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浸出制剂类型特点缺点
药剂学浸出制剂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v 流浸膏剂(fluid extracts) v 系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
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液体制剂。 v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有药材1g。 v 制备流浸膏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少数以水
为溶剂。若以水为溶剂,成品应酌加20~25%的乙 醇作防腐剂。
第一节 概述
v 浸出制剂系指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从药材 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成的制剂。主要供内服, 也可供制备其它制剂。
v 常见浸出制的种类有:
v 1.水浸出性浸出制剂 系指在一定条件下,以 水为溶剂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而制得的浸出 制剂。
v 2.醇浸出性浸出制剂 系指在一定条件下,以 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 分而制得的浸出制剂。
如一定量浸出制剂相当于多少原药材的浸出成
分。
药剂学浸出制剂
v (三)乙醇含量测定 v 酒剂、酊剂、流浸膏需进行含醇量测定,
测定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附录IX M)乙醇量测定法。 v (四)微生物限度检查 v 按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XIII C)检 查,应符合规定。
药剂学浸出制剂
材制成酊剂的浓度为20%(g/ml),即20克药材制成 100ml酊剂。 v 含毒剧药物酊剂的浓度为10%(g/ml),即10克药材 制成100ml酊剂。
药剂学浸出制剂
酊剂的制备
v 1.溶解法 v 2.稀释法 v 3.浸渍法 v 一般用冷浸法制酊剂。 v 4.渗漉法 v 该法是制备酊剂最常用的方法。
药剂学浸出制剂
汤剂的制备
v 汤剂主要用煎煮法制备。 v 一般加适量水浸泡中药饮片或粗粒,然
后加水覆盖药面。 v 加热沸腾后,保持微沸一定时间,滤取
ZDAY71:中药制剂与剂型(四)浸出制剂(一)
ZDAY71:中药制剂与剂型(四)浸出制剂(一)各位好,今天我们讲浸出制剂,什么是浸出制剂,就是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浸提饮片中有效成分而制成的供内服或者外用的一类制剂,其溶剂是不同浓度的乙醇或者水。
今天我们讲浸出制剂的第一部分内容,汤剂、合剂、糖浆剂与煎膏剂。
知识点:第四节浸出制剂一、浸出制剂的特点与分类(一)浸出制剂的特点浸出制剂以常用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
以水为溶剂时,多用煎煮法制备;采用其他非水溶剂时,可选用渗漉法、浸渍法、回流提取法等方法制备。
浸出制剂主要特点为:符合中医药理论,体现方药复方成分的综合疗效;汤剂还可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药效缓和、持久、副作用小;服用剂量较小、使用方便;部分浸出制剂可用作其他制剂的原料;但某些浸出制剂稳定性较差。
(二)浸出制剂的分类根据浸提溶剂和成品情况,浸出制剂可分为:水浸出制剂,如汤剂、合剂等;醇浸出制剂,如药酒、酊剂、流浸膏剂等,有些流浸膏虽然是用水浸出中药成分,但成品中仍需加有适量乙醇;含糖浸出制剂,如煎膏剂、糖浆剂等;无菌浸出制剂,如中药注射剂、滴眼剂等;其他浸出制剂,除上述各种浸出制剂外,还有用中药提取物为原料制备的颗粒剂、片剂、浓缩丸剂、栓剂、软膏剂、气雾剂等。
二、汤剂与合剂(一)汤剂汤剂是应用最早、最为广泛的传统剂型,具有以下特点:组方灵活,适应中医临床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用药的需要,能充分发挥复方综合疗效;以水为溶剂,制法简便,吸收、奏效较为,但是其苦味量大,服用不便;不宜久置,必须临时制备,多有不便。
