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第9册美术教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 弯弯的小路丨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弯弯的小路丨浙美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艺术作品中的手法,并从中获得启示与灵感;
2.提高学生表现力和想象力;
3.学会用画笔勾勒出弯弯的小路,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够观察、分析、表达艺术作品的色彩和构图特点;
2.掌握画笔的基本用法,了解颜色和手法的搭配;
3.培养想象力和表现力,掌握表达情感的方法。
难点
1.小路的勾勒和构图;
2.整个画面的结构和重心的处理;
3.表现出对小路的情感和想象。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出示图片:《毛主席视察南方后的精神面貌》并简单介绍该画的作者、作品构图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留意画面中主体的表情及色彩的运用。
2. 观察(10分钟)
老师出示本节课的艺术作品《弯弯的小路》,要求学生细致观察、分析作品并写出观察笔记,包括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
3. 分组研究(15分钟)
学生按小组进行分组研究,讨论自己的观察笔记,并从中总结出该艺术作品的特点。
4. 示范画与指导(15分钟)
老师示范画一幅弯弯的小路,并介绍画笔的基本用法和颜色的搭配,指导学生如何勾勒小路。
5. 学生操作(40分钟)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表现力,表达出自己对小路的情感和想法。
6. 作品展示(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分享表达小路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了艺术作品中的手法,并从中获得启示与灵感,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用画笔勾勒出弯弯的小路,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情感。同时在作品展示环节,学生能够互相欣赏和分享自己的经验,加深了对于表达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表现和情绪的掌控,及时调整节奏,使学生愉悦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浙美版第九册美术复习资料
第九册美术复习题
一、填空
1.北山街是杭州西湖边著名的()。
2.杭州城市起源的见证——()。
3.北山街上有蔡元培居住的()、史量才的()、具有百年的()等等建筑。
4. 安全标识一般分为()标识、()标识、()标识和指令标识等。
5. 安全标识的设计要素包括()、()、()。
6.童谣和童画,将()、()、()生动地融为一体。
7.木雕具有悠久的历史,以雕刻材料命名有()和(),以地域特色闻名的()和()。
8.雕刻的方法有()、()、()、()、贴雕等。
9.中国传统门饰内容上分为()、()、()、()、()、()、博古杂宝等。
10.门饰以()技法为主。北方()为多,南方则以()、()为主。
11.墨分五色,即(),可用()来调节墨色的浓淡。
12.色轮里()的色彩为类似色,()的色彩为对比色。
13.类似色在同一环境货画面配合时产生()、()的感觉,对比色则会产生()的色彩效果。
14.色彩的三要素()()()。
15.色彩往往会带给我们某种心理感受,包括()、()、()、()和()等。
16.制作美的纹理一般可以用()、()、()、()、()、()、()等方法。
17.敦煌石窟包括()、()、()和()四个石窟,其中()最大。
18.敦煌石窟现存有壁画彩塑的洞窟共()个。
19.中国金银器早在()已有了黄金饰件的制作。
20.金银器制作最成熟和繁荣的时期展()。
二、名词解释。
1.泥人张
2.色相:色彩的相貌。是色彩最大的特征。
3.明度: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
4.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色彩中所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
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四、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点评,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加深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尊师之情。 2、 提高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选择一定的表现形式。 3、 正确区别老师与学生之间外在的形象特征、神态。 教学重点: 表现学生在教师节中向老师献礼的场面和情意。 教学难点: 把握师生的形象特征与神态;主题明确,画面内容感人。 教学准备: 彩笔或水粉水彩画工具、作业 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教师巡视纪律与画具准备情况。 2、谈话导入 九月份有一个很特别的节日,那会是哪个节日呢?(教师节) 为什么要有个教师节? 二、说一说 1、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同学们想一想,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老 师 对你的关心和爱呢?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贺卡制作,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联想 能力,创造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3、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养成尊师重教的优良品 格,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难重点 1、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卡片的形象思考与设计构成 教学准备 1、课前设置:在授课前,将多媒体教室的课桌布置为六个方块,每 方块六个课桌。 2、彩纸、双面胶、剪刀、胶棒、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课件片头文字,图片唤起学生对教师节的记忆。 2、尊师重教风尚——自己表达对教师感激之情的方式(学生从信封 袋中拿出祝词,表述) 3、揭示课题:尊师卡片(板书) 二、认识体验 1、拆分卡片:教师出示尊师卡片,让学生拆分卡片。说说是由哪些 部分构成的? 2、教师总结尊师卡片的构成:衬底、形象、文字。(板书) 3、师生一起寻找卡片形象设计的规律。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 奇妙的点彩画浙美版
奇妙的点彩画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接触点彩画,知道点彩的绘画特点及简单技巧,并用点彩法创作一幅画。
2.通过思考、比较、欣赏与讨论,使学生感知点彩画的画面效果,了解点彩画的原理。
3.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学习运用各种绘画手段,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其对美好事物的表现以及创造的欲望。
重点、难点
重点:充分利用彩和不同的点法创作一幅点彩画。
难点:能够使用点彩的方法创作相对完整的作品,丰富表现手段。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大中小油画笔或水粉笔、毛笔,调盘,小水桶,小毛巾或抹布,毛毡或报纸。
教师:课件,彩示范用具,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
2.点的演绎
请看大屏幕,会出现什么呢?看谁的眼睛最亮,先发现!
