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舌辨症歌
望舌七诀歌(珍藏版)
望舌七诀歌(珍藏版)制作:渴望美好来源:我爱无限极欲识来君百病源,舌部气色仔细观。
五部五色主五脏,表里虚实全昭然。
若问舌诊有何难,五色动态是关键。
舌部多人重叠影,多重层次要分清。
舌为心窍主脾胃,脑肾肝胰外生殖。
舌淡苔薄胃气存,纵然有病亦无碍。
有根之苔从舌生,紧贴舌面铺均匀。
无根之苔厚一片,四围净洁如涂面。
苔之五色分表里,苔之厚薄晓内外。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积苔厚内多实。
腐苔松厚揩即去,正虚邪化阴有余。
腻而粘舌刮不脱,痰湿居中阴阳遏。
腐苔如霉或如脓,胃气败坏内有痈。
表症薄白腻属痰,用药审慎防变幻。
由白而黄正胜邪,白黄灰黑渐加重。
舌苔骤退不渐化,邪气内陷病危急。
染苔一事要分清,枇杷橄榄变黄黑。
白苔表湿并虚寒,苔白而滑感风寒。
舌红苔白风瘟起,白苔转黄邪传里。
白苔降底湿热伏,白苔粘腻主痰湿。
虚症苔白多明净,舌嫰苔滑为阳虚。
苔黄主病属里热,微黄不糙初传里。
黄而干糙里已热,舌苔骤黄阳明实。
黑生芒刺或发裂,热深腑实阴液伤。
黄而滑腻痰湿热,黄而舌嫩为脾虚。
津润而冷为有湿,边尖齿印亦痰湿。
灰苔主病阴阳辩,由黄转灰热传里。
苔灰薄滑三阴结,苔灰黑滑主痰饮。
灰黑渐来里热深,黑而糙裂热极盛。
平素痰饮苔灰黑,舌面润滑无险症。
淡红明润气血充,干枯无血气将绝。
心火炎上尖赤色,红在两边热肝胆。
头痛失眠舌尖红,内热深重深红赤。
舌心干红阴液劫,镜面舌则多主凶。
舌红而绛热传里,舌绛鲜明心胞热。
干枯而萎肾涸竭,兼见嗌干命将倾。
绛红少苔或舌裂,阴精将竭命难全。
绛而粘腻湿挟痰,芳香化浊神功见。
紫舌主病分阴阳,舌紫苔黄内积热。
青紫浮滑中三阴,酒客瘀血舌紫斑。
中心白滑醉伤寒,紫舌肿大酒毒患。
光蓝无苔元气败,冲心危难命难全。
舌蓝苔粉秽浊瘟,黄腻苔浊湿瘟热。
黑主热重有阴阳,嫩滑而润寒极殃。
粗涩干焦极热盛,坚敛苍老热壅结。
浮肿虚寒亦痰湿,娇嫩齿印病属虚。
纹在舌质如碎瓷,血热阴虚多见此。
光剌阴伤病情重,无苔之舌定主死。
舌生芒剌有黄黑,不论先后均化燥。
舌体肿大痰热饮,瘦瘪诸虚证更急。
察舌诊辨症歌--清.吴坤安
察舌诊辨症歌--清.吴坤安察舌辨症歌--清.吴坤安(2014-01-15 20:25:11)六淫感症有真传。
临症先将舌法看。
察色分经兼手足。
营卫表里辨何难。
邵评∶白苔主表。
黄苔主里。
足经之邪。
分表里治之。
白苔主卫。
绛苔主营。
手经之邪。
分心营肺卫治之。
凡诊伤寒。
当先察舌之形色。
分别足经手经。
卫分营分。
在表在里。
再参脉症施治。
无不获效。
若拘定足六经治病。
非但无效。
且病亦鲜有合六经者。
伤寒兼六气言。
故曰六淫感症。
邵评∶伤寒邪在足经。
故从足六经分表里而施治。
温热暑疫。
邪入手经。
当辨明心营肺卫。
从上中下三焦施治。
不可拘定足六经认症也。
白肺绛心黄属胃。
红为胆火黑脾经。
少阴紫色兼圆浓。
焦紫肝阳阴又青。
邵评∶此条统论手经足经。
以舌之形色辨之。
此以形色分六经。
兼心肺两手经。
足六经不言太阳者。
以太阳初感。
舌未生苔也。
故凡临症。
见舌无苔而润。
或微白而薄。
即是太阳。
黄苔阳明。
红色少阳。
黑苔太阴。
紫色少阴。
焦紫厥阴阳邪。
青滑厥阴阴邪。
俱见前。
邵评∶上二条总论舌苔。
太阳与肺。
同主表。
邪尚在表。
故舌无苔而或薄白。
表白里黄分汗下。
绛营白卫治天渊。
次将津液探消息。
泽润无伤涩已亏。
此以下辨营卫表里治法。
白苔属表。
当汗。
黄苔属里当下。
绛苔营分之热。
宜清忌表。
白苔卫分之邪,宜汗忌清。
治法天渊。
再以舌之燥润。
验其津液存亡。
不拘何色。
但以润泽为津液未伤。
燥涩为津液已耗。
热病以存津液为主。
故宜深察。
邵评∶伤寒邪从肌表而入。
以舌之黄白。
分表里而汗下。
温暑从口鼻吸入。
以舌之绛白。
分营卫而用清解。
以舌之润燥。
辨其津液之存亡。
分际极清。
白为肺卫仍兼气。
绛主心营血后看。
白内兼黄仍气热。
边红中白肺津干。
邵评∶卫之后方言气。
营之后方言血。
卫气营血。
逐层递进。
须认明此四层施治。
邪之入先到卫分。
不解。
然后入气分。
营分不解。
然后入血分。
白内兼黄。
仍属气分之热不可用营分药。
白苔边红。
此温邪入肺。
灼干肺津。
不可辛温过表。
清轻凉散为当。
邵评∶此经辨邪入之路。
有卫分气分营分血分之不同。
舌诊的基本知识及望舌口诀
舌诊的基本知识及望舌口诀2017-05-21望舌口诀:欲识来君百病源,舌部气色仔细观。
五部五色主五脏,表里虚实全昭然。
若问舌诊有何难,五色动态是关键。
舌部多人重叠影,多重层次要分清。
舌为心窍主脾胃,脑肾肝胰外生殖。
舌淡苔薄胃气存,纵然有病亦无碍。
有根之苔从舌生,紧贴舌面铺均匀。
无根之苔厚一片,四围净洁如涂面。
苔之五色分表里,苔之厚薄晓内外。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积苔厚内多实。
腐苔松厚揩即去,正虚邪化阴有余。
腻而粘舌刮不脱,痰湿居中阴阳遏。
腐苔如霉或如脓,胃气败坏内有痈。
表症薄白腻属痰,用药审慎防变幻。
由白而黄正胜邪,白黄灰黑渐加重。
舌苔骤退不渐化,邪气内陷病危急。
染苔一事要分清,枇杷橄榄变黄黑。
白苔表湿并虚寒,苔白而滑感风寒。
舌红苔白风瘟起,白苔转黄邪传里。
白苔降底湿热伏,白苔粘腻主痰湿。
虚症苔白多明净,舌嫰苔滑为阳虚。
苔黄主病属里热,微黄不糙初传里。
黄而干糙里已热,舌苔骤黄阳明实。
黑生芒刺或发裂,热深腑实阴液伤。
黄而滑腻痰湿热,黄而舌嫩为脾虚。
津润而冷为有湿,边尖齿印亦痰湿。
灰苔主病阴阳辩,由黄转灰热传里。
苔灰薄滑三阴结,苔灰黑滑主痰饮。
灰黑渐来里热深,黑而糙裂热极盛。
平素痰饮苔灰黑,舌面润滑无险症。
淡红明润气血充,干枯无血气将绝。
心火炎上尖赤色,红在两边热肝胆。
头痛失眠舌尖红,内热深重深红赤。
舌心干红阴液劫,镜面舌则多主凶。
舌红而绛热传里,舌绛鲜明心胞热。
干枯而萎肾涸竭,兼见嗌干命将倾。
绛红少苔或舌裂,阴精将竭命难全。
绛而粘腻湿挾痰,芳香化浊神功见。
紫舌主病分阴阳,舌紫苔黄内积热。
青紫浮滑中三阴,酒客瘀血舌紫斑。
中心白滑醉伤寒,紫舌肿大酒毒患。
光蓝无苔元气败,冲心危难命难全。
舌蓝苔粉秽浊瘟,黄腻苔浊湿瘟热。
黑主热重有阴阳,嫩滑而润寒极殃。
粗涩干焦极热盛,坚敛苍老热壅结。
浮肿虚寒亦痰湿,娇嫩齿印病属虚。
纹在舌质如碎瓷,血热阴虚多见此。
光剌阴伤病情重,无苔之舌定主死。
舌生芒剌有黄黑,不论先后均化燥。
中医舌诊歌
贺氏中医舌诊歌2022年农历11月18日,承德堂,贺雪梅、贺文达、米佳。
舌诊全凭目察分,舌尖属心边肝胆,舌中脾胃舌根肾。
舌质舌苔识分明。
正常淡红苔薄白。
舌色晦暗滞无神。
老嫩舌形实虚情,胖大水湿痰饮证。
肿胀热郁兼中毒,薄瘦俱虚阴火旺。
有点有刺为热盛。
裂纹阴血阴液虚,中风高热舌强硬。
痿软俱虚阴亏论。
肝风内动舌颤抖。
歪斜吐弄为中风。
短缩寒凝津血亏。
舌纵实热痰火盛,麻痹因虚风气动。
苔厚病深痰湿积。
润滑痰饮水湿多,热盛津伤苔干燥。
痰浊食积腐腻苔,舌苔剥落胃阴虚。
淡黄苔主里热轻。
热盛津涸苔黄糙。
舌质淡红苔灰黑,里热炽盛要留神。
舌质淡白黑润苔,阴寒内盛要识真。
舌质红绛苔少覆,阴虚火旺脉数呈。
舌质淡红积粉苔,瘟疫初起内痈病。
舌淡苔白有齿痕,脾胃亏虚寒夹中。
舌质红绛若无苔,胃阴枯竭镜面形。
淡白裂纹血虚因。
舌红黄黑霉酱苔,湿热夹痰湿浊蕴。
舌质红而黄腻苔,湿热内蕴痰热结。
舌紫少苔热炽盛。
焦黄苔主里热证。
脓腐苔为内痈病。
舌边尖红苔白少,心火亢盛舌刺生。
苔厚白腻舌淡红,湿浊痰积寒湿痹。
舌质淡红苔黄白,表邪入里将化热。
灰黑润苔淡红舌,阳虚寒证仔细详。
舌质淡白又无苔,久病阳衰气血虚。
舌质淡白中剥苔,胃阴不足气血亏。
舌质淡白苔又白,中阳不足气血虚。
舌质淡白苔白腻,脾胃虚弱湿痰聚。
舌质红而苔白干,邪热入营津液伤。
舌红厚黄干燥苔,气分大热阴液耗。
舌质绛而焦黄苔,邪热深重胃肠热。
舌质绛而黑干苔,热极伤阴要认真。
舌质绛而无有苔,热入血分阴虚证。
舌质紫而黄燥苔,虚火内燔阴血枯。
舌质紫而苔白润,阳衰寒盛气血凝。
危重舌象要记真,舌如猪腰胃阴倾。
舌如镜面胃阴枯,舌糙砂皮津液竭。