汤剂主要供内服,也可共含漱、洗浴、熏蒸之用。
煎药溶剂大多使用自来水或制药纯水,加水量一般为中药饮片的5~8倍,或浸过饮片面2~10cm,二煎加水量适当减少。
煎煮火候应沸前武火,沸后文火。
汤剂煎煮时间通常头煎45~60分钟,二煎20~30分钟。
一般煎煮2~3次。
(二)合剂1.合剂的特点合剂系指饮片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其中单剂量灌装者也可称为口服液。
中药药剂-第三讲浸出制剂
(一)中药浸提的过程 1、浸润与渗透阶段: 药材与溶剂之间的附着力大于溶剂分子间的内 聚力――药材易被润湿 帮助溶剂润湿药材的方法 1) 含脂肪量高的药材先用石油醚脱脂或加入表 面活性剂。 2) 药材表面不平整――吸附空气――表面形成 气膜――不易润湿— 强力搅拌。
19
2、解吸与溶解阶段 解吸:解除药材中成分之间或成分与细 胞壁之间的相互吸附作用。 溶解:有效成分以分子、离子或胶体粒 子等形式或状态分散于溶剂中,遵循 “相似相溶”的规律。 具解吸能力的溶剂,水,乙醇。
23
3、浸提温度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组织软化、 膨胀,加速溶剂对药材的渗透及对成分 的解吸、溶解,同时促进成分的扩散。 应注意对热不稳定成分、挥发性成分的 变化情况。
24
4、浸提时间 浸出的每一阶段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但 达到平衡后,时间即不起作用。 过长时间会带入过多杂质及某些不稳定 成分的降解。
51
6、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超临界流体提取通常称为超临界流体萃取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简称SCFE)。 超临界流体是指处于临界温度(Tc)与临界压力 (Pc)以上的流体。其密度接近于液体,而粘度 又接近于气体,扩散系数比普通液体大100倍, 药材中许多成分能被溶解,并随着压力增大, 溶解度也增加。
35
多能提取罐
36
2、浸渍法 用定量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将药材浸 泡一定时间,以提取药材成分。 冷浸渍法:室温,3-5日或规定时间。 热浸渍法:40-60℃ 。 重浸渍法:将溶剂分2-3次浸渍药材,以 减少药渣吸附。
37
浸渍法适用范围:
黏性药物、无组织结构药材、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 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材。 不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的制剂。
[医学]第3章 浸出药剂
一、浸出过程
(一)浸润与渗透阶段
当浸出溶剂与药材接触后,溶剂首先附着于药材表 面使其润湿,然后通过毛细管作用或细胞间隙渗透进入 细胞中。因此,浸出溶剂润湿、渗透药材是将药材中有 效成分浸出的首要条件。
药材与溶剂的性质决定了本阶材 之间的界面张力,有助于溶剂润湿药材、渗透进入细胞 内。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浸出药剂
二、浸出药剂的溶剂与浸出辅助剂
药剂学中把用于浸出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液体称为 浸出药剂的溶剂,简称浸出溶剂。浸出溶剂选用的是 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和制剂的 稳定性、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效益。
同一种药材用不同的溶剂浸出可以得到成分不同 的浸出液。所以,浸出溶剂的正确选择直接影响制剂 的有效、安全、稳定与可控。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浸出药剂
二、浸出药剂的溶剂与浸出辅助剂
酸 酸可与生物碱生成可溶性盐类,以利于生物碱浸 出;酸还可使有机酸游离,便于有机溶剂的浸提; 适当的酸度还可以对一些生物碱产生稳定作用或 沉淀某些杂质。常用的酸有盐酸、硫酸、醋酸、 枸橼酸和酒石酸等。
