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蜂王

合集下载

最简单有效的换王方法

最简单有效的换王方法

最简单有效的换王方法换王是养蜂生产必备技术之一,在实际操作时对技术要求极高,稍有不慎便会出现围王甚至死王的情况发生,因此成为很多新手养蜂者既惧怕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件事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最简单有效的换王方法吧!一、换王时间换王时间选择是否适宜对换王成功与否有极大的影响,蜂群对蜂王的“需求”较为迫切的时候换王容易成功,因此要求养蜂人要搞清楚这些时间,一般来说蜂群失王不久且蜂群内部尚未“急造王台”或工蜂没有出现产卵前换王较易成功,在外界蜜源丰富时换王较易成功,蜂群在没有发生盗蜂时换王也较易成功。

二、蜜水换王蜂群内部是靠气味区别异同的,利用这一原理可将新蜂王放在蜜水中让其挣扎2~3分钟,捞出后将老蜂王取走并将蜜水倒在框梁及工蜂身上,蜜水的“蜂王物质”在蜂群舔食蜜水时传递到蜂群中,过10分钟后提出巢脾将蜂抖落在巢门口,趁混乱将蜂王混在工蜂中让其自己爬进蜂箱,这种方法换王的成功率极高。

三、失王换王蜂群突然失王后工蜂会到处寻找蜂王,此时蜂群对蜂王的“需求”极为迫切,利用这一原理可人为的使蜂群失王,大约过6~12小时后将新蜂王用蜜水喷湿后放如蜂群中,同时在蜂群中也喷些蜜水使整个蜂群的群味混淆,这种方法换王成功率也较高,但要注意如果失王过久如已“急造王台”或工蜂产卵则容易失败。

四、王台换王王台换王是最简单且有效的换王方法,操作原理和人造失王一样,同样是利用蜂群失王后对蜂王的“需求”极为迫切来操作的,人为使蜂群失王6~12小时后将一个成熟的王台介入到失王群中,相对来说蜂群对王台的接受率要高得多,但王台换王要求外界有一定量的雄蜂,否则新蜂王出台后可能不能正常交尾。

五、围王处理换王时最麻烦都就是遇到蜂群围王了,围王是蜂群对新蜂王的一种排斥行为,当蜂群发生围王时首先要将新蜂王解救出来,可以喷蜜水使其散团或用蜂扫将蜂群分开,也可以轻轻的向蜂团喷烟迫使其散团,新蜂王解救出来后要检查是否受伤,对于受伤的蜂王要淘汰掉,然后再换种方式向蜂群重新介入新蜂王。

蜂群换王不用“囚王”的2大技巧,省去将蜂王放入囚王笼的操作!

蜂群换王不用“囚王”的2大技巧,省去将蜂王放入囚王笼的操作!

蜂群换王不用“囚王”的2大技巧,省去将蜂王放入囚王笼的操作!加入我们一起学养蜂蜂群的繁殖发展过程中需要更换蜂王,在定点饲养蜂群的时候,可以给蜂群进行1年两次更换新蜂王,新蜂王可以助力蜂群繁殖发展,蜂群的繁殖能力需要外界蜜源做助力,中蜂采集零星蜜源能力较强,养蜂人做到强群“常奖励饲喂”的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蜂群的采集能力和哺育能力,随着封盖子脾上新蜂羽化出房,给蜂群加脾扩巢,扩大蜂群内繁殖空间和储蜜空间。

蜂群群势发展过程中,对于蜂群繁殖发展缓慢,蜂群群势还未发展起来,蜂群内就开始出现分蜂热,这样的蜂群进行更换新蜂王,养蜂人需要进行“势在必行”操作,在外界蜜源丰富的时期,选择优质的种群进行人工育王,组织交尾箱培育产子蜂王,培育出优质的蜂王给蜂群更换,可以采用这2种更换蜂王的操作技巧。