舌如干荔热灼津。
舌如火柿内脏败。
舌如赭黑肾阴绝。
瘦薄无苔胃气无。
舌卷囊缩厥阴绝。
语謇舌强终难治。
㿠白如镜营血亏,阳气将绝病难医。
舌质蓝而黑白苔,皆主病危实难医。
舌下络脉有两条,颜色暗红无紧束,不弯不怒不增生。
短小不显色偏淡,脉络不充气血虚。
粗胀青紫有曲张,气滞寒凝血瘀因。
舌诊简易版歌诀
舌诊简易版歌诀舌诊简易版歌诀——秒变中医
1、舌形老嫩辨虚实
2、舌形胖大水湿停
3、舌色淡白气血虚
4、舌红主热降紫盛
5、舌紫气血行不畅
6、舌强津伤热入心
7、舌软伤阴气血虚
一、苔白:表证、寒证、湿证
薄白:
1、润泽——风寒表证
2、干燥——风热表证
3、湿滑——寒湿、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厚白:
1、厚腻——痰饮、食积
2、积粉苔——热毒内盛
3、燥烈——燥热伤津
二、苔黄:里证、热证
1、浅黄——风热表证,化热入里
2、深黄——邪热入里,耗伤津液
3、焦黄——热入营血,痰饮化热
三、灰黑苔:阴寒内盛、里热炽盛
1、白腻灰黑——寒湿内盛、痰饮内停
2、黄腻灰黑——湿热内蕴日久
3、焦黑干燥——热盛津枯,阴虚火旺
4、苔黄而黑——湿浊宿食,积久化热
中医舌苔入门,最简易图表整理,自行对照查看即可!关注@大贤良医坚持分享中医心得!。
中医舌诊歌
中医舌诊歌
本文由爱爱医论坛网友:九天一笑,提供。
本文仅供参考,讨论,不作为患者自治的参考,否则后果自负。
我师父项老2000年给我舌诊歌,简单实用,然短短十句我背诵多次亦未能记住,除前4句外,后面六句语序较乱,难以成诵。
之后数年多次修订也不尽人意,直至2009年7月增为十二句,大幅修改,乃得最后定稿。
来之不易,敝帚自珍,今公布于此,或对同道有所收获。
诸色浅嫩正气虚,诸色深老邪气实;
色淡苔薄气血虚,色深苔厚病气余;
赤热青寒紫黯瘀,舌绛入营须警惕;
舌体瘦红心肝热,舌体胖大脾肾虚;
白浮薄滑邪在表,转黄而厚邪入里;
无苔阴竭剥伤阴,食腐湿腻粉瘟疫。
说明:
1、词义注释:食腐湿腻粉瘟疫:食腐,
食积苔腐;湿腻,湿滞苔腻;粉瘟疫,舌苔白
如积粉,瘟疫温毒为患。
2、歌诀大意:前2联(两句一联)是辨
舌总论,第3联承上概况舌体颜色,第4联论
舌体大小,最后两联简括舌苔状况。
上文链接——察舌辨证歌——舌苔辩证歌诀。
中医舌诊口诀!建议收藏!
中医舌诊口诀!建议收藏!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更是看重舌苔的改变。
舌诊,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医诊断时常会看看患者的舌头,从舌苔及颜色等,透过舌象的观察来了解和认识疾病的本质,千万不能轻视。
一、脏腑经络与舌象形成的联系【歌诀】心肝脾肾系舌本,经脉经别经筋通,三焦膀胱胃三腑,经脉经筋连舌中。
苔乃胃气熏蒸成,五脏六腑与胃通,并与肾气不分离,先天后天两作用。
脏腑精气营于舌,病变也可观舌容。
二、舌面的脏腑部位划分【歌诀】舌尖心肺脾胃中,两边肝胆根肾踪,上以候上中候中,下以候下脏腑同。
【解析】脏腑病变反映于舌面,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舌尖——属心肺。
舌中——属脾胃。
舌边——属肝胆。
舌根——属肾。
三、舌诊的临床意义【歌诀】舌诊意义要记住,正气盛衰观舌质,病位深浅察厚薄,病邪性质重苔色,病势进退多方察,立法处方遵舌象。
综合舌诊的临床意义,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判断正气的盛衰舌质由脏腑气血所主,察舌质重点在于了解脏腑气血的盛衰。
所以判断正气的盛衰主要在于观察舌质的神、色、形态各方面的变化。
如舌质红润,为气血旺盛;舌质淡白,为气血衰虚;舌色晦暗,枯槁无华,是为失神,提示脏气衰败,正气大伤,预后不良。
此外,舌苔的有无,又可反映胃气的存亡,故舌光无苔,表示胃气衰败或胃阴枯竭,正气已衰。
(2)判别病位的深浅外邪入侵机体,随邪气侵犯部位的浅深,舌苔、舌质会出现有规律的变化。
薄苔多为疾病初期,病位尚浅,病邪在表;厚苔多为病邪入里,病位已深。
随着病邪由表入里,苔色也由白转黄或灰黑。
舌质的颜色也反映着热邪入侵的层次,红舌者邪尚在气分,绛紫者则邪已深入营血。
(3)辨别病邪的性质不同性质的病邪,舌象出现不同的反映。
舌苔黄色或灰黑干燥多属热,苔白或灰黑滑腻多属寒;舌苔腐腻常为湿浊痰食内阻;舌质紫暗或紫斑,为瘀血之征。
(4)推断病势之进退由于舌苔的变化反映着正邪消长和病位的深浅,所以,观察舌苔的变化可以推断病势的进退。
这在急性热病中尤有特殊意义,如舌苔由白转黄、变黑,多见病邪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寒化热,说明病进。
舌诊歌
1舌诊歌舌诊歌(2009-01-14 00:26:50)标签:保健养生白苔苔色辛温清化健康分类:中医一、舌诊流源:诊病疗疾,四诊当详,望闻问切,首推舌象。
舌如宝镜,可窥五脏,验舌诊病,源远流长,舌诊之论,本于岐黄,历代医家,各增篇章。
近代研究,成果初彰,层次深化,手段多样。
不凭目观,光电测量,诸多疾病,观舌可详。
二、舌的构造与脏腑: 舌为心窍,神奇使妙,横机组成,运动灵巧。
乳头味蕾,百味能调,调节声音,歌哭言笑。
神经血管,充布舌表,搅拌食物,五谷初消。
五脏六腑,精气上潮。
舌与脏腑,相关微妙。
脏腑经络,与舌相交,心气通舌,舌尖上焦。
脾胃夹舌,舌中中焦,肾连舌根,根为下焦。
舌之左右,肝胆可瞧,五脏病变,舌观映照,有诸于内,必行于表,脏腑难窥,凭舌可晓。
三、观舌之法:观舍之际,天光为宜,患者端坐,医者仔细。
自然伸舌,放松舌体,不宜久观,勉致舌疲。
先查舌苔,再观舌体,从上至下,从外到里,苔垢津液,依次细看,认真分析。
食物染色,温凉刺激,慎误误认,求其真谛。
四、观舌提要:苔垢形色,舌色形状,色泽根底,诊舌之纲舌之与苔,首须辨详,苔为苔垢,舌是本质。
苔辨外感,舌候内伤,苔查气病舌观五脏苔垢形色判邪消长正气虚实观舌模样。
苔浮白薄,表证初彰,邪热传里苔色变黄白黑青灰津布其上不拘苔色乃寒所伤黄赤黑白燥刺如芒少津不润乃热之状。
舌质红赤,坚苍直强不可他辨实热之象舌红无苔裂纹其上干而少津阴虚津伤全舌无苔湿润滑光或如姻煤阴虚之象舌质淡白无论瘦胖若无血色正气将忘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苔舌合观方不迷芒五、察舌质1、正常舌质;正常之舌,红活有光,其色浅红,桃花初放。
淡红薄苔,相配得当,活泼润泽,毛不刺芒。
禀赋不同舌略异样,偏红偏淡,不作病相无论何色色泽为纲隐隐红活预后多良。
干暗窟痿见之不详良工识此纲举目张淡白舌红少白多舌称淡白阳气衰虚虚寒而得贫血久病也见此舌治宜温补归附参麦淡白湿润舌湿润淡白水津甚泽脾阳亏损土被水迫停水溢饮每多此舌温脾利水方为上策淡白少津舌少津淡白口干不渴阳不化气液不濡舌气虚水肿蓄水@塞扶阳益气津液自和淡白光莹舌光莹淡白犹鸡剥皮脾胃损伤气阴两弱虚寒久病胃有虚火八珍双补斟加沙麦淡白夹红舌大部淡白局部鲜红多属阴虚虚火内动视其分布辨证不同红在舌尖心火上冲脾胃虚火红现舌中红布舌侧肝胆活攻肾阴虚火舌根常红滋阴降火大法可宗红(绛)舌红舌主热分辨不同色泽深浅别病轻重淡红稍深称为舌红颜色鲜红名曰绛红红绛之舌温热所中气营两燔口舌干红温热亢盛神志迷蒙清营凉血投剂从容烁红无苔阴虚火隆津液枯竭病多主凶2舌诊歌红绛湿润舌红绛湿润称之红嫩诊视之际内外区分外感见之热邪入营清热化湿甘露珍饮内伤见之阴虚痰饮滋阴化湿遣方审慎淡红娇嫩光滑湿润虚阳上浮热假寒真红绛少津舌舌色鲜红干燥少津病主内外参照体征外感温热热邪入营玉女化斑清营养阴内伤病见阴虚火淫滋阴降火益气生津舌尖独红其火在心导赤泻火地草竹芩红绛光莹舌舌红少津光亮如镜凡见此舌多主伤津多因汗下缠绵久病胃肾阴虚法贵养阴红舌红点全舌纯红红点如星瘟疫热毒入血乘心临床多见谵语神昏治疗原则凉血清心清疫败毒佐以透疹溲难头汗发黄之征热利湿栀柏茵陈红舌白点舌色鲜红白点中生舌色将糜烂热毒炽盛白点突起热深毒深黄连解毒投则功成白点若凹胃虚热蒸养胃清热益气滋阴红舌红紫斑舌质红色紫红斑必生气血雍滞邪热过盛斑色深浅轻重可分红斑病轻黑斑病此种舌象发斑重症清热凉血行滞透疹红(绛)芒刺舌舌色红绛芒刺满舌不拘何色上焦极热邪热入