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3c7d20f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1.png)
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中秋节,又称为月圆节、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祭月活动,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中秋节。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一些常见的习俗。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最早可追溯到中国上古时期的殷商时代。
据传,殷商时期的帝王妻子嫦娥在一个月圆之夜飞到了月亮上,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子。
为了纪念嫦娥仙子,人们开始在每年中秋月圆之夜举行祭月活动。
这也是中秋节的最早起源。
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中秋节逐渐与农业生产和丰收的传统联系在一起。
农耕社会的人们通过庆祝中秋节,祈求丰收和幸福团圆。
中秋节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人们通过亲友团聚,共同欢庆这一节日。
中秋节因此也被称为团圆节。
二、中秋节的习俗1. 月饼月饼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
它是一种圆形糕点,代表着团圆。
传统的月饼有许多不同的口味和馅料,如莲蓉、豆沙和五仁等。
人们在这一天会品尝月饼,以表达对团圆的渴望和祝福。
2. 赏月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提前准备好月饼和茶水,一家人或亲友们一同赏月。
月亮的圆满象征着团圆和圆满,人们希望通过赏月来祈福。
3. 点灯笼点灯笼也是中秋节时的一种习俗。
人们将纸灯笼挂在房屋门前或树上,用烛光照亮夜空。
灯笼具有象征光明和希望的意义,也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4. 嫦娥奔月嫦娥奔月是中秋节的一个重要传说。
人们讲述着嫦娥仙子的故事,通过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她。
这包括听讲座、参观展览和观看嫦娥奔月的舞蹈表演等。
5. 赛月饼在一些地方,还有赛月饼的活动。
人们通过制作不同形状的月饼并比赛,以展示他们的烹饪技艺和创意。
三、结语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传承了千百年的历史和文化。
它不仅代表着对团圆和幸福的向往,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丰收的感恩之情。
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
让我们一起,在中秋佳节中感受浓浓的亲情和美好的祝福吧!。
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9c5b9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2.png)
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中秋节,又称月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美丽的节日。
一、来历:中秋节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习俗。
相传古代人们为了祈求丰收和庇佑,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向明亮的圆月祭祀。
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中秋节,成为了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二、风俗:1. 赏月:中秋节的最重要的风俗之一就是赏月。
当晚,家人团聚,一同赏月,传说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常被讲述。
2. 吃月饼:中秋节的主食是月饼。
月饼通常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圆。
人们相互赠送月饼,寓意着团圆和祝福。
3. 点灯笼:中秋节的另一个重要风俗是点灯笼。
人们会在家门口或花园里挂灯笼,营造出温馨的节日氛围。
特别是在公园或广场上还会举行灯笼展览,各种造型的灯笼争奇斗艳,壮观非常。
4. 赏桂花:中秋节正值桂花盛开季节,人们会在这时欣赏桂花的香气和美丽。
5. 祭拜家神: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为家中的神像或祖先设立祭拜台,烧香祭拜,祈求平安和祝福。
三、故事:1. 嫦娥奔月: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太阳,炎炎夏日使人们苦不堪言。
于是后羿英勇地射下九个太阳,挽救了人间。
但他的举动引起了太阳神的愤怒,太阳神降下久旱。
后羿为了挽救百姓,从王母娘娘那里得到了不死药。
但被嫉妒的弓箭手冯宣偷走,后羿只好把药丹交给妻子嫦娥保管。
嫦娥不忍看到百姓苦苦哀求,决定用这颗药丹消灭罪恶并拯救百姓。
她吞下了药丹后飞升至月宫,成为嫦娥仙子,并定居在月亮上守护着人间。
2. 后羿射日:相传,后羿为了救世人们,这天以力大无穷、箭术精湛的他开始实施了射日计划。
后羿利用自己超人的力量,用绣线一箭射往天空的九个太阳,成功拯救了人类,太阴隐去九个太阳,回到了正常的状态。
人们敬佩他的英勇事迹,将他的名字流传至今,中秋节也因之而更加庄重隆重。
以上是关于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的简要介绍。
希望大家能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与家人团聚,共度一个温馨美满的中秋节。
简单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简单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1f436b4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a.png)
简单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中国传统农事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气节点。
中秋节庆祝的背后有着丰富的传说和习俗,它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也是人们向月亮祈福、感恩自然的节日。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祭月活动。
相传,在古代,人们以月亮代表女性,崇拜月亮神仙,并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
同时,中秋节也与中国古代的农事文化息息相关,是人们赞美丰收、祈求来年丰收的节日。
另外,中秋节和嫦娥奔月的传说也有着密切联系。
相传,在很久以前,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使得人间干旱荒芜。
