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产褥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恶露异常、腹痛、发热等需就诊。 3.提供产后休息、营养、活动、产后复查指导。
1.王某,初产妇,产后第3天突然出现畏寒、高热, 体温达40.2℃,伴有恶心、呕吐,下腹胀、剧痛, 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感不明显。下列最可
能的诊断是( D )
A.子宫内膜炎
B.外阴伤口感染
C.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D.急性盆腔腹膜炎
【诊断检查】
1.血、尿常规 了解感染与贫血情况。 2.宫腔分泌物培养或涂片检查。 3.B型超声检查 能了解宫腔内有无残留
物、子宫切口愈合状况等。 4.病理检查 若有宫腔刮出物或切除子宫
标本,应依靠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抗感染、促子宫收缩 2.刮宫 3.剖腹探查
于某,出现晚期产后出血,其最常见原因
目的及愈合过程。
(
(三)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四) 支持疗法 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必要时输入血浆及血
(五)密切观察治疗效果:
1.生命体征 2.腹痛部位及性质 3.恶露色、量、气味
4.伤口愈合情况 5.大小便情况。
(五)健康教育
1.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产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2.教会产妇识别产褥感染的征象:
第一节 产褥感染
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
产后出血 妊高征 产褥感染 妊娠rperal infection)定义: 指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
全身的炎症变化。 发生率 6%。 危害: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产褥病率的定义:
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天内,用口表每日测体 温4次,间隔时间4小时,有2次达到或超过 38°C者。
二、病因
1.诱发因素: 致全身抵抗力下降的因素: 与分娩有关的因素: 产前:阴道炎、胎膜早破 产时:产程延长、产道损伤、手术分娩或器械助产、
1.王某,初产妇,产后第3天突然出现畏寒、高热, 体温达40.2℃,伴有恶心、呕吐,下腹胀、剧痛, 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感不明显。下列最可
能的诊断是( D )
A.子宫内膜炎
B.外阴伤口感染
C.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D.急性盆腔腹膜炎
【诊断检查】
1.血、尿常规 了解感染与贫血情况。 2.宫腔分泌物培养或涂片检查。 3.B型超声检查 能了解宫腔内有无残留
物、子宫切口愈合状况等。 4.病理检查 若有宫腔刮出物或切除子宫
标本,应依靠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抗感染、促子宫收缩 2.刮宫 3.剖腹探查
于某,出现晚期产后出血,其最常见原因
目的及愈合过程。
(
(三)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四) 支持疗法 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必要时输入血浆及血
(五)密切观察治疗效果:
1.生命体征 2.腹痛部位及性质 3.恶露色、量、气味
4.伤口愈合情况 5.大小便情况。
(五)健康教育
1.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产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2.教会产妇识别产褥感染的征象:
第一节 产褥感染
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
产后出血 妊高征 产褥感染 妊娠rperal infection)定义: 指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
全身的炎症变化。 发生率 6%。 危害: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产褥病率的定义:
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天内,用口表每日测体 温4次,间隔时间4小时,有2次达到或超过 38°C者。
二、病因
1.诱发因素: 致全身抵抗力下降的因素: 与分娩有关的因素: 产前:阴道炎、胎膜早破 产时:产程延长、产道损伤、手术分娩或器械助产、
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PPT课件

阴道窥器检查:见液体自宫颈流出 阴道液酸碱度检查:pH>6.5 阴道液涂片检查:羊齿状结晶 羊膜镜检查:可直视胎儿先露部,看不到前
羊膜囊
第一节 胎膜早破
【护理】
可能的护理诊断
1.有感染的危险:与破膜后阴道细菌逆行感 染有关。
2.胎儿受伤的危险:与脐带脱垂、早产儿肺 部不成熟有关。
3.焦虑:担心自己及胎儿的安危及未知的妊 娠结果有关。
本课小结
胎膜早破是分娩期的常见并发症,对母儿可 导致:感染、早产、胎儿窘迫等危害,根据孕 周、是否感染予保守治疗与终止妊娠,护理时 重在密切观察,予身心支持,以确保母儿安全。
