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章元一次方程第一节等式与方程(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5.1.2等式的性质 课件(共13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5.1.2等式的性质 课件(共13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1 方程 5.1.2 等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等式的性质. 2.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独立
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 难点∶应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化成“x=m”的形式.
互动新授
问题2:例3
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并说明依据: (1)如果2x=5-x,那么2x+_x___=5; (2)如果m+2n=5+2n,那么m=__5__
思 考 ∶方程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利用等式的哪一个性质 可以完成这样的变化?
(3)如果x=-4,那么_-7___·x=28;
(4)如果3m=4n,那么 m=__2____·n
解∶依题意得∶6x-5=3x+1 解得∶ x=2
巩固拓展
2.服装厂用370m布做成人服装和儿童服装,成人服装每套平均
用布3.5m,儿童服装每套平均用布1.5m现已做了80套成人服装,
用余下的布还可以做多少套儿童服装?
探究: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先设未知数,再建立方程,然后用等式的性质解题。
解∶设余下的布还可以做x套儿童服装
化简得∶ x=9 方程两边乘-3,得
x=-27
互动新授
问题4:
检验例3各个方程所解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各个原方程的解.
思考:如何检验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把这个值带入变形后的方程 检验好吗?
解:(1)将x=-19代入方程x+7=26的左边,得19+7=26,方程的左、右两 边的值相等,所以x=-19是原方程的解.
情境引入
问题1:

初级中学数学教材目录(鲁教版的五四制

初级中学数学教材目录(鲁教版的五四制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展开与折叠3 截一个几何体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 有理数2 数轴3 绝对值4 有理数的加法5 有理数的减法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7 有理数的乘法8 有理数的除法9 有理数的乘方10 科学计数法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2 近似数13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1 用字母表示数2 代数式3 整式4 合并同类项5 去括号6 整式的加减7 探索与表达规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容器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1 等式与方程2 解一元一次方程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探寻神奇的幻方总复习题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1 线段、射线、直线2 比较线段的长短3 角4 角的比较5 多边形和圆的认识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整式的乘除1 同底数幂的乘法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 同底数幂的除法4 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5 整式的乘除6 平方差公式7 完全平方差公式8 整式的乘除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 探究直线平行的条件3 平行线的性质4 用尺规作图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 数据的收集2 普查和抽样调查3 数据的表示4 统计图的选择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九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 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2 用表达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3 用图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回顾与思考复习题总复习题第一章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2 图形的全等3 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轴对称1 轴对称现象2 探究轴对称的性质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七巧板第三章勾股定理1 探究勾股定理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3 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四章实数1 无理数2 平方根3 立方根4 估算5 用计算器开方6 实数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计算器运用与功能探索第五章位置与坐标1 确定位置2 平面直角坐标系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一次函数1 函数2 一次函数3 一次函数的图像4 确定一次函数的图像5 一次函数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总复习题第七章基本平面图形1 二元一次方程组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4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5 三元一次方程组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哪一款套餐更合适第八章平行线的有关证明1 定义与命题2 证明的必要性3 基本事实与定理4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5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6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九章概率初步1 感受可能性2 频率的稳定性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十章三角形的有关证明1 全等三角形2 等腰三角形3 直角三角形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 角平分线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不等关系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不等式的解集4 一元一次不等式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总复习题第一章因式分解1 1因式分解2 题公因式法3 公式法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分式与分式方程1 认识分式2 分式的乘除法3 分式的加减法4 分式方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数据的分析1 平均数2 中位数与众数3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4 数据的离散程度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哪个城市夏天更热第四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 图形的平移2 图形的旋转3 中心对称4 图形变化的简单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五章平行四边形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 三角形的中位数4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平面图形的镶嵌总复习题第六章特殊平行四边形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七章二次根式1 二次根式2 二次根式的性质3 二次根式的加减4 二次根式的乘除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八章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5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九章图形的相似1 成比例线段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3 相似多边形4 探究三角形相似的条件5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6 黄金分割7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8 相似三角形的那个纸9 利用位移放缩图形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制作视力表综合与实践直觉的误导总复习题附:标准对数视力表中的“E”形图第一章反比例函数1 反比例函数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能将矩形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加倍吗第二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 锐角三角形2 30。

小学初中高中数学全册目录(完整版)