碱 碱主要用于增加酸性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碱为氨水、碳酸钙、氢氧化钙、碳酸钠等。 表面活性剂能增加溶剂对药材的润湿性,提高溶 剂浸出效果。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浸出药剂
二、浸出药剂的溶剂与浸出辅助剂
乙醇:乙醇是仅次于水的常用浸出溶剂。与水相比 较,具有选择性较强,能溶解极性较大的有效成分。
乙醇能与水按任意比例进行混合。药剂生产中经常 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有选择性地浸出所需要的药用成分。 除此之外,当乙醇的浓度达到20%以上时即有显著的防腐 作用;当浓度达到40%以上时,可以延缓酯类、苷类等水 解作用的发生,增加浸出液的稳定性。乙醇还有比热小、 沸点低、潜热小、易浓缩等优点,故蒸发浓缩工艺过程中 的热量耗用小。
中职药剂《药剂学》-浸出药剂
例:麻黄汤
• 【处方】麻黄 9g 桂枝 9g 炙甘草 3g 杏仁 9g
• 【制法】将麻黄先煎约15分钟,再加入甘草、杏 仁合煎15分钟,桂枝最后加入,一起煎煮15分钟, 滤取煎液。药渣重新煎煮25分钟,滤取煎液,将 二次煎液合并即得。
19:46
1. 汤剂的特点:
• ①适应中医辩证论治的需要;
• ②有利于发挥成分的多效性和综合作用;
19:46
二、中药合剂与口服液
• 指中药饮片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 法提取、纯化、浓缩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 • 其单剂量灌装者称为口服液。
19:46
1. 特点:
• 具多效性、综合性; • 可选择不同的提取方法制备,浸出效果好;
• 可批量生产;
• 服用量少、质量稳定、口感好。
• 但不能随症加减,故不能代替汤剂。
• 3. 粉碎
19:46
二、浸出溶剂的选择
(一)浸出溶剂的要求
• 1. 能最大限度地浸出有效成分,最小限度地浸出 无效成分、有害物质; • 2. 不与有效成分发生发生不应有的化学反应,不 影响其含量测定;
• 3. 无药理作用;
• 4. 具有适宜的物理性质,如:沸点低、粘度小、 不易燃;
• 5. 来源广、价格低。
段蒸馏(精馏),生产中多采用减压蒸馏。
19:46
(三)干燥
常用的干燥方法的优缺点及干燥物特点
19:46
第3节 常用的浸出制剂
• • • • • • 一、汤剂 二、中药合剂与口服液 三、酒剂 四、酊剂 五、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六、中药丸剂
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 剂型。
(一)浸出过程
1. 浸润与渗透阶段 2. 解吸附与溶解阶段 3. 扩散与置换阶段
浸出制剂
浸出制剂(1)概述浸出制剂系指采用适当的溶媒与方法,取药材或饮片,经浸提得到的提取液或经浓缩制成膏状、干膏状的一类制剂称为浸出制剂。
浸出制剂的类型,按所用的洛媒来分,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用水作溶媒的浸出制剂,如汤剂、浸剂、浓煎剂、煎膏剂等;另一类为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溶媒的浸出制剂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等。
此外,中药的糖浆剂常采用水浸煮、浓缩后加入蔗糖的制备方法,与煎膏剂排在一起叙述;汤剂、浓煎剂列入调剂部分;中药注射剂虽亦先经浸提,但因需特殊处理,故专门论述。
浸出制剂的特点:①此类制剂能保持原药材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故符合中医药理论。
②因经去粗取精的过程,故与原药材相比可减少服用剂量。
③部分浸出制剂如浸膏、流浸膏等常作为胶囊剂、片剂、冲剂、浓缩丸剂、软膏剂、栓剂等的原料。
浸出制剂的缺点:部分浸出制剂不适于贮存,久贮后易污染细菌、霉菌等,如汤剂、糖浆剂;又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具有流动性,久贮后虽不易发生染菌发霉,但运输、携带时玻璃容器易损,瓶塞若封闭不严溶媒易挥发,有时产生浑浊或沉淀;浸膏剂若存放的环境或场所不当可迅速吸潮、结块,不利于制备或包装,制备其他制剂时,可影响粉碎、制粒、成型、包衣等一系列的质量不稳定,应特别加以注意。