蜂群进行更换蜂王的过程中,不囚王给蜂群换王的2个操作技巧破除蜂群“群界”的方法,在流蜜期的时候,这时是蜂群群界最为薄弱的时候,养蜂人借助喷烟器和蜜糖水喷壶,开箱查找蜂群内蜂王在的蜂巢脾,将蜂巢脾放置在蜂群外侧的位置,同时,在蜂箱内所见的位置喷洒几圈蜜糖水,这时将蜂群内蜂王在的蜂巢脾提到新蜂箱,将交尾箱内提出带蜂王的蜂巢脾喷洒蜜糖水之后,调入蜂群外侧的位置,再喷上烟雾,盖上蜂箱盖。

使用隔王板,让一箱蜂群变成两群蜜蜂,蜂群中心位置放置隔王板,第二天的时候,无王群一侧内介入新蜂王,能够提高介入新蜂王的成功机会。

新蜂王介入成功之后,第二天,养蜂人可以直接撤出有王群内的老蜂王,借助蜜糖水喷雾器,综合蜂群之间的气味,撤出隔王板,让蜂群内两个蜂群合并为一个蜂群,蜂群完成更换新蜂王的工作。

上一期精彩内容学习养蜂知识,不错过每一篇养蜂技术知识文章,掌握一技之长。

1.好蜂王“千斤蜜”,一年一次更换新蜂王,蜂群换王实用操作技巧!2.人工分蜂是提走老王,还是将老王留在原群?关系到原群采蜜和繁殖3.春季蜂箱里的蜜蜂“使劲”往外排风,养蜂人该对蜂群做这些管理!4.养蜂人给分蜂群介入处女蜂王,帮助分蜂群快速繁殖的实用方法!。

安全快速换蜂王的妙法

安全快速换蜂王的妙法

安全快速换蜂王的妙法随着蜜蜂养殖业的发展,蜂王的品质及数量也日益重要。

对于蜜蜂养殖者而言,换蜂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而安全快速换蜂王的妙法更是需要掌握的技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安全快速换蜂王的方法,帮助蜜蜂养殖者更好地管理蜂群。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

在进行蜂王更换操作时,我们需要穿上厚实的蜂衣、手套、蜂帽等防护装备,以防被蜜蜂蛰伤。

同时,要保持镇定,避免过度的动作或噪声,惹怒蜜蜂,使操作失败。

其次,要选择一个适当的天气和时间。

我们一般选择在白天晴朗的天气,温度适宜的时段进行蜂王的更换。

这样可以减少蜜蜂的骚扰,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观察蜜蜂的行为,更方便更换蜂王。

在更换蜂王之前,需要将原本的蜂王杀死,以免新老蜂王同时存在,导致蜂群的混乱。

同时,在操作之前,需要将蜂群“抽烟”,这样可以使蜜蜂平静下来,减少不必要的振动和反抗。

更换蜂王时,要将新的蜂王尽量直接放入认识自己的蜜蜂巢中,不要让其经过蜜蜂团体的深处、不容易通过的区域,以免惊扰整个蜂巢,从而导致蜜蜂大规模出击甚至逃蜂等问题。

此外,如果需要将新的蜂王放置在难以到达的位置,可以使用一些工具,如吸蜜器或者“代孕蜂笼”,来完成更换蜂王的操作。

最后,更换蜂王之后需要注意观察蜜蜂的行为。

新的蜂王会带来一种新的气味,蜜蜂的反应非常敏感,需要保持耐心、稳定,避免新蜂王被蜜蜂围攻,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同时,对于产生出逃现象,需要及时进一步处理,避免对整个蜂群的影响。

总之,安全快速换蜂王是蜜蜂养殖者需要掌握的技巧。

正确的操作顺序、合适的工具及防护措施、适当的时间与天气条件,都非常重要。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更好的进行蜂王更换,稳定蜂群繁殖,提高养殖效益。

细说蜂群换王的利与弊!

细说蜂群换王的利与弊!

