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3397新闻评论试题A

合集下载

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题新闻评论写作试卷

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题新闻评论写作试卷

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题新闻评论写作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A.广播 B.报刊C.电视 D.电影2.直接关系到新闻评论成败的关键性写作程序是()A.论述和说理 B.选题和立论C.说理和总结 D.论证和结尾3.比起新闻标题,新闻评论的标题()A.结构简单、内容抽象 B.结构复杂、内容具体C.结构复杂、内容抽象 D.结构简单、内容具体4.新闻评论说理论述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A.论据和论述过程的结合 B.论述过程和结论的结合C.论点和论证过程的结合 D.论据和论点的结合5.不同媒介的评论均应根据()A.自己受众的特点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 B.上级机关的要求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C.广告客户的要求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 D.媒介的自身形式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6.办报刊要“采用‘明显畅快’的平民式文字”,该主张是下列哪个人提出的()A.毛泽东 B.邹韬奋C.李大钊 D.林放7.新闻评论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A.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B.坚持高质量的艺术水准放在首位C.受众的需求时刻放在首位 D.市场的需求时刻放在首位8.党的报刊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A.省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 B.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C.下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 D.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9.短评作为一种评论体裁,在()A.报纸上最为常见 B.期刊上最为常见C.广播上最为常见 D.电视上最为常见10.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写的“太史公曰”与今天的哪类新闻评论体裁大体类似()A.短评 B.专栏评论C.编者按语 D.述评11.具有群言型特点的新闻评论体裁是()A.社论 B.评论员文章C.编者按语 D.专栏评论12.选题和立论的前提是()A.调查研究 B.占有材料C.理论研究 D.掌握政策13.评论的“点睛之笔”往往放在()A.开头部分 B.中间部分C.结尾部分 D.标题之中14.调查研究应该()A.带着观点找例子 B.带着问题调查C.带着结论找问题 D.带着框框找材料15.短评写作应该()A.完全依托新闻报道 B.完全超脱新闻报道C.一事多议 D.一事一议16.按形式品种来分,《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属于专栏评论类型中的()A.专栏小言论 B.论坛评论C.个人专栏 D.集体专栏17.一般而言,述评的作者大多数是()A.编辑 B.记者C.政府官员 D.专家18.杂文和一般评论的不同,在于它()A.逻辑性较强 B.内容驳杂C.直抒己见 D.形象性较强19.在广播评论制作过程中,要做好声音转化工作,这首先要求在文字表达上追求()A.语言生动幽默 B.多用方言、俚语C.善用修辞 D.我手写我口20.在电视评论的同期声中,具有强烈客观性的是()A.访谈的同期声 B.评论主体的同期声C.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 D.插入式的说明、解释同期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12年7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真题试题

全国2012年7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真题试题

全国2012年7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真题试题课程代码:0065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评论写作的关键性程序是()A.选题和立论B.拟定标题C.论述和说理D.结构选择2.调查研究是新闻评论选题和立论的前提。

在调查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中,首先要坚持的原则和要求是()A.实事求是B.正视矛盾,虚心听取不同意见C.收集材料与分析研究相结合D.感性和理性相结合3.与新闻报道的标题相比,新闻评论标题的表现手法是()A.多采用客观叙述B.多采用描写C.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D.作者态度蕴涵在事实的概括和表述之中4.某报曾就农村“高价电”问题发表评论,对农民不点电灯点油灯的原因进行分析,评论的标题是《为何有电不用点油灯》,这个标题违背了标题制作中的() A.意向鲜明要求B.题文一致要求C.言简意赅要求D.生动引人要求5.不同媒介的评论标题在写作或制作要求上有很大不同,电视评论标题要求() A.在简洁的基础上深刻、耐看B.浅显平易、语义明确C.带有某种思辨性和哲理性D.既有一定形象感,又有一定的韵味和深度6.在新闻评论中,最常用的论证和说理方法是()A.例证法B.引证法C.反证法D.反证和反问结合法7.新闻评论的开头要()A.按照记叙文要求写作B.遵循“倒金字塔”原则C.将新闻事件的5W提出D.开门见山,吸引受众注意8.新闻评论说服受众主要依靠()A.精神的力量B.逻辑的力量C.道德的力量D.感情的力量9.毛泽东的政论总是把人民群众比做武松、孙悟空,把帝国主义比做妖精、野兽、纸老虎,把反动派比做狗、粪坑、狗屎堆,这表现了()A.运用形象来表达自己感情,寓感情于形象的手法B.巧用诗文典故的手法C.毛泽东的哲学思想D.借古讽今的手法10.加强新闻评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最根本的是()A.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B.维护新闻的真实性C.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D.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1.辛亥革命前后出版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中,其社论在新闻性、思想水平和写作。