为了拯救人间,英勇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民的生活。
后羿也得到了王母娘娘赐予的一颗不死之药,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药,飞升至月球。
为了怀念嫦娥,人们开始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举行盛大的祭月活动,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二、中秋节的习俗1. 赏月: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是赏月。
人们通常选择在月圆之夜,或是登高或是在院子中,与家人朋友团聚,一起仰望皎洁的月亮。
月亮不仅仅代表着团圆和希望,也是中秋节中最亮丽的景观之一。
2. 吃月饼: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是月饼。
月饼是一种由糯米和各类馅料制成的圆饼状食品,有多种口味,如豆沙、莲蓉、五仁等。
人们通常会将月饼作为礼物互赠,表达着团圆和祝福的心意。
3. 女儿节:中秋节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被称为女儿节。
相传,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嫦娥会将仙女纱披下,给所有的女儿洗澡。
因此,这一天被视为女儿们的节日,人们会给女儿买新衣服、玩具等礼物,并一起欢度佳节。
4. 点灯笼:在中秋节期间,人们还会点亮彩灯和提灯笼。
灯笼是中秋节传统的装饰品,用来祈求幸福、庆祝丰收。
尤其是在古老的城市和古镇,灯笼的摆放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5. 猜灯谜:猜灯谜也是中秋节的一大习俗。
人们会在灯谜书上挑选几个谜语,将谜题写在纸片上,贴在灯笼上供人猜解。
猜谜不仅可以增加节日的趣味性,也是一种锻炼智力和寻找乐趣的方式。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简单介绍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简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1ce317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6.png)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简单介绍众所周知,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其次个月,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又正好在秋季的二分之一日,所以又被称为“中秋”。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简洁介绍,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中秋节的来历简洁介绍来历一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渐渐演化而来。
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
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其次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
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渐渐就演化成为中秋节。
来历二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化而来。
这个故事最广为流传,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
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
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希望她能回来团聚。
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化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称为中秋节。
来历三中秋节由祭祀土地神演化而来。
在农耕社会,农作物对于农夫至关重要,所以人们常常祭祀土地。
在秋季收获时,农夫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因此渐渐演化成中秋节。
中秋节的习俗中秋佳节,最主要的习俗是赏月和吃月饼。
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进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肯定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茶楼酒肆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奇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喧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照旧,很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别风俗。
中秋节的来历 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 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7a65232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b.png)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它的历史悠久,流传广泛,至今仍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庆祝。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及传统习俗。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对天地自然和谐共生的崇高信仰。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值秋季丰收季节,人们为了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在这一天举行了“秋报祭月”的仪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逐渐演变为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庆祝活动,成为中秋节的重要传统。
二、中秋节的习俗1.中秋赏月赏月是中秋节最具有代表性的活动之一。
在中秋之夜,人们仰望天空,欣赏明亮的月亮,寄托着对家人、朋友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赏月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而在唐代,中秋赏月已成为了民间的重要活动。