(2)酒剂与酊剂:酒剂又名药酒,系用白酒浸提药材而制得的澄明液体制剂。
(白酒含乙醇量约为50~60%)。
酒剂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内经素问》载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醪醴”为指治病的药酒。
酒剂,为了矫味,常酌加适量的冰糖或蜂蜜。
酒本身有行血活络的功效,易于吸收和发散,因此酒剂通常主用于风寒湿,具有祛风活血、止痛散瘀的功能。
但小儿、孕妇、心脏病及高血压病人不宜服用。
酊剂系指药材用不同浓度的药用乙醇,经浸提或溶解药物而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多数的酊剂供内服,少数供外用。
酊剂的浓度一般随药物的性质或用途而异,用普通药物制成的酊剂浓度为20%(g/ml),含毒剧药物酊剂的浓度为10%(g/ml),如属已知有效成分者,可用含量测定或生物测定的方法,标定其规格标准;也有少数按照历来的成方规定或医疗习惯,制成适宜的程度。
药物制剂技术 第八章 浸出药剂
(二)解吸附与溶解阶段
1. 有效成分-溶剂间的亲和力>有效成分-植物组织 间的亲和力——解吸附
选用溶剂——应具有解吸作用,如乙醇。---相似相溶 适量的碱、甘油或表面活性剂可助解吸。
2. 已解吸附的各种成分转入溶剂中——溶解
溶剂不同,可溶解的对象也不同: 水——浸出液中多含胶体物质而呈胶体型溶液 乙醇——浸出液中则含有较少的胶质。 非极性溶剂——浸出液中不含胶质。
浸出溶剂的选择和浸出前处理:
药材渗透过程的速度与溶剂性质、药材表面状 态、比表面积、药材内毛细管状况、浸出温度、 压力等相关
带极性基团的物质,如糖类、蛋白质等, 易被极性溶剂所润湿。 含大量脂肪油或蜡质的药材 —— 须先行 脱脂或脱蜡处理后方可用水或乙醇浸出。 用非极性溶剂浸出时,先将药材水分干 燥后才能用非极性溶剂浸出。
(四)置换阶段
根据 Fick’s方程,提高溶质的浓度梯度是提高扩 散速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浸出过程中,可以采用加强搅拌或流动溶剂浸
出的方法来实现。后者用新鲜溶剂或低浓度浸出
液随时置换药材周围的浸出液以降低浸出溶剂的
浓度是保持溶质的最大浓度梯度,提高浸出效果 与浸出速度的有效措施。
总结
浸出过程的四个阶段连续进行又相互联系。 药物与溶剂接触后,前三个阶段均是自发进行, 而最后一个阶段需要人工辅助进行。
(一)煎煮法 (二)浸渍法 (三)渗漉法 (四)回流法 (五)水蒸气蒸馏法 (六)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七)超声波提取法
(一)煎煮法
1. 概述
煎煮法是以水为溶剂,通过一定的加热方式加热煮沸 来提取中药材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
是应用最早、使用普遍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有效成分 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 操作简单易行,但浸出液中除有效成分外,含杂质较 多,给精制带来麻烦,且水浸出液易霉败变质。 现通常采用此法粗提。
第七章 浸出药剂1
浸提分离工艺 加入吸附澄清剂
(1)改进提取方法,优选工艺
尽可能减少杂质成分的提出 提取液控制浸出物、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的含 量
(2)高速离心分离
能有效防止中药有效成分损失,且使工艺 流程大为缩短,成本降低。 离心速度是主要影响因素。 藿香正气水采用离心沉淀法替代传统自然 沉淀法,离心速度1000r/min,离心20min 可达到自然沉降15天所达到的各项质量指 标,且不降低疗效。
可冲服的情况
①主要成分难溶于水:蝉衣 ②成分不耐热或含活性物质:虫草 ③含大量的粘液质的:白芨 ④主要成分易挥发的:冰片、樟脑 ⑤剂量小的毒剧药:蟾酥、红娘子 ⑥贵重细料药:牛黄、羚羊角、麝香、川贝
(三)煎煮过程对药效的影响
引起化学变化:增溶、减溶或产生新成分
引起药效变化:增效、减效、减毒或产生新 疗效
可缩短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① 101果汁澄清剂
②壳聚糖
②壳聚糖
③正天成澄清剂
天然多糖为原料制成的食品添加剂,澄清对象 为蛋白质、蜡质、鞣质等。
浓缩、配液