子宫破裂是产科最严重并发症,经产妇多见, 妇女保健及产时服务模式的改变已少见。
本课小结
羊水栓塞是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肺栓塞、休克、 DIC、肾功衰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死亡率高, 重在预防发病相关因素如宫缩过强、急产、羊膜腔压 力过高是羊水栓塞的主要原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子宫破裂、剖宫产手术中子宫血窦开放是发生的诱因; 因此,临产、分娩、人工破膜、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 胎儿娩出时、剖宫产术中、术后等,当产妇突然出现 不明原因的胸闷、寒战、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 刻意识到有羊水栓塞 ,行心肺复苏急救,遵循评估— 决策—行动周而复始的进行。
(感染征象)
(三)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双破裂
Rupture of uterus
第三节 子宫破裂
【概念及分类】
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妊娠晚期或分娩 期发生破裂。
分类
原因:自发性 时间:妊娠期 程度:完全 部位:子宫体部
损伤性 分娩期 不完全 子宫下段
体征:
腹压增加羊水即流出 肛诊:上推胎儿先露部可见液体自阴道流
羊膜囊
第一节 胎膜早破
【护理】
可能的护理诊断
1.有感染的危险:与破膜后阴道细菌逆行感 染有关。
2.胎儿受伤的危险:与脐带脱垂、早产儿肺 部不成熟有关。
3.焦虑:担心自己及胎儿的安危及未知的妊 娠结果有关。
本课小结
胎膜早破是分娩期的常见并发症,对母儿可 导致:感染、早产、胎儿窘迫等危害,根据孕 周、是否感染予保守治疗与终止妊娠,护理时 重在密切观察,予身心支持,以确保母儿安全。
子宫破裂是产科最严重并发症,经产妇多见, 妇女保健及产时服务模式的改变已少见。
本课小结
羊水栓塞是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肺栓塞、休克、 DIC、肾功衰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死亡率高, 重在预防发病相关因素如宫缩过强、急产、羊膜腔压 力过高是羊水栓塞的主要原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子宫破裂、剖宫产手术中子宫血窦开放是发生的诱因; 因此,临产、分娩、人工破膜、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 胎儿娩出时、剖宫产术中、术后等,当产妇突然出现 不明原因的胸闷、寒战、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 刻意识到有羊水栓塞 ,行心肺复苏急救,遵循评估— 决策—行动周而复始的进行。
(感染征象)
(三)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双破裂
Rupture of uterus
第三节 子宫破裂
【概念及分类】
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妊娠晚期或分娩 期发生破裂。
分类
原因:自发性 时间:妊娠期 程度:完全 部位:子宫体部
损伤性 分娩期 不完全 子宫下段
体征:
腹压增加羊水即流出 肛诊:上推胎儿先露部可见液体自阴道流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ppt课件

6、乳房疼痛
乳房胀痛:产后哺乳延迟或没有及时排空乳 房,致乳腺管不通而形成硬结,产妇出现乳房胀 痛,触摸时有坚硬感,并有明显触痛。
乳头皲裂:乳头裂开时,表现为乳头红、裂 开,有时有出血,哺乳时疼痛。
初产妇因孕期乳房护理不良或哺乳方法不当, 或过度在乳房上使用肥皂及干燥剂等引起。
7、其他
体重减轻:胎儿、胎盘娩出,羊水流失及产时 失血,产妇体重约减轻6公斤左右。产后第一周,因 子宫复旧,恶露、汗液及尿液的大量排出,体重又 下降4公斤左右。
3、产褥期保健操 • 可促进腹壁、盆底肌肉张力的恢复 • 避免腹壁皮肤过度松弛 • 预防尿失禁、膀胱直肠膨出及子宫脱垂 • 一般产后第2天开始,每1-2天增加1节,每节做8-
16次 • 出院后继续做好保健操直至产后6周
4、计划生育指导
• 产后42天内禁止性生活 • 一般哺乳者可采用工具避孕 • 不哺乳者可选用药物避孕
4、恶露
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经阴道排 出称恶露;持续4-6周,分为:
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量多,有时有小血 块,有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出现在产后最初3-4天。
浆液恶露:色淡红,含少量血液,有较多的坏死蜕膜组 织、宫颈黏液、阴道排液,并有细菌。出现于产后4天,持续 复旧
产后当天宫底脐下1-2横指 产后第一天由于盆底肌肉的张力恢复,略升可 达脐平,以后每天下降1-2㎝,于产后10d左右子宫 降至盆腔内。
3、产后宫缩痛
指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疼痛; 一般在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后自然消失; 经产妇比初产妇多见。哺乳时反射性子宫收缩 可使疼痛加重。
疲乏: 产后压抑:易哭、易激惹、忧虑、不安,有时 喜怒无常,一般2-3天自行消失。