在宋代,中秋节更是被定为正式的节日,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2.祭月祭月是中秋节的另一重要习俗。
在古代,人们认为月亮是万物生长的源泉,因此在中秋节这一天祭拜月亮,祈求丰收和平安。
祭月的仪式通常在夜晚进行,人们在露天场地设案供奉月饼、瓜果等祭品,向月亮顶礼膜拜。
这一习俗不仅在汉族中流传,还广泛影响了中国其他民族。
3.吃月饼吃月饼是中秋节最为独特的习俗之一。
月饼是一种圆形糕点,通常由面粉、糖、油等原料制成。
月饼的口味因地而异,但都寓意着团圆和幸福。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吃月饼来象征团圆和感恩大地。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制作特色月饼来祭祀月亮,如广州的冰皮月饼、苏州的五仁月饼等。
4.团圆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人们难得一见家人,而中秋节正好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团圆的机会。
因此,在这一天,人们会尽量回家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
无论贫富,每个家庭都会尽力为家人准备丰盛的晚餐和月饼,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美食,畅谈人生,共度团圆时光。
三、现代传承进入现代社会后,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变得更为多样化。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66a965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8.png)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中秋是指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都会选择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1. 来历一: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祭月活动。
我国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而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
这一天最初是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民间的中秋节。
2. 来历二:与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
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后,得到了一个成仙的药。
他的妻子嫦娥在八月十五这天吃了仙药,然后飞到了月亮。
后羿对嫦娥深感思念,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摆上嫦娥最爱的食物。
3. 来历三:与祭祀土地神有关。
在农耕社会,农作物的收成与土地神息息相关,所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土地神,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基于上述内容和之前的结构,我为你重新撰写了一篇文章:---中秋节:古老传说与现代庆祝中秋节,又被称为月圆节或团圆节,是华人社区中的重要传统节日。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明亮的满月高悬在夜空,家家户户都会团聚一堂,庆祝这个古老的节日。
但你知道中秋节是如何起源的吗?又有哪些传统的庆祝方式呢?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月神崇拜。
在那个时候,月亮被认为可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人们会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月神的庇佑。
但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其他的传说与中秋节的起源有关:1. 祭月传统:古代的帝王会在这一天祭拜月神,祈求国泰民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习俗也被普通百姓所采纳,并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中秋节。
2. 嫦娥奔月:这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中秋传说。
嫦娥吃下仙药后,飞到了月亮,成为了月宫的仙女。
她的丈夫后羿每年都会在这一天摆上香案,祭拜嫦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3. 祭祀土地神:在农耕社会,人们会在中秋这一天祭祀土地神,祈求来年的五谷丰登。
中秋节的风俗1. 赏月:在中秋之夜,人们会走出家门,仰望那轮明亮的满月,表达对家人和亲友的思念之情。
2. 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它的圆形代表了团圆和完整。
简单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简单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906de57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6e.png)
简单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中秋节,又称为月圆节、秋节、追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思念家乡,赏月祭祖,共度团圆的时刻。
中秋节的来历与传统风俗丰富多样,下面将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起源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最早中秋节的由来与中国古代的祭月有关。
古代人们崇拜月亮,将月亮视作神圣的象征,并将中秋节定为农历八月十五,以纪念这一信仰。
传说在远古时代,中秋节是玉兔宴月的时刻。
玉兔是月宫中的仙兔,它是桃园三英中的一员,经过努力,最终成为月亮中的玉兔。
中秋节也是玉兔升天的日子。
二、中秋节的主要风俗1. 月亮崇拜:中秋节的当晚,人们会欣赏明亮的月亮,表示对月亮的崇敬。
在家人团聚的时刻,人们选择找一个宽敞明亮的地方,通常是在户外,共同欣赏皎洁的月亮。
同时,月亮也被视为家人之间情感的纽带,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的象征。
2. 赏月:中秋节的晚上,月亮最圆最亮。
人们会开启家门,坐在庭院或露台上,与家人一同赏月。
许多人还会举行月下诗会,在月光的照耀下,吟诗作赋,增强节日气氛。
3. 吃月饼:中秋节时,人们会品尝传统的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的特色食品之一,其形状圆润,寓意团团圆圆。
月饼的种类多样,有蛋黄、莲蓉、五仁等口味,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送礼,都离不开月饼的陪伴。