高考语用表达评点类题例析

高考语用表达评点类题例析

高考语用表达评点类题例析作者:张清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0年第03期【精典例题】1.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

(不超过20字)(6分)2009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9周年纪念日。

上午8时,长春各界千余人齐聚长春文庙,用现代礼仪向孔子鞠躬致礼、敬献鲜花。

“今年的祭孔活动很多地方与历年有所不同。

”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的祭品一改往年的三牲祭祀,祭品用直径1.5米的生日蛋糕,以呈现现代祭孔的特点。

(9月29日《东亚经贸新闻》)2. 仔细看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1)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2分)(2)自选一个角度,对这幅漫画加以评点。

(50字左右)(4分)3. 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突显作品的特色,例如:《诗经》——先民的且歌且吟;《庄子》——心灵的独舞,哲学的天籁。

请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熟悉的两部名著(古今中外均可),拟写一句话的书评。

(6分)(1)《》(2)《》参考答案:1. 示例:洋蛋糕祭孔老夫子,有点不伦不类。

2. 示例:(1)①鸡教鸭学游泳;②外行领导内行;③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这幅漫画构思新颖,作品赋予鸡鸭以人的特征,台上台下对比鲜明,借以讽喻当今社会外行领导内行的弊端。

3. 示例:(1)《傅雷家书》——一位慈父的叮咛;(2)《泰戈尔诗选》——一串串珍珠缀成一弯新月,一只只小鸟唱出一片绿洲;(3)《三国演义》——豪侠遍地起,乱世英雄歌;(4)《聊斋》——明话鼠怪蛇神,暗道人间百态;(5)《论语》——儒家的典范,国人的《圣经》。

【考点透视】这一组题目内容构置各有不同,但均属于评点类题型。

亦即提供新闻、漫画、名著甚至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要求考生予以评点。

当中涉及多种能力的考查:阅读概括材料的能力,准确提取信息的能力,对事物的正确认知评判能力,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赋分一般为单题6分。

(全新整理)4月全国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4月全国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不仅要根据形势和评论内容的需要及时发表意见,还要( )A.注重传播的效果B.选择恰当的时机C.考虑受众的需求D.结合最新的政策2.新闻评论配合新闻报道发表,可以( )A.升华具体的事实B.领悟某种道理C.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D.发挥引导的作用3.以重要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事实作为评论对象,有助于增强新闻评论的( )A.新颖性B.时效性C.重要性D.新闻性4.评论标题应该言简意赅,具体表现为句式简洁,文字简练和( )A.题义精粹耐读B.引起受众兴趣C.体现评论观点D.活用拟题方式5.说理论述中,要把道理说明白,容易让人接受,就得依靠( )A.精辟的见解B.具体的事实材料C.生动有力的语言表述D.富有说服力的论证6.开头在评论中被称为( )A.引论B.导语C.引子D.本论7.评论的语言是发展变化的,除了注意吸收新鲜的语汇,还要注意语言的( )A.丰富B.规范C.简练D.群众性8.评论工作者在提高政策水平,宣传好党的政策的同时,还应当增强自己的( )A.道德修养和道德观念B.政策观念和道德水平C.法律观念和纪律观念D.群众观念和党的观念19.著名报刊活动家邓拓用过去农民捡粪的比喻,强调新闻工作者要( )A.重视调查研究B.不怕艰苦C.善于积累知识D.博览群书10.评介型社论的论述范围和对象主要是( )A.重大批评性报道B.有影响的深度报道C.新闻性人物和事件D.重要的调查性报道11.以配合新闻报道发表议论为主的短评,应正确处理依托报道与超脱报道之间的关系,有效的做法包括由点及面,提炼升华和( )A.引入论据,强化论点B.紧扣事实,深入分析C.评其一点,一事一议D.补充深化,借题发挥12.编者按语是近代报刊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早出现类似于编后的编者评论的报刊是( ) A.《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B.《遐迩贯珍》C.《察世俗每月统记传》D.《万国公报》13.编后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是编者依附报道有感而发的( )A.抒情、联想和议论性文字B.说明或提示性文字C.解释或介绍性文字D.表态或强调性文字14.需要具有大中取小、由小见大的选材特点的专栏评论是( )A.论坛评论B.专栏小言论C.专题评论D.杂谈随笔15.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的新闻述评,其作者主要是( )A.编辑B.记者C.评论员D.专家、学者16.以下杂文中,鲁迅的作品是( )A.《伟大的空话》B.《夏三虫》C.《最危险的东西》D.《脸与法治》17.邓拓的《燕山夜话》鲜明地体现了杂文的( )A.形象性B.群众性C.趣味性D.知识性218.广播评论要求平易近人,吸引听众的收听兴趣,这就要求能够做到从听众关心的角度说理和( )A.以丰富的材料说理B.以通俗的语言说理C.以平和的心态说理D.以平等的态度说理19.由播音员或主持人出镜播报的电视口播评论仍然具有图像评论不可取代的价值,因为这种评论形式有利于( )A.广泛转播报纸、通讯社的评论B.迅速及时阐述本台对于重大问题的看法和态度C.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D.大量播发观众来稿20.电视评论完善自身个性特点的主要目标,是既保持新闻评论的体裁特征,又高度适应( ) A.社会需求 B.电视传播方式C.观众接受心理D.电视技术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0-2021某大学《新闻采访》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含答案)