细说蜂群换王的利与弊!信州区土蜂繁殖场:蔡呈贵换王,是养蜂管理实践中最过硬的功夫,故有“养蜂成败在养王”一说。

“中蜂一年三换王,不会养蜂也能强。

”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却说明了学会育王换王是蜜蜂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事实上,蜂王能够一年一换或两换,就可以了。

而一年三换的,我觉得没必要——因为蜂王有二三年的寿命,0.5~1岁是生殖高峰期;组织交尾群,也是一个比较繁琐的工作,既影响采集,也影响繁殖。

什么时候好换王呢?以上饶为例:春王等到油菜开花育王;夏王等到乌桕开花育王;秋王等到盐肤木开育王。

因为:这时外界有大流蜜,蜂群采集和哺育积极性高,育出的蜂王自然就个大、健壮。

育王也讲未雨绸缪。

一年二换王,即春王夏秋用,秋王用冬春用。

育王换王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蜂王壮年旺盛的产卵能力,促进蜂群健康快繁,发展蜂群,从而在流蜜期有足够的采集蜂数量,形成强大的采集群势,夺蜜丰产。

一些大蜂场,为争得大流蜜专心夺蜜,一般选择花中期育王、花尾期换王。

在花尾期,将采采集群关王半天以上后,取一较为成熟的王台,注意王台不得有任何损坏,将王台用钢丝圈吊入巢脾的中部,略放宽与王台相邻的蜂路,不要挤伤王台,待蜂王出房交尾即可。

确保处王交尾成功要做三功课:一是“两毁台”,群内有卵虫脾的,一般都会起急造台,介入王台前摘尽自有台,否则介入王台,工蜂毁台;出王后2天、7天查一次脾,见急造台全部毁尽,否则,处王受虐,发育不良,飞失概率高。

可通过箱外观察判断:如果工蜂情绪安定,巢门口没有蜜蜂来回乱爬,工蜂进出蜂场正常,表明新王平安。

几天后检查巢房内是否有卵,如有,说明新王已正常生活、产卵,不一定非得找到蜂王。

万一在开箱时蜂王起飞,应保持箱盖敞开,不得盖上,蜂王还会飞回。

如果盖上箱盖,蜂王会错投到其他蜂群,被工蜂杀死。

蜜蜂蜂群蜂王替换技术大全

蜜蜂蜂群蜂王替换技术大全

蜜蜂蜂群蜂王替换技术大全蜂王替换技术是蜂蜜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通过替换老化的蜂王,保持蜂群健康和繁殖能力,提高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蜂王替换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以及替换蜂王的注意事项。

一、蜂王替换技术的原理蜂王是整个蜂群的核心,她负责繁殖后代、调节蜂群行为和保持蜂群稳定。

但是,蜂王寿命有限,一般只能工作一到两年,之后就会老化衰弱。

为了保持蜂群的健康和高效生产,需要及时替换老化的蜂王,以确保蜂群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蜂王替换技术的方法1. 选育优质的蜂王:蜂王替换的首要问题是选择优质的蜂王。

优质的蜂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种蜂辈份高、规格标准、体型饱满、繁殖能力强、寿命长等。

通常可以通过人工选育、人工授精和人工繁殖等方式获得优质的蜂王。

2. 蜂王替换的时机:蜂王的替换时机要恰到好处。

一般来说,最佳的替换时间是在蜂王开始衰老或病虫害严重时进行。

此时,蜂群的生产力下降,需要及时更换蜂王以保持蜂群的健康和高效生产。

3. 蜂王替换的操作步骤:蜂王替换的操作步骤如下:a. 准备好新的蜂王:在进行蜂王替换之前,需要准备好新的蜂王。

确保新蜂王的品种、品质和来源可靠。

b. 找到蜂王所在的蜂巢:在蜂巢中找到老化的蜂王所在的位置。

通常蜂王会被其他工蜂围绕在中间位置。

c. 将老蜂王取出:使用专门的工具将老蜂王从蜂巢中取出。

要注意操作时要轻柔,避免对蜂巢和蜜蜂造成伤害。

d. 安放新蜂王:将准备好的新蜂王放入老蜂王所在的位置。

新蜂王应该能适应新环境,并很快得到蜂群的接受。

e. 检查蜂巢情况:完成蜂王替换后,需要检查蜂巢的情况。

确保蜂巢没有其他问题,蜂群的工作正常进行。

三、蜂王替换的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蜂王替换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一般在15℃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蜂蜜蜂群的活动较为正常。