浓缩:每日服用量在30~60ml为宜。 配液:加入矫味剂和防腐剂。
– –
常用的矫味剂有蜂蜜、单糖浆、甘草甜素和甜菊 甙等; 防腐剂有山梨酸、苯甲酸等
中药煮散的制法
关键是选择方药适宜的颗粒粒径。一般2-4mm。 为粗末,如麻豆大。
举例 丁香煮散 处方:公丁香 红豆蔻 陈皮 炙甘草 炙川乌 青皮 炮姜 良姜 益智仁 白胡椒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3、汤剂的特点
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需要,随证加减处方; 发挥综合疗效; 为液体制剂,吸收快,奏效迅速; 溶剂价廉易得; 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等。 缺点是:久置易发霉变质;不便携带;服用量 大;脂溶性和难溶性成分提取不完全等。
中药药剂学 6 浸出药剂
第六章浸出药剂(1-3分)浸出药剂的特点: 四优一缺——复合成分起效、药效缓和而持久且副作用小、剂量小、可做原料;某些浸出制剂稳定性较差。
浸出药剂的分类: ①水:汤剂、合剂②乙醇/酒: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③含糖浸出药剂:糖浆剂、煎膏剂汤剂:又称汤液,饮片粗粒+水--煮散;饮片+沸水浸泡--不定时不定量饮用--饮。
煎煮:加水量:头煎5~8倍,或浸过饮片面2~10cm;时间:头煎45~60min,二煎20~30min,煎煮前,冷水浸泡。
特殊处理:先煎--矿物、有毒、滋补、先煎才有效(水解产物奏效,如石斛);包煎--浮(花粉--蒲黄;细小种子--葶苈子、菟丝子),沉(细粉--六一散、黛蛤粉),含淀粉及黏液质(车前子、浮小麦),附绒毛(旋蕧花、枇杷叶);冲服--难溶水贵重(牛黄、三七)合剂:饮片用水或其它溶剂,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
单剂量包装者也称“口服液”。
工艺流程:浸提→纯化→浓缩→配液→分装→灭菌制备:浸提:煎煮法、双提法(芳香挥发性成分--先水蒸馏,再合并浓缩);浓缩:10~20ml(次服用量);配液:添加矫味剂、防腐剂,调节pH,加液体药料;灭菌:小包装--流通蒸汽、煮沸灭菌(100,30min),大包装--热压灭菌。
注:用时摇均。
外观:应澄清,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
质检:药液的pH值、相对密度以及装量、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规定要求。
注:装量检查:单剂量5支,少于标示量不得多于1支,并不得少于标示量的95%)。
品种:四季抗病毒合剂(鱼腥草、荆芥、薄荷--双提法),当归补血口服液(当归--双提法),小建中合剂(桂枝--双提法,白芍和生姜--渗漉法)。
糖浆剂:含有饮片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含糖量≥45%(g/ml)分类:单糖浆--不含任何药物,系蔗糖的饱和水溶液,浓度为85%(g/ml)或64.74%(g/g)。
用作配制药用糖浆,矫味剂、助悬剂、黏合剂,包糖衣。
芳香糖浆--用作矫味剂,如橙皮糖浆、姜糖浆。
中药材的浸出制剂
影响浸出的因素
浸出方法
药筛的孔径
流浸膏剂、浸膏剂
水(膨胀)粗粉,乙醇:中等粉, 含粘性物药材,粗粉; 坚硬药材:细粉,疏松药材:粗粉。
影响浸出的因素
(2)浸出溶剂
有效成分的溶解, 常用:水、乙醇,
溶剂pH值:浸出、稳定性 。
影响浸出的因素
(3)浸出时间
浸出时间,浸出量 (扩散平衡)
(4)浸出温度:微沸…
温度,溶解,扩散,浸出 ;
粉碎的目的: 减少粒径、增加比表面积 固体粉末:分六级 不同制剂有不同的粒度要求 粉碎原理: 外加机械力 破坏 物质的内聚力
七、药材的粉碎、过筛
粉碎设备: 1. 球磨机 2. 冲击式粉碎机:锤击式粉碎机 3. 流能磨
七、药材的粉碎、过筛
筛分:将不同粒度的混合物料按粒 度的大小进行分离 药筛:1、冲眼筛 2、编制筛 筛子的孔径:标准筛、工业筛 筛分的设备: 1、摇动筛 2、振荡筛
挥发性溶剂,乙醇、乙醚、氯仿等 反复套用溶剂,
适用范围:挥发性、不溶于水的
五、浸出液的蒸发
蒸发:浓度低浸出液加热除去部分溶
剂溶液浓度。
减少破坏:淡浸出液浓浸出液,
沸腾蒸发, 自然蒸发 ,
五、浸出液蒸发的影响因素:
(1)液面上蒸汽的浓度:
吹散蒸汽、减压蒸发。 (2)液体蒸发面的面积:正比 (3)液体表面上的压力: 反比,减压蒸发
每剂服用量: 30~60ml为宜。