2020-2021某大学《新闻采访》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含答案)

2020-2021《新闻采访》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闭卷试卷所需时间120 分钟试卷总分100 分15分)对下面4条新闻事实(a、b、c、d)完成3个小题。

1、分别列出下列每条新闻报道中最主要的新闻价值。

2、请将下列新闻事件按照新闻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

3、如果只能在以下新闻中选出两条刊登在当地新闻网上,请给出你自己的a)在穿越市中心的洲际公路上,20分钟内发生了3起车祸,3人重伤,无人2小时。

b)外洲的公司收购了本市最大的食品加工厂,该厂是本市员工最多的工厂。

c)本市警方从“红狗酒吧”主人那里没收了300克摇头丸。

d)第一城市银行向本市一所大学捐赠了10万元。

15分)这篇消息在客观报道之中表达了记者的主观情感吗?如果有,表达了什么?中国驻美国联络处升起五星红旗[合众国际社华盛顿1979年1月10日电(记者:斯图尔特.凯勒曼)]中华人前一天黄昏,中华民国国旗在数百名面色阴沉的观众面前从台湾使馆最后一次降落。

穿着灰色和蓝色毛式上装的中国外交官对聚集在楼前的文字记者和摄影记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认真阅读这篇新闻报道,回答下面的问题、记者采用了哪几种采访方式?请具体把它们指出来。

、如果你是记者,还会使用其他哪些采访方式?请具体说明。

沱江之水为何突然变清?新华社成都5月15日电(记者孙闻)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15日在四川内江市资中县沱江边看到,这里的江水清澈见底。

而住在江边的一些群众告诉记者:沱江水是这两天突然变清的。

记者在江边看到,一位居住在附近的老太太正在江水里洗衣服,不远处两位老汉正在垂钓。

资中县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从江中取水,现场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显示,江水中除氨氮超标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

而据内江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2006年沱江内江市流域水质有7个月处于四类或四类以下水平。

那位正在洗衣服的老太太告诉记者,就在几天前江里还没什么水,江心里的鹅卵石都露出来了,甚至有人从沱江大桥下的河床上步行过江。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65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在于新闻性,这种新闻性既要求强烈的时效性,又要保证()A.有广泛的群众性B.有现实的针对性C.有鲜明的时代性D.有丰富的知识性2.选题与立论的关系十分密切,选题为立论提供基础,立论又赋予选题鲜明的()A.辩证分析B.政治立场C.现实意义D.思想观点3.论证是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逻辑关系,是论点得以确立和阐明的()A.根据和手段B.过程和方法C.基础和前提D.目的和结果4.新闻评论的结构是指对评论各个组成部分的总体建构,具体包括逻辑结构和()A.谋篇布局B.深化主题C.语言表述D.开头结尾5.新闻评论是依据事实讲道理的,这就要求作者对所评价的事实有深刻的理解。

所以,深入是浅出的()A.要素B.规范C.手段D.前提6.配发式短评不必另择由头或论据,只需针对报道提供的事实直接做出()A.评价或议论B.褒扬或贬抑C.综合或分析D.批评或警示7.编者按语是新闻媒体的编者专用及常用的一种()A.交流方式B.论述方式C.表达方式D.发言方式8.由述而评,以评驭述是新闻述评的基本特点,述的目的是为了()A.增进共识B.表明立场C.分析事实D.说明观点9.广播评论中的论述语言,可以按有声语言的构成,分解为语词、声调和()A.语态B.节奏C.语音D.谈话10.电视画面能够绘形、绘色地表现事物及其现场情景,其表现功能比文字和声音更具体、更生动、更直接和()A.更具易受性B.更具保真性C.更具情感亲和力D.更具感观冲击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浙江省2020年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浙江省2020年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浙江省2020年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浙江省x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2分)1.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舆论与舆论之仆》,很好地说明了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A.梁启超B.王韬C.于佑任D.张季鸾2.()是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它首创社论。