课件出示——点
数的清吗?
别看这些点个子小小的,团结就是力量,无数的点会聚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幅画。
出示保罗·西涅克《纳蒂布港》
给这种画起个名字吧!(点画)
3.揭题《奇妙的点彩画》
二、探究
1.点彩派简介
(1)点彩画到底奇妙在哪里呢?比较一下,哪几张不是点彩画?
第四幅: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以平涂为主,不是用点来画的。
第三幅:它到底是不是点彩画呢?这是近看效果,这是远看效果,有什么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它是用小点点出来的。
板书:点画
(2)这些点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根据人物或者物体的什么来点的?轮廓、外形。要有一个形才能点,可不是乱点的。
板书:有形
(3)和一般的画比较,点彩画的颜看上去亮一点还是暗一点?
正宗的点彩画不像其他画要把颜料在调盘上调好后再画,而是直接把纯点到画面上进行自然的融合,所以就显得特别的明亮。这又是点彩画的一大特。
浙美版第9册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第九册)
一、全册教学理念: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教学情况分析:
浙美版第九册教材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三、措施:
1、加强造型能力的培养,对简单的自然物进行写生,并指导正确的观察方法,以确定如何对事物进行造型处理。
2、面向全体学生,拉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距离,加强对后进学生美术上的培养。
3、学习“色彩原理”的理论性知识,以加强他们分析观察事物的颜色变化能力。
4、加强对工艺上的技巧能力培养。
四、全册课时安排:
本学期讲授新课共25课时。
五、全册教学内容、课时及单元课时计划
总第1课时
课题:1、悠悠北山街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探访活动:探访时用的速写本或相机,写生铅笔或钢笔,收集北山街相关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料(希望与家长沟通)。课前准备钢笔或铅笔水彩的创作工具。
新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9.弯弯的小路
新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9.弯弯的
小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的方法画一条符合透视规律的小路。
2、通过画路提高学生描绘的技能,以及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并运用于绘画中。
教学难点:正确表现物体的前后透视关系,并且能创作有新意的小路。
二、课前准备
1、学生——记号笔,白纸等
2、教师——课件,学生用白纸,记号笔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弯”是什么意思?