第十一章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PPT课件

当侵入血液循环的细菌大量繁殖引起败血症 时,可出现严重全身症状及感染性休克症状, 如寒战、高热、脉细数、血压下降、呼吸 急促、尿量减少等可危及生命。
13
(四)处理原则
1.支持疗法: 纠正贫血和水、电解质紊乱, 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 2.抗生素应用: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首选广谱高效抗生素 中毒重者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轻型:恶露量多,混浊有臭味;下腹疼痛、宫底 压痛、质软伴低热。
重型:高热、头痛、寒战、心率增快、白细胞 增多,下腹压痛,恶露增多有臭味。有些产妇 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和体征不明显。
8
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
局部感染经淋巴或血液扩散到子宫周围组织; 急性炎症可形成炎性包块; 持续高热,伴寒战、全身不适、子宫复旧差,出现
第十一章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1
第一节 产褥感染病人的护理
一、疾病概要 (一)概念 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
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 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
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至10天内用口表每天测 量4次,体温有2次≥38℃。
28
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1、产后2周内出现下列5条或以上的症状,必须 具备①②两条
①情绪抑郁
②对全部或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
③体重显著下降或减轻
④失眠或睡眠过度
⑤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止 ⑥疲劳或疲乏
⑦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自罪感
⑧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溃散
⑨反复出现死亡想法
2、在产后4周内发病
29
四、处理原则
16
(二)预期目标 1.产妇疼痛减轻,体温正常。 2.产妇感染得到控制,舒适感增加。 3.产妇营养,水、电解质维持平衡。 4.产妇能列举预防产褥感染的护理识。
13
(四)处理原则
1.支持疗法: 纠正贫血和水、电解质紊乱, 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 2.抗生素应用: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首选广谱高效抗生素 中毒重者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轻型:恶露量多,混浊有臭味;下腹疼痛、宫底 压痛、质软伴低热。
重型:高热、头痛、寒战、心率增快、白细胞 增多,下腹压痛,恶露增多有臭味。有些产妇 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和体征不明显。
8
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
局部感染经淋巴或血液扩散到子宫周围组织; 急性炎症可形成炎性包块; 持续高热,伴寒战、全身不适、子宫复旧差,出现
第十一章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1
第一节 产褥感染病人的护理
一、疾病概要 (一)概念 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
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 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
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至10天内用口表每天测 量4次,体温有2次≥38℃。
28
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1、产后2周内出现下列5条或以上的症状,必须 具备①②两条
①情绪抑郁
②对全部或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
③体重显著下降或减轻
④失眠或睡眠过度
⑤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止 ⑥疲劳或疲乏
⑦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自罪感
⑧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溃散
⑨反复出现死亡想法
2、在产后4周内发病
29
四、处理原则
16
(二)预期目标 1.产妇疼痛减轻,体温正常。 2.产妇感染得到控制,舒适感增加。 3.产妇营养,水、电解质维持平衡。 4.产妇能列举预防产褥感染的护理识。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ppt课件

6.遵嘱使用抗生素。 7.嘱病人定期随访尿常规,防复发。