小学初中高中数学全册目录(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第1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1 从自然数到分数1.2 《九章算术》中的正负数1.3 数轴1.4 绝对值1.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 有理数的加法2.2 有理数的减法2.3 有理数的乘法2.4 有理数的除法2.5 有理数的乘方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7 准确数和近似数2.8 计算器的使用第3章实数3.1 平方根3.2 实数3.3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3.4 实数的运算第4章代数式4.1用字母表示数4.2代数式4.3代数式的值4.4 整式4.5 合并同类项4.6 整式的加减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1 一元一次方程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步骤5.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4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第6章数据与图表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2 统计表6.3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图6.4 扇形统计图第7章图形的初步知识7.1 几何图形7.2 线段、射线和直线7.3 线段的长短比较7.4 角与角的度量7.5 角的大小比较7.6 余角和补角7.7 相交线7.8 平行线七年级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1 认识三角形1.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1.3 三角形的高1.4 全等三角形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6 作三角形第2章图形和变换2.1 轴对称图形2.2 轴对称变换2.3 平移变换2.4 旋转变换2.5 相似变换2.6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第3章事件的可能性3.1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3.2 可能性的大小3.3 可能性和概率第4章二元一次方程组4.1 二元一次方程4.2 二元一次方程组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5章整式的乘除5.1 同底数幂的乘法5.2 单项式的乘法5.3 多项式的乘法5.4乘法公式5.5 整式的化简5.6 同底数幂的除法5.7 整式的除法第6章因式分解6.1 因式分解6.2 提取公因式法6.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6.4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第7章分式7.1 分式7.2 分式的乘除7.3 分式的加减7.4 分式方程八年级上册第1章平行线1.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2 平行线的判定1.3 平行线的性质1.4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第2章特殊三角形2.1 等腰三角形2.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2.4 等边三角形2.5 直角三角形2.6 探索勾股定理2.7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章直棱柱3.1 认识直棱柱3.2 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3.3 三视图3.4 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第4章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4.1 抽样4.2 平均数4.3 中位数和众数4.4 方差和标准差4.5 统计量的选择与应用第5章一元一次不等式5.1 认识不等式5.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5.3 一元一次不等式5.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6章图形与坐标6.1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6.2 平面直角坐标系6.3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第7章一次函数7.1 常量与变量7.2 认识函数7.3 一次函数7.4 一次函数的图象7.5 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八年级下册第1章二次根式1.1 二次根式1.2 二次根式的性质1.3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2章一元二次方程2.1 一元二次方程2.2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2.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3章频数分布及其图形3.1 频数与频率3.2 频数分布直方图3.3 频数分布折线图第4章命题与证明4.1 定义与命题4.2 证明4.3 反例与证明4.4 反证法第5章平行四边形5.1 多边形5.2 平行四边形5.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5.4中心对称5.5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5.6 三角形的中位线5.7 逆命题和逆定理第6章特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6.1 矩形6.2 菱形6.3 正方形6.4梯形九年级上册第1章反比例函数1.1 反比例函数1.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2章二次函数2.1 二次函数2.2 二次函数的图像2.3 二次函数的性质2.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3章圆的基本性质3.1 圆3.2 圆的轴对称性3.3 圆心角3.4 圆周角3.5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3.6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第4章相似三角形4.1 比例线段4.2 相似三角形4.3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4.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4.5 相似多边形4.6 图形的位似九年级下册第1章解直角三角形1.1 锐角三角形1.2 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1.3 解直角三角形第2章简单事件的概率2.1 简单事件的概率2.2 估计概率2.3 概率的简单应用第3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2 三角形的内切圆3.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4章投影与三视图4.1 视角与盲区4.2 投影4.3 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y=Asin(ωx+ψ)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应用举例1.3实习作业第二章数列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2等差数列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等比数列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三章不等式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基本不等式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椭圆2.2双曲线2.3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变化率与导数3.2导数的计算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第四章框图4.1流程图4.2结构图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2.2 椭圆2.3 双曲线2.4 抛物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 变化率与导数1.2 导数的计算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 定积分的概念1.6 微积分基本定理1.7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 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2 排列与组合1.3 二项式定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2.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4 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选修3-1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第二讲古希腊数学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第七讲千古谜题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选修3-3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第四讲球面三角形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选修3-4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选修4-1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选修4-2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选修4-4第一讲坐标系第二讲参数方程选修4-5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第二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选修4-6第一讲整数的整除第二讲同余与同余方程第三讲一次不定方程第四讲数伦在密码中的应用选修4-7第一讲优选法第二讲试验设计初步选修4-9第一讲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第二讲决策树方法第三讲风险型决策的敏感性分析第四讲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一年级上册一、数一数二、比一比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四、认识物体和图形五、分类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七、11~20各数的认识八、认识钟表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十、总复习一年级下册一、位置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三、图形的拼组四、100以内数的认识五、认识人民币(出现简单的名数改写;关于人民币的简单运算)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七、认识时间八、找规律九、统计十、总复习二年级上册一、长度单位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角的初步知识四、表内乘法(一)五、观察物体六、表内乘法(二)七、统计八、数学广角九、总复习二年级下册一、解决问题二、表内除法(一)三、图形与变换四、表内除法(二)五、万以内数的认识六、克与千克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八、统计九、找规律十、总复习三年级上册一、测量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四边形四、有余数的除法五、时、分、秒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七、分数的初步认识八、可能性九、数学广角十、总复习三年级下册一、位置与方向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三、统计四、年、月、日五、两位数乘两位数六、面积七、小数的初步认识八、解决问题九、数学广角十、总复习四年级上册一、大数的认识二、角的度量三、三位数乘两位数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六、统计七、数学广角八、总复习四年级下册一、四则运算二、位置与方向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五、三角形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七、统计八、数学广角九、总复习五年级上册一、小数乘法二、小数除法三、观察物体四、简易方程五、多边形的面积六、统计与可能性七、数学广角八、总复习五年级下册一、图形的变换二、因数与倍数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六、统计七、数学广角八、总复习六年级上册一、位置二、分数乘法三、分数除法四、圆五、百分数六、统计七、数学广角八、总复习六年级下册一、负数二、圆柱与圆锥三、比例四、统计五、数学广角六、整理与复习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统计与概率4、综合应用。