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会对蝴蝶产卵和幼仔育成产生不良影响。

2. 替换频率:蜂王替换的频率要合理控制,过于频繁或过于稀疏都会影响蜂群的正常生产。

蜜蜂换王方法

蜜蜂换王方法

蜜蜂换王方法蜜蜂换王是蜜蜂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保证蜂群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蜜蜂换王的目的是为了更换老龄蜂王,使蜂群更新换代,保持蜂群的活力和生产力。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蜜蜂换王的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蜜蜂换王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春季是进行蜜蜂换王的最佳时机,因为这个时候蜜蜂群体活跃,蜂王产卵较多,更换蜂王后新的蜂王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在进行蜜蜂换王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新的蜂王和蜂王笼,以及对蜂群进行观察和筛查,确保蜂群健康。

其次,进行蜜蜂换王时,需要先找到原来的蜂王,并将其取出。

这个过程需要非常细心和谨慎,以免伤害到蜂王或者引起蜂群的不安。

取出蜂王后,要立即将新的蜂王放入蜂群中,并且要确保新的蜂王能够被蜂群接受和认可。

在放入新蜂王后,要及时观察蜂群的反应,确保新蜂王能够成功接受和统御蜂群。

最后,进行蜜蜂换王后,要及时观察蜂群的情况,确保新蜂王能够顺利产卵,并且蜂群能够正常运转。

在一段时间内,要对蜂群进行密切观察,确保蜂群的健康和稳定。

同时,要做好蜂群的管理工作,包括对蜂箱的清洁和维护,以及对蜂群的定期检查和防疫工作,确保蜂群的健康和生产力。

综上所述,蜜蜂换王是蜜蜂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保证蜂群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在进行蜜蜂换王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新蜂王能够成功接受和统御蜂群。

同时,要及时观察蜂群的情况,做好蜂群的管理工作,确保蜂群的健康和生产力。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不会换王?换王太难?试试这些低风险还简单的法子吧

不会换王?换王太难?试试这些低风险还简单的法子吧

不会换王?换王太难?试试这些低风险还简单的法子吧对于养蜂初学者来说,一个较大的养蜂技术难题莫过于蜂群介王、诱王和换王。

即使有经验的养蜂者在给蜂群诱王和换王时也不能完全有把握,更不用说初养蜂者。

因此,初学者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换王和介王失败的现象,极大影响蜂群繁殖生产以及蜂友养蜂的信心。

实际上,如果真正弄明白蜜蜂生物学特性和繁殖规律就能很好掌握介王和换王方法。

一般的介王和换王方法,对蜜源、气候及蜂群内部条件等因素要求严格,而且操作繁琐,介王时间长,容易使蜂群出现断代。

笔者在此整理总结出一些简单介王和换王方法以仅供蜂友参考。

一、新产卵王和老王直接对换法操作方法:先将要换出的老王带脾从箱内提出,斜放在蜂箱后壁外侧,再将已产卵10天以上的新王连脾提出,新老王脾对齐,先将老王取走,再将新王放在原老王位置,轻轻将带有新王的原老王脾放回原老王群,一定要轻不要有震动,接受率较高。

二、老王随意对换法正常产卵的老王行动稳健,不畏光,不怕震动,检查蜂群会看到它不受人为干扰正常产卵,这些表现为打破群界随意对换提供方便。

老王随意介王和对换,操作便捷,只要气温适宜,无论外界有无蜜粉,只要该群不起盗,都可以通过蜂路、巢脾、巢门放王,工蜂均无排斥行为,有亲和力。

春秋繁殖期,灵活利用老王繁蜂分蜂,充分利用老王发挥其余热,对发展蜂群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如,在春秋繁蜂时,生产群一旦意外失王,不分失王时间长短,只要无工蜂产卵就可以直接放王,安全可靠。