营多见此舌清营泻火益胃凉膈红绛舌所谓红绛深红黑亮脏腑热极津气两伤病毒感染气血不畅清热育阴壮水清阳青紫舌舌紫青淡或滑或淡寒滞血瘀寒中肾肝临床主病肢痛行难治疗大法化瘀散寒暗紫舌舌色紫绛干燥晦暗究其所以成因有三一主热极津枯血干凉血散热栀芩归丹二主瘀热瘀热互缠清营破瘀理法昭然三主湿温蒸郁上犯清营利湿辛凉甘淡青色舌舌色发青水牛舌般血凝阳郁寒伤肾肝久病身瘦肝癌参照扶正化瘀兼温肝肾察舌体肿胀舌舌体肿胀主病多样结合体征辨别周详脾肾阳虚淡白胖亮通阳利水真武之汤鲜红肿大心胃火扬泻心清胃导赤三黄紫而肿大酒毒热伤泻火解酒葛萝犹良舌体口唇紫暗肿胀中毒引起随因抢救淡红肿胀舌色如常胃热痰湿湿热蒸上大凡胖舌多主湿伤寒热之分津液为纲3舌诊歌瘦瘪舌你淡白瘦瘪气血两虚双补气血八珍最宜红绛瘦瘪火旺阴虚胃炎溃疡每多见之滋阴降火补齐阴液胃癌肠癌病至晚期舌也瘦瘪枯白至极短缩舌舌体卷短缩而难伸沉寒痼冷寒凝于筋温经散寒桂附人参卷短淡白脾胃损伤气血具虚因虚而成补益气血神气乃生卷短深红热盛伤津燥热生风肝风内淫清热熄风豁痰宁心生就舌短不做病论病见舌短危笃难生强硬舌舌强难动多为中风心脾具中强而淡红热入心包强而深红清心开窍养血驱风痿软舌舌体痿软动难自如痿软淡白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筋脉失濡调和阴阳气血双补痿而红绛热极津枯胃肾阴亏精血不濡写热生津滋水解涸舌体痿软干绛无津肾阴将绝病属危笃裂纹舌舌伤裂纹纵横不等阴虚热极纹多裂深淡白有纹脾虚湿浸苔黄裂纹湿热交蒸凡舌裂纹治在补阴纵舌舌纵难语流诞不止伸出口外当分虚实纵而坚干实热内踞涤荡实热抽薪釜底纵而胀满舌色红赤喜笑无常邪扰神志清心化痰开窍醒迷纵而麻木多为气虚参术芪草补中益气偏歪舌张口伸舌舌歪一侧或左或右中风而得紫红而偏病势急迫淡红而偏势缓语塞偏而流涎痰湿困迫舌向左偏瘫在右侧舌向右偏瘫在左侧养阴熄风功在不舍麻木舌舌上麻木头晕目糊时发振颤肝血不足补肝熄风血行风出无故舌麻时有时无心血虚衰心阳不鼓归脾汤类心血可补风气挟痰痰涎自出祛风化痰见效也速弄舌舌在口中频频摆动旋露旋收时时吐弄心脾具热火势上攻脾热伤津心热动风导热生津清火熄风舌颤抖舌体颤抖动摇不安汗多亡阳颤而白淡温经回阳生津药掺气血两虚淡红而颤神经衰弱寐不自安气血双补自会泰然舌色红绛习习动搧风火内动热毒伤肝柔润熄风清营泻肝4舌诊歌重舌舌下血脉肿起如舌 @下泛肿按之有核见于里证心经火热清心泻火黄连知柏兼于表证邪引心火解表清里一举功得舌衄舌上出血谓之舌衄心胃肝热迫血妄流清热泻火疏肝解郁舌痈舌上生痈色红而肿生在舌上心火上攻生在舌下脾肾热隆清心泻火消肿止痛疮如覆盆并无红肿多为舌癌治宜慎重舌疔舌上参疔舌痛木硬心脾火毒清脾泻心舌菌舌上恶肉初起如豆头大蒂小长势急骤疼痛甚剧流涎极臭破溃穿腮体渐消瘦气结火炎心脾火郁清热解毒清营汤优察舌苔人之舌苔胃气所生角化上皮食物粉碎唾液细菌将苔组成胃为谷海后天之本虚实寒热凭苔苔可诊诊察舌苔两步进行首看苔质次察苔色质之厚薄色泽枯润偏全有无有根无根认之仔细辨病方准察苔质病邪在表苔白而少病邪在里苔厚可瞧热邪所伤黄黑干燥寒邪之病白而有津或偏或全苔质可凭苔铺满舌痰湿中停苔偏于前邪入未深苔偏于后肠积尚存偏左偏右肝胆发病胃气熏蒸苔即能生紧贴舌上谓之有根无根之苔病久伤正有根之苔胃气尤存正常之苔薄而滋润苔厚而滑水湿溱溱三焦阳弱寒湿痰饮舌上腐苔阳热有余舌上苔腻阳气被抑正邪进退苔可消息由薄而厚病邪加剧由厚而薄正气复旺有无厚薄渐变为良消长急剧病危难匡察苔色黑白青黄乃苔之色病在表者苔色呈白病在里者苔色呈黄病在肾者苔色多黑由白变黄由黄变黑颜色加深病进可得由黑变黄由黄变白颜色变浅正胜邪去白苔类白苔主表大肠肺金表证寒证苔白厚甚白而坚苍肺肠气盛肺肠气虚白而胖嫩白而干燥阴虚火甚薄白苔苔色白薄淡红清爽寒湿在表脏腑未殃辛温解表麻桂之汤薄白滑苔苔色白薄似涂米汤外感寒湿水气溢上辛温解表温渗最当5舌诊歌薄白干苔肺燥筋伤气虚津少苔失濡养益气生津清润之方白润略厚苔白苔稍厚表里皆有风寒邪盛寒湿中州邪传半里白苔渐厚和解少阳柴胡凑手中焦寒湿白苔腻垢温中燥湿术附可谋白厚腻苔白苔腻厚米糊样稠胸膈闷痛食饮停留时欲饮水水入则呕辛淡化饮五苓可求宿食内停苔白浊厚导滞泻湿斯为高手白厚腻滑苔白厚腻滑如涂豆浆寒湿痰饮壅滞中乡渗湿蠲痰温运脾阳苓术草果温脾之方白厚腻干苔白厚腻干两种辨治白厚干燥津伤湿滞益气养阴生津导赤白腻中干胃燥脾湿清热化湿苓皮竹栀白糙裂苔白苔糙裂真阴将竭暴热伤津或中暑邪热迫脏腑津液受劫承气急下救阴急切暑温证见不干白裂清暑益气兼化湿邪白粘腻苔白苔粘腻湿浊上溢口有甜味湿热气聚病主痰湿气分湿滞芳香化浊去湿解肌白如积粉苔白苔如粉疏松颗粒主病多种认真辨析舌上白苔积粉粒细疏利邪热达原饮宜积粉满布热毒盛期清解化毒三消饮之白苔满布积粉厚腻热弥三焦清泻无疑此种苔色病势危机当下则下 \不可拘泥雪花苔苔色洁白形似雪花脾阳衰败水湿不化肺癌胃癌预后不佳甘温扶阳治乃大法霉苔灰白垢腻舌罩粘液湿邪内踞胃肾阴虚病久身消霉苔烂糜脏毒恶病严重至极偏白滑苔薄白滑苔左右偏布一半正常一半白濡舌右白滑病在肌肉疏解少阳柴葛羌\独舌左白滑脏结之故寒凝气滞温中补土半截白滑苔苔分两截或外或内白滑偏外寒湿肺卫邪入未深胃气先匮辛温解表选用麻桂百博滑苔偏布舌内多主肠积寒湿困胃温里散寒其法可贵黄色苔类黄苔主病主里主热脾胃肠疾苔色多黄黄苔满舌脏腑具热风火暑燥虽方表客苔亦黄色不厚不薄6舌诊歌淡黄苔白夹浅黄淡黄之舌由表入理由寒化热辛凉解表宣肺透热黄滑苔黄苔不厚湿润光滑黄疸温蒸湿热熏发清热透表佐以温化黄浊苔苔色深黄胶结垢浊厚黄堆积胃中浊腐辛开苦降芳香化浊邪热弥漫苔黄微浊清热泻湿连芩解毒黄粘腻苔黄而粘腻形如蜡敷黄深腻薄热比湿突黄浅腻深湿痰突出清热化痰芩连杏朴黄干苔苔色黄干少津缺液由白变黄邪热传里由厚变白热退伤液甘寒生津膏麦地知\ 实热里证黄干厚积阳明腑实确诊无疑苦寒攻下大小承气根黄尖白苔舌根苔黄舌尖苔白表邪入里逐渐化热苔干无津又无寒热临床诊断当为里热辛凉透表银翘可克尖黄根白苔尖黄根白热在上焦乳蛾咽痛膈热肺燥清解热邪桑菊银翘双黄苔长条黄苔布舌两旁外感见之表里两伤杂病见之热聚胃肠黄苔淡嫩热势不张黄苔焦糙热盛发狂半黄半百苔苔分两半半黄半白无论深浅不分厚薄临证所见肝胆郁热清肝泻胆龙胆功赫黑灰色苔类浅黑即灰深灰即黑寒热虚实均有此色热极伤阴干焦而黑淡白滑黑真寒假热黑中带紫名曰灰黑黑中带白成为淡黑黑灰之苔有寒有热临床分辨凭津断测薄灰黑苔舌苔极薄如涂淡墨四肢发寒口中不渴中焦阴寒脾阳虚弱桂附理中服之效卓黑灰滑腻苔苔色灰黑滑腻津多寒痰湿饮水盛克火温阳利水土盛水却滑腻而粘痰湿热裹苓夏芩朴芳化清火白苔双黑黑灰舌苔布舌两侧干润适度胃肠寒客四末厥冷脾胃虚弱温通散寒姜桂荜茇若脉沉实宿滞化热不做寒滞消导泻火白苔黑点(斑)全舌白苔有点墨黑表邪入里逐渐化热银翘加减透表凉膈白苔黑斑刮则净白里湿热化清里泻热斑刮不去苔腻燥涩火热内炽阳胜阴竭增液承气用之合拍7舌诊歌白苔黒刺白苔黒刺抚不爱指真寒假热每每见之补中归脾甘温益气苔干刺糙无寒脉实寒邪化火燥湿清热中黑变白滑苔舌中黑苔边白滑润脾阳衰损寒饮内停温中散寒姜附同行半白滑、半黄黑白滑一半黄黑一半寒邪传里肝胆热结龙胆泻肝以清热邪黄边黑腻苔边尖苔黄滑黑中英素有湿热酒毒又伤燥湿清热斟酌选方霉绛苔苔色红黑如涂果酱湿热久郁食积胃肠清热导赤化湿推荡苔舌合诊舌质舌苔颜色形状多般参合万举万当淡白舌合苔的诊察淡白舌透明苔舌质淡白白苔明亮中阳不振水湿泛上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补胃健脾温中助阳淡白舌熟白苔舌色淡白苔白不光苔厚满舌煮熟之状气血双亏阳气不彰十全大补温补扶阳淡白舌白干苔舌质淡白苔干无津干而极硬颗粒紧密脾胃有热热结伤阴增液通下泻热保津淡白舌黄裂苔舌色淡白苔黄而裂气虚津少郁热灼血补齐生津药勿燥烈气虚夹湿苔润黄裂生津清化兼补气血淡白舌黄滑苔舌质淡白苔黄滑润痰饮寒湿化热未甚水湿不化脾阳不振温中燥湿治病求本淡白舌黑滑苔舌色浅淡舌体胖嫩苔色灰黑光泽滑润夹寒夹湿阳衰寒盛扶阳逐寒温补脾肾淡白舌边白中黑苔舌色淡白求恩边白中黑苔苔不甚厚其色润泽病主虚寒温阳合拍淡白舌黑燥苔舌色淡白苔色灰黑望之似燥刮滞净白阳虚寒极参附同进希冀能克红绛舌合苔的诊察红绛舌薄白苔舌质红绛白薄苔象不滑不燥阴虚火旺滋阴解表葳蕤之方外感时邪热入营伤清营透表银翘牛蒡红舌白滑苔舌色鲜红苔白津丰临床辨认当分两种舌红苍老热在营中清营利湿治之有功红而胖嫩阳虚湿隆扶阳化湿寒凉勿用舌红浮垢苔舌色较红苔白晦暗浮起一层污垢一般热病后期余热未散胃气虚弱湿热绵缠健脾益胃药须甘淡红绛舌白粘苔舌色红绛苔白粘滑热邪入营痰湿两兼泄湿透