醇沉净化处理的,每剂服用量可浓缩 达 1020ml。 7、口服液
口服液是指合剂单剂量包装者。
九、提高浸出制剂质量的措施
1. 控制药材的质量 2. 控制提取过程 3. 控制理化指标
中药新剂型
中药传统剂型的特点:
中药药剂学:浸出药剂的特点
(1)体现⽅药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与特点:浸出药剂与同⼀药材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相⽐,有些不仅疗效较好,有时尚能呈现单体化合物所不能起到的治疗效果。
对复⽅制剂,药材中多成分的综合作⽤就更为突出。
中药复⽅制剂,由于多种成分的相辅相成或相互制约,不仅可以增强疗效,有的还可降低毒性。
(2)减少服⽤量:浸出药剂由于去除了部分⽆效成分和组织物质,相应地提⾼了有效成分的浓度,故与原⽅药相⽐,减少了服⽤量,便于服⽤。
同时,某些有效成分经浸出处理可增强其稳定性。
(3)部分浸出药剂可作为其他制剂的原料:浸出药剂在提取过程中,除药酒、酊剂等可直考试,⼤收集整理接由提取液制得外,部分提取液需经浓缩成流浸膏、浸膏等作为原料,供进⼀步制备其他药剂,如中药注射剂、浸膏⽚剂、⽓雾剂等。
(4)浸出药剂的质量控制⽐纯化学药品为原料的药剂复杂:例如,固体浸出药剂易吸湿结块、甚⾄液化,崩解时限、溶散时限延长;液体浸出药剂易长霉发酵,产⽣沉淀或浑浊,甚⾄⽔解等。
因此,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
浸出制剂的分类
浸出制剂的分类浸出是一种常用的制剂制备方法,通过将药物或化合物与溶剂接触,使其溶解或扩散到溶剂中,从而得到所需的浸出制剂。
根据溶剂的性质和制剂的用途,浸出制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水性浸出制剂水性浸出制剂是指以水为溶剂的浸出制剂,通常适用于水溶性药物的制备。
水性浸出制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溶性,常见的有水溶液、水乳剂等。
水性浸出制剂广泛用于口服药物、注射剂、洗剂等制剂中。
2. 有机溶剂浸出制剂有机溶剂浸出制剂是指以有机溶剂为溶剂的浸出制剂,常见的有乙醇、丙酮、甲醇等。
有机溶剂浸出制剂适用于溶解脂溶性药物和提取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分。
有机溶剂浸出制剂常见于外用药物、口服液、口服胶囊等制剂中。
3. 混合溶剂浸出制剂混合溶剂浸出制剂是指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性质的溶剂组成的浸出制剂。
混合溶剂浸出制剂常用于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常见的组合有水乙醇、水丙酮、水甘油等。
混合溶剂浸出制剂常见于口服溶液、口服胶囊、注射剂等制剂中。
4. 气体浸出制剂气体浸出制剂是指利用气体作为浸出剂的制剂。
常见的气体浸出制剂有氧气、氮气等。
气体浸出制剂主要用于制备气溶胶剂、喷雾剂等制剂中。
5. 超临界流体浸出制剂超临界流体浸出制剂是指利用超临界流体(超过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作为浸出剂的制剂。
超临界流体浸出制剂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渗透性,主要用于制备高纯度的药物和提取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分。
总结起来,浸出制剂是一种常用的制剂制备方法,根据溶剂的性质和制剂的用途,可以分为水性浸出制剂、有机溶剂浸出制剂、混合溶剂浸出制剂、气体浸出制剂和超临界流体浸出制剂等不同分类。
不同类型的浸出制剂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药物制剂和天然产物提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药药剂学——浸出药剂
中药药剂学——浸出药剂一、浸出药剂的特点①体现方药复合成分的综合疗效;②药效缓和、持久、副作用小;③服用剂量较小,使用方便;④大部分直接用于临床,部分可用作其他制剂的原料。