A.上海新报B.申报C.新闻报D.字林沪报3.《新青年》与()报把我国报刊评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当时负有盛名的革命民主主义阵地和论坛。

A.治言B.晨报C.时事新报D.每周评论4.被誉为报界宗师的政论家()的社评《蒋介石之人生观》(1927年12月2日)曾经是当时脍灸人口的佳作。

A.张季鸾B.范长江C.王芸生D.邹韬奋5.新闻评论的群众性,首先要求的是它的()上的群众性。

A.内容C.写作形式D.评论作者的广泛性6.我们平常所说的有的放矢,指的是新闻评论的()问题。

A.理论性B.针对性C.新鲜性D.准确性7.()是新闻评论立论的一个较高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论作品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A.有的放矢B.寓有新意C.准确无误D.高瞻远瞩8.孔子曾经批评他的学生子路、冉有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凹儿.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这里孔子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A.类比B.喻证C.反证D.例证9.在新闻评论的结构中,结论的作用在于()。

A.提出问题B.分析问题C.解决问题D.深化主题10.辞达而已指的是行文()。

A.浅显易懂B.生动引人C.深入浅出11.朴素精炼是新闻评论行文的要求之一,它是指()。

A.行文简洁B.文章短小C.文字朴实D.以尽量短小的篇幅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12.当今报纸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是()。

A.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增多B.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增多C.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减少D.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减少13.我国报刊独创了下列的哪一种文体形式()。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概论试题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概论试题

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概论试题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概论试题湖北自考网8月17日整理课程代码:0063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不同媒体和不同传播体制进行的整体研究属于理论新闻学中的()A.专论式研究B.分论式研究C.总论式研允D.散论式研允2.标志世界新闻学走向成熟的两部代表性作品是《新闻学原理》和()A.《报刊的四种理论》B.《德国新闻事业史》C.《舆论学》D.《实用新闻学》3.新闻学中,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是()A.陆定一B.范长江C.甘惜分D.王中4.新闻与历史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是()A.时新性和知新性的统一B.纪实性和选择性的统一C.历史性和社会性的统一D.接近性和真实性的统一5.商业化经营获得成功的第一家大众化报纸是()A.《纽约太阳报》B.《泰晤士报》C.《每日新闻》D.《法国时报》6.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接近性指的是新闻与()A.地理的接近B.心理的接近C.受众的接近D.利益的接近7.人际传播的主要形式是()A.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B.通过中介进行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C.组织和组织间的信息交流D.面对面的交谈和对话8.在新闻传播宏观选择中,最重要的选择是关于媒体的()A.政策定位和市场定位B.政策定位和受众定位C.受众定位和角色定位D.角色定位和市场定位9・新闻选择有两个主要标准,一是新闻价值,二是()A.政策法规和伦理道德B.新闻的可读性和真实性C.版面和文章章节的审美标准D.宣传效果和舆论导向:L0.社会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志是()A.言论自由B.传播自由C.新闻自由D.行为自由11.新闻事业最终形成的标志之一在于实现了传播方式的转变,即由()A・"面一点〃B・〃点一面〃C.〃线性一双向〃D."双向一线性〃12."用事实说话〃这一提法的原创文本是()A.《红军宣传工作问题》B.《〈湘江评论〉创刊宣言》C.《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D.《〈政治周刊〉发刊理由》13.新闻事业具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报道新闻,二是()A.引导舆论B.宣传政策C.倡导科学D.提供娱乐14.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书是()A.《舆论学》B.《论岀版自由》C.《美国新闻学提纲》D.《德国新闻事业史》15.国家、政党和社会团体通过物质资产、政策法规等手段对新闻传播行为进行的强制性管理和约束,这指的是()A.社会控制B.行政控制C.新闻控制D.制度控制16.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前提是()A.摆脱〃资本的奴役“B.剥夺敌对阶级的新闻自由C.民主与集中的统一D.高度的社会化17.资本主义新闻事业把新闻看作是()A.阶级斗争的工具B.意识形态C.舆论工具D.商品18.新闻事业属于()A.文化范畴B.政治范畴C.舆论范畴D.经济范畴19•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是()A.事实B.社会需要C.社会物质文明D.人的社会意识20.把国家比作一艘船,把记者比作站在船头的瞭望者的是美国著名报人()A.普利策B.李普曼C.斯诺D.郝斯特2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强调新闻工作向党负责, 其归根结底是为了()A.对人民负责B.对社会负责C.对社会主义事业负责D.对历史负责22.曾经遭受沙皇政府八次查封的无产阶级报刊是()A.《火星报》B.《无产者报》C.《真理报》D.《消息报》23.新闻有计划地把公众引向预期的目的,我们称之为新闻的()A.目的性B.指导性• • •4C.针对性D.倾向性24.电视、广播中有许多服务性节目向受众讲授生活常识, 很受大家欢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代号:3397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2008至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新闻评论试卷A
2009年 1 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答题纸上密封线内各项内容(学生证号、姓名、分校或工作站)填写清楚,不得填出密封线外,同时把座位号填写的答题纸右上角座位号内,不够2位的前面填0。