六年级数学上册方程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方程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方程教案苏教版第一章:认识方程教学目标:1. 理解方程的定义和特点;2. 学会识别和列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3. 掌握方程的解法和解的意义。

教学内容:1. 方程的定义和特点;2. 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识别和列出;3. 方程的解法和解的意义。

教学步骤:1. 引入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定义和特点;2. 通过举例,让学生学会识别和列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3. 讲解方程的解法和解的意义,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方程的定义和特点;2. 学生能识别和列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3. 学生能掌握方程的解法和解的意义。

第二章: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2.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3. 能够应用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2. 解方程的技巧和注意事项;3. 应用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1. 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2.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技巧和注意事项;3. 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2. 学生能灵活运用解方程的技巧和注意事项;3. 学生能应用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方程的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3. 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的方法;3.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1. 讲解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价值;2. 教授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方程思维;3. 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学生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3. 学生能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方程组的解法教学目标:1. 理解方程组的概念和特点;2. 学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 掌握解方程组的方法和技巧。

六年级上册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修改后)

六年级上册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修改后)

第四章第_1_节《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课题等式与方程课型新授班级姓名主备人审核人复备人案序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知道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2、知道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初步学会设未知数列方程.重难点重点: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前置学习(课前独学20分或30分钟)1.温故知新给出的四个式子3+5X、4-11Y、X=0 、2+X=4 、7+8Y=20哪些是方程呢?什么是方程?请你举出两个例子.2、针对本节所学习教材内容,教师提出三个或以上可操作,可测的大问题:(1)预习课本120页到121页“议一议”的上面,开动脑筋直接填到课本上. (2)你得到的是方程吗?这些方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跟踪练习:根据题意列方程(课本121页随堂练习1)。