热清化双全阴虚痰火苔亦滑粘养阴化湿机活法园8舌诊歌红绛舌白腻苔舌质红绛苔白腻光临床辨别两种情况气湿营热其热不扬透营泄湿精选良方胃肠湿滞阴虚火旺养阴化湿导滞勿忘红绛舌白干苔舌质红绛苔白津少燥热内劫热邪入营清燥救肺益胃养阴红绛舌粉白苔舌质鲜红甚者紫绛苔白如粉堆铺舌上瘟疫斑疹多此舌象病毒高热热势猖狂清凉解毒达原饮红绛舌类干苔舌红苔白视之燥样模滞湿润厚薄当祥湿热伤津苔厚舌绛清营化湿勿使津伤气虚夹湿苔薄舌绛健脾益气病体得康舌边红苔白中干边尖舌红舌色中苔白外邪化火上焦有热清宣透解桑菊使得舌尖红苔白舌色正常舌尖独红杂病见此心火上攻清心泻火导赤散中外感病见分热初起辛凉解表切记温通舌边红苔白舌边红色舌苔白薄热邪夹湿内闭胸膈在并多主甘淡郁热水停下焦舌根苔白辨清部位分立治则舌根红尖白苔舌根鲜红白苔尖上阴亏热郁邪在少阳养阴和解治法妥当舌中红绛边白苔舌上白苔布舌四方唯舌中央鲜红光亮津气先亏外邪又伤益气生津疏解二阳舌体干瘪兼此舌象生机将溃预后不良半红舌半白苔舌滞两旁判若两样一边苔白一边红绛半白之苔宿滞胃肠半舌红绛阴虚火旺清热养阴化湿通肠红绛舌白苔红点舌质红绛白苔红点表邪失解抑郁心阳瘟疫斑疹热毒乘张泄热败毒治疗大纲红绛舌黄白苔舌色鲜红白黄杂苔里热已盛表证未罢白黄苔薄营热可察白黄苔厚实热胃家红绛舌黄润苔舌色红绛苔润恶黄色如黄纸丰泽光亮以下诸证可见此象胃家湿热阴虚火旺素好饮酒热蕴胃肠素有湿热外热又伤主病虽多均为热象红绛舌黄粘苔舌质鲜红苔如蛋黄阴虚痰热清化最良红绛舌黄腻苔舌色鲜红苔黄而腻胃家湿热血虚胃实亦主阴虚宿垢久积功热泻实养阴导滞红绛舌焦黄糙裂苔舌色红绛苔黄而糙干而有裂如饭炒焦阳明实热急下为妙9舌诊歌舌尖红黄苔舌尖独红黄苔铺上外感化火心胃火旺肠胃有火上灼肺脏两清肺胃芩麦地黄舌边红黄苔中干舌边尖红苔黄不厚四畔皆润独中干垢肝胆郁热熏灼中洲清肝泻胆兹胃解郁红绛舌黄瓣苔舌色红绛苔干瓣裂热毒入里胃肠燥结芒硝大黄攻泻热结红绛舌灰夹黑苔舌色红绛苔灰夹黑层层黑晕病主瘟热一轻二重三晕危笃十寒苦全泻实清热红舌黑灰苔舌质红胖黑灰滑苔寒极似火虚阳上载无形虚寒认之无怪扶阳散寒日照阴开附子理中治则妙哉舌边红中黑(灰)润苔边尖鲜红中苔黑滑里寒外热寒热夹杂温中解表桂附辛麻外感暑热寒凉胃家治疗之际温凉同下舌边红中黑(灰)干苔舌滞边尖紫红或绛中苔黑干热毒舌象温热内实枳实硝黄舌尖红根黑苔舌尖红绛舌根黑苔三焦热盛急下不怠舌根红尖黑苔舌尖苔黑舌根质红脏腑皆热心火犹重清心泻火三黄同攻红瘦舌黑苔舌体红瘦黑苔不荣病多恶侯化源将崩大兹肾阴甘凉同用紫青舌合苔的诊察自舌白薄苔苔色薄白舌色发紫酒后伤寒外感初起解表醒酒散寒化湿紫舌白腻苔舌色紫绛苔白而腻肺病痰饮胸痹气滞酒后湿热也多见之温化渗泻随证施治青紫舌黄滑苔苔黄滑润舌紫带青寒凝血脉食伤太阴健脾和胃散寒温经紫舌黄燥苔舌色紫绛舌苔燥黄血热深重脏腑热伤清营凉血荡涤胃肠淡紫舌灰苔舌色淡紫苔略灰黑虚弱病体血中有热黄连阿胶凉血清热紫舌焦苔舌色深紫苔焦有刺见于伤寒厥阴热极见于温病病势危机治疗之法清凉重剂青(紫)舌白厚苔舌色淡白白带青紫气血皆寒阴寒夹食舌苔白厚寒湿停凝温中散寒扶阳导滞葡萄疫舌舌色气泡形似葡萄青紫黄黑苔干而燥秽浊郁结熏蒸上潮舌癌脏毒久生不消清热败毒清瘟汤妙青舌黄苔青舌黄苔不作热证中寒吐泻恣实生冷阴病夹食寒湿内盛温中散寒姜桂砂仁猩红热舌象初起舌边尖鲜红如朱砂,舌苔白厚而干燥。
舌诊歌诀
转自天医堂一舌之与苔,首须辨识; 苔为苔垢,舌是本质。
苔察气病,舌候血疾;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邪气浅深,察苔可知; 脏腑虚实,舌质可识。
二舌苔变化,各有分部: 舌尖心肺,中央胃腑,舌根属肾,四畔脾土,舌之两旁,肝胆地步,另有一法,三脘分看,尖上根下,舌中中脘。
三辨舌津液,润燥滑涩。
润多正常,湿厚属湿。
润而多津,滑苔之色。
涩又浮粗。
燥则津劫。
四有神无神,别在荣枯。
荣为荣润,津液充布;红润鲜明,气血丰富。
枯无血色,正气将竭;津乏干枯,病属危急。
五红舌主热,尚多分别。
心火上炎,舌尖色赤。
红在舌边,肝胆有热。
温病初期,尖边多赤; 见于杂病,心肝之色;头痛失眠,烦躁便实。
红色鲜艳,亦各有殊; 温病热甚,杂病阴虚。
舌心干红,阴液被劫。
光嫩无津,为镜面舌;病多主凶,津液枯竭。
若气血虚,淡红舌质。
六、绛色深红,温热传营。
纯绛鲜泽,包络热盛。
干枯而萎,涸竭肾阴; 兼见嗌干,大命将倾。
更有一种,绛舌少苔,甚至舌裂,阴液将殆。
绛舌粘腻,似苔非苔,湿邪挟浊,芳香宣开。
望之若干,扪之有津,津液已伤,湿热熏蒸,浊痰蒙窍,清泄生津。
七紫舌主病,有阳有阴;有苔无苔,主要区分。
润燥深淡,满舌或斑,主病不同,轻重两般。
黄苔紫舌,脏腑积热;兼见干燥,通下为急。
舌见青紫,浮苔滑润。
伤寒之初,直中三阴。
瘀血之病,舌紫且晦,一般滑润,或见灰苔,重则满舌,轻则斑块;痛久入络,与此同类。
酒客成积,舌多紫斑。
中心白滑,醉后伤寒。
紫舌肿大,酒毒为患,冲心危险,性命难挽。
八蓝色变化,略如紫舌;尚能生苔,正气未竭。
光蓝无苔,色萎不泽,证极危险,元气败绝。
蓝不满舌,主证各别:瘟疫秽浊,兼苔粉白; 黄腻浊苔,湿温郁热;苔滑中蓝,湿痰之舌。
九黑主重病,有阴有阳:嫩滑湿润,寒极为殃;粗涩干焦,热极所伤。
血已败坏。
古称死证。
辨准早救,或可得胜。
十老及娇嫩,亦要分析:坚敛苍老,实热壅结,神气尚存,病多属实; 浮肿虚寒,亦属痰湿。
娇嫩齿印。
虚弱之识。
十一纹剥芒刺,各有标志:纹在舌质,几如碎瓷,血虚热甚,亦见阴虚。
中医望舌七诀歌值得精读
中医望舌七诀歌,值得精读!欲识来君百病源,舌部气色仔细观。
五部五色主五脏,表里虚实全昭然。
若问舌诊有何难,五色动态是关键。
舌部多人重叠影,多重层次要分清。
舌为心窍主脾胃,脑肾肝胰外生殖。
舌淡苔薄胃气存,纵然有病亦无碍。
有根之苔从舌生,紧贴舌面铺均匀。
无根之苔厚一片,四围净洁如涂面。
苔之五色分表里,苔之厚薄晓内外。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积苔厚内多实。
腐苔松厚揩即去,正虚邪化阴有余。
腻而粘舌刮不脱,痰湿居中阴阳遏。
腐苔如霉或如脓,胃气败坏内有痈。
表症薄白腻属痰,用药审慎防变幻。
由白而黄正胜邪,白黄灰黑渐加重。
舌苔骤退不渐化,邪气内陷病危急。
染苔一事要分清,枇杷橄榄变黄黑。
白苔表湿并虚寒,苔白而滑感风寒。
舌红苔白风瘟起,白苔转黄邪传里。
白苔降底湿热伏,白苔粘腻主痰湿。
虚症苔白多明净,舌嫰苔滑为阳虚。
苔黄主病属里热,微黄不糙初传里。
黄而干糙里已热,舌苔骤黄阳明实。
黑生芒刺或发裂,热深腑实阴液伤。
黄而滑腻痰湿热,黄而舌嫩为脾虚。
津润而冷为有湿,边尖齿印亦痰湿。
灰苔主病阴阳辩,由黄转灰热传里。
苔灰薄滑三阴结,苔灰黑滑主痰饮。
灰黑渐来里热深,黑而糙裂热极盛。
平素痰饮苔灰黑,舌面润滑无险症。
淡红明润气血充,干枯无血气将绝。
心火炎上尖赤色,红在两边热肝胆。
头痛失眠舌尖红,内热深重深红赤。
舌心干红阴液劫,镜面舌则多主凶。
舌红而绛热传里,舌绛鲜明心胞热。
干枯而萎肾涸竭,兼见嗌干命将倾。
绛红少苔或舌裂,阴精将竭命难全。
绛而粘腻湿挾痰,芳香化浊神功见。
紫舌主病分阴阳,舌紫苔黄内积热。
青紫浮滑中三阴,酒客瘀血舌紫斑。
中心白滑醉伤寒,紫舌肿大酒毒患。
光蓝无苔元气败,冲心危难命难全。
舌蓝苔粉秽浊瘟,黄腻苔浊湿瘟热。
黑主热重有阴阳,嫩滑而润寒极殃。
粗涩干焦极热盛,坚敛苍老热壅结。
浮肿虚寒亦痰湿,娇嫩齿印病属虚。
纹在舌质如碎瓷,血热阴虚多见此。
光剌阴伤病情重,无苔之舌定主死。
舌生芒剌有黄黑,不论先后均化燥。
舌体肿大痰热饮,瘦瘪诸虚证更急。
《伤寒指掌》察舌辨症法