4. 点灯笼:中秋节的夜晚,人们会点亮各种各样的灯笼。
灯笼的样式多种多样,有动物、花鸟、人物等各种造型。
点亮灯笼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三、中秋节的其他传统习俗1. 拜月: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会在户外设有一个供桌,上面摆放着各种食品和水果,表示敬意和感谢。
家人们围坐在供桌四周,烧香拜月,并祭祖祈福。
2. 赏猜灯谜:在中秋节期间,人们喜欢猜灯谜。
灯谜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游戏,在赏月的同时猜灯谜也是一种娱乐方式。
人们将灯谜贴在灯笼上,别人通过猜谜语来找到答案,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3. 嫦娥奔月:中秋节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讲述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及诗句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及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940c33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e.png)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及诗句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被誉为“月亮的节日”,在华人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以及相关的诗句,带你全面了解这个充满传统魅力的节日。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是一个源远流长的节日,起源于古代中国。
据史书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时期,中秋节就已经存在了。
当时中秋节是用来祭拜月神的重要日子。
相传,古代人们认为每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亮,代表着团圆和丰收的象征。
因此,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月仪式,感恩丰收,祈福家庭幸福团圆。
二、中秋节的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最重要活动之一就是赏月。
这一天的月亮最圆最亮,人们会聚在一起,观赏美丽的月亮,赞美月亮的明亮和圆润。
赏月的同时,还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如诗词朗诵、舞狮表演等,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2. 吃月饼: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月饼。
传统的月饼采用精细的面粉和各种馅料制成,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不同地区的月饼口味也有所不同,但都代表着团圆和美好的寓意。
人们常常会围坐在一起,吃月饼、喝茶,共度这个重要的家庭节日。
3. 点灯笼:中秋节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就是点灯笼。
人们会在家门口、庭院或公园等地点挂上五彩缤纷的灯笼,形成绚丽多彩的景观。
灯笼象征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待,也为节日增加了一丝神秘感。
4. 嫦娥奔月:中秋节与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有关,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嫦娥的女子,她嫁给了一个叫做后羿的英雄,后羿得到了长生不老的仙药。
有一天后羿不在家,嫦娥偷吃了这颗仙药,变成了轻盈的仙女,最后飞上了月亮。
每年中秋之夜,人们就会仰望明亮的月亮,想念嫦娥和后羿的爱情故事。
三、中秋节相关诗句欣赏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是明代文学家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一句诗。
李白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思乡之情。
这首诗也成为了中秋节中最经典的诗句之一。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唐代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诗句。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介绍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f0c4d7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4.png)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介绍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它起源于早期的祭月活动,并逐渐演变成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
在这一天,人们将团圆、感恩和传承中华文化视为此节日的核心价值。
本文将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一些重要的习俗。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祭月习俗。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人崇拜太阳及月亮,把他们当作神祗。
为了表达对月亮的崇敬之情,人们开始举行祭月仪式,希望寻求平安和丰收。
中秋节的故事中最为著名的是“嫦娥奔月”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代有十个太阳一同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于是,将军后羿英勇地射下了九个太阳,使得人们获得了宝贵的阴凉和生存的机会。
人们为了感激后羿将军,认为他是救世英雄,纷纷聚集在宫廷里祭拜后羿将军,并将特别制作的月饼和水果摆放在月亮下,以表达他们对太阳的感激之情。
这个传说逐渐演变成了中秋节庆祝活动的起源。
二、中秋节的习俗1. 赏月:中秋节当晚,家人团聚在一起,沐浴在明亮的月光下,共同赏月。
传统的观赏月亮的地点通常是在户外或者是露台上。
人们欣赏月亮的同时,也品尝着美味的月饼和瓜果,享受着团圆的时刻。
2. 吃月饼:中秋节的代表性食品是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糕点,馅料各不相同,有豆沙、莲蓉、五仁等口味。
人们通常会将月饼切成四分之一的大小,作为家庭成员共同分享的象征。
3. 点灯笼:中秋节时,人们会挂起五颜六色的灯笼,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灯笼的形状和材质各具不同,有纸灯笼、花灯和彩灯等。
在夜晚,灯笼的灯光亮起,给人们带来温暖和美好。