课堂学习流程总结反思一、前置学习展示交流5-10分钟:(对学群学)(一)老师提出的问题: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2、什么是方程的解?(二)学生总结,学生整理二、分层训练(20分钟)(一)双基过关:121页随堂练2,122页习题1.4的1题(二)能力提升小芬买15份礼物,共花900元,已知每份礼物内部有1包饼干及每支售价20元的棒棒糖2支,若每包饼干的售价为X元,列出的方程为?三、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所学,建构知识:四、达标反馈(10-15分钟)必做题:一、列等式表示(1)比a大5的数等于8.(2)b的三分之一等于9.(3)x的2倍与10的和等于18.(4)x的三分之一减的差等于6.(5)比a的3倍大5的数等于的4倍.选做题: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将两个数字对调后得到的两位数比原来的数小36,求这个两位数.(列方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章第_1_节《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课题等式的基本性质课型新授班级姓名主备人审核人复备人案序学习目标①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②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用等式的一条性质)一元一次方程;重难点重点: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难点:应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化成“x=a”.前置学习(课前独学20分或30分钟)1、温故知新用估算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你能用这种方法求出下列方程的解吗?(1)3x-5=22;(2) 0.28-0.13y=0.27y+1.2、针对本节所学习教材内容,教师提出三个或以上可操作,可测的大问题:(1)预习课本122页的天平实验,如果把天平看成等式,那么你能得到什么结论?(2)如果天平两边砝码的质量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那么天平还保持平衡吗?如果把天平看成等式,那么你又得到什么结论?(3)请你帮小刚解开上节课的那个迷.3、跟踪练习:课本124页随堂练习第1题和第2题的(2)、(4).课堂学习流程总结反思一、前置学习展示交流5-10分钟:(对学群学)(一)老师提出的问题:1、等式的性质1是什么?2、等式的性质2是什么?(二))学生总结,学生整理)二、分层训练(20分钟)(一)双基过关:解方程(1)X+2=5; (2)3=X-5 (3)-3X=15(4)-n/3-2=10(二)能力提升小颖碰到这样一道题:2X=5X,她在方程的两边都除以X,竟然得到2=5.你能说出她错在哪里吗?三、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所学,建构知识:四、达标反馈(10-15分钟)必做题: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x-5=6 (2)0.3x=45(3)-y=0.6 (4)12 3y=-选做题:小涵的妈妈从商店买回一条裤子,小涵问妈妈:“这条裤子需要多少钱?”妈妈说:“按标价的八折是36元.”你知道标价是多少元吗?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章第_2_节《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1课型新授班级姓名主备人审核人复备人案序学习目标1、掌握移项方法2、学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重难点重点:掌握移项方法难点:学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前置学习(课前独学20分或30分钟)1、温故知新(1)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5X-2=82、针对本节所学习教材内容,教师提出三个或以上可操作,可测的大问题:(1)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得到5X=8+2,与原方程5X-2=8比较,你发现了什么?(2)预习课本126页例1上面的部分,说明什么是移项,移项有什么作用?移项需要注意什么?(3)运用你学到的移项知识再解方程:5X-2=83、跟踪练习:课本127页随堂练习.课堂学习流程总结反思一、前置学习展示交流5-10分钟:(对学群学)二、巩固训练(20分钟)解方程:(1)2X+6=1 (2)3X+3=2X+7(一)双基过关127页习题4.3第1题(二)能力提升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三、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所学,建构知识:四、达标反馈(10-15分钟)必做题:解方程:3x+5=4x+1 9-3y=5y+5127页习题4.3第2题选做题:把100写成两个数的和,使第一个数加3,与第二个数减3的结果相等.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章第_2_节《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2课型新授班级姓名主备人审核人复备人案序学习目标1会解带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2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并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重难点重点:会解带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前置学习(课前独学20分或30分钟)1、温故知新解方程:3x+5=4x+1 9-3y=5y+5移项需要注意什么?2、针对本节所学习教材内容,教师提出三个或以上可操作,可测的大问题:(1)课本128页上的问题列出方程:4(X+0.5)+X=20-3对吗?为什么?你还能列出不同的方程吗?(2)怎样解方程:4(X+0.5)+X=20-3(4)预习例3、例4.3、跟踪练习:课本129页随堂练习课堂学习流程总结反思一、前置学习展示交流5-10分钟:(对学群学)二、巩固训练(20分钟)课本129页随堂练习(一)双基过关课本129习题4.4的第1、2题(二)能力提升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4倍,将两个数字对调后得到的两位数比原来的数小54,求这个两位数.三、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所学,建构知识:四、达标反馈(10-15分钟)必做题:解方程(1)5a+(2-4a)=0 (2)7x+2(3x-3)=20 (3)3(2X+1)=12选做题:爷爷与孙子下棋,爷爷赢1盘记1分,孙子赢1盘记3分,下了8盘后两人得分相等.他们各赢了多少盘?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章第_2_节《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3课型新授班级姓名主备人审核人复备人案序学习目标1、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2、通过去分母解方程,了解数学中的“化归”思想.得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重难点重点: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前置学习(课前独学20分或30分钟)1、温故知新. 解方程:(1)3(X-7)-5(4-X)=15 (2)-2(3X-6)=12-(X+3)2、针对本节所学习教材内容,教师提出三个或以上可操作,可测的大问题:(1)预习课本130页例5、例6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更简单,为什么?去分母时应该注意什么?(2)用你所学的方法解方程:xx24)142(71-=+(3)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3、跟踪练习:课本131页随堂练习(1)、(4)(6)课堂学习流程总结反思一、前置学习展示交流5-10分钟:(对学群学) 二、巩固训练(20分钟) 解方程621x --31+x =1-412+x(一)双基过关课本131页随堂练习(2)、(3)(5)(二)能力提升1、如果三个连续整数之和是33,那么这三个整数各是多少?三、课堂小结(5分钟) ◆ 总结所学,建构知识:四、达标反馈(10-15分钟) 必做题:(1)67313yy +=+ (2) 32116110412x x x --=+++选做题:1、如果三个连续奇数之和是21,那么其中最小的奇数是多少?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章第_2节《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4课型班级姓名主备人审核人复备人案序学习目标1、会解带中括号的方程和分子分母带小数的方程。

《常微分方程》全套课件(完整版)