《伤寒指掌》察舌辨症法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毕形于舌.故辨症以舌为主.而以脉症兼参之.此要法也.兹将舌之部位形色.详列于左.实临症者之金鉴焉.部位满舌属胃.中心亦属胃.舌尖属心.舌根属肾.两旁属肝胆.四畔属脾.(又)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形色白苔肺经.绛苔心经.黄苔胃经.鲜红胆经.黑苔脾经.紫色肾经.焦紫起刺肝经.青滑肝经.诊察白苔肺经.候卫分气分之表邪也.(肺属金故白苔应肺)肺主卫.主气.主皮毛.风寒先入皮毛.内应乎肺.又太阳主一身之表.故肺家之邪.即可以候太阳之表.仲景麻黄汤.亦泻肺分之邪也.舌无苔而润.或微白而薄者.风寒也.外症必恶寒发热.而口不渴.宜温散之.舌苔白而燥刺者.温邪也.邵评∶风寒在表.故无苔而薄白.外症必微寒.继即发热不已.此伤在手太阴肺经.宜凉散之.忌足经辛温药.舌白而粘腻者.湿邪在于气分也.外症必发热头重身痛.而口不渴.宜解肌去湿.如桂枝、秦艽、羌活、紫苏、二陈、二苓之类.邵评∶湿邪干犯气分.肺分虽兼太阳.惟寒邪可用足经辛温药.若风温入肺.症见发热口渴.咳嗽喉痛.舌苔白燥.或白兼边红.治宜轻清凉解肺经.如栀、豉、桑、杏、蒌皮、象贝、前胡、薄荷、苏子、黄芩、桔梗之类.邵评∶风温犯肺之正法.绛苔心经.候营分血分之温热也.(心属火故绛色应心绛深红色)心主营.主血.舌苔绛燥.邪已入营中.宜清络中之热.血分之火.忌用气分药.凡温邪从口鼻吸入.上焦心肺先受.如舌苔先白后红者.邪先入气分.后入营分也.如初起舌即绛色者.邪不入气分.而入营分也.宜清解营分之热.犀角、鲜生地、(北方无此)丹皮、元参之类.暑邪温疫.如遇此苔.亦宜泄营解毒.凡白苔邪在气分.宜解表.忌清里.绛苔邪在营分.宜清热.忌发汗.经主气.络主血.卫主气.营主血.临症最宜辨清.黄苔胃经.辨阳明里症之热邪也.(阳明燥金从土化故黄色应胃)邪入手经.以舌之绛白.分心营肺卫矣.邪入足经.又当以舌之黄白.分表里为治也.盖白苔主表.黄苔主里.太阳主表.阳明主里.故黄苔专主阳明里症而言.辨症之法.但看舌苔带一分白.病亦带一分表.必纯黄无白.邪方离表而入里.邵评∶此以舌苔黄白.分邪之在表在里.如见舌苔白中带黄.或微黄而薄.是邪初入阳明.犹带表症.微兼恶寒.宜凉散之.如黄而兼燥.外症不恶寒.反恶热.是伤寒外邪.初入阳明之里.或温热内邪.欲出阳明之表.斯时胃家.热而未实.宜栀豉白虎之类.清之可也.如浓黄燥刺.或边黄中心焦黑起刺.脐腹胀满硬痛.乃阳明里症也.承气汤下之.红色胆经候少阳内发之温邪也.(少阳相火从火化故红色应胆)少阳以木火为用.温邪内发.必借少阳为出路.乃同气之应也.如淡红嫩红.白中带红.是温邪之轻者.初起微寒.即发热不已.口渴甚者.是也.宜柴、芩、栀、翘等清解之.如纯红.鲜红起刺.此胆火炽.而营分热.急宜犀角、翘、丹等清解之.如不解.此温邪伏于少阴.而发于少阳之表也.症匪轻渺.速宜重加鲜生地、麦冬、元参之类.以滋少阴之水.而少阳之火自解矣.大忌风药.内伏之温邪.自少阴而从少阳发出.以救阴泄热为要.又风温瘟疫等症.如见舌苔鲜红者.当从手少阴治.邵评∶从手厥阴心包络施治.即是治心.黑苔脾经.辨太阴湿土之寒热也.(太阴湿土从湿化易云水就湿故黑苔应脾)太阴湿土所主.而水就湿.故脾家见症.每每舌现黑色.如舌苔灰黑而滑者.此寒水侮土.太阴中寒症也.外症腹痛吐利手足指冷.六脉沉细.宜理中汤主之.邵评∶寒中之太阴脾.自宜温中为定法.如杂症而现黑滑苔者.必是湿饮伤脾.宜温中和脾逐饮治之.邵评∶寒湿水饮伤脾.自宜温中逐饮.如白苔而兼带灰黑色.更兼粘腻浮滑者.此太阴在经之湿邪.是从雨雾中得之.宜解肌渗湿.如五苓散加羌、防之类.邵评∶湿入.太阴之表.故可解肌利湿.如白带黑点.或兼黑纹而粘腻者.亦属太阴气分之湿.宜行湿和脾.如黄中带黑.而浮滑粘腻者.是太阴湿热内结.宜利湿清热.若黑而燥刺.是阳经注入太阴之热邪.宜清火解毒.兼阳明治.如屡清不解.腹无痞满硬痛之症者.不可妄投承气.是胃中津液干涸.少阴肾水不支.宜大小甘露饮主之.邵评前半条.阳经热邪注入太阴.而阳明胃热.宜兼阳明治而用清解.后半条.是胃中阴液枯涸.宜滋养而不可下.如舌苔黑刺.大便秘结.脐腹硬满攻痛.此燥矢为患也.承气汤下之.仍从阳明治.若黑而坚敛.焦刺如荔枝形者.乃阳亢阴竭.胃汁肾液俱涸也.不治.若诸书但以黑苔为肾气凌心水来克火.百无一治.庸有未验.邵评∶此系肾阴胃液俱竭.热阳亢极.阴涸而死.故曰不治.不得已用大剂滋阴清热之法.药勿间断.希救万一.又有以舌之五色分五脏.乃五行之.死法.不足以测伤寒之变.紫色肾经.察少阴本脏之虚邪也.(少阴君火从火化故紫色应肾)六经惟肾无实症.故仲景于少阴症中.揭出脉微细.但欲寐.为主病.示正气之虚也.如见舌形紫而干涩.口渴唇燥.外见少阴症者.此肾阴不足.坎中水亏.宜壮水为主.六味饮一阴煎之类.如兼谵语神昏.又当从手少阴治.微清痰火.如生地、丹参、茯苓、川贝、菖蒲、钩藤、天竺黄之类.如舌形胖嫩.而色淡红者.外症必见躁扰不宁.六脉迟微.或动气内发.腹寒畏冷.或初起吐利.手足逆冷.或格阳躁狂.六脉洪数无根.此肾气大亏.坎中火衰.宜益火之原.人参八味主之.邵评∶肾阳衰而虚火上逆.治以补火壮水.与上条水亏不同.如舌形紫燥.唇焦齿黑.二便俱秘.此为阴中兼阳.可兼阳明以治.犀角、地黄、甘露饮之类.邵评∶肾水亏而阳明热.治以滋水清热.凡舌形圆大胖嫩.皆属少阴虚症.不拘伤寒杂证.如见舌色紫如猪肝.枯晦绝无津液者.此肾液已涸.不治.痢疾见此苔.胃阴已竭.必死.伤寒更衣后.舌苔顿去.而见紫色如猪肝者.此元气下泄.胃阴已绝.不治.如舌苔去.而见淡红有神者佳.邵评∶此肾胃阴液涸绝舌苔.焦紫肝经.辨厥阴阳毒之危候也.(厥阴风木从火化故焦紫应肝)凡舌苔焦紫起刺如杨梅状者.此阳邪热毒已及肝脏.险症也.大便秘者.急以更衣散下之.金汁、人中黄之类大清大解之.邵评∶热毒入于厥阴.阴伤阳陷.故危险.凡舌苔肝胆部位.有红紫点者.肝脏伏毒也.大凶之症.急用犀角尖、人中黄透之解之.此阳毒.谓阳邪热盛不解.其毒及于厥阴肝脏.非金匮所称阴阳毒也.乃热毒陷入至阴.青滑肝经.辨厥阴阴毒之危症也.(肝属木故青色应肝)凡舌苔青滑乃阴寒之象.急宜四逆吴萸辈温之.外症若见面青唇紫囊缩厥逆筋急直视等症者.厥阴败症也.不治.凡舌苔焦紫如刺.厥阴热毒.难治.青滑厥阴寒邪.吴萸温之即愈.邵评∶阴寒直中厥阴.阳气虚弱欲脱.故为败症.。
浅谈吴坤安的《察舌辨证歌》
浅谈吴坤安的《察舌辨证歌》
吴坤安始于当代,是我国当代针灸学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在中国医学史上作出了贡献,一生从事针灸临床、研究和宣传,更是开创了新型思维和个人学术技艺的不断发展的一位智者。
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对中医针灸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吴坤安历来鼓励学术思考、分析对病原及病因有关文献资料并以此判断临床,他基于针灸诊断、研究与实践的思考,撰写出了《察舌辨证歌》一书,随后在全国各地发表,以更直观、清晰、实用的方式新鲜、深入传播针灸。
该书系统地分析、总结了针灸诊断的基本方法,反映了对针灸诊断元胞、脏腑、经络的病变检查的技术,因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针灸诊断的发展。
《察舌辨证歌》可以被归结为三个特点:第一,该书从诊断的实践出发,即舌象为核心,注重舌诊辨证,以便从中体悟出病因或诊断要求,充分利用舌象等诊断信息。
第二,该书重视以治本因求治则的思想,认为舌象的形态有助于发现病因,并从病因中推断治则,这有利于准确确诊,充分把握中医药的基本思想精髓,也是针灸调治的关键点。
第三,该书把具体的病状术语联系起来,并且运用形容结合法进一步说明其特点,从而明
晰察舌辨证的应用方式与技术操作,以帮助针灸治疗者更好地发掘脏腑病
变和诊断要点。
总之,《察舌辨证歌》是吴坤安在全国针灸学术圈、针灸诊断研究界
做出的最为重要的贡献之一。
中医针灸诊断术,是以经古经传世下来的针
灸经典著作为依据,充分融汇自然和现代,进行实践的,基于实际的探索,有吴坤安的《察舌辨证歌》指导,只要学习者运用心,即可熟练掌握和运
用诊断技术,更好地传承中医的精髓。
中医诊断学歌诀(2023最新版)
中医诊断学歌诀中医诊断学歌诀一、四诊合参章人脉色舌体,张口视四诊。
需揣摸虚实,审玄审察真。
雌雄错人兽,不可偏执持。
神志形色动,病机爆发痕。
稍胖喜出血,瘦弱喜益气。
腹胀见过胀,面赤火气炽。
头昏怕上晕,恶水且喜食。
唇青舌苔厚,胸痛善痛胸。
舌红苔黄腻,大便热依依。
二、望诊章视目耳鼻口,察四肢爪甲。
头顶色脉隐,白显黑黯黯。
风水皮肤候,壮者披黄毛。
肥胖多生癣,薪瘦多生毒。
眼光浑圆亮,流泪爱漂流。
流泪因风火,泪多爱走针。
黑眼见五痰,黄眼为黄痰。
青眼见湿痰,白眼为水痰。
眼红看风火,目瞪为物望。
洗脸站风口,容易依风分。
耳鸣多心火,鼻燥多肺气。
口干少水分,开啼无精神。