流浸膏、浸膏→颗粒剂、片剂、注射剂浸出药剂系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提取饮片中有效部位(成分)而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二、浸出药剂的分类①水浸:汤剂、合剂;②含醇:酒剂、酊剂、流浸膏剂;③含糖:糖浆剂、煎膏剂。
三、常用浸出药剂的种类与制法1.合剂①特点中药合剂与口服液是在汤剂的基础上改进和发展而成的,具有浓度高、吸收快、服用剂量较小、可大量生产等特点。
但合剂的组方固定,不能随证加减。
质量要求:澄清,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pH,相对密度。
②制法浸提:煎煮法、双提法(挥发性成分)。
精制:高速离心分离→水醇法→吸附澄清法(壳聚糖、101果汁澄清剂,除去蛋白质、淀粉、树胶、果胶等杂质),口服液精制可采用膜滤过、大孔吸附树脂技术。
浓缩:每次服用量10~20ml。
③合剂实例:四物合剂[处方]当归250g 川芎250g 白芍250g 熟地黄250g[制法]当归和川芎冷浸0.5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约250ml,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保存,药渣与白芍、熟地黄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三次各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5%,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6~1.30(55℃~ 65℃)的清膏,加入上述蒸馏液、苯甲酸钠3g及矫味剂适量,加水至1000ml,滤过,灌封,即得。
2.糖浆剂①含有药物、饮片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含糖量≮45%(g/ml)。
②单糖浆:85%(g/ml)或64.71%(g/g),用途:配制药用糖浆,矫味剂/助悬剂/黏合剂,包糖衣。
③特点:含有糖或芳香性矫味剂,可掩盖药物的苦昧或其他不良气味,深受儿童患者欢迎。
质量要求:澄清,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pH,相对密度。
初级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浸出药剂(9页)
中药药剂学——第六单元浸出药剂(一)浸出药剂的特点与分类1.浸出药剂的特点2.浸出药剂的分类(二)常用浸出药剂的种类与制法1.合剂的特点与制法2.糖浆剂与煎膏剂的特点与制法3.酒剂与酊剂的特点与制法4.流浸膏、浸膏剂和茶剂的特点与制法一、浸出药剂的特点①体现方药复合成分的综合疗效;②药效缓和、持久、副作用小;③服用剂量较小,使用方便;④大部分直接用于临床,部分可用作其他制剂的原料。
流浸膏、浸膏→颗粒剂、片剂、注射剂二、浸出药剂分类浸出药剂1水浸出:汤剂、合剂2含醇:药酒、酊剂、流浸膏剂3含糖:煎膏剂、糖浆剂4无菌:注射剂、滴眼剂5颗粒剂、片剂、软膏剂、丸剂三、常用浸出药剂的种类与制法1.合剂①特点中药合剂与口服液是在汤剂的基础上改进和发展而成的,具有浓度高、吸收快、服用剂量较小、可大量生产等特点。
但合剂的组方固定,不能随证加减。
汤剂合剂组方灵活,随证加减组方固定,不能随证加减味苦量大,服用不便浓度高,剂量小不宜久置,临时制备,多有不便克服汤剂临用制备的麻烦,可工业化大生产挥发性及难溶性成分提取率或保留率低,可能影响疗效质量相对稳定②合剂制法工艺流程:浸提:煎煮法、双提法(挥发性成分)精制:高速离心分离→水醇法→吸附澄清法(壳聚糖、101果汁澄清剂,除去蛋白质、淀粉、树胶、果胶等杂质),口服液精制可采用膜滤过、大孔吸附树脂技术。
浓缩:每次服用量10~20ml。
③合剂实例:四物合剂[处方]当归250g 川芎250g 白芍250g 熟地黄250g[制法]当归和川芎冷浸0.5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约250ml,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保存,药渣与白芍、熟地黄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三次各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5%,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6~1.30(55℃~65℃)的清膏,加入上述蒸馏液、苯甲酸钠3g及矫味剂适量,加水至1000ml,滤过,灌封,即得。