《常微分方程》全套课件(完整版)
捕捉到这种联系,而这种联系,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其结 果往往形成一个微分方程.一旦求出这个方程的解,其运动规 律将一目了然.下面的例子,将会使你看到微分方程是表达自 然规律的一种最为自然的数学语言.
例1 物体下落问题 设质量为m的物体,在时间t=0时,在距
地面高度为H处以初始速度v(0) = v0垂直地面 下落,求ss此物体下落时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有恒等式
因此,令
,则有
因此,所谓齐次方程,实际上就是方程(1.9)的右端函数 是一个关于变元x,y的零次齐次式.
如果我们把齐次方程称为第一类可化为变量分离的方程,那么我们 下面要介绍第二类这种方程.
1.3.2 第二类可化为变量可分离的方程 形如 (1.30) 的方程是第二类可化为变量可分离的方程.其中, 显然,方程(1.30)的右端函数,对于x,y并不
是方程(1.5)在区间(-1,+1)
上的解,其中C是任意常数.又方程(1.5)有两个明显
的常数解y =±1,这两个解不包含在上述解中.
3. 函数
是方程(1.6)在区间(-∞,
+∞)上的解,其中和是独立的任意常数.
4. 函数
是方程(1.7)在区间(-
∞,+∞)上的解,其中和是独立的任意常数.
这里,我们仅验证3,其余留给读者完成.事实上,
(1.13)
显然,方程(1.4)是一阶线性方程;方程(1.5)是一阶非线性方程;方程 (1.6)是二阶线性方程;方程(1.7)是二阶非线性方程.
通解与特解
微分方程的解就是满足方程的函数,可定义如下.
定义1.1 设函数 在区间I上连续,且有直
到n阶的导数.如果把
代入方程(1.11),得到在
区间I上关于x的恒等式,

3.2.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4课时 去分母)(课件)六年级数学上册(沪教版2024)

3.2.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4课时 去分母)(课件)六年级数学上册(沪教版2024)


系数化为1,得 x = .


+1时,第一步出现了错误:
4.[2024·天津和平区期末]下面是解方程
.+.
.



的过程,请在前面的括号内填
写变形步骤,在后面的括号内填写变形依据.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
+




.( 分数的基本性质
去分母,得3(3 x +5)=2(2 x -1).(
移项
)
去括号法则或乘法分配律 ⁠
去括号,得9 x +15=4 x -2.(
(
等式的性质2
)
),得9 x -4 x =-15-2.(
等式的性质1 ⁠
合并同类项,得5 x =-17.
(
系数化为1
),得 x =-


.(
等式的性质2
)
)
)
知识点3 去分母法解方程的应用
5. [立德树人 助人为乐]春节即将到来,某校老师组织学生给社区送温暖活动,共
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草书. 这是古
代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写在一种用纸莎草压制成的草片上的著作,它
于公元前1700年左右写成. 这部书中记载了许多有关数学的问题,
其中有一道著名的求未知数的问题:
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
部,加起来总共是33,求这个数.
情景导入
km,正好和报道中描述的情况吻合,通车前小艺爸爸驾车去雄安新区出差的
平均时速是多少?
【解】设通车前小艺爸爸驾车去雄安新区出差的路程为 x km,则通车后小艺爸爸
驾车去雄安新区出差的路程为( x -27.5)km,

【教学设计】等式与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_数学_初中

【教学设计】等式与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_数学_初中

4.1等式与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4.1等式与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

方程和方程组是第三学段“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程,它不仅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广泛,而且是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等内容的基础。

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依据,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因此,本节课在方程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课时是学生在刚刚认识和了解等式与方程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将要学习的知识。

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知识的开始,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它是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关键所在,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索、类比,发现规律,掌握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为今后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对于等式的性质,学生在小学时已初步接触,并且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前几节课学生又学过整式、等式、方程的有关知识,具备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心理准备。

对于大部分初一学生来说,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

所以运用直观的教具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将其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能够较容易地探索、归纳出等式的基本性质。

但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两条基本性质的关键之处可能理解不深,在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的过程中,运算顺序不够清晰,去分母时可能有漏乘现象发生。

从整体上看:初一学生还没完全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探究问题的方法也没完全掌握,所以在数学规律的探索上、数学问题的理解和数学语言的表达上有很大欠缺,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直接给出答案,尽量让学生观察、思考,自己归纳得到规律并表达出来,在师生不断补充修正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等式与方程(精品教案)[大全5篇]

等式与方程(精品教案)[大全5篇]

等式与方程(精品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等式与方程(精品教案)等式与方程(精品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及练习一的1~3题。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间的关系。

会列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3.有机结合地方教育资源、我国在方程史上的贡献等内容渗透健康生活方式,爱家乡、爱祖国的数学文化等积极情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教学重点经历从现实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本质。

教学难点会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例1、例2挂图,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认识等式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它叫(天平)。

(结合课件演示)小明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砝码,天平(平衡了)。

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50+50=100)还可以怎样表示?(50×2=100)2.揭示:像这样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等式。