四肢臂指刚,指刚抓可痹。
指甲色溅涂,壮者亦隐公。
指甲色壳白,弗忌看外癖。
身搔恐遗毒,身痛防骨刺。
身风多骨痹,热痒多虚病。
三、闻诊章聚识脉象散,发散浑车快。
大而弦指状,隐隐不曾过。
弦一从其发,病因得知初。
弓形徐而浑,言之无不通。
针状无弦产,见金亦隐显。
陷结小无力,气质静无出。
细迅无中度,走针为风火。
急如走水注,慢如走明水。
浑失为寒证,得和乃迂观。
中风泛泛瘦,适手浑势好。
妙指得高深,走针气顺通。
勿错若呻短,先起约真约。
脉舌望眼耳,洗脸检开口。
上诊揣纳念,自诊意无偶。
四、问诊章询问有技巧,需细心观察。
问其尺寸清,询其上下行。
问温问寒热,问舌苔历日。
问精问神志,问饭问大便。
问尿问闲话,问闻身有些。
月经需询问,不可忽略去。
多问少说话,得病非常多。
五、附件无附件内容。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无法律名词及注释。
望舌七诀歌
望舌七诀歌欲识来君百病源,舌部气色仔细观。
五部五色主五脏,表里虚实全昭然。
若问舌诊有何难,五色动态是关键。
舌部多人重叠影,多重层次要分清。
舌为心窍主脾胃,脑肾肝胰外生殖。
舌淡苔薄胃气存,纵然有病亦无碍。
有根之苔从舌生,紧贴舌面铺均匀。
无根之苔厚一片,四围净洁如涂面。
苔之五色分表里,苔之厚薄晓内外。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积苔厚内多实。
腐苔松厚揩即去,正虚邪化阴有余。
腻而粘舌刮不脱,痰湿居中阴阳遏。
腐苔如霉或如脓,胃气败坏内有痈。
表症薄白腻属痰,用药审慎防变幻。
由白而黄正胜邪,白黄灰黑渐加重。
舌苔骤退不渐化,邪气内陷病危急。
染苔一事要分清,枇杷橄榄变黄黑。
白苔表湿并虚寒,苔白而滑感风寒。
舌红苔白风瘟起,白苔转黄邪传里。
白苔降底湿热伏,白苔粘腻主痰湿。
虚症苔白多明净,舌嫰苔滑为阳虚。
苔黄主病属里热,微黄不糙初传里。
黄而干糙里已热,舌苔骤黄阳明实。
黑生芒刺或发裂,热深腑实阴液伤。
黄而滑腻痰湿热,黄而舌嫩为脾虚。
津润而冷为有湿,边尖齿印亦痰湿。
灰苔主病阴阳辩,由黄转灰热传里。
苔灰薄滑三阴结,苔灰黑滑主痰饮。
灰黑渐来里热深,黑而糙裂热极盛。
平素痰饮苔灰黑,舌面润滑无险症。
淡红明润气血充,干枯无血气将绝。
心火炎上尖赤色,红在两边热肝胆。
头痛失眠舌尖红,内热深重深红赤。
舌心干红阴液劫,镜面舌则多主凶。
舌红而绛热传里,舌绛鲜明心胞热。
干枯而萎肾涸竭,兼见嗌干命将倾。
绛红少苔或舌裂,阴精将竭命难全。
绛而粘腻湿挾痰,芳香化浊神功见。
紫舌主病分阴阳,舌紫苔黄内积热。
青紫浮滑中三阴,酒客瘀血舌紫斑。
中心白滑醉伤寒,紫舌肿大酒毒患。
光蓝无苔元气败,冲心危难命难全。
舌蓝苔粉秽浊瘟,黄腻苔浊湿瘟热。
黑主热重有阴阳,嫩滑而润寒极殃。
粗涩干焦极热盛,坚敛苍老热壅结。
浮肿虚寒亦痰湿,娇嫩齿印病属虚。
纹在舌质如碎瓷,血热阴虚多见此。
光剌阴伤病情重,无苔之舌定主死。
舌生芒剌有黄黑,不论先后均化燥。
舌体肿大痰热饮,瘦瘪诸虚证更急。
痿降阴亏动无力,舌见淡红气血虚。
-中医诊断学歌诀44671
中医诊断学歌诀.1.、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
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
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
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
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
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
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
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
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
口舌生疮咽肿痛。
腹痛便溏紧相连9、上寒下热: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
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
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
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
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
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虚症: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
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5、实证: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
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6、上实下虚: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
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
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
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
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
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中医诊断学》歌诀
《中医诊断学》歌诀《中医诊断学》歌诀一、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麻痘惊疳全占验。
二、脉诊1.浮脉浮脉,举之有余。
按之不足(脉经)。
如微风吹鸟背上毛。
厌厌(微弱)聂聂(轻貌)。
如循榆荚(素问)。
如水漂木(崔氏)。
如捻葱叶(黎氏)。
[体状诗]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
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
浮而柔细方为溺,散似杨花无定踪。
[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搜便不流通。
2.沉脉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
如绵裹砂,内刚外柔(杨氏)。
加石投水,必极其底。
[体状诗]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椎筋着骨寻。
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主病诗]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
关主中寒痛不通。
尺部浊遗并泄痢。
肾虚腰及下元痌(痌tōng:同“痛”)。
3.迟脉迟脉。
-息三至,去来极慢(脉经)。
[体状诗] 迟来-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
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
[相类诗] 脉来三至号为迟,小駃(駃:kuài。