4. 品茗:中秋节也是品茶的好时机。
人们会邀请亲友一起品茶,享受细腻的茶香和悠闲的时光。
茶叶的品种和泡茶的仪式令人期待,也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玩拍油灯:中秋节还有一项古老的民俗活动,就是玩拍油灯。
人们在油灯上画上吉祥的图案,点燃油灯,让它在风中摇曳,向天空飘飞。
这一习俗象征着烦恼与不幸的远离。
三、中秋节的意义中秋节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尚的道德情感。
中秋节有什么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有什么来历和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04c277f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b.png)
中秋节有什么来历和习俗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
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月活动,并逐渐发展成为家人团聚、赏月、赋诗、品尝月饼等丰富多彩的习俗。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来历与古代的嫦娥奔月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传,古时候有十个太阳,地球被高温所困扰,庄周出山后为人类除去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照明。
由于庄周的功绩,帝王赐予他丰厚的奖赏。
不料,庄周却希望能够离开尘世,享受自由的生活。
于是,他选择了吞下一颗不可思议的仙丹,随之而来的是身体的轻盈和飞翔的能力。
庄周飞到了天上,但远处的月亮却越来越亮。
他发现,月亮上有一个美丽的仙女嫦娥,两人在天宫相识并相爱。
然而,他却无法久留在天宫,只能夜夜思念陈下人间。
嫦娥为了能够陪伴庄周,选择了远离丈夫的天空,来到了月亮上永恒地默默守候着。
人们为了怀念这段佳话,便在八月十五这天举行丰富多彩的中秋节庆祝活动。
二、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拥有丰富多样的习俗,每个地区都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传统。
以下是中秋节常见的一些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是赏月。
人们喜欢在这个节日的晚上,与家人、朋友一起出门赏月。
月亮在中秋之夜是最圆的,人们常常赏月赋诗,抒发思念之情。
2. 探月宫:家庭成员热爱中秋节时都会编造故事,欢迎嫦娥仙子来家中。
在八月十五时,他们会预留一张空椅子和一块月饼,象征着欢迎嫦娥仙子的到来。
3. 吃月饼:中秋节的传统美食是月饼。
人们在赏月的同时,品尝各种口味的月饼。
月饼有许多不同的品种,如莲蓉、五仁、豆沙等,口感酥脆,味道香甜,成为节日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食。
4. 点灯笼:中秋节期间,人们喜欢点亮各种各样的灯笼。
这些灯笼多样化,形状各异,有动物、花草等各种图案。
灯笼在夜晚点亮,照亮人们的心灵,也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5. 剪纸:剪纸是中秋节期间常见的手工艺活动之一。
人们用红纸剪出心形、兔子等图案,然后贴在窗户上,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39ea11ab84868762caaed5b3.png)
---------------------------------------------------------------范文最新推荐------------------------------------------------------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中秋是指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都会选择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关于中秋节的来历说法有很多,以下列出三个比较常见的说法。
为了庆祝这个节日,各地都有习俗,人们会摆上香案,祈求平安,吃月饼祈求团圆等。
来历来历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我国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而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且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
先开始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的演变称为中秋节。
来历二: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我们最熟悉了,先是后裔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个成仙的药,他不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至于嫦娥为什么吃药,还有几种说法,这里不表,后裔对嫦娥思念,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后来演变成习俗,也有说人们听说嫦娥成仙之后,纷纷在月下设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人们称中秋节。
来历三: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的收1 / 6获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有祭祀土地的活动,在以前有春播、夏收、秋获、冬藏之说,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所以可能是由这延续下来的习俗。
习俗月饼,每到中秋节,月饼是必不可少的,它象征着团圆,寓意着圆满,是我们对亲情的寄托。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亲朋好友互相赠月饼,是一种亲情的体现,也是社会关系的联络。
在节日当晚,一家人会围在香案前切月饼吃,每个人都要吃,这代表了自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象征着团员。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32e4e2c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e.png)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被称为月圆节、团圆节。
它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正值秋季,人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丰收和家庭团圆。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同时也有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传统风俗。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的秦朝。