提问:这两个等式左边表示的是什么?右边呢?它们之间是(相等的)关系。

3.提问:小明从天平的左边拿走了一只砝码,这时候还能用等式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那该怎样表示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呢?(50<100,100>50)【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出发,经历从自然语言描述事件到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体会等号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数表示两个相等的量,它们的地位是均等的,突破原有等号作为表示运算结果时出现的符号的认识。

又通过对不平衡的情境的数学化表达,丰富对数量之间关系的认识。

】二、认识方程1.用含用未知数的式子表示质量关系猜想:为了让天平达到平衡,小芳准备在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物体。

如果把把这个物体放下来,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呢?怎样用式子表示这里(指其中平衡的情况)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呢?学生尝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六年级数学上册4.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 优秀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数学上册4.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 优秀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2.解方程 1 x-1= 2 x去分母时,两边同乘6最合适.
3 2 3.方程 =3x,去分母得2x+1=3x. ( × ) x+ 1 4.方程 2 去分母得3x+2x=1. ( × ) x x + = 1, 2 3
知识点一
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示范题1】解方程:(1)4x+2(x-2)=14-(x+4).
(2)2(x-1)-(x+2)=3(4-x). 【思路点拨】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方程两边同除以未 知数的系数.
【自主解答】(1)去括号,得4x+2x-4=14-x-4, 移项,得4x+2x+x=14-4+4, 合并同类项,得7x=14, 方程两边同除以7,得x=2.
(2)去括号,得2x-2-x-2=12-3x,
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2课时
2x - 1 x + 2 解方程 3 = 4 - 1.
4(2x-1)=3(x+2)-12 1.去分母得:__________________.
2.去括号,得:_____________. 8x-4=3x+6-12
8x-3x=6-12+4 3.移项,得:_____________. 5x=-2 4.合并同类项,得:______.
移项,得2x-x+3x=12+2+2, 合并同类项,得4x=16,方程两边同除以4,得x=4.
【想一想】 解方程3[2(x+3)]=4x时怎样去括号? 提示:先去小括号,得3[2x+6]=4x,再去中括号,得6x+18=4x.

【微点拨】去括号的规律 1.将括号外的因数连同它前面的符号看作一个整体 ,利用分配 律将它与括号内各项相乘,即a(b+c)=ab+ac. 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 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4.1 等式与方程(第4章 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上课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4.1 等式与方程(第4章 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上课课件)
知2-练
思路点拨 解答此类问题时,先要观察等式变形后的左边与右边,
与等式变形前的左边与右边的差异,是同时增加(或减少) 还是同时扩大(或缩小),然后确定变形的依据,最后得出 结论.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方程
知3-讲
1. 未知数 在2x+1=x+5 ,a+b=12,2a+b=20,0.618x2=
1.6这些等式中,都是用字母表示要求的未知的量,这样的 字母叫作未知数.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紧扣等量关系“剩余空白区域的面积=(1- 14)×长方形空地的面积”列出等式. 解:可列等式为(30-2x)(20-x)=(1-14)×20×30.
感悟新知
知1-练
思路总结 列等式的一般思路:
(1)要注意理清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代数式; 如题(1)是行程问题,可以根据“速度×时间=路程”, 用代数式表示出甲、乙两人跑的路程;
个不为0的数.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 2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下面的等式变形为x=c (c 为常数) 的形式, 正确的是( )
A. 由-13x=23y得x=2y B. 由3x-2=2x+2得x=4 C. 由2x-3=3x得x=3 D. 由ax=5a得x=5 解题秘方:紧扣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涉及加减的用性质 1,涉及乘除的用性质2(注意:等式的两边都除以同一个 数的时候,这个数必须不为0).
第4章 一元一次方程
4.1 等式与方程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等式
等式的性质 方程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Leabharlann 课堂 小结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等式
知1-讲
概念 像2x=3y,S=xy,12a+3b=58这样,表示相等关系

新鲁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五四制)

新鲁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五四制)