在主要蜜源流蜜前,当强群出现分蜂意念时,用弱群老王与强群蜂王互换,能够缓解分蜂情绪。

三、先老后新换王法鉴于老王无群界的特点,有时会有个别蜂群失王后经几次介绍新王未成功的情况,对这样的蜂群,可以先介入老蜂王,产卵后再用新王换出老王。

此方法可提高蜜蜂的采集积极性,提高蜂群生产力。

提前利用老王分蜂组织采蜜群,待新王培育成功后,再新王与老王对换,这样利于蜂群互补,不断子,保持强群时间长,蜂群后劲强。

蜜蜂养殖,如何用新蜂王更换劣质老蜂王?看看老蜂农有什么绝招

蜜蜂养殖,如何用新蜂王更换劣质老蜂王?看看老蜂农有什么绝招

蜜蜂养殖,如何用新蜂王更换劣质老蜂王?看看老蜂农有什么绝招蜜蜂养殖中出现蜂王衰老,通过更换蜂王来保持蜂群长期旺盛是养蜂人常用的一种方法。

而更换老劣蜂王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在蜂部落看来,做好下面几点,更换老劣蜂王还是比较简单的。

第一:准备工作。

一般在我们准备换王的时候,首先要进行王台或者蜂王的储备,但是从更换老王的角度来说,蜂部落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更换王台。

根据蜂群中老劣蜂王的多少,首先人工培育一批王台,在王台封盖后的第六天和第七天进行更换比较好。

第二:被更换蜂群的处理。

如果我们采用王台来更换老劣蜂王,在培育好王台以后,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将老王囚禁在继箱或者关到其它蜂群寄养,也可以使用少量的工蜂和蜂王装在透气的瓶子里面,里面放一些蜂蜜和水,这样可以进行短期存储老蜂王。

第三:让被换蜂群失王。

通常我们让被换王的蜂群失王一天最好,这样蜂群会有急造王台情绪,此时我们将王台用铅丝穿起来放进蜂路中的蜂群中间,然后等待王台中的蜂王出台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想要用处女王来更换老蜂王,方法也是通过先让被更换蜂群失王的方式,一般这种方法用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先将王台取下来放进两截的隔王笼中,让处女王出房以后就在隔王笼中,然后逐个将处女王分到被更换蜂群,在工蜂不再围王,并且饲喂蜂王的时候放开处女王进行交尾,但是切记关的时间不能过长,理论上关一周左右没有问题。

对于处女王也可以采用假王台的方式,制作一个大的蜡碗,然后将处女王放进蜡碗中,用大头针将蜡碗插一些孔,让工蜂与处女王咬破假王台出房。

关于使用产卵王来更换老劣王的方式,实际上在养殖中用的并不多,方法还是使用先让被更换蜂群失王,然后介入产卵王的方式,同样需要进行关王处理比较安全。

除了这些常用的换王方式,通常还有气味干扰换王法,大流蜜期直接换王法,这些方法也是可行的,但是对于新手来说,蜂部落认为比较安全的还是使用囚王笼换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一位养蜂工作者利用新蜂王释放外激素,并迅速将其传递给蜂群的原理更换蜂王,万无一失,简单方便。