2、那“弯弯的”又是什么意思呢?请你拿出准备好的工具,把“弯弯的”表示出来,先认真想一想再动手做一做,看谁表示的最有创意,给你一分钟的时间。
3、时间到!这是我的,我把它画到黑板上,请你也和
我一样,把你的创意画在纸上。(请三位同学贴到黑板上)
4、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做,伸直你的手,做个相机的镜头,对准我的手中这“弯弯的”图案,请你仔细观察,它有什么变化?板书:近大远小
(二)感受透视
1、(课件)再看,这是什么?它展示在你眼中的情景是怎样的?(越远的地方就越——,最后——);
2、(课件)这是一排同样大小的风筝,它高高的飞翔;(三)表现透视;
1、透视有什么奇妙之处呢?(课件)请看这两幅图,;
2、你说图二中的路远,那么画面中的哪里让你感觉到;
3、(课件)请看,这是一幅世界名画,请你仔细观察;
4、根据这些透视原理,要这条弯弯的线变成有纵深感;
5、路的方向和形状一样,都是可以多种多样的,比如;
6、路有了,我继续画,你仔细看,你后——)
2、(课件)这是一排同样大小的风筝,它高高的飞翔在天空中,看这些风筝,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同学们,像刚才看到的弯弯的图案、铁路、风筝,同样的一个物体,离我们近了,感觉就大一点,而离我们远了,感觉就小一点,这种近大远小的现象在美术学里叫做透视。板书:透视(三)表现透视
浙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
第十二册美术教案
一、总体思路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7课,分为8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除了艺术瑰宝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但是也有并列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作一定的调整。课时数只是一种建议,教师在教学时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条件作适当调整。
二、教学方法
了解了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安排的总体思路,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如何教学。那么,如何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本册教学?编者认为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例如在上第1 0课《竹》时,先让学生欣赏国画《兰石图轴》《墨竹图轴》,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对竹这一植物的观察、理解、感悟,而应当让学生对艺术家如何表现竹进行比较、讨论,从而引导他们感受艺术表现的美,了解民间艺术不同表现的形式及其美感,并让他们多谈谈自己的感受,努力提高审美情趣。
8吹吹打打新浙美版9册五年级上册
8吹吹打打新浙美版9册五年级上册
第一篇:8吹吹打打新浙美版 9册五年级上册
8吹吹打打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在吹打乐器表演中的动态特征,进行适当的夸张表现手法;并尝试用泥塑进行圆雕造型表现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操作等活动提高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能力和泥塑造型的表现能力,知道用美术的方式表现生活
3、体验泥塑造型活动的乐趣,在夸张人物动态的造型活动中提高对泥塑人物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泥塑圆雕的形式表现演奏吹打乐器的人物
2、难点:能抓住人物形、情特征进行适当的夸张,表现出人物演奏时的动态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陶泥、泥刀、木板一块、抹布(或旧报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陶泥、泥塑作品若干
五、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击鼓说唱俑》等经典陶俑泥塑作品后,教师简单介绍吹打乐的历史,并出示课题《吹吹打打》,提出本课学习任务——用泥塑表现演奏吹打乐器的人物
2、欣赏、了解安塞腰鼓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知识,初步感受吹打乐表演时活泼快乐、激情四射的魅力
3、引导学生欣赏杨奇瑞的现代雕塑作品《丑娃参军》,重点对“爷爷”这一人物进行深入赏析,深刻体会夸张的造型方法和作用
4、引导学生小组成员之间自主学习交流;欣赏课本第19页的图片,说说这些人物的哪些地方最吸引你?教师巡视辅导,启发学生重点观察人物的眼睛、嘴、鼻、体态等的造型变化,感受夸张表现的魅
力
5、教师演示制作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在人物的整体泥塑时要把握好整体简单刻画和局部细节的深入刻画对比
6、布置作业要求:能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一个正在表演吹打乐的人物,要注意夸张人物的动态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9印印画画-浙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9印印画画-浙美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印印画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印画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
1. 印印画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印印画画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 印印画画的创作方法和步骤。
4. 印印画画作品欣赏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印印画画的基本技巧,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印印画画技巧创作出具有美感和创意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课件、示范视频、作品欣赏图片等。
2. 学具:水粉颜料、画纸、拓印棒、海绵、剪刀、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印印画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印印画画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示范创作方法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印印画画的全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提高创作水平。
六、板书设计
1. 课题: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9印印画画-浙美版
2.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品展示与评价、总结与反思。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9课 印印画画丨浙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9课印印画画丨浙美版
一、教学背景
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学期的美术课,学生年龄在7-8岁之间。课程内容为《印印画画》,是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版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手印、拓印等方式认识不同的绘画技法,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的绘画技法,如手印、拓印等。
2.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进行创作,展示个人风格。
3.学生能够对色彩有更深入的了解,表达对色彩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案及相关绘画材料,如彩色纸、颜料、海绵、刷子、手印板等。
2.各类图片或参考书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教师通过引入儿童画家、如何绘制一个好的手印等方式,让学生对手印等绘画方式有初始的认识。
2.知识点讲解
通过讲解手印、拓印的原理及技巧,让学生初步了解手印、拓印的基本方法及操作技巧。
3.活动指导
1.让学生先在白纸上手印,了解手印的方法及效果。
2.让学生选一张图片或自己构思一幅画,准备进行拓印。
3.在选择完图片后,让学生花上几分钟仔细观察选定的图片,以了解选定的图片细节。
4.让学生把选定的图片手印在手印板上,以了解手印板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5.接下来,让学生通过对手印板资源的利用,进行拓印并进行色彩填充,最后完成粘贴。
4.展示及点评
让所有的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评价和分享彼此之间的作品,并依照一定创作的规范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五、教学反思
1.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尚处于视材幼稚的状态,需要通过观察大量的事物来逐渐构建自己的视觉经验,从而更好的运用到绘画中去。
小学美术浙美版五年级下册《9弯弯的小路》教案
《弯弯的小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的方法画一条符合透视规律的小路。
2.过程与方法:在理解透视规律的基础上欣赏并评价美术作品。通过画路提高学生描绘写生的技能,逐步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并运用于绘画中。
教学难点:正确表现物体的前后透视关系,并能创作有新意的小路。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铅笔、素描纸等。
教师:课件、白纸、记号笔、炭笔等。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一、添画游戏
(1)教师出示城堡范画,教师:同学们今天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座美丽的城堡,大家喜欢美丽的城堡吗?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堡,通往城堡的路因年久失修毁坏了,现在需要同学们帮忙设计出一条通往
城堡的路。有哪位同学想来试一试呢?