浸出制剂的特点是什么
浸出制剂的特点是什么浸出制剂是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动植物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经适当精制与浓缩得到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浸出制剂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浸出制剂的特点⒈综合作用浸出制剂中含有多种成分,因此浸出制剂与同一药材提取的单体化合物相比,有利于发挥某些成分的多效性,有时还能发挥单一成分起不到的作用。
如阿片酊不仅具有镇痛作用,还有止泻功能,但从阿片粉中提取的纯吗啡只有镇痛作用。
⒉作用缓和、持久,毒性低浸出制剂中共存的辅助成分,常能缓和有效成分的作用或抑制有效成分的'分解。
如鞣质可缓解生物碱的作用并使药效延长。
⒊便于服用浸出制剂与原药材相比,去除了组织物质和无效成分,相应提高了有效成分浓度,从而减少了用量,便于服用。
同时在浸出过程中处理或去除了酶、脂肪等无效成分,不但增加了某些有效成分的稳定性,也提高制剂有效性和安全性。
⒋浸出制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无效成分,如高分子物质,粘液质、多糖等,在贮存时易发生沉淀、变质,影响浸出制剂的质量和药效,特别是水性浸出制剂。
浸出制剂的类型常用浸出药剂,浸出方法和制成剂型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水性浸出药剂系指在一定加热条件下,用水浸出而制成的一类药剂,如汤剂、中药合剂等。
(二)醇性浸出药剂系指在一定条件下,用适当浓度的乙醇或酒浸出药材得制的药剂,如酊剂、酒剂和流浸膏剂等。
(三)含糖浸出药剂一般系指在水浸出剂型的基础上,经浓缩等处理后,加入适量糖(蜂蜜)或其他辅料制成,如煎膏剂(膏滋)、颗粒剂等。
(四)精制浸出药剂系指采用适当溶剂浸出后,浸出液经适当精制处理制成的药剂。
如片剂、滴丸剂、气雾剂和中药注射剂等。
浸出溶剂及浸出辅助剂最常用浸出溶剂为水、乙醇,其溶解性能和特点见液体药剂一章。
通常选用乙醇与水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有利于选择性浸出有效成分。
90%以上乙醇用于浸出挥发油、有机酸、内酯、树脂等;50%-70%的乙醇适用于浸出生物碱、甙类等;50%以下的乙醇适用于浸出蒽醌类等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浸出制剂类型|特点|缺点
浸出制剂的类型:按所用的洛媒来分,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用水作溶媒的浸出制剂,如汤剂、浸剂、浓煎剂、煎膏剂等;另一类为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溶媒的浸出制剂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等。
此外,中药的糖浆剂常采用水浸煮、浓缩后加入蔗糖的制备方法,与煎膏剂排在一起叙述;汤剂、浓煎剂列入调剂部分;中药注射剂虽亦先经浸提,但因需特殊处理,故专门论述。
浸出制剂的特点:
①此类制剂能保持原药材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故符合中医药理论。
②因经去粗取精的过程,故与原药材相比可减少服用剂量。
③部分浸出制剂如浸膏、流浸膏等常作为胶囊剂、片剂、冲剂、浓缩丸剂、软膏剂、栓剂等的原料。
浸出制剂的缺点:部分浸出制剂不适于贮存,久贮后易污染细菌、霉菌等,如汤剂、糖浆剂;又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具有流动性,久贮后虽不易发生染菌发霉,但运输、携带时玻璃容器易损,瓶塞若封闭不严溶媒易挥发,有时产生浑浊或沉淀;浸膏剂若存放的环境或场所不当可迅速吸潮、结块,不利于制备或包装,制备其他制剂时,可影响粉碎、制粒、成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包衣等一系列的质量不稳定,应特别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