ppt课件 28
五、护理评价
ppt课件
29
第五节 产后心理障碍
定义:指分娩后6周内发生的有关精神与行为的异常。 种类:产后沮丧、产后抑郁、产后精神病,以产后抑 郁常见。
临床特点:产后2周发病,表现为情绪抑郁、缺乏兴趣、 失眠、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哭泣、焦虑、负向思维; 重者伤及自己及婴儿。
1.支持疗法
2.抗生素的应用 3.病灶处理 4.血栓性静脉炎:与外科合作。 5.感染性休克:抢救
ppt课件
13
四、可能的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产褥感染有关。 2.舒适的改变与产褥感染(下腹痛、高热头痛)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发热消耗增多及 摄入量减少有关。 4.焦虑与担心自己的健康和婴儿喂养有关。
内源性: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厌氧菌感染,恶臭) 外源性:被污染的衣物、器具。
ppt课件
7
3.病原体
以大肠杆菌、厌氧菌常见
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感染较重 常为混合感染
ppt课件
8
三、护理评估
(一)病史: 1. 诱因:全身营养状况、有无泌尿及生殖道感染 史、个人生活习惯。 2. 本次妊娠分娩情况:尤其是妊娠合并糖尿病、胎 膜早破、产程延长、胎盘残留、产道损伤、产后 出血、手术分娩或器械助产等。 3.主诉:发热、 伤口不适、全身不适。
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定义:
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
起局部及全身的炎症反应。
发生率 6%。
危害:占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ppt课件 28
五、护理评价
ppt课件
29
第五节 产后心理障碍
定义:指分娩后6周内发生的有关精神与行为的异常。 种类:产后沮丧、产后抑郁、产后精神病,以产后抑 郁常见。
临床特点:产后2周发病,表现为情绪抑郁、缺乏兴趣、 失眠、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哭泣、焦虑、负向思维; 重者伤及自己及婴儿。
1.支持疗法
2.抗生素的应用 3.病灶处理 4.血栓性静脉炎:与外科合作。 5.感染性休克:抢救
ppt课件
13
四、可能的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产褥感染有关。 2.舒适的改变与产褥感染(下腹痛、高热头痛)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发热消耗增多及 摄入量减少有关。 4.焦虑与担心自己的健康和婴儿喂养有关。
内源性: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厌氧菌感染,恶臭) 外源性:被污染的衣物、器具。
ppt课件
7
3.病原体
以大肠杆菌、厌氧菌常见
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感染较重 常为混合感染
ppt课件
8
三、护理评估
(一)病史: 1. 诱因:全身营养状况、有无泌尿及生殖道感染 史、个人生活习惯。 2. 本次妊娠分娩情况:尤其是妊娠合并糖尿病、胎 膜早破、产程延长、胎盘残留、产道损伤、产后 出血、手术分娩或器械助产等。 3.主诉:发热、 伤口不适、全身不适。
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定义:
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
起局部及全身的炎症反应。
发生率 6%。
危害:占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第11章-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PPT课件

第三节 产后心理障碍
护理诊断 应对无效 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有自伤的危险
护理目标(略)
第三节 产后心理障碍
护理措施 倾听、疏导、解除、减轻 心理指导、避免刺激、减轻压力 协助、指导、培养 重视高危因素产妇、发挥支持系统作用 安全保护、心理治疗 出院指导、家庭随访
护理评价(略)
本章小结
概念 产褥感染 产褥病例 产后心理障碍
第二节泌尿系感染
发病率:2%-4% 病原体: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 感染途径:上行性感染
第二节泌尿系感染
病因 女性尿道特点 分娩时膀胱受压 无菌操作执行不到位 尿潴留
第二节泌尿系感染
临床表现 膀胱炎 肾盂肾炎
第二节泌尿系感染
处理原则 有效抗感染 保证液体入量
第二节泌尿系感染ຫໍສະໝຸດ 护理评估 病史 身心状况 诊断检查
第一节产褥感染
处理原则 评估病情 有效抗感染 纠正全身情况
第一节产褥感染
护理评估 病史 身心状况 诊断检查
第一节产褥感染
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 急性疼痛
护理目标 疼痛减轻 感染得到控制,体温正常
第一节产褥感染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治疗配合 健康教育
护理评价(略)
第二节 泌尿系感染
第11章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本章要求
了解 产褥感染的病因 泌尿道感染的临床表现