(2)其他同学请在素描纸上也画出一条“弯弯的小路”。
教师:我们来看看这三位同学画的小路,第一条呢,是直直的小路,第二条呢?哦~它是近大远小的小路,我们看下一条,第三条是弯弯的小路,
三条小路我们都看过了,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哪位同学修的路最有纵深感呢?
(3)引出课题
教师:没错,这位同学修的路最有纵深感,想知道为什么吗?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弯弯的小路》这一课,学习如何用绘画语言表现一条路的纵深感与空间感。
板书课题:《弯弯的小路》
2.欣赏作品
我们先来看一组摄影作品,草地上的木板路,石板路与田间小路,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9 弯弯的小路 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9 弯弯的小路浙美版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针对五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第九课《弯弯的小路》进行教学。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观,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学生将通过绘画实践,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和空间布局来表现小路的曲折与自然之美。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运用、色彩搭配和空间布局。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创造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热爱,激发他们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教学难点
1. 技巧掌握: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小路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 创意发挥:引导学生如何在描绘自然景观时融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教具学具准备
1. 教具:绘画示范视频、自然景观图片、绘画工具介绍。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之美,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2. 新授: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运用、色彩搭配和空间布局,并通过示范视频展示绘画过程。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5.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强调学生在绘画中要注意的要点。
板书设计
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包括绘画技巧的要点、色彩搭配的原则和空间布局的方法。
作业设计
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一幅描绘小路的绘画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的线条、色彩和空间布局技巧。
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九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
符合5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8课,分为10个
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
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除了艺术瑰宝单元
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二、教学目标
1、调查、了解社区或小镇的历史,从美术设计的角度,为未来发展作规划、设计。
2、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为学校设计制作标志。
3、了解中国的民间艺术,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4、与同学合作,选择适宜的媒材制作平面舞台或模型。
5、欣赏民间年画、传统纹样、木雕、了解民间艺术中的象征和寓意。
6、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7、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三、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比较好,
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有一定的想像力与表现力,并有较强的欣赏能
力。班级、学生之间对美术课的兴趣,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理解差距较大。部
分学生上美术课没有激情。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是评价方式趋于更完善,从而体现以人为
本,使评价人人参与,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
素养。
2、不断地改变教法,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培养。
3、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学习,了解更广泛地的探究性学习。
4、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视,录象、范画、故事游戏、音
七年级美术下册9暑假生活记录册参考课件浙美版
思考:现代书籍与古代书籍相比,除了装订外还 有哪些优点?
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创 意呢?
《 朱 熹
千 字 文 》 效 果 图
异形书
作业:
按照以往的暑假生活内容,设计暑期生活 记录册开本样式并说说采用什么样的装订更 好(想想异形开本是不是会更有意思呢?)