相传,当时的中国各地都有祭祀月亮的习俗,但并没有固定的日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各地祭月活动统一定在农历八月十五,以庆祝丰收和家庭团圆。
此后,中秋节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二、中秋节的风俗1. 月亮崇拜中秋节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们对月亮的崇拜。
在这一天晚上,人们会一起赏月并举行晚会,欣赏明亮的月光和美丽的月亮。
赏月多以户外为主,有些人会在庭院或公园搭起临时的观月台,享受宁静、祥和的氛围。
2. 赏月习俗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家庭成员会一同出门,在园中或户外空旷的地方摆放桌椅,点燃香烛,摆放月饼和水果。
人们品味着月饼,品尝着瓜果,边赏月边聊天,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
3. 吃月饼中秋节是吃月饼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月饼包装精美、品种繁多。
传统的月饼有蛋黄莲蓉月饼、五仁月饼等。
如今,人们还创新出各种口味的月饼,如冰皮月饼、巧克力月饼等,丰富了节日的食品选择。
4. 赏花灯中秋节期间,各地会组织花灯展览,各种精致灯笼被挂在街头巷尾,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人们会一起欣赏美丽的花灯,有的还会举行灯笼制作比赛,激发人们的创作热情。
5. 儿童游戏中秋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他们会穿上新衣服,手捧灯笼,与小伙伴们一起玩各种传统游戏,如猜灯谜、踢毽子、放风筝等。
这些游戏不仅丰富了节日的氛围,也增加了家庭和邻里之间的互动。
6. 传统舞蹈某些地区还有一些特殊的传统舞蹈表演,如广场舞、地方戏曲和民间舞蹈等。
这些表演不仅丰富了节日的内容,也为大家带来了欢乐和娱乐。
三、中秋节的象征意义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c588ba1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0.png)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庆祝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与清明节、端午节、春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和独特的文化传承。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时期。
相传,当时天帝之孙后羿得到了不死药,为了防止药被武丁夺取,后羿在月亮上藏起不死药。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人们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赏月,吃月饼,庆祝中秋节。
在另一个故事中,中秋节起源于周朝时期。
相传,当时周武王征服了商纣王,统一了天下。
周武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自此成为了皇帝的传统。
为纪念周武王的成就,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被确定为庆祝中秋节的日子。
不论是哪个故事,中秋节都成为了一种传统习俗,以庆祝和团圆为主题,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传统节日之一。
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1. 赏月——赏月是中秋节庆祝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中秋月亮圆满,常被比作人生的圆满和团圆。
在小桥流水、草地天空、花好月圆的环境下,欣赏月亮的光辉,感受并祝愿和家人、亲友之间的情谊和平安。
2. 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重要的传统食品之一,它是以五仁、莲蓉、豆沙为主要原料,用皮包着馅制成的小点心。
在中秋节时送月饼、品月饼已经成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而现在月饼种类越来越多样化,不再是传统的五仁、莲蓉、豆沙,也有水果味、巧克力味等口味的月饼。
3. 点灯笼——在中秋节的晚上,人们还会点起彩灯和花灯放在庭院中,让家人、邻居都能欣赏到灯光的美丽。
4. 祭拜——在中秋节,也有一些地方会进行祭拜活动。
祭拜祖先,祈求平安,是中国古老的习俗之一。
5. 玩捉迷藏——中秋节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
他们会在院子里玩捉迷藏、打闹等游戏,充分体验秋天的欢乐氛围。
三、中秋节的文化传承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传承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5e25059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e.png)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中秋节,又称“月夕”、“团圆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它始于中国周朝,历经多个朝代的发展,成为华夏文化中重要的节点。
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也被视为家人团聚、感恩和祭祀祖先的时刻。
本文将介绍中秋节的来历、相关的传统习俗以及今天人们如何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一、中秋节的起源与来历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传说。
其最广为人知的故事是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
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在天空出现,严重烧焦了大地,危及人类的生存。
英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类。
由于这个功绩,他获得了一瓶长生不老药。
然而,他的妻子嫦娥偷偷喝下了这药,变成了一个通体发光的仙女,飞上了月亮。
为了怀念嫦娥,并表达对她的思念,人们开始在中秋这天举行祭祀活动。
这就是中秋节的来历。
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一个重要传统是赏月。
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聚在一起,观赏美丽的明月,并怀念家乡和远方的亲人。
赏月时,家人常常围坐在一起,享用月饼并进行亲子活动,例如猜灯谜和吃柚子。
2. 吃月饼:中秋节的标志性食品是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糕点,传统中有各种口味的月饼,例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吃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美好。