其方法是:将新蜂王放入一个盛有蜜水的杯中,使其在蜜水中挣扎,释放出外激素。

两三分钟后将新蜂王捞出,放在蜂王笼中,这时新蜂王身疲力倦。

将要换蜂王的蜂箱打开,取走老蜂王,并将浸泡过新蜂王的蜜水倒在框梁及工蜂身上,吸引工蜂互相舔食身上的蜜水,新蜂王的外激素便很快在全群散开。

再过10分钟便可将新蜂王放在巢门的踏板上,让新蜂王自己爬入巢内。

于是,工蜂纷纷前来舔食新蜂王身上的蜜水,而新蜂王此时仍很疲劳,无暇巡视巢脾,但也不会显露紧张情绪,工蜂更不会围攻新蜂王,更换蜂王便告成功。

注:本贴子所介绍的方法,是基于参考了几种蜂王诱入理论,在指导蜂农诱入蜂王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诱入成功率很高,有些蜂友收到种王后由于诱入方法不得当,种王诱入失败,或者诱入后容易被交替现,现介绍一种安全诱入蜂王的方法:收到邮寄的蜂王后,用手粘水涂在铁纱罩上面,等蜜蜂把水吃完后,再滴一滴水到铁纱罩里的炼糖里,然后将要诱入群的蜂王提走,将收到的蜂王不开封放入要诱入群的蜂路中(一定要放开蜂路的宽度到王笼的纱罩有空隙)或者将王笼放到框粱上部,这样等几天(一般五天后)观察蜜蜂接受蜂王后在将王笼的孔打开,等蜂王慢慢爬出来(一般蜂王在半天到2天爬出来)这样就诱入成功了,这种方法安全,可以诱入强群也可以诱入弱群或者新分群。

再介绍一个经验:观察蜂王是否诱入成功主要看蜂王的腹部是否放大到产卵状态:一般的邮寄蜂王由于在邮寄时蜂王的腹部收缩变得很小,但诱入成功后工蜂用王浆饲喂她后,她将开始产卵,腹部放大到产卵状态(腹部伸出翅膀后面三节以上,腹部膨大),有时甚至可以观察到她在王笼里产卵了,这时蜂王肯定是诱入成功了,否则工蜂不可能饲喂她,这时打开王笼的孔,等蜂王爬出就可以产卵,(这也符合平衡诱入法的原理,同时也符合部分工蜂接受蜂王后整群就接受了的原理),如此诱入蜂王基本上是百分之百的成功,蜂王被交替的可能也很小。

蜂王的诱入并不是是有些蜂友认为的仅仅是气味的问题,它还涉及工蜂群和蜂王交换物质,工蜂群接受蜂王物质,并且诱入的蜂王要和原来的蜂王产卵量接近,以及诱入的蜂王品种最好要和工蜂群品种接近等问题,否则都容易导致诱入失败或者诱入的蜂王被交替,上面的方法基本解决了前面说的几个问题,所以成功率高。

还要注意的是诱入的蜂群群势不要太大,以不超过4脾为好。

操作如下:1.收到邮寄的蜂王后,用手粘水涂在铁纱罩上面,等蜜蜂把水吃完后,再滴一滴水到铁纱罩里的炼糖里,然后用铁丝将王笼栓好2.将收到的蜂王不开封放入要诱入群的蜂路中(一定要放开蜂路的宽度到王笼的纱罩有空隙)或者将王笼放到框粱上部A:放在蜂路中B:放在框梁上:3.3-5天后,透过铁纱看到:蜂王腹部放大到产卵状态(腹部伸出翅膀后面三节以上,腹部膨大),有时甚至可以观察到她在王笼里产卵了,这时蜂王就诱入成功了,这时打开封堵王笼的蜡孔,蜂王会在0.5-2天左右爬出来,等蜂王爬出就可以产卵了。

①直接诱入法方法一:大流蜜期间,于傍晚先向无王群喷些蜜水或糖水,然后手沾蜂蜜,轻轻捉住蜂王胸部或翅膀,从将蜂王直接放在框梁上,让蜂王自行爬入蜂团。

方法二:在黄昏或夜间,将无王群的蜜蜂逐脾抖人蜂箱,并喷较多的蜜水,趁工蜂混乱时将蜂王从巢门口放入,随工蜂爬入蜂箱。

方法三:于傍晚将蜂王连同1个带蜂子脾,直接放在无王群的隔板外50~100mm的处,并喷些糖水。

次日将提到隔板内合为1群。

②间接诱入法用铁纱扣王笼将蜂王扣在无王群的蜜脾上。

1~2d后检查接受情况,若发现纱笼外面工蜂不多,且通过纱笼饲喂蜂王,表明蜂群已接受蜂王,此时可以轻轻打开纱笼放出蜂王。

在中蜂养蜂实践中无论是换王或者给无王群补充蜂王,都常常涉及到异群调整蜂王和异地调动中蜂蜂王。

其本质都是:让蜂群接受由非本群或非本地而来的蜂王,这便是通常所说的中蜂蜂王诱入或介绍中蜂蜂王。

中蜂蜂王在养蜂者心中的地位与在蜂群中的重要性,都使人们高度重视中蜂蜂王诱入或介绍蜂王的方法,千方百计提高蜂王的诱入成功率。

经历了若干时间与若干人次的实践之后,蜂王诱入或介绍蜂王的方法已被探索出来,成为养蜂者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重要技术。