熟悉 产褥感染的诱发因素及护理诊断 产后心理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本章要求
掌握 产褥感染、产褥病率的定义及其护理措施 泌尿道感染的护理措施 产后心理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第一节 产褥感染
第一节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 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第章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PPT课件

第三节 产后精神障碍
postpartum psychiatric disorder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一节 产褥感染
puerperal infection
* 产褥期内 生殖道 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
和全身的炎性变化。发病率6%左右。 * 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分娩结束24
《妇产科护理学》
第十一章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Care of the Woman with Complication During Puerperium
主讲人: 安力彬 职 称: 教 授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一节 产褥感染
puerperal infection
第二节 产后泌尿系统感染
postpartum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障碍分为三类: 产后忧郁 postpartum blue 产后抑郁 postpartum depression 产后精神病 postpartum psychosis
[病因]
内分泌因素、分娩时的心理与生理应激、产妇 的个性特征、社会因素及遗传因素等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抑郁,多在产后2周内发病, 4-6周症状明显。 * 心情压抑、沮丧、感情淡漠、不愿交流; * 对生活、家庭缺乏信心,主动性下降; * 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孤独等; * 失去生活自理及照顾婴儿的能力,重者可 出现伤害婴儿或自杀行为;
1. 诱发因素存在:解剖特点、分娩过程中 膀胱损伤、产后膀胱张力 易发生尿潴留
2. 细菌侵入:分娩过程中无菌技术执行不彻底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postpartum psychiatric disorder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一节 产褥感染
puerperal infection
* 产褥期内 生殖道 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
和全身的炎性变化。发病率6%左右。 * 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分娩结束24
《妇产科护理学》
第十一章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Care of the Woman with Complication During Puerperium
主讲人: 安力彬 职 称: 教 授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一节 产褥感染
puerperal infection
第二节 产后泌尿系统感染
postpartum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障碍分为三类: 产后忧郁 postpartum blue 产后抑郁 postpartum depression 产后精神病 postpartum psychosis
[病因]
内分泌因素、分娩时的心理与生理应激、产妇 的个性特征、社会因素及遗传因素等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抑郁,多在产后2周内发病, 4-6周症状明显。 * 心情压抑、沮丧、感情淡漠、不愿交流; * 对生活、家庭缺乏信心,主动性下降; * 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孤独等; * 失去生活自理及照顾婴儿的能力,重者可 出现伤害婴儿或自杀行为;
1. 诱发因素存在:解剖特点、分娩过程中 膀胱损伤、产后膀胱张力 易发生尿潴留
2. 细菌侵入:分娩过程中无菌技术执行不彻底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分娩期并发症的护理ppt课件

49
小结
1.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 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者超过1000ml。
2.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 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
3.尤应注意80%以上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 时内。
50
小结
