用碳酸氢钠溶液可中和过多的胃酸C.在自来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使硬水变成软水D.在实验室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用蜡烛代替红磷【答案】B【解析】根据已有化学知识结合具体问题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来判断,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油中却含有碳元素,而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故无法让水变成油,故A错误;B、碳酸氢钠溶液能与盐酸的反应,可以中和过多的胃酸,故B正确;C、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而明矾溶于水后形成胶状物,能吸附水中不溶性的杂质从而沉降下来,不能硬水变成软水,故C错误;D、红磷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而蜡烛燃烧却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由于反应生成了气体,影响了对剩余气体的体积测定,故D错误。
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用盐的用途,酸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主要侧重于基础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储备,并能在解题时能灵活运用。
2.用下列药品,完成对应的“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B.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C.用洗净的碎鸡蛋壳、食盐水制二氧化碳D.用酒精、紫卷心菜等制酸碱指示剂【答案】C【解析】A、制作汽水,主要就是要求所得溶液中要溶液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柠檬酸和小苏打能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能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故正确;B、小卵石和石英砂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而活性炭能吸附可溶性的杂质、异味及色素,而膨松棉可以阻挡活性炭进入水中,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故正确;C、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可以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不能和食盐水反应,故错误;D、植物花瓣中的某些物质可以溶于酒精中,这样形成的酒精溶液遇到酸和碱能够显示不同的颜色作酸碱指示剂,故正确.故选C.3.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答案】C【解析】A、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优良的性能,所以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大,故A合理;B、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B合理;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能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该实验不能说明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故C不合理;D、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燃烧处理,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故D合理;4.草木灰是农家肥料,主要含钾盐。
初三实验操作试题及答案
初三实验操作试题及答案一、实验目的:1. 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2. 学会使用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
3. 理解实验原理,提高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化学原理。
三、实验材料:1. 试管、试管架、滴管、量筒、烧杯等基本化学实验器材。
2. 化学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酚酞试液等。
四、实验步骤:实验一: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1.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
2. 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3. 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二:酚酞试液的酸碱指示作用1.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
2. 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3. 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4. 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注意安全。
3. 实验结束后,要清洗实验器材,整理实验台。
六、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一: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具有碱性。
实验二: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现无色,说明酚酞试液具有酸碱指示作用。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理解实验原理,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来验证化学知识。
结束语:本次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加深了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初三化学实验题精选及分析
初三化学实验题精选及分析安福城关中学喻素梅1.按下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在A、B、C、D处发生了化学反应。
请你填写实验报告[分析]:锌跟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使氢气充满反应装置,再点燃酒精灯,防止因混有空气而引起爆炸。
氧化铜跟氢气反应生成光亮的紫红色的铜和水蒸气,水蒸气随着没有反应完的氢气经过盛有干燥剂的干燥管被吸收了,再点燃C、D处的氢气,纯净的氢气分别在空气和氯气中安静地燃烧起来。
[解答]:黑色的粉末变成光亮的紫红色粉末,使小烧杯发热,2.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套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
A.B.C.D.(1)所用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用C装置,测定出来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会___________(偏高或偏低)(3)测量数据用m1、m2、m3、m4表示如下:则在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
(4)如果在停止加热的同时,就停止了通入氢气,并拆开装置,则测定结果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
(偏高或偏低)[分析]:本实验是测定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和铜测出氧化铜中的氧和生成水的质量,便可计算出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首先制取氢气,为了防止生成的氢气中带有水蒸气,再将氢气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其中的水蒸气,将干燥的氢气通过受热的氧化铜,使氧化铜跟氢气反应生成的水再被盛有固体氯化钙的U形管在较低温条件下吸收,所以实验仪器的连接顺序应为B、C、A、D。
生成的氢气如果不用C装置干燥,测出的水的质量即m4-m2的值偏高,这样测定出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会偏高,因在生成的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来自氧化铜中的氧元素质量,即m1-m3,这样便可知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即(m4-m2)-(m1-m3)所以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如果在停止加热的同时,就停通入氢气,并拆开实验装置,其后果是使热的铜重新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生成氧化铜,这样测出的m3数值偏高,因而m1-m3的值偏低,使(m4-m2)-(m1-m3)的值偏高,导致偏高,即此时会使水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偏高。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实验与探究题大全及答案
初三化学实验与探究汇总与答案1.某化学探究小组准备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
(1)实验过程:①把石灰水加人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再通过操作,得到无色滤液。
③将无色滤液通过操作,得到白色固体。
(2)猜想:得到的白色固体是纯氢氧化钠吗?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以下猜想:小李:是纯净的氢氧化钠!小强:可能还含有碳酸钠!小陈:也可能含有。
(3)验证:验证小强的猜想。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3?进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3。
猜想一: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中相关实验内容。