此外,也有一些地方有着特殊的中秋节食俗,例如广东地区的“饮酒踩月”和福建地区的“苏堤之战”。
3. 点灯笼:在中秋节期间,人们还会制作和点亮各种各样的灯笼。
这些灯笼以不同的形状和造型来装点家庭和公共场所,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氛围。
4. 赏桂花:中秋节是桂花开放的季节,因此欣赏桂花也成为一项传统的习俗。
人们喜欢在这天泡上一壶桂花茶,享受芬芳的香气。
三、如今的中秋节庆祝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随之改变。
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加注重家庭团聚,许多人回家与亲人共度佳节。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庆祝方式,例如举行中秋晚会、赏花灯游园、进行烧烤野炊等。
此外,现代人也更加关注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艺术。
很多地方会举办中秋节文化活动,包括文艺演出、传统舞龙舞狮和民间手工艺制作等。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61ad44d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3.png)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聚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化而来。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最新,盼望能够帮到你哟!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中秋节的来历1)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
“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
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局部,故秋季的其次个月名为“仲秋”。
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
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闻。
2)总之,依据史籍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日期定于农历8月15日。
因为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
中秋节的风俗中秋节到了,各地都有自己的习俗。
但中秋节的习俗共同之处不外乎:祭月、赏月、观花灯、吃月饼。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民间拜月、月光马儿、兔儿爷、中秋宴俗、舞火龙、燃宝塔灯、偷菜求郎、窃瓜祈子、中秋博饼、祭月烧香斗、乞月照月爬月、走月亮走三桥等等。
中秋节习俗代代流传。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日,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秋节文化的多样性。
我们都有责任继承和发扬这种优秀传统,让亲情永恒,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中秋节有什么寓意首先是庆祝团聚,无论古今,人们只要能够回到家中,就能不远千里赶回来,和家人挚友聚在一起,对于发扬敬老尊老的传统有很大的协助。
其实是时间方面,由于中秋节俗贴近了民众生活的须要,大家便将秋季的节俗都集中到中秋,使之成为四季庆赏的大节之一。
拜月、赏月、团聚是传统中秋节俗的核心,从当代社会生活看,它仍旧有着符合民众生活须要的现实意义。
中秋节传统活动有哪些赏月来源于祭月,肃穆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很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中秋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通用8篇)
![中秋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adfae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3.png)
中秋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通用8篇)中秋节的来历意义和风俗篇一中秋节的起源篇二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
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传统习俗篇三中秋节传统习俗: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中秋节传统习俗: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
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简介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117c3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7.png)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简介中秋节,又称月夕、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8月15日,是人们在团月之时庆祝的一种习俗。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祭月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与家人团圆、赏月并欣赏月饼的传统盛会。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嫦娥奔月传说。
相传古代中国有十个太阳,每天轮流出来照耀大地,但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
为了拯救人民,英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使世界恢复宁静。
然而,后羿之妻嫦娥无意间误饮了仙药,飞上了月亮。
为了怀念妻子,后羿每年在这个时候拜月,并将这个习俗传承下来,形成了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
二、中秋节的风俗习惯1. 赏月: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赏月。
人们在这天通常会找一个宽敞的地方,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观赏明亮的月亮。
月亮的圆形代表着团圆,所以赏月也象征着亲人团聚的愿望。
2. 吃月饼:在中秋节期间,人们都会赠送和品尝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其制作过程繁琐,口感丰富多样。