同“快”)于迟作缓持。
迟细而难知是涩。
浮而迟大以虚推。
[主病诗] 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癥瘕仔细看。
有力而迟为冷痛。
迟而无力是虚寒。
寸迟必是上焦寒。
关主中寒痛不堪。
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
4.数脉数脉。
一息六至(脉经)。
脉流薄疾(素问)。
[体状诗] 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
浮沉表里分虚实。
惟有儿童作吉看。
[相类诗] 数比平人多-至,紧来如数似弹绳。
查舌辩证歌
查舌辩证歌欲识来君百病源,舌部气色仔细观。
五部五色主五脏,表里虚实全昭然。
若问舌诊有何难,五色动态是关键。
舌部多人重叠影,多重层次要分清。
舌为心窍主脾胃,脑肾肝胰外生殖。
舌淡苔薄胃气存,纵然有病亦无碍。
有根之苔从舌生,紧贴舌面铺均匀。
无根之苔厚一片,四围净洁如涂面。
苔之五色分表里,苔之厚薄晓内外。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积苔厚内多实。
腐苔松厚揩即去,正虚邪化阴有余。
腻而粘舌刮不脱,痰湿居中阴阳遏。
腐苔如霉或如脓,胃气败坏内有痈。
表症薄白腻属痰,用药审慎防变幻。
由白而黄正胜邪,白黄灰黑渐加重。
舌苔骤退不渐化,邪气内陷病危急。
染苔一事要分清,枇杷橄榄变黄黑。
白苔表湿并虚寒,苔白而滑感风寒。
舌红苔白风瘟起,白苔转黄邪传里。
白苔降底湿热伏,白苔粘腻主痰湿。
虚症苔白多明净,舌嫰苔滑为阳虚。
苔黄主病属里热,微黄不糙初传里。
黄而干糙里已热,舌苔骤黄阳明实。
黑生芒刺或发裂,热深腑实阴液伤。
黄而滑腻痰湿热,黄而舌嫩为脾虚。
津润而冷为有湿,边尖齿印亦痰湿。
灰苔主病阴阳辩,由黄转灰热传里。
苔灰薄滑三阴结,苔灰黑滑主痰饮。
灰黑渐来里热深,黑而糙裂热极盛。
平素痰饮苔灰黑,舌面润滑无险症。
淡红明润气血充,干枯无血气将绝。
心火炎上尖赤色,红在两边热肝胆。
头痛失眠舌尖红,内热深重深红赤。
舌心干红阴液劫,镜面舌则多主凶。
舌红而绛热传里,舌绛鲜明心胞热。
干枯而萎肾涸竭,兼见嗌干命将倾。
绛红少苔或舌裂,阴精将竭命难全。
绛而粘腻湿挟痰,芳香化浊神功见。
紫舌主病分阴阳,舌紫苔黄内积热。
青紫浮滑中三阴,酒客瘀血舌紫斑。
中心白滑醉伤寒,紫舌肿大酒毒患。
光蓝无苔元气败,冲心危难命难全。
舌蓝苔粉秽浊瘟,黄腻苔浊湿瘟热。
黑主热重有阴阳,嫩滑而润寒极殃。
粗涩干焦极热盛,坚敛苍老热壅结。
浮肿虚寒亦痰湿,娇嫩齿印病属虚。
纹在舌质如碎瓷,血热阴虚多见此。
光剌阴伤病情重,无苔之舌定主死。
舌生芒剌有黄黑,不论先后均化燥。
舌体肿大痰热饮,瘦瘪诸虚证更急。
痿降阴亏动无力,舌见淡红气血虚。
察舌辨证歌
按:<察舌辨证歌>出于清代吴坤安所著的<伤寒指掌>:六淫感症有真传,临证先将舌法看.察色分经兼手足,营卫表里辨何难.白肺绛心黄属胃,红为胆火黑脾经.少阴紫色兼圆厚,焦黑肝阳阴又青.表白里黄分汗下,绛营白卫治分岐.次将津液探消息,润泽无伤涩已亏.白为卫分仍兼气,绛主心营血后看.白内兼黄仍气热,边红中白肺津干.卫邪可汗宜开肺,气分宜清猛汗难.入营透热羚犀妙,到血惟清地与丹.白黄气分流连久,尚冀战汗透重关.舌绛仍兼黄白色,透营泄卫两和间.白而薄润风寒重,温散何妨液不干.燥薄白苔津已少,只宜凉解肺家安.苔若纯黄无白色,表邪入里胃家干.更验老黄中断裂,腹中满痛下之安.太阴腹满苔粘腻,苍朴陈苓湿结开.黄燥还兼胸痞满,泻心陷胸二方裁.微黄粘腻兼无渴,苦泄休投开泄安.热未伤津黄薄滑,犹堪清热透肌端.湿留气分苔粘腻,小溲如淋便快联.湿结中焦因痞满,朴陈温苦泄之安.上焦湿滞身潮热,气分宜通病自痊.湿自外来肌表着,秦艽苏桂解肌先.湿热久蒸成内着,厚黄哎吐泻心权.若兼身目金黄色,五苓栀柏共茵煎.舌绛须知营分热,犀翘丹地解之安.若兼鲜泽纯红色,胞络邪干菖郁攒.素有火痰成内闭,西黄竺贝可加餐.心承胃灼中心绛,清胃清心势必残.君火上炎尖独赤,犀兼导赤泻之安.若见透红中燥白,上焦气热血无干.但清膈上无形热.滋腻如投却疾难.绛舌上浮粘腻质,暑兼湿浊欲蒸痰.恐防内闭芳香逐,犀珀菖蒲滑郁含.白苔绛底因何故?热因湿伏透之难.热毒乘心红点重,黄连金汁乱狂安.绛舌碎生黄白点,热淫湿慝欲生疳.古名狐惑皆同此,杂症伤寒仔细探.舌绛不鲜枯更萎,肾阴已涸救之难.紫而枯晦凋肝肾,红泽而干胃液干.黄厚方知邪入里,黑兼燥剌热弥深.屡清不解知何故,火燥津亡急救阴.黑滑太阴寒水侮,腹痛吐利理中宜.更兼粘腻形浮肿,伏阴凝痰开遂之.舌见边黄中黑腻,热蒸脾湿痞难禁.吐呕便秘因伤酒,开泄中焦有泻心.寒湿常乘气分中,风兼二气自从同.重将黄白形中取,得诀才将脉症通.温邪暑热走营中,兼入太阴气分同.吸受心营并肺卫,暑温挾湿卫营通.伤寒入里阳明主,热病阳明初便缠.先白后黄寒化热,纯黄少白热蒸然.热病无寒惟壮热,黄芩栀豉古今传.恶寒发热伤寒症,发汗散寒表剂先.少阳温病从何断,舌绛须知本火然.目赤耳聋身热甚,栀翘犀角牡丹先.若是温邪从上受,窍中吸入肺先传.芩栀翘豉桑蒌杏,气燥加膏肺分宜.邪入心营同胆治,再加元参郁菖鲜.寒温二字前粗辨,暑湿相循病必缠.温病已陈粘腻舌,只将暑症再提传.暑伤气分苔因白,渴饮烦呕咳喘连.身热脉虚胸又满.无形气分热宜宣.蒌皮贝杏通芩滑,栀豉翘心竹叶煎.或见咳红荷叶汁,痞加朴寇郁金川.暑入心营舌绛红,神呆似寐耳如聋.溺淋汗出原非鲜,失治邪干心主宫.犀滑翘丹元地觅,银花竹叶石菖同.欲成内闭多昏昧,再入牛黄即奏功.暑湿合邪空窍触,三焦受病势弥漫.脘闷头胀多呕恶,腹痛还防疟痢干.栀豉杏仁芩半朴,银花滑石郁红安.湿温气分流连久,舌苔中黄燥剌干.咯血勿庸滋腻入,耳聋莫作少阳看.三焦并治通茹杏,金汁银花膏滑寒.若得疹痧肌肉透,再清痰火养阴安.苔形粉白四边红,疫入膜原势最雄.急用达原加引药,一兼黄黑下匆匆.若见鲜红纯绛色,疫传胞胳及营中.清邪解毒银犀妙,菖郁金黄温暑通.温邪时邪多斑疹,临诊须知提透宜.疹属肺家风与热,斑因风热发如兹.疹斑色白松肌表,血热知丹犀莫迟.舌白荆防翘薄力,舌红切忌葛升医.凡属正虚苔嫩薄,淡红微白补休迟.厚黄腻白邪中蕴,诊者须知清解宜.三十九歌皆要诀,伏邪新感一齐明.金针绣出凭君看,敢告同人仔细评.<察舌辨证歌>完.来自:杏林博览 > 《中医脉学诊断》上一篇:手诊歌下一篇:傅文录的博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苔若纯黄无白色.表邪入里胃家干.更验老黄中断裂.腹中满痛下之安.
邵评∶舌苔纯黄无白.邪入胃经.热而未实.宜白虎等汤.清热凉润.若焦黄断裂.热入胃腑而燥实.症必腹满坚痛.故可下之.
凡治病.先要辨清营卫表里.上文辨营卫.此论表里.然表证即属卫分.故此专论里症.伤寒由表达里.故舌苔先白后黄.至纯黄无白.邪已离表入里.即仲景所云胃家实也.然舌苔虽黄.而未至焦老裂纹起刺.大便虽秘.而未至痞满硬痛.尚属胃家热而未实.宜清不宜攻.必再验其舌形黄浓焦老.
大小便俱不利.此湿热结于中焦.宜泻心之类.苦寒以开泄之.
上焦湿滞身潮热.气分宣通病自痊.湿自外来肌表者.秦艽、苏、桂解肌先.
邵评∶湿滞上焦.宣通气分则愈.以湿邪从外来.上焦气分先受也.非若内生之湿.恒结中焦而痞满也.
凡看舌苔.或白或微黄而粘腻不渴者.总属湿邪.但湿自内出.恒结于中焦.而成痞满.若湿自外来.
湿留气分苔粘腻.小溺如淋便快联.湿结中焦因痞满.朴陈温苦泄之痊.
邵评∶舌苔粘腻.湿之证据.当以苔之黄白分寒湿湿热.寒湿用苦温以开泄之.
湿热用苦寒以开泄之.
此以粘腻舌苔.为湿邪之验.白而粘腻者寒湿.黄而粘腻者湿热.更验其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为湿邪痞满.乃湿邪结于中焦.宜浓朴、苍术、二苓、二陈之类.苦温以开泄之.若舌黄粘腻.痞闷呕恶.
邵评∶此条统论手经足经.以舌之形色辨之.
此以形色分六经.兼心肺两手经.足六经不言太阳者.以太阳初感.舌未生苔也.故凡临症.见舌无苔而润.
或微白而薄.即是太阳.黄苔阳明.红色少阳.黑苔太阴.紫色少阴.焦紫厥阴阳邪.青滑厥阴阴邪.俱见前.
邵评∶上二条总论舌苔.太阳与肺.同主表.邪尚在表.故舌无苔而或薄白.
病有外邪未解.而里先结者.如舌苔粘腻微黄.口不渴饮.而胸中满闷是也.此湿邪结于气分.