4.子宫破裂是指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发生的子 宫体部或子宫下段的破裂。
7
产后出血
❖ 胎盘因素 ➢ 胎盘滞留: ≥30分钟胎盘尚未娩出者
➢ 膀胱充盈、胎盘嵌顿、胎盘剥离不全
➢ 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
➢ 胎盘绒毛仅穿入子宫壁表层为胎盘粘连;穿入子宫 壁肌层为胎盘植入
➢ 胎盘部分残留:
➢ 部分胎盘小叶及胎膜或副胎盘残留
8
产后出血
软产道裂伤
➢ 软产道组织弹性差而产力过强 ➢ 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 ➢ 阴道手术助产:产钳、胎吸、臀牵引术等 ➢ 会阴切口缝合时止血不彻底
➢ 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70%~80%)
全身因素: 产科因素: 子宫因素: 药物因素: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
精神过度紧张,分娩恐惧,合并慢性全身性 疾病等 产程延长或难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 娠期高血压疾病 多胎妊娠、巨大胎儿、剖宫产史、肌瘤剔除 术后、子宫畸形、多产妇等
过量使用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
胎盘因素
间歇性,色暗红,出血多在胎儿娩出后
软产道裂伤 持续性出血,色鲜红,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 凝血功能障碍 持续性出血,血不凝,常伴皮肤黏膜出血
12
产后出血
处理原则
➢ 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 ➢ 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 ➢ 防治感染
13
产后出血
护理评估
➢ 健康史:一般健康史、产后出血相关健康史 ➢ 身心状况:
小结
1.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 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者超过1000ml。
2.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 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
3.尤应注意80%以上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 时内。
50
小结
4.子宫破裂是指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发生的子 宫体部或子宫下段的破裂。
7
产后出血
❖ 胎盘因素 ➢ 胎盘滞留: ≥30分钟胎盘尚未娩出者
➢ 膀胱充盈、胎盘嵌顿、胎盘剥离不全
➢ 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
➢ 胎盘绒毛仅穿入子宫壁表层为胎盘粘连;穿入子宫 壁肌层为胎盘植入
➢ 胎盘部分残留:
➢ 部分胎盘小叶及胎膜或副胎盘残留
8
产后出血
软产道裂伤
➢ 软产道组织弹性差而产力过强 ➢ 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 ➢ 阴道手术助产:产钳、胎吸、臀牵引术等 ➢ 会阴切口缝合时止血不彻底
➢ 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70%~80%)
全身因素: 产科因素: 子宫因素: 药物因素: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
精神过度紧张,分娩恐惧,合并慢性全身性 疾病等 产程延长或难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 娠期高血压疾病 多胎妊娠、巨大胎儿、剖宫产史、肌瘤剔除 术后、子宫畸形、多产妇等
过量使用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
胎盘因素
间歇性,色暗红,出血多在胎儿娩出后
软产道裂伤 持续性出血,色鲜红,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 凝血功能障碍 持续性出血,血不凝,常伴皮肤黏膜出血
12
产后出血
处理原则
➢ 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 ➢ 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 ➢ 防治感染
13
产后出血
护理评估
➢ 健康史:一般健康史、产后出血相关健康史 ➢ 身心状况:
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妇产科
袁媛
护理措施
4. 药物护理:安保
副作用:心动过速、胸闷、心悸、气短、恶心、呕 吐、低血钾、高血糖、肺水肿、心律失常
注意事项: ①用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才能使用 ②每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 ③孕妇心率>130次/分,需调低滴速,持续 心电监 测,警惕发生心律失常 ④孕妇心率>140次/分,需停药 ⑤出现胸闷、心悸、气促,要及时汇报 ⑥严密观察宫缩变化 ⑦用药期间要监测血糖、电解质 妇产科
• 7、细胞因子IL-1、IL6、IL8、TNF-α升高
妇产科
袁媛
【临床表现】
• 症状:
第一节 胎膜早破
–突发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无腹痛,可混有胎 脂和胎粪,继而少量间断流出