里面的馅料有豆沙、莲蓉、红豆等多种口味。
传统的月饼上还会印上花纹,如兔子、莲花等寓意吉祥的图案。
3. 赏花灯: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南方城市,中秋节还有赏花灯的习俗。
人们会沿街散步,欣赏五彩缤纷的花灯,这些花灯造型各异,如龙、凤、兔子等,灯光明亮,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
4. 玩游戏:中秋节也是家庭聚会的时候,人们会一起玩各种传统游戏。
其中最流行的游戏是“猜灯谜”。
人们在花灯下贴上谜语,其他人则猜谜语的答案,猜对了可以获得小奖品。
5. 龙舟竞渡:在一些地方,中秋节还有一项传统的活动,那就是龙舟竞渡。
人们组成龙舟队,在河流或湖泊中竞渡划船比赛,船上的队员有节奏地划着船桨,船尾有人敲鼓助威,气氛热烈而喜庆。
三、结语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瑰宝,是人们表达思念和祝福的重要时刻。
通过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习俗,人们在这一天共同感受团圆和温馨。
无论身在何方,中秋节都是人们心中的一个节日,一个可以与亲人团聚、祈福家庭和美好未来的时刻。
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
![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d7d9884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c.png)
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中秋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有着丰富的传说和习俗,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传说和习俗。
一、传说:1. 后羿射日:相传远古时期,天空有十个太阳,使得大地干旱,各种植物都无法生长,万物面临着灭绝的危机。
后羿是一个有名的射箭高手,他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类。
为了纪念后羿的功绩,人们在每年的中秋节举行祭月仪式。
2. 嫦娥奔月:相传古时候有十个太阳炙烤大地,人们生活艰难。
于是,后羿射下九个太阳,留下一个,为人间带来了温暖和光明。
后羿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敬仰。
与此同时,嫦娥也因为吃了长生不老草而飞到了月亮上。
人们每年中秋节都会举行赏月的活动,以纪念嫦娥。
3. 刘邦攀月: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汉朝的创始人。
相传他在中秋节的时候,攀上了一棵大树,观赏了美丽的月光,心情愉悦。
后来,中秋节就成为了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
二、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最重要习俗之一就是赏月。
人们在中秋夜会提前准备好月饼、柚子等食品,并且整个家族聚集在一起,观赏明亮的月亮。
赏月的时候,人们常常会祈祷幸福美满,亲朋好友之间也会畅叙情谊。
2. 吃月饼:中秋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是吃月饼。
传统的月饼是由糯米、豆沙、莲蓉等馅料制成,外面还有各种花纹,非常美味。
人们在团聚的时候一起分享月饼,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3. 赏桂花:中秋节正值桂花盛开的季节,桂花散发着独特的香气。
人们会在这个时候到公园或者郊外赏桂花,欣赏美景,感受秋天的气息。
4. 玩沙包:沙包是一种民间玩具,是用绸子包裹沙子制成的。
中秋节的时候,大人们会给小孩子准备沙包,让他们在赏月的时候一起玩耍。
中秋节是一个充满温馨和祥和氛围的节日,人们通过各种习俗来表达团圆和祈愿的心情。
无论是赏月还是吃月饼,都寄托着人们对家庭、亲情和幸福的向往。
同时,中秋节的传说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代相传,成为了中秋节独特的文化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本文是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中秋是指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都会选择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关于中秋节的来历说法有很多,以下列出三个比较常见的说法。
为了庆祝这个节日,各地都有习俗,人们会摆上香案,祈求平安,吃月饼祈求团圆等。
来历
来历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我国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而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且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
先开始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的演变称为“中秋节”。
来历二: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我们最熟悉了,先是后裔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个成仙的药,他不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至于嫦娥为什么吃药,还有几种说法,这里不表,后裔对嫦娥思念,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后来演变成习俗,也有说人们听说嫦娥成仙之后,纷纷在月下设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人们称“中秋节”。
来历三: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的收获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有祭祀土地的活动,在以前有春播、夏收、秋获、冬藏之说,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所以可能是由这延续下来的习俗。
习俗
月饼,每到中秋节,月饼是必不可少的,它象征着团圆,寓意着圆满,是我们对亲情的寄托。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亲朋好友互相赠月饼,是一种亲情的体现,也是社会关系的联络。
在节日当晚,一家人会围在香案前切月饼吃,每个人都要吃,这代表了自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象征着团员。
设香案,中秋季也是祭月的节日,人们会设香案,点上香,放上水果、月饼等,香案置于院落中,表达了对月亮的祭拜,也表达了人们对神的敬仰。
赏月,这一天月亮很美,由古代文人骚客们发起,他们的诗句及作品促使这种活动逐渐成为一种习俗,这一天一家人一起赏月那叫圆满,一个人漂泊在外赏月,会异常孤单。
无论如何,这一天,我们都会情不自禁的看几眼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