宜白蔻、橘红、杏仁、郁金、枳壳、桔梗之类.开泄气分.使邪仍从肺分而出.则解矣.不可用泻心苦泄之法.黄苔虽主里.如苔薄而滑者.是热邪尚在气分.津液未亡.不妨用柴、葛、苓、翘.或栀、豉、翘、薄之类.轻清泄热透表.邪亦可外达肌分而解也.此两条.舌色似里而实表.不可作里症治.
不治.若舌色红泽而光.其色鲜明者.属胃阴干涸.犹可滋养胃阴.甘凉纯静之品主之.如鲜生地、鲜石斛、蔗浆、梨汁之类.
邵评∶以上论红绛舌苔.
黄浓方知邪入里.黑兼燥刺热弥深.屡清不解知何故.火燥津亡急救阴.
邵评∶舌苔黑燥.阳明热极.然无痞满之症.不宜下而宜清.清之不应.肠中燥屎与热邪固结.土燥水亏.胃液已干.急宜甘寒凉润.以救胃阴.阴回.二便自通不可妄下.
白为肺卫仍兼气.绛主心营血后看.白内兼黄仍气热.边红中白肺津干.
邵评∶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卫气营血.逐层递进.须认明此四层施治.邪之入先到卫分.
不解.然后入气分.营分不解.然后入血分.白内兼黄.仍属气分之热不可用营分药.白苔边红.此温邪入肺.灼干肺津.不可辛温过表.清轻凉散为当.
太阴腹满苔粘腻.苍朴、陈苓、湿结开.黄燥若还胸痞闷.泻心小陷二方裁.
邵评∶湿邪结于太阴.症必胸腹满闷.湿阻气机.宜以苦温开之.若痰热湿邪结于心下而痞痛者.
邪滞中宫.宜泻心陷胸.以开痞涤痰.阳明实满.舌苔老黄燥裂.太阴湿满.舌苔白而粘腻.阳明实满.
满及脐下少腹.太阴湿满.满在心下胃口.
邵评∶金鉴以牙疳、下疳分狐惑.与金匮所言似异.
按狐惑.虫症也.上唇有疮.虫食其脏.兼咽烂.名惑.下唇有疮.虫食其肛.兼声哑.名狐.面色乍白.乍黑.乍赤.恶闻食气.情志嘿嘿.此其候也.(参准绳)
邵评∶此参准绳与金匮之言相同.又云狐惑.虫病也.惑当作蜮.看其上唇内生疮如粟.唾血.心内懊 而痛.此虫在上.食其五脏.下唇内生疮者.其人不寤.此虫食下部是也.
邵评∶此条是透营泄卫之要法.惟荆、防不如薄荷、连翘为稳.
白而薄润风寒重.温散何妨液不干.燥薄白苔津已少.只宜凉解肺家安.
邵评∶风寒在表.舌薄白而润.可从足经用温散药.如燥白尖红.此风热入肺而津亏.当从手经用轻清凉解.
此辨风寒与风热治法不同.凡风寒初入太阳.则舌无苔.或生苔白润而薄.此寒邪重.津液不亏.辛温汗之可也.如白苔虽薄而燥.或舌边舌尖带红.此风热之邪.伤于气分.病在太阴手经.津液已少.不可过汗.只宜清轻凉解肺分.如前胡、苏子、杏仁、连翘、黄芩、薄荷、桔梗、淡竹叶之类.
黑燥为阳明之热.腹无痞满硬痛.非承气症.只宜清解.若清之不应.是肠中燥矢与热邪固结.胃土过燥.肾水不支.胃中阴液已干.宜大小甘露饮.以救胃汁.阴液充溢.阳邪自解.二便自通.
黑滑太阴寒水侮.腹痛吐利理中寻.更兼粘腻形浮胖.伏饮凝痰开逐斟.
邵评∶舌苔黑滑.寒水侵侮脾土.宜理中汤温之.若兼粘腻浮胖.是湿痰寒饮.伏于脾中.宜温运药以开逐痰湿.
凡诊伤寒.当先察舌之形色.分别足经手经.卫分营分.在表在里.再参脉症施治.无不获效.若拘定足六经治病.非但无效.且病亦鲜有合六经者.伤寒兼六气言.故曰六淫感症.
邵评∶伤寒邪在足经.故从足六经分表里而施治.温热暑疫.邪入手经.当辨明心营肺卫.从上中下三焦施治.不可拘定足六经认症也.
白肺绛心黄属胃.红为胆火黑脾经.少阴紫色兼圆浓.焦紫肝阳阴又青.
表白里黄分汗下.绛营白卫治天渊.次将津液探消息.泽润无伤涩已亏.
此以下辨营卫表里治法.白苔属表.当汗.黄苔属里当下.绛苔营分之热.宜清忌表.白苔卫分之邪.
宜汗忌清.治法天渊.再以舌之燥润.验其津液存亡.不拘何色.但以润泽为津液未伤.燥涩为津液已耗.
热病以存津液为主.故宜深察.
邵评∶伤寒邪从肌表而入.以舌之黄白.分表里而汗下.温暑从口鼻吸入.以舌之绛白.分营卫而用清解.以舌之润燥.辨其津液之存亡.分际极清.
邵评∶以上论黄白舌苔.前二条论风寒.后四条论湿症.
舌绛须知营分热.犀、翘、丹、地、解之安.若兼鲜泽纯红色.胞络邪干菖、郁、攒.素有火痰成内闭.西黄、竺、贝、可加餐.
邵评∶舌红绛.邪入营分也.宜犀、翘、等清透之.舌纯红鲜泽.邪入胞络也.轻用菖蒲、郁金、开之.
重用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芳香开秘.若痰热结秘.加西黄、川贝、天竺黄.清火化痰.
湿热久蒸成内着.浓黄呕吐泻心权.若兼身目金黄色.五苓、栀、柏共茵煎.
邵评∶湿热结于中焦.呕吐痞满.舌苔黄浓.宜泻心开泄中焦.若误治迁延而成黄胆.宜茵陈、五苓、栀子柏皮等方.
湿热内着.从饮食中得之.嗜酒人多此.苔必浓黄粘腻.痞满不饥.呕吐不纳.惟泻心最效.川连、干姜、赤苓、半夏、枳实、茵陈、通草之类.湿热内结.若错治必致成疸.宜五苓、加茵陈、栀、柏之类.
鲜生地、牡丹皮之类.
邵评∶此条以舌苔之黄白红绛.辨卫分营分之表里.界限极清.
白黄气分流连久.尚冀战汗透重关.舌绛仍兼黄白色.透营泄卫两和间.
邵评∶邪在气分.日数虽多.可从战汗而解.若邪入营.则不作战.如初入于营.尚在营卫之间.
犹可透营以达至卫耳.
凡舌苔白中带黄.日数虽多.其邪尚在气分流连.可冀战汗而解.若舌红绛中仍带黄白等色.是邪在营卫之间.当用犀、羚以透营分之热.荆、防以散卫分之邪.两解以和之可也.
绛舌上浮粘腻质.暑兼湿浊欲蒸痰.恐防内闭芳香逐.犀、珀、菖蒲、滑、郁、含.
邵评∶舌绛粘腻上浮.暑湿酿蒸.痰浊蒙闭心包也.急用芳香逐秽.宣窍涤痰之法.痰多.可用西黄、天竺黄之属.
暑蒸湿浊则成痰.暑湿兼秽.恐蒙闭心胞.故用菖蒲、郁金、藉其芳香逐秽.犀角以透营分暑邪.琥珀、滑石清暑利湿.
白苔绛底因何事.热因湿伏透之难.热毒乘心红点重.黄连、金汁乱狂安.
邵评∶舌苔白底绛者.热被湿遏.不得外透也.用犀角、滑石等药.泄湿透热.湿去则热自解矣.
热因湿邪遏伏.宜泄湿以透热.如犀角、滑石、茯苓皮、猪苓、米仁、茵陈、黄柏之类.
若湿温症.舌现红星点点.此热毒乘心.必神昏谵语.宜苦寒之品治之.狂乱者.非黄连、金汁不解.如无金汁.以人中黄代之.
邵评∶舌苔有大红点子者.此湿温症热毒乘心也.症必昏谵狂乱.故用黄连清心火.金汁解热毒.
邵评∶此数句辨症确切.当熟记之.
湿邪结于太阴.则胸腹满闷.宜苦温以开之.苍朴、二陈、二苓之类.若黄苔而燥.
胸中痞满.此阳邪结于心下.按之痛者.热痰固结也.(小结胸症)小陷胸法.呕恶溺涩者.湿热内结也.泻心法.
微黄粘腻兼无渴.苦泄休投开泄安.热未伤津黄薄滑.犹堪清热透肌端.
邵评∶舌微黄薄滑.邪在肺卫.结于上焦气分.宜杏、蔻、桔、橘.轻苦微辛.开泄上焦气分以达邪.不可用陷胸、泻心苦泄之法.
舌绛碎生黄白点.热淫湿 欲生疳.古名狐惑皆同此.杂症伤寒仔细探.
邵评∶舌绛碎而有黄白腐点者.此湿热邪毒.蕴久不宣.蒸腐气血.化为瘀浊.得风木之气.化而成虫也.
狐惑.即牙疳、下疳之古名也.近时惟以疳名之.牙疳.即惑也.蚀咽腐龈.脱牙.穿腮.破唇.
下疳即狐也.蚀烂肛阴.由伤寒余毒.与湿 为害.若胃强能食.可任苦寒重药者.可治.(参金鉴)
如黄苔而中心绛者.心受胃火蒸灼也.于清胃药中.加清心药.其势必孤矣.如舌尖独赤起刺.心火上炎之故.犀角合导赤散以泻之.若见边红中燥白.上焦气热血无干.但清膈上无形热.滋腻如投却病难.
邵评∶舌苔边红.中心燥白.乃上焦气分无形之热.其邪不在血分.切勿妄投滋腻血分之药.宜轻清凉解为治.
凉膈散去芒硝、大黄、加石膏.能清膈上无形客热.其邪不在血分.妄投滋腻.必增病矣.
察舌辨症歌 《伤寒指掌》
--------------------------------------------------------------------------------
察舌辨症歌
六淫感症有真传.临症先将舌法看.察色分经兼手足.营卫表里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难.
邵评∶白苔主表.黄苔主里.足经之邪.分表里治之.白苔主卫.绛苔主营.手经之邪.分心营肺卫治之.
邵评∶此经辨邪入之路.有卫分气分营分血分之不同.临症时最宜细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