2、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把答案直接答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 分)
1、深度报道:
2、短评
3、小言论:
4、事件述评: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 1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入括号内。

)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闻小言论的主要特点?()
A群言性B大型化C新闻性D形象感
2、夹叙夹议是()的基本写法。

A述评B社论C广播谈话D同期声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闻评论的品种?()
A新闻媒体B新闻述评C编者按语D笑林
4、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是()
A实B虚C立D破
5、()是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

A同化B教化C说服D明确
三、判断正误,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0分)
1、新闻评论是一种以广大读者为传播对象的简明精炼的论说性文体,因而具有政论性,却不具有新闻性。

2、电视评论制作必须注意视听兼顾,双线互补,正确处理好“以视为主”和“以论述性语言为主导”关系,为了突出评论效果,可以忽略、淡化画面效果、视觉效果,否则有喧宾夺主之嫌。

四、简答题(每题10 分,共 30 分)
1、为什么说电视评论是“形象化的政论”?
2、新闻标题与新闻评论标题的区别何在?简述之。

3、简述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的关系。

五、阅读评论题(每题30 分,共 30 分)
阅读《夜宿车马店》(选自1981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作者:刘云山),运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作出自己的理解评析。

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今年获得好收成,粮食总产比去年增长二成;油料总产比去年增长七成多。

农村的繁荣,给集镇也带来了兴旺。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记者来到这个旗萨拉齐古镇的车马店投宿,生动地感受到了社员们丰收的喜悦。

(试卷代号:3397号) 新闻评论试题第1页(共 4 页) (试卷代号:3397号) 新闻评论试题第2页(共 4 页)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记者在暮色苍茫中来到车马店的时候,老远就听到里面传出庄户人爽朗的笑声。

进店一看,
宽敞的院子被进城来卖粮卖油的车辆挤得水泄不通。

店堂里灯火通明,满屋子的人拉呱得挺热火。

车马店的老炊事员周二旦一边飞动着菜刀,一边乐呵呵地说:“俺在店里干了十多年,天天
跟庄户人打交道。

过去庄户人眉头上挽着疙瘩,如今,个个膘得脸上放光。

那些年住店的,多数
人拿的是红(高梁)黄(玉米)面窝头,舀两碗开水就着吃;现在可不一般了,拿着白面馒头还
嫌不顺口,还要到街上买块豆腐割斤肉,打二两白干。

人家就图那个美气哩!”
“那算啥美气!”坐在菜案旁的一位叫贾满贵的瘦高个老汉有点不服气地说,“上一次到城
来卖公粮,俺把儿媳妇、小孙孙、老姑娘一齐拉了来,饭馆里的烧麦、馅饼、锅魁,娃娃们想吃
的都尝遍了。

服务员一算帐,俺一次掏给他十几块。

俺今年一家打了一万斤粮食,八千斤油料,
光卖给国家的粮食、油料就是一万斤,进钱三千五百块,那场面才叫美气哩!”
“贾大个子,如今你肚圆了、兜鼓了,可前几年记得你进城拉返销粮时,在店里光吃点窝头。


服务员丁大叔“揭底”了。

这时,来自黄河边上十六股村的青年后生高兴宽接上话茬:“过去队里年年不分红。

有次俺
爹进城,说要领俺去开开眼。

到了街里,一不敢进商店,二不敢进饭店,兜里空空,怕看了眼馋。

这回俺进城,一次就卖了三千多斤油料。

”说到这里,高兴宽拍拍自己鼓囊囊的上衣口袋。

“小
伙子买啥好东西了,叫众人看看。

”不知谁这么说。

高兴宽倒实在,打开一个大大的包袱,里边
全是衣服,都是时兴货。

满屋子的人好像都是老熟人,越谈越起劲,越拉越高兴。

车马店的火坑似乎也烧得分外热,
更显得店堂里温暖如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