反思与应用: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变质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等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像熟石灰这类物质在实验室应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
③称取1.0g上述熟石灰样品,加适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同时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消耗盐酸溶液7.3g。
求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据估计,每年全世界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产量的十分之一。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金属腐蚀的原因,设计如下实验:(1)如图,取一根约10cm的光亮铁钉放在自来水中,观察A、B、C三处的变化。
几天后,他们会发现处最先出现铁锈,大家结合书本知识知道,铁在空气中生锈实际是铁和、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
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
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
实验1: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
题目:
设计一个实验,演示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
答案:
1. 准备配制醋酸(酸性)和氢氧化钠(碱性)的溶液。
2. 将醋酸溶液倒入一个试管中。
3. 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
4. 缓慢地将氢氧化钠试管中的溶液滴加到醋酸试管中,并观察实验过程。
观察现象:
醋酸溶液变得逐渐淡化,直至无色,同时放出一些气泡。
解释:
这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
醋酸(酸性)和氢氧化钠(碱性)反应生成乙酸盐和水。
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OH-)与醋酸中的氢离子(H+)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2:金属与酸反应的观察
题目:
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
答案:
1. 准备盐酸溶液。
2. 分别取小块铁、镁和锌金属。
3. 将每种金属依次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4. 分别将少量盐酸加入每个试管中,并观察实验过程。
观察现象:
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并放出一种特殊的气味;镁与盐酸反应同样产生气泡,但反应更激烈;锌与盐酸反应同样产生气泡,但反应比镁慢一些。
解释:
这是金属与酸的反应。
盐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可以与酸中的氢离子(H+)反应,产生盐和氢气。
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速度和反应强度有所不同。
以上是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三中考实验题专题(含答案)
化学实验题1.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猜想与假设】:甲CO2,H2O 乙CO ,H2O丙NH3,CO2,H2O 丁CO2,CO ,H2O你认为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试回答理由是。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同学猜想成立.(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2、某同学在学完《分子和原子》后,对教材中所示的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1)在小试管中加入2~3片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 。
(2)滴入2~3滴浓氨水后,在C 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改进后的装置除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省时等优点外,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 。
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和盐酸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当他用手接触烧杯壁时,感觉到烧杯“发热”。
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
为了解这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4)他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①:溶质为NaCl 、CaCl 2假设②:溶质为NaCl 、CaCl 2、NaOH 、Ca(OH)2请你再补充一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③:溶质为 。
(5)如果假设③成立,请你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及解析
(4)如果用双氧水、二氧化锰制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应将长颈漏斗换成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瓶内气体主要为氮气,说明氮气不溶于水,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能燃烧;
(5)若将红磷换成碳粉,碳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气体,导致集气瓶内的压强无明显变化,不能完成实验测定。
27.(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氧气的制取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对比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拓展探究:Ⅰ.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应同时加入,故方法为:分别用注射器吸取等量、等浓度的FeCl3溶液同时注入两支试管中;
Ⅱ.由图可知,加入氯化铁溶液后,压强明显增大,说明FeCl3溶液能加快H2O2溶液的分解,且FeCl3溶液对浓度大的H2O2溶液分解促进效果更好
①能够说明氧气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______
A MN段B NP段C PQ段
②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_____。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时几乎不再变化。
【拓展探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继续探究。向另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加上等质量、等浓度的FeCl3溶液,分别用气压传感器测定两试管中气压变化曲线,见图3、图4。请你思考:
【解析】
进行实验: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证明氧气集满;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常温常压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气池中气体( 图 1 中的 A) ,为了弄清它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与他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对气体猜想】猜想I :全部是CH4;猜想Ⅱ:全部是CO;猜想Ⅲ:是CO和 CO2的混合气体;猜想Ⅳ:是CH4和 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将 A 中的气体依次通入B、 C 中,在 D 处点燃。
A B C D①②③图 1图2(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 2 中的( 填序号 ) “注水装置”。
(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 A 中的气体中含有气体。
(3)装置C作用是。
(4)若D处倒扣的是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且 B 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可能成立;若 D 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 、Ⅳ”可能成立,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
(5)采取 (4) 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D 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涂石灰水的烧杯,分别出现水雾和浑浊,且B 中也出现浑浊,则证明“猜想”成立。
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
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A B C DE(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 ) ,可选用 C 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 K2时,利用I 、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 ) 。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②当打开K2、关闭 K1时,可以利用工、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3、叠氮化钠 (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应用研究】(1) 汽车经撞击后,30 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为Na、 N2,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制备研究】(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再将 NaNH2与 N2O反应可生成 NaN3、 NaOH和气体 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3+ N2O = NaN3+ NaOH+ X, 实验室检验X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________ 。