由于其在蜜蜂现代饲养管理中的重要性与基础性,因而在不少养蜂技术书籍的章节划分上,蜂王诱入或介绍蜂王的方法,通常已被列入基础管理部份,读者只要稍加留意都能查看到。

在这重要而又基础的部份,还会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出现,还能产生新的理论吗?我们的研究与实践给予了恳定的答复!将外来蜂王暂时关入工蜂不能进入的容器内,然后放到无王的蜂群之中,经历一段时间之后再将其释放。

该法需要器械配合,例如:全框式诱入器、扣脾诱入器(李林园诱入器)、密勒氏诱入器等。

在蜂群内囚禁蜂王的时间,一般需要经过1~2整天。

具体操作时,还需要选择囚禁部位、有幼蜂陪伴、伺机喷一些稀薄蜜水等措施相辅助。

用该法诱入蜂王的成功率高,但较为繁锁和耗时。

在外界有蜜源时节,于傍晚将产卵王身上喷些稀薄蜜水或涂抹些蜂蜜。

之后,将其轻放到无王群的巢框顶部或巢门口,让蜂王自行爬入蜂巢中。

除此之外,还有利用幼王相似于幼蜂,可以给无王群诱入刚羽化出房不久的蜂王等方法。

蜂王直接诱入的方法简便,但成功率较低。

尤其是意蜂,使用该方法的成功率远远低于中蜂!2.中蜂诱王新方法我们揭示出中蜂具有好水的习性后,不仅将中蜂戏称为“水蜂子”,而且在中蜂饲养管理的实践中,大胆、巧妙的用水,解决了不少棘手问题,包括蜂凶暴时喷水,在常用水的蜂群中,“巢虫”呈现弱势状态等等。

在07年春季的一次人工分群时,感觉到蜂稍野,于是又对蜂群喷水。

同时,还将待诱入的异群产卵王身体喷湿后,才直接介绍给已被喷水的新分群,获得成功!我们没有放过这一偶然事件,不仅在自己的蜂群中反复试用,而且在其他人的中蜂群诱入蜂王时也都采用,次次获得成功!此表明一种新的蜂王诱入方法诞生。

可以将其要点与操作过程适当归纳,以便让更多的人也能掌握使用。

同时,也需要给这一新的蜂王诱入方法命名。

新的蜂王诱入方法的发现虽属偶然,但它又是一种必然,即只会在热爱蜜蜂,并为之长期奋斗者面前闪现。

而一旦闪现,就容易被有心人捕捉住。

如果以此为契机,找出其中规律并上升到理论,就不仅能将此偶然事件,变成今后若干的必然事件,还能指导其他事件。

因此,有必要将该诱王新方法慎重命名,以区别于其他的诱王新方法。

如果以发现者的姓氏或其中关键媒介命名的话,该诱王新方法就可简称为:“龚氏诱王法”或“水法诱王”。

3意蜂运用3.1意蜂偶用凡是有过中蜂、意蜂饲养经历的人都知:意蜂诱王成功率远低于中蜂。

中蜂王诱入后,只要没有围王现象,一般就表明诱入成功了。

意蜂则不然,需要在诱入次日仍看到蜂王正常,才能表示诱入成功。

而在诱入日看到没有任何围王迹象,到次日查看时却已失王的事例不在少数。

因此,我们也没有立即将“龚氏诱王法”用于意蜂,而是等待时机试用。

07年秋繁初始,一个重要的意蜂试验群蜂王异常,腹部虽已膨大但却不能正常产卵,由于试验时间不便拖延,因而需要当机立断。

我们于午后在淘汰原蜂王的同时,用“龚氏诱王法”介绍了一只产卵已半月的新蜂王。

由于事情重要,若成功了意义十分重大,龚老师当晚竟然没有睡好觉。

次日上午即去试验场地查看,“龚氏诱王法”居然也在西蜂上获得成功。

消息传出,“龚氏诱王法”立即就被当地意蜂饲养者所采用。

3.2广泛试用我们于07年11月7日至12月14日外出,到6省1市去宣传科学养蜂。

活动期间,在各地都现场演示了“龚氏诱王法”。

由于所到现场的时间短暂,都没有准备现成的无王群,我们便采用了难度更大的蜂王互换方式,来践行“龚氏诱王法”,从而使围观的蜂友们深感惊讶!用目瞪口呆来形容当时场境也一点不过分。