ຫໍສະໝຸດ Baidu
封面:起保护、 装饰、宣 传、推销的功 能,是沟通读 者与书籍内容 的桥梁。
封底:起保护作用, 一般印有标志性图案 和条码。
书脊:连接封面和封底, 并起支撑作用。印有书 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
书籍形式的演变史
金
代
经
汉 代 竹
卷 轴 装
折 装
简
装
清
蝴
代 线 装
蝶 装
包 背 装
旋 风 装
西式书籍装订
暑假生活记录册
书籍装帧设计
书的大小开本
书的基本结构名称及作用
勒口:保护封 面,使边缘不宜 破损。
目录:是全册各 部分内容标题的 有序排列,起导 读作用。
内页:印有和记载 书籍的内容部分。
环衬 :一般是白纸,用于 写赠词或签名;有的也印 有前言。
扉页:又称副封面,起 装饰作用。
书的基本结构名称及作用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 印印画画丨浙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印印画画丨浙美版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
《印印画画》。
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印刷的基本方法。
2.能够感知印刷所需的辅助用具。
3.能够绘制出印章的形状,并夹刻出来。
4.能够运用印章创作简单的印刷艺术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够描述印刷的基本方法。
2.能够感知印刷所需的辅助用具。
教学难点
1.能够绘制出印章的形状,并夹刻出来。
2.能够运用印章创作简单的印刷艺术作品。
三、教具与材料
教具
1.教室或工作室的黑板、粉笔或白板、白板笔。
2.教师所需的茶杯、毛巾等。
材料
1.手工印章、印泥,印刷纸或画笔纸、彩色铅笔、橡皮。
2.练习纸、素描纸、裱纸。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1.教师出示小鱼、小人、小花等印章,并介绍印章的用途和重要性。
2.提问:我们印章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有没有人想过?
第二步:讲解
1.教师用黑板或白板展示相应的图片,讲解印章的制作过程。
2.讲解印泥和印刷纸的作用。
第三步:演示
1.教师演示如何制作印章。
2.让学生跟着教师做,练习绘制不同形状的印章。
第四步:练习
1.让学生在练习纸上练习夹刻,完成一个印章的制作。
2.让学生用印章在练习纸上印刷,练习操作技巧以及调整色彩深浅。第五步:创作
1.教师展示一些简单的印刷艺术作品,比如一些简单的图案、卡片等。
2.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绘制的印章创作简单的印刷艺术作品。
第六步:总结
1.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2.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下如何清洗印章、印泥的方法。
五、教学参考
参考书目
浙江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参考网址
无。
新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已整理)
新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已整
理)
第一课:徐悲鸿与奔马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2.激发学生对美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
3.欣赏徐悲鸿用灰、浓、焦墨色和线条画出的奔马,感受奔马的气势和力度。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三、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马的图片、图书及其他;
2.录像带《群马奔腾》;
3.徐悲鸿图片《奔马》、《群马》;
4.水墨、毛笔、纸等。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马,丰富知识。 1.看录像《群马奔腾》,激发兴趣 2.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马是什么样的?
2.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思考
①你们知道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千里识途的马吗?人们为什么这样叫马呢?②你们知道吗,为什么马是
善奔快跑的呢?③你还在哪里看见过马?它是什么样的?
3.鼓励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从图书、图片、电视、广播、电脑网络中查找,收集马的各种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与信息。
活动二: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培养审美情趣。
1.组织幼儿将收集到的马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 2 .提问:你喜欢马吗?为什么?
3.以故事的形式简述徐悲鸿先生爱马,观察马,画马的故事:
4.出示作品:《奔马》提问:
①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
②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呢③你觉得这匹马的体魄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④这匹狂奔的马心情会是怎样呢?
⑤如果你是这匹狂奔的马,在大草原上奔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配上《群马奔腾》音乐,整体感受作品的气势和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第九册)
一、全册教学理念: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教学情况分析:
浙美版第九册教材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三、措施:
1、加强造型能力的培养,对简单的自然物进行写生,并指导正确的观察方法,以确定如何对事物进行造型处理。
2、面向全体学生,拉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距离,加强对后进学生美术上的培养。
3、学习“色彩原理”的理论性知识,以加强他们分析观察事物的颜色变化能力。
4、加强对工艺上的技巧能力培养。
四、全册课时安排:
本学期讲授新课共25课时。
五、全册教学内容、课时及单元课时计划
总第1课时
课题:1、悠悠北山街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探访活动:探访时用的速写本或相机,写生铅笔或钢笔,收集北山街相关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料(希望与家长沟通)。课前准备钢笔或铅笔水彩的创作工具。
探访传统历史建筑文化记载表:
(教师)有关北山街的风光、历史文化、历史建筑的课件,创作工具。教学过程
1.导课,出示课题。
(1)对北山街风光的认识和感受。
课件出示北山街风光,如北山街夜景、栖霞岭、宝石流霞等,感受西湖边悠悠北山街的风光。
(2)小结:北山街,是一幅绝佳的西湖山水画,是一条风光秀丽的街道。
(3)板书课题:悠悠北山街。
2.对北山街的文化背景感受。
(1)小结出示:北山街文化遗存,如秦始皇缆船石、栖霞岭摩岩题刻、紫云洞诗词题刻、宝石山稚僧担物造像等,教师讲解。
(2)小结:北山街,是一座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一条历史悠悠的北山街。
3.对北山街的历史文化建筑探访。
(1)趣味导入。
教师先出示几张北山街历史建筑物的局部,如孤云草舍局部,让学生猜猜是杭州哪里的建筑物?再出示建筑全貌,请学生看一看,说说是什么建筑。
(2)教师提出探究问题。
杭城要进行整体改造,这几处建筑是否该拆除?