• 体征:
–如咳嗽、打喷嚏、负重等腹压增加时羊水即流 出 –肛诊:上推胎儿先露可见液体自阴道流
妇产科
袁媛
【处理原则】
第一节 胎膜早破
• 主要预防发生感染和脐带脱垂
< 35周:若胎肺不成熟,无感染征象,无胎儿窘 迫可期待治疗,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点滴,促进胎 肺成熟
<37周以临产或≥37周:尽快结束分娩
妇产科
袁媛
【护理】
护理评估
第一节 胎膜早破
• 健康史
•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诱发胎膜早破的原因,确定胎膜破裂的时间、妊 娠周数,是否有宫缩及感染征象。
-足月前胎膜破裂:妊娠不满37周,占2.0 3.5%。
妇产科
袁媛
【原因】
• 1、下生殖道感染;
第一节 胎膜早破
• 2、胎膜受力不均:如头盆不称、胎位异常等可使胎膜受压不均导
致。
• 3、羊膜腔压力升高:常见于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 • 4、营养因素:Vc、铜等缺乏导致胎膜发育不良 。 • 5、宫颈内口松弛 • 6、机械性刺激
袁媛
护理措施
4. 药物护理:安保
副作用:心动过速、胸闷、心悸、气短、恶心、呕 吐、低血钾、高血糖、肺水肿、心律失常
注意事项: ①用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才能使用 ②每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 ③孕妇心率>130次/分,需调低滴速,持续 心电监 测,警惕发生心律失常 ④孕妇心率>140次/分,需停药 ⑤出现胸闷、心悸、气促,要及时汇报 ⑥严密观察宫缩变化 ⑦用药期间要监测血糖、电解质 妇产科
• 7、细胞因子IL-1、IL6、IL8、TNF-α升高
妇产科
袁媛
【临床表现】
• 症状:
第一节 胎膜早破
–突发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无腹痛,可混有胎 脂和胎粪,继而少量间断流出
• 体征:
–如咳嗽、打喷嚏、负重等腹压增加时羊水即流 出 –肛诊:上推胎儿先露可见液体自阴道流
妇产科
袁媛
【处理原则】
第一节 胎膜早破
• 主要预防发生感染和脐带脱垂
< 35周:若胎肺不成熟,无感染征象,无胎儿窘 迫可期待治疗,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点滴,促进胎 肺成熟
<37周以临产或≥37周:尽快结束分娩
妇产科
袁媛
【护理】
护理评估
第一节 胎膜早破
• 健康史
•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诱发胎膜早破的原因,确定胎膜破裂的时间、妊 娠周数,是否有宫缩及感染征象。
-足月前胎膜破裂:妊娠不满37周,占2.0 3.5%。
妇产科
袁媛
【原因】
• 1、下生殖道感染;
第一节 胎膜早破
• 2、胎膜受力不均:如头盆不称、胎位异常等可使胎膜受压不均导
致。
• 3、羊膜腔压力升高:常见于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 • 4、营养因素:Vc、铜等缺乏导致胎膜发育不良 。 • 5、宫颈内口松弛 • 6、机械性刺激
《孕产妇护理》ppt课件

催乳饮食
产后催乳饮食应选择富含 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食物,如鲫鱼汤、猪蹄 汤等。
控制体重
产后控制体重应遵循科学 饮食原则,避免过度节食 和暴饮暴食。
哺乳期营养与饮食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哺乳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乳汁分泌。
增加蛋白质摄入
哺乳期应增加蛋白质摄入,以促进乳汁的质量。
合理安排膳食
缺乳
由于饮食不当或过度疲劳导致乳汁 不足,需增加营养摄入。
03
02
乳头疼痛
婴儿吸吮不当可能导致乳头疼痛, 应注意喂养姿势。
溢奶
哺乳期妇女可能出现溢奶现象,应 注意卫生护理,避免感染。
04
07
CATALOGUE
孕产妇护理实践案例分享
孕期健康管理案例分享
总结词
孕期健康管理对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定期产检、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措施,有助于保障母婴健 康。
产后常见问题与对策
产后抑郁
产妇可能出现抑郁症状,应多与家人 沟通,寻求专业帮助。
产后肥胖
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可以恢复 正常的体重。
产后腰酸背痛
多休息,适当按摩和运动可以缓解症 状。
母乳不足
增加营养摄入,保持良好心态,可改 善母乳不足的情况。
哺乳期常见问题与对策
01
乳腺炎
乳房红肿热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治疗。
02
孕产妇护理旨在确保孕妇和胎儿 的健康,预防和及时处理妊娠和 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以及促进 母婴的身心健康。
孕产妇护理的重要性
孕产妇护理不仅关系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还对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健康与福祉产生 重要影响。
通过提供优质的孕产妇护理,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和遗传 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