鲁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五四制)目录六年级上册(初一)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展开与折叠;3.截一个几何体;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有理数;2.数轴;3.绝对值;4.有理数的加法;5.有理数的减法;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7.有理数的乘法;8.有理数的除法;9.有理数的乘方;10.科学计数法;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2.近似数;13.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1.用字母表示数;2.代数式;3.整式;4.合并同类项;5.去括号;6.整式的加减;7.探索与表达规律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与方程;2.解一元一次方程;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六年级下册(初一)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1.线段、射线、直线;2.比较线段长短;3.角;4.角的比较;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第六章整式的乘除1.同底数幂的乘法;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同底数幂的除法;4.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5.整式的乘法;6.平方差公式;7.完全平方公式;8.整式的除法第七章平行线与相交线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平行线的性质;4.用尺规作角第八章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2.普查和抽样调查;3.数据表示;4.统计图选择第九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2.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3.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七年级上册(初二)第一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2.图形的全等;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三角形的尺规作图;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第二章生活中的轴对称1.轴对称现象;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4.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第三章勾股定理1.探索勾股定理;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3.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第四章实数1.无理数;2.平方根;3.立方根;4.方根的估算;5.用计算器开方;6.实数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确定位置;2.平面直角坐标系;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第六章一次函数1.函数;2.一次函数;3.一次函数的图象;4.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5.一次函数的应用七年级下册(初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组;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4.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5.三元一次方程组第八章平行线的有关证明1.定义与命题;2.证明的必要性;3.基本事实与定理;4.平行线的判定定理;5.平行线的性质定理;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九章概率初步1.感受可能性;2.频率的稳定性;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第十章三角形的有关证明1.全等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角平分线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不等关系;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解集;4.一元一次不等式;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八年级上册(初三)第一章分式1.分式2.分式的乘除法3.分式的加减法4.分式方程第二章相似图形1.线段的比2.比例线段3.形状相同的图形4.相似三角形5.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6.相似三角形的性质7.测量旗杆的高度8.相似多边形9.位似图形第三章证明(一)1.定义与命题2.证明的必要性3.公理与定理4.平行线的判定定理5.平行线的性质定理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普查和抽样调查2.数据的收集3.数据的整理4.频数和频率5.数据的波动第五章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性质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4.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八年级下册(初三)第六章证明(二)1.全等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角平分线第七章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八章证明(三)1.平行四边形2.特殊平行四边形3.等腰梯形4.中位线定理第九章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十章频率与概率1.用频率估计概率2.用列举法计算概率3.生活中的概率问题九年级上册(初四)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1.锐角三角函数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3.用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4.解直角三角形5.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6.测量物体的高度第二章二次函数1.对函数的再认识2.二次函数3.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5.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6.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7.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8.二次函数的应用第三章圆1.圆2.圆的对称性3.圆周角4.确定圆的条件5.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6.圆和圆的位置关系7.弧长及扇形的面积8.圆锥的侧面积第四章统计与概率(可能删)1.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2.概率与平均收益3.概率与公平性九年级下册(初四)第五章视图1.视点、视线与盲区2.灯光与影子3.太阳光与影子4.三视图第六章数学应用举例1.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2.解决开放型的实际问题3.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4.应用统计知识作出评价第七章解决问题的策略1.利用特殊情形探索规律2.分情况讨论3.将未知转化为已知4.数与形相结合5.利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3.1 方程与列方程(课件)六年级数学上册(沪教版2024)

3.1 方程与列方程(课件)六年级数学上册(沪教版2024)

【答案】D
)
5.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
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意思是:现有几个人共买一件物品,每人
出8钱,多出3钱;每人出7钱,还差4钱.问人数,物价各是多少?
若设共有 x 人,物价是 y 钱,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D )
A.8(x-3)=7(x+4)



3
4,2


解:(1)把x=4代入方程的左边,得左边=4×4-2×4-3=5.
因为右边=0,所以左边≠右边. 所以x=4不是方程的解.
3
3
把x= 32 代入方程的左边,得左边=4× 2 -2×2 -3=0.
因为右边=0,所以左边=右边.
所以x=2 是方程的解.
3
(2)4x-3=2x+3
分层练习-基础
知识点一:方程的概念
1.含有 未知数 的等式叫做方程.
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A )
A.7x-4=3x
B.4x-6
C.4+3=7
D.2x<5
知识点二:方程的解
方程的左右两边
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叫做方程的解.
m 1
2.有方程①3y-4=1;② = ;③5y-2=1;④3(x+1)=2(2x+1),其中解为 1 的是( C
{-2,3}.
解:把x=-2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得左边=4×(-2)-3=-11,右边
=2×(-2)+3=-1.
因为左边≠右边,
所以x=-2不是方程的解.
把x=3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得左边=4×3-3=9,右边=2×3+3=9.
因为左边=右边,
所以x=3是方程的解.

《等式与方程》课件

《等式与方程》课件

( √)
⑦ 35+65=×)
⑨ 9b-3=60
( √)
⑩ x+y=70
( √)
2.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天平的左边有两个重量是xg 的球,右边是一个重50g的 砝码,也就是两个xg的球的 重量是50g, 列方程表示为:2x=50
一条线段分成了两部分,一部 分是x,一部分是73,这两部 分总数是166,即:x+73=166
《等式与方程》课件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天平是平衡的
天平可以称量物体的质量,还可以判断两个物 体的质量是否相等;使用天平一般是左盘放物体, 右盘放砝码;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
合作探究寻求方法
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
50g 50g
100g
50+50=100
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2 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等式 方程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巩固训练
1.练习: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① 35-x=12
( √)
② y+24
( ×)
③ 5x+32=47
( √)
④ 28<16+14
( ×)
⑤ 6(a+2)=42
( √)
1.练习: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⑥ 0.49÷x=7
x+50 > 100
x+50 = 150
_x_+_5_0_ < _2_0_0_ __2_x__ = _2_0_0_
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
x+50>100
x+50=150 √