【 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为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已知H2SO4溶液与NaN3,反应不生成气体)。
(3)装置 A 的作用是 _____。
设计的实验步骤为:①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C;③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④再打开弹簧夹,_______ ;⑤再次称量装置C。
计算碳酸钠含量至少需要测定______(填数字)个数据。
根据制备反应,分析工业级NaN3中含有 Na2CO3的可能原因_______ 。
(4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 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5)使小试管中的 NaN3样品与 M溶液接触的操作是 ______ 。
(6 )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______ 。
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时,(7) 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为67.2 mL(N2的密度为 1.25 g/L),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A. 100 mLB. 1 LC. 2 L(8)计算 NaN3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4、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物质?【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 Na2 CO3和 HCl。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三):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 和 HCl。
猜想(四):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
【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一)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
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结论】(1) 为验证猜想(二),小强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于是小强认为猜想(二)正确。
小强的实验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二)的正确性,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丽为验证猜想(三),选用大理石做试剂。
若猜想(三)是正确的,验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验证猜想(四)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②氯化钙溶液③稀盐酸④氯化钾溶液【拓展与应用】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 和 HCl ,根据 HCl 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__________ 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 固体。
此方法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甲、乙、丙三位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 )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 2 )设计并进行实验,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 A 所示,乙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 B 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写出 A、 B 两个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
丙进行了图 C 所示的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保持水平。
然后,用酒精灯给 a 端铜丝加热数分钟。
停止加热后冷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③,④。
( 3)实验结论: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乙、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 4)你认为⑤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⑥ 。
( 5)导致其他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⑦,⑧。
因此,如果⑨的反应,则一定要设计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6、过氧化钠( Na2O2)是一种黄色固体。
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 O2固体的棉花放入右图烧杯中,缓慢倒入CO2后发现处于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同时了也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
Ⅰ . 实验过程中“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Ⅱ . 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还需另一满足的条件是。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查阅资料:在常温下Na2O2和 CO2能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1)按上图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2)摊贩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风;(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4)一段时间后,在 a 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2)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3)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1) D装置的烧杯内变浑浊的原因是。
( 2) B 装置的作用是;C装置的作用是。
实验结论;(1)“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 CO2反应产生了;( 2)“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和CO2反应(填“吸收” 或“放出” )热量,使棉花满足了燃烧条件。
7、某实验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如下实验:Ⅰ . 制取氧化铜①称取2gCuSO4? 5H2O 研细后倒入烧杯,加10mL蒸馏水溶解;②向上述 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直到不不规则产生沉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蒸发皿,加热至沉淀传问变为黑色;③将步骤②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①、③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填实验步骤序号)。
( 2)步骤、中研磨固体所用仪器的名称是。
Ⅱ . 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
相关数据见下表:( 4)为探究CuO在实验⑤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补做以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a.;b.检验 CuO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Abc 查阅资料后了解,MnO2对 KclO 3的催化过程由以下三个反应组成,请将第二个反应补充完整。
8、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 A 中出现大量气泡, B 中白磷燃烧, C 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 D 中。
请看图回答问题:A B C D EF(1)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 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3)E 中的实验现象是。
(4) 用 F 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9、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
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 2O2) 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 提出问题 ]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 ] 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
[ 实验装置 ] 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 处,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1)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 CO3,小蔡认为不可能。
小蔡的依据是: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