真想不到此法竟然这样简便,当场确实没有任何围王迹象,但后续效果行吗?现场的的蜂友们又似乎都满腹狐疑。

次日检验结果成功时,报告者都深表惊喜和感谢!“龚氏诱王法”也随之被热心的蜂友们迅速扩散。

从我们外出活动期间到如今,凡准确运用“龚氏诱王法”的还未闻有失败事例。

当然,随着使用次数的无限增加,出现少数失败事例也是可能的。

即便这样,仍然可以预言:“龚氏诱王法”的失败率将显著低于过去的诱王方法。

对此,我们满怀信心!3.3相似并不相同我们在广西融安县雅瑶乡宣讲时,一位张姓蜂友听讲与观看后提出,他也曾有一次试用喷水介绍蜂王,结果失败了!至今提起还心有余悸,那敢再用与此极其相似的“龚氏诱王法”。

经询问他的试用过程才知,他当时因为担心蜂王着凉,而没有喷湿蜂王身体。

到海南宣讲时,一位蜂友在听讲与观看后又提出,自己也曾多次使用过喷稀蜜水直接诱入蜂王的方法,但总有失败案例掺杂其中,因而担心“龚氏诱王法”的成功率。

对此只要稍作比较便知,用稀蜜水介绍蜂王时,问题就出在水中含有蜜、糖。

上述两例曾用过的方法虽与“龚氏诱王法”极其相似,但相似决不是相同,尤其是关键环节的不同!这又提示我们,准确掌握“龚氏诱王法”,是运用该法诱入蜂王成败的关键。

4 龚氏诱王法要点4.1器械准备选择质量可靠的手持喷雾器,清洗干净;加入洁净凉水;将喷头调节到喷出水为细雾状。

4.2慎选时机,保持蜂群安静选择蜂场秩序正常,蜂群生活正常的白天,一般在午后进行。

接近蜂群与操作蜂群时,都要求轻、稳,避免仍何引起蜜蜂警惕的因素出现。

4.3操作于无王群的蜂巢中部,轻轻抽调出一个带蜂子脾,斜靠在本群边上。

将待诱入蜂王也调出,用左手捉住。

待调出脾上的蜜蜂稍稍安静已呈现护子状时,首先用喷雾器喷湿该脾向上面的蜜蜂。

喷头距离巢脾约20厘米处喷雾,将该面蜜蜂身体喷至雾湿状,一般击发喷雾器5~6下便可达到此雾湿程度。

难于掌握雾湿程度时,宁可雾湿程度稍重些。

然后,用喷雾器将蜂王身体也喷湿。

随即将身体湿漉的蜂王,放入身体已被同样喷湿的蜜蜂之中。

再去把蜂箱内即将与该脾雾湿面相邻的另一巢脾面的蜜蜂,也用水喷湿它们的身体。

之后,将有王巢脾还箱,并使已被喷湿的有王面与另一巢脾的被喷水面相向而置,还原巢框间距,轻轻盖上副盖、大盖。

次日午后作一次检查。

按照过去理论,蜂王诱入与蜂群合并都涉及到蜜蜂群界,蜜蜂群界又主要是由群味划分。

“龚氏诱王法”的实践表明,上述理论已需要修改完善,才能圆满解释“龚氏诱王法”。

我们认为:无论是蜂王诱入还是蜂群合并,都涉及到蜜蜂的相互认同。

据此,我们初步提出“状态”相同的新理论,并在此理论指导下,推出更新更好的蜂群合并方法,即“水法合并”。

这些我们都将另文叙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