数学人教版1-9目录

数学人教版1-9目录

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大全
21.1 一元二次方程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第二十三章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
23.2 中心对称
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第二十四章圆
24.1 圆的有关性质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和圆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第二十七章相似
27.1 图形的相似
27.2 相似三角形
27.3 位似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28.1 锐角三角函数28.2 解直角三角形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29.1 投影
29.2 三视图
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

数学六上4.1《等式与方程》课件(2)

数学六上4.1《等式与方程》课件(2)

磨剪子来哎~!跄菜刀~!
葫芦儿 葫芦儿冰糖多呵
阿有旧货卖脱,阿有旧格冰箱卖脱!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旧时吆喝的内容、种类、作用,
把握文章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
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浓郁的地方 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作时的内 在情感。注意语言衔接过渡的方法。
萧乾一生曾写下大量的回忆录、小 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和译作,著有专著 《篱下集》、《北京城杂忆》、《书评 研究》、《红毛长谈》、《栗子》、《 落日》,《人生采访》、《一本褪色的 相册》、《萧乾创作回忆录》、《未带 地图的旅人》、《萧乾选集》(10卷), 译著长篇小说《好兵帅克》等。
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国在欧洲惟一的 战地记者。199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抗战胜 利者作家纪念牌”。1990年,80高龄的萧乾和夫 人文洁若着手翻译了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詹姆 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①若A=B,则B=A,这是等式的对称性. ②若A=B,B=C,则A=C,这是等式的传递性.
至于其它一些等式的性质,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同学们还 要逐步学习.
作业巩固
必做题:
1.填空
(1)如果3x-2=7,那么3x-____=7;
(2)如果-3x=18,那么x=______;
(3)如果a-3=b-3,那么a=_____.
2.解下列方程
(1)x+21=36
(2)8=7-2y
作业巩固
选做题
3.解下列方程
(1) 5 x - 1 - 1 12 3 4
(2) 1 x - 1 9 36
教师寄语 努力+x=成功
x=坚持
导入新课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时练习:解下列方程: (1) x-9=8; (2)5-y=-16
检验
例2
解下列方程:
n (2) -2=10 3
(1)-3x=15;
1.还记得上一课小华和小彬猜年龄的问题吗?你能帮小 彬解开年龄之谜吗? 解方程 2 x - 5 = 21 2.你能解方程 5 x = 3 x + 4 吗? 3.解下列方程:
(1)3 x + 4 = - 13;
(2)
x - 1 = 5.
1.通过对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探讨研究,我们 知道等式的基本性质在小学的基础上“代数 化”了. 2.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可进行一元一次方程 的求解,它使得解方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充 分的代数依据. 3.本课学习的完成,使得上课时的实际问题 得以解决. 4. 要养成对所解方程解回顾检验的习惯.
达标练习:
1、若2x-a=3,则2x=3+ ,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在 等式两边同时 ,等式仍然成立。 2、如果代数式 8x-9与6-2x的值互为相反数,求 x的值 x x x x
0 .3 0 1
x x 10 x 10 x 1 3、把 变形为 的依据( 1 0 .3 0 .7 0 .3 0 .7 A 等式的基本性质1 B 等式的基本性质2 10 x 10 x C 分数的基本性质 D 以上都不对 1 0 .3 0 .7
(1)若x=y,能得到x+5=y+5吗?随堂练习
(2)若x=y,能得到5x=5y 吗?
x y (3)若x=y,能得到 吗? 5 5
x y 5 5
随堂练习
x y a a
(4)若x=y,能得到5-x=5-y吗?
x y (5)若 , 能得到 bx=by 吗? a a
(7)若-3a=-3b,能得到 a= b吗?
5 5
随堂练习 (6)若a+2=b+2 ,能得到 a= b 吗? x y
随堂练习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解一元一次方程 例1 解下列方程: (1) x+2=5; (2)3=x-5
方法一:用加减 法互为逆运算
方法二:用等式 的基本性质
解:(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 2,得 x+2-2=5-2 于是 x=3 (2)方程两边同时加上 5,得 3+5=x-5+5 于是 8=x x=8

4、小明在解方程2x-3=5x-3时,按照以下步骤: 解:① 方程两边都加上3,得2x=5x; ② 方程两边都除以x,得2=5; 以上解方程在第 步出现错误。
你会解 2x-5=21吗?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 代数式,所的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 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的结果仍是等式。 与小学所学等式性质 的区别
即时练习:下列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中,那些是正确 的,并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