(3)探究活动。
先请探访这几处建筑的同学分小组交流探访活动调查表,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调查,进行讨论。再请各组代表说明本组探访活动的情况,按探访记载表分析,对探究问题作出答复。
(4)激发写生创作兴趣。
现在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在逐渐消失,我们必须积极保护,并给予记录。可讲述有关后人想寻找一些名人曾在北山街居住过的历史建筑,由于文字图片记载缺乏而费尽周折的故事,激发学生除了文字图片的收集探访外,还可进行美术写生创作,以艺术形式描绘、记录自己喜爱的历史建筑物。
4.写生创作指导。
(1)对比北山街历史文化建筑与现代杭城建筑,区别表现在哪里?让学生看图片对比分析,更清晰地了解历史建筑的特点,帮助启发学生能够抓住历史建筑特点进行描绘。
(2)欣赏绘画艺术家用线描、色彩速写描绘建筑物的作品,启发学生进行创作构思。
(3)欣赏儿童优秀作品,鼓励创作信心,讲究创作的童趣性。
结合欣赏,教师可演示如建筑与树木的主次关系,构图的疏密、饱满,以及先线描后色彩的创作方法等。
(4)作业设计:用速写与摄影的表现手法,创作题为《值得珍藏的建筑》的作品,全班可装订成《悠悠北山街》的图册,并配上文字简述。学生创作用纸可事前打孔以便用线装订。
5.学生独立创作,教师设计封面、目录。
6.展示作品,创作点
总第2课时
课题:2、安全标识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图案绘制工具(铅画纸、记号笔、水粉颜料),收集一些常用的安全标识,了解其中的含义。
(教师)准备一些常用的安全标识图片、范作及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
(1)教师提问:你见到过哪些安全标识,它们分别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2)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安全标识可以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等,具有禁止、警告、提示的意思。它利用一定的色彩、图案和形式等美术元素刺激人们的视觉和心理,起到警醒的作用。
3)引出课题:《安全标识》。
2.分辨标识。
(1)课件播放:出示有禁止攀爬、当心触电、小心轻放等安全标识的情景录像片段,学生观察这些标识的色彩、图案及形状,以及张贴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等。
(2)分辨安全标识:出示一些常用的和特殊的安全标识,考考学生是否会分辨,如:禁止抛物、禁止触摸、当心滑倒等。
(3)提问:为什么好的安全标识能起到提高人们安全意识的作用?
3.设计安全标识。
(1)提问:校园内外应张贴哪些内容的安全标识?
(2)探讨:怎样设计才使安全标识的色彩、图案、形状的含义清楚而醒目?
(3)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交流。
(4)要求:为学校或社区设计安全标识。
(5)设计建议:运用合适的视觉语言(色彩、图案及形状等);合适的标识用色,如红色和黑色搭配用作禁止的标识,黄色和黑色用作警告的标识,绿色等其他颜色可以作提示标识;考虑制作材料的多样性,如在露天的地方张贴,材料纸张应当防水、防晒,颜料可以采用丙烯等。
4.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指导:对制作中存在的共同性和个别问题加以指导。
5.小结与拓展。
(1)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2)课外分小组把安全标识张贴在校园合适的位置。
(3)布置下节课上《安全标识故事》的准备事项。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图案绘制工具,思考作业存在的问题和优点,准备创编标识故事(有关110、119等公共常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